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30961U - 管道接头 - Google Patents

管道接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30961U
CN210830961U CN201921396140.XU CN201921396140U CN210830961U CN 210830961 U CN210830961 U CN 210830961U CN 201921396140 U CN201921396140 U CN 201921396140U CN 210830961 U CN210830961 U CN 2108309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bushing
pipe
pipe joint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9614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金海
郭伊娜
穆建宇
孙志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Schlemmer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Schlemmer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Schlemmer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Schlemmer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9614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309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309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309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接头,用于连接插接管,所述插接管的外壁具有限位环,所述的管道接头包括:本体,具有连接通道,所述插接管插接于所述连接通道内,所述本体内设置有凸台,所述本体上还开设有垂直于所述连接通道的插接通道;弹性件,安装于所述凸台上;衬套,设置于所述本体内,并与所述弹性件抵接,所述衬套能够沿所述连接通道滑动;卡夹件,设于所述本体的侧壁上,所述衬套侧面开设有开口,所述卡夹件能够在所述衬套压缩弹性件使所述开口与所述插接通道齐平时,插入所述插接通道中并部分与所述限位环卡接,以限制所述衬套以及插接管沿所述插接通道的轴向移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插接管与本体的安装与拆卸方便快捷。

Description

管道接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接管连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管道接头。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一般使用电池组进行供能,在使用中,电池组往往会产生大量热量,故电动汽车内往往会设置针对电池组的散热系统对电池组进行散热。
常规的散热方式包括风冷以及水冷,水冷系统相比于风冷系统具有更高的散热效率,故现在跟多的电动汽车都会采用水冷系统给高温电池降温,也使用该系统对低温的电池升温以使电池适宜充电。
水冷系统一般包括电池水冷板和水冷管总成,水冷管总成通过连接件与电池水冷板连接。一般的连接件与水冷管总成的连接中存在结构复杂,装配不便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连接牢固,装配方便的管道接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管道接头,用于连接插接管,所述插接管的外壁具有限位部,所述的管道接头包括:
本体,具有连接通道,所述插接管插接于所述连接通道内,所述本体内设置有凸台,所述本体上还开设有垂直于所述连接通道的插接通道;
弹性件,安装于所述凸台上;
衬套,设置于所述本体内,并与所述弹性件抵接,所述衬套能够沿所述连接通道滑动;
卡夹件,设于所述本体的侧壁上,所述衬套侧面开设有开口,所述卡夹件能够在所述衬套压缩弹性件使所述开口与所述插接通道齐平时,插入所述插接通道中并部分与所述限位部卡接,以限制所述衬套以及插接管沿所述插接通道的轴向移动,在所述衬套回弹后,所述衬套能够与所述卡夹件卡接,以限制所述卡夹件移动。
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通过卡夹件连接所述本体与插接管,在进行插接管与本体的安装时,将卡夹件插入插接通道从而将本体与插接管连接,当需要将插接管与本体进行拆卸时,取出卡夹件即可,使得插接管与本体的安装与拆卸方便快捷,且插接管通过挤压衬套进而挤压弹性件使插接通道贯通,进而使插脚能够插入插接通道,当插脚完全插入插接通道后,弹性件回弹,使衬套与插脚卡接,如此设置,使得卡夹件与本体的连接更牢固,进而提高了插接管与本体连接的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卡夹件包括连接板以及至少一个插脚,所述插脚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连接,另一端能够依次从所述插接通道、所述开口并与所述限位部卡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脚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插脚相互平行且间隔地设置于所述连接板,所述插接通道的数量、所述开口的数量分别与所述插脚的数量一一对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两个插脚分别设置于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并分别与所述限位部的两侧卡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插脚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设有连接凸起,所述连接凸起用以抵接所述本体,以使所述卡夹件与所述本体卡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插脚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且靠近所述本体一侧分别设有第一限位凸起,当卡夹件卡接于所述本体上时,所述第一限位凸起能够封闭所述插接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开口下沿分别设置有第二限位凸起,当所述弹性件处于松驰状态时,所述第二限位凸能够封闭所述插接通道,当所述插脚插入所述插接通道后,所述第一限位凸起与所述第二限位凸起抵接限制所述插脚沿插接通道的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接管上还设置有凸环,所述凸环与所述衬套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凸台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凸台之间设置有限位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述弹性件为环形金属弹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装有插接管的管道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结构的爆炸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管道接头的爆炸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管道接头的俯视图;
图5为根据图4中管道接头的A-A界面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卡夹件与衬套的组合件的立体图;
图7为根据图6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衬套的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管道接头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管道接头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本体的立体图。
图中,管道接头100、本体10、连接通道11、凸台12、插接通道13、第一通孔131、第二通孔132、第三通孔133、第一插接通道134、第二插接通道135、插接部14、弹性件20、衬套30、开口31、第二限位凸起32、卡夹件40、连接板41、插脚42、第一限位凸起43、连接凸起44、第三凸起45、密封圈50、限位环60、管道200、凹环201、凸环2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在低碳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得到快速的发展,随之电池冷却系统的研发也成为新能源行业的重点研究领域,电池液冷系统冷却效率高,逐渐普及,但目前市场上液冷接头形式多样,存在装配复杂,无法满足不同装配空间分布等问题。
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管道接头100,用于连接插接管200,所述的管道接头100包括本体10、弹性件20、衬套30以及卡夹件40,所述插接管200插接于所述本体10内,并通过卡夹件40卡接,使得插接管200与管道接头100的连接与拆卸方便快捷,而弹性件20与衬套30的设置使得插接管200与管道接头100的连接更稳定。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插接管200的外壁设置有限位部,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部210为向插接管200内凹陷的环形结构(即凹环201),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向外侧突出的环形结构。
如图3所示,所述本体10上具有贯通所述本体10的连接通道11,所述插接管200插接于所述连接通道11内,所述本体10内设置有凸台12,所述本体10上还开设有垂直于所述连接通道11的插接通道1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10呈“L”型,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10也可以呈直管状或其他的弯折形状。
结合图4及图5所示,所述弹性件20设置于所述凸台12上,所述弹性件20可以是橡胶圈,可以是金属弹片,需要说明的是,弹性件20应当具有足够的可形变量使衬套30能够沿连接通道11移动,便于卡夹件40与凹环201卡接
所述衬套30设置于所述本体10内,并与所述弹性件20抵接,所述衬套30能够沿所述连接通道11滑动,可以理解的是,通过挤压弹性件20,衬套30能够向弹性件20所在方向移动。
所述卡夹件40设置于所述本体10的侧壁上,所述衬套30侧面开设有开口31。
当所述衬套30压缩弹性件20至所述开口31与所述插接通道13齐平时,所述插脚42能够插入所述插接通道13中并部分卡入所述凹环内,以限制所述衬套30以及插接管200沿所述插接通道13的轴向移动,当所述衬套30回弹后,所述衬套30能够与所述卡夹件40卡接,以限制所述卡夹件40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图中设置了密封圈51和限位环60,但密封圈51和限位环60并不是实现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必须的,仅作为优先的方案。
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通过卡夹件40连接所述本体10与插接管200,如此设置,使得在进行插接管200与本体10的安装过程中,所述卡夹件40能够插入插接通道13从而将本体10与插接管连接,当需要将插接管与本体10进行拆卸时,取出卡夹件40即可,使得插接管与本体10的安装与拆卸方便快捷,且插接管通过挤压衬套30进而挤压弹性件20使插接通道13贯通,进而使插脚42能够插入插接通道13,当插脚42完全插入插接通道13后,弹性件20回弹,使衬套30与插脚42卡接,如此设置,使得卡夹件40与本体10的连接更牢固,进而提高了插接管与本体10连接的稳定性。
优选的,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卡夹件40包括连接板41以及插脚42,所述插脚42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41连接,另一端能够依次沿所述插接通道13、所述开口31卡入所述凹环201内,从而限制所述插接管的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插脚42的数量为两个且所述插脚42相互平行且间隔地设置于所述连接板41上,所述本体10上设置有两个插接通道13,所述衬套30上设置有两个开口31;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插接的数量可以是1个、3个、4个等等,当然,所述插接通道13的数量可以与所述插脚42数量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两个插脚42分别为第一插脚42与第二插脚42,所述第一插脚42与第二插脚42分别设置于所述连接板41的两端,并分别卡入所述凹环201的两侧。
具体而言,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衬套30的两侧设置有开口31,所述本体10上设置有第一通孔131、第二通孔132以及第三通孔133,所述第一通孔131与第二通孔132之间形成第一插接通道134,所述第一通孔131与第三通孔133之间形成第二插接通道135,所述第一插脚42插接入第一插接通道134内,所述第二插脚42插接入第二插接通道135内,所述连接板41的形状与所述第一通孔131相吻合,当所述插脚42插接入所述插接通道13内后,所述连接板41封闭所述第一通孔131。
优选的,每个所述插脚42上远离所述连接板41的一端设有连接凸起44,所述插脚42伸出所述插接通道13,所述连接凸起44与所述本体10抵接以使所述卡夹件40与所述本体10卡接。
可以理解的是,连接凸起44的设置不仅仅局限于上述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当插脚42为一个时,在插脚42上远离所述连接板41的一端设有连接凸起44;当插脚42为两个时,在两个插脚42上均设置有连接凸起44,且如图所示,所述连接凸起44均向外侧延伸,从而卡接于所述本体10上;当插脚42为多个时,所述连接凸起44可以选择性的设置于部分插脚42上。
优选的,所述插脚42上远离所述连接板41的一端,且位于靠近所述本体10一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限位凸起43,当卡夹件40卡接于所述本体10上时,所述第一限位凸起43封闭所述插接通道13。
优选的,两个所述开口31下沿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限位凸起32,当弹性件20处于松驰状态,所述第二限位凸起32阻断所述插接通道13,且当插脚42插入插接通道13中,所述第一限位凸起43与所述第二限位凸起32抵接使插脚42无法沿插接通道13退出。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限位凸起43能够与第二限位凸起32卡接,从而限制所述卡夹件40的移动,同时,所述第一限位凸起43也能够阻断插接通道13,当所述第一限位凸起43位于第二通孔与第三通孔处时,所述第一限位凸起43封闭所述第二通孔132与第三通孔133,从而阻隔本体10的内内部与外部环境,起到防尘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第一限位凸起43与第二限位凸起32的设置能够使衬套30抵接所述卡夹件40,从而提高卡夹件40的连接稳定性,其仅为衬套30与卡夹件40配合的一种实施方式,除此之外,通过在卡夹件40上设置凹槽,在衬套30上设置与所述凹槽相匹配的凸起,或者在卡夹件40上设置凸起,在衬套30上设置与所述凸起相匹配的凹槽,也能够起到限位的效果,上述设置方式仅为举例,衬套30与卡夹件40的卡接方式不限于此。
优选的,如图6所示,所述插脚上还设置有第三凸起45,所述第三凸起与所述凸环配合,当所述管道挤压弹性件后,所述第三凸起45抵接于所述凸环,从而避免所述弹性件被过度挤压,造成损坏。
优选的,所述插接管上还设置有凸环202,所述凸环202与所述衬套30抵接,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插接管200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与衬套30连接,例如通过插接管200端部与衬套30内侧抵接的方式等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插接管200与所述衬套30通过抵接的方式连接,使得插接管200的安装与拆卸更为方便。
优选的,所述弹性件20与所述凸台12之间设置有密封圈50,所述密封圈50与所述凸台12之间设置有限位环60,通过设置密封圈50,使得插接管与管道接头100的连接具有更好的密封性,通过设置限位环60,使得密封圈50的安装后结构更稳定。
优选的,所述弹性件20为环形金属弹片,波浪形的金属弹片相较于橡胶具有更大的变形量,从而提高卡夹件40的卡接效果。
优选的,所述本体的另一端为插接部14,所述插接部14插接入对应的连接管内,实现连接,当然所述插接部上可设置密封圈,提高管路的密封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管道接头,用于连接插接管,所述插接管的外壁具有限位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道接头包括:
本体,具有连接通道,所述插接管插接于所述连接通道内,所述本体内设置有凸台,所述本体上还开设有垂直于所述连接通道的插接通道;
弹性件,安装于所述凸台上;
衬套,设置于所述本体内,并与所述弹性件抵接,所述衬套能够沿所述连接通道滑动;
卡夹件,设于所述本体的侧壁上,所述衬套的侧壁开设有开口,所述卡夹件能够在所述衬套压缩弹性件使所述开口与所述插接通道齐平时,插入所述插接通道中并部分与所述限位部卡接,以限制所述衬套以及插接管沿所述插接通道的轴向移动,当所述衬套回弹后,所述衬套能够与所述卡夹件卡接,以限制所述卡夹件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接头,其特征在于,卡夹件包括连接板以及至少一个插脚,所述插脚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连接,另一端能够依次从所述插接通道、所述开口并与所述限位部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脚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插脚相互平行且间隔地设置于所述连接板,所述插接通道的数量、所述开口的数量分别与所述插脚的数量一一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道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插脚分别设置于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并分别与所述限位部的两侧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道接头,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插脚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设有连接凸起,所述连接凸起用以抵接所述本体,以使所述卡夹件与所述本体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道接头,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插脚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且靠近所述本体一侧分别设有第一限位凸起,当卡夹件卡接于所述本体上时,所述第一限位凸起能够封闭所述插接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道接头,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开口下沿分别设置有第二限位凸起,当所述弹性件处于松驰状态时,所述第二限位凸能够封闭所述插接通道,当所述插脚插入所述插接通道后,所述第一限位凸起与所述第二限位凸起抵接限制所述插脚沿插接通道的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管上还设置有凸环,所述凸环与所述衬套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凸台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凸台之间设置有限位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环形金属弹片。
CN201921396140.XU 2019-08-26 2019-08-26 管道接头 Active CN2108309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96140.XU CN210830961U (zh) 2019-08-26 2019-08-26 管道接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96140.XU CN210830961U (zh) 2019-08-26 2019-08-26 管道接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30961U true CN210830961U (zh) 2020-06-23

Family

ID=71259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96140.XU Active CN210830961U (zh) 2019-08-26 2019-08-26 管道接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3096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94515A (zh) * 2019-08-26 2019-12-20 宁波诗兰姆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管道接头
CN112518073A (zh) * 2020-10-27 2021-03-19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电弧熔丝金属打印机自动换丝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94515A (zh) * 2019-08-26 2019-12-20 宁波诗兰姆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管道接头
CN112518073A (zh) * 2020-10-27 2021-03-19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电弧熔丝金属打印机自动换丝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830961U (zh) 管道接头
CN207094002U (zh) 可拆卸的快速连接装置
CN110726023B (zh) 接头组件及充电套件
CN209921090U (zh) 一种螺旋式连接器液冷结构及连接器
CN110594515A (zh) 管道接头
CN212616926U (zh) 管件连接装置
KR20140070984A (ko) 이중 기밀성을 갖는 엑스엘 파이프 연결구
CN114413073B (zh) 基于弹簧顶推式给排水设计管道穿板固定结构
CN216666864U (zh) 具有快速排气功能的快插非金属接头
CN211693928U (zh) 一种通风管接头及曲轴箱
CN215680796U (zh) 电池包及车辆
CN215908622U (zh) 公端流体连接器、母端流体连接器及流体连接器
CN211177173U (zh) 接头连接器及空调器
KR100748618B1 (ko) 냉,난방용 체결 시스템에 구비된 연결장치
CN215891526U (zh) 一种高密度软管连接装置
CN111174009A (zh) 一种通风管接头及曲轴箱
CN218178041U (zh) 一种阀体装配结构及烹饪电器
CN217899132U (zh) 一种用于压缩机的铜管转换器
CN219344918U (zh) 一种压缩机分体式阀片结构
CN218300419U (zh) 一种快插结构
CN210584891U (zh) 密封效果好的氯气反应釜进气装置
CN210398011U (zh) 一种汽车冷却管道的快速接头
CN111779905A (zh) 管件连接装置
CN219933289U (zh) 一种新型管接头
CN211177174U (zh) 接头连接器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