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12132U - 气囊垫组件、智能防压疮坐垫以及监护系统 - Google Patents

气囊垫组件、智能防压疮坐垫以及监护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12132U
CN210812132U CN201921489222.9U CN201921489222U CN210812132U CN 210812132 U CN210812132 U CN 210812132U CN 201921489222 U CN201921489222 U CN 201921489222U CN 210812132 U CN210812132 U CN 2108121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shion
airbag
airbag cushion
air
inf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8922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路如旃
苏红宏
陆明松
朱方方
范立涛
尤勇
潘云光
吴亚健
尤启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Flexible Electronics Technology of THU Zhejiang
Shanghai Chuangshi Medica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huangshi Industry Group Co ltd
Institute of Flexible Electronics Technology of THU Zhejia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huangshi Industry Group Co ltd, Institute of Flexible Electronics Technology of THU Zhejiang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huangshi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8922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121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121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121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囊垫组件、智能防压疮坐垫以及监护系统。所述气囊垫组件包括气囊垫以及与所述气囊垫连通的充泄气装置;所述气囊垫包括多个相互间不连通的气囊子区域;所述充泄气装置包括气泵、充泄气管道、电机以及与电机连接的切换阀;所述气泵通过所述充泄气管道与所述气囊垫连通,用于对所述气囊垫进行充泄气;所述电机与所述切换阀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切换阀将所述气泵与各个所述气囊子区域连通。该气囊垫组件通过设置切换阀,采用电机驱动切换阀将气泵与不同气囊子区域连通,从而方便对不同气囊子区域进行充泄气调节;同时,有利于降低功耗、体积和重量。

Description

气囊垫组件、智能防压疮坐垫以及监护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气囊垫组件、智能防压疮坐垫以及监护系统。
背景技术
压疮又称为褥疮或压力性溃疡,是指身体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或者长期物理化学因素的刺激引起神经营养紊乱及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从而导致软组织变性、溃烂和坏死。是人体局部所受压力和受压的持续时间超过一定限度后引起的组织损伤。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对健康的关注,人们在对压疮预防上面采取了很多的措施并且开发了很多的产品,比如对于床垫就有无源和有源2种,而对于坐垫也是如此,坐垫中无源的较多,而有源的较少。现有的有源坐垫多为气囊型,由多个独立的气囊子区域组成,每一气囊子区域通过对应的充泄气管道连接于充气装置,并通过对应的控制阀进行控制。提高坐垫防压疮效果的方法有增加可调压气囊子区域的数量,这样就需增加对应数量的控制阀,同时也会带来诸如重量、功耗和体积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囊垫组件、智能防压疮坐垫以及监护系统,可以方便地对气囊垫的不同气囊子区域进行充泄气调压,有利于降低功耗、体积和重量。
一种气囊垫组件,所述气囊垫组件包括气囊垫以及与所述气囊垫连通的充泄气装置;
所述气囊垫包括多个相互间不连通的气囊子区域;
所述充泄气装置包括气泵、充泄气管道、电机以及与电机连接的切换阀;
所述气泵通过所述充泄气管道与所述气囊垫连通,用于对所述气囊垫进行充泄气;
所述电机与所述切换阀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切换阀将所述气泵与各个所述气囊子区域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泄气装置还包括设有排气口的排气管道;所述气囊垫包括多个子气囊,相邻所述子气囊之间具有气囊间隙;
所述气囊垫通过所述充泄气管道与所述排气管道连通,所述排气管道与外部环境连通,所述排气口设置于所述气囊间隙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囊垫具有交叉设置的第一方向气囊间隙和第二方向气囊间隙;
所述排气管道上设置有多个所述排气口;
所述排气管道伸入所述第一方向气囊间隙和/或所述第二方向气囊间隙,所述排气口设置在所述第一方向气囊间隙和所述第二方向囊间隙的交叉位置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泄气装置还包括第一开关机构,所述第一开关机构设置于所述排气管道上;
所述第一开关机构用于导通或断开所述气囊垫与所述排气管道之间的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泄气装置还包括第二开关机构,所述第二开关机构用于将所述气泵分别与所述气囊垫和外部环境连通,以使所述气泵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开关机构对所述气囊垫进行充气或泄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开关机构包括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二开关机构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在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三通阀将所述气泵与外部环境导通,所述第二三通阀将所述气泵与所述气囊垫导通,所述充泄气装置处于充气状态;
在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三通阀将所述气泵与所述气囊垫导通,所述第二三通阀将所述气泵与所述排气管道导通,所述充泄气装置处于泄气状态。
一种智能防压疮坐垫,包括如上所述的气囊垫组件、环境监测装置以及控制装置;所述气囊垫组件和所述环境监测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所述环境监测装置用于采集环境信息;
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环境信息控制所述充泄气装置进行充气、泄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境监测装置包括重量传感器、气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中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的生命体征监测装置,用于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信息,并将所述生命体征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生命体征信息控制所述气囊垫组件。
一种监护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智能防压疮坐垫以及外部设备;
所述智能防压疮坐垫与所述外部设备连接;
所述智能防压疮坐垫将所述环境信息发送至所述外部设备;
所述外部设备根据所述环境信息控制所述智能防压疮坐垫。
上述气囊垫组件、智能防压疮坐垫以及监护系统,通过设置切换阀,采用电机驱动切换阀将气泵与不同气囊子区域连通,从而方便对不同气囊子区域进行充泄气调节;同时,有利于降低功耗、体积和重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智能防压疮坐垫的系统结构图;
图2为图1智能防压疮坐垫具体结构的系统结构图;
图3为图2中气囊垫的区域划分图;
图4为图1智能防压疮坐垫的区域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被动泄气方式的原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主动泄气方式的原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切换阀的结构爆炸图;
图8为图7中定子和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智能防压疮坐垫充泄气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智能防压疮坐垫气压调节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监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采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案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案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案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案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压疮是康复医学中常见的并发症,非原发病,大多是因其他的原发病未经很好的护理而造成的损伤压疮,易发于长期卧床、体质衰弱、翻身不便以及肢体感觉障碍者。对于压疮,预防重于治疗,充分注重预防完全可以防止其发生;一旦已形成压疮,在治疗上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还会影响主要疾病的治疗。
预防压疮的方法除加强营养外,主要为定期给受压严重的部位减压,包括:(1)定时翻身或变换体位;(2)局部组织轻柔按摩;(3)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根据其预防方法,需要花费护理人员大量的时间,而我国护理资源不足,常在病人出现压疮时才采取护理措施,而非运用护理程序去发现和解决病人问题。
如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囊垫组件,用于调整患者与气囊垫300接触部位的温湿度。
气囊垫组件包括气囊垫300以及与气囊垫300连通的充泄气装置400。充泄气装置400用于对气囊垫300进行充泄气。气囊垫300包括多个相互间不连通的气囊子区域。具体地,气囊垫300包括:可充泄气气囊区域以及非充泄气气囊区域;可充泄气气囊区域包括多个相互间不连通的气囊子区域,多个气囊子区域分别与充泄气装置400连通。
充泄气装置400包括气泵410、充泄气管道420、电机440以及与电机440连接的切换阀450;气泵410通过充泄气管道420与气囊垫300连通,用于对气囊垫300进行充泄气;440电机与切换阀450连接,用于驱动切换阀450将气泵410与各个气囊子区域连通。具体地,切换阀450包括主端口455和多个副端口456,充泄气管道420包括主管道(未图示)和多个副管道(未图示),切换阀450的主端口455与主管道连通,切换阀450的每个副端口456与对应的副管道连通。切换阀450的主端口455通过主管道与气泵410连通,切换阀450的每个副端口456通过副管道与相应的气囊子区域连通,通过电机440驱动切换阀450将主端口455与不同的副端口456导通,从而实现气泵410与相应气囊子区域连通,从而方便对不同气囊子区域进行充泄气调节,且有利于降低功耗、体积和重量。气囊垫组件通过使气泵410与不同的气囊子区域连通,对各个气囊子区域进行充泄气,从而调整各个气囊子区域的气压压强,使臀部接触的气囊垫区域的子气囊310均分患者的重量。在一个实施例中,气囊垫组件与控制装置200连接,控制装置200设置有用于采集充泄气管道420气压压强的气压传感器,控制装置200分别与电机440以及气泵410电连接,控制装置200根据气压传感器采集的气压压强调节气泵410的输送气体的速率,和/或通过控制电机440驱动切换阀450将气泵410与相应气囊子区域连通,调节各个气囊子区域的气压压强。
在一个实施例中,切换阀450包括定子451、转子452、连接件453和外壳454,外壳454的一端与定子451连接,电机440转轴穿过外壳454的另一端与连接件453连接。外壳454与定子451形成收容腔,收容转子452和连接件453,定子451与转子452相互抵接。外壳454还包括密封件,密封件套设于连接件453外侧,转子452与连接件453固定连接,密封件压紧转子452,用于增加气密性。定子451和转子452为金属材料,但不限于此。具体地,定子451设置有一个主通孔4511和多个副通孔4512,主通孔4511与主端口455连通,副通孔4512与副端口456连通,多个副通孔4512设于主通孔4511周围,且主通孔4511与各副通孔4512内置螺纹且平行,主通孔4511和副通孔4512均具有进气和出气的功能。转子452设有用于连通主通孔4511和副通孔4512的连通通道4521,连通通道4521可以为沟槽或孔结构。电机440通过连接件453带动转子452旋转,转子452的连通通道4521可以将定子451的主通孔4511与不同副通孔4512导通,从而对气囊垫300的不同气囊子区域进行充泄气。在充泄气装置400充气时,转子452的靠近定子451一侧的侧面及靠近连接件453一侧的侧面都处于高压的气体下,压力相互抵消,降低了对结构密封的要求。充泄气装置400只需要一个切换阀450就可以对可充泄气气囊区域的多个气囊子区域进行充泄气调压,降低了充泄气装置400的功耗、体积和重量。在一个实施例中,定子451的主通孔4511和副通孔4512形成30度的夹角。可以理解,所述夹角也可以为60度、90度、120度、150度、180度或其他度数。
气囊垫300包括多个子气囊310,相邻子气囊310之间具有气囊间隙,可以理解,子气囊310截面可以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或六边形中任意一种。充泄气装置400还包括设有排气口431的排气管道430;排气管道430设于气囊间隙,气囊垫300通过充泄气管道420与排气管道430连通,排气管道430与外部环境连通,排气口431设置于气囊间隙处,排出的气流经气囊间隙带走淤积在患者与气囊垫300之间的潮气,从而使患者与气囊垫300接触部位的湿度下降。具体地,气泵410的出气口与充泄气管道420连通,将气体输送至气囊垫300内。排气管道430通过充泄气管道420与气囊垫300连通,当气囊垫300泄气时,通过排气管道430将气囊垫300内的气体排放到外部环境中。充泄气装置400外接有供电装置600,供电装置600为充泄气装置400提供运行电能。
气囊垫300具有交叉设置的第一方向气囊间隙和第二方向气囊间隙;充泄气装置400设置有多个排气口431;排气管道430设于第一方向气囊间隙和/或第二方向气囊间隙,排气口431设置在第一方向气囊间隙和第二方向囊间隙的交叉位置处。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方向气囊间隙为横向气囊间隙,第二方向气囊间隙为竖向气囊间隙,排气管道430伸入横向气囊间隙和/或竖向气囊间隙,排气口431设置在横向气囊间隙和竖向气囊间隙的交叉位置处。排气管道430为硬质管道,排气管道430呈直线型位于气囊垫300竖向气囊间隙中,在与每个横向气囊间隙交叉位置处均设置有排气口431。可以理解,排气管道430也可以呈直线型位于气囊垫300横向气囊间隙中,在与每个竖向气囊间隙交叉位置处均设置有排气口431。排气管道430也可以呈弯折型分布在横向气囊间隙以及竖向气囊间隙中。在气囊垫300进行排气时,排气口431置于气囊间隙,排出的气体吹向患者与气囊垫300接触的部位,或排出的气体沿气囊间隙吹向气囊垫300的边缘,排出的气流带走患者与气囊垫300之间的高温高湿气体。还可以通过控制气泵410的进气气体的温度和湿度,从而控制排出气体的温度和湿度,达到控制气囊垫300的温湿度。通过在气囊垫300的气囊间隙处设置排气口431,带走淤积在患者与气囊垫300之间的潮气,从而使患者与气囊垫300接触部位的湿度下降,从而达到预防压疮的作用。
充泄气装置400还包括进气管道470,进气管道470与气泵410的进气口连通,气泵410通过进气管道470将外部气体输入气囊垫300中。可以理解,气泵410也可以无需进气管道470,直接通过进气口将外部气体输入气囊垫300中。
充泄气装置400至少包括被动泄气结构和主动泄气结构的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充泄气装置400采用被动泄气结构。被动泄气采用区域气囊内的压强大于环境气压的原理,使气囊内的气体排出。被动泄气的具体结构如下:充泄气装置400还包括第一开关机构460,第一开关机构460设置于排气管道430上,第一开关机构460用于导通或断开气囊垫300与排气管道430之间的连通。第一开关机构460为通断阀,通过控制通断阀的开启或关闭,使充泄气管道420与排气管道430连通或断开。在一个实施例中,通断阀具有第一阀口以及第二阀口,第一阀口与充泄气管道420连接,第二阀口与排气管道430连接。当通断阀开启时,气囊垫300中的气体的压强大于环境气压,使气囊内的气体排出;当通断阀关闭时,防止气囊垫300中的气体排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充泄气装置400采用主动泄气结构。主动泄气采用气泵410的进气口与出气口配合三通阀的逻辑来达到主动排气,通过气泵410将气囊垫300中的气体抽出,加快泄气速度。主动泄气的具体结构如下:充泄气装置400还包括第二开关机构480,第二开关机构480用于将气泵410分别与气囊垫300和外部环境连通。具体地,第二开关机构480用于将气泵410分别与进气管道470和外部环境连通、与切换阀450和气囊垫300连通,或将气泵410分别与切换阀450和气囊垫300连通、排气管道430和外部环境连通,以使气泵410能够通过第二开关机构480对气囊垫300进行充气或泄气。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开关机构480包括第一三通阀481和第二三通阀482,第二开关机构480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时,第一三通阀将气泵410与外部环境导通,第二三通阀将气泵410与气囊垫300导通,充泄气装置400处于充气状态;在第二状态时,第一三通阀将气泵410与气囊垫300导通,第二三通阀将气泵410与排气管道430导通,充泄气装置400处于泄气状态。具体地,第一三通阀481和第二三通阀482均具有第一阀口、第二阀口以及第三阀口。充泄气管道420包括第一充泄气管道421、第二充泄气管道422和第三充泄气管道423。第一三通阀481的第一阀口与第一充泄气管道421连通,第二阀口与第三充泄气管道423连通,第三阀口与进气管道470连通。第二三通阀482的第一阀口与第二充泄气管道422连通,第二阀口与排气管道430连通,第三阀口与第三充泄气管道423连通。当第二开关机构480在第一状态时,第一三通阀481将第一充泄气管道421与进气管道470导通,第二三通阀482将第二充泄气管道422与第三充泄气管道423导通,充泄气装置400处于充气状态,对气囊垫300进行充气;当第二开关机构480在第二状态时,第一三通阀481将第一充泄气管道421与第三充泄气管道423导通,第二三通阀482将第二充泄气管道422与排气管道430导通,充泄气装置400处于泄气状态,对气囊垫300进行泄气。更具体地,第一三通阀481和第二三通阀482为两位三通电磁阀,均具有通电和断电两种状态,当第一三通阀481和第二三通阀482处于通电状态,充泄气装置400对气囊垫300进行充气;当第一三通阀481和第二三通阀482处于断电状态时,充泄气装置400对气囊垫300进行泄气。
上述气囊垫组件,通过将排气管道430的排气口431设置于气囊间隙处,当气囊垫300泄气时,气体从排气口431排出,经气囊间隙带走淤积在患者与气囊垫300之间的潮气,从而使患者与气囊垫300接触部位的湿度下降,从而达到预防压疮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防压疮坐垫10,让患者坐于智能防压疮坐垫10上,根据环境信息调节气囊垫300的可充泄气气囊区域内的气压压强,对患者的局部组织受力点进行调节,从而达到预防压疮的作用。
智能防压疮坐垫10包括:如前所述的气囊垫组件、环境监测装置100和控制装置200,气囊垫组件包括气囊垫300以及与气囊垫300连通的充泄气装置400。气囊垫300与充泄气装置400管道连通,充泄气装置400和环境监测装置100分别与控制装置200电连接,充泄气装置400和控制装置200收容于气囊垫300。具体地,环境监测装置100用于采集环境信息,并将环境信息发送至控制装置200,控制装置200用于根据环境信息控制充泄气装置400进行充气或泄气。控制装置200包括与环境监测装置100连接的检测模块220,检测模块220用于分析环境监测装置100发送的环境信息。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装置200分析环境信息,判断环境信息是否在预设的范围内,若超出预设的范围,则控制装置200控制充泄气装置400对气囊垫300进行充气或泄气,或调整对气囊垫300的充泄气频率;若在预设的范围内,则控制装置200控制充泄气装置400停止充气或泄气,或按预设频率对气囊垫300进行充气或泄气。环境监测装置100包括重量传感器、气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中至少一种。在一个实施例中,环境信息为重量传感器检测到的患者重量,气压传感器检测到气囊垫300内的气压,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患者与气囊垫300之间的空气温度以及湿度传感器检测到患者与气囊垫300之间的空气湿度。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环境监测装置100还包括陀螺仪,陀螺仪用于检测智能防压疮坐垫10的方向角,以判断患者的坐姿。
气囊垫300与充泄气装置400管道连通,充泄气装置400与控制装置200电连接,充泄气装置400用于根据控制装置200的控制对气囊垫300进行充泄气。具体地,气囊垫300包括多个子气囊310,充泄气装置400与多个子气囊310连接,对多个子气囊310进行充气或泄气。更进一步地,各气囊子区域的气囊高度不同,充满气后气囊垫300表面凹凸不平,其高度的设计符合人体臀部与气囊垫300之间的压力分布。在一个实施例中,环境监测装置100为重量传感器和气压传感器,用于采集患者的重量信息以及子气囊310的气压压强,控制装置200分析重量信息以获得对应重量信息的每个子气囊310的目标压强,根据目标压强,通过控制装置200控制充泄气装置400对气囊垫300进行充泄气,调整气囊垫300内的气压压强到对应的目标压强,使臀部接触的气囊垫300区域的子气囊310均分患者的重量。可以理解,重量信息也可以预先设置在控制装置200中,控制装置200根据预设的重量信息调整气囊垫300的气压压强。在另一实施例中,环境监测装置100为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患者与气囊垫300之间空气的温度信息和湿度信息,控制装置200根据温度信息和湿度信息调整气囊垫300的充泄气频率,通过增大或减小气囊垫300的泄出气体量及泄气频率,调整患者与气囊垫300之间的空气温湿度,使臀部处于良好的温湿度环境中。还有一个实施例中,环境监测装置100为陀螺仪,患者坐于智能防压疮坐垫10上,根据陀螺仪测量得到方向角,分析方向角满足预先设置的摔倒阈值,进行摔倒报警。
气囊垫300包括:可充泄气气囊区域以及非充泄气气囊区域;可充泄气气囊区域包括多个相互间不连通的气囊子区域,多个气囊子区域分别与充泄气装置400管道连通。气囊垫300划分有A、B、C、D、E和F六个区域,其中,A、B、C、D、E区域为可充泄气气囊区域,F区域为非充泄气气囊区域。A、B、C、D、E区域中每个气囊子区域中的子气囊310都是相通的,气压传感器在各区域的子气囊310充气和泄气的时候监测其气压压强的大小,从而确定何时停止充气和泄气。F区域的子气囊310无充泄气功能,此种设置使气囊垫300的结构简单,降低成本和故障率。在另一个实施例中,A、B、C、D、E、F区域均为可充泄气气囊区域,具有可充泄气功能,A、B、C、D、E、F区域中每个气囊子区域中的子气囊310都是相通的,各区域分别与充泄气装置400管道连通,气压传感器在各区域的子气囊310充气和泄气的时候监测其气压压强的大小,从而确定何时停止充气和泄气。对于气囊子区域的数量并不做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合理设计。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装置200设置于非充泄气气囊区域的气囊下侧,控制装置200与气囊垫300一体,提高了智能防压疮坐垫10的便携性,具有减小降低智能防压疮坐垫10体积和重量、降低噪声和振动的优点。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充泄气装置400和控制装置200均设置于非充泄气气囊区域的气囊下侧。可以理解,充泄气装置400和控制装置200也可以设置于非充泄气气囊区域左侧或右侧。
充泄气装置400包括气泵410、电机440、切换阀450以及充泄气管道420;气泵410与电机440分别与控制装置200电连接,电机440与切换阀450机械连接,气泵410通过切换阀450以及充泄气管道420分别与多个气囊子区域连通,控制装置200控制电机440驱动切换阀450将气泵410分别与各个气囊子区域连通,气泵410用于根据控制装置200的控制分别对各个气囊子区域进行充泄气。具体地,控制装置200根据环境信息调整气囊垫300进行充泄气,通过控制电机440转轴的旋转,带动切换阀450的转子旋转,使各个充泄气管道420进行切换,控制各个气囊子区域的充泄气,从而对患者局部的受力点进行调整。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装置200根据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获得的温度和湿度通过调节充泄气装置400对气囊垫300充泄气的间隔或频率,从而提高或降低患者与智能防压疮坐垫10间空气的温湿度。
控制装置200通过调节充泄气装置400对气囊垫300充泄气的间隔和/或频率,从而提高或降低患者与智能防压疮坐垫10间空气的温湿度。具体地,当温湿度大于预设的温湿度范围,则控制装置200缩短充泄气装置400对气囊垫300充泄气的间隔和/或频率,加快患者与智能防压疮坐垫10之间的气体流通;当温湿度小于预设的温湿度范围,则控制装置200延长充泄气装置400对气囊垫300充泄气的间隔和/或频率,减缓患者与智能防压疮坐垫10之间的气体流通。控制装置200通过延长或缩短充泄气的间隔和/或频率调整患者与智能防压疮坐垫10之间空气的温湿度。
切换阀450具有直接复位和间接复位两种复位方式。具体地,直接复位采用光电、磁性等传感器检测复位位置标记,实现复位功能,当检测到复位位置标记,则停止旋转完成复位。在一个实施例中,采用光电传感器实现直接复位,通过在复位的位置设置金属挡片作为复位标记,当光电传感器靠近到金属挡片时,因检测的光信号发生变化,光电传感器产生信号发送至控制装置200,控制装置200控制电机440停止旋转完成复位。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采用磁性传感器实现直接复位,通过在复位的位置设置金属挡片作为复位标记,当磁性传感器靠近到金属挡片时,因检测的磁场信号发生变化,磁性传感器产生信号发送至控制装置200,控制装置200控制电机440停止旋转完成复位。
具体地,间接复位采用气压传感器检测通道处的气压实现复位功能,其流程为:开机时气泵410开始工作,同时控制装置200读取气压传感器的压力数值,若大于设定的数值,则判定此位置为复位位置,若小于设定的数值,则切换阀450以一定的速度开始旋转,当气压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数值大于设定的数值时,切换阀450停止旋转,此处为切换阀450的复位位置。
充泄气装置400还包括减震件,减震件与气泵410连接,用于降低气泵410运行产生的震动。具体地,减震件包括一级减震件和二级减震件,一级减震件与气泵410连接,降低气泵410运行产生的震动;二级减震件收容气泵410,降低气泵410运行产生的震动及噪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级减震件为弹簧,二级减震件为消音棉或隔振棉。
控制装置200设置有开关按钮,开关按钮用于启动或停止控制装置200。具体地,开关按钮设置有指示灯,指示灯受控制装置200的控制,可以按一定频率进行闪烁。在一个实施例中,开关按钮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控制装置200的两侧,便于患者启动或停止智能防压疮坐垫10。
控制装置200还设置有警报模块,警报模块用于发出警报提示。具体地,警报提示可以为声音提示、光提示或其他提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警报模块为声光警报器,控制装置200分析环境信息,当环境信息超出预设的安全范围,则控制声光警报器发出声光警报。
智能防压疮坐垫10还包括供电装置600,供电装置600与环境监测装置100、充泄气装置400和控制装置200连接,用于向环境监测装置100、充泄气装置400和控制装置200提供电能。在一个实施例中,供电装置600为锂离子充电电池,收容于气囊垫300中。可以理解,供电装置600也可以为镍镉充电电池、镍氢充电电池、铅蓄充电电池、铁锂充电电池或其他可充电的电池。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供电装置600为锂离子充电电池,安装于气囊垫300外部。
控制装置200还包括与供电装置600电连接的电源管理模块230。具体地,电源管理模块230用于向环境监测装置100、充泄气装置400和控制装置200分配电能,并获取供电装置600的电量值,当电量值低于预设电量阈值时,电源管理模块230用于调整对气囊垫300充泄气的频率。其中,电量阈值包括欠电阈值和调整阈值。在一定电量下优化和延长智能防压疮坐垫10使用的时长,若电量值低于预设的调整阈值,则控制装置200将调整对气囊垫300进行充泄气的间隔或频率;若电量值低于预设的欠电阈值,则控制装置200控制充泄气装置400对气囊垫300的进行充气,充满后进行待机并发出低压警报。在一个实施例中,调整阈值为30%,欠电阈值为10%,当供电装置600的电量值低于30%,则控制装置200控制充泄气装置400将气囊垫300的可充泄气气囊区域进行充泄气的时间间隔延长,以降低充泄气频率;当供电装置600的电量值低于10%,则控制装置200控制充泄气装置400将气囊垫300的可充泄气气囊区域进行充气,充满后进行待机,并控制开关按钮上的指示灯进行电源欠电闪烁报警。更具体地,当供电装置600的电量值低于10%,若充泄气装置400正在对气囊垫300进行充泄气循环,控制装置200暂停充泄气装置400对气囊垫300进行的充泄气循环,优先执行将气囊垫300的可充泄气气囊区域充气。
如图9所示,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智能防压疮坐垫10充泄气的流程示意图。
控制装置200通过气压传感器采集气囊垫300中可充泄气气囊区域的气压压强,控制充泄气装置400对可充泄气气囊区域进行泄气。控制装置200控制切换阀450导通需要泄气的气囊子区域,并控制充泄气装置400对该气囊子区域进行泄气,泄气后,检测该气囊子区域中的气压压强是否小于预设的泄气阈值,若该气囊子区域中的气压压强大于或等于预设的泄气阈值,则继续对该气囊子区域进行泄气;若该气囊子区域中的气压压强小于预设的泄气阈值,则在预设时间后对该气囊子区域进行充气。充气后,检测该气囊子区域中的气压压强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充气阈值,若该气囊子区域中的气压压强小于预设的充气阈值,则继续对该气囊子区域进行充气。若可该气囊子区域中的气压压强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充气阈值,则检测是否接收到关机信号,若接收到关机信号,则使切换阀450回归原位;若没有接收到关机信号,则控制切换阀450切换至另一个气囊子区域进行泄气阈值和充气阈值的检测,通过充泄气循环调整气囊垫300各个气囊子区域的气压压强。其中,关机信号为开关按钮触发控制控制装置200开启或关闭的信号。
如图10所示,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智能防压疮坐垫10气压调节的流程示意图。
在智能防压疮坐垫10使用时,气压传感器实时监测气囊垫300中气压的变化,控制装置200根据气压的变化对气囊垫300的气压进行调节。具体地,控制装置200检测供电装置600提供的电压是否正常,若供电装置600提供的电压正常,则控制装置200控制充泄气装置400对气囊垫300进行充气,若供电装置600的电压异常,则使智能防压疮坐垫10停止运行并生成警报提示。充泄气装置400对气囊垫300充气后,检测气囊垫300中的气压压强是否大于压强范围,若气囊垫300中的气压压强大于预设的压强范围,则控制装置200控制充泄器装置400对气囊垫300进行泄气;若气囊垫300中的气压压强小于预设的压强范围,则控制装置200控制充泄器装置400对气囊垫300进行充气。检测气囊垫300中的气压压强是否突增,若气囊垫300中的气压压强突增,则控制装置200根据气压压强的变化调整压强范围,控制装置200根据调整后的压强范围控制充泄气装置400对气囊垫300进行充气。若气囊垫300中的气压压强没有突增,则检测气囊垫300的气压压强是否大于压强范围,使气囊垫300中的气压压强始终保持在预设的压强范围内。
控制装置200还包括用于与外部设备20通信的通信模块210;通信模块210用于将环境信息发送至外部设备20,或接收外部设备20的信息,外部设备20根据环境信息实时监测患者的状态和/或智能防压疮坐垫10的状态,并根据患者的状态和/或智能防压疮坐垫10的状态及时调整气囊垫300的充泄气状态或发出警报。具体地,通信模块210包括第一通信单元211和第二通信单元212,第一通信单元211用于与外部设备20进行通信,将环境信息发送至外部设备20;第二通信单元212用于与外部设备20连接,获取外部设备20的信息。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通信单元211为GPRS/NB-lot/3G/4G/5G等远距离传输设备;第二通信212单元为蓝牙、wifi等近距离传输设备。
智能防压疮坐垫10还包括与控制装置200连接的生命体征监测装置500,用于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信息,并将生命体征信息发送至控制装置200,以使控制装置200对生命体征信息进行打包,并通过通信模块210发送至外部设备20。其中,生命体征信息包括但不局限于心电信号、心率、呼吸、血压或其他生命体征参数。具体地,生命体征监测装置500与第二通信单元连接,将生命体征信息发送至控制装置200内,控制装置200将生命体征信息进行初步处理并打包,通过第一通信单元211发送至外部设备20,便于监护人或主治医生查看患者的体征参数,判断治疗效果和病情的发展,并据此调整后续的治疗方案。
上述智能防压疮坐垫10,根据环境监测装置100获取的环境信息,对智能防压疮坐垫10上的气囊垫300进行充泄气调节,从而对患者的局部组织受力点进行调节,提高预防压疮的效果;同时,充泄气装置400和控制装置200收容于气囊垫300,从而缩小体积,减轻重量,提高智能防压疮坐垫10的便携性。
如图11所示,监护系统包括如前所述的智能防压疮坐垫10以及外部设备20,智能防压疮坐垫10与外部设备20连接,智能防压疮坐垫10将环境信息和/或生命体征信息发送至外部设备20,外部设备20根据环境信息和/或生命体征信息控制智能防压疮坐垫10进行警报提示和/或调整气囊垫300的气压压强。智能防压疮坐垫10与外部设备20连接,将环境信息发送至外部设备20,外部设备20根据环境信息,生成对应的警报提示。其中,外部设备20可以为服务器和/或终端,终端包括电脑、笔记本、平板和手机等设备。具体地,智能防压疮坐垫10与外部设备20具有两种连接方式,其中一种是与服务器连接,将环境信息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将环境信息转发至终端;另一种是与终端连接,将环境信息发送至终端。在一个实施例中,外部设备20为个人电脑,具有显示界面,将环境信息显示在显示界面上,环境信息分为3类,生命无危险类、生命短时间内无危险类的和危及生命类。生命无危险类,比如温度和湿度稍微升高,温度和湿度大于提示阈值,则进行指示灯提示,并调整气囊垫300的气压压强,从而实现患者与智能防压疮坐垫10之间空气温湿度的降低;对生命短时间内无危险类,比如患者失禁,温湿度信号急剧升高,温度和湿度大于警报阈值,则生成警报,并在显示界面上通过黄色标记对生命短时间无危险类信息;危及生命类,比如呼吸暂停、体温急剧降低等,则在显示界面以红色标记危及生命类信息,自动拨打患者的监护人电话,若监护人有应答,则按监护人指示执行;若监护人无应答,则直接拨打医院报警电话。
上述气囊垫组件、智能防压疮坐垫10以及监护系统,通过在气囊垫300的气囊间隙处设置排气管道430的排气口431,当气囊垫300泄气时,气体从排气口431排出,并经气囊间隙带走淤积在患者与气囊垫300之间的潮气,从而使患者与气囊垫300接触部位的湿度下降,从而达到预防压疮的作用;通过设置切换阀450,采用电机440驱动切换阀450将气泵410与不同气囊子区域连通,从而方便对不同气囊子区域进行充泄气调节;同时,有利于降低功耗、体积和重量。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气囊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垫组件包括气囊垫以及与所述气囊垫连通的充泄气装置;
所述气囊垫包括多个相互间不连通的气囊子区域;所述充泄气装置包括气泵、充泄气管道、电机以及与电机连接的切换阀;
所述气泵通过所述充泄气管道与所述气囊垫连通,用于对所述气囊垫进行充泄气;
所述电机与所述切换阀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切换阀将所述气泵与各个所述气囊子区域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泄气装置还包括设有排气口的排气管道;所述气囊垫包括多个子气囊,相邻所述子气囊之间具有气囊间隙;
所述气囊垫通过所述充泄气管道与所述排气管道连通,所述排气管道与外部环境连通,所述排气口设置于所述气囊间隙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囊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垫具有交叉设置的第一方向气囊间隙和第二方向气囊间隙;
所述排气管道上设置有多个所述排气口;
所述排气管道伸入所述第一方向气囊间隙和/或所述第二方向气囊间隙,所述排气口设置在所述第一方向气囊间隙和所述第二方向囊间隙的交叉位置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囊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泄气装置还包括第一开关机构,所述第一开关机构设置于所述排气管道上;
所述第一开关机构用于导通或断开所述气囊垫与所述排气管道之间的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囊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泄气装置还包括第二开关机构,所述第二开关机构用于将所述气泵分别与所述气囊垫和外部环境连通,以使所述气泵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开关机构对所述气囊垫进行充气或泄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囊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机构包括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二开关机构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在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三通阀将所述气泵与外部环境导通,所述第二三通阀将所述气泵与所述气囊垫导通,所述充泄气装置处于充气状态;
在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三通阀将所述气泵与所述气囊垫导通,所述第二三通阀将所述气泵与所述排气管道导通,所述充泄气装置处于泄气状态。
7.一种智能防压疮坐垫,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气囊垫组件、环境监测装置以及控制装置;所述气囊垫组件和所述环境监测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所述环境监测装置用于采集环境信息;
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环境信息控制所述充泄气装置进行充气、泄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防压疮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监测装置包括重量传感器、气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中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防压疮坐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的生命体征监测装置,用于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信息,并将所述生命体征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生命体征信息控制所述气囊垫组件。
10.一种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防压疮坐垫以及外部设备;
所述智能防压疮坐垫与所述外部设备连接;
所述智能防压疮坐垫将所述环境信息发送至所述外部设备;
所述外部设备根据所述环境信息控制所述智能防压疮坐垫。
CN201921489222.9U 2019-09-06 2019-09-06 气囊垫组件、智能防压疮坐垫以及监护系统 Active CN2108121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89222.9U CN210812132U (zh) 2019-09-06 2019-09-06 气囊垫组件、智能防压疮坐垫以及监护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89222.9U CN210812132U (zh) 2019-09-06 2019-09-06 气囊垫组件、智能防压疮坐垫以及监护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12132U true CN210812132U (zh) 2020-06-23

Family

ID=71267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89222.9U Active CN210812132U (zh) 2019-09-06 2019-09-06 气囊垫组件、智能防压疮坐垫以及监护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121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042681A1 (zh) 气囊垫组件、智能防压疮坐垫以及监护系统
US9867748B2 (en) Air mattress
US11058603B2 (en) Mattress system
EP1987806B1 (en) Low air loss moisture control mattress overlay
EP2731567B1 (en) Patient/invalid handling support
EP0560563B1 (en) A pressure controlled inflatable pad apparatus
CA1323263C (en) Pressure controller
US20070209119A1 (en) Air mattress system
CN106176164A (zh) 一种静脉曲张治疗仪
CN210493442U (zh) 智能防压疮坐垫
CN210812132U (zh) 气囊垫组件、智能防压疮坐垫以及监护系统
CN110811213A (zh) 一种基于人体舒适度的智能充气垫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US20200129353A1 (en) Remote management, control and alert system for medical air alternation mattress
CN114699257B (zh) 一种基于气囊护理床垫小翻身运动的压疮预防方法
CN115252302A (zh) 多用途智能气压床垫
CN114404174A (zh) 一种快速泄压气垫床及其控制方法
CN213465937U (zh) 一种新型按摩床
CN209713464U (zh) 一种临床护理气垫
CN206630801U (zh) 一种智能气垫床
CA2095736C (en) Fluid filled flotation mattress
CN214806232U (zh) 一种用于防压疮垫的智能启停系统
CN214157787U (zh) 一种带有加热功能的防褥疮气囊床垫
CN115414204A (zh) 一种防压疮的床及防压疮方法
WO2022018096A1 (en) System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decubitus damage
AU2020202220A1 (en) A Remote Management, Control and Alert System for a Medical Air Alternation Mattres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388, Zhang Tong Road, Qingpu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Chuangshi medical technology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INSTITUTE OF FLEXIBLE ELECTRONICS TECHNOLOGY OF THU, ZHEJIANG

Address before: No. 388, Zhang Tong Road, Qingpu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Chuangshi medical technology (Group) Co.,Ltd.

Patentee before: INSTITUTE OF FLEXIBLE ELECTRONICS TECHNOLOGY OF THU, ZHEJIANG

Address after: No. 388, Zhang Tong Road, Qingpu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Chuangshi medical technology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INSTITUTE OF FLEXIBLE ELECTRONICS TECHNOLOGY OF THU, ZHEJIANG

Address before: No. 388, Zhang Tong Road, Qingpu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Chuangshi industry (Group) Co.,Ltd.

Patentee before: INSTITUTE OF FLEXIBLE ELECTRONICS TECHNOLOGY OF THU, ZHEJIANG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