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94149U - 包装箱 - Google Patents

包装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94149U
CN210794149U CN201920873408.8U CN201920873408U CN210794149U CN 210794149 U CN210794149 U CN 210794149U CN 201920873408 U CN201920873408 U CN 201920873408U CN 210794149 U CN210794149 U CN 2107941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ommodating cavity
bottom plate
groove
plate
sl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7340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HKC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Beihai HKC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HKC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Beihai HKC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HKC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Beihai HKC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HKC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7340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941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941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941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ffer Packag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包装箱,包括底板和与底板连接的侧板,侧板用于底板共同围合形成有容纳腔以盛放产品;其中,底板背离容纳腔的一侧和侧板背离容纳腔的一侧均朝容纳腔的方向凹陷以共同形成有扣手槽;定义底板的厚度方向为扣手槽的深度方向,扣手槽靠近容纳腔的一侧的深度值大于扣手槽远离容纳腔的一侧的深度值。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扣手槽设置成在靠近容纳腔的一侧的深度值大于远离容纳腔的一侧的深度值,则操作工人在将手伸入扣手槽内后,操作工人的手指可伸入扣手槽的深度值较大的空间内,从而在搬运过程中可以减少手沿垂直侧板的方向滑出的情况的出现。

Description

包装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包装箱。
背景技术
在一些生产线,打包好的包装箱通常会堆叠于栈板上,在出货时,作业员需要将一个个盒子搬运至运输车上。目前,尤其是用于包装液晶面板的包装箱底部抬手位置与作业员的手掌较平行,因此作业员抬箱子时需要谨慎小心,否则包装箱容易滑落至地面,从而造成包装箱内的产品的损坏。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包装箱,旨在改善作业员在搬运包装箱时易将包装箱滑落至地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包装箱,包括底板和与底板连接的侧板,所述侧板用于所述底板共同围合形成有容纳腔以盛放产品;其中,所述底板背离所述容纳腔的一侧和所述侧板背离所述容纳腔的一侧均朝所述容纳腔的方向凹陷以共同形成有扣手槽;定义所述底板的厚度方向为所述扣手槽的深度方向,所述扣手槽靠近所述容纳腔的一侧的深度值大于所述扣手槽远离所述容纳腔的一侧的深度值。
可选地,在沿所述侧板的厚度方向且由远离所述容纳腔的一侧至靠近所述容纳腔一侧,所述扣手槽的深度值逐渐增大。
可选地,在沿所述侧板的厚度方向且由远离所述容纳腔的一侧至靠近所述容纳腔一侧,至少部分所述扣手槽的深度值先逐渐增大再保持不变。
可选地,在沿所述侧板的厚度方向且由远离所述容纳腔的一侧至靠近所述容纳腔一侧,至少部分所述扣手槽的深度值先逐渐增大再逐渐减小。
可选地,所述扣手槽具有由所述底板背离所述容纳腔的一侧朝容纳腔的方向凹陷形成的相对设置的两个限位槽壁和与两个限位槽壁连接的连接槽壁,两个所述限位槽壁均与所述侧板平行,所述连接槽壁与所述限位槽壁垂直。
可选地,所述扣手槽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扣手槽沿所述底板的周缘分布。
可选地,所述扣手槽的槽壁为粗糙面。
可选地,所述底板内嵌入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包括竖直延伸的第一弹簧和延伸方向与水平面呈夹角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连接于所述底板的中部,所述第二弹簧连接于所述底板的边沿。
可选地,所述容纳腔内安装有附件,所述附件包括插接部和抵持部,所述侧板朝向所述容纳腔的一侧开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部插接于所述插接槽内;所述抵持部与所述插接部固定连接并用以抵持产品。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底板背离容纳腔的一侧和侧板背离融安腔的一侧均朝容纳腔的方向凹陷以共同形成扣手槽,则一方面便于操作工人的手指伸入扣手槽内,另一方面操作工人通过将手伸入该扣手槽并搬运包装箱时,可以提高搬运的稳定性和搬运包装箱时包装箱本身的稳定性。另外,通过定义底板的厚度方向为扣手槽的深度方向,且扣手槽靠近容纳腔的一侧的深度值大于扣手槽远离容纳腔的一侧的深度值,则当操作工人将手伸入扣手槽内后,扣手槽远离容纳腔的一侧可对操作工人的手具有限位作用,从而减小操作工人的手易沿侧板的厚度方向并朝背离容纳腔的方向从扣手槽内脱出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包装箱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包装箱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B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包装箱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C-C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包装箱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D-D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包装箱底板嵌入有弹性件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包装箱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包装箱内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包装箱 110 底板
120 侧板 121 插接槽
101 扣手槽 1011 限位槽壁
1012 连接槽壁 130 弹性件
131 第一弹簧 132 第二弹簧
140 附件 141 插接部
142 抵持部 143 缓冲块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包装箱100。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请结合参照图1和图2,或者图3和图4,或者图5和图6,或者图7或图8,该包装箱100包括底板110和与底板110连接的侧板120,侧板120用于底板110共同围合形成有容纳腔以盛放产品;其中,底板110背离容纳腔的一侧和侧板120背离容纳腔的一侧均朝容纳腔的方向凹陷以共同形成有扣手槽101;定义底板110的厚度方向为扣手槽101的深度方向,扣手槽101靠近容纳腔的一侧的深度值大于扣手槽101远离容纳腔的一侧的深度值。
通过底板110背离容纳腔的一侧和侧板120背离容纳腔的一侧均朝容纳腔的方向凹陷以共同形成扣手槽101,则该扣手槽101至少具有沿底板110的厚度方向并朝背离容纳腔的方向敞开的开口和沿侧板120的厚度方向并朝背离容纳腔的方向敞开的开口,从而便于操作工人通过包装箱100的底部对其进行搬运。基于该扣手槽101的形成方式,在搬运过程中,操作工人的手容易在沿侧板120的厚度方向并朝背离容纳腔的方向脱出,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扣手槽101靠近容纳腔的一侧的深度值设置成大于扣手槽101远离容纳腔的一侧的深度值,则操作工人在沿侧板120的厚度方向且朝背离容纳腔的方向脱出时,会受到扣手槽101远离容纳腔一侧的槽壁的阻挡,从而可以改善操作工人的手易从扣手槽101内脱出的情况。
当然,扣手槽101也可不通过底板110和/或侧板120朝容纳腔的方向凹陷而形成,例如在其他实施例中,扣手槽101还可通过侧板120与侧板120背离容纳腔的一侧凸设的连接筋围设而成,其中连接筋可与侧板120的高度方向相互倾斜设置,且连接筋背离侧板120的一侧朝底板110方向倾斜。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底板110背离容纳腔的一侧和侧板120背离融安腔的一侧均朝容纳腔的方向凹陷以共同形成扣手槽101,则一方面便于操作工人的手指伸入扣手槽101内,另一方面操作工人通过将手伸入该扣手槽101并搬运包装箱100时,可以提高搬运的稳定性和搬运包装箱100时包装箱100本身的稳定性。另外,通过定义底板110的厚度方向为扣手槽101的深度方向,且扣手槽101靠近容纳腔的一侧的深度值大于扣手槽101远离容纳腔的一侧的深度值,则当操作工人将手伸入扣手槽101内后,扣手槽101远离容纳腔的一侧可对操作工人的手具有限位作用,从而减小操作工人的手易沿侧板120的厚度方向并朝背离容纳腔的方向从扣手槽101内脱出的可能性。
请结合参照图1和图2,为了实现扣手槽101靠近容纳腔的一侧的深度值大于扣手槽101远离容纳腔的一侧的深度值的效果,本实施例中,在沿侧板120的厚度方向且由远离容纳腔的一侧至靠近容纳腔一侧,扣手槽101的深度值逐渐增大。
通过在沿侧板120的厚度方向且由远离容纳腔的一侧至靠近容纳腔的一侧,扣手槽101的深度值逐渐增大,一方面可以实现扣手槽101远离容纳腔的一侧对操作工人伸入扣手槽101内的手具有限位作用,另一方面便于加工制造,从而节省了加工成本,提高了加工效率。可以理解的是,扣手槽101可具有一个与扣手槽101中沿底板110的厚度方向并朝背离容纳腔的方向敞开的开口相对的槽壁,具体地,该槽壁的表面可以为平面或者弧面等,例如当该槽壁的表面为平面时,其可与侧板120的高度方向呈锐角设置,此时扣手槽101的形状可以为三角形或者V形。
请结合参照图3和图4,为了实现扣手槽101靠近容纳腔的一侧的深度值大于扣手槽101远离容纳腔的一侧的深度值的效果,本实施例中,在沿侧板120的厚度方向且由远离容纳腔的一侧至侧板120靠近容纳腔一侧,至少部分扣手槽101的深度值先逐渐增大再保持不变。
通过在沿侧板120的厚度方向且由远离容纳腔的一侧至靠近容纳腔的一侧,扣手槽101的深度值先逐渐增大再保持不变,则一方面可以实现扣手槽101远离容纳腔的一侧对操作工人伸入扣手槽101内的手具有限位作用,另一方面操作工人的手可朝靠近容纳腔的方向伸入至扣手槽101后,扣手槽101的槽壁与操作工人的手的接触面积较大,从而可避免操作工人的手受到较大的压强。可以理解的是,扣手槽101可具有与扣手槽101中沿底板110的厚度方向并朝背离容纳腔的方向敞开的开口相对的槽壁,具体地,该槽壁可分靠近容纳腔的平面段和与该平面段远离容纳腔的一侧连接的限位段,其中该限位段的表面同样可以为平面或者弧面等。
请结合参照图5和图6,为了实现扣手槽101靠近容纳腔的一侧的深度值大于扣手槽101远离容纳腔的一侧的深度值的效果,本实施例中,在沿侧板120的厚度方向且由远离容纳腔的一侧至靠近容纳腔一侧,至少部分扣手槽101的深度值先逐渐增大再逐渐减小。
可以理解的是,扣手槽101可具有与扣手槽101中沿底板110的厚度方向并朝背离容纳腔的方向敞开的开口相对的槽壁,具体地,该槽壁可分靠近容纳腔的连接段和与该连接段远离容纳腔的一侧连接的限位段,其中该连接段和/或限位段的表面同样可以为平面或者弧面等,例如连接段的表面与限位段的表面同为弧面时,这两个弧面可共同形成一个半球面。
请结合图7和图8,为了实现扣手槽101靠近容纳腔的一侧的深度值大于扣手槽101远离容纳腔的一侧的深度值的效果,本实施例中,扣手槽101具有由底板110背离容纳腔的一侧朝容纳腔的方向凹陷形成的相对设置的两个限位槽壁1011和与两个限位槽壁1011连接的连接槽壁1012,两个限位槽壁1011均与侧板120平行,连接槽壁1012与限位槽壁1011垂直。
可以理解的是,两个限位槽壁1011与连接槽壁1012共同围合形成U型扣手槽101,该扣手槽101的加工工艺简单,并且两个限位槽壁1011中远离容纳腔的一个限位槽壁1011对操作工人的手具有限位作用,从而改善了操作工人的手易从扣手槽101内脱出的问题。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槽壁1012的表面也可为弧形面,该弧形面上一点的切线方向垂直两个限位槽壁1011。
进一步地,如图1、图3、图5或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扣手槽101可设有多个,多个扣手槽101沿底板110的周缘分布。
通过将多个扣手槽101沿底板110的周缘分布,则便于操作工人在沿包装箱100的周向的任何位置均可搬运该包装箱100,从而提高了搬运效率。
为了进一步提高防滑性,扣手槽101的槽壁为粗糙面。通过将扣手槽101的槽壁设置成粗糙面,则可增大防滑系数,从而提高操作工人将手伸入扣手槽101内搬运包装箱100时的防滑性,进而改善了在搬运过程中包装箱100容易滑落至地面的问题。
如图9所示,在运输过程中,产品及保护该产品的包装箱100通常会受到跌落的影响。此时产品容易受到竖直方向的撞击作用以及具有侧翻的可能性。本实施例中,底板110内嵌入有弹性件130,弹性件130包括竖直延伸的第一弹簧131和延伸方向与水平面呈夹角的第二弹簧132,第一弹簧131连接于底板110的中部,第二弹簧132连接于底板110的边沿。
通过将弹性件130嵌入底板110内,且弹性件130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弹簧131,使得产品在竖直方向上具有较好的缓冲效果;同时弹性件130还包括延伸方向与水平面形成锐角的第二弹簧132,可以减小产品在侧翻过程中出现的损坏变形程度。进一步地,通过将第一弹簧131固定连接于第一底板110的中部,第二弹簧132固定连接于第一底板110的边沿,则第一弹簧131可以抵抗一部分竖直方向的撞击力,第二弹簧132可抵抗一部分斜向的撞击力,从而使得产品在竖直方向跌落或侧方跌落时均能得到缓冲的效果。为了保证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放置的平稳性,所述包装箱100的相对的两边沿的第二弹簧132相对于所述包装箱100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请结合参照图10和图11,通过在包装箱100的侧板120朝向容纳腔的一侧开设有插接槽121,附件140的插接部141插入插接槽121内,实现了附件140安装于包装箱100内的效果。进一步地,附件140还包括抵持部142,抵持部142与插接部141固定连接并与包装箱100内的产品抵接,从而实现附件140对容纳腔内的产品的限位效果。
通过将附件140可插入或脱出插接槽121,则可以使得该附件140可单独回收利用,从而节省了资源,降低了成本。另外,抵持部142可以呈与侧板120高度适配的抵接板。具体地,附件140包括呈十字交叉设置的两块插板,两块插板十字交叉设置,插接槽121呈“L”型或“十”字型,则附件140相邻的两个臂板可插入插接槽121内,通过附件140另外两个臂板形成抵持部142并分别抵接容纳腔的内壁,附件140的抵持部142朝向容纳腔的一侧还可设置有缓冲块143,该缓冲块143夹设于抵持部142与显示装置之间,该缓冲块143的材质可以为海绵、泡沫或者橡胶等,该缓冲块143可粘接于抵持部142,也可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于抵持部142,从而使得分别连接于两个抵持部142的缓冲块143可从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对容纳腔内的显示装置进行缓冲保护,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当箱体为长方体时,插接槽121可设于箱体的角部,缓冲附件140安装于插接槽121内时可对容纳腔内的显示装置的角部进行保护,从而避免产品的角部产生出现较大的应力而使得显示装置受到变形或损坏。另外,缓冲块143的硬度可小于抵持部142的硬度,从而缓冲块143对容纳腔内的显示装置具有较佳的缓冲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包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和
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连接,且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共同围合形成有容纳腔;
所述底板背离所述容纳腔的一侧和所述侧板背离所述容纳腔的一侧均朝所述容纳腔的方向凹陷以共同形成有扣手槽;定义所述底板的厚度方向为所述扣手槽的深度方向,所述扣手槽靠近所述容纳腔的一侧的深度值大于所述扣手槽远离所述容纳腔的一侧的深度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在沿所述侧板的厚度方向且由远离所述容纳腔的一侧至靠近所述容纳腔一侧,所述扣手槽的深度值逐渐增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在沿所述侧板的厚度方向且由远离所述容纳腔的一侧至靠近所述容纳腔一侧,至少部分所述扣手槽的深度值先逐渐增大再保持不变。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在沿所述侧板的厚度方向且由远离所述容纳腔的一侧至靠近所述容纳腔一侧,至少部分所述扣手槽的深度值先逐渐增大再逐渐减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手槽具有由所述底板背离所述容纳腔的一侧朝容纳腔的方向凹陷形成的相对设置的两个限位槽壁和与两个限位槽壁连接的连接槽壁,两个所述限位槽壁均与所述侧板平行,所述连接槽壁与所述限位槽壁垂直。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手槽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扣手槽沿所述底板的周缘分布。
7.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手槽的槽壁为粗糙面。
8.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内嵌入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包括竖直延伸的第一弹簧和延伸方向与水平面呈夹角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连接于所述底板的中部,所述第二弹簧连接于所述底板的边沿。
9.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内安装有附件,所述附件包括插接部和抵持部,所述侧板朝向所述容纳腔的一侧开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部插接于所述插接槽内;所述抵持部与所述插接部固定连接并用以抵持产品。
10.一种包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
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连接,且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共同围合形成一容纳腔体以盛放产品;其中,所述底板背离所述容纳腔的一侧和所述侧板背离所述容纳腔的一侧均朝所述容纳腔的方向凹陷以共同形成有扣手槽;定义所述底板的厚度方向为所述扣手槽的深度方向,所述扣手槽在所述侧板靠近所述容纳腔的一侧处的深度值大于所述扣手槽在所述侧板远离所述容纳腔的一侧处的深度值;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嵌入所述底板内,所述弹性件包括竖直延伸的第一弹簧和延伸方向与水平面呈夹角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连接于所述底板的中部,所述第二弹簧连接于所述底板的边沿;及
附件,所述附件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附件包括插接部和抵持部,所述侧板朝向所述容纳腔的一侧开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部插接于所述插接槽内;所述抵持部与所述插接部固定连接并用以抵持产品。
CN201920873408.8U 2019-06-11 2019-06-11 包装箱 Active CN2107941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73408.8U CN210794149U (zh) 2019-06-11 2019-06-11 包装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73408.8U CN210794149U (zh) 2019-06-11 2019-06-11 包装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94149U true CN210794149U (zh) 2020-06-19

Family

ID=712433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73408.8U Active CN210794149U (zh) 2019-06-11 2019-06-11 包装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941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794149U (zh) 包装箱
EP2948387B1 (en) Load capping arrangement
CN211767114U (zh) 一种便于叠放的吸塑托盘
CN203497408U (zh) 缓冲包装盒
CN214609290U (zh) 层叠体托盘一体件及托盘
WO2019166692A1 (en) Logistics system
CN211365608U (zh) 一种电子商务物流周转装置
CN201334200Y (zh) 垫材及使用该垫材之包装设备
KR20070093173A (ko) 포장박스 및 이를 이용한 포장구조 및 포장방법
JP3139973U (ja) 輸送用緩衝材
CN211033679U (zh) 缓冲组件及包装盒
CN209834220U (zh) 包装箱
CN218173146U (zh) 一种防撞防滑型包装纸箱
CN214986802U (zh) 托盘
JP3165127U (ja) 移動規制部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運搬用箱
CN212860394U (zh) 吸塑托盘成型模具
CN218086746U (zh) 一种机贴产品包装盒
CN219688064U (zh) 一种包装箱
CN214296839U (zh) 一种防静电式吸塑盘结构
CN215554994U (zh) 一种保护力强的印刷包装盒
CN216834813U (zh) 汽车中控面板转运保护装置
CN114590484B (zh) 包装缓冲结构和包装结构
CN215246175U (zh) 一种防变形纸箱
CN213800657U (zh) 一种高空间利用率吸塑盘
CN215044768U (zh) 一种硬质瓦楞纸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