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20752U - 交叉抽芯结构以及注塑模具 - Google Patents

交叉抽芯结构以及注塑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20752U
CN210820752U CN201921508871.9U CN201921508871U CN210820752U CN 210820752 U CN210820752 U CN 210820752U CN 201921508871 U CN201921508871 U CN 201921508871U CN 210820752 U CN210820752 U CN 2108207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e
core pulling
shaped groove
movable
m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0887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潇
朱叶琪
励丽
吴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SCO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SCO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SCO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SCO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0887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207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207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207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交叉抽芯结构以及注塑模具,该交叉抽芯结构包括:第一抽芯体、贯穿第一抽芯体的第二抽芯体、第一工字槽座、第二工字槽座;与第一、二工字槽座固定的活动垫板、夹设在动模底部与活动垫板之间的复数个弹性件,合模时,在合模锁紧力作用下,活动垫板压缩弹性件带动第一、二工字槽座同步移动,使对应滑动连接的第一、二抽芯体同时沿自身长度方向移动至注塑位置;开模时,活动垫板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带动第一、二工字槽座同时反向移动,使对应滑动连接的第一、二抽芯体同时沿自身长度方向反向移动实现同时抽芯脱倒扣;将第二抽芯体贯穿第一抽芯体并通过同一个活动垫板驱动合模和抽芯,缩小了模具尺寸,使模具结构更加紧凑。

Description

交叉抽芯结构以及注塑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注塑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结构紧凑并且能够实现注塑产品的两处不相连的倒扣结构同时抽芯的交叉抽芯结构以及含有该交叉抽芯结构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车灯行业的迅猛发展,灯具外观越来越呈现出炫丽多变的趋势,相应地,各零件造型也是千变万化,这对模具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特殊的零件结构或造型在挑战模具,要求模具能够实现。例如,现有的部分车灯配光镜在产品脚内侧设计了两处不相连的倒扣结构区域,这就需要模具在注塑完成后,对该两处倒扣结构区域进行交叉抽芯,才能保证产品顺利脱模。
目前,注塑模具中常见的内抽芯传动结构如图5所示,然而,交叉抽芯如果采用此内抽芯传动结构,则内抽芯滑动块运动方向必然也会交叉,无论是小滑动块穿过大滑动块,还是大小滑动块在空间上错开,两种方案最终均会使模具结构复杂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并且能够实现注塑产品的两处不相连的倒扣结构同时抽芯的交叉抽芯结构以及含有该交叉抽芯结构的注塑模具。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交叉抽芯结构,设置在注塑模具的动模上,用于对具有两处不相连的倒扣结构区域的注塑产品实现一次同时抽芯脱倒扣,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抽芯组件,包含:第一抽芯体、与第一抽芯体滑动连接的第一工字槽座;第二抽芯组件,包含:呈交叉角度贯穿第一抽芯体的第二抽芯体、与第二抽芯体滑动连接的第二工字槽座;抽芯驱动组件,包含:与第一工字槽座和第二工字槽座相固定连接的活动垫板、夹设在动模的底部与活动垫板之间的复数个弹性件,其中,合模时,动模朝向注塑模具的定模移动,在合模锁紧力的作用下,活动垫板通过压缩弹性件朝向动模移动直至与动模的底面相贴合,带动第一工字槽座和第二工字槽座同时朝向定模移动,使得对应滑动连接的第一抽芯体和第二抽芯体同时沿其自身长度方向且朝向定模移动从而到达注塑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交叉抽芯结构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注塑模具安装在注塑机床上,合模时,注塑机床施加合模锁紧力,开模时,定模与动模分离,合模锁紧力消失,活动垫板在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恢复弹开状态而离开动模,带动第一工字槽座和第二工字槽座同时朝向远离定模的方向移动,使得对应滑动连接的第一抽芯体和第二抽芯体同时沿其自身长度方向且朝向远离定模的方向移动而离开注塑位置,从而实现同时抽芯脱倒扣。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交叉抽芯结构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动模的底部具有复数个动模侧凹槽;活动垫板的顶部具有复数个垫板侧凹槽,复数个动模侧凹槽与复数个垫板侧凹槽的位置一一对应,分别用于安装弹性件。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交叉抽芯结构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每个弹性件通过限位螺钉被固定在动模侧凹槽和垫板侧凹槽内,初始状态下,活动垫板与限位螺钉相抵接使每个弹性件处于预紧状态;合模时,活动垫板沿限位螺钉轴向移动从而压缩弹性件。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交叉抽芯结构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弹性件为弹簧,第一工字槽座与第二工字槽座分别通过螺钉与活动垫板相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交叉抽芯结构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第一工字槽座和第二工字槽座分别具有工字槽,第一抽芯体和第二抽芯体分别具有与工字槽滑动配合的滑动凸起。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交叉抽芯结构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第一抽芯体轴向设有沿径向贯穿的贯穿孔,贯穿孔的尺寸与第二抽芯体的径向尺寸相匹配,使得第一抽芯体与第二抽芯体同时移动时第二抽芯体能够在贯穿孔内轴向自由移动,从而与第一抽芯体同时进行抽芯。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交叉抽芯结构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动模与活动垫板之间通过四根导柱贯穿连接从而进行定位与导向,每根导柱的一端与活动垫板相固定连接,另一端能够在安装在动模的通孔内的导套中来回移动。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任意结构的交叉抽芯结构。
实用新型的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交叉抽芯结构以及注塑模具,合模时,动模朝向定模移动,在合模锁紧力的作用下,活动垫板通过压缩弹性件朝向动模移动直至与动模的底面相贴合,带动第一工字槽座和第二工字槽座同时朝向定模移动,使得对应滑动连接的第一抽芯体和第二抽芯体同时沿自身长度方向且朝向定模移动从而到达注塑位置;开模时,合模锁紧力消失,活动垫板在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恢复弹开状态而离开动模,带动第一工字槽座和第二工字槽座同时朝向远离定模的方向移动,使得对应滑动连接的第一抽芯体和第二抽芯体同时沿自身长度方向且朝向远离定模的方向移动而离开注塑位置,从而实现一次同时抽芯脱倒扣;而且,将第二抽芯体设计为贯穿第一抽芯体并都通过同一个活动垫板驱动合模和抽芯,缩小了模具尺寸,使模具结构更加紧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一种车灯配光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交叉抽芯结构开模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工字槽座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交叉抽芯结构合模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现有技术中内抽芯传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一种车灯配光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1所示为一种车灯配光镜101,该车灯配光镜101上存在两处不相连的倒扣结构区域,即、大范围倒扣区域102和小范围倒扣区域103。因此,对该车灯配光镜进行注塑时,注塑完成后,需要对两处倒扣区域进行交叉抽芯,才能保证该产品顺利出模。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交叉抽芯结构开模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在注塑模具中的交叉抽芯结构100,能够实现图1所示的车灯配光镜101在注塑完成后的交叉抽芯。该交叉抽芯结构100设置在注塑模具的动模200上,用于对如图1那样的具有两处不相连的倒扣结构区域的注塑产品实现一次同时抽芯脱倒扣。交叉抽芯结构100包括:第一抽芯组件10、第二抽芯组件20以及抽芯驱动组件30。
第一抽芯组件10包含:第一抽芯体11和第一工字槽座12。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工字槽座连接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第一抽芯体11大体呈矩形柱状,其顶部具有与车灯配光镜101的大范围倒扣区域102相匹配的端面;在第一抽芯体11的轴向区域设有贯穿孔13,该贯穿孔13沿第一抽芯体11的径向方向贯穿设置。
另外,如图3所示,第一抽芯体11的底部具有滑动凸起14。
第一工字槽座12与第一抽芯体11相滑动配合连接,如图3所示,第一工字槽座12上具有工字槽15,该工字槽15的尺寸与第一抽芯体11的滑动凸起14的尺寸相匹配,使得滑动凸起14能够卡合在该工字槽15内并且能够沿着工字槽15来回滑动。
第二抽芯组件20包含:第二抽芯体21和第二工字槽座22。
如图2所示,第二抽芯体21大体呈矩形柱状,其顶部具有与车灯配光镜101的小范围倒扣区域103相匹配的端面;这样,第二抽芯体21的整体尺寸比第一抽芯体11的整体尺寸小。第二抽芯体21的顶部由第一抽芯体11的贯穿孔13中伸出,使得第二抽芯体21与第一抽芯体11之间呈一定的交叉角度,该交叉角度主要受注塑产品的两处倒扣结构区域的位置的影响。
另外,贯穿孔13的尺寸与第二抽芯体21的径向尺寸相匹配,具体为:贯穿孔13的尺寸需大于第二抽芯体21的径向尺寸,使得开合模时第一抽芯体11和第二抽芯体21同时移动时,第二抽芯体21能够在贯穿孔13中来回移动而不受任何干扰,这样,就可以保证第一抽芯体11和第二抽芯体21同时移动而互不干扰。因此,贯穿孔13的大小需要能够分别容纳开模和合模时第二抽芯体21,因为开模和合模时贯穿孔13相对于第二抽芯体21的位置是不同的,即贯穿孔13的大小需要考虑到开、合模运动的影响。在本实施例中,无论是开模还是合模状态下,第二抽芯体21与贯穿孔13的孔槽壁之间的间隙最小都保证有2~3mm。
第二工字槽座22与第二抽芯体21相滑动配合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工字槽座22和第二抽芯体21的滑动连接方式与第一工字槽座12和第一抽芯体11的滑动连接方式相同,也就是说,第二抽芯体21也具有如图3所示的滑动凸起14一样的滑动凸起,第二工字槽座22也具有如图3所示的工字槽15一样的工字槽,使得第二抽芯体21的滑动凸起能够沿着第二工字槽座22来回滑动。
如图2所示,抽芯驱动组件30包含:活动垫板31和八个弹性件32。
活动垫板31通过图中未画出的四根导柱与动模200贯穿连接进行定位与导向,初始状态下,活动垫板31与动模200的底部201之间间隔一定的距离H。每根导柱的一端都与活动垫板31相固定连接,另一端能够在安装在贯穿动模200的通孔内的导套中来回移动,也就是说,活动垫板31与导柱整体相对动模200进行移动。这里,通过导柱与导套的配合使用从而对活动垫板31的移动进行导向。
第一工字槽座12与第二工字槽座22分别通过螺钉与活动垫板31相固定连接,这样,当活动垫板31移动时,能够带动第一工字槽座12和第二工字槽座22同步移动,进一步带动第一抽芯体11和第二抽芯体21的滑动凸起沿对应的工字槽来回滑动,从而使得第一抽芯体11和第二抽芯体21沿各自长度方向运动,即在注塑位置和初始位置之间进行切换,这里,第一抽芯体11和第二抽芯体21从注塑位置恢复到初始位置的过程即为抽芯过程。
八个弹性件32夹设在动模200的底部201与活动垫板31之间,具体为:活动垫板31的顶部具有八个垫板侧凹槽33,动模200的底部具有八个动模侧凹槽202,八个垫板侧凹槽33与八个动模侧凹槽202的位置一一对应,分别用于安装八个弹性件32。
每个弹性件32通过限位螺钉贯穿对应的垫板侧凹槽33后固定在对应的动模侧凹槽202中,此时弹性件32套设在限位螺钉上。初始状态下,活动垫板31与限位螺钉相抵接,使得每个弹性件32都处于预紧状态。这里,限位螺钉的轴向方向与导柱的轴向方向是一致的,当进行合模时,四个导柱在对应的导套内移动,使得活动垫板31沿着限位螺钉轴向移动从而进一步压缩弹性件32,直至活动垫板31与动模200的底部201相贴合。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32为弹簧。
基于上述的交叉抽芯结构100,将其应用在注塑模具中来注塑车灯配光镜101的具体过程为:
首先对模具进行安装,将含有该交叉抽芯结构100的注塑模具安装在注塑机床上,注塑模具的定模位于一侧、动模位于另一侧,交叉抽芯结构100设置在动模上。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交叉抽芯结构合模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合模注塑过程为:动模200朝向定模移动,在注塑机床施加的合模锁紧力的作用下,活动垫板31通过压缩弹性件32朝向动模移动,直至活动垫板31与动模200的底部201相贴合,带动第一工字槽座12和第二工字槽座22同时朝向定模移动,进一步带动第一抽芯体11和第二抽芯体21的滑动凸起同时沿对应的第一工字槽座12和第二工字槽座22滑动,使得第一抽芯体11和第二抽芯体21沿自身长度方向并朝向定模移动从而到达注塑位置,呈现如图4所示的状态。这时,第一抽芯体11和第二抽芯体21共同组成车灯配光镜101的型腔,即、第一抽芯体11和第二抽芯体21参与注塑过程。合模完成后,执行注塑过程,注塑过程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赘述。
开模抽芯过程为:
动模200与定模分离,合模锁紧力消失,这时,活动垫板31在弹性件32的弹性作用下恢复弹开状态而远离动模,带动第一工字槽座12和第二工字槽座22同时朝向远离定模的方向移动,进一步带动第一抽芯体11和第二抽芯体21的滑动凸起同时沿对应的第一工字槽座12和第二工字槽座22反向滑动,使得第一抽芯体11和第二抽芯体21沿自身长度方向并朝向远离定模的方向移动而远离注塑位置,从而实现同时抽芯脱倒扣,呈现如图2所示的状态。
基于上述交叉抽芯结构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该注塑模具包括上述本实施例的交叉抽芯结构。
实施例的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交叉抽芯结构以及注塑模具,合模时,动模朝向定模移动,在合模锁紧力的作用下,活动垫板通过压缩弹性件朝向动模移动直至与动模的底面相贴合,带动第一工字槽座和第二工字槽座同时朝向定模移动,使得第一抽芯体和第二抽芯体的滑动凸起同时沿对应的第一工字槽座和第二工字槽座滑动,从而带动第一抽芯体和第二抽芯体同时沿其自身长度方向且朝向定模方向移动从而到达注塑位置;开模时,合模锁紧力解除,活动垫板在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恢复弹开状态而离开动模,带动第一工字槽座和第二工字槽座同时朝向远离定模的方向移动,使得第一抽芯体和第二抽芯体的滑动凸起同时沿对应的第一工字槽座和第二工字槽座反向滑动,从而带动第一抽芯体和第二抽芯体同时沿其自身长度方向反向且朝向远离定模的方向移动而离开注塑位置,从而实现一次同时抽芯脱倒扣;而且,将第二抽芯体设计为贯穿第一抽芯体并都通过同一个活动垫板驱动合模和抽芯,缩小了模具尺寸,使模具结构更加紧凑。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的数量为八个,而在本实用新型中,弹性件的数量还可以为六个或其它数值,都可以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效果。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交叉抽芯结构,设置在注塑模具的动模上,用于对具有两处不相连的倒扣结构区域的注塑产品实现一次同时抽芯脱倒扣,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抽芯组件,包含:第一抽芯体、与所述第一抽芯体滑动连接的第一工字槽座;
第二抽芯组件,包含:呈交叉角度贯穿所述第一抽芯体的第二抽芯体、与所述第二抽芯体滑动连接的第二工字槽座;
抽芯驱动组件,包含:与所述第一工字槽座和所述第二工字槽座相固定连接的活动垫板、夹设在所述动模的底部与所述活动垫板之间的复数个弹性件,
其中,合模时,所述动模朝向所述注塑模具的定模移动,在合模锁紧力的作用下,所述活动垫板通过压缩所述弹性件朝向所述动模移动直至与所述动模的底面相贴合,带动所述第一工字槽座和所述第二工字槽座同时朝向所述定模移动,使得对应滑动连接的所述第一抽芯体和所述第二抽芯体同时沿其自身长度方向且朝向所述定模移动从而到达注塑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抽芯结构,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注塑模具安装在注塑机床上,
合模时,所述注塑机床施加所述合模锁紧力,
开模时,所述定模与所述动模分离,所述合模锁紧力消失,所述活动垫板在所述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恢复弹开状态而离开所述动模,带动所述第一工字槽座和所述第二工字槽座同时朝向远离所述定模的方向移动,使得对应滑动连接的所述第一抽芯体和所述第二抽芯体同时沿其自身长度方向且朝向远离所述定模的方向移动而离开所述注塑位置,从而实现同时抽芯脱倒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叉抽芯结构,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动模的底部具有复数个动模侧凹槽;
所述活动垫板的顶部具有复数个垫板侧凹槽,
复数个所述动模侧凹槽与复数个所述垫板侧凹槽的位置一一对应,分别用于安装所述弹性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叉抽芯结构,其特征在于:
其中,每个所述弹性件通过限位螺钉被固定在所述动模侧凹槽和所述垫板侧凹槽内,
初始状态下,所述活动垫板与所述限位螺钉相抵接使每个所述弹性件处于预紧状态;合模时,所述活动垫板沿所述限位螺钉轴向移动从而压缩所述弹性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交叉抽芯结构,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所述第一工字槽座与所述第二工字槽座分别通过螺钉与所述活动垫板相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交叉抽芯结构,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第一工字槽座和所述第二工字槽座分别具有工字槽,
所述第一抽芯体和所述第二抽芯体分别具有与工字槽滑动配合的滑动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交叉抽芯结构,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第一抽芯体轴向设有沿径向贯穿的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的尺寸与所述第二抽芯体的径向尺寸相匹配,使得所述第一抽芯体与所述第二抽芯体同时移动时所述第二抽芯体能够在所述贯穿孔内轴向自由移动,从而与所述第一抽芯体同时进行抽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交叉抽芯结构,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动模与所述活动垫板之间通过四根导柱贯穿连接从而进行定位与导向,
每根所述导柱的一端与所述活动垫板相固定连接,另一端能够在安装在所述动模的通孔内的导套中来回移动。
9.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交叉抽芯结构。
CN201921508871.9U 2019-09-09 2019-09-09 交叉抽芯结构以及注塑模具 Active CN2108207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08871.9U CN210820752U (zh) 2019-09-09 2019-09-09 交叉抽芯结构以及注塑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08871.9U CN210820752U (zh) 2019-09-09 2019-09-09 交叉抽芯结构以及注塑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20752U true CN210820752U (zh) 2020-06-23

Family

ID=712804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08871.9U Active CN210820752U (zh) 2019-09-09 2019-09-09 交叉抽芯结构以及注塑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2075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61701A (zh) * 2019-09-09 2019-12-13 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交叉抽芯结构以及注塑模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61701A (zh) * 2019-09-09 2019-12-13 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交叉抽芯结构以及注塑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61701A (zh) 交叉抽芯结构以及注塑模具
US7442032B2 (en) Injection mold having a cam actuator to move a sliding block
CN210820752U (zh) 交叉抽芯结构以及注塑模具
KR102307222B1 (ko) 유지 유닛, 상기 유지 유닛을 구비하는 성형 금형의 돌출 기구
CN213198601U (zh) 一种四穴位简易换模芯镜片注塑模具
CN101351321A (zh) 用于成形件的金属模具
CN111438894A (zh) 一种高效包芯注塑模具
KR102315985B1 (ko) 유지 유닛, 상기 유지 유닛을 구비하는 성형 금형의 돌출 기구
US20110256258A1 (en) Lens molding die and injection molding device having same
CN218966000U (zh) 一种模内移动实现长嵌件包胶多级成型产品的模具结构
CN210061855U (zh) 一种周圈扣位强行脱模结构
CN217993315U (zh) 一种座椅靠背双向顶出注塑模具
CN212472199U (zh) 一种嵌件镶针及嵌件模具
CN114131848A (zh) 一种汽车线束卡扣塑件注塑模具
US5366683A (en) Process for moulding a locking fastener, produced as two members
CN218615278U (zh) 行程机构及模具
CN214395232U (zh) 一种旋转抽芯注塑模具
CN219311884U (zh) 手柄半成品的注塑模具
CN216609892U (zh) 一种注塑模具
JP3293319B2 (ja) 射出成形装置
JP3714592B2 (ja) 射出成形金型
CN219445904U (zh) 具有预埋螺丝定位功能的注塑模具
CN117103592B (zh) 一种抽芯分模装置
CN114147929B (zh) 汽车车灯壳体的注塑模具
CN217670859U (zh) 顶出装置、母模组件及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