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14324U - 一种筒状除尘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筒状除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14324U
CN210814324U CN201921648311.3U CN201921648311U CN210814324U CN 210814324 U CN210814324 U CN 210814324U CN 201921648311 U CN201921648311 U CN 201921648311U CN 210814324 U CN210814324 U CN 2108143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dust
fixing ring
support frame
cartri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4831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静怡
马桂英
郑海勇
冷添
邵明明
郑莉
程守鹏
巩明贵
郑成助
张家春
杜以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Shengd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Shengd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Shengd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Shengd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4831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143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143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143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筒状除尘器,该筒状除尘器包括呈筒状的第一过滤筒和呈筒状的第二过滤筒,第二过滤筒套在第一过滤筒上。第一过滤筒的开口为进气口,含有粉尘的废气经所述进气口进入第一过滤筒内。上述一种筒状除尘器,通过套在一起的第一过滤筒和第二过滤筒依次对含有粉尘的废气进行过滤,实现废气的二次过滤处理。上述第一过滤筒过滤较大的粉尘,可以对粉尘进行初级过滤,降低第二过滤筒的过滤压力,也防止较大的粉尘堵塞第二过滤筒的过滤孔,增大过滤效率。上述第二过滤筒能够提高过滤效果,提高粉尘过滤率,防止较小粉尘从过滤孔穿过。

Description

一种筒状除尘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过滤废气中粉尘的筒状除尘器。
背景技术
除尘是废气处理的常规工艺之一,现有的除尘处理,多是在废气流通通道处设置过滤袋或过滤板,通过过滤袋或过滤板过滤粉尘。但是,通过过滤袋过滤粉尘时,过滤袋多是由一层过滤布制成的,过滤布的过滤孔孔径小时过滤效率低,过滤布的过滤孔孔径大时无法过滤较小的粉尘;而通过过滤板过滤粉尘时粉尘难以收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筒状除尘器,旨在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除尘过滤的过滤效果。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筒状除尘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筒状除尘器,该筒状除尘器包括呈筒状的第一过滤筒和呈筒状的第二过滤筒,所述第二过滤筒套在所述第一过滤筒上。所述第一过滤筒包括第一支撑架和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的第一过滤件,所述第二过滤筒包括第二支撑架和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架上的第二过滤件;所述第一过滤筒的开口为进气口,含有粉尘的废气经所述进气口进入所述第一过滤筒内。所述第二过滤筒外还套设有气体收集仓,所述气体收集仓用于收集经第二过滤件排出的气体。
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筒内还设置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侧壁上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旋转杆还连接有驱动所述旋转杆旋转的驱动电机。
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件是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件是过滤布,所述过滤布折叠成波浪形后固定在第二支撑架上。
再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位于上部的上固定环、位于中部的中部固定环和位于下部的下固定环,所述过滤布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连接在所述上固定环和所述下固定环上;所述过滤布的中部固定在所述中部固定环上。所述第二支撑架还包括第二纵向支撑杆,所述上固定环、下固定环和中部固定环通过所述第二纵向支撑杆相连接。
再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第二纵向支撑杆、上固定环和下固定环,所述上固定环和下固定环通过第二纵向支撑杆相连接。所述过滤布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连接在所述上固定环和所述下固定环上;所述第二支撑架还包括位于中部的卡箍,所述卡箍套设在所述过滤布上。
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架还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通过铰链连接在所述上固定环上,所述上固定环上还设置有卡槽,所述把手旋转后卡入所述卡槽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第一纵向支撑杆和分别位于第一纵向支撑杆两端的两环状支撑杆,两个所述环状支撑杆之间通过第一纵向支撑杆相连接。所述第一过滤件为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套设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
优选的,所述气体收集仓呈筒状,所述气体收集仓的内壁上设置有环状凸起,所述第二过滤筒靠近进气口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环状凸起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筒和第二过滤筒远离进气口的一端均设置有集尘槽,所述集尘槽上盖设有挡风板,所述挡风板上设置有进尘口。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筒状除尘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上述一种筒状除尘器,通过套在一起的第一过滤筒和第二过滤筒依次对含有粉尘的废气进行过滤,实现废气的二次过滤处理。其中,第一过滤筒用于过滤较大的粉尘,第二过滤筒用于过滤较小的粉尘,上述第二过滤筒能够提高过滤效果,提高粉尘过滤率,防止较小粉尘从过滤孔穿过。上述第一过滤筒过滤较大的粉尘,可以对粉尘进行初级过滤,降低第二过滤筒的过滤压力,也防止较大的粉尘堵塞第二过滤筒的过滤孔,增大过滤效率。
同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筒状除尘器,通过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分别固定第一过滤件和第二过滤件,使筒状除尘器形状固定,与除尘袋相比,更适用于管道除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第二过滤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气体收集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气体收集仓的部分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第一过滤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螺旋机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第一支撑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1 第一过滤件 24 卡箍
12 位于上部的环状支撑杆 3 气体收集仓
13 位于下部的环状支撑杆 31 环状凸起
14 第一纵向支撑杆 4 驱动电机
21 第二过滤件 5 旋转杆
22 上固定环 51 螺旋叶片
23 下固定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筒状除尘器,该筒状除尘器包括呈筒状的第一过滤筒和呈筒状的第二过滤筒,所述第二过滤筒套在所述第一过滤筒上。所述第一过滤筒包括第一支撑架和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的第一过滤件11,所述第二过滤筒包括第二支撑架和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架上的第二过滤件21;所述第一过滤筒的开口为进气口,含有粉尘的废气经所述进气口进入所述第一过滤筒内。所述第二过滤筒外还套设有气体收集仓3,所述气体收集仓3用于收集经第二过滤件21排出的气体;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上述气体收集仓3上设置有收集仓排气口,经过滤处理后的废气经收集仓排气口排出。
上述一种筒状除尘器,含有粉尘的废气经进气口进入第一过滤筒,废气经第一过滤筒的第一过滤件11过滤粒径较大的粉尘,对废气进行第一级过滤处理;然后,废气进入第一过滤筒和第二过滤筒之间的间隙;接着,废气经第二过滤筒的第二过滤件21过滤,此时第二过滤件21过滤粒径较小的粉尘颗粒;最后,废气进入气体收集仓3内。本实施例中,废气经气体收集仓3的收集仓排气口排出。当然,本实用新型仅涉及用于过滤处理的筒状除尘器,废气进入气体收集仓3及后部的处理并不在本实用新型的改进范围内。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套在一起的第一过滤筒和第二过滤筒依次对含有粉尘的废气进行过滤,实现废气的二次过滤处理。其中,第二过滤筒用于过滤较小的粉尘,上述第二过滤筒能够提高过滤效果,提高粉尘过滤率,防止较小粉尘从过滤孔穿过。同时,上述第一过滤筒过滤较大的粉尘,可以对粉尘进行初级过滤,降低第二过滤筒的过滤压力,也防止较大的粉尘堵塞第二过滤筒的过滤孔,在提高过滤率的情况下,增大过滤效率。再则,本实施例提供的筒状除尘器,通过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分别固定第一过滤件11和第二过滤件21,使筒状除尘器形状固定,与除尘袋相比,更适用于管道除尘。
具体的,为了提高过滤效率,如图5所示,在所述第一过滤筒内还可以设置螺旋机,该螺旋机包括旋转杆5和设置在旋转杆5侧壁上的螺旋叶片51,旋转杆5还连接有驱动其旋转的驱动电机4。在具体使用时,螺旋机工作时,旋转杆5和其上的螺旋叶片51在驱动电机4的驱动下转动,使废气旋转向第一过滤筒内运动,增大废气与第一过滤件11的接触面积,同时还能够离心废气中的粉尘;再则,还能够驱动粉尘进入第一过滤筒的内部,防止粉尘均匀粘附堵塞在第一过滤件11的过滤孔上。
具体的,为了形成较好的二级过滤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过滤件11是过滤网,用于过滤粒径较大的粉尘。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过滤件21是过滤布,用于过滤粒径较小的粉尘,所述过滤布折叠成波浪形后固定在第二支撑架上,折叠成波浪形的过滤布与废气接触面积大,过滤效果好。
再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位于上部的上固定环22、位于中部的中部固定环和位于下部的下固定环23,上述的上、中和下仅是指筒状除尘器竖向放置时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并不应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其中,所述过滤布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连接在所述上固定环22和所述下固定环23上;所述过滤布的中部固定在所述中部固定环上。所述第二支撑架还包括第二纵向支撑杆,所述上固定环22、下固定环23和中部固定环通过所述第二纵向支撑杆相连接。在上述方案中,上固定环22、中部固定环、下固定环23和第二纵向支撑杆形成第二支撑架,起到支撑的作用。作为上述方案的变形,上述中部固定环可以以单独存在的卡箍24替代,该卡箍24与中部固定环用于收束第二过滤件21。
更具体的,为了便于清除筒状除尘器内的粉尘,可以在所述第二支撑架上设置把手,所述把手通过铰链连接在所述上固定环22上,所述上固定环22上还设置有卡槽,所述把手旋转后卡入所述卡槽内。在具体使用时,工作人员通过把手提起第二过滤筒,同时提起第二过滤筒内的第一过滤筒,用于清理过滤出的粉尘。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第一纵向支撑杆14和分别位于第一纵向支撑杆14两端的两环状支撑杆12、13,两个所述环状支撑杆12、13之间通过第一纵向支撑杆14相连接。所述第一过滤件11为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套设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提供了一种气体收集仓3的具体形式,其中,所述气体收集仓3呈筒状,所述气体收集仓3的内壁上设置有环状凸起31,所述第二过滤筒靠近进气口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环状凸起31上。当然,在上述气体收集仓3内还可以设置其它固定装置,用于固定支撑第二过滤筒。
具体的,所述第一过滤筒和第二过滤筒远离进气口的一端均设置有集尘槽,所述集尘槽上盖设有挡风板,所述挡风板上设置有进尘口。在具体使用时,过滤出的粉尘集中在第一过滤筒和第二过滤筒远离进气口的一端,并经进尘口进入防尘槽内,上述挡风板可以防止风流吹起粉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筒状除尘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呈筒状的第一过滤筒和呈筒状的第二过滤筒,所述第二过滤筒套在所述第一过滤筒上;
所述第一过滤筒包括第一支撑架和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的第一过滤件,所述第二过滤筒包括第二支撑架和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架上的第二过滤件;所述第一过滤筒的开口为进气口,含有粉尘的废气经所述进气口进入所述第一过滤筒内;
所述第二过滤筒外还套设有气体收集仓,所述气体收集仓用于收集经第二过滤件排出的气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状除尘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过滤筒内还设置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侧壁上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旋转杆还连接有驱动所述旋转杆旋转的驱动电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状除尘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过滤件是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件是过滤布,所述过滤布折叠成波浪形后固定在第二支撑架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筒状除尘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位于上部的上固定环、位于中部的中部固定环和位于下部的下固定环,所述过滤布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连接在所述上固定环和所述下固定环上;所述过滤布的中部固定在所述中部固定环上;
所述第二支撑架还包括第二纵向支撑杆,所述上固定环、下固定环和中部固定环通过所述第二纵向支撑杆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筒状除尘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第二纵向支撑杆、上固定环和下固定环,所述上固定环和下固定环通过第二纵向支撑杆相连接;
所述过滤布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连接在所述上固定环和所述下固定环上;所述第二支撑架还包括位于中部的卡箍,所述卡箍套设在所述过滤布上。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筒状除尘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支撑架还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通过铰链连接在所述上固定环上,所述上固定环上还设置有卡槽,所述把手旋转后卡入所述卡槽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状除尘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第一纵向支撑杆和分别位于第一纵向支撑杆两端的两环状支撑杆,两个所述环状支撑杆之间通过第一纵向支撑杆相连接;
所述第一过滤件为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套设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状除尘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体收集仓呈筒状,所述气体收集仓的内壁上设置有环状凸起,所述第二过滤筒靠近进气口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环状凸起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状除尘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过滤筒和第二过滤筒远离进气口的一端均设置有集尘槽,所述集尘槽上盖设有挡风板,所述挡风板上设置有进尘口。
CN201921648311.3U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筒状除尘器 Active CN2108143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48311.3U CN210814324U (zh)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筒状除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48311.3U CN210814324U (zh)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筒状除尘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14324U true CN210814324U (zh) 2020-06-23

Family

ID=71267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48311.3U Active CN210814324U (zh)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筒状除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1432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34761A (zh) * 2021-11-29 2021-12-24 徐州江煤科技有限公司 职业健康环境检测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34761A (zh) * 2021-11-29 2021-12-24 徐州江煤科技有限公司 职业健康环境检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20043A (zh) 空气净化器
US9174162B2 (en) Machine tool mounted mist collector with filter clamp
CN210814324U (zh) 一种筒状除尘器
CN205783684U (zh) 一种可拆卸式过滤装置及空气净化器
CN207412985U (zh) 一种过滤网板便于更换的过滤器
CN107289539B (zh) 空气净化器
CN207076238U (zh) 一种汽车用空调滤清器
US8758487B2 (en) Machine tool mounted mist collector
CN212141811U (zh) 一种脉冲布袋除尘器
CN211985264U (zh) 多级过滤组件及清洁机器人
CN109550387B (zh) 一种观赏水箱式的空气净化杂质过滤装置
CN210385453U (zh) 一种高效率的洗气罐
CN107376526A (zh) 一种汽车用空调滤清器
CN206463684U (zh) 一种高效空气滤芯
CN208536203U (zh) 室内空气净化装置
CN107952586B (zh) 一种高效空气除尘过滤园林设备
CN207085589U (zh) 一种使用u型折叠滤网的空气净化器
CN213725415U (zh) 一种蓄能电机进风口过滤装置
CN206881360U (zh) 浊气过滤型空气净化器
CN216653609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厂的进水除渣装置
CN210495630U (zh) 一种带有收集装置的纺织机
CN105791654B (zh) 一种带有空气净化功能的网络摄像头
CN213669816U (zh) 一种除尘装置
CN205495162U (zh) 气体过滤元件
CN218653705U (zh) 一种用于有机废气冷凝回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