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06874U - 电机转子总成和驱动电机 - Google Patents

电机转子总成和驱动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06874U
CN210806874U CN201921953656.XU CN201921953656U CN210806874U CN 210806874 U CN210806874 U CN 210806874U CN 201921953656 U CN201921953656 U CN 201921953656U CN 210806874 U CN210806874 U CN 2108068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channel
rotating shaft
rotor assembly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5365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明博
张帆
陈维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uancheng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uancheng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uancheng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uancheng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5365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068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068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068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机转子总成和驱动电机,涉及电机技术领域。电机转子总成包括转轴和套设于转轴的转子,转轴的内部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一通道,转轴和转子之间设置有围绕转轴的外表面螺旋延伸的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均用于供冷却油流通。驱动电机包括上述电机转子总成。本电机转子总成被冷却的效果较好,电机性能不易受到影响。

Description

电机转子总成和驱动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机转子总成和驱动电机。
背景技术
驱动电机可安装于电动汽车以控制车轮来实现汽车行驶,驱动电机的散热能力对驱动电机的运行具有较大影响。现有的驱动电机通过在电机转子的转轴内设置中空结构使冷却油进入转轴以起到冷却作用,对整个转子总成的冷却效果较差,容易影响电机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包括提供一种电机转子总成和驱动电机,电机转子总成被冷却的效果较好,电机性能不易受到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机转子总成,其包括转轴和套设于转轴的转子,转轴的内部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一通道,转轴和转子之间设置有围绕转轴的外表面螺旋延伸的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均用于供冷却油流通。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转轴的外表面设置螺旋凹槽以使转轴和转子之间形成第二通道。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通道沿轴向贯穿转轴且在转轴的两端分别形成进油口和第一出油口,转轴设置有从转轴的内表面延伸至转轴的外表面的分流孔,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通过分流孔连通,第二通道连通于第二出油口以使第二通道的冷却油从第二出油口流出。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转子内设置有连通于第二出油口的冷却通道,第二通道连通于冷却通道。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电机转子总成包括套设于转轴的导油盘,导油盘位于转子远离进油口的一端,导油盘内具有导油腔,导油腔同时与第二通道、冷却通道连通。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电机转子总成包括套设于转轴的第一平衡板,第一平衡板位于导油盘和转子之间,第一平衡板设置有过流通道,过流通道的一端连通于第二通道,另一端连通于导油腔。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电机转子总成包括套设于转轴的第二平衡板,第二平衡板位于转子远离第一平衡板的一侧,第二平衡板设置有第二出油口。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导油盘包括套设于转轴的盘体和设置于盘体的导油管,盘体内设置导油腔,导油管连通于导油腔,且导油管穿过第一平衡板以与冷却通道连通。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导油盘包括多个导油管,多个导油管沿盘体的周向间隔设置,转子设置多个冷却通道,导油管与冷却通道一一对应。
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驱动电机,包括上述电机转子总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电机转子总成包括转轴和套设于转轴的转子,转轴的内部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一通道,转轴和转子之间设置有围绕转轴的外表面螺旋延伸的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均用于供冷却油流通。驱动电机包括上述电机转子总成。本电机转子总成通过设置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从而使冷却油不仅能流入转轴内部对转轴进行冷却,还能流入转轴与转子之间对转轴和转子均进行冷却,同时第二通道的螺旋形状能够增加流通面积即增大冷却面积,从而电机转子总成整体上可以被较好地冷却,不易对驱动电机的性能产生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机转子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机转子总成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机转子总成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平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油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电机转子总成;110-转轴;111-第一通道;112-进油口;113-第二通道;114-第一出油口;115-分流孔;116-齿轮;117-螺旋凹槽;118-第二出油口;130-转子;134-冷却通道;150-第一平衡板;152-第二平衡板;154-过流通道;156-穿过孔;170-导油盘;172-盘体;173-接口;174-导油管;175-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图2和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机转子总成100,其包括转轴110和套设于转轴110的转子130。转轴110的内部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一通道111,转轴110和转子130之间设置有围绕转轴110的外表面螺旋延伸的第二通道113,第一通道111和第二通道113均用于供冷却油流通。
在本实施例中,转轴110为空心轴,第一通道111沿轴向贯穿转轴110且在转轴110的两端分别形成进油口112和第一出油口114。转轴110设置有从转轴110的内表面延伸至转轴110的外表面的分流孔115,在本实施例中分流孔115沿转轴110的径向延伸,在其他实施例中,分流孔115也可以倾斜延伸而不沿径向延伸,仅需保证分流孔115从转轴110的内表面延伸至转轴110的外表面即可。在本实施例中,转轴110的外表面设置螺旋凹槽117以使转轴110和转子130之间形成第二通道113,螺旋凹槽117沿周向围绕转轴110延伸并在轴向上占据一定长度,其占据长度大致与转子130的轴向长度相当,以提高冷却效果。在其他实施例中,技术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在转子130朝向转轴110的表面设置螺旋凹槽,而使转轴110的外表面与转子130的螺旋凹槽组成第二通道11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道111和第二通道113通过分流孔115连通,从而能将从进油口112进入第一通道111的冷却油的一部分通过分流孔115分流进入第二通道113,第一通道111内的冷却油主要对转轴110进行冷却,进而从第一出油口114流出。流入第二通道113内的冷却油由于同时与转轴110和转子130接触,可对转轴110和转子130均进行冷却。
转轴110靠近第一出油口114的一端套设有齿轮116以便于传动,齿轮116也可以与转轴110一体成型。转轴110可采用低压重力铸造的方法,内部第一通道111、外部螺旋凹槽117均由通过铸造一次成型,节省加工成本。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通道111也可以不贯穿转轴110,即进油口112和第一出油口114可以不设置于转轴110的两端而是设置于转轴110的侧壁且两者均露出于转子130以外即可,仅需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分流孔115,此时第一通道111和第二通道113不连通,也就是说第二通道113的冷却油可以不是来自于第一通道111,此时对第一通道111和第二通道113分别单独供油,也可以起到相同的冷却效果。
请参照图4,第二通道113连通于第二出油口118,以使第二通道113的冷却油从第二出油口118流出。为进一步提高对电机转子总成100的冷却效果,在本实施例中,转子130内设置有连通于第二出油口118的冷却通道134,第二通道113连通于冷却通道134,从而将第二通道113内的冷却油引至转子130内,以在转子130的主体内部进行冷却。在本实施例中,转子130设置多个冷却通道134,多个冷却通道134沿周向间隔设置且多个冷却通道134的入口围成一圈,冷却通道134为直线型且沿轴向延伸。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设置多圈冷却通道134,即冷却通道134的入口呈多圈层径向向外排布,以加快冷却效率。在其他实施例中,每个冷却通道134也可以不是直线型而是呈折叠形状或蛇形弯曲形状沿径向向外延伸,也能够加快冷却效率,此时冷却通道134的出口可根据冷却通道134的实际走向而选择性地设置于转子130的两个端面中的一者。
具体地,电机转子总成100包括套设于转轴110的第一平衡板150、第二平衡板152以及导油盘170。第一平衡板150、第二平衡板152以及导油盘170均随转轴110同步转动。导油盘170位于转子130远离进油口112的一端,第一平衡板150位于导油盘170和转子130之间,第二平衡板152位于转子130远离第一平衡板150的一侧。也就是说,转子13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平衡板150和第二平衡板152以用于调整动平衡,第一平衡板150位于转子130远离进油口112的一端,第二平衡板152位于靠近进油口112的一端,导油盘170位于第一平衡板150远离转子130的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通道113的冷却油依次经第一平衡板150、导油盘170、转子130、第二平衡板152后从第二出油口118流出。
请参照图2、图3和图5,具体地,第一平衡板150设置有过流通道154,过流通道154的一端连通于第二通道113。在本实施例中,过流通道154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沿径向从第一平衡板150朝向转轴110的表面向第一平衡板150的内部延伸一定长度,第二段的一端连通第一段且第二段沿轴向朝远离转子130的方向延伸至第一平衡板150的表面,从而在第一平衡板150背离转子130的一侧的表面形成开口,进而整个过流通道154呈L形通孔,过流通道154一端开口连通于转轴110外表面的螺旋凹槽117,即连通于第二通道113,过流通道154另一端开口朝向导油盘170。第一平衡板150设置有多个穿过孔156。
请参照图6,导油盘170内具有导油腔,导油腔同时与第二通道113、冷却通道134连通。具体地,过流通道154朝向导油盘170的开口与导油腔连通即过流通道154连通于导油腔。导油盘170包括套设于转轴110的盘体172和设置于盘体172的导油管174。盘体172呈圆环形以套设于转轴110,盘体172为中空结构,盘体172内设置导油腔。导油盘170包括多个导油管174,多个导油管174沿盘体172的周向间隔设置,每个导油管174均连通于导油腔。盘体172朝向转子130的表面设置接口173,接口173与过流通道154的第二段连通,从而第二通道113中的冷却油流经过流通道154后能进入导油盘170的导油腔。为配合第一平衡板150,盘体172与导油管174之间设置有沿径向向外延伸的支管175,盘体172与导油管174之间通过支管175连通,导油管174垂直于支管175并朝靠近转子130的方向延伸。多个导油管174一一对应地伸入多个穿过孔156,从而导油管174穿过第一平衡板150与冷却通道134连通,并且导油管174与冷却通道134一一对应地连接,从而导油腔内的冷却油能够经各导油管174进入各冷却通道134以对转子130进行冷却,整体结构较为紧凑。
在本实施例中可通过螺栓将第二平衡板152固定于转轴110。第二平衡板152设置有第二出油口118。第二出油口118为贯穿第二平衡板152的通孔。第二出油口118的数量为多个且与冷却通道134一一对应,从而冷却通道134中的冷却油经过相应的第二出油口118流出。从而,第二通道113的冷却油可进入转子130对转子130进行冷却。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通道113也可以不通过第一平衡板150连通导油盘170,此时螺旋凹槽117在轴向上占据合适长度使得第二通道113延伸至对应导油盘170的位置,在导油盘170内侧开设接口以与螺旋凹槽117对应从而使得导油盘170直接与第二通道113连通,冷却油从第二通道113流出后直接进入导油腔,第一平衡板150无需设置过流通道154。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平衡板150的过流通道154的出口也可以直接作为第二出油口118,此时可以省去导油盘170,从而,第一通道111内部的冷却油从第一出油口114流出,第二通道113内的冷却油直接从过流通道154流出。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驱动电机,包括电机转子总成100。
电机转子总成100的工作原理如下:
对电机转子总成100进行冷却时,冷却油从转轴110的进油口112进入转轴110内的第一通道111,一部分冷却油沿着第一通道111流动经第一出油口114流出,对转轴110进行冷却;另一部分冷却油经过分流孔115分流进入第二通道113,第二通道113沿转轴110的外表面螺旋,可对转轴110和转子130均进行冷却。从第二通道113流出的冷却油经第一平衡板150的过流通道154从接口173进入导油盘170内的导油腔,然后经过多个导油管174进入转子130的冷却通道134,对转子130内部进行进一步的冷却。结构紧凑,冷却效果良好。
电机转子总成100通过设置第一通道111和第二通道113从而使冷却油不仅能流入转轴110内部对转轴110进行冷却,还能流入转轴110与转子130之间对转轴110和转子130均进行冷却,同时第二通道113的螺旋形状能够增加流通面积即增大冷却面积,从而电机转子总成100整体上可以被较好地冷却,不易对驱动电机的性能产生影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机转子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轴和套设于所述转轴的转子,所述转轴的内部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一通道,所述转轴和所述转子之间设置有围绕所述转轴的外表面螺旋延伸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均用于供冷却油流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外表面设置螺旋凹槽以使所述转轴和所述转子之间形成所述第二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沿轴向贯穿所述转轴且在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形成进油口和第一出油口,所述转轴设置有从所述转轴的内表面延伸至所述转轴的外表面的分流孔,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通过所述分流孔连通,所述第二通道连通于第二出油口以使所述第二通道的冷却油从所述第二出油口流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转子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内设置有连通于所述第二出油口的冷却通道,所述第二通道连通于所述冷却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转子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转子总成包括套设于所述转轴的导油盘,所述导油盘位于所述转子远离所述进油口的一端,所述导油盘内具有导油腔,所述导油腔同时与所述第二通道、所述冷却通道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转子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转子总成包括套设于所述转轴的第一平衡板,所述第一平衡板位于所述导油盘和所述转子之间,所述第一平衡板设置有过流通道,所述过流通道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二通道,另一端连通于所述导油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转子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转子总成包括套设于所述转轴的第二平衡板,所述第二平衡板位于所述转子远离所述第一平衡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平衡板设置有所述第二出油口。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转子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盘包括套设于所述转轴的盘体和设置于所述盘体的导油管,所述盘体内设置所述导油腔,所述导油管连通于所述导油腔,且所述导油管穿过所述第一平衡板以与所述冷却通道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机转子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盘包括多个所述导油管,多个所述导油管沿所述盘体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转子设置多个所述冷却通道,所述导油管与所述冷却通道一一对应。
10.一种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机转子总成。
CN201921953656.XU 2019-11-12 2019-11-12 电机转子总成和驱动电机 Active CN2108068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53656.XU CN210806874U (zh) 2019-11-12 2019-11-12 电机转子总成和驱动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53656.XU CN210806874U (zh) 2019-11-12 2019-11-12 电机转子总成和驱动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06874U true CN210806874U (zh) 2020-06-19

Family

ID=71226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53656.XU Active CN210806874U (zh) 2019-11-12 2019-11-12 电机转子总成和驱动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068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38951B (zh) 新能源汽车电驱动力总成的冷却结构
CN101557143B (zh) 液冷式电机以及用于冷却这种电机的方法
US7626292B2 (en) Cast groove electric motor/generator cooling mechanism
EP2747251B1 (en)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for vehicles with liquid cooling
CN108886281A (zh) 电机的转子部分
CN109149825A (zh) 转子芯
EP3944472A1 (en) Intelligent power generation module
CN202399086U (zh) 一种电主轴冷却套
CN109861418A (zh) 汽车、电机及其定子组件和定子铁芯
CN210397450U (zh) 一种气浮轴承
CN216851493U (zh) 转子冷却结构和电机
JP6164179B2 (ja) 電動モータの冷却構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0806874U (zh) 电机转子总成和驱动电机
CN214850862U (zh) 油冷电机、电机冷却油路及电机内壳
KR20130117455A (ko) 냉각 구조를 갖는 스핀들 조립체
CN105990946A (zh) 具双重冷却流道的电机外壳组件
CN219372120U (zh) 电机
KR102621527B1 (ko) 구동모터의 회전자 슬리브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구동 모터
CN211508741U (zh) 内定子冷却装置、内定子组件以及电机
CN216016641U (zh) 一种电机油路结构
CN112865397B (zh) 一种电机冷却油路结构
CN204425092U (zh) 具双重冷却流道的电机外壳组件
CN110690773A (zh) 电机组件、压缩机和空调器
CN111384820A (zh) 驱动电机冷却结构和具有该冷却结构的驱动电机
CN218718272U (zh) 一种具备散热功能的轴承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