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28673U - 一种用于中医临床的隔药灸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中医临床的隔药灸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28673U
CN210228673U CN201920048322.1U CN201920048322U CN210228673U CN 210228673 U CN210228673 U CN 210228673U CN 201920048322 U CN201920048322 U CN 201920048322U CN 210228673 U CN210228673 U CN 2102286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xibustion
cylinder
cylinder body
base
moxibustion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4832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unhui Bao
包春辉
Huangan Wu
吴焕淦
Guona Li
李国娜
Handan Zheng
郑寒丹
Di Wang
汪迪
Yilu Yan
严逸騄
Huirong Liu
刘慧荣
Yaying Lin
林亚莹
Anqi Gao
郜安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ACUPUNCTURE AND MERIDIANS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ACUPUNCTURE AND MERIDIAN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ACUPUNCTURE AND MERIDIANS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ACUPUNCTURE AND MERIDIANS
Priority to CN20192004832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286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286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286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中医临床的隔药灸装置,包括灸盖、灸筒及艾柱,还包括温度调节器、底座、胶布;灸筒上下两端均开口且其上端设有灸盖,下端设有底座;灸盖顶部设有通风孔,灸筒侧面设有竖直长孔,底座下方设有胶布;温度调节器包括调节钮、筒体及铁丝网,筒体的内层与铁丝网焊接连接,筒体的外层包裹硅胶层,此硅胶层与灸筒的内壁接触连接;调节钮的一端与筒体固定,另一端穿过竖直长孔延伸至灸筒外,通过上下移动此调节钮使得筒体连同铁丝网在灸筒内上下移动;铁丝网上固定有至少一固定针,该固定针为不锈钢平头针。本实用新型装置在使用时艾灰不易掉落烫伤患者、小巧且操作方便可用于身体各个部位、可获得良好稳定的隔药灸治疗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中医临床的隔药灸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中医临床的隔药灸装置。
背景技术
隔药灸是传统针灸治疗中艾灸的其中一种,其操作时以艾柱为燃烧物,在患者穴位上放置生姜、附子饼、蒜片或特制中药等,并将艾柱放置其上的艾灸疗法。不仅发挥艾叶温通经络、消瘀散结之功效,还能根据所隔药物的区别发挥药物优势。如隔姜灸可散寒除痹、隔蒜灸可解毒消肿、隔附子饼灸可助阳化气,温热、艾叶、药物三者共奏温经散结之功。
目前现有的带有隔药灸功能的装置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种隔药灸装置(专利公开号:CN108553288A),该装置在使用时可探测人体穴位并对艾灸温度进行调节,皮肤电阻的测定提高了穴位治疗准确度,控制器通过电机调节艾柱到皮肤的距离起到了温度自动调节的作用,双层交错的金属网和隔热层在治疗时起到了防烫伤的功效,其功能较为丰富,但设计比较复杂,艾柱在治疗时可以进行移动,与传统隔药灸概念有所偏颇。
一种新型隔药灸盒(专利公开号:CN207384483U),该装置在临床使用是可以多个艾柱一起使用,艾柱与药饼之间通过灸盒固定,艾灰不容易掉落,但也存在治疗时不方便对艾灸的温度进行把控,且艾灸盒较大仅适用于腹背部面积较大区域等问题。
隔药灸药饼及其制备工具和制备方法(专利公开号:CN107802489A),该装置在临床使用中保证了药饼用量相同,也可避免因为患者体位变换而导致药粉撒出,操作较为简单,但也存在设计较为简陋,在治疗时难以控制温度、艾灰容易掉落或艾柱固定不稳烫伤患者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中医临床的隔药灸装置,以解决使用时艾灰容易掉落烫伤患者、体积较大不适用身体各个部位的隔药灸治疗、以及隔药灸治疗的稳定性不太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中医临床的隔药灸装置,包括灸盖、灸筒及艾柱,还包括温度调节器、底座、胶布;所述灸筒上下两端均开口且其上端设有所述灸盖,下端设有所述底座;所述灸盖顶部设有通风孔,所述灸筒侧面设有竖直长孔,所述底座下方设有胶布;
所述温度调节器包括调节钮、筒体及铁丝网,所述筒体的内层与所述铁丝网焊接连接,所述筒体的外层包裹硅胶层,此硅胶层与所述灸筒的内壁接触连接;所述调节钮的一端与所述筒体固定,另一端穿过所述竖直长孔延伸至灸筒外,通过上下移动此调节钮使得所述筒体连同铁丝网在灸筒内上下移动;所述铁丝网上固定有至少一固定针,该固定针为不锈钢平头针。
所述铁丝网为孔交错排布的两层网。
所述通风孔上覆盖过滤网纱。
所述灸筒为圆筒形,其内外均由锡箔纸紧密包裹。
所述筒体为上下开口的圆筒状。
所述底座为圆环形薄片,由锡箔纸紧密包裹。
所述胶布为正方形,其中间有一圆孔,该圆孔套设底座外层。
优选的,在所述温度调节器下方还设有隔热层,该隔热层为圆饼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装置在使用时艾灰不易掉落烫伤患者、小巧且操作方便可用于身体各个部位、可获得良好稳定的隔药灸治疗效果。具体的,1、灸盖的设置可减少热量的流失、延长隔药灸治疗时间,灸盖上的通风孔排放艾灸时产生的烟雾,且其上覆盖过滤网纱,则可在一定程度上对艾烟进行了过滤,减少了医务人员及患者的粉尘吸入的同时减少了空气污染。2、固定针的设置很好的固定了艾柱的位置,保证了艾柱不会因为患者体位变化或置于倾斜位置而出现掉落。3、胶布的设置将装置底座与患者皮肤紧贴一起,且胶布可更换,为一次性医用胶贴,降低了不同患者间传染皮肤疾患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艾灸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温度调节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艾灸状态下的示意图。
其中,1-胶布,2-底座,3-铁丝网,4-调节钮,5-固定针,6-竖直长孔,7-灸筒,8-灸盖,9-通风孔,10-筒体,11-温度调节器,12-隔热层,13-药饼,14-艾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参阅图1、图2、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一种用于中医临床的隔药灸装置,包括灸盖8、灸筒7及艾柱14,还包括温度调节器11、底座2、胶布1;所述灸筒7上下两端均开口且其上端设有所述灸盖8,下端设有所述底座2;所述灸盖8顶部设有通风孔9,该通风孔9排放艾灸时产生的烟雾;所述灸筒7侧面设有竖直长孔6;所述底座2下方设有胶布1,所述胶布1为一次性纯木浆医用胶布,通过一定的黏性,将底座2与患者身体固定,以达到固定隔药灸装置的作用;
所述温度调节器11包括调节钮4、筒体10及铁丝网3,所述筒体10的内层与所述铁丝网3焊接连接,所述筒体10的外层包裹硅胶层,此硅胶层与所述灸筒7的内壁接触连接,该硅胶层可增加与所述灸筒7内壁的摩擦力,防止所述铁丝网3在治疗时随意上下滑动;所述调节钮4的一端与所述筒体10固定,另一端穿过所述竖直长孔6延伸至灸筒7外,通过上下移动此调节钮4使得所述筒体10连同铁丝网3在灸筒7内上下移动;所述铁丝网3上固定有至少一固定针5,该固定针5为不锈钢平头针,以起到固定艾柱14,防止艾柱14掉落的作用。
所述铁丝网3为孔交错排布的两层网,有效防止艾灰的掉落烫伤患者。
所述通风孔上覆盖过滤网纱,起到对艾灸排放烟雾进行过滤作用。
所述通风孔为圆形或方形,均适用艾灸排放烟雾的作用。
所述灸盖8,其上下为双层圆柱形圆筒嵌套而成,上端盖顶设有通风孔9,下端敞开,所述灸盖内外均由锡箔纸紧密包裹,以延长隔药灸治疗时间。
所述灸盖8材质为纸质或木质。
所述灸筒7为圆筒形,其为上下两端无封口圆柱形结构,且内外均由锡箔纸紧密包裹,以延长隔药灸治疗时间。
所述灸筒7材质为纸质或木质。
所述筒体10为上下开口的圆筒状,其材质选用铁质,圆筒状的筒体10可以使得艾柱的重量尽量均匀分布在铁丝网上,且筒体10本身有一定的高度,即使艾柱会发生一定的歪斜,也不会轻易倒塌。
所述底座为圆环形薄片,由锡箔纸紧密包裹,用于装置的固定。
所述胶布1为正方形,其中间有一圆孔,该圆孔套设底座外层,将隔药灸底座与患者固定。
实施例二
参阅图4、图5,为了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一种用于中医临床的隔药灸装置,与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在温度调节器11下方还设有隔热层12,该隔热层12为圆饼状,隔热层12材质为隔热效果优良的荷兰板,其外表由锡箔纸紧密包裹,在防止艾灰掉落的同时让患者仅感受到微微的艾灸温度,达到安慰治疗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具体操作时,相关技术人员首先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带隔热层12(安慰疗法)或者不带隔热层12(治疗法)的隔药灸装置;再将艾柱14穿过固定针5放置于温度调节器11的铁丝网3上;再选定患者的艾灸穴位后,将药饼13放置于患者相应穴位上,具体的,艾柱14与患者皮肤之间隔着药饼13,药饼13中药打粉制成,点燃艾柱14进行治疗的时候,既能发挥艾灸的作用,又能发挥药饼13的作用,因为药饼13中的中药可以透过穴位皮肤被吸收;利用胶布1将装置固定在患者身上;用香点燃艾柱14进行艾灸;盖上灸盖8;在治疗期间,根据患者的反馈,上下移动调节钮4的高度来调节隔药灸的艾灸温度;治疗完毕后,撕下胶布1取下装置,取下药饼13,清理艾灰。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装置在使用时艾灰不易掉落烫伤患者、小巧且操作方便可用于身体各个部位、可获得良好稳定的隔药灸治疗效果。具体的,1、灸盖的设置可减少热量的流失、延长隔药灸治疗时间,灸盖上的通风孔排放艾灸时产生的烟雾,且其上覆盖过滤网纱,则可在一定程度上对艾烟进行了过滤,减少了医务人员及患者的粉尘吸入的同时减少了空气污染。2、固定针的设置很好的固定了艾柱的位置,保证了艾柱不会因为患者体位变化或置于倾斜位置而出现掉落。3、胶布的设置将装置底座与患者皮肤紧贴一起,且胶布可更换,为一次性医用胶贴,降低了不同患者间传染皮肤疾患的风险。
上述实施例中的实施方案可以进一步组合或者替换,且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专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化和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用于中医临床的隔药灸装置,包括灸盖、灸筒及艾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调节器、底座、胶布;所述灸筒上下两端均开口且其上端设有所述灸盖,下端设有所述底座;所述灸盖顶部设有通风孔,所述灸筒侧面设有竖直长孔,所述底座下方设有胶布;
所述温度调节器包括调节钮、筒体及铁丝网,所述筒体的内层与所述铁丝网焊接连接,所述筒体的外层包裹硅胶层,此硅胶层与所述灸筒的内壁接触连接;所述调节钮的一端与所述筒体固定,另一端穿过所述竖直长孔延伸至灸筒外,通过上下移动此调节钮使得所述筒体连同铁丝网在灸筒内上下移动;所述铁丝网上固定有至少一固定针,该固定针为不锈钢平头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中医临床的隔药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铁丝网为孔交错排布的两层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中医临床的隔药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孔上覆盖过滤网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中医临床的隔药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灸筒为圆筒形,其内外均由锡箔纸紧密包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中医临床的隔药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为上下开口的圆筒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中医临床的隔药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为圆环形薄片,由锡箔纸紧密包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中医临床的隔药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布为正方形,其中间有一圆孔,该圆孔套设底座外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中医临床的隔药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器下方还设有隔热层,该隔热层为圆饼状。
CN201920048322.1U 2019-01-11 2019-01-11 一种用于中医临床的隔药灸装置 Active CN2102286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48322.1U CN210228673U (zh) 2019-01-11 2019-01-11 一种用于中医临床的隔药灸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48322.1U CN210228673U (zh) 2019-01-11 2019-01-11 一种用于中医临床的隔药灸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28673U true CN210228673U (zh) 2020-04-03

Family

ID=699615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48322.1U Active CN210228673U (zh) 2019-01-11 2019-01-11 一种用于中医临床的隔药灸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2867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55549A (zh) * 2021-10-20 2021-12-31 西安植之素生物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艾灸装置
CN114404281A (zh) * 2022-02-12 2022-04-29 安徽中医药大学 一种艾灸双盲实验装置
CN114469721A (zh) * 2022-02-12 2022-05-13 海南符文彬教授针灸养生文化研究院 一种艾灸效应评估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55549A (zh) * 2021-10-20 2021-12-31 西安植之素生物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艾灸装置
CN114404281A (zh) * 2022-02-12 2022-04-29 安徽中医药大学 一种艾灸双盲实验装置
CN114469721A (zh) * 2022-02-12 2022-05-13 海南符文彬教授针灸养生文化研究院 一种艾灸效应评估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228673U (zh) 一种用于中医临床的隔药灸装置
CN109009993A (zh) 一种便携的湍流式多功能蒸疗设备
CN206102909U (zh) 一种艾灸熏蒸床
CN209316503U (zh) 一种新型包装纸微烟艾条
CN209809002U (zh) 一种理疗床
CN211835355U (zh) 一种艾灸仪
CN213099390U (zh) 一种艾灸器具
CN111759729B (zh) 一种五层筒形中药艾制品循环焚烧装置
CN107929047A (zh) 一种温度可控的艾灸治疗仪
CN210644581U (zh) 一种艾灸座及艾烛
CN110638640B (zh) 一种麝香药灸
CN209220945U (zh) 一种可控温艾灸装置
CN208511506U (zh) 一种温度可控的艾灸治疗仪
CN209092155U (zh) 艾灸纸筒器具
CN209519097U (zh) 一种便携的湍流式多功能蒸疗设备
CN211634306U (zh) 一种艾灸罐
CN209253577U (zh) 一种无烟艾灸装置
CN207693911U (zh) 一种腰椎康复艾灸装置
CN207075978U (zh) 一种自点燃艾灸贴
CN111317663A (zh) 一种使用温灸条的微型隔物灸器
KR200407506Y1 (ko) 쑥뜸기
CN209809010U (zh) 一种隔药灸盒
CN215900380U (zh) 一种临床中医用灸疗装置
CN210812518U (zh) 一种隔物灸具
CN214910445U (zh) 一种可调节式控温控烟艾灸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