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43895U - 一种光纤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纤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43895U
CN210243895U CN201921259036.6U CN201921259036U CN210243895U CN 210243895 U CN210243895 U CN 210243895U CN 201921259036 U CN201921259036 U CN 201921259036U CN 210243895 U CN210243895 U CN 2102438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cover plate
ferrule
ferrule assembly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5903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Ping Xu
徐平
Lingtong Feng
冯灵通
Binbin Xu
许彬彬
cen Chen
陈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ongmao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ongmao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ongmao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ongmao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5903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438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438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4389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插头和插座,插头包括连接螺帽、第一壳体、第一插芯组件及插芯对接组件,第一壳体收容于连接螺帽中,第一插芯组件收容于第一壳体内,插芯对接组件包括与第一壳体连接的活动盖板和陶瓷套筒,活动盖板位于第一插芯组件朝向插座的一侧,活动盖板内设置有收容腔,陶瓷套筒限位于收容腔中,活动盖板的两端均开设有与陶瓷套筒连通的通孔,第一插芯组件的一端延伸进陶瓷套筒中,其另一端与光缆连接;插座包括与连接螺帽连接的第二壳体和收容于第二壳体内的第二插芯组件,第二插芯组件的一端与第一插芯组件连接,其另一端与光缆连接。运用本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光纤连接器拆装不便、清洁维护困难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光纤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纤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光纤连接器光纤插孔包含陶瓷套筒和插针压簧,陶瓷套筒实现光纤插针和光纤插孔的精密对准,插针压簧为插入插孔的陶瓷插针端面接触提供压紧力,该类光纤插孔接触件类似是“盲孔”结构,拆装不便,导致连接器清洁维护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连接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光纤连接器拆装不便、清洁维护困难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插头和插座,所述插头包括连接螺帽、第一壳体、第一插芯组件以及插芯对接组件,所述第一壳体收容于所述连接螺帽中,所述第一插芯组件收容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插芯对接组件包括活动盖板和陶瓷套筒,所述活动盖板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且所述活动盖板位于所述第一插芯组件朝向所述插座的一侧,所述活动盖板内设置有收容腔,所述陶瓷套筒限位于所述收容腔中,所述活动盖板的两端均开设有与所述陶瓷套筒连通的通孔,所述第一插芯组件的一端延伸进所述陶瓷套筒中,所述第一插芯组件的另一端与光缆连接;
所述插座包括与所述连接螺帽连接的第二壳体和收容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的第二插芯组件,所述第二插芯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插芯组件连接,所述第二插芯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光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盖板包括前盖板和后盖板,所述前盖板上开设有第一收容孔,所述后盖板上开设有第二收容孔,当所述前盖板与所述后盖板连接时,所述第一收容孔与所述第二收容孔对应形成所述收容腔。
进一步地,所述插头还包括螺纹防松组件,所述螺纹防松组件包括钢球、防松弹簧以及齿形垫圈,所述齿形垫圈设置在所述连接螺帽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所述连接螺帽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钢球通过所述防松弹簧设置在所述安装孔中,所述防松弹簧的弹力推动所述钢球抵接在所述齿形垫圈的齿形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外壳体和第一内壳体,所述第一外壳体与所述连接螺帽的内壁抵接,所述第一内壳体收容于所述第一外壳体中,所述第一内壳体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中设置有弹性定位爪,所述第一插芯组件穿过所述弹性定位爪限位于所述第一内壳体中;
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外壳体和第二内壳体,所述第二外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螺帽螺合的连接螺纹,所述第二内壳体收容于所述第二外壳体内,所述第二内壳体开设有所述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中设置有所述弹性定位爪,所述第二插芯组件穿过所述弹性定位爪限位于第二内壳体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外壳体的外表面周设有凸键,所述第二外壳体的内表面周向开设有与所述凸键配合的键槽;所述前盖板朝向所述插座设置有导向柱,所述第二内壳体的端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导向柱对应的导向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芯组件和所述第二插芯组件均包括陶瓷插芯、尾座、插针压簧、不锈钢套管以及热缩套管,所述陶瓷插芯固定在所述尾座中,所述光缆伸进所述尾座中与所述陶瓷插芯的一端连接,所述陶瓷插芯的另一端延伸出所述尾座形成对接端;所述尾座的一端凸设成受力部,所述不锈钢套管套设在所述尾座上,所述插针压簧套设在尾座上,所述插针压簧的一端抵触所述受力部,所述插针压簧的另一端抵触所述不锈钢套管,所述光缆上套设有所述热缩套管,且所述热缩套管延伸套设在所述尾座的端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插座还包括界面密封圈、第二盖板以及第二封线体,所述第二外壳体与所述第一外壳体连接的端部内壁上开设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中设置有所述界面密封圈,所述界面密封圈的内壁抵接所述第二内壳体;所述第二盖板收容于在所述第二外壳体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盖板将所述第二内壳体抵接固定于所述第二外壳体中,所述第二封线体收容于所述第二外壳体中并压合所述第二盖板。
进一步地,所述插头还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一卡簧,所述第一盖板将所述第一内壳体抵接固定于第一外壳体中,所述第一卡簧嵌设于所述第一外壳体中并抵接所述第一盖板。
进一步地,所述插头还包括光缆固定组件,所述光缆固定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外壳体连接的第一直管和与所述第一直管连接的尾螺帽,所述第一直管中依次设置有压线套、压线爪以及锁紧螺钉,所述锁紧螺钉将所述压线套和所述压线爪固持于所述第一直管中;所述尾螺帽中设置有防护弹簧,所述防护弹簧包括固定端和自所述固定端向外延伸形成的防护端,所述固定端位于所述尾螺帽内,所述防护端套设在所述光缆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直管与尾螺帽之间设置有第二直管,所述第二直管中依次设置有以用于封合所述光缆的封线体和封严线圈,所述封严线圈与所述防护弹簧的所述固定端之间设置有垫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陶瓷套筒设置在活动盖板的收容腔中,活动盖板与第一壳体连接,在需要对陶瓷套筒和第一插芯组件进行光学清洁时,只需将活动盖板从第一壳体中拆卸下来,再将陶瓷套筒从活动盖板中取出,对陶瓷套筒进行清洁;当活动盖板拆卸后,第一插芯组件的光学端面裸露,即可对其进行清洁;运用本技术方案不需要采用拆卸工具将第一插芯组件从光纤连接器中取出,只需拆卸活动盖板即可对陶瓷套筒和第一插芯组件的光学端面进行高效清洁维护,操作便捷。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纤连接器中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部分爆炸示意图;
图3为图1的部分爆炸示意图;
图4为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爆炸示意图;
图6为第一插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插头;11、连接螺帽;121、第一外壳体;122、第一内壳体;13、第一插芯组件;131、陶瓷插芯;132、尾座;1321、受力部;133、插针压簧;134、不锈钢套管;135、热缩套管;14、插芯对接组件;141、前盖板;1411、第一收容孔;142、后盖板;1421、第二收容孔;143、陶瓷套筒;15、螺纹防松组件;151、钢球;152、防松弹簧;153、齿形垫圈;171、第一盖板;172、第一卡簧;18、光缆固定组件;1811、第一直管;1812、压线套;1813、压线爪;1814、锁紧螺钉;1821、尾螺帽;1822、防护弹簧;1822a、固定端;1822b、防护端;1831、第二直管;1832、第一封线体;1832、封严线圈;20、插座;211、第二外壳体;212、第二内壳体;22、第二插芯组件;23、界面密封圈;24、第二盖板;25、第二卡簧;26、第二封线体;27、安装衬垫;30、弹性定位爪;51、导向孔;52、导向柱;60、光缆;70、垫圈;71、挡圈;80、O型垫圈;90、定位孔;101、固定螺钉;102、连接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现在,将参照附图1-图4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插头10和插座20,插头10包括连接螺帽11、第一壳体、第一插芯组件13以及插芯对接组件14,第一壳体收容于连接螺帽11中,第一插芯组件13收容于第一壳体内,插芯对接组件14包括活动盖板和陶瓷套筒143,活动盖板与第一壳体连接,且活动盖板位于第一插芯组件13朝向插座20的一侧,活动盖板内设置有收容腔,陶瓷套筒143限位于收容腔中,活动盖板的两端均开设有与陶瓷套筒143连通的通孔,第一插芯组件13的一端延伸进陶瓷套筒143中,第一插芯组件13的另一端与光缆60连接;插座20包括与连接螺帽11连接的第二壳体和收容于第二壳体内的第二插芯组件22,第二插芯组件22的一端与第一插芯组件13连接,第二插芯组件22的另一端与光缆60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插座20与插头10连接时,第二插芯组件22的一端深入陶瓷套筒143内与第一插芯组件13侧面接触;活动盖板与第一壳体连接,陶瓷套筒143设置在活动盖板的收容腔中,在需要对陶瓷套筒143和第一插芯组件13进行光学清洁时,只需将活动盖板从第一壳体中拆卸下来,再将陶瓷套筒143从活动盖板中取出,对陶瓷套筒143进行清洁;当活动盖板拆卸后,第一插芯组件13的光学端面裸露,即可对其进行清洁;运用本技术方案不需要采用拆卸工具将第一插芯组件13从光纤连接器中取出,只需拆卸活动盖板即可对陶瓷套筒143和第一插芯组件13的光学端面进行高效清洁维护,操作便捷。
优选地,活动盖板包括前盖板141和后盖板142,前盖板141上开设有第一收容孔1411,后盖板142上开设有第二收容孔1421,当前盖板141与后盖板142连接时,第一收容孔1411与第二收容孔1421对应形成收容腔。组装插芯对接组件14时,将陶瓷套筒143的一端放置在前盖板141的第一收容孔1411中,再通过连接螺钉102将后盖板142与前盖板141连接为一体,使陶瓷套筒143的另一端收容于第二收容孔1421中,最后通过固定螺钉101将前盖板141和后盖板142一起与第一壳体固定完成组装。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插头10还包括螺纹防松组件15,螺纹防松组件15包括钢球151、防松弹簧152以及齿形垫圈153,齿形垫圈153设置在连接螺帽11与第一壳体之间,连接螺帽11上开设有安装孔,钢球151通过防松弹簧152设置在安装孔中,防松弹簧152的弹力推动钢球151抵接在齿形垫圈153的齿形面上。由钢球151、防松弹簧152与齿形垫圈153组合而成螺纹防松组件15,具有连接快速、方便以及磨损小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插座20插头10多次插拔后材料磨损严重、掉金属碎末以及连接卡壳等问题。由于钢球151为不锈钢材料,为了减小摩擦,齿形垫圈153也采用不锈钢材料,通过螺纹防松组件15大大减少插座20和插头10插拔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力,同时借助防松弹簧152压缩作用力,实现了插座20插头10插合柔和、分离力适中磨损小,提高了光纤连接器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横截面为圆形,参见图2,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外壳体121和第一内壳体122,第一外壳体121与连接螺帽11的内壁抵接,第一内壳体122收容于第一外壳体121中,第一内壳体122开设有定位孔90,定位孔90中设置有弹性定位爪30,第一插芯组件13穿过弹性定位爪30限位于第一内壳体122中;参见图5,第二壳体包括第二外壳体211和第二内壳体212,第二外壳体211上设置有与连接螺帽11螺合的连接螺纹,第二内壳体212收容于第二外壳体211内,第二内壳体212开设有定位孔90,定位孔90中设置有弹性定位爪30,第二插芯组件22穿过弹性定位爪30限位于第二内壳体212中。
基于第一插芯组件13和第二插芯组件22自身具有定位凸键、装配时具有方向性以及定位长度较长等属性,在第一内壳体122和第二内壳体212中分别设置弹性定位爪30。采用弹性定位爪30定位固定第一插芯组件13和第二插芯组件22的方式,使得第一插芯组件13和第二插芯组件22的径向定位效果良好,减少了多芯插芯组件的差异性,实现了多芯光纤连接损耗低及一致性好的目标;同时为第一插芯组件13和第二插芯组件22的连接提供拓展空间,可以满足目前的各种面型的光纤连接需求。
进一步地,第一外壳体121的外表面周设有凸键(图未示出),第二外壳体211的内表面周向开设有与凸键配合的键槽图未示出;前盖板141朝向插座20设置有导向柱52,第二内壳体212的端面上开设有与导向柱52对应的导向孔51。插座20和插头10首先通过第一外壳体121的凸键与第二外壳体211的键槽实现粗对准,然后导向柱52伸入导向孔51中实现精对准,最后由第二插芯组件22伸入陶瓷套筒143中实现其与第一插芯组件13的精密对准。通过凸键与键槽、导向柱52与导向孔51、陶瓷套筒143逐步定位的方案保证了第一插芯组件13与第二插芯组件22在高精度对接过程中的稳定、可靠,改善了多芯连接器因结构因素造成不同孔位,进而使光纤连接性能差异较大的问题。
参见图6,第一插芯组件13和第二插芯组件22均包括陶瓷插芯131、尾座132、插针压簧133、不锈钢套管134以及热缩套管135,陶瓷插芯131固定在尾座132中,光缆60伸进尾座132中与陶瓷插芯131的一端连接,陶瓷插芯131的另一端延伸出尾座132形成对接端;尾座132的一端凸设成受力部1321,不锈钢套管134套设在尾座132上,插针压簧133套设在尾座132上,插针压簧133的一端抵触受力部1321,插针压簧133的另一端抵触不锈钢套管134,光缆60上套设有热缩套管135,且热缩套管135延伸套设在尾座132的端部上。当第一插芯组件13与第二插芯组件22端面接触时,插针压簧133处于工作压缩状态,插针压簧133为第二插芯组件22插入陶瓷套筒143与第一插芯组件13接触提供压紧力。
进一步地,插座20还包括界面密封圈23、第二盖板24以及第二封线体26,如图4、图5所示第二外壳体211与第一外壳体121连接的端部内壁上开设安装槽,安装槽中设置有界面密封圈23,界面密封圈23的内壁抵接第二内壳体212;第二盖板24收容于在第二外壳体211的另一端,第二盖板24将第二内壳体212抵接固定于第二外壳体211中,第二外壳体211中还嵌设有第二卡簧25,第二卡簧25抵接第二盖板24周缘上以压紧第一内壳体122;第二封线体26收容于第二外壳体211中并压合第二盖板24的内缘,同时封合光缆60的外周;第二外壳体211上还连接有安装衬垫27。
优选地,插头10还包括第一盖板171和第一卡簧172,第一盖板171将第一内壳体122抵接固定于第一外壳体121中,第一卡簧172嵌设于第一外壳体121中并抵接第一盖板171。
参见图3,插头10还包括光缆固定组件18,光缆固定组件18包括通过螺纹与第一外壳体121连接的第一直管1811和与第一直管1811连接的尾螺帽1821,第一直管1811与第一外壳之间设置有挡圈71,第一直管1811与第二内壳体212通过O型垫圈80密封,第一直管1811中依次设置有压线套1812、压线爪1813以及锁紧螺钉1814,压线套1812通过垫圈70与第一直管1811的内壁密封,压线爪1813固定在压线套1812上,锁紧螺钉1814将压线套1812和压线爪1813固持于第一直管1811中;尾螺帽1821中设置有防护弹簧1822,防护弹簧1822包括固定端1822a和自固定端1822a向外延伸形成的防护端1822b,固定端1822a位于尾螺帽1821内,防护端1822b套设在光缆60上以对光缆60进行弹性支撑。
优选地,第一直管1811与尾螺帽1821之间设置有第二直管1831,第二直管1831与第一直管1811通过螺纹连接,且第二直管1831与第一直管1811之间通过O型垫圈80密封,第二直管1831的另一端也通过螺纹与尾螺帽1821连接,第二直管1831中依次设置有以用于封合光缆60的封线体和封严线圈1832,封严线圈1832与防护弹簧1822的固定端1822a之间设置有垫圈70。本实用新型中的零部件均采用可拆卸式结构,可多次使用,性价比高。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头和插座;
所述插头包括连接螺帽、第一壳体、第一插芯组件以及插芯对接组件,所述第一壳体收容于所述连接螺帽中,所述第一插芯组件收容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插芯对接组件包括活动盖板和陶瓷套筒,所述活动盖板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且所述活动盖板位于所述第一插芯组件朝向所述插座的一侧,所述活动盖板内设置有收容腔,所述陶瓷套筒限位于所述收容腔中,所述活动盖板的两端均开设有与所述陶瓷套筒连通的通孔,所述第一插芯组件的一端延伸进所述陶瓷套筒中,所述第一插芯组件的另一端与光缆连接;
所述插座包括与所述连接螺帽连接的第二壳体和收容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的第二插芯组件,所述第二插芯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插芯组件连接,所述第二插芯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光缆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盖板包括前盖板和后盖板,所述前盖板上开设有第一收容孔,所述后盖板上开设有第二收容孔,当所述前盖板与所述后盖板连接时,所述第一收容孔与所述第二收容孔对应形成所述收容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还包括螺纹防松组件,所述螺纹防松组件包括钢球、防松弹簧以及齿形垫圈,所述齿形垫圈设置在所述连接螺帽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所述连接螺帽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钢球通过所述防松弹簧设置在所述安装孔中,所述防松弹簧的弹力推动所述钢球抵接在所述齿形垫圈的齿形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外壳体和第一内壳体,所述第一外壳体与所述连接螺帽的内壁抵接,所述第一内壳体收容于所述第一外壳体中,所述第一内壳体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中设置有弹性定位爪,所述第一插芯组件穿过所述弹性定位爪限位于所述第一内壳体中;
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外壳体和第二内壳体,所述第二外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螺帽螺合的连接螺纹,所述第二内壳体收容于所述第二外壳体内,所述第二内壳体开设有所述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中设置有所述弹性定位爪,所述第二插芯组件穿过所述弹性定位爪限位于第二内壳体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体的外表面周设有凸键,所述第二外壳体的内表面周向开设有与所述凸键配合的键槽;所述前盖板朝向所述插座设置有导向柱,所述第二内壳体的端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导向柱对应的导向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芯组件和所述第二插芯组件均包括陶瓷插芯、尾座、插针压簧、不锈钢套管以及热缩套管,所述陶瓷插芯固定在所述尾座中,所述光缆伸进所述尾座中与所述陶瓷插芯的一端连接,所述陶瓷插芯的另一端延伸出所述尾座形成对接端;所述尾座的一端凸设成受力部,所述不锈钢套管套设在所述尾座上,所述插针压簧套设在尾座上,所述插针压簧的一端抵触所述受力部,所述插针压簧的另一端抵触所述不锈钢套管,所述光缆上套设有所述热缩套管,且所述热缩套管延伸套设在所述尾座的端部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还包括界面密封圈、第二盖板以及第二封线体,所述第二外壳体与所述第一外壳体连接的端部内壁上开设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中设置有所述界面密封圈,所述界面密封圈的内壁抵接所述第二内壳体;所述第二盖板收容于在所述第二外壳体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盖板将所述第二内壳体抵接固定于所述第二外壳体中,所述第二封线体收容于所述第二外壳体中并压合所述第二盖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还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一卡簧,所述第一盖板将所述第一内壳体抵接固定于第一外壳体中,所述第一卡簧嵌设于所述第一外壳体中并抵接所述第一盖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还包括光缆固定组件,所述光缆固定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外壳体连接的第一直管和与所述第一直管连接的尾螺帽,所述第一直管中依次设置有压线套、压线爪以及锁紧螺钉,所述锁紧螺钉将所述压线套和所述压线爪固持于所述第一直管中;所述尾螺帽中设置有防护弹簧,所述防护弹簧包括固定端和自所述固定端向外延伸形成的防护端,所述固定端位于所述尾螺帽内,所述防护端套设在所述光缆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管与尾螺帽之间设置有第二直管,所述第二直管中依次设置有以用于封合所述光缆的封线体和封严线圈,所述封严线圈与所述防护弹簧的所述固定端之间设置有垫圈。
CN201921259036.6U 2019-08-01 2019-08-01 一种光纤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2438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59036.6U CN210243895U (zh) 2019-08-01 2019-08-01 一种光纤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59036.6U CN210243895U (zh) 2019-08-01 2019-08-01 一种光纤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43895U true CN210243895U (zh) 2020-04-03

Family

ID=699649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59036.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243895U (zh) 2019-08-01 2019-08-01 一种光纤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4389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25957A (zh) * 2021-12-13 2022-04-12 中国航天时代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化光纤连接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25957A (zh) * 2021-12-13 2022-04-12 中国航天时代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化光纤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08274Y (zh) 预埋式光纤连接器
CA3171567A1 (en) Connector and optical fiber connection assembly
CN110749961A (zh) 一种sc型光纤连接器及一种sc型光纤适配器
CN210243895U (zh) 一种光纤连接器
WO2013067736A1 (zh) 一种光纤快速成端组件
US4712860A (en) Retrofittable optic fiber contact assembly
CN107907943B (zh) 光纤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CN219533456U (zh) 一种光纤活动连接器
US20130251310A1 (en) Connector for ribbon optical fiber
CN210427864U (zh) 一种lc结构的光纤快速连接器
JPH02197807A (ja) 光ファイバ終端結合用フェルール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0308523A (zh) 一种室外光纤连接器
JPH0328406Y2 (zh)
CN212298017U (zh) 一种进油管接头总成
CN204374477U (zh) Sc热熔快速连接器
CN110927889B (zh) 一种一次对接的光纤插头连接器及组件
CN109143480B (zh) 光纤连接器及其插头、插座
CN219737834U (zh) 一种防护壳体、插芯组件及光纤插头组件
CN108072938B (zh) 一种浮动式光纤接触件及其连接器
CN112630898A (zh) 连接器及连接器壳体
WO2019183790A1 (zh) 一种室外光纤连接器
CN204964814U (zh) Sc快速连接器
CN219576055U (zh) 一种mt转接插座
CN110632710A (zh) 一种小型化光纤转接器
CN220232031U (zh) 一种sc/lc转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