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16491U - 车辆的空调系统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空调系统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16491U
CN207416491U CN201720779459.5U CN201720779459U CN207416491U CN 207416491 U CN207416491 U CN 207416491U CN 201720779459 U CN201720779459 U CN 201720779459U CN 207416491 U CN207416491 U CN 2074164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enser
pipe
heat exchanger
entrance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7945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宪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77945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164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164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164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辆的空调系统及车辆,该车辆的空调系统包括:冷凝器,冷凝器包括冷凝管和冷凝器降温管,冷凝管临近冷凝器降温管,以便冷凝器降温管利用流经其的低温的制冷剂与流经冷凝管的制冷剂的热交换来加速冷凝管中制冷剂降温过程;膨胀阀;蒸发器,其中,冷凝器的冷凝管的出口通过膨胀阀与蒸发器的入口相连,蒸发器的出口与冷凝器降温管的入口相连;压缩机,冷凝器降温管的出口与压缩机的入口相连,压缩机的出口与冷凝管的入口相连。本实用新型能够进一步提高冷凝器的散热效果,进而提升空调系统的制冷性能,且无需增加额外的设备及成本,同时也节约了能源。

Description

车辆的空调系统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的空调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汽车空调系统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组成。其制冷原理为:从蒸发器出来的低温低压制冷剂气体,由压缩机压缩后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高温高压的气体经过冷凝器,通过冷却风扇冷却为低温高压的液体,低温高压的液体经过膨胀阀节流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物,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物经过蒸发器吸收车内空气的热量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进入压缩机,形成空调制冷剂的循环系统。其中,当制冷剂经过蒸发器时,吸收车内空气的热量,从而降低车内空气的温度,达到制冷的目的。
目前用于汽车空调系统的冷凝器大多数采用风冷式冷凝器,由冷却风扇直接对经过冷凝器的高温高压制冷剂进行冷却。采用风冷冷却的冷凝器要求散热面积大,但是由于冷凝器安装空间的尺寸限制,因此冷凝器的散热效果很难进一步提高,进而也会影响汽车空调系统的制冷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的空调系统,该系统能够进一步提高冷凝器的散热效果,进而提升空调系统的制冷性能,且无需增加额外的设备及成本,同时也节约了能源。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车辆的空调系统,包括:冷凝器,所述冷凝器包括冷凝管和冷凝器降温管,所述冷凝管临近所述冷凝器降温管,以便所述冷凝器降温管利用流经其的低温的制冷剂与流经所述冷凝管的制冷剂的热交换来加速所述冷凝管中制冷剂降温过程;膨胀阀;蒸发器,其中,所述冷凝器的冷凝管的出口通过所述膨胀阀与所述蒸发器的入口相连,所述蒸发器的出口与所述冷凝器降温管的入口相连;压缩机,所述冷凝器降温管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入口相连,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冷凝管的入口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空调系统,将蒸发器的出口流出的低温的制冷剂提供给冷凝器降温管,冷凝器降温管利用流经其的低温的制冷剂对冷凝器进行进一步冷却,增大了冷凝器的过冷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冷凝器的散热效果,进而提升空调系统的制冷性能,且该系统无需增加额外的设备及成本,同时也节约了能源。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车辆的空调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冷凝器包括:套管式换热器,所述冷凝管为所述套管式换热器的外部壳程,所述冷凝器降温管为所述套管式换热器的内部管程。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套管式换热器的外部壳程的出口通过所述膨胀阀与所述蒸发器的入口相连,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套管式换热器的外部壳程的入口相连,所述蒸发器的出口与所述套管式换热器内部管程的入口相连,所述套管式换热器的内部管程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入口相连。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冷凝器包括:翅片式换热器及套管式换热器,其中,所述翅片式换热器的出口与所述套管式换热器的外部壳程的入口相连,所述冷凝管包括所述翅片式换热器的液冷管道及所述套管式换热器的外部壳程,所述冷凝器降温管为所述套管式换热器的内部管程。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套管式换热器的外部壳程的出口通过所述膨胀阀与所述蒸发器的入口相连,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翅片式换热器的入口相连,所述套管式换热器的内部管程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入口相连,所述蒸发器的出口与所述套管式换热器的内部管程的入口相连。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冷凝器还包括:储液干燥器,所述翅片式换热器的出口与所述套管式换热器的外部壳程的入口通过所述储液干燥器相连。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翅片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及储液干燥器一体集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车辆,包括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车辆的空调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将蒸发器的出口流出的低温的制冷剂提供给冷凝器降温管,冷凝器降温管利用流经其的低温的制冷剂对冷凝器进行进一步冷却,增大了冷凝器的过冷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冷凝器的散热效果,进而提升空调系统的制冷性能,且无需增加额外的设备及成本,同时也节约了能源。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的空调系统的结构原理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冷凝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冷凝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空调系统及车辆。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的空调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该车辆的空调系统包括:冷凝器1、膨胀阀2、蒸发器3和压缩机4。
其中,冷凝器1包括冷凝管和冷凝器降温管,冷凝管临近冷凝器降温管,以便冷凝器降温管利用流经其的低温的制冷剂与流经冷凝管的制冷剂的热交换来加速冷凝管中制冷剂降温过程。其中,流经冷凝器降温管的低温的制冷剂例如由蒸发器3提供,即,利用蒸发器3输出的低温的制冷剂对冷凝管中的制冷剂进行进一步冷却,即实现了对冷凝器1的进一步冷却,提高了冷凝器1的散热效果。
冷凝器1的冷凝管的出口通过膨胀阀2与蒸发器3的入口相连,蒸发器3的出口与冷凝器降温管的入口相连,以便蒸发器3将其输出的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提供给冷凝器降温管,冷凝器降温管进而对冷凝器1进行进一步冷却降温,提高冷凝器1的散热效果,同时也节约了能源。
冷凝器降温管的出口与压缩机4的入口相连,压缩机4的出口与冷凝管的入口相连。也即,从蒸发器3输出的低温低压的制冷剂穿过冷凝器降温管之后,再次进入压缩机4,以便空调系统进行下一次的制冷循环。
具体地说,在本发明以上实施例的车辆的空调系统中,制冷剂的流通原理可概述为:由压缩机4压缩后的高温高压制冷剂气体,经过冷凝器1的冷凝管,通过冷却风扇和从蒸发器3出来的低温低压制冷剂同时进行冷却后,成为低温高压的液体,该低温高压的液体经过膨胀阀2节流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物,该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物经过蒸发器3吸收车内空气的热量后成为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进入冷凝器1的冷凝器降温管,对冷凝管中的制冷剂进行进一步进行冷却后再进入压缩机4,形成空调制冷剂的循环系统。该过程中,实现了对冷凝器1的进一步冷却,提高了冷凝器1的散热效果,同时有效地利用了蒸发器3输出的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节约了能源。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2所示,冷凝器1例如包括套管式换热器10。基于此,如图2所示,冷凝管即为套管式换热器10的外部壳程11,冷凝器降温管即为套管式换热器10的内部管程12。
基于此,如图2所示,则套管式换热器10的外部壳程11的出口通过膨胀阀2与蒸发器3的入口相连,压缩机4的出口与套管式换热器10的外部壳程11的入口相连,蒸发器3的出口与套管式换热器10的内部管程12的入口相连,套管式换热器10的内部管程12的出口与压缩机4的入口相连。也即是说,套管式换热器10的外部壳程11的出口作为冷凝管的出口,套管式换热器10的外部壳程11的入口作为冷凝管的入口,套管式换热器10的内部管程12的入口作为冷凝器降温管的入口,套管式换热器10的内部管程12的出口作为冷凝器降温管的出口。
在该实施例中,制冷剂的流通原理可概述为:由压缩机4压缩后的高温高压制冷剂气体,经过冷凝器1的冷凝管,利用从蒸发器3出来的低温低压制冷剂进行冷却,成为低温高压的液体,低温高压的液体经过膨胀阀2节流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物,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物经过蒸发器3吸收车内空气的热量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进入套管式换热器10的内部管程12,以对套管式换热器10的外部壳程11中的制冷剂进一步进行冷却后进入压缩机4,形成空调制冷剂的循环系统。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冷凝器1例如包括翅片式换热器20及套管式换热器10,其中,翅片式换热器20的出口与套管式换热器10的外部壳程11的入口相连。基于此,如图3所示,则冷凝管包括翅片式换热器20的液冷管道21及套管式换热器10的外部壳程11,冷凝器降温管即为套管式换热器10的内部管程12。其中,翅片式换热器20的液冷管道21可以通过冷却风扇进行散热。具体地说,即套管式换热器10的外部壳程11中通过热流体,该热流体即经过翅片式换热器20冷却后的制冷剂;套管式换热器10的内部管程12通过冷流体,该冷流体即从蒸发器3中出来的低温低压制冷剂。
基于此,如图3所示,套管式换热器10的外部壳程11的出口通过膨胀阀2与蒸发器3的入口相连,压缩机4的出口与翅片式换热器20的入口相连,套管式换热器10的内部管程12的出口与压缩机4的入口相连,蒸发器3的出口与套管式换热器10的内部管程12的入口相连。也即是说,套管式换热器10的外部壳程11的出口作为冷凝管的出口,翅片式换热器20的入口作为冷凝管的入口,套管式换热器10的内部管程12的出口作为冷凝器降温管的出口,套管式换热器10的内部管程12的入口作为冷凝器降温管的入口。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冷凝器1例如还包括:储液干燥器30。具体地,结合图3所示,翅片式换热器20的出口与套管式换热器10的外部壳程11的入口通过储液干燥器30相连。
在该实施例中,制冷剂的流通原理可概述为:由压缩机4压缩后的高温高压制冷剂气体,经过冷凝器1的冷凝管,利用冷却风扇和从蒸发器3出来的低温低压制冷剂同时进行冷却,成为低温高压的液体,低温高压的液体经过膨胀阀2节流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物,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物经过蒸发器3吸收车内空气的热量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进入套管式换热器10的内部管程12,以对套管式换热器10的外部壳程11中的制冷剂进一步进行冷却后进入压缩机4,形成空调制冷剂的循环系统。
在本实施例中,翅片式换热器20、套管式换热器10及储液干燥器30可一体集成,从而减小了冷凝器1的尺寸,节省了空调系统的空间。
也即是说,该车辆的空调系统在不增加额外设备的基础上,使用从蒸发器出来的低温低压制冷剂对冷凝器进行进一步冷却,提高了冷凝器的散热性能,减小了冷凝器的尺寸,增大了冷凝器的过冷度,提高了空调系统的制冷量。
综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空调系统,将蒸发器的出口流出的低温的制冷剂提供给冷凝器降温管,冷凝器降温管利用流经其的低温的制冷剂对冷凝器进行进一步冷却,增大了冷凝器的过冷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冷凝器的散热效果,进而提升空调系统的制冷性能,且该系统无需增加额外的设备及成本,同时也节约了能源。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本实用新型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所描述的车辆的空调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将蒸发器的出口流出的低温的制冷剂提供给冷凝器降温管,冷凝器降温管利用流经其的低温的制冷剂对冷凝器进行进一步冷却,增大了冷凝器的过冷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冷凝器的散热效果,进而提升空调系统的制冷性能,且无需增加额外的设备及成本,同时也节约了能源。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其它构成以及作用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为了减少冗余,不做赘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

Claims (8)

1.一种车辆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冷凝器(1),所述冷凝器(1)包括冷凝管和冷凝器降温管,所述冷凝管临近所述冷凝器降温管,以便所述冷凝器降温管利用流经其的低温的制冷剂与流经所述冷凝管的制冷剂的热交换来加速所述冷凝管中制冷剂降温过程;
膨胀阀(2);
蒸发器(3),其中,所述冷凝器(1)的冷凝管的出口通过所述膨胀阀(2)与所述蒸发器(3)的入口相连,所述蒸发器(3)的出口与所述冷凝器降温管的入口相连;
压缩机(4),所述冷凝器降温管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4)的入口相连,所述压缩机(4)的出口与所述冷凝管的入口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1)包括:套管式换热器(10),所述冷凝管为所述套管式换热器(10)的外部壳程(11),所述冷凝器降温管为所述套管式换热器(10)的内部管程(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式换热器(10)的外部壳程(11)的出口通过所述膨胀阀(2)与所述蒸发器(3)的入口相连,所述压缩机(4)的出口与所述套管式换热器(10)的外部壳程(11)的入口相连,所述蒸发器(3)的出口与所述套管式换热器(10)的内部管程(12)的入口相连,所述套管式换热器(10)的内部管程(12)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4)的入口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1)包括:翅片式换热器(20)及套管式换热器(10),其中,所述翅片式换热器(20)的出口与所述套管式换热器(10)的外部壳程(11)的入口相连,
所述冷凝管包括所述翅片式换热器(20)的液冷管道(21)及所述套管式换热器(10)的外部壳程(11),所述冷凝器降温管为所述套管式换热器(10)的内部管程(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车辆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管式换热器(10)的外部壳程(11)的出口通过所述膨胀阀(2)与所述蒸发器(3)的入口相连,所述压缩机(4)的出口与所述翅片式换热器(20)的入口相连,所述套管式换热器(10)的内部管程(12)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4)的入口相连,所述蒸发器(3)的出口与所述套管式换热器(10)的内部管程(12)的入口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车辆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1)还包括:
储液干燥器(30),所述翅片式换热器(20)的出口与所述套管式换热器(10)的外部壳程(11)的入口通过所述储液干燥器(30)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式换热器(20)、套管式换热器(10)及储液干燥器(30)一体集成。
8.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空调系统。
CN201720779459.5U 2017-06-29 2017-06-29 车辆的空调系统及车辆 Active CN2074164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79459.5U CN207416491U (zh) 2017-06-29 2017-06-29 车辆的空调系统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79459.5U CN207416491U (zh) 2017-06-29 2017-06-29 车辆的空调系统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16491U true CN207416491U (zh) 2018-05-29

Family

ID=623989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79459.5U Active CN207416491U (zh) 2017-06-29 2017-06-29 车辆的空调系统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1649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99617A (zh) * 2018-09-03 2018-12-28 浙江杭强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设备用蒸发器
CN112325392A (zh) * 2019-07-19 2021-02-05 江明焜 一种移动式空调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99617A (zh) * 2018-09-03 2018-12-28 浙江杭强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设备用蒸发器
CN112325392A (zh) * 2019-07-19 2021-02-05 江明焜 一种移动式空调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92232B (zh) 用于车辆的冷却模块和冷却系统
US6425249B1 (en) High efficiency refrigeration system
CN205939467U (zh) 多联机空调系统
US20120222846A1 (en) Unitary heat pump air conditioner having a heat exchanger with an integral receiver and sub-cooler
CN104837658B (zh) 用于车辆的热泵系统
CN109551996A (zh) 辅助过冷的二氧化碳汽车热泵空调系统
KR102255799B1 (ko) 차량용 에어컨의 냉동 사이클
CN106255861B (zh) 热交换器
KR101274241B1 (ko) 차량용 에어컨 시스템
CN109477696A (zh) 设备温度调节装置
CN207416491U (zh) 车辆的空调系统及车辆
KR102170459B1 (ko) 차량용 에어컨시스템
JP5812997B2 (ja) 冷凍サイクル及び過冷却部付き凝縮器
CN109080409A (zh) 一种热泵系统、空调及汽车
TWI571606B (zh) A refrigeration unit using a triple tube heat exchanger
JP2007001485A (ja) 車両用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KR101341565B1 (ko) 차량용 냉동 사이클
JP5385800B2 (ja) 気液分離型冷凍装置
JP2011117685A (ja) 冷凍冷蔵庫
CN208896809U (zh) 一种热泵系统、空调及汽车
CN107328129A (zh) 一种双复叠空调热泵系统
CN209744602U (zh) 一种快速降温的冷水机
KR20120090538A (ko) 이중관형 내부 열교환기
WO2001067011A1 (en) High efficiency refrigeration system
CN207214502U (zh) 一种双复叠空调热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vehicl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81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29

Pledgee: BEIQI FOTON MOTOR Co.,Ltd.

Pledgor: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0990000977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1050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29

Pledgee: BEIQI FOTON MOTOR Co.,Ltd.

Pledgor: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0990000977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Vehicl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vehicl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26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29

Pledgee: BEIQI FOTON MOTOR Co.,Ltd.

Pledgor: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90000644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3112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29

Pledgee: BEIQI FOTON MOTOR Co.,Ltd.

Pledgor: Beijing baowo Automobile Co.,Ltd.|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90000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