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08622U - 公端流体连接器、母端流体连接器及流体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公端流体连接器、母端流体连接器及流体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08622U
CN215908622U CN202022224316.2U CN202022224316U CN215908622U CN 215908622 U CN215908622 U CN 215908622U CN 202022224316 U CN202022224316 U CN 202022224316U CN 215908622 U CN215908622 U CN 2159086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sealing
fluid connector
female
ma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2431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德同
林作鹏
黄乐政
李万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2431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086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086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086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公端流体连接器,其包括公端基座、两个第一导接头、第一固定板和两个第一密封阀;公端基座设有两个独立的第一流道;每一第一导接头包括第二连接端、公头插接端以及第一导接流道,第二连接端外周缘设有法兰;第一固定板包括安装面和凹设于安装面上的限位槽,第一密封阀间隔设置多个第一导向槽;两个第一导接头分别与公端基座密封对接,两个第一流道分别与两个第一导接流道对接且贯通,第一固定板套于两个第一导接头上,法兰收容于限位槽内,安装面与第一连接端密封连接,第一密封阀由公头插接端插入第一导接流道内,第一导向槽与第一导接流道及第一流道连通且共同形成公端流体连接器的流道。

Description

公端流体连接器、母端流体连接器及流体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流体连接器领域,特别涉及公端流体连接器、母端流体连接器及流体连接器。
背景技术
液冷散热技术是解决电子设备元器件高效散热的首选方案。液冷散热系统的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要实现气体和液体的快速接通和断开功能,通常需要使用流体连接器。现有技术中的流体连接器多为单通道,在双流道场景下需要两个单通道流体连接器组合才能满足使用要求,这导致流体连接器使用时占用空间较大,不利于液冷散热系统的高集成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公端流体连接器,集成两个独立的流道于一体,解决目前双通道液冷循环系统中两个独立流体连接器组合使用时占用空间大的问题,利于产品的高集成化。
本申请提供的公端流体连接器,包括公端基座、两个第一导接头、第一固定板和两个第一密封阀;所述公端基座设有两个独立的且平行设置的第一流道,所述公端基座包括第一连接端,每一所述第一流道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连接端;每一所述第一导接头包括第二连接端、公头插接端以及贯穿所述第二连接端和公头插接端的第一导接流道,所述第二连接端外周缘设有法兰;所述第一固定板包括安装面和凹设于所述安装面上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槽底壁设有两个与所述第一流道对应的第一安装通孔,所述第一安装通孔贯穿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密封阀间隔设置多个第一导向槽;
两个所述第一导接头的第二连接端分别与所述公端基座的第一连接端密封对接,两个所述第一流道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导接头的第一导接流道对接且贯通,所述第一固定板通过所述两个第一安装通孔套于两个所述第一导接头上,所述法兰收容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安装面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密封阀由所述公头插接端插入所述第一导接流道内,所述第一导向槽与所述第一导接流道及所述第一流道连通且共同形成所述公端流体连接器的流道。所述公端流体连接器集成了两个独立的流道,与对应的母端流体连接器配合使用到液冷散热系统中,不需独立设置单独的公端连接器和母端连接器,解决目前双通道液冷循环系统中两个独立的流体连接器组合使用时占用空间大的问题,利于产品的高集成化。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限位槽的凹陷深度尺寸不小于所述法兰厚度,所述限位槽的直径大于所述法兰的外径,所述第一导接头包括第一段和与所述第一段连接的第二段,所述第一导接流道贯穿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安装通孔的内径。当所述公端流体连接器插接至对应的母端流体连接器时,如果一些连接元件发生偏差,所述法兰可以在所述限位槽内径向浮动,从而带动两个所述第一导接头径向浮动进行调节,实现所述公端流体连接器与对应的母端流体连接器对准,使所述公端流体连接器能够更加方便快速插入母端流体连接器中。在本申请具有双通道的公端流体连接器的可以节约空间基础上实现径向大浮动,减少额外的定位工装,降低成本。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连接处形成朝向所述第一插接端的第一抵持台,用于与所述公端流体连接器配合的母端流体连接器插接配合,使对应的母端流体连接器在所述第一抵持台处形成限位,完成插接。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密封阀包括第一头部和第一尾部,所述第一头部和第一尾部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导向槽设于所述第一头部,所述第一密封圈密封所述第一尾部与所述第一导向流道之间。所述第一密封阀以所述第一头部朝向所述第一导接头的方向,由所述公头插接端插入所述第一导接流道内,与所述第一导接头形成密封连接。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公端流体连接器还包括第一弹簧,每一所述第一流道内凸设有第一抵持台,所述导接流道内设有第二抵持台,所述第一头部包括密封端和与所述密封端相对设置的第一斜面,所述第一导向槽贯穿所述密封端和第一斜面,所述第一弹簧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抵持台和密封端抵持,并且处于压缩状态以使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抵持台抵持压缩所述第一密封圈。第一弹簧的设置,使得所述第一密封阀在使用后可以恢复到原状,重新密封所述第一导接头和第一密封阀之间,使公端流体连接器的流道单独密封。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公端基座的第一连接端设有两个分别围绕两个所述第一流道的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槽内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密封所述公端基座和两个所述第一导接头之间。所述第一固定板通过两个所述第一安装通孔套于两个所述第一导接头外周侧,与所述公端基座固定连接,并将所述法兰收容于所述限位槽内,形成轴向限位,以此实现所述公端基座、两个所述第一导接头及所述第一固定板之间的固定连接。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母端流体连接器,所述母端流体连接器与上述公端流体连接相配合。
本申请提供的母端连接器包括母端基座、两个第二导接头、第二固定板、两个第二密封阀和两个密封套;所述母端基座设有两个独立且平行设置的第二流道,所述母端基座包括第三连接端,每一所述第二流道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三连接端,所述第二流道内凸设有第四抵持台和第无抵持台,所述第四抵持台位于所述第五抵持台和所述第三连接端之间;每一所述第二导接头包括第四连接端、母头插接端以及贯穿所述第四连接端和所述母头插接端的第二导接流道;每一所述第二密封阀包括第二头部、第二尾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二头部和所述第二尾部的连接部,所述第二头部间隔设置多个导流孔;
两个所述第二导接头的第四连接端抵持所述母端基座的第四抵持台,与所述母端基座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套于两个所述第二导接头上,且与所述母端基座的第三连接端密封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密封阀装于所述第二流道和所述第二导流道内,所述第二头部抵接所述第五抵持台,两个所述密封套由所述母头插接端插入所述第二导接流道内,并套于所述第二尾部外周侧,密封所述第二密封阀与所述第二导接头,所述第二导接流道、所述导流孔及所述第二流道连通且共同形成所述母端流体连接器的流道。所述母端流体连接器集成了两个独立的流道,与上述公端流体连接器配合使用到液冷散热系统中,解决目前双通道液冷循环系统中两个独立的流体连接器组合使用时占用空间大的问题,利于产品的高集成化。
一种实施方式中,每一所述第二导接头包括第三段和与所述第三段连接的第四段,所述第二导接流道贯穿所述第三段和第四段,所述第三段外周侧设有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三密封圈密封所述第二导接头与所述母端基座之间。
一种是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段外周侧设有第一台阶档肩,且所述第一台阶档肩位于所述第三密封圈与所述母头插接端之间;所述第二固定板包括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二固定板套于两个所述第二导接头上,且所述第二安装面抵接所述第一台阶档肩及所述母端基座的第三连接端,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母端基座和两个所述第二导接头之间固定连接。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母端流体连接器还包括两个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导接流道内凸设有朝向所述第四连接端的第二台阶档肩,且所述第二台阶档肩位于所述第三段与所述第四段连接处,所述密封套外周侧设有与所述第二台阶档肩对应的第三台阶档肩,所述第二台阶档肩与所述母头插接端间还设有第四密封圈;所述第二弹簧一端抵接所述第二头部,另一端抵接所述密封套,并处于压缩状态,使所述密封套的第三台阶档肩抵接所述第二台阶档肩,从而使所述密封套外周侧压缩所述第四密封圈,密封连接所述密封套外周侧和所述第二导接头之间。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尾部外周侧设有第五密封圈,所述密封套内壁接触所述第二尾部外周侧,所述第二弹簧一端抵接所述第二头部,另一端抵接所述密封套,并处于压缩状态,从而使所述密封套内壁压缩所述第五密封圈,密封所述密封套内壁与所述第二尾部之间。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段的流道内部设有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朝向所述母头插接端,用于与所述公端流体连接器配合。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流体连接器。包括上述公端流体连接器和上述母端流体连接器。
所述公端流体连接器与所述母端流体连接器对接,所述第一导接头插入所述第二导接头内,所述法兰在所述限位槽内径向浮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导接头径向浮动,所述第一导接头抵接所述密封套,所述密封套压缩所述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密封阀第二尾部的端面抵接所述第一密封阀第一尾部的端面,所述第一尾部压缩所述第一弹簧,所述公端流体连接器的流道与所述母端流体连接器的流道连通。在节约空间的同时所述流体连接器集成了两条流道,不需要需独立设置多个的公端连接器和母端连接器,解决目前双通道液冷循环系统中两个独立的流体连接器组合使用时占用空间大的问题,利于产品的高集成化同时,当上述公端流体连接器插接至上述母端流体连接器时,如果一些连接元件发生偏差,所述法兰可以在所述限位槽内径向浮动,从而带动两个所述第一导接头径向浮动进行调节,实现公端流体连接器与母端流体连接器同步对准,使公端流体连接器能够更加方便快速插入母端流体连接器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公端流体连接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公端流体连接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公端流体连接器的沿着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图3所示的公端流体连接器的公端基座的剖视图;
图5是图3所示的公端流体连接器的第一导接头的剖视图;
图6是图1所示的公端流体连接器的第一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第一固定板的B-B方向的剖视图;
图8是图1所示的公端流体连接器的第一密封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母端流体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所示母端流体连接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9所示的母端流体连接器的沿着C-C方向的剖视图;
图12是图9所示的母端流体连接器的母端基座的剖视图;
图13是图9所示的母端流体连接器的二个导接头的剖视图;
图14是图9所示的母端流体连接器的第二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所示第二固定板的D-D方向的剖视图;
图16是图9所示的母端流体连接器的第二密封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9所示的母端流体连接器的密封套的剖视图;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流体连接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公端流体连接器。
请参阅图1和图2,本申请提供的公端流体连接器100包括公端基座10、两个第一导接头20、第一固定板30和两个第一密封阀40;公端基座10设有两个独立的且平行设置的第一流道101,如图3所示。公端基座10包括第一连接端102,每一第一流道101的一端贯穿第一连接端102。每一第一导接头20包括第二连接端201、公头插接端202以及贯穿第二连接端201和公头插接端202的第一导接流道203,第二连接端201外周缘设有法兰204;第一固定板30包括第一安装面301和凹设于第一安装面301上的限位槽302,限位槽302的槽底壁设有两个与第一流道101对应的第一安装通孔303,第一安装通孔303贯穿第一固定板30;第一密封阀40间隔设置多个第一导向槽401。
两个第一导接头20的第二连接端201分别与公端基座10的第一连接端102密封对接,两个第一流道101分别与两个第一导接头20的第一导接流道203对接且贯通,第一固定板30通过两个第一安装通孔303套于两个第一导接头20上,法兰204收容于限位槽302内,第一安装面301与第一连接端102密封连接,第一密封阀40由公头插接端202插入第一导接流道203内,第一导向槽401与第一导接流道203及第一流道101连通且共同形成公端流体连接器100的流道。
本实施例中,公端流体连接器100集成了两个独立的流道,所述流体连接器集成了两条流道,不需要需独立设置多个的公端连接器和母端连接器,解决目前双通道液冷循环系统中两个独立的流体连接器组合使用时占用空间大的问题,利于产品的高集成化。
请参阅图4,公端基座10为矩形块体,其包括与第一连接端102相邻的第一外接端106,两个第一流道101另一端贯穿第一外接端106,第一外接端106用于连接外接件,如使用本公端流体连接器的设备。公端基座10的第一连接端102还设有分别围绕两个第一流道101的第二密封槽103,第二密封槽103内设有第二密封圈105,第二密封圈105用于密封公端基座10和两个第一导接头20之间。第一流道101内还设有朝向第一连接端102的第二抵持台104,用于与弹簧50的一端抵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板30的限位槽302的凹陷深度尺寸不小于法兰204厚度,限位槽302的直径大于法兰204的外径,第一导接头20包括第一段和与所述第一段连接的第二段,第一导接流道203贯穿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外径小于第一安装通孔303的内径,法兰204设于所述第一段的一端。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连接处形成朝向第一插接端202的第一抵持台,用于与公端流体连接器100配合的母端流体连接器插接配合。
具体的,请参阅图5,第一导接头20为中空筒状,其包括第一段205和与第一段205连接的第二段206,第一导接流道203贯穿第一段205和第二段206;所述第二连接端201位于第一段205的端部,公头插接端202位于第二段206的端部,且第一段205的外径大于第二段206的外径且小于第一安装通孔303的内径。第一段205与第二段206连接处在第一导接头20外周侧形成朝向第一插接端202的第一抵持台208,用于与公端流体连接器100配合的母端流体连接器插接配合,使对应的母端流体连接器在第一抵持台208处形成限位。法兰204位于第一段205靠近第二连接端201的外周缘。第一导接流道203包括前段2031和后段2032,前段2031一端贯穿第二连接端201,另一端与后段2032一端连接,后段2032另一端贯穿公头插接端202,前段2031和后段2032贯通形成第一导向流道203,前段2031直径大于后段2032,前段2031与后段2032连接处设有第三抵持台207,且第三抵持台207朝向第二连接端201,用于与第一密封阀40进行抵接,形成限位。
请一并参阅图6-图7,第一固定板30为矩形板体,第一安装面301为板体的一个表面,限位槽302凹设于第一安装面301,两个第一安装通孔303从限位槽302槽底壁贯穿第一固定板30,两个第一安装通孔303的直径均小于限位槽302直径。第一固定板30以第一安装面301朝向第一连接端102方向,通过两个第一安装通孔303套于两个第一导接头2外周侧,且第一安装面301与第一连接端102接触,第一导接头20的法兰204收纳于限位槽302中,并形成轴向限位。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板30边缘还设有第一螺钉孔304,第一螺钉孔304内设有螺钉307,螺钉307连接公端基座10与第一导接头20,以此实现公端基座10、第一导接头20及第一固定板30之间的固定连接。
具体的,第一固定板30的限位槽302的凹陷深度尺寸不小于法兰204厚度,限位槽302的直径大于法兰204的外径,第一导接头20的第二连接端201与公端基座10的第一连接端102接触,并通过第二密封圈105密封连接,公端基座10的第一流道101与第一导接头20的第一导接流道203对接且贯通。第一固定板30通过两个第一安装通孔303套于两个第一导接头20外周侧,第一安装面301与第一连接端102接触,将法兰204收纳于限位槽302中,并通过螺钉307连接于公端基座10的第一连接端102。更进一步地,法兰204外周侧与限位槽302内壁之间形成空隙,且第一段205外壁与第一安装通孔303内壁之间形成空隙,当公端流体连接器100插接至对应的母端流体连接器时,如果一些连接元件发生偏差,两个第一导接头20可以在上述空隙内径向浮动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公端流体连接器100与对应的母端流体连接器同步对准,使公端流体连接器100能够更加方便快速插入母端流体连接器中。
第一密封阀40包括第一头部和第一尾部,所述第一头部和第一尾部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导向槽设于所述第一头部,所述第一密封圈密封所述第一尾部与所述第一导向流道之间。公端流体连接器100还包括第一弹簧50,每一第一流道内凸设有第二抵持台,所述第二导接流道内设有第三抵持台,所述第一头部包括密封端和与所述密封端相对设置的第一斜面,所述第一导向槽贯穿所述密封端和第一斜面,所述第一弹簧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抵持台和密封端抵持,并且处于压缩状态以使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抵持台抵持压缩所述第一密封圈
请参阅图8,第一密封阀40包括第一头部401和第一尾部402,第一头部401和第一尾部402之间设有第一密封槽403,第一密封槽403内设有第一密封圈404,第一密封圈404用于密封第一尾部402与第一导向流道203之间。第一头部401包括密封端406和与密封端406相对设置的第一斜面407,第一斜面407用于抵接第二导接头20的第三抵持台207,形成限位。第一头部401还包括密封阀端面408,密封阀端面408与每一密封端406之间凹设有台阶面409,台阶面409用于与第一弹簧50抵接,使第一弹簧50处于压缩状态,并使第一密封阀40受到朝向公头插接端202的力,从而挤压第一密封圈404,密封第一密封阀40与第一导接头20之间。第一导向槽405设于第一头部401,且贯穿密封端406和第一斜面407,第一导向槽405设于第一头部401。密封端406间隔设置第一头部401,且至少有两个,本实施例中,密封端406为三个,在其它实施例中,密封端数量也可以为两个、四个或其它数量。密封端406的接触面410为平面,以使密封阀40在受到推力时,可以在第一导接流道203内移动。每两个密封端406的间隙内均设有第一导向槽405,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向槽405底壁为光滑曲面,以减小流体流经第一导向槽405的阻力。
更进一步地,公端流体连接器100还包括第一弹簧50,第一弹簧50相对两端分别与第二抵持台104和密封端406的台阶面409抵持,并且处于压缩状态,使第一密封阀40受到朝向公头插接端202的推力,从而使斜面407抵持第三抵持台207,并挤压第一密封圈404,实现第一密封阀40与第一导接头20之间的密封。在使用时,公端流体连接器100从公头插接端202插入对应的母端流体连接器,母端流体连接器推动第一密封阀40朝向公端基座方向移动,压缩第一弹簧50,实现公端流体连接器100和对应母端流体连接器的导通;在不需要使用时,公端流体连接器100从对应的母端流体连接器中拔出,在第一弹簧50回弹力的作用下,两个第一密封阀40返回第一导接流道203的后段2032,并在第一弹簧50的推力作用下,重新密封第一密封阀40和第一导接头20之间,流体可以单独密封在所述公端流体连接器100中。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母端流体连接器。
请参阅图9和图10,本申请提供的母端流体连接器200与公端连接器100相配合。同时参阅图11,母端连接器200包括母端基座60、两个第二导接头70、第二固定板80、两个第二密封阀90和两个密封套91;母端基座60设有两个独立且平行设置的第二流道601,母端基座包括第三连接端602,每一第二流道601的一端贯穿第三连接端602,第二流道601内凸设有第四抵持台603和第五抵持台604,第四抵持台603位于第五抵持台604和第三连接端602之间,如图13所示。每一第二导接头70包括第四连接端701、母头插接端702以及贯穿第四连接端701和母头插接端702的第二导接流道703;每一第二密封阀90包括第二头部901、第二尾部902以及连接第二头部和第二尾部的连接部903,第二头部901间隔设置多个导流孔904。
两个第二导接头70的第四连接端701抵持母端基座60的第四抵持台603,与母端基座60密封连接,第二固定板80套于两个第二导接头70上,且与母端基座60的第三连接端602密封连接,两个第二密封阀90装于第二流道601和第二导接流道703内,第二头部901抵接第五抵持台604,两个密封套91由母头插接端702插入第二导接流道703内,并套于第二尾部902外周侧,密封第二密封阀90与第二导接头70,第二导接流道703、导流孔904及第二流道601连通且共同形成母端流体连接器200的流道。
本实施例中,母端流体连接器200集成了两个独立的流道,不需要需独立设置多个的公端连接器和母端连接器,解决目前双通道液冷循环系统中两个独立的流体连接器组合使用时占用空间大的问题,利于产品的高集成化。
请参阅图12,母端基座60为矩形块体,其包括与第三连接端602相邻或相对的第二外接端605,两个第二流道601另一端贯穿第二外接端605,第二外接端605用于连接外接件,如使用本母端流体连接器的设备。第二流道601包括前流道6011、中流道6012和后流道6013,前流道6011一端贯穿第三连接端602,另一端连接中流道6012一端,中流道6012另一端连接后流道6013一端,后流道6013另一端贯穿第二外接端605,前流道6011、中流道6012和后流道6013共同形成第二流道601。其中,前流道6011直径大于中流道6012,第四抵持台603设于前流道6011与中流道6012连接处,且朝向前流道6011;中流道6012直径大于后流道6013,第五抵持台604设于中流道6012与后流道6013连接处,且朝向中流道6012。
请参阅图13,每一第二导接头70包括第三段704和与第三段704连接的第四段705,第二导接流道703贯穿第三段704和第四段705,第三段704外周侧设有第三密封槽706,第三密封槽内706设有第三密封圈707,第三密封圈707密封第二导接头70与母端基座60之间。第三段704与第四段705连接处形成第一台阶档肩708,且第一台阶档肩708朝向母头插接端702,用于与第二固定板80接触,以使第二固定板80对第二导接头70限位,将第二导接头70与母端基座60固定连接。第二导接流道703包括第二前段7031和第二后段7032,第二前段7031直径小于第二后段7032直径,第二前段7031一端贯穿母头连接端702,另一端与第二后段7032一端连接,第二后段7032另一端贯穿第四连接端701,第二前段7031和第二后段7032贯通形成第二导接流道703,第二前段7031与第二后段7032连接处形成第二台阶档肩709,且第二台阶档肩709朝向第四连接端701,用于对密封套91限位。第二前段7031的流道内部设有导向斜面710,导向斜面710开口朝向母头插接端702,用于与公端流体连接器100配合。第二前段7031还设有第四密封槽711,第四密封槽711位于第二台阶档肩709和导向斜面710之间,第四密封槽711内设有第四密封圈712,用于与密封套91密封连接。
请参阅图14和图15,第二固定板80包括第二安装面801,第二固定板80套于两个第二导接头70上,且第二安装面801抵接第一台阶档肩708及母端基座60的第三连接端602,第二固定板80与母端基座60和两个第二导接头70之间固定连接。具体的,第二固定板80为矩形板体,第二固定板80还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第二安装通孔802,第二安装通孔802贯穿矩形板体,第二安装通孔802的直径大于第二导接头70的第四段705,并小于第三段704。第二固定板80边缘还设有第二螺钉孔803,第二螺钉孔803内设有第二螺钉804。第二固定板80从第二导接头70的母头插接端702套装在第二导接头70外周侧,第二安装面801抵接第一台阶档肩708并接触母端基座60的第三连接端602,通过第二螺钉804与第三连接端602固定连接,以此实现母端基座60、第二导接头70及第二固定板80之间的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母端流体连接器200还包括两个第二弹簧92;第二弹簧一端抵接第二头部,另一端抵接密封套,并处于压缩状态,使密封套的第三台阶档肩抵接第二台阶档肩,从而使所述密封套外周侧压缩所述第四密封圈,密封连接所述密封套和所述第二导接头之间。所述第二尾部外周侧设有第五密封圈,所述密封套内壁接触所述第二尾部外周侧,所述第二弹簧一端抵接所述第二头部,另一端抵接所述密封套,并处于压缩状态,所述第二弹簧抵接所述密封套,从而使所述密封套内壁压缩所述第五密封圈,密封所述密封套内壁与所述第二尾部密封阀之间。
请参阅图16,第二密封阀90包括第二头部901、第二尾部902以及连接第二头部901和第二尾部902的连接部903,第二头部901和第二尾部902均为凸台,且第二头部901直径大于第二尾部902直径。第二头部901包括与连接部903连接的第一端面9011,以及与第一端面9011相对设置的第二端面9012,其中,连接部903与第一端面9011的连接处设有圆锥体905,第二密封阀90还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贯通的导流孔904,导流孔904从圆锥体905侧边通过第二头部901并贯穿至第二端面9012。第二尾部902包括与连接部903连接的第三端面9021,以及与第三端面9021相对设置的第四端面9022,第二尾部902外周侧凹设有第五密封槽906,第五密封槽906内设有第五密封圈907。第二头部901的第二端面9012抵接第二流道601内的第五抵持台阶604,第二尾部902设于密封套91内,并通过第五密封圈907与密封套91之间密封连接。
请参阅图17,密封套91包括前端面911和后端面912,密封套91内形成贯通前端面911和后端面912的导流道913,导流道913包括第三前段9131和第三后段9132,第三前段9131一端贯通前端面911,另一端连接第三后段9132一端,第三后段9132另一端贯通后端面912,第三前段9131与第三后段9132共同形成导流道913。第三前段9131直径大于第三后段9132直径,连接处在导流道913内形成第四台阶档肩914,用于与第二弹簧92抵接,压缩第二弹簧92。第三前段9131内壁为斜面,且开口朝向前端面911。密封套91外周侧设有第三台阶档肩915,用于与第二台阶档肩709抵接形成限位。
母端流体连接器200还包括两个第二弹簧92;第二弹簧92一端抵接第二头部901的第一端面9011,另一端抵接密封套91的第四台阶档肩914,并处于压缩状态,使密封套91受到朝向母头插接端702的力,并使第三台阶档肩915抵接第二台阶档肩709,从而使密封套91外周侧压缩第四密封圈712,密封连接密封套91外周侧和第二导接头70之间。同时,密封套91内壁接触第二尾部902外周侧,当第二弹簧92处于压缩状态而使密封套91受到朝向母头插接端702的力时,设于第二尾部902外周侧的第五密封圈907受到密封套91内壁的挤压,从而密封第二尾部902与密封套91内壁之间。
请再次参阅图9-图10,母端流体连接器200还包括两个定位套93,定位套93为中空且底面贯通的圆柱体,定位套93套于第二密封阀90外周侧,其中一个端面抵接第二头部901的第一端面9011,另一端与第二导接头70的第四连接端701接触,且定位套93内径与第二导接流道703的第二后段9032内径相同。
第二密封阀90由第二头部901朝向母端基座60的第三连接端602方向插入第二流道601内,且第二端面9012抵接第五抵持台604,定位套93安装在第二密封套90外周侧,一端抵接第二头部901的第一端面9011,且定位套90外周侧与第二流道601内壁接触,第二导接头70由第四连接端701朝向第三连接端602方向插入母端基座60的第二流道601内,且第四连接端701抵接第四抵持台603,并与定位套93的另一端接触,第二导接头70的第三密封圈707与第二流道601内壁接触,密封母端基座60与第二导接头70之间。第二固定板80从母端插接端702套于第二导接头70外周侧,且第二安装面801与母端基座60的第三连接端602及第二导接头70的第一台阶档肩708接触,并通过第二螺钉804与第三连接端602固定连接,使得母端基座60、第二导接头70和第二固定板80之间实现固定连接。密封套91由前端面911朝向第二导接头70方向插入第二导接流道703内,第二弹簧92安装于第二流道601和第二导接流道703内,一端抵接第二密封阀90的第一端面9011,另一端抵接密封套91的第四台阶档肩914,并处于压缩状态,使密封套91受到朝向母头插接端702的力,从而使密封套91的第三台阶档肩915抵接第二导接头70的第二台阶档肩709,密封套91外周侧挤压第四密封圈712,密封第二导接头70与密封套91外周侧;同时密封套91内壁挤压第五密封圈907,密封第二尾部902与密封套91内壁之间。实现母端流体连接器200在单独使用时的密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流体连接器1000。
请参阅图18,本申请提供的流体连接器1000包括公端流体连接器100和母端流体连接器200。
公端流体连接器100与母端流体连接器200对接,第一导接头20插入第二导接头70内,第一导接头20的法兰204在限位槽302内径向浮动,从而带动第一导接头20径向浮动调节,以使公端流体连接器100与母端流体连接器200同步对准。第一导接头20的公头插接端202抵接密封套91的后端面912,密封套91的第四台阶档肩914压缩第二弹簧92,第二密封阀90第二尾部902的第四端面9022抵接第一密封阀40第一尾部402的端面,从而使第一尾部402压缩第一弹簧50,第二导接头70的导向斜面710抵接第一导接头20的第一抵持台208形成限位,由于第一密封阀40外径及第二密封阀90第二尾部902外径均小于第一导接流道203内径,从而使公端流体连接器100的流道与母端流体连接器200的流道连通。在节约空间的同时所述流体连接器集成了两条流道,不需要需独立设置多个的公端连接器和母端连接器,解决目前双通道液冷循环系统中多个流体连接器组合使用时占用空间大的问题,利于产品的高集成化。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和实施方式,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此,任何熟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公端流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公端基座、两个第一导接头、第一固定板和两个第一密封阀;
所述公端基座设有两个独立的且平行设置的第一流道,所述公端基座包括第一连接端,每一所述第一流道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连接端;
每一所述第一导接头包括第二连接端、公头插接端以及贯穿所述第二连接端和公头插接端的第一导接流道,所述第二连接端外周缘设有法兰;
所述第一固定板包括安装面和凹设于所述安装面上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槽底壁设有两个与所述第一流道对应的第一安装通孔,所述第一安装通孔贯穿所述第一固定板;
所述第一密封阀间隔设置多个第一导向槽;
两个所述第一导接头的第二连接端分别与所述公端基座的第一连接端密封对接,两个所述第一流道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导接头的第一导接流道对接且贯通,所述第一固定板通过所述两个第一安装通孔套于两个所述第一导接头上,所述法兰收容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安装面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密封阀由所述公头插接端插入所述第一导接流道内,所述第一导向槽与所述第一导接流道及所述第一流道连通且共同形成所述公端流体连接器的流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端流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限位槽的凹陷深度尺寸不小于所述法兰厚度,所述限位槽的直径大于所述法兰的外径,所述第一导接头包括第一段和与所述第一段连接的第二段,所述第一导接流道贯穿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安装通孔的内径,所述法兰设于所述第一段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公端流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连接处形成朝向第一插接端的第一抵持台,用于与所述公端流体连接器配合的母端流体连接器插接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公端流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阀包括第一头部和第一尾部,所述第一头部和第一尾部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导向槽设于所述第一头部,所述第一密封圈密封所述第一尾部与第一导向流道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公端流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流体连接器还包括第一弹簧,每一所述第一流道内凸设有第二抵持台,所述导接流道内设有第三抵持台,所述第一头部包括密封端和与所述密封端相对设置的第一斜面,所述第一导向槽贯穿所述密封端和第一斜面,所述第一弹簧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抵持台和密封端抵持,并且处于压缩状态以使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抵持台抵持压缩所述第一密封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端流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基座的第一连接端设有两个分别围绕两个所述第一流道的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槽内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密封所述公端基座和两个所述第一导接头之间。
7.一种母端流体连接器,用于与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公端流体连接器配合,其特征在于,包括母端基座、两个第二导接头、第二固定板、两个第二密封阀和两个密封套;
所述母端基座设有两个独立且平行设置的第二流道,所述母端基座包括第三连接端,每一所述第二流道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三连接端,所述第二流道内凸设有第四抵持台和第五抵持台,所述第四抵持台位于所述第五抵持台和所述第三连接端之间;
每一所述第二导接头包括第四连接端、母头插接端以及贯穿所述第四连接端和所述母头插接端的第二导接流道;
每一所述第二密封阀包括第二头部、第二尾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二头部和所述第二尾部的连接部,所述第二头部间隔设置多个导流孔;
两个所述第二导接头的第四连接端抵持所述母端基座的第四抵持台,与所述母端基座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套于两个所述第二导接头上,且与所述母端基座的第三连接端密封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密封阀装于所述第二流道和第二导流道内,所述第二头部抵接所述第五抵持台,两个所述密封套由所述母头插接端插入所述第二导接流道内,并套于所述第二尾部外周侧,密封所述第二密封阀与所述第二导接头,所述第二导接流道、所述导流孔及所述第二流道连通且共同形成所述母端流体连接器的流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母端流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二导接头包括第三段和与所述第三段连接的第四段,所述第二导接流道贯穿所述第三段和第四段,所述第三段外周侧设有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三密封圈密封所述第二导接头与所述母端基座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母端流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段外周侧设有第一台阶档肩,且所述第一台阶档肩位于所述第三密封圈与所述母头插接端之间;所述第二固定板包括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二固定板套于两个所述第二导接头上,且所述第二安装面抵接所述第一台阶档肩及所述母端基座的第三连接端,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母端基座和两个所述第二导接头之间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母端流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端流体连接器还包括两个第二弹簧;
所述第二导接流道内凸设有朝向所述第四连接端的第二台阶档肩,且所述第二台阶档肩位于所述第三段与所述第四段连接处,所述密封套外周侧设有与所述第二台阶档肩对应的第三台阶档肩,所述第二台阶档肩与所述母头插接端间还设有第四密封圈;
所述第二弹簧一端抵接所述第二头部,另一端抵接所述密封套,并处于压缩状态,使所述密封套的第三台阶档肩抵接所述第二台阶档肩,从而使所述密封套外周侧压缩所述第四密封圈,密封连接所述密封套外周侧和所述第二导接头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母端流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尾部外周侧设有第五密封圈,所述密封套内壁接触所述第二尾部外周侧,所述第二弹簧一端抵接所述第二头部,另一端抵接所述密封套,并处于压缩状态,从而使所述密封套内壁压缩所述第五密封圈,密封所述密封套内壁与所述第二尾部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母端流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段的流道内部设有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朝向所述母头插接端,用于与所述公端流体连接器配合。
13.一种流体连接器,包括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公端流体连接器和权利要求7-12任意一项所述的母端流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流体连接器与所述母端流体连接器对接,所述第一导接头插入所述第二导接头内,所述法兰在所述限位槽内径向浮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导接头径向浮动,所述第一导接头抵接所述密封套,所述密封套压缩所述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密封阀第二尾部的端面抵接所述第一密封阀第一尾部的端面,所述第一尾部压缩所述第一弹簧,所述公端流体连接器的流道与所述母端流体连接器的流道连通。
CN202022224316.2U 2020-09-30 2020-09-30 公端流体连接器、母端流体连接器及流体连接器 Active CN2159086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24316.2U CN215908622U (zh) 2020-09-30 2020-09-30 公端流体连接器、母端流体连接器及流体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24316.2U CN215908622U (zh) 2020-09-30 2020-09-30 公端流体连接器、母端流体连接器及流体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08622U true CN215908622U (zh) 2022-02-25

Family

ID=802849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24316.2U Active CN215908622U (zh) 2020-09-30 2020-09-30 公端流体连接器、母端流体连接器及流体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0862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27261A1 (zh) * 2022-08-05 2024-02-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盲插接头及液冷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27261A1 (zh) * 2022-08-05 2024-02-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盲插接头及液冷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36631B2 (en) Blind mating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floating unit and guiding means
US8292645B2 (en) Keyless harsh environment connector
WO2016033996A1 (zh) 射频连接器锁紧机构及具有该锁紧机构的射频连接器
US4700743A (en) Miniature fluidic connector
CN215908622U (zh) 公端流体连接器、母端流体连接器及流体连接器
CN109058629B (zh) 可带压拔插的盲插流体连接器
CN106939950B (zh) 一种自泄压流体连接器
CN110513553B (zh) 浮动流体接头及流体接头组件
CN113124248B (zh) 一种车辆动力电池冷却管路用面板连接快速接头
CN112128493A (zh) 钢球锁定快速接头
CN112576839A (zh) 一种快速插入锁紧接头
CN106931261B (zh) 一种浮动盲插流体连接器
US10133008B2 (en) Hybrid connection system having separately sealed plug and receptacle chambers to provide a sealed connection
US3624585A (en) Dual electrical and fluidic connector assembly
CN103762451A (zh) 一种具有快锁结构的连接器
CN209654817U (zh) 一种可快速插拔的快速接头结构
CN213636484U (zh) 一种水下电缆用浮动插头连接器
CN113725667A (zh) 一种线缆快速插拔稳定连接器
CN210830961U (zh) 管道接头
CN111120756B (zh) 一种液用盲插接头
CN210838301U (zh) 一种玻璃封接的高性能smp连接器
CN111864471B (zh) 一种快速连接电缆的装置
CN110690627B (zh) 一种盲插式自锁连接器
CN111810745A (zh) 钢珠锁紧快插式流体连接器
CN212616955U (zh) 钢珠锁紧快插式流体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