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13964U - 卧管降膜蒸发器 - Google Patents

卧管降膜蒸发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13964U
CN210813964U CN201921088760.7U CN201921088760U CN210813964U CN 210813964 U CN210813964 U CN 210813964U CN 201921088760 U CN201921088760 U CN 201921088760U CN 210813964 U CN210813964 U CN 2108139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ffect
heat exchange
tube
shell
wire me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8876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荣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Wenya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Wenya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Wenya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Wenya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8876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139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139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139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卧管降膜蒸发器。上述的卧管降膜蒸发器包括壳体、安装于壳体内的换热管、隔板、丝网除沫器及出气口,换热管至少包括一效换热管与二效换热管,隔板至少包括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及第三隔板,第一隔板将壳体分隔成第一换热腔体与第二换热腔体,丝网除沫器至少包括一效丝网除沫器及二效丝网除沫器,出气口至少包括一效出气口及二效出气口,第二隔板安装于第一换热腔体内以分隔一效换热管与一效丝网除沫器,第二隔板的底部与壳体之间具有距离,第三隔板安装于第二换热腔体内以分隔二效换热管与二效丝网除沫器,第三隔板的底部与壳体之间具有距离。本实用新型的卧管降膜蒸发器,能够均匀且彻底地蒸发、不混气、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

Description

卧管降膜蒸发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发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卧管降膜蒸发器。
背景技术
卧管降膜蒸发器广泛应用于化工、轻工等行业的水相或有机相溶液的蒸发浓缩,特别适合废水浓缩以及中药浓缩的常压或真空条件下的蒸发浓缩。目前的两效蒸发器的设计都是分别为两个蒸发设备,造成占地面积大,结构不紧凑;若直接将两效蒸发器放在一起,会造成两者之间的气体混在一起,导致蒸发不均匀、不彻底。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均匀且彻底地蒸发、不混气、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的卧管降膜蒸发器。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卧管降膜蒸发器,其包括壳体、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换热管、隔板、丝网除沫器及出气口,所述换热管至少包括一效换热管与二效换热管,所述隔板至少包括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及第三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将所述壳体分隔成第一换热腔体与第二换热腔体,所述一效换热管与所述二效换热管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换热腔体与所述第二换热腔体内,所述丝网除沫器至少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换热腔体的一效丝网除沫器及安装于所述第二换热腔体内的二效丝网除沫器,所述出气口至少包括对应所述一效丝网除沫器的一效出气口及对应所述二效丝网除沫器的二效出气口,所述第二隔板安装于所述第一换热腔体内以分隔所述一效换热管与所述一效丝网除沫器,所述第二隔板的底部与所述壳体之间具有距离,以使所述一效换热管连通所述一效丝网除沫器,所述第三隔板安装于所述第二换热腔体内以分隔所述二效换热管与所述二效丝网除沫器,所述第三隔板的底部与所述壳体之间具有距离,以使所述二效换热管连通所述二效丝网除沫器。
上述的卧管降膜蒸发器,将至少两效蒸发器集中设置在一壳体内,由第一隔板隔开,两者的蒸汽通道和喷淋通道不连通,可以保证均匀地进行蒸发且不混气,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分别将两效的丝网除沫器与换热管分隔开,能够保证喷淋下来的换热物料有足够的蒸行程,蒸发更彻底,最后气体由壳体的一侧经丝网除沫器逸出,整个过程不混气,蒸发均匀;该结构设计紧凑,占地面积小。
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壳体以使所述第一换热腔体与所述第二换热腔体互不连通。
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隔板及所述第三隔板的顶端连接所述壳体,底端与所述壳体之间具有距离。
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顶部开设有若干一效喷淋管口及若干二效喷淋管口,所述卧管降膜蒸发器还包括若干一效喷淋管及若干二效喷淋管,所述一效喷淋管通过所述一效喷淋管口从所述壳体外延伸至所述一效换热管的上方,所述二效喷淋管通过所述二效喷淋管口从所述壳体外延伸至所述二效换热管的上方。
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卧管降膜蒸发器还包括热井,所述热井位于所述壳体的下方,所述一效喷淋管及所述二效喷淋管分别连通至所述热井。
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井通过一连接管连通所述壳体的底部。
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安装有一效前管箱、一效后管箱、二效前管箱及二效后管箱,所述一效前管箱与所述一效后管箱分别连通所述一效换热管的两端并由所述壳体的端部延伸至所述壳体外,所述二效前管箱与所述二效后管箱分别连通所述二效换热管的两端并由所述壳体的端部延伸至所述壳体外。
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效前管箱的底部位于所述壳体外的部分开设有第一一效出水口,所述一效后管箱的底部位于所述壳体外的部分开设有第二一效出水口及第一不凝气出口;所述二效前管箱的底部位于所述壳体外的部分开设有第一二效出水口,所述二效后管箱的底部位于所述壳体外的部分开设有第二二效出水口及第二不凝气出口。
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效换热管与所述二效换热管均包括多个换热管束,多个所述换管热管束呈陈列设置。
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通过安装座安装于平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卧管降膜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B-B向剖视图;
图3是图1中的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请参照图1与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卧管降膜蒸发器100,包括壳体10、安装于壳体10内的换热管20、隔板30、丝网除沫器40及出气口50,换热管 20至少包括一效换热管21与二效换热管22,隔板30至少包括第一隔板31、第二隔板32及第三隔板33,第一隔板31将壳体10分隔成第一换热腔体11与第二换热腔体12,一效换热管21与二效换热管22分别安装于第一换热腔体11与第二换热腔体12内,丝网除沫器40至少包括安装于第一换热腔体11的一效丝网除沫器41及安装于第二换热腔体12内的二效丝网除沫器42,出气口50至少包括对应一效丝网除沫器41的一效出气口51及对应二效丝网除沫器42的二效出气口52,第二隔板32安装于第一换热腔体11内以分隔一效换热管21与一效丝网除沫器41,第二隔板32的底部与壳体10之间具有距离,以使一效换热管 21连通一效丝网除沫器41,第三隔板33安装于第二换热腔体12内以分隔二效换热管22与二效丝网除沫器42,第三隔板33的底部与壳体10之间具有距离,以使二效换热管22连通二效丝网除沫器42。
工作时,加热蒸汽分别进入一效换热管21与二效换热管22,需要蒸发的换热物料进入壳体内,分别与一效换热管21和二效换热管22进行换热,换热物料蒸发得到蒸汽,蒸汽分别经由一效丝网除沫器41和二效丝网除沫器42除去水分后由一效出气口51和二效出气口52排出。第一隔板31使得一效和二效的蒸发通道不连通,则能保证一效和二效能够各自均匀地进行蒸发,且不混气。由于设置了第二隔板32和第三隔板33,换热物料由壳体10的顶部进入壳体,由上至下逐渐换热,得到的蒸汽由上至下再由壳体10的下方排出,这样蒸发行程较长,可以减少未蒸发而产生的水分;若不设置第二隔板32和第三隔板33,则蒸汽可能带着水分一起从丝网除沫器流出,使得蒸汽的水分过高。
请参照图1与图3,一实施例中,壳体10呈侧面封闭,两端开口的结构设置,两端便于连接进蒸汽的管箱。壳体10通过安装座101安装于平面上,例如安装于支架上或安装于地面上。
请参照图2,壳体10的顶部开设有若干一效喷淋管口13及若干二效喷淋管口14,用于喷淋管进入壳体10内。
请参照图1与图3,壳体10安装有一效前管箱15、一效后管箱16、二效前管箱17及二效后管箱18,一效前管箱15与一效后管箱16分别连通一效换热管 21的两端并由壳体的端部延伸至壳体10外,二效前管箱17与二效后管箱18分别连通二效换热管22的两端并由壳体10的端部延伸至壳体10外。由此,热蒸汽由一效前管箱15进入一效换热管21,未使用的气体则从一效后管箱16流出。同理,热蒸汽由二效前管箱17进入二效换热管22,未使用的气体则从二效后管箱18流出。
请参照图1,进一步地,一效前管箱15的底部位于壳体10外的部分开设有第一一效出水口150,一效后管箱16的底部位于壳体10外的部分开设有第二一效出水口161及第一不凝气出口160。换热管束内的蒸气与换热物料换完热后产生的部分蒸馏水通过第一一效出水口150与第二一效出水口161排出,而没有用完的蒸汽则从第一不凝气出口160排出。进一步地,该第一不凝气出口160 可连接一蒸汽管道,对蒸汽进行回收利用。
请参照图3,同理,二效前管箱17的底部位于壳体10外的部分开设有第一二效出水口,二效后管箱18的底部位于壳体10外的部分开设有第二二效出水口及第二不凝气出口180。换热管束内的蒸气与换热物料换完热后产生的部分蒸馏水通过第一二效出水口与第二二效出水口排出,而没有用完的蒸汽则从第二不凝气出口180排出。
一实施例中,第一不凝气出口160开设于一效后管箱16的顶部,第二不凝气出口180开设于二效后管箱18的顶部,方便蒸汽逸出。
请参照图2,一实施例中,壳体10上还开设有人孔19,用于工作人员查看内部结构,方便维修。
一实施例中,一效换热管21与二效换热管22均包括多个换热管束,多个换管热管束呈陈列设置。换热物料从多个换热管束指间喷淋而过,从而吸收换热管束内的热量而蒸发。一效换热管21与二效换热管22均沿着壳体10的长度方向延伸,以增大换热面积。
一实施例中,第一隔板31的两端分别连接壳体10以使第一换热腔体11与第二换热腔体12互不连通。当然,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隔板31也可以仅靠近壳体10,也能够起到隔开的作用。
一实施例中,第二隔板32及第三隔板33的顶端连接壳体10,底端与壳体 10之间具有距离。当然,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二隔板32及第三隔板33的顶端也可以仅靠近壳体10,也能够起到隔开的作用。
请继续参照图2,进一步地,上述的卧管降膜蒸发器100还包括若干一效喷淋管60及若干二效喷淋管61,一效喷淋管60通过一效喷淋管口13从壳体10 外延伸至一效换热管21的上方,二效喷淋管61通过二效喷淋管口14从壳体10 外延伸至二效换热管22的上方。一效喷淋管60及若干二效喷淋管61均设有喷淋头,这样换热物料就能够进入壳体10的顶部,由上至下进行换热。
请参照图1与图2,进一步地,卧管降膜蒸发器100还包括热井70,热井 70位于壳体10的下方,一效喷淋管60及二效喷淋管61分别连通至该热井70。从而将热井70内的换热物料送至壳体10内进行换热。热井70一般建在地下,盛装需要蒸发的废水。一实施例中,一效喷淋管60及二效喷淋管61通过一循环泵62连通至该热井70,以为换热物料提供输送动力。
请参照图2,一实施例中,热井70通过一连接管71连通壳体10的底部。从而换热产生的蒸馏水等水分落在壳体10的底部,由该连接管71引导至热井 70内进行循环。
上述的卧管降膜蒸发器100,还可以包括三效、四效等多效换热管,其隔开方式与一效、二效相同,即通过隔板隔成若干换热腔体,每一换热腔体内由通过隔板隔开换热管与丝网除沫器。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卧管降膜蒸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换热管、隔板、丝网除沫器及出气口,所述换热管至少包括一效换热管与二效换热管,所述隔板至少包括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及第三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将所述壳体分隔成第一换热腔体与第二换热腔体,所述一效换热管与所述二效换热管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换热腔体与所述第二换热腔体内,所述丝网除沫器至少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换热腔体的一效丝网除沫器及安装于所述第二换热腔体内的二效丝网除沫器,所述出气口至少包括对应所述一效丝网除沫器的一效出气口及对应所述二效丝网除沫器的二效出气口,所述第二隔板安装于所述第一换热腔体内以分隔所述一效换热管与所述一效丝网除沫器,所述第二隔板的底部与所述壳体之间具有距离,以使所述一效换热管连通所述一效丝网除沫器,所述第三隔板安装于所述第二换热腔体内以分隔所述二效换热管与所述二效丝网除沫器,所述第三隔板的底部与所述壳体之间具有距离,以使所述二效换热管连通所述二效丝网除沫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管降膜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壳体以使所述第一换热腔体与所述第二换热腔体互不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管降膜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板及所述第三隔板的顶端连接所述壳体,底端与所述壳体之间具有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管降膜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顶部开设有若干一效喷淋管口及若干二效喷淋管口,所述卧管降膜蒸发器还包括若干一效喷淋管及若干二效喷淋管,所述一效喷淋管通过所述一效喷淋管口从所述壳体外延伸至所述一效换热管的上方,所述二效喷淋管通过所述二效喷淋管口从所述壳体外延伸至所述二效换热管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卧管降膜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卧管降膜蒸发器还包括热井,所述热井位于所述壳体的下方,所述一效喷淋管及所述二效喷淋管分别连通至所述热井。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卧管降膜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井通过一连接管连通所述壳体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管降膜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安装有一效前管箱、一效后管箱、二效前管箱及二效后管箱,所述一效前管箱与所述一效后管箱分别连通所述一效换热管的两端并由所述壳体的端部延伸至所述壳体外,所述二效前管箱与所述二效后管箱分别连通所述二效换热管的两端并由所述壳体的端部延伸至所述壳体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卧管降膜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效前管箱的底部位于所述壳体外的部分开设有第一一效出水口,所述一效后管箱的底部位于所述壳体外的部分开设有第二一效出水口及第一不凝气出口;所述二效前管箱的底部位于所述壳体外的部分开设有第一二效出水口,所述二效后管箱的底部位于所述壳体外的部分开设有第二二效出水口及第二不凝气出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管降膜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效换热管与所述二效换热管均包括多个换热管束,多个所述换热管束呈陈列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管降膜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通过安装座安装于平面。
CN201921088760.7U 2019-07-11 2019-07-11 卧管降膜蒸发器 Active CN2108139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88760.7U CN210813964U (zh) 2019-07-11 2019-07-11 卧管降膜蒸发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88760.7U CN210813964U (zh) 2019-07-11 2019-07-11 卧管降膜蒸发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13964U true CN210813964U (zh) 2020-06-23

Family

ID=71268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88760.7U Active CN210813964U (zh) 2019-07-11 2019-07-11 卧管降膜蒸发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1396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90312A (zh) * 2020-11-09 2021-02-23 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蒸汽转换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90312A (zh) * 2020-11-09 2021-02-23 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蒸汽转换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56788U (zh) 一种基于废热利用的微型海水淡化装置
CN110052048A (zh) 一种化学实验用反应物干燥装置
CN210813964U (zh) 卧管降膜蒸发器
CN212227823U (zh) 一种水平直通式相变换热装置
US4145245A (en) Double-effect evaporator
CN212974204U (zh) 多效一体降膜蒸发系统
US3748234A (en) Liquid distillation unit with polygonal downcomer
CN216169997U (zh) 一种碱蒸发装置
CN212585513U (zh) 一种蒸汽冷凝器
CN212227822U (zh) 一种外连直通式相变换热装置
CN210448125U (zh) 一种降膜蒸发系统
CN212017272U (zh) 一种前置气液分离真空维持装置
CN208626644U (zh) 一种降膜蒸发器
CN209386840U (zh) 一种可回收蒸发水的冷却塔
CN108225045B (zh) 一种喷淋式换热器
CN213021081U (zh) 一种喷淋换热器
CN210495257U (zh) 一种结构紧凑的水平管降膜蒸发器
CN110064275B (zh) 一种前置气液分离真空维持装置
CN217511184U (zh) 一种多效组合式卧管蒸发系统
CN202506149U (zh) 一种降膜真空浓缩罐
CN205843134U (zh) 一种蒸发器
CN219167727U (zh) 一种喷淋降膜式蒸发器
CN211302111U (zh) 物料梯级蒸发浓缩装置
CN219828799U (zh) 蒸汽锅炉系统
CN201648028U (zh) 低温蒸发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