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26950U - 线路切换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线路切换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826950U CN210826950U CN201921441746.0U CN201921441746U CN210826950U CN 210826950 U CN210826950 U CN 210826950U CN 201921441746 U CN201921441746 U CN 201921441746U CN 210826950 U CN210826950 U CN 21082695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fting
- support
- pin shaft
- assembly
- p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索道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线路切换装置,包括抬升装置和定位装置,抬升装置包括抬升驱动机构和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固定支座以及转动套接于固定支座的旋转支座,固定支座固定连接固定梁,旋转支座固定连接抬升梁,抬升驱动机构一端连接于固定梁,另一端连接于抬升梁,抬升驱动机构伸缩带动抬升梁转动;定位装置包括销轴组件和插销座组件,销轴组件连接于第一支撑梁,插销座组件连接于抬升梁;或,销轴组件连接于抬升梁,插销座组件连接于第一支撑梁,抬升梁转动至销轴组件的销轴与插销座组件的销轴孔同轴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路切换装置,结构简单、紧凑,定位准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索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线路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索道是利用悬挂在半空中的钢索承托及牵引客车或货车的设备。索道按照支持及牵引方法,分为单线式、复线式、往复式、循环式、脱挂式等多种形式。脱挂索道上下车方便,自动化水平高,适应地形能力强,安全快速,运输能力大,是目前国内外索道的主流设备型式。
在带中间站的索道中,为了适应不同的工况,在中间站设置了可以切换的直线段1、加减速段2和弯段3,结合图1和图2所示。当加减速段2与直线段1对接时,索道沿加减速段2向直线段1的方向延伸,沿整体路径行进,行进方式为整体运行;当加减速段2对接弯段3时,索道沿加减速段2向弯段3的方向延伸,行进方式为单独运行;从而实现索道既可整体运行,也可单独运行的目的。由于直线段1和弯段3需要与加减速段2进行对接状态的切换,切换装置的种类多,但效果不同,且在现有的切换装置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结构复杂,定位困难,精度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路切换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结构复杂、定位困难、精度不高等技术问题之一。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线路切换装置,用于第一支撑梁与第二支撑梁或所述第一支撑梁与第三支撑梁之间对接关系的切换,所述第二支撑梁与所述第三支撑梁均包括固定梁和抬升梁,包括抬升装置和定位装置,
所述抬升装置包括抬升驱动机构和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支座以及转动套接于所述固定支座的旋转支座,所述固定支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梁,所述旋转支座固定连接所述抬升梁,所述抬升驱动机构一端连接于所述固定梁,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抬升梁,所述抬升驱动机构伸缩带动所述抬升梁转动;
所述定位装置包括销轴组件和插销座组件,所述销轴组件连接于第一支撑梁,所述插销座组件连接于所述抬升梁;或,所述销轴组件连接于所述抬升梁,所述插销座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梁;
所述销轴组件包括直线驱动件和销轴,所述插销座组件包括插销座,所述插销座上开设有销轴孔,所述抬升梁转动至所述销轴与所述销轴孔同轴线,所述直线驱动件驱动所述销轴插入销轴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连接于轮组,所述轮组包括带轮和轮胎,所述带轮与所述轮胎之间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贯穿且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支座,所述固定支座设于所述带轮与所述轮胎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支座与所述旋转支座之间设有防护润滑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抬升驱动机构包括固定支架和伸缩驱动件,所述固定支架固定于所述固定梁,所述固定支架上设有通孔,所述伸缩驱动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通孔和所述抬升梁,所述伸缩驱动件驱动所述抬升梁到达目标位置,所述伸缩驱动件能够在所述通孔内朝向与其伸出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孔内设有缓冲层。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梁上设有第一动力装置,所述第一动力装置用于驱动第一轮体,所述第二支撑梁上设有第二动力装置,所述第二动力装置用于驱动第二轮体,所述第三支撑梁上设有第三动力装置,所述第三动力装置用于驱动第三轮体;
所述第二支撑梁对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梁且所述第二动力装置故障,或,所述第三支撑梁对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梁且所述第三动力装置故障;
所述第一轮体与所述第二轮体之间或所述第一轮体与所述第三轮体之间设置应急传动装置,所述应急传动装置包括传动件和张紧装置,所述传动件连接所述第一轮体与所述第二轮体或第一轮体与所述第三轮体,并将所述第一轮体的转动动力传输到所述第二轮体或所述第三轮体,所述张紧装置至少张紧所述传动件的一个侧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张紧装置包括张紧组件、支撑架和调节件,
所述张紧组件包括支撑轴和张紧轮,所述张紧轮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轴;
所述调节件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撑架,所述调节件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支撑轴,且所述调节件带动所述支撑轴直线移动;
所述第一支撑梁与所述第二支撑梁或所述第三支撑梁对接形成直梁,所述支撑架沿直线延伸,且所述张紧轮平行于所述支撑架,所述传动件在所述第一轮体、所述张紧轮与所述第二轮体或第三轮体之间平滑延伸;
所述第一支撑梁与所述第二支撑梁或所述第三支撑梁对接形成弯梁,所述支撑架包括弯折段和直段,所述弯折段与所述直段形成夹角,所述支撑轴设于所述弯折段,且所述张紧轮平行于所述弯折段,使所述传动件在所述第一轮体、所述张紧轮与所述第二轮体或第三轮体之间平滑延伸。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销轴组件还包括定位座,所述销轴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直线驱动件,所述销轴贯穿所述定位座且第二端可伸出所述定位座端部的定位凸台;
所述插销座上开设有与所述定位凸台相适配的定位槽,所述抬升梁转动使所述定位凸台与所述定位槽定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凸台为矩形凸台,所述定位槽为矩形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销轴组件上连接有传感器组件,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
所述抬升梁转动到所述定位凸台定位于所述定位槽,所述第一传感器对应于所述插销座,且所述第一传感器到所述插销座的长度不大于设定长度,所述抬升驱动机构停止驱动;
所述销轴上固定连接有感应件,所述感应件伸出所述定位座,所述第二传感器和所述第三传感器均设于所述感应件上方;
所述感应件移动至对应于所述第二传感器,所述销轴插入所述销轴孔设定距离,且所述直线驱动件停止驱动;
所述感应件移动至对应于所述第三传感器,所述直线驱动件驱动所述销轴的第二端回复到所述定位凸台内,且所述直线驱动件停止驱动。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设置了抬升装置和定位装置,抬升装置带动抬升梁抬起或下落,以使抬升梁与第一支撑梁抬起后切换或下落对接,抬升梁下落后,定位装置使抬升梁与第一支撑梁准确定位并对接。
抬升装置的连接组件包括固定支座以及转动套接于固定支座的旋转支座,相对于相互独立的固定支座与旋转支座,相互套接的固定支座与旋转支座的中心之间的间距缩短,固定支座与旋转支座之间的偏心距离缩小,固定支座与旋转支座的受力得以优化,使固定支座与旋转支座的受力更加均衡,并且整体结构十分紧凑,占用空间小。
定位装置包括销轴组件和插销座组件,销轴组件的销轴插接到插销座组件内的销轴孔,实现抬升梁与第一支撑梁的对接,结构简单,定位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索道的中间站中加减速段、直线段以及弯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索道的单独运行与整体运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线路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线路切换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线路切换装置的抬升梁在抬升状态下的连接组件与轮组的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线路切换装置的连接组件与轮组的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A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线路切换装置的固定支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线路切换装置的应急传动装置安装于第一支撑梁与第二支撑梁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线路切换装置的张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B-B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线路切换装置的销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线路切换装置的插销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线路切换装置的销轴组件中支撑结构的示意图;
图15为图14的C向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线路切换装置的伸缩驱动件与固定支架的连接位置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线路切换装置的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直线段;2、加减速段;3、弯段;4、固定梁;
5、轮组;5-1、带轮;5-2、轮胎;
6、抬升梁;7、固定支架;7-1、通孔;7-2、缓冲层;8、伸缩驱动件;8-1、铰制孔螺栓;
9、销轴组件;9-1、第一支座;9-2、直线驱动件;9-3、第一传感器;9-4、固定架;9-5、第二传感器;9-6、第三传感器;9-7、感应件;9-8、销轴;9-9、定位凸台;9-10、定位座;9-11、支撑底板;
10、插销座组件;10-1、第二支座;10-2、插销座;10-2-1、销轴孔;10-2-2、定位槽;
11、第一支撑梁;
12、固定支座;12-1、第一套接部;12-2、限位部;12-3、第一延伸部;12-4、第一连接部;
13、旋转支座;14、传动轴;15、防护润滑件;16、第一轮体;
17、张紧装置;17-1、调节件;17-1-1、调节螺杆;17-1-2、固定螺母;17-2、支撑架;17-2-1、弯折段;17-2-2、直段;17-2-3、导向槽;17-3、张紧组件;17-3-1、支撑轴;17-3-2、第一限位套;17-3-3、张紧轮;17-3-4、第二限位套;17-4、固定件;17-5、连接架;
18、第二轮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多根″、″多组″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结合图3-1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线路切换装置,用于第一支撑梁11与第二支撑梁或第一支撑梁11与第三支撑梁之间对接关系的切换。即从第一支撑梁11与第二支撑梁对接,切换到第一支撑梁11与第三支撑梁对接;或从第一支撑梁11与第三支撑梁对接,切换到第一支撑梁11与第二支撑梁对接。其中,与第一支撑梁11对接的梁不限于两条,还可以是三条以上的梁均与第一支撑梁11切换对接。
其中,第二支撑梁与第三支撑梁均包括固定梁4和抬升梁6,抬升梁6在外力作用下能够相对于固定梁4抬起或下落。
具体的,结合图3、5-7所示,线路切换装置包括抬升装置和定位装置,抬升装置与抬升梁6适配,以使抬升梁6抬起或下落,定位装置用于将抬升梁6与第一支撑梁11对接,实现第一支撑梁11与第二支撑梁或第一支撑梁11与第三支撑梁的对接。
其中,结合图6和图7所示,抬升装置包括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固定支座12以及转动套接于固定支座12的旋转支座13,固定支座12固定连接固定梁4,旋转支座13固定连接抬升梁6。相对于固定支座与旋转支座相互独立的结构,固定支座12与旋转支座13相互套接的结构,旋转支座13的中心与固定支座12的中心之间的间距缩短,固定支座12与旋转支座13之间的偏心距离缩小,固定支座 12与旋转支座13的受力得以优化,使固定支座12与旋转支座13的受力更加均衡,并且整体结构十分紧凑,占用空间小。其中,旋转支座13的中心是指沿旋转支座13的转动轴线的长度方向中心,同理,固定支座12的中心是指沿旋转支座13的转动轴线的长度方向中心。
抬升装置还包括抬升驱动机构,抬升驱动机构一端连接于固定梁 4,另一端连接于抬升梁6,抬升驱动机构通过伸缩调节带动抬升梁6 相对于固定梁4转动,实现抬升梁6的转动抬升或下落。
结合图3和图4所示,定位装置包括销轴组件9和插销座组件 10,销轴组件9连接于第一支撑梁11,插销座组件10连接于抬升梁 6;或,销轴组件9连接于抬升梁6,插销座组件10连接于第一支撑梁11;抬升梁6带动销轴组件9或插销座组件10转动。
销轴组件9包括直线驱动件9-2和销轴9-8,插销座组件10包括插销座10-2,插销座10-2上开设有销轴孔10-2-1,抬升梁6转动至销轴9-8与销轴孔10-2-1同轴线,直线驱动件9-2驱动销轴9-8插入销轴孔10-2-1,实现销轴组件9与插销座组件10的定位,进而实现第一支撑梁11与第二支撑梁或第三支撑梁的定位。
本实施例的线路切换装置,适用于多根梁的对接切换,尤其适用于轨道、索道等的切换对接,结构简单、操作简便。
需要说明的是,当线路切换装置应用于索道的中间站时,第一支撑梁11为加减速段2的轮胎梁,第二支撑梁为直线段1的轮胎梁,第三支撑梁为弯段3的轮胎梁。抬升装置与定位装置配合,适用于三根梁的切换与对接,实现整体运行与单独运行的切换,且定位装置可安装于索道上任意需要对接的梁上。另外,定位装置还可以连接于其他需要切换与对接的结构上,如中间站中用于支撑轿厢的导轨上。
下面,提供连接组件的实施例。
结合图6和图7所示,连接组件连接于轮组5,轮组5包括带轮 5-1和轮胎5-2,带轮5-1与轮胎5-2之间设有传动轴14,传动轴14 贯穿且转动连接于固定支座12,固定支座12设于带轮5-1与轮胎5-2 之间。即,固定支座12作为轮组5的支座,用于支撑传动轴14。固定支座12直接连接轮组5,进一步节省空间,减小对轮胎梁上轮组5 分布的影响,保证各个轮组5之间稳定传动。
带轮5-1与轮胎5-2设于轮胎梁的两侧,连接组件设于带轮5-1 与轮胎5-2之间,安装空间小,不会占用额外的空间,使轮胎梁以及中间站的结构更加紧凑。
固定支座12与旋转支座13套接形成的结构,与传统的轮组支座形状相同,以方便轮组5安装。也可以理解为,将传统的轮组支座分割成两个支座:固定支座12和旋转支座13,固定支座12与旋转支座13的组合结构既有支撑功能,也有旋转功能,且整体结构十分紧凑,不占用额外空间,偏心小,受力更加均衡。
在进行动力传输时,上述的带轮5-1与其相邻的带轮之间通过传动带连接,传动带通过张紧装置进行张紧,以保证传动稳定性。为了避免抬升梁6抬升或放下的过程中,张紧装置干涉到其他部件,张紧装置的尺寸规格根据需要选择。其中,张紧装置的结构可选任何结构形式,一种选择为与图10和图11所示的张紧装置17结构相同。
进一步的,结合图7和图8所示,固定支座12与旋转支座13的具体结构以及连接关系如下所述。
固定支座12包括第一套接部12-1和限位部12-2,旋转支座13 包括第二套接部,限位部12-2设于第一套接部12-1的一端,第二套接部通过第一套接部12-1的另一端套入第一套接部12-1,限位部12-2 对第二套接部起到轴向限位的作用,便于旋转支座13定位安装。
进一步的,固定支座12还包括第一延伸部12-3和第一连接部 12-4,第一延伸部12-3连接限位部12-2与第一连接部12-4,第一连接部12-4连接于固定梁4。第一延伸部12-3沿限位部12-2向固定梁 4的方向延伸,使第一连接部12-4与固定梁4共轴线对接。
旋转支座13包括第二延伸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二延伸部连接第二套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第二延伸部沿第二套接部向第二连接部延伸,第二连接部连接于抬升梁6,第二连接部与抬升梁6共轴线对接。
更进一步的,第一延伸部12-3与第二延伸部结构相同,第一连接部12-4与第二连接部结构相同,便于设计和加工,并且保证结构的对称性。当抬升梁6未相对于固定梁4抬起时,固定梁4与抬升梁 6长度方向共线,第一延伸部12-3和第一连接部12-4连接形成的结构与第二延伸部和第二连接部连接形成的结构以旋转支座13的转动轴线中心对称,提升结构对称性,使轴向受力更加均匀。
第一连接部12-4与固定梁4对接,对接方式为螺栓连接,方便拆装;同理,第二连接部与抬升梁6也通过螺栓连接。其中,轮组5 的传动轴14贯穿第一套接部12-1与限位部12-2,且通过轴承连接,以便传动轴14将带轮5-1的动力传输到轮胎5-2。
更进一步的,固定支座12与旋转支座13之间设有防护润滑件 15,以保证固定支座12与旋转支座13之间的润滑和防护。防护润滑件15可以选用轴承,在旋转支座13的转轴轴线方向间隔设置一个或多个。防护润滑件15对第一套接部12-1的外壁与第二套接部的内壁之间以及第二套接部轴向的两端进行润滑和防护。
防护润滑件15包括第一套体和第二套体,第一套体和第二套体组合形成柱形套体,柱形套体的外周具有朝向所述旋转支座13开口的槽体。通过两个套体组合结构,为了适应安装需求。其中,第一套体与第二套体可以结构相同,均为在柱形套筒的一端向外翻折形成翻折边的套体结构;或者,第一套体或第二套体为在柱形套筒的一端向外翻折形成翻折边的套体结构,以对第一套接部12-1与第二套接部之间和第二套接部的一端进行润滑和防护,另一个为环形套体结构,以对第二套接部的另一端进行润滑和防护。
另外,防护润滑件15不限于两个,还可以由多个套体组合形成。
其中,第一套体和第二套体可以选用工程塑料轴承,润滑作用好,结构简单。
下面,提供抬升驱动机构的实施例。
结合图3、4、16和17所示,抬升驱动机构包括固定支架7和伸缩驱动件8,固定支架7固定于固定梁4,伸缩驱动件8的一端连接固定支架7,伸缩驱动件8的另一端铰接抬升梁6,伸缩驱动件8向抬升梁6提供抬起或放下的驱动动力。固定支架7起到支撑作用,固定支架7与固定梁4保持固定。
伸缩驱动件8提供直线驱动动力,伸缩驱动件8可选用电动缸、气缸、直线电机等。伸缩驱动件8设于固定梁4与抬升梁6的上方,以驱动抬升梁6向上抬起或向下落下。
结合图16和图17所示,固定支架7上设有通孔7-1,伸缩驱动件8连接于通孔7-1内,伸缩驱动件8驱动抬升梁6到达目标位置时,通孔7-1为伸缩驱动件8提供缓冲空间,伸缩驱动件8能够在通孔7-1 内朝向与其伸出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防止伸缩驱动件8继续伸出受阻而损坏,也防止伸缩驱动件8直线伸出而损坏目标位置的结构。
尤其是伸缩驱动件8上设有电机时,若电机因延时而继续运行,伸缩驱动件8的伸出过程受阻,电机不能正常转动,电机容易烧损,通孔7-1用于提供缓冲空间,以便伸缩驱动件8向通孔7-1方向回复,防止伸缩驱动件8驱动固定梁4压损其他部件,也避免电机发生堵转。
其中,通孔7-1的形状可以为条形孔,条形孔的长度方向与伸缩驱动件8到达目标位置时的伸出方向一致。
更进一步的,通孔7-1内设有缓冲层7-2。其中,缓冲层7-2的材质可以但不限于是橡胶、乳胶或海绵,缓冲层7-2还可以为充气弹簧,并且其他受压后能够发生形变的材料和结构均可。在此种情况下,通孔7-1形状可以但不限于是圆形、椭圆形、正方形、多边形或长条形。当通孔7-1为条形孔时,条形孔斜向下倾斜,伸缩驱动件8受重力作用,位于条形孔的下端,当伸缩驱动件8的伸出受阻时,伸缩驱动件8向条形孔的斜上方回复移动,条形孔为伸缩驱动件8提供缓冲空间。
其中,伸缩驱动件8的端部通过铰制孔螺栓8-1连接于通孔7-1 内。缓冲层7-2粘固在通孔7-1内,结构稳定。
下面,提供销轴组件9与插销座组件10的实施例。
结合图3、4以及12-15所述,销轴组件9还包括定位座9-10,销轴9-8的第一端连接直线驱动件9-2,销轴9-8贯穿定位座9-10且第二端可伸出定位座9-10端部的定位凸台9-9;插销座10-2上开设有与定位凸台9-9相适配的定位槽10-2-2,抬升梁6转动使定位凸台 9-9与定位槽10-2-2定位。销轴组件9与插销座组件10通过定位凸台9-9与定位槽10-2-2进行定位,结构简单,定位精确。
销轴组件9和/或插销座组件10移动使定位凸台9-9定位于定位槽10-2-2内,直线驱动件9-2再驱动销轴9-8插接于销轴孔10-2-1内。
其中,销轴组件9和/或插销座组件10带动定位凸台9-9与定位槽10-2-2通过直线移动定位和/或摆动定位。其中直线移动为垂直于销轴9-8轴线方向的移动,定位凸台9-9和/或定位槽10-2-2的移动方式包括升降移动、水平移动、倾斜移动等多种方式。摆动定位包括定位凸台9-9摆动到定位槽10-2-2、定位槽10-2-2摆动到定位凸台9-9。销轴组件9或插销座组件10摆动时,摆动方向可以为竖直摆动,如由上向下;还可以为水平摆动,如由左向右;摆动方向不限。
其中,直线驱动件9-2可以选用电动缸、直线电机、气缸、液压缸等可提供直线运动动力的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定位凸台9-9的外壁与定位槽10-2-2的壁面可以为相适配的定位平面或曲面,满足定位需求即可。
当定位凸台9-9的外壁与定位槽10-2-2的壁面设有相适配的定位平面时,此定位平面对定位凸台9-9与定位槽10-2-2进行周向限位,防止定位凸台9-9与定位槽10-2-2相对转动而干扰销轴9-8的定位。
更进一步,结合图14和图15所示,定位凸台9-9为矩形凸台,定位槽10-2-2为相适配的矩形槽,矩形凸台为对称结构,且与矩形槽定位准确,有助于提高销轴9-8的插接装配准确性,结构简单、加工简便。
另外,定位凸台9-9还可以为轴结构,定位槽10-2-2为矩形槽与半圆形槽的组合结构。
另外,为了保证定位的准确性,还需要保证各个部件的加工精度。首先,控制定位凸台9-9的外壁与销轴9-8的加工精度,保证销轴9-8 的轴线与定位凸台9-9的外壁之间的距离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其次,控制定位槽10-2-2的壁面与销轴孔10-2-1的加工精度,保证定位槽 10-2-2的壁面与销轴孔10-2-1的轴线之间的距离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再次,控制定位凸台9-9的外壁与定位槽10-2-2的壁面的平行度,当定位凸台9-9的外壁与定位槽10-2-2的壁面定位接触时,就能保证销轴9-8的轴线与销轴孔10-2-1的轴线在一条直线上,起到了定位作用,且无需其他调整,销轴9-8即可在直线驱动件9-2的作用下顺利插入销轴孔10-2-1,保证插接定位。
加工精度主要指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在允许范围内,尺寸公差就是销轴9-8轴线与定位凸台9-9的外壁之间的距离公差、定位槽10-2-2 的壁面与销轴孔10-2-1的轴线之间的距离公差,形位公差指的是两个面的平行度。
进一步的,结合图3和图12所示,为了提高自动化程度,销轴组件9还包括传感器组件,传感器组件包括第一传感器9-3、第二传感器9-5和第三传感器9-6,第一传感器9-3用于检测定位凸台9-9 与定位槽10-2-2是否定位,以向伸缩驱动件8和/或直线驱动件9-2 提供指示;第二传感器9-5用来检测销轴9-8插入销轴孔10-2-1的距离是否达到设定距离,以向直线驱动件9-2提供指示;第三传感器9-6 用来检测销轴9-8是否回复到定位凸台9-9内,以向直线驱动件9-2 提供指示。
当定位凸台9-9定位于定位槽10-2-2内时,即抬升梁6转动到与第一支撑梁11对接时,第一传感器9-3对应于插销座10-2的顶面,且第一传感器9-3到顶面的长度不大于设定长度。当第一传感器9-3 到顶面的长度不大于设定长度时,第一传感器9-3接收到顶面的信号,表示定位凸台9-9与定位槽10-2-2完成定位,指导伸缩驱动件8的运行状态,且直线驱动件9-2可驱动销轴9-8插入销轴孔10-2-1。其中,设定长度为第一传感器9-3的检测范围。
此处所述的顶面,是相对于定位凸台9-9的移动方向来说,定位凸台9-9最先经过的插销座10-2的表面。即,当定位凸台9-9从上向下定位于定位槽10-2-2内时,顶面为插销座10-2的上表面;当定位凸台9-9从左向右定位于定位槽10-2-2内时,顶面为插销座10-2的左侧面。
进一步的,当定位槽10-2-2为矩形槽,顶面平行于定位槽10-2-2 的底部壁面,定位凸台9-9定位于定位槽10-2-2内时,第一传感器 9-3到顶面的距离不大于设定长度,检测准确性高。
进一步的,第二传感器9-5和第三传感器9-6用于确定销轴9-8 的位置状态。当销轴9-8插接到销轴孔10-2-1内设定距离时,第二传感器9-5接收到信号,以指示直线驱动件9-2停止驱动销轴9-8伸出;其中,设定距离是指:完成销轴9-8插接定位时,设定的销轴9-8需要向销轴孔10-2-1的插接长度。当销轴9-8回复到定位凸台9-9内(即销轴9-8的端部不伸出定位凸台9-9)时,第三传感器9-6接收到信号,以指示直线驱动件9-2停止驱动销轴9-8回缩。
进一步的,销轴9-8上连接有感应件9-7,感应件9-7伸出定位座9-10并与销轴9-8同步轴向移动,即感应件9-7固定于销轴9-8且可相对于定位座9-10移动;第二传感器9-5和第三传感器9-6均设于感应件9-7上方,第二传感器9-5和第三传感器9-6均通过感应件9-7的位置确定销轴9-8的位置状态。
当感应件9-7移动至对应于第二传感器9-5,第二传感器9-5接收到销轴9-8完成插接定位的信号,直线驱动件9-2停止驱动;
当感应件9-7移动至对应于第三传感器9-6,第三传感器9-6接收到销轴9-8的第二端回复到定位凸台9-9内的信号,直线驱动件9-2 停止驱动。
第一传感器9-3、第二传感器9-5和第三传感器9-6均为接近开关,通过非接触方式进行定位,以便调节直线驱动件9-2的动作或插销组件的摆动动作。
线路切换装置还包括控制器,第二传感器9-5、第三传感器9-6 接收到的信号传输到控制器,控制器向直线驱动件9-2发送停止驱动的信号。并且,第一传感器9-3接收到的信号也传输到控制器,控制器向直线驱动件9-2发送驱动销轴9-8伸出的信号。直线驱动件9-2、传感器组件和控制器配合,实现自动驱动销轴9-8定位于或独立于销轴孔10-2-1的过程,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人力和时间成本。控制器可以为PLC控制器或微处理器。
需要说明的是,当定位装置未配设传感器组件、控制器时,可以通过人为监控定位凸台9-9与定位槽10-2-2的定位状态,人为操作直线驱动件9-2,进而降低销轴9-8定位装置的成本。传感器组件与控制器可以根据需要选择。
进一步的,结合图12和图14所示,传感器组件还包括固定架 9-4,固定架9-4固定于定位座9-10。其中,固定架9-4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向插销座10-2的方向延伸,第一传感器9-3 固定于第一支架上,第二支架设于感应件9-7上方,第二传感器9-5和第三传感器9-6均设于第二支架上,第二传感器9-5与第三传感器 9-6的探头位置平齐,以便两个传感器能通过同一个感应件9-7测定销轴9-8的位置状态。
更进一步的,固定架9-4成型于定位座9-10上,定位座9-10连接于支撑底板9-11,直线驱动件9-2的壳体固定于支撑底板9-11,固定架9-4、定位座9-10和支撑底板9-11形成一体式的支撑结构,简化销轴组件9的零部件,方便运输和安装,并且有助于保证轴向定位精度。
结合图12和图13所示,销轴组件9还包括第一支座9-1,第一支座9-1用于连接抬升梁6或第一支撑梁11,插销座组件10还包括第二支座10-1,第二支座10-1用于连接第一支撑梁11或抬升梁6。
上述的销轴组件9或插销座组件10在第一支撑梁11上设置一个,每个抬升梁6上对应设置一个插销座组件10或销轴组件9,以节省第一支撑梁11上的安装空间,且能保证第一支撑梁11与抬升梁 6能够准确定位。
下面,为了解决动力装置故障的问题,提供一种应急传动装置的实施例。
第一支撑梁11上设有第一动力装置,第一动力装置用于驱动第一轮体16,第二支撑梁上设有第二动力装置,第二动力装置用于驱动第二轮体18,第三支撑梁上设有第三动力装置,第三动力装置用于驱动第三轮体。
当第二支撑梁对接于第一支撑梁11且第二动力装置故障,或,第三支撑梁对接于第一支撑梁11且第三动力装置故障;第一轮体16 与第二轮体18之间或第一轮体16与第三轮体之间设置应急传动装置,采用应急传动装置进行动力传动。
具体的,应急传动装置包括传动件和张紧装置17,传动件连接第一轮体16与第二轮体18或第一轮体16与第三轮体,并将第一轮体16的转动动力传输到第二轮体18或第三轮体。
下面以第一轮体16与第二轮体18之间设置应急传动装置为例,进行说明。
传动件与第一轮体16、第二轮体18适配:第一轮体16与第二轮体18为带轮,传动件为传动带,如皮带;第一轮体16与第二轮体 18为链轮,传动件为链条。通过传动件连接第一轮体16与第二轮体 18,实现动力传输,结构简单。
张紧装置17至少张紧传动件的一个侧面,既保证传动件能够快速准确安装到第一轮体16与第二轮体18上,还能保证传动件处于张紧状态,进而保证传动的稳定性,防止传动件松脱而影响动力传输过程。其中,张紧装置17根据实际需要,适用于皮带或链条的张紧。
在第二动力装置故障时,先将传动件套设于第一轮体16与第二轮体18,再调节张紧装置17,使张紧装置17起到张紧作用,操作简便。
另外,传动件还可以一直套设于第一轮体16与第二轮体18之间且不会影响到第一轮体16和第二轮体18的正常传动,在第二动力装置故障的情况下,张紧装置17自动张紧传动件,使传动件将第一轮体16的转动动力传动到第二轮体18,自动化调节,应急处理效率高,人工成本低。
应急传动装置适用于带轮或链轮传动的应急驱动,如两根梁上分别独立驱动的形式,任意一根梁上的动力装置发生故障的情况,以及同一根梁上两个独立的动力装置中的任何一个发生故障的情况。
当应急传动装置用于索道中间站的直线段1或弯段3的电机出现故障时,加减速段2的带轮可以通过皮带连接到直线段1或弯段3的带轮,直线段1或弯段3获得转动动力的带轮再将转动动力传输给相邻的带轮,依次传动,实现对直线段1或弯段3的驱动,作为对电机故障的应急处理方式,直线段1或弯段3上的轮胎转动,保证索道可正常运行。
需要说明的是,在索道中间站的应急传动过程中,可卸除直线段 1或弯段3的电机输出轴与带轮5-1之间皮带,减小发生故障的电机对带轮5-1的负载。
当第一支撑梁11为加减速段2的轮胎梁,第二支撑梁为直线段 1或弯段3的轮胎梁时,加减速段2的动力装置为直线段1或弯段3 的轮胎提供驱动动力。具体的,以直线段1与加减速段2对接为例,第一轮体16和第二轮体18为结构相同的带轮。第一轮体16与第一轮胎通过第一传动轴14连接,第一传动轴14贯穿第一支撑梁11,使第一轮体16和第一轮胎位于第一支撑梁11的两侧,第一轮胎用于为轿厢提供动力;同理,第二轮体18与第二轮胎通过第二传动轴14 连接,第二传动轴14贯穿抬升梁6,第二轮体18和第二轮胎位于抬升梁6,第二轮胎也用于为轿厢提供动力。
进一步的,第一轮体16和第二轮体18对称分布于张紧装置17 两侧,保证张紧装置17位于传动件的中间位置,使两个轮体受力均衡。
结合图9-11,张紧装置17的实施例如下所述:
张紧装置17包括张紧组件17-3、支撑架17-2和调节件17-1,支撑架17-2用于支撑和连接张紧组件17-3与调节件17-1,支撑架17-2 固定于第一支撑梁11和/或抬升梁6等固定结构上,调节件17-1用于调节张紧组件17-3的位置,张紧组件17-3直接接触传动件起到张紧作用。其中,支撑架17-2上设有连接架17-5,连接架17-5通过固定件17-4固定于第一支撑梁11和/或抬升梁6。固定件17-4为螺杆与螺母组件,螺杆贯穿梁本体并通过螺母固定,方便拆装。
具体的,张紧组件17-3包括支撑轴17-3-1和张紧轮17-3-3,张紧轮17-3-3转动连接于支撑轴17-3-1;调节件17-1的第一端固定于支撑架17-2,调节件17-1的第二端连接支撑轴17-3-1,且调节件17-1 带动支撑轴17-3-1直线移动。调节件17-1为支撑轴17-3-1提供直线移动的动力,直线移动是指支撑轴17-3-1以竖直升降、左右移动等方式移动,以便支撑轴17-3-1带动张紧轮17-3-3向传动件提供张紧力。其中,张紧轮17-3-3与支撑轴17-3-1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支撑轴17-3-1 的端部通过端盖进行限位,防止轴承脱出支撑轴17-3-1。
张紧轮17-3-3提供的张紧力,可以向靠近第一轮体16与第二轮体18的中心线方向施加,还可以向远离第一轮体16与第二轮体18 的中心线方向施加,起到张紧作用即可。
进一步的,调节件17-1的结构形式有多种,可以为直线电机、气缸、伸缩套杆、调节螺杆17-1-1等多种形式。具体的,直线电机、气缸等的输出端直接提供伸缩动力,可实现自动驱动,操作简便。伸缩套管可通过旋拧伸缩,还可通过拔插伸缩等方式进行伸缩调节,手动调节,成本低,适用范围广。
结合图10和图11所示,调节件17-1设为调节螺杆17-1-1,调节螺杆17-1-1的一端固定于支撑架17-2,调节螺杆17-1-1的另一端螺纹连接于支撑轴17-3-1,即支撑轴17-3-1对应于调节螺杆17-1-1 的位置设有与调节螺杆17-1-1适配的螺纹孔。通过调节支撑轴17-3-1 在调节螺杆17-1-1上的连接位置,来调整张紧轮17-3-3的位置。在不同情况下,使张紧轮17-3-3均能满足张紧需求。其中,调节螺杆 17-1-1与支撑架17-2连接的一端通过固定螺母17-1-2连接,连接简便,方便拆装。
或者,调节螺杆17-1-1贯穿支撑轴17-3-1,支撑轴17-3-1的两端通过固定螺母17-1-2固定,无需在支撑轴17-3-1上加工螺纹,简化结构。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张紧轮17-3-3移动调节过程的调节精度,在支撑架17-2上开设有导向槽17-2-3,支撑轴17-3-1贯穿导向槽17-2-3,导向槽17-2-3的延伸方向与张紧轮17-3-3的移动方向相同。结合图 10和11所示,张紧轮17-3-3沿高度方向升降,导向槽17-2-3沿高度方向延伸,调节螺杆17-1-1也沿高度延伸。
更进一步的,支撑轴17-3-1上连接有第一限位套17-3-2和第二限位套17-3-4,第一限位套17-3-2和第二限位套17-3-4分别设于支撑架17-2的两侧,对支撑轴17-3-1的移动过程进行限位,保证支撑轴17-3-1移动稳定性和精确性。
更进一步的,张紧组件17-3与调节件17-1在支撑架17-2的长度方向对称设有两个,即两个张紧轮17-3-3在支撑架17-2的长度方向对称设置,两个张紧轮17-3-3分别张紧传动件的上下或左右两个侧面,进一步保证张紧效果以及第一轮体16和第二轮体18均匀受力。
更进一步的,第一支撑梁11与抬升梁6进行对接时,可以对接形成直线梁或弯梁。
当第一支撑梁11与抬升梁6对接形成弯梁(包括直线弯折梁和曲线梁)时,如图11所示,支撑架17-2包括弯折段17-2-1和直段 17-2-2,弯折段17-2-1与直段17-2-2形成夹角,支撑轴17-3-1设于弯折段17-2-1,张紧轮17-3-3平行于弯折段17-2-1,使传动件在第一轮体16、张紧轮17-3-3和第二轮体18之间平滑延伸,即不发生弯折。其中,连接架17-5设于直段17-2-2,以便安装于第一支撑梁11和/ 或抬升梁6。当张紧组件17-3与调节件17-1在支撑架17-2的长度方向对称设有两个时,弯折段17-2-1在直段17-2-2的两侧对称设置。弯折段17-2-1与直段17-2-2形成的夹角,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第一支撑梁11与抬升梁6对接形成弯梁或曲线梁,可以为第一支撑梁11和/或抬升梁6沿弧形曲线延伸的情况,如索道的加减速段2与弯段3对接的情况。
当第一支撑梁11和抬升梁6对接形成直线梁时,张紧装置17的支撑架17-2为直线架体即可,张紧轮17-3-3也保持与支撑架17-2平行,使套设在第一轮体16、第二轮体18和张紧轮17-3-3上的传动件平滑延伸,即不发生弯折,支撑架17-2的结构简单,成本低。
结合图10和图11所示,张紧装置17适用于弯梁。张紧装置17 用于对接形成直线梁时,与图10和图11的结构区别在于:支撑架 17-2的形状为在长度方向沿直线延伸。
上述实施例中的张紧装置17,也可以用于其他需要提供张紧力的场合。
上述实施例中的线路切换装置,适用于索道的中间站,用于线路切换,结构简单、定位精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线路切换装置,用于第一支撑梁与第二支撑梁或所述第一支撑梁与第三支撑梁之间对接关系的切换,所述第二支撑梁与所述第三支撑梁均包括固定梁和抬升梁,其特征在于,包括抬升装置和定位装置,
所述抬升装置包括抬升驱动机构和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支座以及转动套接于所述固定支座的旋转支座,所述固定支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梁,所述旋转支座固定连接所述抬升梁,所述抬升驱动机构一端连接于所述固定梁,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抬升梁,所述抬升驱动机构伸缩带动所述抬升梁转动;
所述定位装置包括销轴组件和插销座组件,所述销轴组件连接于第一支撑梁,所述插销座组件连接于所述抬升梁;或,所述销轴组件连接于所述抬升梁,所述插销座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梁;
所述销轴组件包括直线驱动件和销轴,所述插销座组件包括插销座,所述插销座上开设有销轴孔,所述抬升梁转动至所述销轴与所述销轴孔同轴线,所述直线驱动件驱动所述销轴插入销轴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连接于轮组,所述轮组包括带轮和轮胎,所述带轮与所述轮胎之间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贯穿且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支座,所述固定支座设于所述带轮与所述轮胎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座与所述旋转支座之间设有防护润滑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驱动机构包括固定支架和伸缩驱动件,所述固定支架固定于所述固定梁,所述固定支架上设有通孔,所述伸缩驱动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通孔和所述抬升梁,所述伸缩驱动件驱动所述抬升梁到达目标位置,所述伸缩驱动件能够在所述通孔内朝向与其伸出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路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内设有缓冲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梁上设有第一动力装置,所述第一动力装置用于驱动第一轮体,所述第二支撑梁上设有第二动力装置,所述第二动力装置用于驱动第二轮体,所述第三支撑梁上设有第三动力装置,所述第三动力装置用于驱动第三轮体;
所述第二支撑梁对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梁且所述第二动力装置故障,或,所述第三支撑梁对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梁且所述第三动力装置故障;
所述第一轮体与所述第二轮体之间或所述第一轮体与所述第三轮体之间设置应急传动装置,所述应急传动装置包括传动件和张紧装置,所述传动件连接所述第一轮体与所述第二轮体或第一轮体与所述第三轮体,并将所述第一轮体的转动动力传输到所述第二轮体或所述第三轮体,所述张紧装置至少张紧所述传动件的一个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路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装置包括张紧组件、支撑架和调节件,
所述张紧组件包括支撑轴和张紧轮,所述张紧轮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轴;
所述调节件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撑架,所述调节件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支撑轴,且所述调节件带动所述支撑轴直线移动;
所述第一支撑梁与所述第二支撑梁或所述第三支撑梁对接形成直梁,所述支撑架沿直线延伸,且所述张紧轮平行于所述支撑架,所述传动件在所述第一轮体、所述张紧轮与所述第二轮体或第三轮体之间平滑延伸;
所述第一支撑梁与所述第二支撑梁或所述第三支撑梁对接形成弯梁,所述支撑架包括弯折段和直段,所述弯折段与所述直段形成夹角,所述支撑轴设于所述弯折段,且所述张紧轮平行于所述弯折段,使所述传动件在所述第一轮体、所述张紧轮与所述第二轮体或第三轮体之间平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线路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销轴组件还包括定位座,所述销轴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直线驱动件,所述销轴贯穿所述定位座且第二端可伸出所述定位座端部的定位凸台;
所述插销座上开设有与所述定位凸台相适配的定位槽,所述抬升梁转动使所述定位凸台与所述定位槽定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路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台为矩形凸台,所述定位槽为矩形槽。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路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销轴组件上连接有传感器组件,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
所述抬升梁转动到所述定位凸台定位于所述定位槽,所述第一传感器对应于所述插销座,且所述第一传感器到所述插销座的长度不大于设定长度,所述抬升驱动机构停止驱动;
所述销轴上固定连接有感应件,所述感应件伸出所述定位座,所述第二传感器和所述第三传感器均设于所述感应件上方;
所述感应件移动至对应于所述第二传感器,所述销轴插入所述销轴孔设定距离,且所述直线驱动件停止驱动;
所述感应件移动至对应于所述第三传感器,所述直线驱动件驱动所述销轴的第二端回复到所述定位凸台内,且所述直线驱动件停止驱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441746.0U CN210826950U (zh) | 2019-08-30 | 2019-08-30 | 线路切换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441746.0U CN210826950U (zh) | 2019-08-30 | 2019-08-30 | 线路切换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826950U true CN210826950U (zh) | 2020-06-23 |
Family
ID=71272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441746.0U Active CN210826950U (zh) | 2019-08-30 | 2019-08-30 | 线路切换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82695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68636A (zh) * | 2019-08-30 | 2019-11-19 | 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线路切换装置 |
-
2019
- 2019-08-30 CN CN201921441746.0U patent/CN21082695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68636A (zh) * | 2019-08-30 | 2019-11-19 | 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线路切换装置 |
CN110468636B (zh) * | 2019-08-30 | 2024-04-02 | 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线路切换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0692150B1 (ko) | 드롭 리프트 장치 | |
CN104003324B (zh) | 一种用于重型工件输送的升降机 | |
US6802396B2 (en) | Double deck elevator with adjustable floor height | |
SE531537C2 (sv) | Anordning för svarvning av ett hjul på ett spårbundet fordon | |
KR100978064B1 (ko) | 무대구동장치 | |
CN210826950U (zh) | 线路切换装置 | |
CN105398799B (zh) | 一种运输组件 | |
CN109625951B (zh) | 移动式高精度轮胎转运装置 | |
CN108016530A (zh) | 一种车门装配用输送系统 | |
CN110376228B (zh) | 一种应用于架空高压输电线路的检测系统 | |
CN110468636B (zh) | 线路切换装置 | |
CN109573828A (zh) | 宽度可调的全方位移动式龙门架 | |
CN210554790U (zh) | 支撑梁切换装置 | |
CN210554791U (zh) | 用于索道的抬升装置以及索道 | |
CN210822218U (zh) | 应急传动装置以及索道 | |
CN102363516A (zh) | 一种摇臂式车辆检测台举升装置 | |
CN205087808U (zh) | 提升机构及具有该提升机构的运输设备 | |
CN215046551U (zh) | 汽车座椅发货平台用顶升旋转机构 | |
CN110435674B (zh) | 支撑梁切换装置 | |
CN110509934B (zh) | 用于索道的抬升装置以及索道 | |
CN218802290U (zh) | 一种举升装置及机器人 | |
CN219669128U (zh) | 一种可调角度的输送装置 | |
CN214372895U (zh) | 装车质量检测装置及系统 | |
CN221393778U (zh) | 抬头显示器的调整设备 | |
CN220412769U (zh) | 一种oht轨道天车维修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