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93442U - 智能防压疮坐垫 - Google Patents

智能防压疮坐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93442U
CN210493442U CN201921489223.3U CN201921489223U CN210493442U CN 210493442 U CN210493442 U CN 210493442U CN 201921489223 U CN201921489223 U CN 201921489223U CN 210493442 U CN210493442 U CN 2104934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shion
air
control device
inflation
def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8922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路如旃
苏红宏
陆明松
朱方方
范立涛
尤勇
潘云光
吴亚健
尤启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Flexible Electronics Technology of THU Zhejiang
Shanghai Chuangshi Medica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huangshi Industry Group Co Ltd
Institute of Flexible Electronics Technology of THU Zhejia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huangshi Industry Group Co Ltd, Institute of Flexible Electronics Technology of THU Zhejiang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huangshi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8922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934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934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934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防压疮坐垫。该智能防压疮坐垫包括:气囊垫、充泄气装置、环境监测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气囊垫与所述充泄气装置连通,所述充泄气装置和所述环境监测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环境监测装置用于采集环境信息;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环境信息控制所述充泄气装置进行充气、泄气;所述充泄气装置和所述控制装置收容于所述气囊垫。该智能防压疮坐垫可以对患者的局部组织受力点进行调节,提高预防压疮的效果;同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便携性高等特点。

Description

智能防压疮坐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防压疮坐垫。
背景技术
压疮又称为褥疮或压力性溃疡,是指身体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或者长期物理化学因素的刺激引起神经营养紊乱及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从而导致软组织变性、溃烂和坏死。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对健康的关注,人们在对压疮预防上面采取了很多的措施并且开发了很多的产品,比如对于床垫就有无源和有源2种,而对于坐垫也是如此,坐垫中无源的较多,而有源的较少。发明人发现,现有的有源坐垫多为气囊型,其控制装置及充气装置分别通过线路和充泄气管道连接于气囊垫,且控制装置、充气装置及线路和充泄气管道等外露,体积大,不便于外出携带和存放,便携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有源坐垫的体积大、便携性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智能防压疮坐垫。
一种智能防压疮坐垫,所述智能防压疮坐垫包括:气囊垫、充泄气装置、环境监测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气囊垫与所述充泄气装置连通,所述充泄气装置和所述环境监测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所述环境监测装置用于采集环境信息;
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环境信息控制所述充泄气装置进行充气、泄气;
所述充泄气装置和所述控制装置收容于所述气囊垫。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囊垫包括可充泄气气囊区域以及非充泄气气囊区域;所述可充泄气气囊区域包括多个相互间不连通的气囊子区域,所述气囊子区域分别与所述充泄气装置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和所述充泄气装置设置于所述非充泄气气囊区域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泄气装置包括气泵、电机以及切换阀;所述气泵通过切换阀与所述气囊子区域连通,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电机驱动所述切换阀将气泵分别与各个所述气囊子区域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泄气装置还包括减震件;
所述减震件与所述气泵连接,用于降低所述气泵运行产生的震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境监测装置包括重量传感器、气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中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与所述环境监测装置、所述充泄气装置和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用于向所述环境监测装置、所述充泄气装置和所述控制装置提供电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与所述供电装置电连接的电源管理模块,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用于分配所述供电装置的电能,并获取所述供电装置的电量值;
当所述电量值低于预设电量阈值时,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用于调整对所述气囊垫充泄气的频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用于与外部设备通信的通信模块;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将所述环境信息发送至外部设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智能防压疮坐垫还包括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的生命体征监测装置,用于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信息,并将所述生命体征信息发送至控制装置,以使所述控制装置对所述生命体征信息进行处理,并通过通信模块发送至外部设备。
上述智能防压疮坐垫,控制装置根据所述环境监测装置获取的环境信息,对所述智能防压疮坐垫上的气囊进行充泄气调节,从而对患者的局部组织受力点进行调节,提高预防压疮的效果;同时,充泄气装置和控制装置收容于气囊垫,从而缩小体积,减轻重量,提高智能防压疮坐垫的便携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智能防压疮坐垫的系统结构图;
图2为图1智能防压疮坐垫具体结构的系统结构图;
图3为图2中气囊垫的区域划分图;
图4为图1智能防压疮坐垫的区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采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案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案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案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案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压疮是康复医学中常见的并发症,非原发病,大多是因其他的原发病未经很好的护理而造成的损伤压疮,易发于长期卧床、体质衰弱、翻身不便以及肢体感觉障碍者。对于压疮,预防重于治疗,充分注重预防完全可以防止其发生;一旦已形成压疮,在治疗上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还会影响主要疾病的治疗。
预防压疮的方法除加强营养外,主要为定期给受压严重的部位减压,包括:(1)定时翻身或变换体位;(2)局部组织轻柔按摩;(3)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根据其预防方法,需要花费护理人员大量的时间,而我国护理资源不足,常在病人出现压疮时才采取护理措施,而非运用护理程序去发现和解决病人问题。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防压疮坐垫,让患者坐于智能防压疮坐垫上,根据环境信息调节气囊垫300上气囊的气压压强,对患者的局部组织受力点进行调节,从而达到预防压疮的作用。
智能防压疮坐垫包括:气囊垫300、充泄气装置400、环境监测装置100和控制装置200,气囊垫300与充泄气装置400连通,充泄气装置400和环境监测装置100分别与控制装置200连接,充泄气装置400和控制装置200收容于气囊垫300。具体地,环境监测装置100用于采集环境信息,并将环境信息发送至控制装置200,控制装置200用于根据环境信息控制充泄气装置400进行充气或泄气。控制装置200包括与环境监测装置100连接的检测模块220,检测模块220用于分析环境监测装置100发送的环境信息。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装置200分析环境信息,判断环境信息是否在预设的范围内,若超出预设的范围,则对气囊垫300进行充气或泄气;若在预设的范围内,则停止充气或泄气。环境监测装置100包括重量传感器、气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中至少一种。在一个实施例中,环境信息为重量传感器检测到的患者重量,气压传感器检测到气囊垫300内的气压,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患者与气囊垫300之间的空气温度以及湿度传感器检测到患者与气囊垫300之间的空气湿度。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环境监测装置100还包括陀螺仪,陀螺仪用于检测智能防压疮坐垫的方向角,以判断患者的坐姿。
气囊垫300与充泄气装置400连通,充泄气装置400与控制装置200电连接,充泄气装置400用于根据控制装置200的控制对气囊垫300进行充泄气。具体地,气囊垫300包括多个子气囊,充泄气装置400与多个子气囊连通,对多个子气囊进行充气或泄气。更进一步地,各子气囊的高度不同,充满气后气囊垫300表面凹凸不平,其高度设置符合人体臀部与气囊垫300之间的压力分布。在一个实施例中,环境监测装置100为重量传感器和气压传感器,用于采集患者的重量信息以及子气囊的气压压强,控制装置200分析重量信息以获得对应重量信息的每个子气囊的目标压强,根据目标压强调整气囊垫300内的气压压强到对应的目标压强,使臀部接触的气囊垫300区域的子气囊均分患者的重量。可以理解,重量信息也可以预先设置在控制装置200中,控制装置200根据预设的重量信息调整气囊垫300的气压压强。在另一实施例中,环境监测装置100为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气囊垫300的温度信息和湿度信息,控制装置200根据温度信息和湿度信息调整气囊垫300的气压压强,通过释放或补充气囊垫300中的气体,调整多个子气囊区域中的气压压强,使臀部处于良好的温湿度环境中。还有一个实施例中,环境监测装置100为陀螺仪,患者坐于智能防压疮坐垫上,根据陀螺仪测量得到的方向角,分析方向角满足预先设置的摔倒阈值,进行摔倒报警。
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气囊垫300包括:可充泄气气囊区域以及非充泄气气囊区域;可充泄气气囊区域包括多个相互间不连通的气囊子区域,多个气囊子区域分别与充泄气装置400连通。具体地,气囊垫300划分有A、B、C、D、E和F六个区域,其中,A、B、C、D、E区域为可充泄气气囊区域,F区域为非充泄气气囊区域。A、B、C、D、E区域中每个区域中的子气囊都是相通的,气压传感器在各区域的子气囊充气和泄气的时候监测其气压压强的大小,从而确定何时停止充气和泄气。F区域的子气囊无充泄气功能,此种设置使气囊垫300的结构简单,降低成本和故障率。在另一个实施例中,A、B、C、D、E、F区域均为可充泄气气囊区域,具有可充泄气功能,A、B、C、D、E、F区域中每个区域中的子气囊都是相通的,各区域分别与充泄气装置400连通,气压传感器在各区域的子气囊充气和泄气的时候监测其气压压强的大小,从而确定何时停止充气和泄气。对于气囊子区域的数量并不做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合理设计。
如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装置200设置于非充泄气气囊区域的气囊下侧,控制装置200与气囊垫300一体,提高了智能防压疮坐垫的便携性,具有减小降低智能防压疮坐垫体积和重量、降低噪声和振动的优点。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充泄气装置400和控制装置200均设置于非充泄气气囊区域的气囊下侧。可以理解,充泄气装置400和控制装置200也可以设置于非充泄气气囊区域左侧或右侧。
充泄气装置400包括气泵、电机、切换阀以及充泄气管道;气泵与电机分别与控制装置200电连接;电机与切换阀机械连接;气泵通过切换阀以及充泄气管道分别与多个气囊子区域连通,控制装置200控制电机驱动切换阀将气泵分别与各个气囊子区域连通;气泵用于根据控制装置200的控制分别对各个气囊子区域进行充泄气。具体地,控制装置200根据环境信息调整气囊垫300进行充泄气,通过控制电机转子的旋转角度,带动切换阀的转子旋转,使各个充泄气管道进行切换,控制各个气囊子区域的充泄气进度,从而对患者局部的受力点进行调整。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装置200根据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获得的温度和湿度调整气囊垫300中子气囊的气压压强,通过调节充泄气装置400对气囊垫300充泄气的间隔或频率,从而提高或降低智能防压疮坐垫的温湿度。
充泄气装置400包括排气管道430,排气管道430与气泵连通,排气管道430的排气口朝向气囊间隙,其中,气囊间隙为气囊垫300中相邻子气囊之间的间隙。具体地,气囊垫300具有横向气囊间隙和竖向气囊间隙,排气管道430上设置有多个排气口,排气管道430伸入竖向气囊间隙中,且在横向气囊间隙和竖向气囊间隙的交叉位置处设置有排气口。在一个实施例中,排气管道430呈直线状位于气囊垫300竖向气囊间隙中,在与每个横向气囊间隙均交叉位置处设置有排气口。可以理解,排气管道430也可以呈直线状位于气囊垫300横向气囊间隙中,也可以呈弯折型分布在横向气囊间隙以及竖向气囊间隙中。排气口置于气囊间隙,在气囊垫300进行排气时,排出的气体吹向患者与气囊垫300接触的部位,或排出的气体沿气囊间隙吹向气囊垫300的边缘,泄气的气流带走智能防压疮坐垫的高温高湿气体。还可以通过控制气泵的进气气体的温度和湿度,从而控制泄出气体的温度和湿度,达到控制智能防压疮坐垫的温湿度。
控制装置200通过调节充泄气装置400对气囊垫300充泄气的间隔和/或频率,从而提高或降低患者与智能防压疮坐垫之间空气的温湿度。具体地,当温湿度大于预设的温湿度范围,则控制装置200缩短充泄气装置400对气囊垫300充泄气的间隔和/或频率,加快患者与智能防压疮坐垫之间的气体流通;当温湿度小于预设的温湿度范围,则控制装置200延长充泄气装置400对气囊垫300充泄气的间隔和/或频率,减缓患者与智能防压疮坐垫之间的气体流通。控制装置200通过延长或缩短充泄气的间隔和/或频率患者与调整智能防压疮坐垫之间空气的温湿度。
切换阀具有直接复位和间接复位两种复位方式。具体地,直接复位采用光电、磁性等传感器检测复位位置标记,实现复位功能,当检测到复位位置标记,则停止旋转完成复位。在一个实施例中,采用光电传感器实现直接复位,通过在复位的位置设置金属挡片作为复位标记,当光电传感器靠近到金属挡片时,因检测的光信号发生变化,光电传感器产生信号发送至控制装置200,控制装置200控制电机停止旋转完成复位。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采用磁性传感器实现直接复位,通过在复位的位置设置金属挡片作为复位标记,当磁性传感器靠近到金属挡片时,因检测的磁场信号发生变化,磁性传感器产生信号发送至控制装置200,控制装置200控制电机停止旋转完成复位。
具体地,间接复位采用气压传感器检测通道处的气压实现复位功能,其流程为:开机时气泵开始工作,同时控制装置200读取气压传感器的压力数值,若大于设定的数值,则判定此位置为复位位置,若小于设定的数值,则切换阀以一定的速度开始旋转,当气压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数值大于设定的数值时,切换阀停止旋转,此处为切换阀的复位位置。
充泄气装置400还包括减震件,减震件与气泵连接,用于降低气泵运行产生的震动。具体地,减震件包括一级减震件和二级减震件,一级减震件与气泵连接,降低气泵运行产生的震动;二级减震件收容气泵,降低气泵运行产生的震动及噪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级减震件为弹簧,二级减震件为消音棉或隔振棉。
控制装置200设置有开关按钮700,开关按钮700用于启动或停止控制装置200。具体地,开关按钮700设置有指示灯,指示灯受控制装置200的控制,可以按一定频率进行闪烁。在一个实施例中,开关按钮700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控制装置200的两侧,便于患者启动或停止智能防压疮坐垫。
控制装置200还设置有警报模块,所述警报模块用于发出警报提示。具体地,警报提示可以为声音提示、光提示或其他提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警报模块为声光警报器,控制装置200分析环境信息,当环境信息超出预设的安全范围,则控制声光警报器发出声光警报。
智能防压疮坐垫还包括供电装置600,供电装置600与环境监测装置100、充泄气装置400和控制装置200连接,用于向环境监测装置100、充泄气装置400和控制装置200提供电能。在一个实施例中,供电装置600为锂离子充电电池,收容于气囊垫300中。可以理解,供电装置600也可以为镍镉充电电池、镍氢充电电池、铅蓄充电电池、铁锂充电电池或其他可充电的电池。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供电装置600为锂离子充电电池,安装于气囊垫300外部。
控制装置200还包括与供电装置600电连接的电源管理模块230。具体地,电源管理模块230用于向环境监测装置100、充泄气装置400和控制装置200分配电能,并获取供电装置600的电量值,当电量值低于预设电量阈值时,电源管理模块230用于调整对气囊垫300充泄气的频率。其中,电量阈值包括欠电阈值和调整阈值。在一定电量下优化和延长智能防压疮坐垫使用的时长,若电量值低于预设的调整阈值,则控制装置200将调整对气囊垫300进行充泄气的间隔或频率;若电量值低于预设的欠电阈值,则控制装置200控制充泄气装置400对气囊垫300的进行充气,充满后进行待机并发出低压警报。在一个实施例中,调整阈值为30%,欠电阈值为10%,当供电装置600的电量值低于30%,则控制装置200控制充泄气装置400将气囊垫300的可充泄气气囊区域进行充泄气的时间间隔延长,以降低充泄气频率;当供电装置600的电量值低于10%,则控制装置200控制充泄气装置400将气囊垫300的可充泄气气囊区域进行充气,充满后进行待机,并控制开关按钮上的指示灯进行电源欠电闪烁报警。更具体地,当供电装置600的电量值低于10%,若充泄气装置400正在对气囊垫300进行充泄气循环,控制装置200暂停充泄气装置400对气囊垫300进行的充泄气循环,优先执行将气囊垫300的可充泄气气囊区域充气。
控制装置200还包括用于与外部设备通信的通信模块210,通信模块210用于将环境信息发送至外部设备,或接收外部设备的信息,外部设备根据环境信息实时监测患者的状态和/或智能防压疮坐垫的状态,并根据患者的状态和/或智能防压疮坐垫的状态及时调整气囊垫300的充泄气状态或发出警报。具体地,通信模块210包括第一通信单元211和第二通信单元212,第一通信单元211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将环境信息发送至外部设备;第二通信单元212用于与外部设备连接,获取外部设备的信息。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通信单元211为GPRS/NB-lot/3G/4G/5G等远距离传输设备;第二通信单元212为蓝牙、wifi等近距离传输设备。
智能防压疮坐垫还包括与控制装置200连接的生命体征监测装置500,用于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信息,并将生命体征信息发送至控制装置200,以使控制装置200对生命体征信息进行打包,并通过通信模块210发送至外部设备。其中,生命体征信息包括但不局限于心电信号、心率、呼吸、血压或其他生命体征参数。具体地,生命体征监测装置500与第二通信单元212连接,将生命体征信息发送至控制装置200内,控制装置200将生命体征信息进行初步处理并打包,通过第一通信单元211发送至外部设备,便于监护人或主治医生查看患者的体征参数,判断治疗效果和病情的发展,并据此调整后续的治疗方案。
智能防压疮坐垫与外部设备连接,将环境信息发送至外部设备,外部设备根据环境信息,生成对应的警报提示。其中,外部设备可以为服务器和/或终端,终端包括电脑、笔记本、平板和手机等设备。具体地,智能防压疮坐垫与外部设备具有两种连接方式,其中一种是与服务器连接,将环境信息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将环境信息转发至终端;另一种是与终端连接,将环境信息发送至终端。在一个实施例中,外部设备为个人电脑,具有显示界面,将环境信息显示在显示界面上,环境信息分为3类,生命无危险类、生命短时间内无危险类的和危及生命类。生命无危险类,比如温度和湿度稍微升高,温度和湿度大于提示阈值,则进行指示灯提示,并调整气囊垫300的气压强度,从而实现患者与智能防压疮坐垫之间空气温湿度的降低;对生命短时间内无危险类,比如患者失禁,温湿度信号急剧升高,温度和湿度大于警报阈值,则生成警报,并在显示界面上通过黄色标记对生命短时间无危险类信息;危及生命类,比如呼吸暂停、体温急剧降低等,则在显示界面以红色标记危及生命类信息,自动拨打患者的监护人电话,若监护人有应答,则按监护人指示执行;若监护人无应答,则直接拨打医院报警电话。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防压疮坐垫,智能防压疮坐垫在正常工作中,通过环境监测装置100对气囊垫300的气压压强、温度和湿度进行检测;通过对方向角的检测,判断患者是否摔倒及时发出预警。通过生命体征监测装置500对患者的生命体征信息进行检测。智能防压疮坐垫在开机后,根据患者的重量或者通过设定患者重量,智能防压疮坐垫动态调整可充泄气气囊区域子气囊的压强,使臀部接触的智能防压疮坐垫区域气囊均分患者的重量;监护人员可通过外部设备与智能防压疮坐垫连接,调整气囊垫300的气压强度,使患者的姿态更为舒适。
上述智能防压疮坐垫,控制装置200根据所述环境监测装置100获取的环境信息,对所述智能防压疮坐垫上的气囊进行充泄气调节,从而对患者的局部组织受力点进行调节,提高预防压疮的效果;同时,充泄气装置400和控制装置200收容于气囊垫300,从而缩小体积,减轻重量,提高智能防压疮坐垫的便携性。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智能防压疮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防压疮坐垫包括:气囊垫、充泄气装置、环境监测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气囊垫与所述充泄气装置连通,所述充泄气装置和所述环境监测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所述环境监测装置用于采集环境信息;
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环境信息控制所述充泄气装置进行充气、泄气;
所述充泄气装置和所述控制装置收容于所述气囊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防压疮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垫包括可充泄气气囊区域以及非充泄气气囊区域;所述可充泄气气囊区域包括多个相互间不连通的气囊子区域,所述气囊子区域分别与所述充泄气装置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防压疮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和所述充泄气装置设置于所述非充泄气气囊区域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防压疮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泄气装置包括气泵、电机以及切换阀;所述气泵通过切换阀与所述气囊子区域连通,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电机驱动所述切换阀将气泵分别与各个所述气囊子区域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防压疮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泄气装置还包括减震件;
所述减震件与所述气泵连接,用于降低所述气泵运行产生的震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防压疮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监测装置包括重量传感器、气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中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防压疮坐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与所述环境监测装置、所述充泄气装置和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用于向所述环境监测装置、所述充泄气装置和所述控制装置提供电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防压疮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与所述供电装置电连接的电源管理模块,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用于分配所述供电装置的电能,并获取所述供电装置的电量值;
当所述电量值低于预设电量阈值时,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用于调整对所述气囊垫充泄气的频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防压疮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用于与外部设备通信的通信模块;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将所述环境信息发送至外部设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防压疮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防压疮坐垫还包括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的生命体征监测装置,用于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信息,并将所述生命体征信息发送至控制装置,以使所述控制装置对所述生命体征信息进行处理,并通过通信模块发送至外部设备。
CN201921489223.3U 2019-09-06 2019-09-06 智能防压疮坐垫 Active CN2104934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89223.3U CN210493442U (zh) 2019-09-06 2019-09-06 智能防压疮坐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89223.3U CN210493442U (zh) 2019-09-06 2019-09-06 智能防压疮坐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93442U true CN210493442U (zh) 2020-05-12

Family

ID=705687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89223.3U Active CN210493442U (zh) 2019-09-06 2019-09-06 智能防压疮坐垫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9344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85697B (zh) * 2021-07-23 2022-12-01 中原大學 床墊系統及床墊調整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85697B (zh) * 2021-07-23 2022-12-01 中原大學 床墊系統及床墊調整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042681A1 (zh) 气囊垫组件、智能防压疮坐垫以及监护系统
US9867748B2 (en) Air mattress
CN108245340A (zh) 一种防压疮气垫床
CN204863776U (zh) 一种防爆可调充气褥疮垫
CN210493442U (zh) 智能防压疮坐垫
CN211459669U (zh) 适应于“互联网+”的智能按摩枕及双层按摩气囊
CN114209303A (zh) 人体压力监测与自适应调整系统
CN205494316U (zh) 一种保健床
CN210812132U (zh) 气囊垫组件、智能防压疮坐垫以及监护系统
US20200037779A1 (en) Area support surface seating system
CN113057825B (zh) 一种基于压力分布检测的阵列式防褥疮护理床
CN213218459U (zh) 一种在医疗手术中及术后康复期预防压疮的压力管理装置
CN210056536U (zh) 压力感测充气垫
CN209713464U (zh) 一种临床护理气垫
CN208003080U (zh) 一种带有记忆训练人工智能的老人用护腰带
US20200129353A1 (en) Remote management, control and alert system for medical air alternation mattress
CN216908509U (zh) 一种可充气式压力监测俯卧位头垫
CN214806232U (zh) 一种用于防压疮垫的智能启停系统
CN214157787U (zh) 一种带有加热功能的防褥疮气囊床垫
CN209032951U (zh) 一种新型防压伤或压疮按摩垫圈
CN218484816U (zh) 一种充气式俯卧位治疗垫整套装置
WO2022018096A1 (en) System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decubitus damage
CN215459792U (zh) 一种体位垫
CN207822046U (zh) 新型骶尾部压疮护理垫
CN216570560U (zh) 具有翻身辅助功能的护理床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388, Zhang Tong Road, Qingpu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Chuangshi medical technology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INSTITUTE OF FLEXIBLE ELECTRONICS TECHNOLOGY OF THU, ZHEJIANG

Address before: No. 388, Zhang Tong Road, Qingpu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Chuangshi medical technology (Group) Co.,Ltd.

Patentee before: INSTITUTE OF FLEXIBLE ELECTRONICS TECHNOLOGY OF THU, ZHEJIANG

Address after: No. 388, Zhang Tong Road, Qingpu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Chuangshi medical technology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INSTITUTE OF FLEXIBLE ELECTRONICS TECHNOLOGY OF THU, ZHEJIANG

Address before: No. 388, Zhang Tong Road, Qingpu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Chuangshi industry (Group) Co.,Ltd.

Patentee before: INSTITUTE OF FLEXIBLE ELECTRONICS TECHNOLOGY OF THU, ZHE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