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03782U - 光纤转接器 - Google Patents

光纤转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03782U
CN210803782U CN201921673086.9U CN201921673086U CN210803782U CN 210803782 U CN210803782 U CN 210803782U CN 201921673086 U CN201921673086 U CN 201921673086U CN 210803782 U CN210803782 U CN 2108037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ramic core
positioning part
locking bracket
bracket
adap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7308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玉国
耿玉杰
许宝进
张阳
唐坤
张海峰
王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Senter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Senter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Senter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Senter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7308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037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037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037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纤转接器,转接端子,所述转接端子具有凸起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的一侧与第一陶瓷芯抵接,所述定位部的另一侧与第二陶瓷芯抵接;锁紧支架,所述锁紧支架套设于所述第一陶瓷芯的外部,配合所述定位部对所述第一陶瓷芯进行限位;所述锁紧支架上,背离所述定位部一侧的端部设置有用于拆卸所述锁紧支架的凹槽;用于连接插头的上壳体,所述上壳体内可拆卸的固定设置有所述锁紧支架;以及用于连接插头的下壳体,所述下壳体配合所述定位部对所述第二陶瓷芯进行限位。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解决光纤磨损及简易更换的问题,大大提高产品使用寿命,方便现场工作。

Description

光纤转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纤转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纤转接器。
背景技术
在运营商光纤转接领域,为检测光电信息相关信息,操作人员经常将光纤插入专用仪器仪表中对相关光电信息进行检测。现有的光纤转接的常用寿命为几百次或上千次,远远不能满足一线人员的使用要求,目前操作人员常将光纤从外侧转接,给携带、防护、精度等带来很大影响。而且经常出现磨损损耗时返回专业厂家进行维修的情况,给运营工作造成很大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光纤转接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纤转接器,可以有效解决光纤磨损及简易更换的问题,大大提高产品使用寿命,方便现场工作。
一种光纤转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接端子,所述转接端子具有凸起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的一侧与第一陶瓷芯抵接,所述定位部的另一侧与第二陶瓷芯抵接;
锁紧支架,所述锁紧支架套设于所述第一陶瓷芯的外部,配合所述定位部对所述第一陶瓷芯进行限位;所述锁紧支架上,背离所述定位部一侧的端部设置有用于拆卸所述锁紧支架的凹槽;
用于连接插头的上壳体,所述上壳体内可拆卸的固定设置有所述锁紧支架;以及
用于连接插头的下壳体,所述下壳体配合所述定位部对所述第二陶瓷芯进行限位。
进一步,所述锁紧支架与所述下壳体的连接处设置有螺纹,通过转动所述凹槽,安装或拆卸所述锁紧支架,实现所述转接端子、所述第一陶瓷芯和所述第二陶瓷芯的替换。
进一步,所述锁紧支架上,背离所述定位部一侧的端部设置有圆环状的凸起,所述凹槽有两个,相对设置与所述圆环状的凸起上。
进一步,所述圆环状的凸起的内径与所述第一陶瓷芯的内径相同,用于使插头的插针插入所述第一陶瓷芯时与所述第一陶瓷芯的内径贴合。
进一步,所述转接端子由石英玻璃材料制成,且表面平整无异物。
进一步,所述上壳体包括:外部支架和转接支架,其中,
所述外部支架与所述下壳体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形成第一空间;
所述外部支架上设置的凸起,配合所述下壳体,使所述转接支架镶嵌固定于所述第一空间内。
进一步,所述转接支架上设置有卡扣,用于固定插头。
进一步,所述下壳体的外表面设置有连接部,用于固定插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减小光纤转接配合机构的尺寸,使之小巧,便于携带及防护。
2、内部光学器件发生损伤时可以从外侧进行简易更换,无需拆机或返回厂家进行专业维护维修,降低了翻修成本及周期。
3、更换陶瓷芯和转接端子可以避免内部光纤器件的维护,降低使用成本。
4、结构简单、制作方便、组装及更换方便,便于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光纤转接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光纤转接器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光纤传感器的安装、拆卸示意图。
其中,1、转接端子 2、第一陶瓷芯 3、第二陶瓷芯 4、锁紧支架 5、外部支架 6、转接支架 7、下壳体 8、SC光纤插头 9、光纤转接器 10、FC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注意,下面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的,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光纤转接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转接端子1,第一陶瓷芯2,第二陶瓷芯3,锁紧支架4,上壳体以及下壳体7等。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转接端子1作为中间传输介质,避免了两个插头在进行通信的过程中的直接接触,而且通过设置可拆卸的锁紧结构,测试人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陶瓷芯和转接端子进行清洁或更换,结构简单,降低了维修成本和维修周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转接端子1具有凸起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的一侧与第一陶瓷芯2抵接,所述定位部的另一侧与第二陶瓷芯3抵接。第一陶瓷芯2和第二陶瓷芯3均为圆筒状结构,转接端子1为圆柱状结构。所述定位部位于所述转接端子1的中部,类似于一个凸起的圆台,通过这个圆台实现了对第一陶瓷芯和第二陶瓷芯的限位配合。在实际的应用中,由于光电信息的传输对精度的要求比较高,所以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接端子由石英玻璃材料制成,而且在转接端子与插头的插针的一面表面平整,光洁,无异物;当测试人员在检测时遇到问题时,可将第一陶瓷芯2、转接端子1和第二陶瓷芯3拆卸后进行清洗或更换,简单方便。
所述锁紧支架4套设于所述第一陶瓷芯2的外部,配合所述定位部对所述第一陶瓷芯2进行限位;所述锁紧支架4上,背离所述定位部一侧的端部设置有用于拆卸所述锁紧支架4的凹槽,所述上壳体内可拆卸的固定设置有所述锁紧支架4;以及用于连接插头的下壳体7,所述下壳体7配合所述定位部对所述第二陶瓷芯3进行限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所述锁紧支架4与所述下壳体7的连接处设置有螺纹,通过转动所述凹槽,安装或拆卸所述锁紧支架4,实现所述转接端子1、所述第一陶瓷芯2和所述第二陶瓷芯3的替换。进一步的,所述锁紧支架4上,背离所述定位部一侧的端部设置有圆环状的凸起,所述凹槽有两个,相对设置与所述圆环状的凸起上。相对的两个凹槽形成一字槽,配合平口工具进行锁紧和拆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锁紧支架4与定位部配合,实现第一陶瓷芯2限位的方式可以有多重,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特别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采用圆环状的凸起,圆环状的凸起的内径与所述第一陶瓷芯2的内径相同,用于使插头的插针插入所述第一陶瓷芯时与所述第一陶瓷芯的内径贴合。除此之外,也可以使用非圆环的形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上壳体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也可以为分体结构。当上壳体为分体结构时,所述上壳体包括:外部支架和转接支架,其中,所述外部支架与所述下壳体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形成第一空间;所述外部支架5上设置的凸起,配合所述下壳体,使所述转接支架6镶嵌固定于所述第一空间内。为了实现插头的固定,上壳体上设置有卡扣,可以理解的是,当上壳体为分体式结构时,卡扣设置于转接支架6上,转接支架6上设置有与锁紧支架4配合的螺纹,且所述转接支架6上设置有对锁紧支架4限位的凸起;外部支架5外端呈长方形筒结构,可以配合类似SC光纤插头插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下壳体的外表面设置有用于固定插头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可以是螺纹或其他连接方式。进一步的,在所述上壳体的内部,同样设置有圆环状凸起,其作用是固定第二陶瓷芯3。可以理解的是,第二陶瓷芯3的内径与圆环状凸起的内径相同。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光纤转接器的连接示意图。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以SC光纤插头8和FC插头10为例,两个插头的插针分别插入第一陶瓷芯和第二陶瓷芯,并与转接端子接触,实现光电信号传输及检测。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光纤传感器的安装、拆卸示意图,如图3所示,当转接端子、第一陶瓷芯和第二陶瓷芯发生磨损造成信号不良时,用平口工具插入锁紧支架顶端的一字槽内进行旋转并拧出,可以将第一陶瓷芯,转接端子和第二陶瓷芯取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清洁或更换;更换完毕后将锁紧支架用平口工具装入,与转接支架相应螺纹锁紧即可。
以图3所示的方向为例,向上的箭头表示拆卸方向,向下的箭头表示安装方向。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中。

Claims (8)

1.一种光纤转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接端子,所述转接端子具有凸起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的一侧与第一陶瓷芯抵接,所述定位部的另一侧与第二陶瓷芯抵接;
锁紧支架,所述锁紧支架套设于所述第一陶瓷芯的外部,配合所述定位部对所述第一陶瓷芯进行限位;所述锁紧支架上,背离所述定位部一侧的端部设置有用于拆卸所述锁紧支架的凹槽;
用于连接插头的上壳体,所述上壳体内可拆卸的固定设置有所述锁紧支架;以及
用于连接插头的下壳体,所述下壳体配合所述定位部对所述第二陶瓷芯进行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支架与所述下壳体的连接处设置有螺纹,通过转动所述凹槽,安装或拆卸所述锁紧支架,实现所述转接端子、所述第一陶瓷芯和所述第二陶瓷芯的替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支架上,背离所述定位部一侧的端部设置有圆环状的凸起,所述凹槽有两个,相对设置与所述圆环状的凸起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状的凸起的内径与所述第一陶瓷芯的内径相同,用于使插头的插针插入所述第一陶瓷芯时与所述第一陶瓷芯的内径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端子由石英玻璃材料制成,且表面平整无异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包括:外部支架和转接支架,其中,
所述外部支架与所述下壳体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形成第一空间;
所述外部支架上设置的凸起,配合所述下壳体,使所述转接支架镶嵌固定于所述第一空间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纤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支架上设置有卡扣,用于固定插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的外表面设置有连接部,用于固定插头。
CN201921673086.9U 2019-09-30 2019-09-30 光纤转接器 Active CN2108037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73086.9U CN210803782U (zh) 2019-09-30 2019-09-30 光纤转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73086.9U CN210803782U (zh) 2019-09-30 2019-09-30 光纤转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03782U true CN210803782U (zh) 2020-06-19

Family

ID=712320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73086.9U Active CN210803782U (zh) 2019-09-30 2019-09-30 光纤转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0378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32706A (zh) * 2019-09-30 2019-12-31 山东信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光纤转接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32706A (zh) * 2019-09-30 2019-12-31 山东信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光纤转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45183B2 (en) Optical sensor element for a measuring machine, and coupling element therefor on the measuring machine side
US9810863B2 (en) Optical component assembly, optical receptacle, and transceiver module for optical communications
CN210803782U (zh) 光纤转接器
JP2008524659A (ja) 割出済光ファイバコネクタ
US4737009A (en) Independent optical ferrule and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which uses the ferrule and replaceable optical plug using the ferrule
CN105044857A (zh) 箍套及光连接器
CN110632709A (zh) 一种非接触式无损光纤跳线及制作方法
CN201107438Y (zh) 激光器/探测器光纤接口组件
CN209471276U (zh) 一种光纤连接器散件
CN110632706A (zh) 光纤转接器
CN211318828U (zh) 光纤转接配合机构
JP3764424B2 (ja) 多芯光コネクタ
CN113625397B (zh) 一种可拆卸的光纤适配器及光器件
CN217776553U (zh) 一种光纤连接器端面研磨装置
CN201698048U (zh) 光纤适配器
CN215005985U (zh) 一种通光识别防尘帽
KR101100901B1 (ko) 광섬유의 어댑터 연결부위에서 광신호 유무를 확인하는 센싱 어댑터
CN213091939U (zh) 多路光纤导光束
CN204882955U (zh) 一种光纤连接器
CN209992708U (zh) 一种快速清洁研磨型光源适配器
CN208224539U (zh) 一种lc光纤连接器
JP2010197739A (ja) 光アダプタ
CN218497196U (zh) 用于光纤缆线的适配器组件
CN210243895U (zh) 一种光纤连接器
CN210803786U (zh) 一种非接触式无损光纤跳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