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91410U - 用于注浆成型的锁模装置及高压注浆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用于注浆成型的锁模装置及高压注浆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91410U
CN210791410U CN201921527613.5U CN201921527613U CN210791410U CN 210791410 U CN210791410 U CN 210791410U CN 201921527613 U CN201921527613 U CN 201921527613U CN 210791410 U CN210791410 U CN 2107914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push rod
locking
die support
m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2761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莫庆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Jinma Lingk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Jinma Lingk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Jinma Lingk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Jinma Lingk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2761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914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914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91410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注浆成型的锁模装置及高压注浆生产线。用于注浆成型的锁模装置包括上模具支架、下模具支架、左模具支架和右模具支架。上模具支架上设有支撑左模具支架和右模具支架并使左模具支架和右模具支架能够相对滑动的导轨结构。左模具支架和右模具支架上设有用于实现两者压紧和松脱的第一驱动装置。第一锁紧构件包括分设在不同锁紧位置的多个锁紧单元,用以使下模具支架与上模具支架自动锁紧。在下模具支架与上模具支架自动锁紧后,左模具支架和右模具支架位于下模具支架与上模具支架之间。本申请与传统的高压注浆锁模机构相比,具有结构简单,锁模压力稳定、牢靠和控制简单等特点。

Description

用于注浆成型的锁模装置及高压注浆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成型加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注浆成型的锁模装置及高压注浆生产线。
背景技术
在卫浴陶瓷领域,陶瓷坯件的制作通常采用注浆成型工艺。相较于常压注浆成型工艺,高压注浆成型具有制备效率高,成型坯件质量高的优点。高压注浆成型是将料浆快速压入模具内,并在高压力的作用下将水分挤入模具并排出,坯件成型脱坯。
目前,陶瓷生产企业使用的高压成型设备中,锁模后都需要用较大的锁模压紧力将模具进行压合,其注浆压力高达1Mpa以上。模具基板移动、锁模压紧力通常由一台液压站完成,而通常液压站的体积较大,控制系统繁杂,功耗大,这就导致高压成型设备的合模速度慢,运行维护复杂。即使选用液压缸替换液压站,也无法实现对模具支架组合的锁模动作,尤其是对于具有多个部件的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注浆成型的锁模装置,其能够实现模具的自锁紧,并具有结构简单、控制简洁的特点。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注浆成型的锁模装置,其包括:
上模具支架、下模具支架、左模具支架和右模具支架;
所述上模具支架上设有支撑所述左模具支架和所述右模具支架并使所述左模具支架和所述右模具支架能够相对滑动的导轨结构;
所述左模具支架和所述右模具支架上分别设有用于实现两者压紧和松脱的第一驱动装置;
第一锁紧构件,包括分设在不同锁紧位置的多个锁紧单元,用以使所述下模具支架与所述上模具支架自动锁紧;
所述锁紧单元包括:
第二驱动装置,配置有沿直线做往复运动的输出轴;
推杆,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
连接件,在所述推杆的轴心方向上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端与所述输出轴,并能够使所述推杆绕其中心轴旋转;
导向座,配置在所述上模具支架上,配置有可使所述推杆穿过的贯穿孔,所述导向座上还配置有导引件,所述推杆至少在位于所述贯穿孔内部的部分的外表面上配置有与所述导引件配合的导向槽;所述推杆在前进或后退的过程中,所述导引件的位置不动,所述导向槽带动所述推杆绕其中心轴旋转预设角度;
锁紧块,配置在所述推杆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推杆随动并跟随所述推杆旋转;
锁紧挡件,设置在所述下模具支架上,配置有用于在所述锁紧块未旋转前允许所述锁紧块通过的通道,以及在所述锁紧块旋转后与所述锁紧块贴合并限止所述锁紧块进入所述通道的锁紧面;
在所述下模具支架与所述上模具支架自动锁紧后,所述左模具支架和右模具支架位于所述下模具支架与所述上模具支架之间。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左模具支架和右模具支架分别设置独立的第一驱动装置可实现左模具支架和右模具支架的自动合模。锁紧单元采用独立的第二驱动装置实现上模具支架和下模具支架之间的锁定,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只需提供被作用对象两者之间的压力要求即可,与大型的液压站相比,本申请具有结构简单、控制简洁的特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用于注浆成型的锁模装置还包括:
第二锁紧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模具支架上的多个第一锁销,以及设置在所述左模具支架和所述右模具支架上的多个第一锁孔;
所述下模具支架上的第一锁销能够与所述左模具支架和所述右模具支架上的第一锁孔插合,以实现对所述左模具支架和所述右模具支架下部的锁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用于注浆成型的锁模装置还包括:
第三锁紧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上模具支架上的多个第二锁销,以及设置在所述左模具支架和所述右模具支架上的多个第二锁孔;
所述上模具支架上的第二锁销能够与所述左模具支架及所述右模具支架上的第二锁孔插合,以实现对所述左模具支架和所述右模具支架上部的锁定。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下模具支架需向上模具支架靠近,并使左模具支架和右模具支架夹合至上模具支架和下模具支架。上模具支架上的第二锁销能够与左模具支架及右模具支架上的第二锁孔在下模具支架向上模具支架靠近时插合,用于实现对左模具支架和右模具支架上部的锁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推杆在靠近所述第一端的外壁上凹设有环形槽;
所述连接件包括:
第一套接部,套设在所述输出轴上;
第二套接部,所述第二套接部的侧壁上开设有供所述推杆沿所述第二套接部的径向方向装入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内壁凸设有嵌入所述环形槽的第一凸出部,所述推杆第一端端面与所述环形槽之间的杆体部分可在所述第一开口内旋转;
第一锁紧件,套设在所述第一套接部外围,用于将所述输出轴和第一套接部锁紧;
第二锁紧件,套设在所述第二套接部外围,用于将所述推杆限定在所述第一开口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开口包括:
构成T字形的第一开槽和第二开槽,所述第二开槽的槽宽小于所述第一开槽的槽宽;
所述推杆第一端端面与所述环形槽之间的杆体部分被限定在所述第一开槽中,第一凸出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开槽的内壁上并与所述环形槽对应。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向座在所述推杆的两侧分别设置所述导引件,两个所述导引件关于所述推杆的中心轴对称设置;
所述推杆上设有与两个所述导引件对应的两条所述导向槽。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两侧的导引件均对推杆的旋转角度进行导引,由于两条导向槽关于推杆的中心轴对称,推杆两侧导向槽受到导引件的压力相同,因此推杆的旋转过程中其轴心不会倾斜,保证推杆的稳定性。同时,两侧的导引件在其中一个导引件出现故障或拆除后,另一导引件依然能够使用,进而延长锁紧单元的使用寿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向槽沿所述推杆的轴向方向依次包括第一直线段、曲线段和第二直线段;所述推杆前进时,导引件依次与第一直线段、曲线段和第二直线段配合,所述曲线段使所述推杆的旋转角度范围为0~90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锁紧挡件包括相隔预定距离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
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的间隙构成所述锁紧块通过的通道;
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形成的所述通道的长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直线段的长度;第一直线段靠近所述下模具支架;
所述第一挡板远离所述上模具支架的端部为第一平面,所述第二挡板远离所述上模具支架的端部为第二平面,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平行且位于同一平面内,以构成所述锁紧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锁紧块为扁口型构件;
所述扁口型构件的最大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的间隙;所述扁口型构件的最大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的间隙。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均为液压油缸;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轴和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轴垂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左模具支架和所述第一驱动装置、所述右模具支架和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均通过连接板连接;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套设有T型套筒件;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第二开口,所述T型套筒件沿竖直方向进入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的内壁凸设有使所述T型套筒件半径较大部分的筒体限定在所述第二开口内的第二凸出部;
所述T型套筒件半径较大部分的筒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锁孔与所述第二锁销在垂直方向的距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用于注浆成型的锁模装置的高压注浆生产线。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高压注浆生产线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用于注浆成型的锁模装置的支撑架和用于将成型后的坯体运送至预定位置的输送线;所述支撑架设置在所述输送线的预定位置处,并使所述用于注浆成型的锁模装置位于所述输送线的上方。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实施例中左模具支架和右模具支架分别设置独立的第一驱动装置可实现左模具支架和右模具支架的自动合模。锁紧单元采用独立的第二驱动装置实现上模具支架和下模具支架之间的锁定,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只需提供被作用对象两者之间的压力要求即可,与大型的液压站相比,本申请具有结构简单、控制简洁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注浆成型的锁模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锁模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A向的截面图;
图4为去掉上模具支架中部分结构的分解图;
图5示出了锁模装置中锁模前的状态图;
图6示出了锁模装置中锁模后的状态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左模具支架和右模具支架上部被锁定后的状态图;
图10为第一驱动装置与左/右模具支架的连接结构图;
图11为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去掉第二锁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推杆与第二驱动装置输出轴的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14为根据另一实施例示出的推杆与第二驱动装置输出轴的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15为根据再一实施例示出的推杆与第二驱动装置输出轴的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标:100-上模具支架;110-导轨结构;1101-横梁;1102-导辊;200-下模具支架;300-左模具支架;310-第一驱动装置;311-T型套筒件;321-第二T型套筒件;322-第一卡合部;323-第三开口;324-第三T型套筒件;325-第四T型套筒件;326-套筒;327-第四开口;328-第五开口;329-第二卡合部;330-第三卡合部;331-第六开口;332-第七开口;333-工型件;400-右模具支架;410-连接板;411-第二开口;412-第二凸出部;500-第一锁紧构件;510-锁紧单元;511-第二驱动装置;512-推杆;5120-第一端;5121-第二端;5122-第一直线段;5123-曲线段;5124-第二直线段;5125-环形槽;5126-导向槽;513-连接件;5130-第一套接部;5131-第二套接部;5132-第一锁紧件;5133-第二锁紧件;5134-第一开口;5135-第一凸出部;514-导向座;5140-导引件;515-锁紧块;516-锁紧挡件;5160-通道;5161-锁紧面;5162-第一挡板;5163-第二挡板;600-第二锁紧构件;610-第一锁销;620-第一锁孔;700-第三锁紧构件;710-第二锁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注浆成型的锁模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锁模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图2中A-A向的截面图。图4为去掉上模具支架中部分结构的分解图。参见图1至图4,用于注浆成型的锁模装置包括上模具支架100、下模具支架200、左模具支架300、右模具支架400和第一锁紧构件500。
上模具支架100上设有支撑左模具支架300和右模具支架400并使左模具支架300和右模具支架400能够相对滑动的导轨结构110。左模具支架300和右模具支架400上均设有用于实现两者压紧和松脱的第一驱动装置3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驱动装置310为液压油缸。左模具支架300上的第一驱动装置310与右模具支架400上的第一驱动装置310的驱动方向相反,以实现左模具支架300和右模具支架400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从而实现左模具支架300和右模具支架400两者之间的压紧或松脱。
第一锁紧构件500包括分设在不同锁紧位置的多个锁紧单元510,用以使下模具支架200与上模具支架100自动锁紧。本实施例以四个锁紧单元510为例进行举例说明。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模具支架100为方形支架结构,四个锁紧单元510分设于临近方形支架结构四个直角的位置处,参见图1。需要说明的是,锁紧单元510的个数及设置位置只是示例性的,锁紧单元510的个数及设置位置可根据上模具支架100的具体设计结构进行适应性改变,本申请对于上模具支架100的具体结构、锁紧单元510的个数及设置位置均不做具体限定。
参见图3,锁紧单元510包括第二驱动装置511、推杆512、连接件513、导向座514、锁紧块515和锁紧挡件516。
第二驱动装置511配置有沿直线做往复运动的输出轴。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驱动装置511为液压油缸。第二驱动装置511固定于上模具支架100上,第一驱动装置310的输出轴和第二驱动装置511的输出轴垂直。
推杆512包括第一端5120和第二端5121。推杆512的第一端5120通过连接件513与第二驱动装置511的输出轴连接。连接件513在推杆512的轴心方向上能够使推杆512的第一端5120与第二驱动装置51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同时还能够允许推杆512绕其中心轴旋转。
导向座514配置在上模具支架100上。导向座514配置有可使推杆512穿过的贯穿孔,导向座514上还配置有导引件5140,推杆512至少在位于贯穿孔内部的部分的外表面上配置有与导引件5140配合的导向槽5126。推杆512在沿中心轴方向前进或后退的过程中,导引件5140的位置不动,推杆512上的导向槽5126带动推杆512绕推杆512的中心轴旋转预设角度。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导引件5140可采用钢球。钢球通过锁紧螺栓固定在导向座514上。
锁紧块515配置在推杆512的第二端5121,在推杆512前后移动并旋转时,锁紧块515跟随推杆512前后移动并跟随推杆512旋转。
锁紧挡件516设置在下模具支架200上。锁紧挡件516配置有用于在锁紧块515未旋转前允许锁紧块515通过的通道5160,以及在锁紧块515旋转后与锁紧块515贴合并限止锁紧块515进入通道5160的锁紧面5161。
在下模具支架200与上模具支架100自动锁紧后,左模具支架300和右模具支架400位于下模具支架200与上模具支架100之间。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仅对上模具支架100、下模具支架200、左模具支架300和右模具支架400自动锁紧后四者的位置关系进行限定,对于上模具支架100、下模具支架200、左模具支架300、右模具支架400处于未锁紧状态时的位置关系不做具体限定,但四者在未锁紧状态时的位置关系可以实施例中示出的位置关系作为优选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以上模具支架100为基准结构,在上模具支架100上设置用于支撑左模具支架300和右模具支架400并使左模具支架300和右模具支架400能够相对滑动的导轨结构110,并在左模具支架300和右模具支架400上分别独立安装第一驱动装置310,在两个第一驱动装置310的驱动下,左模具支架300和右模具支架400能够相互压紧或者相互远离,进而实现左模具支架300和右模具支架400的自动合模。左模具支架300和右模具支架400位于上模具支架100和下模具支架200之间并使上模具支架100和下模具支架200在上下方向上间隔一定距离,第二驱动装置511驱动推杆512前进,参见图5示出的锁模装置中锁模前的状态图。锁紧块515在穿过锁紧挡件516的通道5160后跟随推杆512旋转,在旋转预定角度后,锁紧块515与锁紧挡件516在推杆512的轴心方向上相距的距离为推杆512在旋转开始至旋转结束过程中沿其轴心方向前进的长度,此时将推杆512沿其轴心回缩推杆512在旋转开始至旋转结束过程中沿其轴心方向前进的长度,锁紧块515与锁紧面5161贴合,上模具支架100和下模具支架200相对固定在左模具支架300和右模具支架400的上、下两端,实现上模具支架100和下模具支架200之间的锁定,参见图6示出的锁模装置中锁模后的状态图。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实施例中左模具支架300和右模具支架400分别设置独立的第一驱动装置310可实现左模具支架300和右模具支架400的自动合模。锁紧单元510采用独立的第二驱动装置511实现上模具支架100和下模具支架200之间的锁定,第一驱动装置310和第二驱动装置511只需提供被作用对象两者之间的压力要求即可,与大型的液压站相比,本申请具有结构简单、控制简洁的特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推杆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7,导向槽5126沿推杆512的轴向方向依次包括第一直线段5122和曲线段5123。第一直线段5122靠近下模具支架200的一侧。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曲线段5123使推杆512的旋转角度范围为0~90度(包括0度和90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锁紧挡件516包括相隔预定距离的第一挡板5162和第二挡板5163。第一挡板5162和第二挡板5163之间的间隙构成锁紧块515通过的通道5160。第一挡板5162与第二挡板5163形成的通道5160的长度小于等于第一直线段5122的长度。第一挡板5162远离上模具支架100的端部为第一平面,第二挡板5163远离上模具支架100的端部为第二平面,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平行且位于同一平面内,以构成锁紧面5161。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锁紧块515为扁口型构件。扁口型构件的最大宽度小于第一挡板5162和第二挡板5163之间的间隙。扁口型构件的最大长度大于第一挡板5162和第二挡板5163之间的间隙。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导向座514在推杆512的两侧分别设置导引件5140,两个导引件5140关于推杆512的中心轴对称设置。与此对应地,推杆512上设有与两个导引件5140对应的两条导向槽5126。如图7所示。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两侧的导引件5140均对推杆512的旋转角度进行导引,由于两条导向槽5126关于推杆512的中心轴对称,两侧的导引件5140使推杆512受力平衡,提高推杆512的旋转平稳性,从而增加锁紧单元510的使用寿命。
在一种可能的方式中,用于注浆成型的锁模装置还包括第二锁紧构件600。第二锁紧构件600的设置适用于下模具支架200距离左模具支架300和右模具支架400下底面一定的距离,且该距离大于导向槽5126中曲线段5123在推杆512轴心方向的长度。与此对应的,推杆512上的导向槽5126包括第一直线段5122、曲线段5123和第二直线段5124,第一直线段5122靠近下模具支架200,第二直线段5124靠近上模具支架100,如图8所示。第一直线段5122、曲线段5123和第二直线段5124在推杆512轴心方向的长度分别为L1、L2和L3。
第二锁紧构件600包括设置在下模具支架200上的多个第一锁销610,参见图4,以及设置在左模具支架300和右模具支架400上的多个第一锁孔620。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锁紧块515在进入锁紧挡件516的通道5160(通道的长度与第一直线段5122长度相等)后跟随推杆512旋转,在旋转预定角度后,锁紧块515继续沿推杆512的轴心方向前进与第二直线段5124相同的距离。由于上模具支架100和下模具支架200为上下设置,下模具支架200受重力作用会向下移动,由于锁紧块515的旋转角度可阻挡下模具支架200下移,故下模具支架200相对于上模具支架100悬空,其下移的距离为第二直线段5124和曲线段5123在推杆512轴心方向的长度之和L4。
为使上模具支架100和下模具支架200相对锁紧,故需利用推杆512将下模具支架200向上回拉的长度为L4,以实现上模具支架100和下模具支架200之间的锁定。而在下模具支架200回拉的过程中,下模具支架200上的第一锁销610能够与左模具支架300和右模具支架400上的第一锁孔620插合,从而实现对左模具支架300和右模具支架400下部的锁定。
在另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用于注浆成型的锁模装置还包括第三锁紧构件700。第三锁紧构件700的设置适用于上模具支架100的底面与左模具支架300和右模具支架400的顶面具有一定的间隙的情况。
第三锁紧构件700包括设置在上模具支架100上的多个第二锁销710,以及设置在左模具支架300和右模具支架400上的多个第二锁孔(因角度问题未示出)。第二锁销710插入第二锁孔的长度小于上模具支架100的底面与左模具支架300和右模具支架400的顶面的距离。
在将下模具支架200向上模具支架100靠近,并使左模具支架300和右模具支架400夹合至上模具支架100和下模具支架200之间时,上模具支架100上的第二锁销710能够与左模具支架300及右模具支架400上的第二锁孔插合,用于实现对左模具支架300和右模具支架400上部的锁定。图9示出了左模具支架和右模具支架上部被锁定后的状态图。在图9中,隐去了下模具支架结构,以及上模具支架用以支撑导轨结构110的结构部分。由图9可知,导轨结构110包括两组横梁1101,每组横梁上设置一排导辊1102,导辊1102沿与左模具支架和右模具支架相对移动的方向平行。在未被下模具支架顶起时,左模具支架和右模具支架位于两组横梁1101之间且由两组横梁上的导辊支撑,且左模具支架和右模具支架可在导辊1102上相互靠近或远离。在被下模具支架顶起时,左模具支架和右模具支架脱离导辊处于悬空状态,左模具支架和右模具支架被上模具支架和下模具支架夹持并通过第三锁紧构件700锁定。
设置有第二锁紧构件600的锁模装置的结构中,也适用于设置第三锁紧构件700。通过设置第二锁紧构件600和第三锁紧构件700,可实现左模具支架300和右模具支架400在水平方向、上部、下部的三重锁定,进而提高锁模装置的安全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左模具支架300的第一驱动装置310和右模具支架400的第一驱动装置310均固定设置在上模具支架100上。在使左模具支架300和右模具支架400向上移动,以使上模具支架100上的第二锁销710能够与左模具支架300及右模具支架400上的第二锁孔插合的实施例中,由于第一驱动装置310固定在上模具支架100上,故其不能随左模具支架300及右模具支架400上升,因此,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左模具支架300和第一驱动装置310、右模具支架400和第一驱动装置310均通过连接板410连接。
图10为第一驱动装置与左/右模具支架的连接结构图。如图10所示,第一驱动装置310的输出端套设有T型套筒件311。连接板410上设有第二开口411,T型套筒件311沿竖直方向进入第二开口411,第二开口411的内壁凸设有使T型套筒件311半径较大部分的筒体限定在第二开口411内的第二凸出部412。T型套筒件311半径较大部分的筒体的直径大于第二锁孔与第二锁销710在垂直方向的距离。
下面对用于将推杆512和第二驱动装置511的输出轴进行连接的连接件513的结构进行详细阐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推杆512在靠近第一端5120的外壁上凹设有环形槽5125。图11为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中去掉第二锁紧件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1和图12,连接件513包括第一套接部5130、第二套接部5131、第一锁紧件5132和第二锁紧件5133。
第一套接部5130套设在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上。第二套接部5131的侧壁上开设有供推杆512沿第二套接部5131的径向方向装入的第一开口5134。第一开口5134的内壁凸设有嵌入环形槽5125的第一凸出部5135,推杆512的第一端5120端面与环形槽5125之间的杆体部分可在第一开口5134内旋转。第一锁紧件5132套设在第一套接部5130外围,用于将输出轴和第一套接部5130锁紧。第二锁紧件5133套设在第二套接部5131外围,用于将推杆512限定在第一开口5134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开口5134包括构成T字形的第一开槽和第二开槽,第二开槽的槽宽小于第一开槽的槽宽,参见图12。推杆512的第一端5120端面与环形槽5125之间的杆体部分被限定在第一开槽中,第一凸出部5135设置在第二开槽的内壁上并与环形槽5125对应。
需要说明的是,输出轴和第一套接部5130通过第一锁紧件5132锁紧只是示例性的,输出轴和第一套接部5130的连接方式还可以通过螺纹固定的方式进行固定,本申请对于输出轴和第一套接部5130的连接方式不做具体限定,凡是能够使输出轴和第一套接部5130实现固定连接的连接方式均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在另一种实现推杆512与第二驱动装置511的输出轴的连接方式中,参见图13,第二驱动装置511的输出轴设置第二T型套筒件321,推杆512的第一端5120设置有与第二T型套筒件321配合的第一卡合部322,第一卡合部322上设有第三开口323。第三开口323在第二驱动装置511输出轴的径向方向上的深度h小于第二T型套筒件321中半径较大部分筒体的直径D,即h<D,该设置使得第二T型套筒件321中半径较大部分的筒体可沿第二驱动装置511输出轴的径向方向进入第三开口323,但在第二驱动装置511输出轴的轴心方向却被限制移出,进而实现第二驱动装置511的输出轴可推动推杆512沿推杆512的轴心移动,同时还可以实现推杆512的自身转动。
在再一种实现推杆512与第二驱动装置511的输出轴的连接方式中,参见图14,第二驱动装置511的输出轴端部设置第三T型套筒件324,推杆512的第一端5120设置第四T型套筒件325,第三T型套筒件324和第四T型套筒件325通过套筒326连接。套筒326包括与第三T型套筒件324配合的第四开口327和与第四T型套筒件325配合的第五开口328。第四开口327和第五开口328可实现第二驱动装置511的输出轴推动推杆512沿推杆512的轴心移动,同时还可实现推杆512的自身转动。
在又一种实现推杆512与第二驱动装置511的输出轴的连接方式中,参见图15,第二驱动装置511的输出轴端部设置第二卡合部329,推杆512的第一端5120设置第三卡合部330。第二卡合部329上设有第六开口331,第三卡合部330设有第七开口332,第六开口331和第七开口332相同设置且两者之间通过工型件333连接。工型件333与第六开口331和第七开口332配合可实现第二驱动装置511的输出轴推动推杆512沿推杆512的轴心移动,同时还可实现推杆512的自身转动。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通过锁紧单元510实现上模具支架100和下模具支架200的可靠与平稳锁模与脱模。且第一驱动装置310和第二驱动装置511的锁模力仅需克服高压注浆时的膜内压力即可,第一驱动装置310和第二驱动装置511均采用液压油缸时,油缸的缸径与行程相比传统液压站的结构大大简化,且操作简单。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用于注浆成型的锁模装置的高压注浆生产线。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高压注浆生产线还包括用于支撑用于注浆成型的锁模装置的支撑架和用于将成型后的坯体运送至预定位置的输送线。支撑架设置在输送线的预定位置处,并使用于注浆成型的锁模装置位于输送线的上方。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支撑架的作用仅用于将锁模装置架设在输送线的上方。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用于注浆成型的锁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具支架、下模具支架、左模具支架和右模具支架;
所述上模具支架上设有支撑所述左模具支架和所述右模具支架并使所述左模具支架和所述右模具支架能够相对滑动的导轨结构;
所述左模具支架和所述右模具支架上分别设有用于实现两者压紧和松脱的第一驱动装置;
第一锁紧构件,包括分设在不同锁紧位置的多个锁紧单元,用以使所述下模具支架与所述上模具支架自动锁紧;
在所述下模具支架与所述上模具支架自动锁紧后,所述左模具支架和右模具支架位于所述下模具支架与所述上模具支架之间;
所述锁紧单元包括:
第二驱动装置,配置有沿直线做往复运动的输出轴;
推杆,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
连接件,在所述推杆的轴心方向上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端与所述输出轴,并能够使所述推杆绕其中心轴旋转;
导向座,配置在所述上模具支架上,配置有可使所述推杆穿过的贯穿孔,所述导向座上还配置有导引件,所述推杆至少在位于所述贯穿孔内部的部分的外表面上配置有与所述导引件配合的导向槽;所述推杆在前进或后退的过程中,所述导引件的位置不动,所述导向槽带动所述推杆绕其中心轴旋转预设角度;
锁紧块,配置在所述推杆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推杆随动并跟随所述推杆旋转;
锁紧挡件,设置在所述下模具支架上,配置有用于在所述锁紧块未旋转前允许所述锁紧块通过的通道,以及在所述锁紧块旋转后与所述锁紧块贴合并限止所述锁紧块进入所述通道的锁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注浆成型的锁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锁紧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模具支架上的多个第一锁销,以及设置在所述左模具支架和所述右模具支架上的多个第一锁孔;
所述下模具支架上的第一锁销能够与所述左模具支架和所述右模具支架上的第一锁孔插合,以实现对所述左模具支架和所述右模具支架下部的锁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注浆成型的锁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锁紧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上模具支架上的多个第二锁销,以及设置在所述左模具支架和所述右模具支架上的多个第二锁孔;
所述上模具支架上的第二锁销能够与所述左模具支架及所述右模具支架上的第二锁孔插合,以实现对所述左模具支架和所述右模具支架上部的锁定。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用于注浆成型的锁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在靠近所述第一端的外壁上凹设有环形槽;
所述连接件包括:
第一套接部,套设在所述输出轴上;
第二套接部,所述第二套接部的侧壁上开设有供所述推杆沿所述第二套接部的径向方向装入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内壁凸设有嵌入所述环形槽的第一凸出部,所述推杆第一端端面与所述环形槽之间的杆体部分可在所述第一开口内旋转;
第一锁紧件,套设在所述第一套接部外围,用于将所述输出轴和第一套接部锁紧;
第二锁紧件,套设在所述第二套接部外围,用于将所述推杆限定在所述第一开口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注浆成型的锁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包括:
构成T字形的第一开槽和第二开槽,所述第二开槽的槽宽小于所述第一开槽的槽宽;
所述推杆第一端端面与所述环形槽之间的杆体部分被限定在所述第一开槽中,第一凸出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开槽的内壁上并与所述环形槽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注浆成型的锁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座在所述推杆的两侧分别设置所述导引件,两个所述导引件关于所述推杆的中心轴对称设置;
所述推杆上设有与两个所述导引件对应的两条所述导向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注浆成型的锁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沿所述推杆的轴向方向依次包括第一直线段、曲线段和第二直线段;所述推杆前进时,导引件依次与第一直线段、曲线段和第二直线段配合,所述曲线段使所述推杆的旋转角度范围为0~90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注浆成型的锁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挡件包括相隔预定距离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
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的间隙构成所述锁紧块通过的通道;
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形成的所述通道的长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直线段的长度;第一直线段靠近所述下模具支架;
所述第一挡板远离所述上模具支架的端部为第一平面,所述第二挡板远离所述上模具支架的端部为第二平面,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平行且位于同一平面内,以构成所述锁紧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注浆成型的锁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块为扁口型构件;
所述扁口型构件的最大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的间隙;所述扁口型构件的最大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的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注浆成型的锁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均为液压油缸;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轴和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轴垂直。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注浆成型的锁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模具支架和所述第一驱动装置、所述右模具支架和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均通过连接板连接;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套设有T型套筒件,
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第二开口,所述T型套筒件沿竖直方向进入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的内壁凸设有使所述T型套筒件半径较大部分的筒体限定在所述第二开口内的第二凸出部;
所述T型套筒件半径较大部分的筒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锁孔与所述第二锁销在垂直方向的距离。
12.一种高压注浆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所述的用于注浆成型的锁模装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高压注浆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注浆生产线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用于注浆成型的锁模装置的支撑架和用于将成型后的坯体运送至预定位置的输送线;
所述支撑架设置在所述输送线的预定位置处,并使所述用于注浆成型的锁模装置位于所述输送线的上方。
CN201921527613.5U 2019-09-12 2019-09-12 用于注浆成型的锁模装置及高压注浆生产线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07914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27613.5U CN210791410U (zh) 2019-09-12 2019-09-12 用于注浆成型的锁模装置及高压注浆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27613.5U CN210791410U (zh) 2019-09-12 2019-09-12 用于注浆成型的锁模装置及高压注浆生产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91410U true CN210791410U (zh) 2020-06-19

Family

ID=712480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27613.5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0791410U (zh) 2019-09-12 2019-09-12 用于注浆成型的锁模装置及高压注浆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9141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80805A (zh) * 2019-09-12 2019-11-22 广东金马领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注浆成型的锁模装置及高压注浆生产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80805A (zh) * 2019-09-12 2019-11-22 广东金马领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注浆成型的锁模装置及高压注浆生产线
CN110480805B (zh) * 2019-09-12 2024-04-19 广东金马领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注浆成型的锁模装置及高压注浆生产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791410U (zh) 用于注浆成型的锁模装置及高压注浆生产线
CN102030259A (zh) 下压式扭锁自旋转吊具
CN110480805B (zh) 用于注浆成型的锁模装置及高压注浆生产线
CN111017704A (zh) 一种钢筋笼定位吊装设备
CN203649882U (zh) 自动锁螺丝机批头机构
CN218171481U (zh) 巨胎硫化机
CN108081578B (zh) 旋转式吹瓶机中模架的锁模机构
CN105172074B (zh) 一种机械式开闭器及双色模具
CN114016747A (zh) 一种预制构件快速吊装就位连接方法
CN208131943U (zh) 一种热室压铸机及其滑座
CN112497436A (zh) 一种混凝土预制件辅助制作系统
CN218207297U (zh) 一种备胎升降器生产用液压装置
CN113338863B (zh) 抽油机井免停抽碰泵装置
CN220313907U (zh) 一种肋骨接骨板模具
CN219726694U (zh) 模具自动开合设备
CN213505794U (zh) 一种顶升机构
CN215319965U (zh) 用于塑料模具制造的起模装置
CN216095887U (zh) 一种石油井架用脚踏板加工冲孔装置
CN220826277U (zh) 一种模具合模安全锁紧装置
CN109849277B (zh) 橡胶注射机硫化模具
CN214819442U (zh) 一种再生混凝土预制桩成型模具
CN220614783U (zh) 一种超声波气表基表流道上盖模具
CN220909666U (zh) 一种电机移动装置
CN210498361U (zh) 一种用于倒模机的阻塞棒支架
CN208343375U (zh) 一种防卡死斜顶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1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419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1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419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