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17272U - 一种前置气液分离真空维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前置气液分离真空维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17272U
CN212017272U CN201920748831.5U CN201920748831U CN212017272U CN 212017272 U CN212017272 U CN 212017272U CN 201920748831 U CN201920748831 U CN 201920748831U CN 212017272 U CN212017272 U CN 2120172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partition plate
heat exchange
steam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4883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静
张怀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Wu Pump Pump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Wu Pump Pump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Wu Pump Pump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Wu Pump Pump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4883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172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172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172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前置气液分离真空维持装置,其结构简单、占地体积小且便于现场布置;通过在汽‑气分离装置内设有第一隔板及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及第二隔板将汽‑气分离装置的内部空间分隔成3个舱室,从左到右依次是工作水出舱室、热交换室及工作水进舱室,工作水从汽‑气分离装置右侧的第二进水口进入工作水进舱室,流经热交换管在热交换室内与温度较高的不凝气进行热交换,进入工作水出舱室中流经二次出水管回到冷凝器,实现了工作水的自动循环;工作水流经热交换管在热交换室内与进行热交换,由于热交换管呈水平布置,与不凝气的热交换效率较高,不凝气的冷却效率高,提高真空泵的工作效率,保证了该真空维持装置的工作状态和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前置气液分离真空维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维持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前置气液分离真空维持装置。
背景技术
不论是火电、核电等大型能源发电行业,还是钢铁、医药等化工过程,都涉及到冷凝器,冷凝器已成为化工行业主要设备之一。冷凝器一般运行在高真空状态,由于工业设备不可避免的空气泄漏,导致冷凝过程中带冷凝的蒸汽混有较多的空气,若泄漏的空气不仅影响凝结换热效率,且不断增加的空气将破坏冷凝器真空度,使得化工工程偏离设计值,效率/产能下降,直接影响过程的经济性。工业实际生产中,为了降低真空装置的运行负荷,所以冷凝器的前端需要配置一套真空抽吸装置或真空维持装置将抽不凝气过程中的不凝气体冷却下来,提供真空泵运行效率。再者,抽真空泵一般也不能直接吸入混有水蒸汽的空气(不凝气),温度较高的水蒸汽会影响真空泵的工作状态和使用寿命。
然而现有真空抽吸装置一般存在结构复杂、冷却水侧换热效率低、占地体积大且不便于现场布置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易于现场布置、提高冷却水侧换热效率并同时尽可能减少压损的紧凑型高效前置气液分离真空维持装置,解决了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一种前置气液分离真空维持装置,所述真空维持装置包括冷凝器、真空抽吸管、汽-气分离装置、二次出水管及热交换管;
所述冷凝器上设有蒸汽进口、蒸汽出口、第一出水口、第一进水口及第一出气口,所述汽-气分离装置上设有第二出水口、进气口、冷凝液出液口、第二进水口及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一出气口通过所述真空抽吸管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一进水口通过所述二次出水管与所述第二出水口连通,所述汽-气分离装置内沿管壁内依次设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及所述第二隔板均与所述汽-气分离装置内的管壁相抵并密封,所述汽-气分离装置的上部设有用于与外部真空泵连通的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二出气口位于所述内部隔板及第二隔板之间,所述热交换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隔板及所述第二隔板相连接,所述汽-气分离装置的一侧设有第二进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口靠近所述第二隔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前置气液分离真空维持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其结构简单、占地体积小且便于现场布置;2、通过在汽-气分离装置内设有第一隔板及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及第二隔板将汽-气分离装置的内部空间分隔成3个舱室,从左到右依次是工作水出舱室、热交换室及工作水进舱室,温度较低的工作水从汽-气分离装置右侧的第二进水口进入工作水进舱室,接着流经热交换管在热交换室内与温度较高的不凝气进行热交换,进入工作水出舱室中流经二次出水管回到冷凝器,实现了工作水的自动循环,避免了工作水不必要的浪费;3、工作水流经热交换管在热交换室内与进行热交换,由于热交换管呈水平布置,与不凝气的热交换效率较高,即此时不凝气的冷却效率高,提高真空泵的工作效率,保证了该真空维持装置的工作状态和使用寿命。
温度较高的不凝气即为从真空抽吸管流出,包括混有空气的水蒸气。
进一步,所述汽-气分离装置内还设有内部隔板,所述内部隔板上设有透气口,所述内部隔板位于所述第一隔板及所述第二隔板之间。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在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设有内部隔板,避免了出现刚从真空抽吸管进入的温度较高的部分不凝气没有经过热交换直接从汽-气分离装置的上方流经第二出气口直接进入到真空泵的问题,提高不凝气的冷却效率,进一步提高真空泵的工作效率,进一步保证了该真空维持装置的工作状态和使用寿命;2、通过在汽-气分离装置内设有第一隔板、内部隔板及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内部隔板及第二隔板将汽-气分离装置的内部空间分隔成4个舱室,从左到右依次是工作水出舱室、热交换一室、热交换二室及工作水进舱室,温度较低的工作水从汽-气分离装置右侧的第二进水口进入工作水进舱室,接着流经热交换管在热交换一室及热交换二室内与温度较高的不凝气进行2次热交换,进一步提高不凝气的冷却效率,进入工作水出舱室中流经二次出水管回到冷凝器,实现了工作水的自动循环,避免了工作水不必要的浪费;3、工作水流经热交换管在热交换一室及热交换二室内与进行热交换,由于热交换管呈水平布置,与不凝气的热交换效率较高,即此时不凝气的冷却效率高,提高真空泵的工作效率,保证了该真空维持装置的工作状态和使用寿命。
进一步,所述内部隔板的下部与所述汽-气分离装置内的管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间隙为所述透气口。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透气口或间隙设置于内部隔板的下部,便于温度较高的不凝气首先在热交换一室的热交换管内从上到下实现完全热交换,经过在间隙处转弯后,接着在热交换二室内的热交换管从下到上再次实现热交换,进一步提高了不凝气的冷却效率。
进一步,所述真空维持装置还包括用于与外部真空泵连通的不凝气抽吸管,所述第二出气口与所述不凝气抽吸管的一端连通,所述不凝气抽吸管位于所述内部隔板及第二隔板之间。所述不凝气抽吸管对热交换二室中的经过冷却后的不凝气进行抽吸至真空泵中。
进一步,所述真空维持装置还包括自吸式射流真空泵及一次出水管,所述自吸式射流真空泵上设有吸入段、工作水入口及扩散喷射段,所述第二出气口通过所述不凝气抽吸管与所述吸入段连通,所述扩散喷射段通过所述一次出水管与所述扩散喷射段连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耦合自吸式射流真空泵和汽-气分离装置进行高效冷端节能改造。汽-气分离装置将从冷凝器中抽出的带有蒸汽的不凝气体中蒸汽部分冷凝,未凝结的不凝气体进入自吸式射流真空泵中,很大程度下减少了真空泵的工作负荷。自吸式射流真空泵的出口工作水一次经过汽- 气分离装置和真空凝汽器,为其提供冷却循环工作水。特别的是,由于循环水中携带了一定量的不凝气体,使得循环水在汽-气分离装置的换热管束内以及冷凝器的换热管束内为强紊流状态,将内部换热效率可提高30%以上,直接将换热器的占地面积大幅度减少。
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自吸式射流真空泵和汽-气分离装置间的强耦合,实现自吸式射流真空泵和汽-气分离装置的双向优化,一方面汽-气分离装置的设置减少了自吸式射流真空泵的工作负荷,可选配抽气量更小的真空泵,降低真空维持成本;另一方面自吸式射流真空泵的工作出口水用作换热装置的循环冷却水,其含有不凝气体引起的流动紊流提高了装置换热效率,减少了汽-气分离装置的尺寸,工作水也不需要外接管道,进一步提高了系统了易布置性、低成本性。
进一步,所述自吸式射流真空泵内设有可提高循环工作水的流入速度的阵列喷嘴。
进一步,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汽-气分离装置的上部,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内部隔板与所述第一隔板之间,即热交换一室用于吸收温度较高的不凝气。
进一步,所述冷凝液出液口位于所述汽-气分离装置的下部,所述冷凝液出液口位于所述内部隔板与所述第一隔板之间,便于利用重力因素使得冷凝液流出。
进一步,所述真空维持装置还包括冷凝液管,所述冷凝液管与所述冷凝液出液口连通。
进一步,所述热交换管的个数为多个。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前置气液分离真空维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冷凝器;111、第一出水口;112、第一出气口;113、第一进水口;2、真空抽吸管;3、汽-气分离装置;31、第二出水口;32、进气口;33、冷凝液出液口;34、第二进水口;35、第二出气口;4、冷凝液管;5、内部隔板;6、不凝气抽吸管;7、自吸式射流真空泵;71、吸入段;72、阵列喷嘴;73、工作水入口;74、扩散喷射段;8、一次出水管;9、二次出水管;10、工作水出口;11、第一隔板;12、第二隔板;13、热交换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前置气液分离真空维持装置,所述真空维持装置包括冷凝器1、真空抽吸管2、汽-气分离装置3、二次出水管9及热交换管13;
所述冷凝器1上设有蒸汽进口、蒸汽出口、第一出水口111、第一进水口113 及第一出气口112,所述汽-气分离装置3上设有第二出水口31、进气口32、冷凝液出液口33、第二进水口34及第二出气口35,所述第一出气口112通过所述真空抽吸管2与所述进气口32连通,所述第一进水口113通过所述二次出水管9与所述第二出水口31连通,所述汽-气分离装置3内沿管壁内依次设有第一隔板11、第二隔板12,所述第一隔板11及所述第二隔板12均与所述汽-气分离装置3内的管壁相抵并密封,所述汽-气分离装置3的上部设有用于与外部真空泵连通的第二出气口35,所述第二出气口35位于所述内部隔板5及第二隔板12之间,所述热交换管1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隔板11及所述第二隔板12 相连接,所述汽-气分离装置3的一侧设有第二进水口34,所述第二进水口34 靠近所述第二隔板12。
上述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前置气液分离真空维持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其结构简单、占地体积小且便于现场布置;2、通过在汽-气分离装置3内设有第一隔板11及第二隔板12,第一隔板11及第二隔板12将汽-气分离装置3的内部空间分隔成3个舱室,从左到右依次是工作水出舱室、热交换室及工作水进舱室,温度较低的工作水从汽-气分离装置3右侧的第二进水口34进入工作水进舱室,接着流经热交换管13在热交换室内与温度较高的不凝气进行热交换,进入工作水出舱室中流经二次出水管9回到冷凝器1,实现了工作水的自动循环,避免了工作水不必要的浪费;3、工作水流经热交换管13在热交换室内与进行热交换,由于热交换管13呈水平布置,与不凝气的热交换效率较高,即此时不凝气的冷却效率高,提高真空泵的工作效率,保证了该真空维持装置的工作状态和使用寿命。
温度较高的不凝气即为从真空抽吸管2流出,包括混有空气的水蒸气。
进一步,所述汽-气分离装置3内还设有内部隔板5,所述内部隔板5上设有透气口,所述内部隔板5位于所述第一隔板11及所述第二隔板12之间。
通过在第一隔板11与第二隔板12之间设有内部隔板5,避免了出现刚从真空抽吸管2进入的温度较高的部分不凝气没有经过热交换直接从汽-气分离装置 3的上方流经第二出气口35直接进入到真空泵的问题,提高不凝气的冷却效率,进一步提高真空泵的工作效率,进一步保证了该真空维持装置的工作状态和使用寿命;通过在汽-气分离装置3内设有第一隔板11、内部隔板5及第二隔板 12,第一隔板11、内部隔板5及第二隔板12将汽-气分离装置3的内部空间分隔成4个舱室,从左到右依次是工作水出舱室、热交换一室、热交换二室及工作水进舱室,温度较低的工作水从汽-气分离装置3右侧的第二进水口34进入工作水进舱室,接着流经热交换管13在热交换一室及热交换二室内与温度较高的不凝气进行2次热交换,进一步提高不凝气的冷却效率,进入工作水出舱室中流经二次出水管9回到冷凝器1,实现了工作水的自动循环,避免了工作水不必要的浪费;工作水流经热交换管13在热交换一室及热交换二室内与进行热交换,由于热交换管13呈水平布置,与不凝气的热交换效率较高,即此时不凝气的冷却效率高,提高真空泵的工作效率,保证了该真空维持装置的工作状态和使用寿命。
进一步,所述内部隔板5的下部与所述汽-气分离装置3内的管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间隙为所述透气口。
通过将透气口或间隙设置于内部隔板5的下部,便于温度较高的不凝气首先在热交换一室的热交换管13内从上到下实现完全热交换,经过在间隙处转弯后,接着在热交换二室内的热交换管13从下到上再次实现热交换,进一步提高了不凝气的冷却效率。
进一步,所述真空维持装置还包括用于与外部真空泵连通的不凝气抽吸管6,所述第二出气口35与所述不凝气抽吸管6的一端连通,所述不凝气抽吸管6位于所述内部隔板5及第二隔板12之间。所述不凝气抽吸管6对热交换二室中的经过冷却后的不凝气进行抽吸至真空泵中。
进一步,所述真空维持装置还包括自吸式射流真空泵7及一次出水管8,所述自吸式射流真空泵7上设有吸入段71、工作水入口73及扩散喷射段74,所述第二出气口35通过所述不凝气抽吸管6与所述吸入段71连通,所述扩散喷射段74通过所述一次出水管8与所述扩散喷射段74连通。
可以理解的是,本装置利用自吸式射流真空泵7实现冷却水循环水泵、真空泵、两级给水泵为一体,自吸式射流真空出口工作水用作汽-气分离装置以及真空凝汽器的冷却水。
通过耦合自吸式射流真空泵7和汽-气分离装置3进行高效冷端节能改造,汽-气分离装置3将从冷凝器1中抽出的带有蒸汽的不凝气体中蒸汽部分冷凝,未凝结的不凝气体进入自吸式射流真空泵中,很大程度下减少了真空泵的工作负荷。自吸式射流真空泵的出口工作水一次经过汽-气分离装置和真空凝汽器,为其提供冷却循环工作水。特别的是,由于循环水中携带了一定量的不凝气体,使得循环水在汽-气分离装置3的换热管束内以及冷凝器1的换热管束内为强紊流状态,将内部换热效率可提高30%以上,直接将换热器的占地面积大幅度减少。
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自吸式射流真空泵7和汽-气分离装置3间的强耦合,实现自吸式射流真空泵7和汽-气分离装置3的双向优化,一方面汽-气分离装置3的设置减少了自吸式射流真空泵7的工作负荷,可选配抽气量更小的真空泵,降低真空维持成本;另一方面自吸式射流真空泵7的工作出口水用作换热装置的循环冷却水,其含有不凝气体引起的流动紊流提高了装置换热效率,减少了汽-气分离装置3的尺寸,工作水也不需要外接管道,进一步提高了系统了易布置性、低成本性。
进一步,所述自吸式射流真空泵7内设有可提高循环工作水的流入速度的阵列喷嘴72。
进一步,所述进气口32位于所述汽-气分离装置3的上部,所述进气口32 位于所述内部隔板5与所述第一隔板11之间,即热交换一室用于吸收温度较高的不凝气。
进一步,所述冷凝液出液口33位于所述汽-气分离装置3的下部,所述冷凝液出液口33位于所述内部隔板5与所述第一隔板11之间,便于利用重力因素使得冷凝液流出。
进一步,所述真空维持装置还包括冷凝液管4,所述冷凝液管4与所述冷凝液出液口33连通。
进一步,所述热交换管13的个数为多个。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汽-气分离装置3内部有一块隔板,将汽-气分离装置分为左右两侧,其中左侧为冷凝侧,右侧是抽吸侧;其中所述的不凝气进口设置在冷凝侧的顶部,所述的不凝气出口设置在抽吸侧顶部;汽-气分离装置3下端设置有冷凝液排出管;
所述自吸式射流真空泵7,其中的阵列喷嘴使得喷出的海水是间断的,具有很大的脉冲特性,脉冲频率与阵列喷嘴的布置以及转速有关,当阵列喷嘴设计确定后,可通过调节转速实现脉冲频率调整以获得最佳工作性能;
所述自吸式射流真空泵7,阵列喷嘴在吸入段产生很大的真空度,通过不凝气抽吸管线抽取汽-气分离装置内不凝气体;
所述自吸式射流真空泵7,其扩散喷射段一方面可实现工作水与不凝气的充分混合,将工作水配置成气体分布均匀的间断性液体,另外实现对工作水的升压,使得工作水具有足够的压力通过汽-气分离装置和真空凝汽器内部的换热管束。
所述汽-气分离装置3,为提高现场管道布置效率,减少空间占用率,其外形应为长方体;
所述汽-气分离装置3和冷凝器1,为减少工作水流动阻力,尽可能实现高度耦合,其内部换热管束应设计为单管程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为:
其一,自吸式射流真空泵7开启,冷却水经过工作水入口73进入阵列喷嘴72中,冷却水在阵列喷嘴72后高速喷射出一个个断续的矩形立方体,高速喷射的冷却水在吸入段71形成很强的真空度和抽吸能力,吸入段71与汽-气分离装置3通过不凝气抽吸管6连通。汽-气分离装置3中的不凝气体被抽吸到自吸式射流真空泵7中的吸入段71中,冷却水、不凝气体在扩散喷射段74充分混合、升压后通过一次出水管8进入汽-气分离装置的换热管束内。
其二,温度较低的工作水从汽-气分离装置3右侧的第二进水口34进入工作水进舱室,接着流经热交换管13在热交换室内与温度较高的不凝气进行热交换,进入工作水出舱室中流经二次出水管9回到冷凝器1,实现了工作水的自动循环;
其三,冷凝器1中的温度较高的不凝气从冷凝器1的第一出气口112流出,通过真空抽吸管2进入到热交换一室内从上到下与热交换管中的工作水进行热交换,接着从内部隔板5的底部穿过进入到热交换二室中经过在间隙处转弯后,接着在热交换二室内的热交换管13从下到上再次实现热交换,然后涂经不凝气抽吸管6返回到吸入段71内。
由于自吸式射流真空泵7的强抽吸能力,使汽-气分离装置3也处于高真空状态,汽-气分离装置3与冷凝器1通过真空抽吸管2连通,冷凝器1中的不凝气体,包括携带的部分水蒸汽被抽吸到汽-气分离装置3中。其中,被抽吸的部分水蒸汽与汽-气分离装置3内部换热管束进行热交换后,凝结成液态水,沿着冷凝液管4流出;而未凝结的不凝气体则通过汽-气分离装置3的不凝气出口沿着不凝气抽吸管6进入自吸式射流真空泵7中。与水蒸汽进行热交换后的冷却水通过二次出水管9流出汽-气分离装置3,并进入真空凝汽器1中,作为冷凝器1的冷却水用于维持冷凝器1中真空,并最终通过工作水出口10流出。当然,冷凝器1也可称作真空凝汽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前置气液分离真空维持装置,1通过利用自吸式射流真空泵7和汽-气分离装置3间的强耦合,实现自吸式射流真空泵7和汽-气分离装置3的双向优化,一方面汽-气分离装置3的设置减少了自吸式射流真空泵 7的工作负荷,可选配抽气量更小的真空泵,降低真空维持成本;另一方面自吸式射流真空泵7的工作出口水用作换热装置的循环冷却水,其含有不凝气体引起的流动紊流提高了装置换热效率,减少了汽-气分离装置3的尺寸,提高了系统了易布置性、低成本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实用新型;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前置气液分离真空维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维持装置包括冷凝器(1)、真空抽吸管(2)、汽-气分离装置(3)、内部隔板(5)、二次出水管(9)及热交换管(13);
所述冷凝器(1)上设有蒸汽进口、蒸汽出口、第一出水口(111)、第一进水口(113)及第一出气口(112),所述汽-气分离装置(3)上设有第二出水口(31)、进气口(32)、冷凝液出液口(33)、第二进水口(34)及第二出气口(35),所述第一出气口(112)通过所述真空抽吸管(2)与所述进气口(32)连通,所述第一进水口(113)通过所述二次出水管(9)与所述第二出水口(31)连通,所述汽-气分离装置(3)内沿管壁内依次设有第一隔板(11)、第二隔板(12),所述第一隔板(11)及所述第二隔板(12)均与所述汽-气分离装置(3)内的管壁相抵并密封,所述汽-气分离装置(3)的上部设有用于与外部真空泵连通的第二出气口(35),所述第二出气口(35)位于所述内部隔板(5)及第二隔板(12)之间,所述热交换管(1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隔板(11)及所述第二隔板(12)相连接,所述汽-气分离装置(3)的一侧设有第二进水口(34),所述第二进水口(34)靠近所述第二隔板(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前置气液分离真空维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气分离装置(3)内还设有内部隔板(5),所述内部隔板(5)上设有透气口,所述内部隔板(5)位于所述第一隔板(11)及所述第二隔板(1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前置气液分离真空维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隔板(5)的下部与所述汽-气分离装置(3)内的管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间隙为所述透气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前置气液分离真空维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维持装置还包括用于与外部真空泵连通的不凝气抽吸管(6),所述第二出气口(35)与所述不凝气抽吸管(6)的一端连通,所述不凝气抽吸管(6)位于所述内部隔板(5)及第二隔板(1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前置气液分离真空维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维持装置还包括自吸式射流真空泵(7)及一次出水管(8),所述自吸式射流真空泵(7)上设有吸入段(71)、工作水入口(73)及扩散喷射段(74),所述第二出气口(35)通过所述不凝气抽吸管(6)与所述吸入段(71)连通,所述扩散喷射段(74)通过所述一次出水管(8)与所述扩散喷射段(74)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前置气液分离真空维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吸式射流真空泵(7)内设有阵列喷嘴(7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前置气液分离真空维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32)位于所述汽-气分离装置(3)的上部,所述进气口(32)位于所述内部隔板(5)与所述第一隔板(11)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前置气液分离真空维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液出液口(33)位于所述汽-气分离装置(3)的下部,所述冷凝液出液口(33)位于所述内部隔板(5)与所述第一隔板(11)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前置气液分离真空维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维持装置还包括冷凝液管(4),所述冷凝液管(4)与所述冷凝液出液口(33)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一种前置气液分离真空维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管(13)的个数为多个。
CN201920748831.5U 2019-05-22 2019-05-22 一种前置气液分离真空维持装置 Active CN2120172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48831.5U CN212017272U (zh) 2019-05-22 2019-05-22 一种前置气液分离真空维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48831.5U CN212017272U (zh) 2019-05-22 2019-05-22 一种前置气液分离真空维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17272U true CN212017272U (zh) 2020-11-27

Family

ID=734776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48831.5U Active CN212017272U (zh) 2019-05-22 2019-05-22 一种前置气液分离真空维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1727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64275A (zh) * 2019-05-22 2019-07-30 武汉武泵泵业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前置气液分离真空维持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64275A (zh) * 2019-05-22 2019-07-30 武汉武泵泵业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前置气液分离真空维持装置
CN110064275B (zh) * 2019-05-22 2024-04-30 武汉武泵泵业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前置气液分离真空维持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017272U (zh) 一种前置气液分离真空维持装置
CN202993895U (zh) 高水侧压力汽动引风机汽轮机排汽冷却器
CN110064275B (zh) 一种前置气液分离真空维持装置
CN216592914U (zh) 一种akd乳液多级降温结构
CN100404798C (zh) 带内置换热器的汽轮机排汽装置
CN216522511U (zh) 一种高效型冷凝器
CN216986316U (zh) 气液分流道式外循环蒸发器
CN210374729U (zh) 一种冷却介质循环管路
CN210384862U (zh) 一种尿素蒸发冷凝器抽真空装置
CN110184170A (zh) 一种应用板翅换热技术的发酵空气预处理系统
CN203501830U (zh) 一种冷凝器
CN212431827U (zh) 闭式冷却塔
WO2020034259A1 (zh) 冷却塔
CN216432564U (zh) 一种水性丙烯酸乳液生产用冷凝器
CN216924831U (zh) 一种卧式u型管氟蒸发式凝结器
CN212508814U (zh) 一种带有冷却装置的罗茨水环真空泵机组
CN212202653U (zh) 一种环保型卧式水喷射真空机组
CN219223386U (zh) 一种化工生产用冷却塔
CN213020426U (zh) 一种用于空调制冷的冷凝器
CN211726991U (zh) 一种铝材挤压机用油冷机
CN216497505U (zh) 智能低温除杂浓缩设备
CN218565830U (zh) 一种高效喷淋式冷凝器
CN110218632B (zh) 一种发酵空气预处理系统
CN217031417U (zh) 机房空调冷凝水回收装置
CN214842588U (zh) 一种多级蒸汽喷射抽真空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