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07273U - 基于北斗通讯的智能运维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北斗通讯的智能运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07273U
CN210807273U CN201921974210.5U CN201921974210U CN210807273U CN 210807273 U CN210807273 U CN 210807273U CN 201921974210 U CN201921974210 U CN 201921974210U CN 210807273 U CN210807273 U CN 2108072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output end
satellite
input end
in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7421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邢志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Sifihne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Sifihne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Sifihne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Sifihne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7421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072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072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072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北斗通讯的智能运维系统,涉及卫星通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智能通讯和并网点运行数据的实时采集与上传的工作繁琐的问题。所述信号接收模块的输出端与地球同步卫星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地球同步卫星的输出端与卫星接收天线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卫星接收天线的输出端与卫星接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卫星接收器的输出端与变压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变压器模块的输出端与信号接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远程终端单元的输出端与无线连接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无线连接模块的输出端与智能运维系统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智能运维系统的输出端分别与定位模块和显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Description

基于北斗通讯的智能运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星通讯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北斗通讯的智能运维系统。
背景技术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是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的国家重要空间基础设施,随着北斗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的发展,相关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海洋渔业、水文监测、气象预报、测绘地理信息、森林防火、通信时统、电力调度、救灾减灾、应急搜救等领域,逐步渗透到人类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使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时,需要使用到运维系统来帮助使用。
北斗系统的建设实践,实现了在区域快速形成服务能力、逐步扩展为全球服务的发展路径,丰富了世界卫星导航事业的发展模式,目前,自动化、智能化等概念逐渐应用到智能通讯的建设中,人们借助无线通信,可完成智能通讯和并网点运行数据的实时采集与上传,这部分工作以往都由产品策划或者数据挖掘工程师承担,使得工作繁琐;因此市场急需研制基于北斗通讯的智能运维系统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北斗通讯的智能运维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智能通讯和并网点运行数据的实时采集与上传的工作繁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北斗通讯的智能运维系统,包括北斗通讯系统和智能运维系统,所述北斗通讯系统包括北斗卫星,所述北斗卫星的输出端与高频发生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高频发生器的输出端与信号接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接收模块的输出端与地球同步卫星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地球同步卫星的输出端与卫星接收天线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卫星接收天线的输出端与卫星接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卫星接收器的输出端与变压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变压器模块的输出端与信号接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接收模块的输出端与远程终端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远程终端单元的输出端与无线连接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无线连接模块的输出端与智能运维系统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智能运维系统的输出端分别与定位模块和显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智能运维系统包括信号接收模块,所述信号接收模块的输出端与操作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操作模块的输出端与处理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处理器模块的输出端与电路识别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路识别模块的输出端与变压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变压器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病毒识别模块、监控模块和报警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病毒识别模块的输出端与病毒采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监控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报警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维护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维护模块的输出端与日志管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日志管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病毒采集模块的输出端均与储存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储存模块的输出端与无线连接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无线连接模块的输出端与云服务器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北斗卫星采用北斗一号卫星,且北斗一号卫星的校准精度设置为二十米,且北斗一号卫星的未校准精度设置为一百米。
优选的,所述高频发生器采用型号为高频信号发生器YB1051,所述信号接收模块采用型号为FCN-364P064-AU信号接收器,所述卫星接收器采用型号为365KNTV-3600卫星信号接收器,所述远程终端单元采用型号为CPU401-1101远程终端单元,所述无线连接模块采用可接入无线互联网的Si4432无线模块。
优选的,所述操作模块采用键盘和鼠标进行操作,所述处理器模块采用型号为S7-300CP341通讯处理器模块,所述电路识别模块采用面阵CCD作为路径识别模块的传感器,所述病毒识别模块采用 Versant440病毒载量分析仪。
优选的,所述监控模块包括摄像模块和语音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采用型号为TP1608采集模组,所述报警模块包括警报器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储存模块采用型号为MD2202-D96-P存储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实用新型通过北斗通讯系统的设置,北斗卫星将信号通过高频发生器发送给地球同步卫星,可通过多个地球同步卫星进行接收信息,相比于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接收的信息更多,抗遮挡能力强,尤其低纬度地区性能特点更为明显,再通过远程终端单元将信号进行处理,使得接收的信号更加精确与适用,从而方便进行通讯工作,同时精确的信号也方便进行处理,使得在进行运维工作时效果更好,提高了工作效率。
2.该实用新型通过智能运维系统的设置,将通过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到的北斗卫星发出的信号后,通过远程终端单元处理后,发送到智能运维系统后,通过显示模块显示,再通过操作模块进行操作,通过处理器模块进行再一次处理,先通过电路识别模块确认多项信号接收模块的电路信号是否有差错,检查完毕后,通过病毒识别模块进行识别,检测是否有病毒,以防止影响工作,将病毒查杀后,通过病毒采集模块收集,存放在储存模块中,处理器模块控制监控模块,在定位地点进行图像和语音采集,再存放在储存模块中,若遇到突发状况,可通过报警模块打开报警器,并且在显示模块中显示,提高安全性,并且将事故的时间,因素通过日志管理模块再次储存到储存模块中,通过多层防护来保护北斗通讯工作的稳定,从而达到最佳效果,提升用户体验,并且可通过监控模块将收集的信息发送到云服务器,再通过工程师将实时情报发送至终端,从而使得使用效果更佳,将防护过程和结果都通过无线连接模块上传至云服务器,通过智能运维系统可方便进行数据的实时采集与上传的工作,以便后续可进行排查,方便进行后续工作,使得工作效率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北斗通讯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运维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基于北斗通讯的智能运维系统,包括北斗通讯系统和智能运维系统,所述北斗通讯系统包括北斗卫星,所述北斗卫星的输出端与高频发生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高频发生器的输出端与信号接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接收模块的输出端与地球同步卫星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地球同步卫星的输出端与卫星接收天线的输入端连接,卫星接收天线的输出端与卫星接收器的输入端连接,卫星接收器的输出端与变压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变压器模块的输出端与信号接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信号接收模块的输出端与远程终端单元的输入端连接,远程终端单元的输出端与无线连接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无线连接模块的输出端与智能运维系统的输入端连接,智能运维系统的输出端分别与定位模块和显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智能运维系统包括信号接收模块,信号接收模块的输出端与操作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操作模块的输出端与处理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处理器模块的输出端与电路识别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电路识别模块的输出端与变压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变压器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病毒识别模块、监控模块和报警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病毒识别模块的输出端与病毒采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监控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报警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维护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数据维护模块的输出端与日志管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日志管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病毒采集模块的输出端均与储存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储存模块的输出端与无线连接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无线连接模块的输出端与云服务器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北斗卫星采用北斗一号卫星,且北斗一号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可向用户提供全天候的即时定位服务,且北斗一号卫星的校准精度设置为二十米,且北斗一号卫星的未校准精度设置为一百米,北斗卫星将信号通过高频发生器发送给地球同步卫星,可通过多个地球同步卫星相比于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相比高轨卫星更多,抗遮挡能力强。
进一步,高频发生器采用型号为高频信号发生器YB1051,信号接收模块采用型号为FCN-364P064-AU信号接收器,卫星接收器采用型号为365KNTV-3600卫星信号接收器,远程终端单元采用型号为 CPU401-1101远程终端单元,无线连接模块采用可接入无线互联网的 Si4432无线模块,通过远程终端单元将信号进行处理,使得接收的信号更加精确与适用,从而方便进行通讯工作,同时精确的信号也方便进行处理。
进一步,操作模块采用键盘和鼠标进行操作,处理器模块采用型号为S7-300CP341通讯处理器模块,电路识别模块采用面阵CCD作为路径识别模块的传感器,病毒识别模块采用Versant440病毒载量分析仪,通过电路识别模块确认多项信号接收模块的电路信号是否有差错,检查完毕后,通过病毒识别模块进行识别,检测是否有病毒,以防止影响工作,将病毒查杀后,通过病毒采集模块收集,提高了安全性能。
进一步,监控模块包括摄像模块和语音模块,数据采集模块采用型号为TP1608采集模组,报警模块包括警报器模块和显示模块,储存模块采用型号为MD2202-D96-P存储模块,遇到突发状况,可通过报警模块打开报警器,并且在显示模块中显示,提高安全性,并且将事故的时间,因素通过日志管理模块再次储存到储存模块中,通过多层防护来保护北斗通讯工作的稳定。
工作原理:使用时,北斗卫星将信号通过高频发生器发送给地球同步卫星,可通过多个地球同步卫星进行接收信息,相比于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接收的信息更多,抗遮挡能力强,尤其低纬度地区性能特点更为明显,再通过远程终端单元将信号进行处理,通过远程终端单元处理后,发送到智能运维系统后,通过显示模块显示,再通过操作模块进行操作,通过处理器模块进行再一次处理,先通过电路识别模块确认多项信号接收模块的电路信号是否有差错,检查完毕后,通过病毒识别模块进行识别,检测是否有病毒,以防止影响工作,将病毒查杀后,通过病毒采集模块收集,存放在储存模块中,处理器模块控制监控模块,在定位地点进行图像和语音采集,再存放在储存模块中,若遇到突发状况,可通过报警模块打开报警器,并且在显示模块中显示,提高安全性,并且将事故的时间,因素通过日志管理模块再次储存到储存模块中,通过多层防护来保护北斗通讯工作的稳定,从而达到最佳效果,提升用户体验,并且可通过监控模块将收集的信息发送到云服务器,再通过工程师将实时情报发送至终端,一遍后续工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6)

1.基于北斗通讯的智能运维系统,包括北斗通讯系统和智能运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北斗通讯系统包括北斗卫星,所述北斗卫星的输出端与高频发生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高频发生器的输出端与信号接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接收模块的输出端与地球同步卫星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地球同步卫星的输出端与卫星接收天线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卫星接收天线的输出端与卫星接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卫星接收器的输出端与变压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变压器模块的输出端与信号接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接收模块的输出端与远程终端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远程终端单元的输出端与无线连接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无线连接模块的输出端与智能运维系统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智能运维系统的输出端分别与定位模块和显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北斗通讯的智能运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运维系统包括信号接收模块,所述信号接收模块的输出端与操作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操作模块的输出端与处理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处理器模块的输出端与电路识别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路识别模块的输出端与变压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变压器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病毒识别模块、监控模块和报警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病毒识别模块的输出端与病毒采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监控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报警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维护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维护模块的输出端与日志管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日志管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病毒采集模块的输出端均与储存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储存模块的输出端与无线连接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无线连接模块的输出端与云服务器的输入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北斗通讯的智能运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北斗卫星采用北斗一号卫星,且北斗一号卫星的校准精度设置为二十米,且北斗一号卫星的未校准精度设置为一百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北斗通讯的智能运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发生器采用型号为高频信号发生器YB1051,所述信号接收模块采用型号为FCN-364P064-AU信号接收器,所述卫星接收器采用型号为365KNTV-3600卫星信号接收器,所述远程终端单元采用型号为CPU401-1101远程终端单元,所述无线连接模块采用可接入无线互联网的Si4432无线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北斗通讯的智能运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模块采用键盘和鼠标进行操作,所述处理器模块采用型号为S7-300CP341通讯处理器模块,所述电路识别模块采用面阵CCD作为路径识别模块的传感器,所述病毒识别模块采用Versant440病毒载量分析仪。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北斗通讯的智能运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模块包括摄像模块和语音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采用型号为TP1608采集模组,所述报警模块包括警报器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储存模块采用型号为MD2202-D96-P存储模块。
CN201921974210.5U 2019-11-18 2019-11-18 基于北斗通讯的智能运维系统 Active CN2108072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74210.5U CN210807273U (zh) 2019-11-18 2019-11-18 基于北斗通讯的智能运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74210.5U CN210807273U (zh) 2019-11-18 2019-11-18 基于北斗通讯的智能运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07273U true CN210807273U (zh) 2020-06-19

Family

ID=712263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74210.5U Active CN210807273U (zh) 2019-11-18 2019-11-18 基于北斗通讯的智能运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072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enkhelifa et al. Disaster management projects using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An overview
CN105072573A (zh) 北斗海洋智能位置服务系统
CN103957595A (zh) 井下作业人员高精度定位系统及方法
US20160070010A1 (e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remote monitoring
CN101989374A (zh) 海洋风暴潮灾害预警系统及方法
CN102104770A (zh) 湿地生态事件采集、预警方法及系统
CN105512765A (zh) 基于电网gis的危化品企业事故电力应急处置方法及系统
CN104685526A (zh) 用于在自然灾害事件之后飞行器编队的紧急损坏的情况下的突发事件监听的航空电子系统
WO2018059017A1 (zh) 一种用于无人机的防摔保护与防丢失装置
KR101148772B1 (ko) 지능형 rfid 설비 검침 시스템
CN206096454U (zh) 一种用于无人机的防摔保护与防丢失装置
Wang et al. Real-time monitoring system of landslide based on LoRa architecture
CN111103008A (zh) 一种基于传感器的海洋安全检测方法
CN103336291A (zh) 放射源动态在线自动监测系统
CN210807273U (zh) 基于北斗通讯的智能运维系统
CN103337134B (zh) 一种电磁场与伽马场双场放射源安全定位装置
CN209182514U (zh) 一种基于北斗定位和通信技术的精准气象信息发布系统
Lu et al. BeiDou integrated disaster reduction application platform
CN209625401U (zh) 一种区域山洪地质灾害综合监测预警系统
CN206209114U (zh) 一种多方式定位的人员安全管理终端
CN109740900A (zh) 电力设备的防汛方法及装置
CN115550757A (zh) 一种电力配电杆塔监测预警系统
CN212301940U (zh) 海洋气象预警系统
CN204215441U (zh) 船舶运输物资定位监控系统
CN103544811A (zh) 基于物联网的地震报警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