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53680U - 一种使用温灸条的微型隔物灸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使用温灸条的微型隔物灸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53680U
CN213553680U CN202020137459.7U CN202020137459U CN213553680U CN 213553680 U CN213553680 U CN 213553680U CN 202020137459 U CN202020137459 U CN 202020137459U CN 213553680 U CN213553680 U CN 2135536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xibustion
cylinder
container
device body
mini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3745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海玲
吴子建
胡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13745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536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536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5368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使用温灸条的微型隔物灸器,主要包括衬物容器、器身、灸筒和切割器;所述的衬物容器下端与皮肤相连,上端与所述的器身相连;所述的器身内部嵌有灸筒,外部设有两个通风口和固定卡扣;所述灸筒用于容纳温灸条,上方设有可提拉把手,底部设有可拆卸式防尘网,内部设有固定针及限定针;所述的切割器用于塑造衬物形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使用温灸条的微型隔物灸器具有在关节部位使用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使用温灸条的微型隔物灸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灸疗器具,具体涉及以关节部位使用隔物灸为目的的器具,该器具可用于关节部位的病变。
背景技术
隔物灸是临床有效的一种中医疗法,其能够利用艾的药物作用、光热作用、所隔材料或药物的治疗作用以及腧穴的作用等多种效应来刺激局部,既避免了直接灸伤皮肤,又可以借助间隔物的药物作用和腧穴的效应发挥协同作用,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其中,隔姜灸有温胃止呕、散寒止痛的作用,可以治疗寒邪导致的呕吐、胃痛、风寒痹痛;隔盐灸有回阳救逆的作用,能够治疗腹痛、泄泻、痢疾、风湿痹症等阳气虚脱症;隔附子饼灸有温补肾阳的作用,能够治疗阳痿、早泄、宫寒不孕以及疮疡久溃不敛等病症。
隔物灸治疗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东晋时期,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就有使用隔物灸的记载,如《肘后备急方·卷二》记载:“治霍乱烦闷凑满,又方,以盐纳脐中上,灸二七壮。”卷五提出一切毒肿“取独颗蒜横截厚一分,安肿头上,炷如梧桐子大,灸蒜上百壮,不觉消,数数灸。”
但是,传统隔物灸操作比较粗糙,比如所隔衬物无法固定于关节部位;燃烧着的艾炷容易掉落,引发烫伤,存在安全隐患;用细碎的艾绒制作出圆锥状的艾柱,耗时久,还容易散开;灸疗结束后,艾灰暴露在外,滚落后散开,不易清理,而且散落的火星易点燃覆盖在患者身上的衣被。因而传统隔物灸在临床上具有操作不方便、不安全、效率低等弊端。
鉴于上述种种不足,行业内技术人员开始着手研究新的方法来充分利用隔物灸进行治疗,如公开号为CN109481292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的一种“隔物灸贴及其保存和使用方法”,该隔物灸贴依次设置无纺布层、自发热层、药物层,双面胶黏贴层和胶粘隔离层。其中,药物层以艾绒为主,外加艾草精油,通过铁粉发热原理来促进药物和药油的渗透穴位吸收,从而起到灸疗的作用。该发明避免了将燃烧的艾炷放置于患者身上,可以将隔物灸贴直接贴位于人体任意需要治疗的部位,提高了治疗的的安全性、便捷性。然而,该专利申请药物层的材料比较单一、固定,不能适应疾病的特殊性。研究表明,艾绒燃烧产物包括光热、烟气、灰烬三类,其中光热和烟气属于艾灸产生功效的物质基础。该隔物灸贴没有用火点燃艾绒进行施灸,因而没有发挥火的光热作用以及烟气的作用,难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另外,铁粉自体发热的热量多少以及热量维持的时间长短难以控制。受热量限制,局部穴位对药物层的吸收效果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吸收效果好、体积小、安全性高的隔物灸器,具有能在关节部位固定,防止烫伤,容易收集艾灰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使用温灸条的微型隔物灸器,主要包括衬物容器、器身、灸筒以及切割器。所述的衬物容器下端固定于皮肤,上端与所述的器身连通;所述的器身顶端与灸筒顶端相连;所述的灸筒嵌插于器身之内;所述的切割器作为辅助工具,独立于所述衬物容器、所述器身及所述灸筒组成的主体装置之外,其中:
(Ⅰ)所述衬物容器(直径约80-90mm,高约30mm)为木质,内部中空,用于容纳隔物灸的所隔物,如生姜、附子饼等。衬物容器的底部的边缘一圈留有一定宽度,用于黏贴医用防过敏双面胶。所述医用防过敏双面胶用于固定所述的主体装置于患处皮肤或关节部位;
(Ⅱ)所述器身为木质,呈上窄下宽的圆台形,用于支撑灸筒和防止热量散失。所述器身下端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通风口,作为温灸条燃烧所需氧气的入口和艾烟散发的出口。所述器身顶端设有两个对称的可旋转式固定卡扣,为金属材质,用于固定灸筒,防止灸筒掉落;
(Ⅲ)所述灸筒(底部直径约20mm,高约50-60mm)嵌插于器身内部,用于容纳温灸条(温灸条每段直径约:18mm,长约27mm),其上端为筒盖。所述筒盖为木质,顶端设有可提拉把手,下端与筒身相连且不可拆分。所述的筒身为致密的网状结构,使温灸条燃烧后热量得以向器身内部以及衬物传播。该设计目的在于使衬物受热均匀,进而使熏灸处皮肤受热均匀。所述衬物容器内部设有一根固定针(长约40mm),用于固定温灸条。所述固定针中上端有限定针(距离筒盖约5mm),用于限制温灸条插入的深度,防止过度嵌插,导致温灸条燃尽时烧毁所述的筒盖。所述灸筒底部设有可拆卸式防尘网,网状结构便于传输热量。同时,又可以收集艾灰,防止艾灰散落,烫伤皮肤或污染衣物;
(IV)所述切割器为金属材质,用于塑造衬物形状,使衬物能被所述的衬物容器所容纳。其上部设有贴合手掌的环形按压手柄,下部设有圆柱形的切割刀片。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灸筒,可在施灸过程中根据个体差异添加温灸条段。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灸筒,可在患者感觉到烫时,随时取出。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切割器刀片直径根据所述的衬物容器直径确定。
以下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使用温灸条的微型隔物灸器的工作过程:
使用时将固定卡扣旋到外缘,取下灸筒并倒置。取下防尘网,打开灸筒,取下一节温灸条,插入灸筒内的固定针,若感觉到阻力时则停止下插。点燃温灸条,盖上防尘网,将灸筒放入器身内。用切割器切好与衬物容器大小相同的生姜片(衬物以生姜为例),将切好的生姜放置于被施灸部位,将衬物容器完全覆盖生姜,并使衬物容器底端的医用防过敏双面胶完全黏贴在局部皮肤上。待温灸条完全烧尽,将固定卡扣向外旋转,取下灸器内部的灸筒,拿下灸筒底部的防尘网,倒出艾灰即可。可根据患者需要确定施灸温灸条段的节数。若患者感觉烫,可随时取出灸筒,调节温灸条嵌插高度,防止烫伤。
本实用新型较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计采用温灸条代替传统艾绒搓制的艾炷,直接取用,不易松散,具有方便、安全的优点;衬物容器的底部可粘贴医用防过敏双面胶,可将主体装置固定在患处或穴位处,可实现在关节部位使用隔物灸;衬物容器的设计,固定了所隔物,使之不易滑落;器身的设计既作为灸筒的支撑,又防止燃烧的温灸条直接暴露在外,防止热量流失;灸筒底部防尘网的设计,既能防止燃烧的温灸条掉落,又能收集艾灰,使施灸更加安全卫生;灸筒内部固定针的设计,既用于固定温灸条,又可调节温灸条嵌插深度,防止烫伤。本实用新型设计有效改善了传统隔物灸施灸部位局限、不安全、难以控制温度等缺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使用温灸条的微型隔物灸器的结构视图;
图2为图1的灸筒结构视图,其中温灸条为插入状态;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使用温灸条的微型隔物灸器配套切割器的结构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使用温灸条的微型隔物灸器的部位(以膝关节为例)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一种使用温灸条的微型隔物灸器主要包括衬物容器5、器身2和灸筒3。其中,器身2的顶端设有固定卡扣1,下端左右各有一个通风口4。衬物容器5的底部设有医用防过敏双面胶黏贴圈6。
参见图2,所述的灸筒用于容纳温灸条12,其主要包括筒盖8、筒身11、防尘网13。其中,筒盖8和筒身11固定在一起,防尘网13为可拆卸式。其中,筒盖8顶端设有可提拉把手7,下端设有固定针10,固定针10中上端设有限定针9。
参见图3,所述的切割器主要包括按压手柄14,和圆形刀片15。其中,刀锋16在圆形刀片15的底端。
以下结合附图,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工作原理:
参见图1、图2、图4,一种使用温灸条的微型隔物灸器,主要通过衬物容器5固定所隔衬物(如生姜);通过灸筒3容纳温灸条12和收集艾灰;通过固定针10固定温灸条12和调节温灸条12插入深度,从而调节温度;通过在黏贴圈6上黏贴医用防过敏双面胶将主体装置固定在关节部位。
上述一种使用温灸条的微型隔物灸器使用时可按以下步骤操作:
1.用切割器将生姜(以生姜为例)切成与衬物容器5相同的形状备用;
2.在衬物容器5底端的黏贴圈6贴上医用防过敏双面胶;
3.将器身2顶部的固定卡扣1旋到外缘,取下灸筒3并倒置。打开灸筒3的防尘网13,打开灸筒3,取下一节温灸条12,插入灸筒3内的固定针10,若感觉到阻力时则停止下插。点燃温灸条12,盖上防尘网13,将灸筒3放入器身2内,将固定卡扣1旋到内缘,固定灸筒3;
4.将切好的生姜放置于被施灸部位,使衬物容器5完全覆盖生姜,将医用防过敏双面胶完全黏贴在局部皮肤上固定主体装置;
5.温灸条12完全烧尽,取下灸器内部的灸筒3,打开灸筒底部的防尘网13,倒出艾灰。

Claims (5)

1.一种使用温灸条的微型隔物灸器,主要包括衬物容器、器身、灸筒和切割器;所述的衬物容器下端固定于皮肤,上端与所述的器身连通;所述的器身顶端与灸筒顶端相连;所述的灸筒由器身顶端嵌插于器身之内;所述的切割器独立于所述衬物容器、所述器身及所述灸筒组成的主体装置之外,其中:所述衬物容器的底部边缘一圈有一定的宽度,内部中空;所述器身呈上窄下宽的圆台形,其下端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通风口,顶端设有两个对称的可旋转式固定卡扣;所述灸筒上端为筒盖;所述筒盖与筒身连通;所述的筒身与防尘网相连;所述切割器上部设有凸起的按压手柄;所述按压手柄下部设有圆柱形切割刀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温灸条的微型隔物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衬物容器底端可黏贴医用防过敏双面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使用温灸条的微型隔物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器身内部可嵌插并且支撑灸筒。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使用温灸条的微型隔物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灸筒内部设有固定针;所述固定针中上端设有限定针;所述灸筒下端设有可拆卸式防尘网。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使用温灸条的微型隔物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器的按压手柄有贴合人体手掌的设计。
CN202020137459.7U 2020-01-21 2020-01-21 一种使用温灸条的微型隔物灸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5536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37459.7U CN213553680U (zh) 2020-01-21 2020-01-21 一种使用温灸条的微型隔物灸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37459.7U CN213553680U (zh) 2020-01-21 2020-01-21 一种使用温灸条的微型隔物灸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53680U true CN213553680U (zh) 2021-06-29

Family

ID=765209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37459.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553680U (zh) 2020-01-21 2020-01-21 一种使用温灸条的微型隔物灸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536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63568B2 (en) Moxa stick, moxibustion devic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KR101740544B1 (ko) 단열 쑥뜸기
CN102552022B (zh) 一种温针温灸器
CN105943370A (zh) 真空防烫无烟艾灸盒
CN213553680U (zh) 一种使用温灸条的微型隔物灸器
CN111317663A (zh) 一种使用温灸条的微型隔物灸器
CN201823043U (zh) 压灸器
CN210631491U (zh) 一种艾灸辅助装置
CN110638640B (zh) 一种麝香药灸
CN208541569U (zh) 温针灸具
CN208598794U (zh) 一种底座灸
CN206285260U (zh) 可控型集热式防烫伤温针灸用具
CN211024060U (zh) 一种适用于中医温针灸培训的隔热艾灰收集垫
KR20120096840A (ko) 대나무 소금 쑥뜸기
CN205268569U (zh) 一种枕颈部艾灸箱
CN209751656U (zh) 一种两用温针灸筒
CN213346815U (zh) 一种新型的姜灸装置
CN210812518U (zh) 一种隔物灸具
CN212395390U (zh) 一种艾灸用固定螺纹装置
CN213608182U (zh) 一种新型隔姜灸装置
CN216456025U (zh) 一种多功能无烟灸具
CN213608205U (zh) 一种全新封闭式隔物灸具
CN219538886U (zh) 一种倒流烟灸器
CN210844238U (zh) 一种艾灸盒
CN109481297B (zh) 一种艾灸辅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6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