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03935U - 调光玻璃及智能车窗 - Google Patents

调光玻璃及智能车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03935U
CN210803935U CN201922227104.7U CN201922227104U CN210803935U CN 210803935 U CN210803935 U CN 210803935U CN 201922227104 U CN201922227104 U CN 201922227104U CN 210803935 U CN210803935 U CN 2108039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transmission structure
electrode layer
light control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2710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洪亮
武晓娟
张勇
张丽敏
赵志强
郑琪
毕谣
钟璇
程张祥
张冬华
王家星
王策
王建
李彦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2710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039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039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039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调光玻璃及智能车窗,属于显示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调光玻璃,具有透过率调整区和封装区;所述调光玻璃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且对应所述透过率调整区的染料液晶层,对应所述封装区的封框胶;其中,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基底,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底靠近所述染料液晶层一侧的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二基底,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底靠近所述染料液晶层一侧的第二电极层;在所述封框胶中设置有导电结构;在所述第一基底上还设置有第一电压传输结构和第二电压传输结构,其中,所述第一电压传输结构与所述第一电极层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压传输结构通过所述封框胶中的导电结构与所述第二电极层电连接。

Description

调光玻璃及智能车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显示车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调光玻璃及智能车窗。
背景技术
目前,调光玻璃在建筑、交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现已有汽车、高铁、客机等客户对染料液晶调光玻璃感兴趣。现有智能玻璃市场中有PDLC智能玻璃、电致变色智能玻璃等产品。PDLC智能玻璃只能实现透明与雾度切换,不遮光、不隔热;电致变色智能玻璃存在膜层工艺复杂、响应时间慢(8~20s)、暗态颜色偏蓝等问题。染料液晶调光玻璃利用液晶中二向色性染料分子对光的选择性吸收,实现亮态与暗态的切换,相较现有PDLC、电致变色智能玻璃,在黑态纯度、响应时间等光学性能上有大幅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调光玻璃及智能车窗。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调光玻璃,具有透过率调整区和封装区;所述调光玻璃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且对应所述透过率调整区的染料液晶层,对应所述封装区的封框胶;其中,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基底,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底靠近所述染料液晶层一侧的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二基底,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底靠近所述染料液晶层一侧的第二电极层;在所述封框胶中设置有导电结构;在所述第一基底上还设置有第一电压传输结构和第二电压传输结构,其中,
所述第一电压传输结构与所述第一电极层电连接;
所述第二电压传输结构通过所述封框胶中的导电结构与所述第二电极层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均为面状电极。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压传输结构与所述第一电极为一体式结构。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条状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面状电极。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压传输结构;包括多个第一焊盘和多个第二焊盘;其中,
所述第一焊盘的第一端与所述条状电极,且不同的所述第一焊盘连接不同的所述条状电极;
所述第一焊盘的第二端通过扇出走线和与之对应的所述第二焊盘的第一端电连接,且不同的所述第一焊盘连接不同的所述第二焊盘。
可选地,所述第一焊盘和所述第二焊盘均与所述第二电压传输结构同层设置,且材料相同。
可选地,在所述第二焊盘的第二端设置过渡层。
可选地,所述过渡层与所述条状电极同层设置,且材料相同。
可选地,所述第二电压传输结构包括:第一子传输结构和第二子传输结构;其中,
所述第一子传输结构与所述第一电压传输结构位于所述封装区的同一侧边;
所述第二子传输结构位于所述封装区除设置有第一子传输结构的其余侧边,所述第一子传输结构与所述第二子传输结构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电极层在所述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一子传输结构在所述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车窗,其包括上述的调光玻璃。
附图说明
图1为调光玻璃亮态时的示意图;
图2为调光玻璃暗态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调光玻璃的第一基板的俯视图;
图4为图3所示的第一基板上的第二电压传输结构的俯视图;
图5为图3所示的第一基板上的第一电极层和第一电压传输结构的俯视图;
图6为图3所示的第一基板上的层间绝缘层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种调光玻璃的第一基板的俯视图;
图8为图7所示的第一基板上的第一电压传输结构和第二电压传输结构的俯视图;
图9为图7所示的第一基板上的第一电极层的俯视图;
图10为图7所示的第一基板上的层间绝缘层的俯视图;
图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调光玻璃的第二基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谓的某一层结构位于某一层上,并非宏观上的某一层在该层的上方,而是指制备顺序上的先后,也即后形成的膜层在先形成的膜层上。
如图1和2所示,给出了一种示例性的调光玻璃,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设置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染料液晶层30;其中,第一基板包括第一基底10,依次设置在第一基底10靠近液晶层的一侧的第一电极层11和第一取向层12;第二基板包括:第二基底20,依次设置在第二基底20靠近液晶层一侧的第二电极层21和第二取向层22;液晶层30的材料包括液晶分子和二向色性染料分子。根据二向色性染料分子的二向色特性,只能吸收入射光中和染料分子长轴平行的光。
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以第一电极层11和第二电极层21均为板状电极层为例进行说明,此时调光玻璃为TN型液晶盒,也即显示模式为常白模式。当不给第一电极层11和第二电极层21施加电压时,该调光玻璃为亮态,如图1所示;当给第一电极层11和第二电极层21施加电压时,该调光玻璃为暗态,如图2所示。
在现有技术中,给调光玻璃的第一电极层11和第二电极层21施加电压的方式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在第一基底10和第二基底20的周边区域均设置焊盘,并将焊盘裸露出来,再将焊盘上分别焊接上引线,这样一来,由于在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的周边区域设置焊盘的区域,势必会增大调光玻璃的尺寸;另一种则是在第一基底10的周边区域的一半的位置设置焊盘,将周边区域的另一半切除;在第二基底20的周边区域的对应第一基底10被切除的位置设置焊盘,将周边区域的另一半切除,之后再将焊盘上分别焊接上引线,这样一来,虽然较之前的方式可以减小调光玻璃的尺寸,但此时需要增加切割工艺。为解决该问题,在本实用新型的下述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调光玻璃。
第一方面,如图3和1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调光玻璃,其具有封装区和由封装区限定出的透过率调整区;该调光玻璃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设置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且对应透过率调整区的染料液晶层30,对应封装区的封框胶16;其中,第一基板包括:第一基底10,设置在第一基底10上靠近染料液晶层一侧的第一电极层11;第二基板包括:第二基底20,设置在第二基底20靠近染料液晶层一侧的第二电极层21。特别的是,在封框胶16中设置有导电结构;在第一基底10上还设置第一电压传输结构14和第二电极传输结构;第一电压传输结构14与第一电极层11连接;第二电极传输结构通过封框胶16中的导电结构与第二电极层21电连接。这样一来,可以通过第一电压传输结构14给第一电极层11施加电压,通过第电压二传输结构给第二电极层21施加电压,以使夹设在第一电极层11和第二电极层21之间的染料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和染料分子偏转,以对照射至调光玻璃的光线的透过率进行调整。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封框胶16中的导电结构包括但不限于以掺杂形式形成在封框胶16中的导电金球。可以在封框胶16的各个位置均掺杂导电金球,也可以仅在第二电压传输结构13对应的位置掺杂导电金球;应当理解的,为避免第一电极层11和第二电极层21电连接,封框胶16与第一电极层11绝缘设置。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3所示,调光玻璃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设置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染料液晶层和封框胶16;其中,第一基板包括第一基底10,依次设置在第一基底10背离染料液晶层一侧的第二电压传输结构13、同层设置的第一电极层11和第一电压传输结构14、层间绝缘层15。第二基板包括第二基底20,设置在第二基底20靠近染料液晶层一侧的第二电极层21。其中,第一电极层11和第二电极层21均包括面状电极。封框胶16设置封装区,具体的可以设置在第一基底10上,也可以设置在第二基底20上,在本实施例中以封框胶16位于第一基底10上为例,此时,第二电压传输结构13至少与封框胶16具有导电结构的位置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压传输结构14与第一电极层11为一体式结构,也即如图1所示,第一电压传输结构14与第一电极层11一体成型,这样一来,可以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第一电压传输结构14和第一电极层11。其中,第一电极层11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氧化铟锡(ITO)。
其中,为了增强第二电压传输结构13的导电性,其可以采用金属导电材料,例如铜(Cu)。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第二电极层21为面状电极,为了保证施加在第二电极层21上的电压均匀,此时,可以将第二电压传输结构13设计成由第一子传输结构和第二子传输结构组成的结构;其中,第一子传输结构和第一电压传输结构14位于封装区的同一侧边;第二子传输结构位于封装区除设置有第一子传输结构的其余侧边,也即第二子传输结构呈图4中所示的U型结构,且第一子传输结构与第二子传输结构电连接。层间绝缘层15在第一子传输结构和第二子传输结构所在位置被挖空,将第一子传输结构和第二子传输结构裸露,封框胶16则设置在封装区,将第一子传输结构和第二子传输结构覆盖。这样一来,将第二基板与第一基板对盒后,第二电极层21则可以通过封框胶16中的导电结构与第一子传输结构和第二子传输结构电连接。
对于上述调光玻璃,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该调光玻璃的制备方法,为了描述方便,以调光玻璃为一矩形玻璃为例进行说明,此时封装区则为一矩形闭环结构,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图3中左右方向上相对),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图3中上下方向上相对)。该方法包括形成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填充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染料液晶层的步骤。
其中,形成第一基板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如图4所示,在第一基底10上通过构图工艺形成第二电压传输结构13;其中,第二电压传输结构13包括第一子传输结构和第二子传输结构;第一子传输结构位于封装区的第四侧边,第二子传输结构呈U型结构,位于封装区的第一侧边、第二侧边和第三侧边;第一子传输结构的一端为一块状结构,另一端与第二子传输结构形成为一体结构。第一子传输结构除块状结构的位置、第二子传输结构呈条状,其宽度在2mm左右;第一子传输结构的块状结构用以与外部引线焊接,其大小可以根据调光玻璃的大小设定。
步骤二、如图5所示,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包括第一电极层11和第一电压传输结构14图形。其中,第一电极层11位于透过率调整区;第一电压传输结构14为一块状结构,与第一电极层11为一体式结构,且由透过率调整区延伸至封装区的第四侧边背离透过率调整区的一侧。其中,第一电极层11和第一电压传输结构14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ITO;第一电压传输结构14的宽度在15mm左右。
步骤三,如图6所示,在第一电极层11和第一电压传输结构14所在层上方形成层间绝缘层15,其中,层间绝缘层15的覆盖第一电极层11和第一电压传输结构14,且裸露出第二电压传输结构13。层间绝缘层15的边缘与封装区之间存在一定的间距,大约在200μm左右。
步骤四,如图3所示,在封装区形成封框胶16,其中,封框胶16中掺杂有导电金球,封框胶16的宽度可以根据调光玻璃的尺寸而定,对于5寸的调光玻璃封框胶16的宽度在2至2.6mm,更大尺寸的调光玻璃考虑到封框胶16的穿刺风险,可以将封框胶16的宽度设计在3至5mm。
至此完成第一基板的制备。
其中,形成第二基板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如图11所示,在第二基底20上通过构图工艺形成包括第二电极层21的图形;其中,第二电极层21覆盖透过率调整区和封装区,且在第一基底10上的正投影裸露出第一电压传输结构14和第二电压传输结构13的块状结构的至少部分结构,以便给第一电压传输结构14和第二电压传输结构13的块状结构上焊接引线,以将外部电压施加至第一电极层11和第二电极层21。第二电机层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ITO。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在形成第二电极层21之前可以第二基底20上形成一层绝缘层,以避免可是第二电极层21时损伤第二基底20。封框胶16也可以形成在第二基板上。至此完成第二基板的制备。
在另一个示例中,如图7所示,该调光玻璃的结构与上述调光玻璃相似,区别在于第一电极层11包括多个条状电极,这样一来,在给各个条状电极施加不同的电压,以使调光玻璃的不同位置对应的染料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的偏转角度不同,从而实现百叶窗功能。由于第一电极层11包括多个条状电极,此时,第一电压传输结构14包括与条状电极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第一焊盘141和多个第二焊盘142;其中,多个第一焊盘141并排设置,且每个第一焊盘141的第一端连接与之对应的条状电极,第一焊盘141的第二端通过位于扇出区(fanout)的扇出走线143和与之对应的第二焊盘14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焊盘142的第二端用于与芯片IC绑定,用以为条状电极提供电压。第二电压传输结构13可以采用上述相同的结构,当然,第二电压传输结构13的第一传输结构也可以采用与第二焊盘142并排设置的第三焊盘,此时第三焊盘通过扇出走线143与第二子传输结构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压传输结构14和第二电压传输结构13同层设置且材料相同;也就是说,第一电压传输结构14中的第一焊盘141、第二焊盘142和第二电压传输结构13中的第一子传输结构和第二子传输结构采用一次构图工艺制备,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导电金属。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焊盘142的第二端上还设置过渡层,用于使得第二焊盘142与IC更好的绑定。其中,过渡层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ITO。优选的,过渡层可以与条状电极同层设置,也即采用一次构图工艺制备。
对于上述调光玻璃,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该调光玻璃的制备方法,为了描述方便,以调光玻璃为一矩形玻璃为例进行说明,此时封装区则为一矩形闭环结构,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图7中左右方向上相对),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图7中上下方向上相对)。该方法包括形成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填充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染料液晶层的步骤。其中,对于第二基板和染料液晶层的形成与上述步骤相同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其中,形成第一基板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如图8所示,在第一基底10上通过构图工艺形成第一电压传输结构14;第二电压传输结构13;其中,第一电压传输结构14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第一焊盘141和多个并排设置的第二焊盘142;第一焊盘141和第二焊盘142一一对应设置,且第一焊盘141的第二端通过扇出走线143与第二焊盘14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压传输结构13包括第一子传输结构和第二子传输结构;第一子传输结构位于封装区的第四侧边,第二子传输结构呈U型结构,位于封装区的第一侧边、第二侧边和第三侧边;第一子传输结构包括与第二并排设置的第三焊盘,第三焊盘的第一端通过扇出走线143与第二子传输结构连接。
步骤二、如图9所示,通过构图工艺在透过率调整区形成包括第一电极层11,第一电极层11包括多个条状电极;条状电极与第一焊盘141一一对应设置,且与第一焊盘141的第一端连接。其中,第一电极层11和第一电压传输结构14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ITO;第一电压传输结构14的宽度在15mm左右。进一步的,在该步骤中形成条状电极的同时还在第二焊盘142的第二端形成过渡层,该过渡层的尺寸在800μm×500μm左右。
步骤三,如图10所示,在第一电极层11所在层上方形成层间绝缘层15,其中,层间绝缘层15的覆盖第一电极层11和第一电压传输结构14,且裸露出第二电压传输结构13。层间绝缘层15的边缘与封装区之间存在一定的间距,大约在200μm左右。
步骤四,如图11所示,在封装区形成封框胶16,其中,封框胶16中掺杂有导电金球。
至此完成第一基板的制备。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车窗,其包括上述的调光玻璃。
其中,智能车窗可以应用至飞机、建筑物等。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调光玻璃,具有透过率调整区和封装区;所述调光玻璃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且对应所述透过率调整区的染料液晶层,对应所述封装区的封框胶;其中,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基底,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底靠近所述染料液晶层一侧的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二基底,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底靠近所述染料液晶层一侧的第二电极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封框胶中设置有导电结构;在所述第一基底上还设置有第一电压传输结构和第二电压传输结构,其中,
所述第一电压传输结构与所述第一电极层电连接;
所述第二电压传输结构通过所述封框胶中的导电结构与所述第二电极层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光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均为面状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光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传输结构与所述第一电极为一体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光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条状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面状电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光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传输结构;包括多个第一焊盘和多个第二焊盘;其中,
所述第一焊盘的第一端与所述条状电极,且不同的所述第一焊盘连接不同的所述条状电极;
所述第一焊盘的第二端通过扇出走线和与之对应的所述第二焊盘的第一端电连接,且不同的所述第一焊盘连接不同的所述第二焊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光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盘和所述第二焊盘均与所述第二电压传输结构同层设置,且材料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光玻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焊盘的第二端设置过渡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光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层与所述条状电极同层设置,且材料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调光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压传输结构包括:第一子传输结构和第二子传输结构;其中,
所述第一子传输结构与所述第一电压传输结构位于所述封装区的同一侧边;
所述第二子传输结构位于所述封装区除设置有第一子传输结构的其余侧边,所述第一子传输结构与所述第二子传输结构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调光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层在所述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一子传输结构在所述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
11.一种智能车窗,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调光玻璃。
CN201922227104.7U 2019-12-12 2019-12-12 调光玻璃及智能车窗 Active CN2108039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27104.7U CN210803935U (zh) 2019-12-12 2019-12-12 调光玻璃及智能车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27104.7U CN210803935U (zh) 2019-12-12 2019-12-12 调光玻璃及智能车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03935U true CN210803935U (zh) 2020-06-19

Family

ID=71230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27104.7U Active CN210803935U (zh) 2019-12-12 2019-12-12 调光玻璃及智能车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0393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55848A (zh) * 2020-11-04 2021-01-22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1115253A1 (zh) * 2019-12-12 2021-06-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调光玻璃及智能车窗
CN114527608A (zh) * 2020-11-23 2022-05-24 合肥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调光面板、其制作方法、其驱动方法及调光建筑玻璃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15253A1 (zh) * 2019-12-12 2021-06-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调光玻璃及智能车窗
US11598996B2 (en) 2019-12-12 2023-03-07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Light-adjusting glass and smart vehicle window
CN112255848A (zh) * 2020-11-04 2021-01-22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255848B (zh) * 2020-11-04 2024-05-17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527608A (zh) * 2020-11-23 2022-05-24 合肥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调光面板、其制作方法、其驱动方法及调光建筑玻璃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803935U (zh) 调光玻璃及智能车窗
KR102108830B1 (ko) 전기변색 디바이스
US7372534B2 (en) Light adjuster with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tape stuck on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cylindrical housing in which is accommodated part of wiring
CN102789074B (zh) 连接结构和带有所述连接结构的显示装置
CN208607473U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TWI766867B (zh) 控制輻射傳輸之裝置
CN104603685A (zh) 液晶显示装置
EP4075191A1 (en) Switchable glass and intelligent vehicle window
CN101636689A (zh) 层叠型显示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CN211149139U (zh) 调光面板
JP7119305B2 (ja) 調光体
CN101806982A (zh) 液晶显示器件和使用该器件的电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2837626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US20210341811A1 (en) Display plasma module with double-layer micro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100856151B1 (ko) 고분자 분산형 액정표시장치의 전극 단자부 제조방법
CN112885236A (zh) 导电走线、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拼接屏
KR101153299B1 (ko) 액정표시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KR20060085571A (ko) 조광체 및 적층 유리
WO2000051100A1 (fr) Procede de montage d'un film sur un afficheur
US20220293670A1 (en) Display devic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tile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EP3779583A1 (en) Light control unit
US20230121640A1 (en) Laminated glazing with electrically connected layer and method of preparing a laminated glazing
CN109407423A (zh) 液晶显示面板
CN113156719A (zh) 调光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16500831A (zh) 光电功能膜、透光组件及其制备方法与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