CN210838181U - 一种通信接插件用铜棒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接插件用铜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38181U
CN210838181U CN201922383929.8U CN201922383929U CN210838181U CN 210838181 U CN210838181 U CN 210838181U CN 201922383929 U CN201922383929 U CN 201922383929U CN 210838181 U CN210838181 U CN 2108381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ess
copper
copper bar
bar
kick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8392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康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ujiang Shangjia Copp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ujiang Shangjia Copp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ujiang Shangjia Copp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Pujiang Shangjia Copp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8392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381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381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381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信接插件用铜棒,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通信接插件用铜棒,包括有铜棒本体、上端面和下端面,下端面上设有固定件,上端面上设有与固定件外形贴合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上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内设有第一弹性件,固定件在插入第一凹槽后与第一弹性件相抵,第一凹槽的侧壁上设有第三凹槽,第三凹槽内滑动连接有顶块,第三凹槽与顶块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顶块上靠近第二弹性件的一端设有贯穿于铜棒本体的顶杆,顶块的侧面设为弧面,顶块的上下两面设为平面,固定件上设有与顶块外形贴合的第四凹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通信接插件用铜棒连接稳定,能够防止相互连接的两根铜棒发生脱离或产生晃动。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接插件用铜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信配件,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通信接插件用铜棒。
背景技术
连接器,亦称作接插件、插头和插座,连接器用于连接两个有源器件,用于传输电流或信号。在制作连接器时,需要使用到铜棒,铜棒是有色金属加工棒材的一种,具有较好的加工性能,高导电性能,而现有结构的铜棒,其组装不便且耐高温、耐磨、耐腐蚀的化学性能差,需经常定时的进行检查,影响工作效率。
针对上述问题,公告号为CN206685614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通信接插件用铜棒,包括圆柱形的铜棒本体,圆柱形的铜棒本体具有上止端和下止端,在下止端的端面上垂直固定设置有两根安装柱,在每根安装柱的下端安装有楔形卡件,在上止端的端面上加工有圆柱形槽,在圆柱形槽的内壁上加工有楔形卡槽,楔形卡槽与楔形卡件相适配;在圆柱形的铜棒本体的下止端端面上安装有两根定位柱,在每根定位柱的下端设置有倒角,在圆柱形的铜棒本体的上止端端面上加工有两个定位孔。上述方案通过在下止端上设置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安装柱和楔形卡件,并在上止端上设置相对应的圆柱形槽和楔形卡槽,通过楔形卡槽与楔形卡件的配合实现两根铜棒本体的连接。
但是上述方案中楔形卡槽和由弹性材料制成的楔形卡件配合,通过卡接的方式实现连接,但是该种结构间隙较大,使两个铜棒本体连接时会产生晃动,其电流或信号会产生波动,稳定性差。
因此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通过卡接的方式将铜棒本体进行连接,该种连接方式间隙较大,会使两个铜棒本体连接时会产生晃动,其电流或信号会产生波动,稳定性差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稳定,能够防止相互连接的两根铜棒发生脱离或产生晃动的一种通信接插件用铜棒。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通信接插件用铜棒,包括有铜棒本体、上端面和下端面,所述下端面上设有固定件,所述上端面上设有与固定件外形贴合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固定件在插入第一凹槽后与第一弹性件相抵,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上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滑动连接有顶块,所述第三凹槽与顶块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顶块上靠近第二弹性件的一端设有贯穿于铜棒本体的顶杆,所述顶块的侧面设为弧面,所述顶块的上下两面设为平面,所述固定件上设有与顶块外形贴合的第四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包括有铜棒本体、上端面和下端面,在下端面上设有固定件,在上端面上设有与固定件外形贴合的第一凹槽,当将两根铜棒本体进行连接时,将一根铜棒本体上的固定件对应另一根铜棒本体上的第一凹槽插入;在第一凹槽的侧壁上设有第三凹槽,在第三凹槽内滑动连接有顶块,通过拔动与顶块固定连接并贯穿于铜棒本体的顶杆将顶块向第三凹槽内回缩,在将固定件插入第一凹槽后,松开顶杆使顶块在第二弹性件的作用下与固定件相抵,转动其中一根铜棒本体,由于顶块的侧面设为弧面,顶块的上下两面设为平面,使顶块在固定件的转动过程中滑入设置在固定件上的第四凹槽中,且在第一凹槽的底部设有第二凹槽,在第二凹槽中设有第一弹性件,在第一弹性件对固定件的弹力作用下使顶块与第四凹槽紧紧相抵,固定件与顶块均采用与铜棒本体相同的材料,使固定件不会发生晃动,保持了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件上远离铜棒本体的一端设有滑块,所述第一凹槽上设有滑槽,所述第一凹槽上设有与滑块外形贴合的环形槽,所述滑槽与第三凹槽分别所在的竖直面呈角度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固定件上远离铜棒本体的一端设有滑块,在将固定件插入第一凹槽中时,需要将滑块对准设置在第一凹槽上的滑槽插入;在第一凹槽上设有与滑块外形贴合的环形槽,在将固定件插入第一凹槽中后,通过转动其中一根铜棒本体使滑块脱离滑槽进入环形槽中,在滑块与环形槽的限制下能够避免出现不小心拔动顶杆使顶块脱离第四凹槽而使两根铜棒本体产生晃动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弹性件上靠近第一凹槽的一端设有与第二凹槽滑动连接的抵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弹性件上靠近第一凹槽的一端设有与第二凹槽滑动连接的抵板,在第二抵板的作用下能够增加第一弹性件与固定件的接触面积,使第一弹性件对固定件施力均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板上远离第一弹性件的一端设有橡胶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抵板上远离第一弹性件的一端设有橡胶层,在橡胶层的作用下能够加强抵板与固定件的摩擦力,避免固定件发生转动而使顶块脱离第四凹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杆上远离顶块的一端设有拉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顶杆上远离顶块的一端设有拉块,使方便于拉动顶杆,且在拉块的限制作用下能够避免顶块脱离第三凹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铜棒本体的侧壁上设有防滑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铜棒本体的侧壁上设有防滑凸起,使在转动其中一根铜棒本体时能够增加接触摩擦力,避免打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铜棒本体的侧壁上套接有橡胶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铜棒本体的侧壁上套接有橡胶套,在铜棒本体处于储存状态时能够通过橡胶套对铜棒本体进行保护,避免铜棒本体出现磕碰而产生破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将其中一根铜棒本体上的固定件插入第一凹槽中并进行转动,使顶块与第四凹槽卡接,由于固定件、顶块采用与与铜棒本体相同的材料,使固定件与顶块具有加高的硬度与强度,不会产生弹性变形,同时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使固定件与顶块紧紧相抵不会产生晃动,能够保持稳定。
2、通过设置滑槽、滑块与相应的环形槽,能够避免出现因不小心拉动拉块而使顶块脱离第四凹槽而出现的两根铜棒本体出线脱离的状况。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通信接插件用铜棒的俯视图,用于体现铜棒本体的结构设计;
图2为图1中的A部的透视图,用于体现铜棒本体的内部结构设计;
图3为图1中的B部的透视图,用于体现铜棒本体的内部结构设计;
图4为一种通信接插件用铜棒的结构示意图,用于体现铜棒本体的结构设计。
图中:1、第一凹槽;2、顶块;3、橡胶套;4、滑槽;5、防滑凸起;6、铜棒本体;7、拉块;8、环形槽;9、抵板;10、第二凹槽;11、固定件;12、滑块;13、第四凹槽;14、顶杆;15、第三凹槽;16、第二弹性件;17、橡胶层;18、第一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一种通信接插件用铜棒,如图1、图4所示,包括有铜棒本体6,在铜棒本体6的侧壁上设有防滑凸起5,使在转动其中一根铜棒本体6时能够增加接触摩擦力,避免转动铜棒本体6时打滑;在铜棒本体6的侧壁上套接有橡胶套3,在铜棒本体6处于储存状态时能够通过橡胶套3对铜棒本体6进行保护,避免铜棒本体6出现磕碰而产生破损。
如图1、图2、图3所示,铜棒本体6的两端分别为上端面和下端面,在下端面上设有固定件11,在上端面上设有与固定件11外形贴合的第一凹槽1,当将两根铜棒本体6进行连接时,将一根铜棒本体6上的固定件11对应另一根铜棒本体6上的第一凹槽1插入;在第一凹槽1的侧壁上设有第三凹槽15,在第三凹槽15内滑动连接有顶块2,通过拔动与顶块2固定连接并贯穿于铜棒本体6的顶杆14将顶块2向第三凹槽15内回缩,在将固定件11插入第一凹槽1后,松开顶杆14使顶块2在第二弹性件16的作用下与固定件11相抵,转动其中一根铜棒本体6,由于顶块2的侧面设为弧面,顶块2的上下两面设为平面,使顶块2在固定件11的转动过程中滑入设置在固定件11上的第四凹槽13中;且在第一凹槽1的底部设有第二凹槽10,在第二凹槽10中设有第一弹性件18,在第一弹性件18上靠近第一凹槽1的一端设有与第二凹槽10滑动连接的抵板9,在抵板9上远离第一弹性件18的一端设有橡胶层17,在橡胶层17的作用下能够加强抵板9与固定件11的摩擦力,避免固定件11发生转动而使顶块2脱离第四凹槽13;在第二抵板9的作用下能够增加第一弹性件18与固定件11的接触面积,使第一弹性件18对固定件11施力均匀;在第一弹性件18对固定件11的弹力作用下使顶块2与第四凹槽13紧紧相抵,固定件11与顶块2均采用与铜棒本体6相同的材料,为黄铜,黄铜为铜锌合金,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和耐磨性,使固定件11不会发生晃动,保持了稳定。在固定件11上远离铜棒本体6的一端设有滑块12,在将固定件11插入第一凹槽1中时,需要将滑块12对准设置在第一凹槽1上的滑槽4插入;在第一凹槽1上设有与滑块12外形贴合的环形槽8,在将固定件11插入第一凹槽1中后,通过转动其中一根铜棒本体6使滑块12脱离滑槽4进入环形槽8中,在滑块12与环形槽8的限制下能够避免出现不小心拔动顶杆14使顶块2脱离第四凹槽13而使两根铜棒本体6产生晃动的情况。
当将两根铜棒本体6连接在一起时,取下橡胶套3,通过拔动设置在顶杆14上的拉块7使顶块2向第三凹槽15内移动,将滑块12对应滑槽4,固定件11对应第一凹槽1将其中一根铜棒本体6插入另外一根铜棒本体6,当固定件11向第一凹槽1中滑动过程中与抵板9发生抵触,使抵板9向第二凹槽10内移动,当滑块12达到环形槽8的位置时放开拉块7使顶块2在第二弹性件16的作用下与固定件11抵触,转动其中一根铜棒本体6使滑块12脱离滑槽4进入环形槽8中,在滑块12与环形槽8的限制下能够避免出现不小心拔动顶杆14使顶块2脱离第四凹槽13而使两根铜棒本体6产生晃动的情况;在此过程中顶块2滑入第四凹槽13中,在第一弹性件18的作用下使顶块2与第四凹槽13紧紧相抵,使两根铜棒本体6之间不会发生晃动,保持了稳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通信接插件用铜棒,包括有铜棒本体(6)、上端面和下端面,所述下端面上设有固定件(11),所述上端面上设有与固定件(11)外形贴合的第一凹槽(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1)上设有第二凹槽(10),所述第二凹槽(10)内设有第一弹性件(18),所述固定件(11)在插入第一凹槽(1)后与第一弹性件(18)相抵,所述第一凹槽(1)的侧壁上设有第三凹槽(15),所述第三凹槽(15)内滑动连接有顶块(2),所述第三凹槽(15)与顶块(2)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16),所述顶块(2)上靠近第二弹性件(16)的一端设有贯穿于铜棒本体(6)的顶杆(14),所述顶块(2)的侧面设为弧面,所述顶块(2)的上下两面设为平面,所述固定件(11)上设有与顶块(2)外形贴合的第四凹槽(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接插件用铜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11)上远离铜棒本体(6)的一端设有滑块(12),所述第一凹槽(1)上设有滑槽(4),所述第一凹槽(1)上设有与滑块(12)外形贴合的环形槽(8),所述滑槽(4)与第三凹槽(15)分别所在的竖直面呈角度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接插件用铜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18)上靠近第一凹槽(1)的一端设有与第二凹槽(10)滑动连接的抵板(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通信接插件用铜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板(9)上远离第一弹性件(18)的一端设有橡胶层(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接插件用铜棒,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14)上远离顶块(2)的一端设有拉块(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接插件用铜棒,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棒本体(6)的侧壁上设有防滑凸起(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接插件用铜棒,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棒本体(6)的侧壁上套接有橡胶套(3)。
CN201922383929.8U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通信接插件用铜棒 Active CN2108381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83929.8U CN210838181U (zh)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通信接插件用铜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83929.8U CN210838181U (zh)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通信接插件用铜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38181U true CN210838181U (zh) 2020-06-23

Family

ID=712649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83929.8U Active CN210838181U (zh)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通信接插件用铜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381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37120B1 (en) Extendable USB male plug
US7233500B2 (en) Card connector
JP2008187414A5 (zh)
EP2141775A3 (en) Electrical connectors
CL2008002534A1 (es) Conjunto conector de cuña que comprende un miembro elastico con cuerpo en forma de "c" y un miembro de cuña acoplado con el miembro elastico, y configurado para retener de manera segura dos conductores, en donde el miembro de cuña incluye una muesca que permite obtener al menos dos posiciones de acople finales.
US7214086B1 (en) Large current connector
CN105244692A (zh) 插头壳体及使用该插头壳体的插头和连接器组件
CN210838181U (zh) 一种通信接插件用铜棒
CN1885625A (zh) 连接器插头
CN210628667U (zh) 一种电力插头
CN111834818A (zh) 一种高稳定性线束连接器
CN101814674A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9411954A (zh) 便于锁扣与解锁的插头连接器
CN201204271Y (zh) 电连接器组件及其线端连接器
US7695316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CN209374797U (zh) 便于锁扣与解锁的插头连接器
US20110097946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each terminal having pierce portions and reverse-hook portions for positioning
CN212751216U (zh) 一种新能源车内部连接器用插座壳体
CN213026598U (zh) 一种防溃pin高速连接器
CN216055463U (zh) 一种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110911876A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212648550U (zh) 插拔式接线端子的扣合结构
CN219498356U (zh) 一种低插入穿墙式射频连接器
CN218632681U (zh) 一种插拔力度可调节的连接器结构
CN213782380U (zh) 一种具有滑动结构的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