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72944U - 一种制冷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制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72944U
CN210772944U CN201921154354.6U CN201921154354U CN210772944U CN 210772944 U CN210772944 U CN 210772944U CN 201921154354 U CN201921154354 U CN 201921154354U CN 210772944 U CN210772944 U CN 2107729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ing
pipe
tank
refrigeration
evapo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5435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代青
孙彬
冷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Shandong Refriger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Shandong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Shandong Refriger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Shandong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5435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729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729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729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制冷设备,涉及制冷技术领域,以提高制冷状态时制冷设备的内部温度均匀性。所述该制冷设备包括箱壳、箱胆以及用于对箱胆制冷的制冷组件;箱胆位于箱壳内,制冷组件包括绕管式蒸发器,其包括沿着箱胆高度方向缠绕在箱胆外表面的第一绕管和第二绕管,二者均包括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第一绕管所包括的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第二绕管包括的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沿着箱胆的高度方向依次排布;第一绕管包括的第一开口端与制冷剂入口管路连接,第二绕管包括的第一开口端与制冷剂出口管路连接;第一绕管包括的第二开口端与第二绕管包括的第二开口端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冷设备用于冷藏、冷冻中。

Description

一种制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卧式冷柜是一种俯卧在地面的冰柜,其内部容积大,可存储物品多,受各大大型商场、超市的青睐。
现有卧式冷柜的蒸发器为绕管式蒸发器。绕管式蒸发器是将单根光管蒸发管沿着箱胆的高度方向缠绕在箱胆的外表面制作而成。但是,现有绕管式蒸发器对箱胆进行制冷时,箱胆的上部和下部的温度差异比较大,导致卧式冷柜在制冷状态的柜内温度均匀性比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设备,以提高制冷状态时制冷设备的内部温度均匀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冷设备。该制冷设备包括箱壳、箱胆以及用于对箱胆制冷的制冷组件;所述箱胆位于所述箱壳内,所述制冷组件包括绕管式蒸发器,所述绕管式蒸发器包括沿着箱胆高度方向缠绕在箱胆外表面的第一绕管和第二绕管,所述第一绕管和所述第二绕管均包括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所述第一绕管所包括的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所述第二绕管包括的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沿着所述箱胆的高度方向依次排布;所述第一绕管包括的第一开口端与制冷剂入口管路连接,所述第二绕管包括的第一开口端与制冷剂出口管路连接;所述第一绕管包括的第二开口端与所述第二绕管包括的第二开口端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冷设备中,绕管式蒸发器所包括的第一绕管和第二绕管沿着箱胆高度方向缠绕在箱胆外表面,且第一绕管包括的第二开口端与所述第二绕管包括的第二开口端连接。基于此,当第一绕管所包括的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第二绕管包括的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沿着箱胆的高度增加方向依次排布时,沿着箱胆底部向箱胆的开口方向第一绕管对箱胆的制冷效果逐渐降低,沿着箱胆开口向箱胆底部的方向第二绕管对箱胆的制冷效果逐渐降低;当第一绕管所包括的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第二绕管包括的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沿着箱胆的高度降低方向依次排布时,沿着箱胆开口向箱胆底部的方向第二绕管对箱胆的制冷效果逐渐降低;沿着箱胆底部向箱胆的开口方向第一绕管对箱胆的制冷效果逐渐降低。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冷设备中,绕管式蒸发器对箱胆底部和箱胆开口处的制冷效果都比较好,且虽然制冷剂从第一绕管流出后再进入第二绕管,但是制冷剂可在第二绕管内发挥最佳的制冷效率,这样就能够缓解制冷剂在第一绕管吸热所产生的冷量损失,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冷设备在制冷状态时箱胆的上下温差比较小,从而提高制冷状态时制冷设备的内部温度均匀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卧式冷柜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现有卧式冷柜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现有制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缠绕在箱胆外表面的绕管式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缠绕在箱胆外表面的绕管式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吹胀在吹胀板表面的绕管式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绕管式蒸发器制冷时箱胆内部的温度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示出了以卧式冷柜为例的制冷设备结构示意图。该卧式冷柜包括发泡箱体1和发泡门体2。发泡箱体1及发泡门体2均包括外壳以及内胆。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图1示出的发泡箱体1包括作为发泡箱体1所包括的外壳的箱壳11和作为发泡箱体1所包括的内胆的箱胆12,箱胆12位于箱壳11内。如图2所示,图1示出的发泡门体2包括作为发泡门体2所包括的外壳的门壳21和作为发泡门体2所包括的内胆的门胆22。箱壳11和门壳21通过铰链3连接在一起。箱壳11和门壳21内均填充有作为保温材料的聚氨酯泡沫、海绵等发泡料,具体结构可参照图2所示的现有冰柜处于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为了达到制冷的目的,如图3所示,上述卧式冷柜还包括制冷组件4。该制冷组件4包括压缩机41、冷凝器42、节流装置43和如绕管式蒸发器44等蒸发器。压缩机41的排气口与冷凝器42的制冷剂入口连接,冷凝器42的制冷剂出口与节流装置43的制冷剂入口连接,节流装置43的制冷剂出口与蒸发器的制冷剂入口连接,蒸发器的制冷剂出口经回气管45与压缩机41的吸气口连接。应理解,冷凝器42可以设在箱壳的内侧,也可以外挂在箱壳的外侧。压缩机41一般设在压缩机仓内。
如图3所示,当卧式冷柜开始工作时,压缩机41排出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经过冷凝器42冷凝后变为常温液态制冷器,常温液态制冷剂经过节流装置43节流,然后被送入蒸发器内对箱胆12进行制冷,从蒸发器流出的制冷剂经回气管45回流至压缩机41中。
上述蒸发器的种类多种多样,如图3所示的绕管式蒸发器44。绕管式蒸发器44是一种沿着箱胆12高度方向缠绕在箱胆12外表面的光管蒸发管。目前,绕管式蒸发器44的制冷剂流向可以分为上供下回流向(从箱胆12开口沿着缠绕的光管蒸发管流向箱胆12底部)和下供上回流向(从箱胆12底部沿着缠绕的光管蒸发管流向箱胆12开口。但是,这两种制冷剂流向方式的绕管式蒸发器44对箱胆12上部和下部的制冷效果差异比较大,导致卧式冷柜在制冷状态的柜内温度均匀性比较差。图3示出的蒸发器为上供下回流向的绕管式蒸发器44,但也可以时下供上回流向的绕管式蒸发器44,只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压缩机41、冷凝器42、节流装置43和绕管式蒸发器44的连接关系。图3中的箭头方向代表绕管式蒸发器44在制冷状态时的制冷器流向。
当图3所示的绕管式蒸发器44的制冷剂流向为上供下回流向时,此时绕管式蒸发器44的制冷剂入口位于箱胆12上部(箱胆12靠近开口),使得制冷剂进入绕管式蒸发器44后,制冷剂在重力作用下的流动阻力较小,制冷剂无需较大的充注量(相对于下供上回流向)。当发泡门体2存在缝隙或者发泡门体2打开时,外部环境的热量会很容易进入箱胆12内部,使得箱胆12靠近开口的温度比较高。而由于绕管式蒸发器44的制冷剂入口位于冷柜箱体的上部,使得绕管式蒸发器44对箱胆12上部的降温效果比较明显,因此,当用户打开发泡门体2时,用户首先接触到箱胆12的上部。由于绕管式蒸发器44对箱胆12上部的降温效果比较明显,由此可见,当绕管式蒸发器44的制冷剂流向为上供下回流向时,用户打开卧式冷柜的发泡门体后,卧式冷柜的直观制冷效果比较好。但是,随着制冷剂在绕管式蒸发器44内不断吸取箱胆12所释放的热量,使得绕管式蒸发器44的制冷剂越靠近箱胆12底部,其制冷效果也就越差,因此,当绕管式蒸发器44的制冷剂流向为上供下回流向时,绕管式蒸发器44对箱胆12上部和下部的制冷效果差异比较明显。
当图3所示的绕管式蒸发器44的制冷剂流向为下供上回流向时,绕管式蒸发器44的制冷剂入口位于箱胆12下部,绕管式蒸发器44内的制冷剂的制冷方式为满液式制冷。由于绕管式蒸发器44的制冷剂入口位于冷柜箱体的下部,使得绕管式蒸发器44对箱胆12内部下部(箱胆12靠近底部区域)的制冷效果比较好。而随着制冷剂从箱胆12下部向箱胆12上部流动,绕管式蒸发器44对箱胆12上部的制冷效果比较差。由此可见,当绕管式蒸发器44的制冷剂流向为下供上回流向时,如果卧式冷柜装入大量热负荷食品时,绕管式蒸发器44优先对热负荷食品靠近柜底部的区域制冷,而无法对热负荷食品靠近发泡门体的区域进行有效制冷,导致热负荷食品靠近发泡门体的区域温度比较容易偏高。
如前所述,在箱胆12内部靠近开口(箱胆12上部)的温度比较高,且用户打开发泡门体2时,用户首先接触到箱胆12的上部,因此,当绕管式蒸发器44的制冷剂流向为下供上回流向时,用户打开卧式冷柜的发泡门体后,卧式冷柜的直观制冷效果比较差,也不利于制冷组件的回油,尤其对于大容积系统,在一定程度上系统回油直接影响绕管式蒸发器44的换热效率。
由上可见,上述绕管式蒸发器44的制冷剂流向不管采用哪一种流向,绕管式蒸发器44对箱胆12上部和箱胆12下部的制冷效果差异性比较大,导致卧式冰柜内部的温度均匀性比较差,无法充分发挥绕管式蒸发器44的制冷效果。经试验证明,绕管式蒸发器44的蒸发管路的前端或者末端温度相近,在中间部分的温度均低于前端和后端2℃左右。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该制冷设备可以为卧式冷柜,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冰箱或冷柜。下面以卧式冷柜为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例性的卧式冷柜包括图2所示的箱壳11、箱胆12以及图3用于对箱胆制冷的制冷组件4,如图4和图5所示,图3所示的制冷组件4所包括的绕管式蒸发器44包括沿着箱胆12高度方向缠绕在箱胆12外表面的第一绕管441和第二绕管442。第一绕管441和所述第二绕管442均包括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第一绕管441所包括的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第二绕管442包括的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沿着箱胆12的高度方向依次排布。第一绕管441包括的第一开口端与制冷剂入口管路连接。第二绕管442包括的第一开口端与制冷剂出口管路连接。第一绕管441包括的第二开口端与第二绕管442包括的第二开口端连接。
如图4所示,当第一绕管441所包括的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第二绕管442包括的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沿着箱胆12的高度增加方向(如图5所示的箭头H方向)依次排布时,第一绕管441位于箱胆12外表面的下部,且第一绕管441所包括的第一开口部位于箱胆12靠近底部的区域,第一绕管441包括的第二开口部位于箱胆12远离底部的区域;同时,第二绕管442位于箱胆12外表面的上部,第二绕管442所包括的第二开口位于箱胆12靠近开口的区域,第二绕管442所包括的第一开口位于箱胆12远离开口的区域。基于此,当第一绕管441包括第二开口端与第二绕管442包括的第二开口端连接时,第一绕管441内的制冷剂流向是沿着箱胆12高度方向从箱胆12靠近底部方向流向箱胆12靠近开口的方向,第二绕管442内的制冷剂流向是沿着箱胆12高度方向从箱胆12靠近开口的方向流向箱胆12靠近底部的方向。换句话说,第一绕管441的制冷剂流向和第二绕管442内的制冷剂流向相反,使得沿着箱胆12底部向箱胆12的开口方向第一绕管441对箱胆12的制冷效果逐渐降低,沿着箱胆12开口向箱胆12底部的方向第二绕管442对箱胆12的制冷效果逐渐降低。图7为绕管式蒸发器44制冷时箱胆12内部的温度分布图;其中,a为现有下供上回流向的绕管式蒸发器44制冷时箱胆12内部的温度分布图;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绕管式蒸发器44制冷时箱胆12内部的温度分布图。通过对比图7中的a和b可以发现,相对于现有绕管式蒸发器44对箱胆12的制冷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中,绕管式蒸发器44对箱胆12进行制冷时,箱胆12底部温度与箱胆12开口温度之间的差值较小,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利用绕管式蒸发器44对箱胆12进行降温,可保证箱胆12上部和下部温度差值比较小,进而提高绕管式蒸发器44的能效。
应当理解的是,图4和图5所示出的第一绕管441所包括的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第二绕管442包括的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均是沿着箱胆12的高度增加方向排布,但是第一绕管441所包括的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第二绕管442包括的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均是沿着箱胆12的高度降低的方向(如图5所示的箭头L方向)排布。
如图4所示,当第一绕管441所包括的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第二绕管442包括的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沿着箱胆12的高度降低方向依次排布时,第一绕管441位于箱胆12外表面的上部,且第一绕管441所包括的第一开口部位于箱胆12靠近开口的区域,第一绕管441包括的第二开口部远离箱胆12开口;同时,第二绕管442位于箱胆12外表面的下部,第二绕管442所包括的第二开口位于箱胆12靠近底部的区域,第二绕管442所包括的第一开口位于箱胆12远离底部的区域。基于此,当第一绕管441包括第二开口端与第二绕管442包括的第二开口端连接时,第一绕管441内的制冷剂流向是沿着箱胆12高度方向从箱胆12靠近开口的方向流向箱胆12靠近底部的方向,第二绕管442内的制冷剂流向是沿着箱胆12高度方向从箱胆12靠近底部的方向流向箱胆12靠近开口的方向。换句话说,第一绕管441的制冷剂流向和第二绕管442内的制冷剂流向相反,使得沿着箱胆12底部向箱胆12的开口方向第一绕管441对箱胆12的制冷效果逐渐降低,沿着箱胆12开口向箱胆12底部的方向第二绕管442对箱胆12的制冷效果逐渐降低。
由上可知,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绕管式蒸发器44所包括的第一绕管441和第二绕管442沿着箱胆12高度方向缠绕在箱胆12外表面,且第一绕管441包括第二开口端与所述第二绕管442包括的第二开口端连接时,第一绕管441所包括的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第二绕管442包括的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不管是沿着箱胆12的高度增加方向依次排布还是沿着箱胆12的高度降低方向依次排布,均可以保证沿着箱胆12底部向箱胆12的开口方向第一绕管441对箱胆12的制冷效果逐渐降低,沿着箱胆12开口向箱胆12底部的方向第二绕管442对箱胆12的制冷效果逐渐降低,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为制冷设备示例的卧式冷柜中,绕管式蒸发器44对箱胆12底部和箱胆12开口处的制冷效果都比较好。并且,经试验证明,空载试验卧式冷柜的箱胆12内部温度及绕管式蒸发器44的蒸发管温度可以发现:绕管式中段管路对箱胆12的制冷效果最佳,因此,虽然制冷剂从第一绕管441流出后再进入第二绕管442,但是制冷剂可在第二绕管442内发挥最佳的制冷效率,这样就能够缓解制冷剂在第一绕管441吸热所产生的冷量损失,从而保证作为制冷设备示例的卧式冷柜在制冷状态时箱胆12的上下温差比较小,进而提高制冷状态时卧式冷柜的内部温度均匀性。
例如:如图4和图5所示,当第一绕管441所包括的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第二绕管442包括的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沿着箱胆12的高度增加方向依次排布时,由于第一绕管441包括第二开口端与第二绕管442包括的第二开口端连接。使得绕管式蒸汽所包括的第二绕管442可以对箱胆12上部区域进行有效制冷,使得箱胆12的上部区域和下部区域的制冷效果比较接近。当第一绕管441所包括的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第二绕管442包括的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沿着箱胆12的高度降低方向依次排布时,由于第一绕管441包括第二开口端与第二绕管442包括的第二开口端连接。使得绕管式蒸汽所包括的第二绕管442可以对箱胆12下部区域进行有效制冷,使得箱胆12的上部区域和下部区域的制冷效果比较接近。
如图4和图5所示,当制冷状态时卧式冷柜的内部温度均匀性比较高时,绕管式蒸发器44的制冷效率能够充分发挥,从而提高了卧式冷柜等制冷设备的能效。同时,现有技术中绕管式蒸发器44的蒸发管的中段管路缠绕在箱胆12的中部,箱胆12的中部受到箱胆12上部和箱胆12下部温度的影响,一般温度比较低。而基于前文试验结果可知,绕管式蒸发器44的蒸发管的中段管路对箱胆12的制冷效果最佳,箱胆12内部温度最高的区域位于箱胆12的开口部,因此,现有技术中绕管式蒸发器44的制冷效果最佳的区域没有与箱胆12内温度最高的区域合理匹配,导致绕管式蒸发器44无法充分发挥其应用的制冷效果。本实用新型基于此,对绕管式蒸发器44的管路排布方式进行重新设计,使得管路单一排布,但呈现两种流向,从而保证绕管式蒸发器44的制冷效果最佳的区域与箱胆12内温度最高的区域合理匹配,从而充分发挥绕管式蒸发器44的制冷效果,进而提高产品能效。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图3所示的制冷组件4同样还包括压缩机41、冷凝器42和节流装置43。该压缩机41的吸气口与制冷剂出口管路连接,压缩机41的排气口与冷凝器42的制冷剂入口连接,冷凝器42的制冷剂出口与节流装置43的制冷剂入口连接,节流装置43的制冷剂出口与制冷剂入口管路连接。该制冷组件4的具体制作过程可参考前文描述,此处不做详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上述第一绕管441与箱胆12一体式设置在一起,上述第二绕管442与箱胆12一体式设置在一起。例如:当第一绕管441吹胀在箱胆12的外表面时,第一绕管441与箱胆12一体设置在一起。当第二绕管442吹胀在箱胆12的外表面时,第二绕管442与箱胆12一体设置在一起。应理解,为了将第一绕管441和第二绕管442吹胀在箱胆12的外表面,可先在吹胀板12'(如铝板)表面采用单面吹胀工艺形成第一绕管441和第二绕管442,此时第一绕管441和叠绕管以鼓包的形式鼓起在吹胀板12'表面,吹胀板12'吹胀有第一绕管441和第二绕管442所构成的绕管式蒸发器44时,绕管式蒸发器44的蒸发管分布如图6所示。然后通过工装折弯形成外表面缠绕有第一绕管441和第二绕管442的箱胆12,具体结构参考图4和图5所示。此时箱胆12外表面缠绕的第一绕管441和第二绕管442与箱胆12均为一体式结构。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箱胆12和绕管式蒸发器44的加工工艺难度比较低,使得绕管式蒸发器44所包括的第一绕管441和第二绕管442合理匹配箱胆12位置的同时,有效降低加工成本。应理解,此处第一绕管441和第二绕管442缠绕在箱胆12的外表面时,缠绕方式多种多样,例如:当图6所示的吹胀板12'表面吹胀有如图6所示的第一绕管441和第二绕管442时,将图6所示的吹胀板12'利用工装弯折后,第一绕管441和第二绕管442的缠绕方式是沿着箱胆12的一个方向(如顺时针)缠绕一圈,然后沿着箱胆12的另一个方向(如逆时针)缠绕一圈,接着再沿着箱胆的一个方向(如顺时针)缠绕一圈,然后沿着箱胆12的另一个方向(如逆时针)缠绕一圈,如此反复直到第一绕管441和第二绕管442缠绕完毕。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当第一绕管441所包括的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所述第二绕管442包括的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沿着箱胆12的高度增加方向依次排布时,第一绕管441位于箱胆12箱体底部的区域,第二绕管442位于箱胆12靠近开口的区域,而考虑到箱胆12靠近开口的区域温度较高,上述第二绕管442沿着箱胆12的高度方向的缠绕密度大于第一绕管441沿着箱胆12的高度方向的缠绕密度,以使得进入第二绕管442的制冷剂可以尽快降低箱胆靠近开口的温度。应理解,此处第一绕管441沿着箱胆12的高度方向的缠绕密度是指在预设高度内第一绕管441在箱胆12外表面的缠绕圈数。第二绕管442沿着箱胆12的高度方向的缠绕密度是指在预设高度H内第一绕管441在箱胆12外表面的缠绕圈数。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上述第一绕管441沿着箱胆12的高度方向的缠绕密度大于第二绕管442沿着箱胆12的高度方向的缠绕密度,以使得进入第二绕管442的制冷剂可以尽快降低箱胆12靠近开口的温度。
在一些实施例,如图4和图6所示,当上述绕管式蒸发器44包括沿着箱胆12高度方向缠绕在箱胆12外表面的第一绕管441和第二绕管442时,上述箱胆12的外表面沿着箱胆12的高度方向至少包括第一缠绕区域121和第二缠绕区域122,使得第一绕管441缠绕在第一缠绕区域121,第二绕管442缠绕在第二缠绕区域122。
如图4和图6所示,当第一绕管441所包括的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第二绕管442包括的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沿着箱胆12的高度增加方向依次排布时,第一缠绕区域121位于箱胆12靠近底部,使得第一绕管441位于箱胆12靠近底部的区域;第二缠绕区域122位于箱胆12靠近开口,使得第二绕管442位于箱胆12靠近开口的区域。当第一绕管441所包括的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第二绕管442包括的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沿着箱胆12的高度降低方向依次排布时,第一缠绕区域121位于箱胆12靠近开口,使得第一绕管441位于箱胆12靠近开口的区域;第二缠绕区域122位于箱胆12靠近底部,使得第二绕管442位于箱胆12靠近底部的区域。
在一些可选方式中,如图4和图6所示,为了降低成本,上述箱胆12的外表面还包括位于第一缠绕区域121和第二缠绕区域122之间的中间过渡区域120,使得在第一绕管441和第二绕管442所构成的绕管式蒸发器44无需缠绕在中间过渡区域120,从而减少绕管式蒸发器44的管路长度,进而降低绕管式蒸发器44的蒸发管使用量。同时,由于第一绕管441缠绕在第一缠绕区域121,使得第一绕管441对第一缠绕区域121进行有效制冷,第二绕管442缠绕在第二缠绕区域122,使得第二绕管442对第二缠绕区域122进行有效制冷,因此,虽然绕管式蒸发器44所包括的第一绕管441和第二绕管442没有缠绕在中间过渡区域120,但是第一绕管441对第一缠绕区域121制冷所产生的冷量和第二绕管442对第二缠绕区域122制冷所产生的冷量可以传输至中间过渡区域120,从而对中间过渡区域120进行制冷。由此可见,通过设计第一绕管441和第二绕管442缠绕箱胆12的区域,可在保证第一绕管441和第二绕管442所构成的绕管式蒸发器44充分发挥对箱胆12制冷效率的同时,减少绕管式蒸发器44所使用的蒸发管长度。
应理解,如图4和图6所示,为了保证第一绕管441的第二开口端与第二绕管442包括的第二开口端连接,上述第一绕管441包括的第二开口端与第二绕管442包括的第二开口端通过连接管连接。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制冷设备,包括箱壳、箱胆以及用于对箱胆制冷的制冷组件;所述箱胆位于所述箱壳内,所述制冷组件包括绕管式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管式蒸发器包括沿着箱胆高度方向缠绕在箱胆外表面的第一绕管和第二绕管,所述第一绕管和所述第二绕管均包括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所述第一绕管所包括的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所述第二绕管包括的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沿着所述箱胆的高度方向依次排布;所述第一绕管包括的第一开口端与制冷剂入口管路连接,所述第二绕管包括的第一开口端与制冷剂出口管路连接;所述第一绕管包括的第二开口端与所述第二绕管包括的第二开口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绕管所包括的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所述第二绕管包括的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沿着箱胆的高度增加方向依次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绕管沿着箱胆的高度方向的缠绕密度大于所述第一绕管沿着箱胆的高度方向的缠绕密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绕管所包括的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所述第二绕管包括的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沿着所述箱胆的高度降低方向依次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绕管沿着箱胆的高度方向的缠绕密度大于所述第二绕管沿着箱胆的高度方向的缠绕密度。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胆的外表面沿着箱胆的高度方向至少包括第一缠绕区域和第二缠绕区域,所述第一绕管缠绕在所述第一缠绕区域,所述第二绕管缠绕在所述第二缠绕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胆的外表面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缠绕区域和所述第二缠绕区域之间的中间过渡区域,所述第一绕管包括的第二开口端与所述第二绕管包括的第二开口端通过连接管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绕管与所述箱胆一体式设置在一起,所述第二绕管与所述箱胆一体式设置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绕管吹胀在所述箱胆的外表面,所述第二绕管吹胀在所述箱胆的外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组件还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和节流装置,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与所述制冷剂出口管路连接,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冷凝器的制冷剂入口连接,所述冷凝器的制冷剂出口与所述节流装置的制冷剂入口连接,所述节流装置的制冷剂出口与所述制冷剂入口管路连接。
CN201921154354.6U 2019-07-22 2019-07-22 一种制冷设备 Active CN2107729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54354.6U CN210772944U (zh) 2019-07-22 2019-07-22 一种制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54354.6U CN210772944U (zh) 2019-07-22 2019-07-22 一种制冷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72944U true CN210772944U (zh) 2020-06-16

Family

ID=710350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54354.6U Active CN210772944U (zh) 2019-07-22 2019-07-22 一种制冷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7294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51460A (zh) * 2021-07-23 2021-10-26 浙江星星冷链集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直冷式冷柜内胆的绕管结构和直冷式冷柜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51460A (zh) * 2021-07-23 2021-10-26 浙江星星冷链集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直冷式冷柜内胆的绕管结构和直冷式冷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40510B2 (en) Refrigerator
US20120047936A1 (en) Appliance refrigeration system with final condenser
CN210772944U (zh) 一种制冷设备
JP2014048030A (ja) 冷却庫
CN212778129U (zh) 冰箱
CN101990619B (zh) 制冷装置
CN115014003B (zh) 回热器、制冷系统和制冷设备
CN207416491U (zh) 车辆的空调系统及车辆
CN216545773U (zh) 一种冷却系统及充电装置
CN212778128U (zh) 冰箱
CN208606422U (zh) 一种水冷式冷水机
CN112556276A (zh) 制冷系统及冷柜
CN205385684U (zh) 散热机柜
CN213020496U (zh) 一种辅助制冷蒸发器
CN218348957U (zh) 冰箱
CN219913524U (zh) 一种具有能量转换的制冷系统
CN215597810U (zh) 一种车载冰箱制冷装置及系统
CN212362547U (zh) 一种具有制冷功能的储物柜
WO2009157318A1 (ja) 冷却装置
CN220601911U (zh) 一种冷藏装置的制冷系统及冷藏装置
CN218929297U (zh) 带蓄冷功能的车载冰箱
CN213713670U (zh) 冰箱
CN219913576U (zh) 冰箱及家居系统
CN220771496U (zh) 冰箱
CN217235880U (zh) 用于压缩机的冷却装置、压缩机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