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65937U - 一种新型按摩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按摩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65937U
CN213465937U CN202022006825.8U CN202022006825U CN213465937U CN 213465937 U CN213465937 U CN 213465937U CN 202022006825 U CN202022006825 U CN 202022006825U CN 213465937 U CN213465937 U CN 2134659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sage
layer
massage bed
control
control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0682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方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00682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659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659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659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按摩床,涉及保健器材领域。一种新型按摩床,包括框架、设置在框架上的按摩单元和控制单元,按摩单元包括第一层和第二层,第一层铺设在第二层上,第二层上均匀间隔开设有多个凹槽,凹槽内设置有气囊,气囊充气后能顶起第一层,气囊连接有充气泵,充气泵连接到控制单元。本实用新型结构与传统的震动按摩床不同,利用气压实现对人体的按摩,与人体接触表面相对柔和,能够使被按摩者具有极大的舒适感,由此可进一步的提升按摩床的按摩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按摩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健器材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型按摩床。
背景技术
按摩是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并结合西医的解剖和病理诊断,而用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理疗目的的方法,从性质上来说,它是一种物理的治疗方法。目前除用手最直接按摩外,还会借助按摩工具进行按摩。按摩床便是一种能够对人体有效按摩的按摩工具,按摩床可以通过按摩来放松肌肉,消除疲劳,带走压力,调节体内信息,并帮助提高身体血液循环,起到增强体质,健美防衰,延年益寿的作用。目前,现有的按摩床一般采用振动的方式,实现对人体的按摩,振动按摩床只能对按摩床上的人进行大面积按摩,由于振动按摩头一般比较硬,对人体会造成一定的不舒适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按摩床,其结构与传统的震动按摩床不同,利用气压实现对人体的按摩,与人体接触表面相对柔和,能够使被按摩者具有极大的舒适感,由此可进一步的提升按摩床的按摩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按摩床,包括框架、设置在框架上的按摩单元和控制单元,按摩单元包括第一层和第二层,第一层铺设在第二层上,第二层上均匀间隔开设有多个凹槽,凹槽内设置有气囊,气囊充气后能顶起第一层,气囊连接有充气泵,充气泵连接到控制单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充气泵与气囊之间设置有控制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控制阀为电磁阀,电磁阀与控制单元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所有气囊连接到一总管路,总管路与充气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气囊上设置有泄压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泄压阀与控制单元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控制单元包括微控制器,微控制器连接有控制开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层一端设置有抬升机构,抬升机构包括液压杆,液压杆一端固定在框架上,另一端与第二层铰链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液压杆上设置有液压控制回路,控制单元与液压控制回路连接,用于控制液压杆的伸缩。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层上均匀设置加热片。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按摩床,包括框架、设置在框架上的按摩单元和控制单元。框架主要用于对按摩单元进行支撑,使按摩单元能够远离地面。按摩单元能够对人体进行较为舒适的按摩,通过按摩来放松肌肉,消除疲劳,带走压力,调节体内信息,并帮助提高身体血液循环,起到增强体质,健美防衰作用。按摩单元包括第一层和第二层,第一层铺设在第二层上,第二层上均匀间隔开设有多个凹槽,凹槽内设置有气囊,气囊充气后能顶起第一层,气囊连接有充气泵,充气泵连接到控制单元。上述第一层主要起到隔离和缓冲的作用,其能够避免气囊与人体直接接触,还能在气囊顶起时起到缓冲作用,因此第一层的设置能够增加人体在按摩时的舒适感。第二层的凹槽内设置气囊,通过气囊的膨胀和萎缩,可以控制第一层的起伏,达到对人体按摩的目的。通过充气泵充气来改变气囊内气体的体积,实现气囊的膨胀和萎缩,使人体感受到有起伏的按摩感。相比于传统按摩头的震动按摩感,上述起伏式的按摩感更能让被按摩者感到舒适。其中,控制单元能够控制充气泵的开闭,从而控制气囊的充气程度和充气起始时间。当一气囊充气后,另一相邻气囊开始充气,以此可以知道波浪式的按摩起伏感,达到最佳按摩效果和感受。
综上所述,该新型按摩床结构与传统的震动按摩床不同,利用气压实现对人体的按摩,与人体接触表面相对柔和,能够使被按摩者具有极大的舒适感,由此可进一步的提升按摩床的按摩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按摩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气囊充放气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控制单元的方框控制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控制阀和泄压阀的控制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标:1-第二层,2-第一层,3-气囊,4-总管路,5-控制阀,6-泄压阀,7-后半段,8-凹槽,9-前半段,10-充气泵,11-框架,12-液压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水平”、“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若出现术语“水平”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代表至少2个。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照图1和图2,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按摩床,包括框架11、设置在框架11上的按摩单元和控制单元。框架11主要用于对按摩单元进行支撑,使按摩单元能够远离地面。按摩单元能够对人体进行较为舒适的按摩,通过按摩来放松肌肉,消除疲劳,带走压力,调节体内信息,并帮助提高身体血液循环,起到增强体质,健美防衰作用。
请参照图1和图3,上述按摩单元包括第一层2和第二层1,第一层2铺设在第二层1上,第二层1上均匀间隔开设有多个凹槽8,凹槽8内设置有气囊3,气囊3充气后能顶起第一层2,气囊3连接有充气泵10,充气泵10连接到控制单元。上述第一层2主要起到隔离和缓冲的作用,其能够避免气囊3与人体直接接触,还能在气囊3顶起时起到缓冲作用,因此第一层2的设置能够增加人体在按摩时的舒适感。第二层1的凹槽8内设置气囊3,通过气囊3的膨胀和萎缩,可以控制第一层2的起伏,达到对人体按摩的目的。
因此,通过充气泵10充气来改变气囊3内气体的体积,实现气囊3的膨胀和萎缩,使人体感受到有起伏的按摩感。相比于传统按摩头的震动按摩感,上述起伏式的按摩感更能让被按摩者感到舒适。其中,控制单元能够控制充气泵10的开闭,从而控制气囊3的充气程度和充气起始时间。当一气囊3充气后,另一相邻气囊3开始充气,以此可以知道波浪式的按摩起伏感,达到最佳按摩效果和感受。
因此,该新型按摩床结构与传统的震动按摩床不同,利用气压实现对人体的按摩,与人体接触表面相对柔和,能够使被按摩者具有极大的舒适感,由此可进一步的提升按摩床的按摩效果。该新型按摩床能够对人体实现按摩,通过按摩来放松肌肉,消除疲劳,并帮助提高身体血液循环。其能够使腰腿疼痛者得到舒缓,缓解腰腿痛,改善睡眠,极大的提升了使用者睡眠质量。
请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充气泵10与上述气囊3之间设置有控制阀5。控制阀5能够控制精确的控制阀5门开度,使充气泵10的充气速率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控制气囊3的膨胀程度。因此,用户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控制气囊3的膨胀程度来控制按摩的幅度。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控制阀5为电磁阀,上述电磁阀与上述控制单元连接。电磁阀是用来控制流体的自动化基础元件,属于执行器,并不限于液压、气动。用在工业控制系统中调整介质的方向、流量、速度和其他的参数。电磁阀可以配合不同的电路来实现预期的控制,而控制的精度和灵活性都能够保证。电磁阀有很多种,不同的电磁阀在控制系统的不同位置发挥作用,最常用的是单向阀、安全阀、方向控制阀5、速度调节阀等。本实施例选用的是一种速度调节阀,通过控制阀5门开度来调节充气速度。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所有气囊3连接到一总管路4,上述总管路4与上述充气泵10连接。气囊3通过总管路4连接到同一充气泵10,能够利用同一充气泵10对所有气囊3实现充气。由此,可节约更多的空间,避免出现能源浪费等问题。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在气囊3上设置有泄压阀6,泄压阀6能够排出气囊3中的气体。泄压阀6与上述控制单元连接,通过控制单元的控制泄压阀6的启闭。控制单元能够精确的控制控制阀5的启闭,在按摩过程中,控制阀5首先控制上述充气泵10和控制阀5,控制气囊3充气。气囊3充气完成后,控制单元控制充气泵10和控制阀5关闭,同时控制泄压阀6开启,使气囊3实现泄气。如此,可实现气囊3不断的充气和泄气,达到按摩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该泄压阀6本身为一安全阀,能够在额定压力下自动开启泄压,防止气囊3压力过高,发生爆破等安全事故,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
在其它实施例中,气囊3上设置有一安全阀,当气囊3内的气压到达危险的额定值时,安全阀会自动开启,完成泄压。
因此,当控制单元失灵时,由于无法关闭充气泵10和控制阀5,不断气囊3进行充气,在气囊3内的压力到危险的额定值时,上述安全阀或控制阀5自动开启,完成对气囊3的泄压,从而保证被按摩者的安全。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控制单元包括微控制器,上述微控制器连接有控制开关。控制开关带有震动模式,通过选定不同的控制模式,可以控制气囊3的起伏程度。微控制器是将微型计算机的主要部分集成在一个芯片上的单芯片微型计算机。其具有成本低、性能强大等优点,非常适合于本实施例中控制阀5、泄压阀6、充气泵10以及下述液压控制回路的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微控制器通过控制充气泵10的开关继电器来实现对充气泵10的通路和断路控制,从而控制充气泵10的开启和关闭。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阀5选用一种比例电磁阀,其是一种新式的液压机控制设备。在一般压力阀、流量阀和方位阀上,用比例电磁线圈取代原来的控制一部分,按键入的电气设备数据信号持续地、按比例地对油流的压力、总流量或方位开展长距离控制。微控制器可以用于控制比例电磁阀的开关比例。比例电磁阀作为一种常规技术,在这里不做进一步的介绍,若有不清楚请参考现有技术。
在本实施例中,泄压阀6为一种开关电磁阀,通过微控制器可实现对泄压阀6的开闭。
请参照图4和图5,上述开关电磁阀和比例电磁阀通过统一微控制器控制,微控制器选用ARM芯片,以ARM芯片为核心,通过磁隔离芯片实现主控芯片与专用驱动芯片L9352B的隔离,ARM输出的PWM或者数字输出信号经过隔离后控制L9352B,从而控制开关电磁阀或比例电磁阀;开关电磁阀或比例电磁阀的状态通过L9352B输出再经隔离后输入ARM,从而系统能实时控制开关电磁阀或比例电磁阀的状态。
上述L9352B是ST公司专门为感性负载(如电磁铁、电磁阀)控制而设计的芯片,它将分立元件的驱动和监测功能集成在一个芯片中,可以控制2路比例电磁铁和2路开关电磁铁,允许对感性负载进行调节。其主要特征是:输出斜坡控制,短路保护,过温关闭功能可选,开路负载监测,掉电监测,外部时钟可控,再循环控制,调节器漂移监测,调节器误差控制,调节器校正电流5mA,状态监测,静电监测。每个通道各由一状态输出端口来监测,各通道的推挽状态输出具有故障诊断功能。
请参照图6,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二层1一端设置有抬升机构,上述抬升机构包括液压杆12,上述液压杆12一端固定在框架11上,另一端与上述第二层1铰链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液压杆12一侧的第二层1上设置有垫枕。第二层1包括前半段9和后半段7,前半段9与后半段7为转动连接。在按摩时,被按摩者需要调整垫枕高度,可启液压杆12,使液压杆12伸长顶替前半段9,被按摩者可倚靠在垫枕上,使被按摩者可以舒适的按摩。在被按摩者需要水平躺下时,可控制液压杆12收缩,使前半段9与后半段7保持水平。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液压杆12上设置有液压控制回路,上述控制单元与液压控制回路连接,用于控制液压杆12的伸缩。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层2上均匀设置加热片。加热片能够对第一层2进行加热,在寒冷环境下,可以使被按摩者感到舒适,同时也能促进血液循环,使按摩效果更佳。
在使用时,打开上述控制开关,开启“按摩模式”,微控制器控制充气泵10开启,同时控制控制阀5开启,
在不使用时,控制气囊3充气。气囊3充气完成后,控制单元控制充气泵10和控制阀5关闭,同时控制泄压阀6开启,使气囊3实现泄气。如此,可实现气囊3不断的充气和泄气,达到按摩的效果。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按摩床,包括框架11、设置在框架11上的按摩单元和控制单元。框架11主要用于对按摩单元进行支撑,使按摩单元能够远离地面。按摩单元能够对人体进行较为舒适的按摩,通过按摩来放松肌肉,消除疲劳,带走压力,调节体内信息,并帮助提高身体血液循环,起到增强体质,健美防衰作用。按摩单元包括第一层2和第二层1,第一层2铺设在第二层1上,第二层1上均匀间隔开设有多个凹槽8,凹槽8内设置有气囊3,气囊3充气后能顶起第一层2,气囊3连接有充气泵10,充气泵10连接到控制单元。上述第一层2主要起到隔离和缓冲的作用,其能够避免气囊3与人体直接接触,还能在气囊3顶起时起到缓冲作用,因此第一层2的设置能够增加人体在按摩时的舒适感。第二层1的凹槽8内设置气囊3,通过气囊3的膨胀和萎缩,可以控制第一层2的起伏,达到对人体按摩的目的。通过充气泵10充气来改变气囊3内气体的体积,实现气囊3的膨胀和萎缩,使人体感受到有起伏的按摩感。相比于传统按摩头的震动按摩感,上述起伏式的按摩感更能让被按摩者感到舒适。其中,控制单元能够控制充气泵10的开闭,从而控制气囊3的充气程度和充气起始时间。当一气囊3充气后,另一相邻气囊3开始充气,以此可以知道波浪式的按摩起伏感,达到最佳按摩效果和感受。因此,该新型按摩床结构与传统的震动按摩床不同,利用气压实现对人体的按摩,与人体接触表面相对柔和,能够使被按摩者具有极大的舒适感,由此可进一步的提升按摩床的按摩效果。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按摩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设置在框架上的按摩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按摩单元包括第一层和第二层,所述第一层铺设在所述第二层上,所述第二层上均匀间隔开设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充气后能顶起所述第一层,所述气囊连接有充气泵,所述充气泵连接到所述控制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按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泵与所述气囊之间设置有控制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按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为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按摩床,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气囊连接到一总管路,所述总管路与所述充气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按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上设置有泄压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按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阀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按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连接有控制开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按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一端设置有抬升机构,所述抬升机构包括液压杆,所述液压杆一端固定在框架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层铰链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按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杆上设置有液压控制回路,所述控制单元与液压控制回路连接,用于控制液压杆的伸缩。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按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上均匀设置加热片。
CN202022006825.8U 2020-09-14 2020-09-14 一种新型按摩床 Active CN2134659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06825.8U CN213465937U (zh) 2020-09-14 2020-09-14 一种新型按摩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06825.8U CN213465937U (zh) 2020-09-14 2020-09-14 一种新型按摩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65937U true CN213465937U (zh) 2021-06-18

Family

ID=764187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06825.8U Active CN213465937U (zh) 2020-09-14 2020-09-14 一种新型按摩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6593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88161A (zh) * 2021-12-31 2022-04-08 深圳市德达医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充气气压校准方法、充气加压组件及足部按摩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88161A (zh) * 2021-12-31 2022-04-08 深圳市德达医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充气气压校准方法、充气加压组件及足部按摩器
CN114288161B (zh) * 2021-12-31 2023-10-03 深圳市德达医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充气气压校准方法、充气加压组件及足部按摩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068463B2 (ja) 膨張可能な支持体
US4796948A (en) Patient support system for wheelchairs and the like
US20080178392A1 (en) Air Cushion with Alternatively Inflated Chambers
AU2002246229A1 (en) Inflatable support
US9144314B2 (en) Multifunctional posture seat
CN213465937U (zh) 一种新型按摩床
CN207605091U (zh) 一种用于预防压疮的智能化分体式气垫床
CN110742756A (zh) 一种医用充气床垫
US20200037779A1 (en) Area support surface seating system
CN206482761U (zh) 一种压疮防治按摩调节气垫
CN211065851U (zh) 一种充气床垫
CN209032948U (zh) 一种具有多种模式的防褥疮充气床垫及床
CN212140791U (zh) 气囊翻身床垫
CN211156882U (zh) 一种医用充气床垫
KR20060007507A (ko) 체압저하를 위한 공기 매트리스의 공압제어방법
CN210205177U (zh) 一种用于医疗护理的防压疮床垫
CN214679210U (zh) 轮椅防褥疮按摩座垫
CN114404119B (zh) 一种适用于脊髓损伤患者的智能化坐姿矫正轮椅
CN207071121U (zh) 一种预防压疮和下肢肿胀的医用气垫床
CN220308773U (zh) 一种可自动调节的床垫
CN110432684A (zh) 一种可调充气沙发
CN213251098U (zh) 一种办公室用按摩枕
CN219422535U (zh) 一种床垫
CN211048900U (zh) 一种气动悬浮床垫
CN205696806U (zh) 一种程控智能充气床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21600 Jingtang clinic, Zhangzhuang Town, Pei County, X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an Fangqiu

Address before: 221600 Jingtang clinic, Zhangzhuang Town, Pei Coun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an Fangqiu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