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12518U - 一种隔物灸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隔物灸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12518U
CN210812518U CN201921053663.4U CN201921053663U CN210812518U CN 210812518 U CN210812518 U CN 210812518U CN 201921053663 U CN201921053663 U CN 201921053663U CN 210812518 U CN210812518 U CN 2108125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xibustion
positioning sleeve
material positioning
carrier
moxibustion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5366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长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Chengjia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Chengjia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Chengjia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Chengjia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5366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125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125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125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灸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隔物灸具,包括载具、粘贴层、离型纸、灸材定位套筒,粘贴层设置在载具底面,离型纸贴附在粘贴层上,载具的侧面设有一对透气孔,灸材定位套筒插装在载具内,灸材定位套筒外侧壁上设有至少两个凸条,灸材定位套筒通过凸条卡固在载具内,灸材定位套筒内填充有艾条,灸材定位套筒下侧内壁设有环形凸台,第二环形凸台上置有至少一片隔物片,隔物片上至少开设有一个通孔。本实用新型可以可根据不同人的适应程度,上下移动灸材定位套筒进行调整,可取得较佳的灸治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隔物灸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灸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使用时方便、安全、可定位定温隔物灸具。
背景技术
隔物灸具是一种设计用于医疗机构及个人的一种医疗器械;隔物炙具在保留传统艾炙治疗优势的基础上做到了同时施炙多处穴位,有效地掌控施炙时间,并有效减少艾烟气味和烟尘对医患及诊疗环境的刺激和污染,使炙疗更加方便、高效、安全,使得艾炙更容易为普通患者接受,提升了治疗的舒适感,进一步提高了艾炙治疗易操作性。隔物炙具的可调节温度装置提升和完善了原有艾炙器具的性能。有利于传统医学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符合现代人生活节奏快、治病保健意识强的需求,本品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安全风险低,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传统艾炙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手持艾条予患者施炙耗费了大量时间具无法同时进行多穴同炙;又因燃烧温度过高,亦容易出现灼烫伤皮肤;背部穴位很难自行施炙,市面上已有的艾炙器具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限制了炙法的普及与发展。
关于艾叶的性能,《本草》载:“艾叶能灸百病。”本草从新》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说明用艾叶作施灸材料,有通经活络,祛除阴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等作用。现代药理发现,艾叶挥发油含量多,1.8-桉叶素(占50%以上),其他有α-侧柏酮、倍半萜烯醇及其酯。风干叶含矿物质10.13%,脂肪2.59%,蛋白质25.85%,以及维生素A、B1、B2、C等。灸用艾叶,一般以越陈越好,故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孟子》)的说法。全草有调经止血﹑安胎止崩﹑散寒除湿之效。治月经不调﹑经痛腹痛﹑流产﹑子宫出血,根治风湿性关节炎﹑头风﹑月内风等,因它可削冰令圆,又可炙百病,为医家最常用之药。
为灸百病之便,现有技术中有很多灸具。公开号为CN206761934U的一种隔物灸灸具,公开了一种隔物灸灸具,其包括隔热底座和防护罩,隔热底座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上设置有凸起部,凸起部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嵌合部,隔热底座侧面设置有若干透气孔,第二开口底部设置有粘结层;防护罩上设置有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第四开口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嵌合部。
该专利虽然利用了防护罩的高度大于艾炷的原理,避免点燃的艾炷烫伤使用者。但是,其高度是固定死的,每个人对温度的适应并不同,艾炷离人越远也会导致温度越低,效果也会减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物灸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灸具高度不可调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隔物灸具,通过灸材燃烧对人体产生温热作用施灸于人体穴位,包括载具、粘贴层、离型纸、灸材定位套筒,粘贴层设置在载具底面,离型纸贴附在粘贴层上,载具的侧面设有一对透气孔,灸材定位套筒插装在载具内,灸材定位套筒外侧壁上设有至少两个凸条,灸材定位套筒通过凸条卡固在载具内,灸材定位套筒内填充有艾条,灸材定位套筒下侧内壁设有环形凸台,第二环形凸台上置有至少一片隔物片,所述隔物片上至少开设有一个通孔。
进一步的,灸材定位套筒的顶部设有外凸的调节部。
进一步的,载具由纸质材料制作而成。
进一步的,灸材定位套筒由耐高温塑料制作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其一,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是将灸材定位套筒塞到载具内,撕开离型纸,通过载具底面的粘贴层将灸具固定在人体的穴位上,灸材定位套筒内部是用于放置灸条,灸条点燃后,隔物片上至少开设有一个通孔,烟通过通孔与皮肤接触,直接作用于对应的穴位;
其二,灸材定位套筒外侧壁上有至少两个凸条,其可以避免灸条燃烧,膨胀,导致灸材定位套筒出现卡死在载具内不能移动的问题,凸条可以起到增大缝隙的作用;
其三,灸材定位套筒内设置有隔物片,可以起到隔热的效果;
其四,灸材定位套筒顶部设有调节部,可方便操作灸材定位套筒进行高度的调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灸材定位套筒与灸条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灸材定位套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载具与离型纸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载具1,粘贴层2,离型纸3,灸材定位套筒4,透气孔5,凸条6,环形凸台7,调节部8,灸条9,隔物片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隔物灸具,包括载具1、粘贴层2、离型纸3、灸材定位套筒4,粘贴层2设置在载具1底面,离型纸3贴附在粘贴层2上,载具1的侧面设有一对透气孔5,灸材定位套筒4插装在载具1内,灸材定位套筒4外侧壁上设有至少两个凸条6,灸材定位套筒4通过凸条6卡固在载具1内,灸材定位套筒4内填充有艾条9,灸材定位套筒4下侧内壁设有环形凸台7,环形凸台7上置有至少一片隔物片10,所述隔物片10上至少开设有一个通孔,灸材定位套筒4的顶部设有外凸的调节部8。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是将灸材定位套筒4塞到载具1内,撕开离型纸3,通过载具1底面的粘贴层2将灸具固定在人体的穴位上,灸材定位套筒4内部是用于放置灸条9,灸条9点燃后,烟向皮肤方向走,前五分钟左右处于预热阶段,艾条刚刚燃烧温度较低,此时可以打开人体的毛孔和穴位,有利于烟气直接进入对应的穴位,中间十分钟左右,随着艾条燃烧的温度上升,就处于大火灸的阶段,此时可根据不同人的适应程度,上下移动灸材定位套筒4进行调整,调节人体可以接受的温度,既能起到好的艾灸效果,又不灼伤皮肤,等到最后五分钟左右冷却,温度逐渐降低到室温时,就可以将灸具取下。
其中,灸材定位套筒4外侧壁上设计两个凸条6的目的,是避免灸条9燃烧,定位套筒4受热膨胀,导致灸材定位套筒4卡死在载具1内不能移动,凸条6可以起到增大缝隙的作用。
其中,在灸材定位套筒4内设置隔物片10的目的,也是为了起到一个隔热的效果,隔物片10中间有孔,用于透过烟气。
其中,灸材定位套筒4顶部调节部8的效果,是为了方便操作灸材定位套筒4进行高度的调整。调节部8可以使扇形的,上面设置有多孔,同时调节部8可设置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均匀分布在灸材定位套筒4的顶部,以方便操作。灸材定位套筒4有一定的锥度,便于烟气向着皮肤方向流动。
进一步的,灸材定位套筒4的顶部设有外凸的调节部8。通过调节部8调节艾条9离人体皮肤的位置,离得近,温度越高,离得远,温度越低。
进一步的,载具1由纸质材料制作而成。
进一步的,灸材定位套筒4由耐高温塑料制作而成。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4)

1.一种隔物灸具,通过灸材燃烧对人体产生温热作用施灸于人体穴位,其特征在于:包括载具(1)、粘贴层(2)、离型纸(3)、灸材定位套筒(4),粘贴层(2)设置在载具(1)底面,离型纸(3)贴附在粘贴层(2)上,载具(1)的侧面设有一对透气孔(5),灸材定位套筒(4)插装在载具(1)内,灸材定位套筒(4)外侧壁上设有至少两个凸条(6),灸材定位套筒(4)通过凸条(6)卡固在载具(1)内,灸材定位套筒(4)内填充有艾条(9),灸材定位套筒(4)下侧内壁设有环形凸台(7),环形凸台(7)上置有至少一片隔物片(10),所述隔物片(10)上至少开设有一个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物灸具,其特征在于:灸材定位套筒(4)的顶部设有外凸的调节部(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物灸具,其特征在于:载具(1)由纸质材料制作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物灸具,其特征在于:灸材定位套筒(4)由耐高温塑料制作而成。
CN201921053663.4U 2019-07-07 2019-07-07 一种隔物灸具 Active CN2108125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53663.4U CN210812518U (zh) 2019-07-07 2019-07-07 一种隔物灸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53663.4U CN210812518U (zh) 2019-07-07 2019-07-07 一种隔物灸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12518U true CN210812518U (zh) 2020-06-23

Family

ID=712495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53663.4U Active CN210812518U (zh) 2019-07-07 2019-07-07 一种隔物灸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125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42018U (zh) 多功能艾灸椅
CN102552022B (zh) 一种温针温灸器
CN205515525U (zh) 手持式多桩刮炙器
CN210228673U (zh) 一种用于中医临床的隔药灸装置
CN210812518U (zh) 一种隔物灸具
CN205411636U (zh) 一种艾灸贴
CN209451028U (zh) 一种拔罐艾灸组合装置
CN107519013A (zh) 艾灸盒
CN203252895U (zh) 铺灸盒
CN206324996U (zh) 一种艾相伴无烟聚能扶阳艾灸器
CN211434135U (zh) 新型艾灸贴
JP2010227526A (ja) 隔物温灸器
CN211835355U (zh) 一种艾灸仪
CN210750251U (zh) 一种灸疗器具
CN210644581U (zh) 一种艾灸座及艾烛
KR200407506Y1 (ko) 쑥뜸기
CN210056773U (zh) 一种防护型隔姜灸艾灸装置
CN208541569U (zh) 温针灸具
CN211634306U (zh) 一种艾灸罐
CN207693911U (zh) 一种腰椎康复艾灸装置
CN213099343U (zh) 一种艾灸器具
CN211068022U (zh) 一种新型温控艾灸盒
CN206852785U (zh) 艾灸治疗仪的艾头防护罩
CN204618839U (zh) 一种膝关节艾灸箱
CN213553680U (zh) 一种使用温灸条的微型隔物灸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