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53527U - 一种针头清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针头清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53527U
CN210753527U CN201921644978.6U CN201921644978U CN210753527U CN 210753527 U CN210753527 U CN 210753527U CN 201921644978 U CN201921644978 U CN 201921644978U CN 210753527 U CN210753527 U CN 2107535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wiping cloth
wiping
cloth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4497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广圣
戴明鑫
蒋轻侯
唐乐
王志刚
周荣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CEC Panda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CEC Panda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CEC Panda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4497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535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535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535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针头清洁装置,用于清除针头上的积胶,所述针头清洁装置包括主体、夹头、擦拭布、牵引组件和复位组件,所述牵引组件和所述复位组件均和所述主体相对固定;所述擦拭布具有相对设置的擦拭面和连接面,所述擦拭面用于包裹所述针头的外表面;所述夹头用于将所述擦拭布夹持于所述针头的外侧,所述牵引组件和所述擦拭布的连接面连接并用于牵引所述擦拭布移动,以使包裹所述针头的所述擦拭面相对于所述针头移动;所述复位组件和所述擦拭布的边缘区域连接,用于在所述擦拭布擦拭后使所述擦拭布复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针头清洁装置通过部件之间的相互配合,达到快速自动清除针头积胶的目的,避免针头积胶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升设置稼动率。

Description

一种针头清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头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在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过程中,需要将框胶按照预设的涂布方式涂覆在基板上,从而使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粘合在一起,并完成装配和密封。
目前,通常采用框胶涂布机对框胶进行涂布。框胶涂布机上设置有一枚或者数枚涂布用的针头,并利用针头在基板上的预设位置喷涂框胶,完成涂布。由于框胶自身具有粘性,所以当针头涂布一定时间或者待机一段时间后,针头上会黏着并积留残余的框胶。针头上积留的框胶会影响后续的框胶涂布,并可能在涂布框胶时掉落,从而导致框胶涂布大头、过粗或者刮胶等不良现象。为了避免针头残留框胶,目前通常采用人工清除,或者设置海绵,并让针头定期扎入海绵以清洁针头。
然而,目前清除针头积胶的方式,仅能减少针头尖端处的积胶,整体的清理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针头清洁装置,通过主体、夹头、牵引组件和复位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自动清除针头表面积胶的目的,清除效果极佳,避免了针头积胶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针头清洁装置,所述针头清洁装置包括主体、夹头、牵引组件和复位组件,所述牵引组件与所述主体之间相对固定,所述复位组件与所述主体之间相对滑动设置;
所述夹头用于夹持擦拭布,并将所述擦拭布夹至所述针头的外表面,所述牵引组件与所述擦拭布连接,所述牵引组件用于牵引所述擦拭布移动,以使得当所述擦拭布包裹所述针头时,所述擦拭布相对于所述针头移动,其中,所述擦拭布具有相对设置的擦拭面和连接面,所述擦拭面用于包裹在所述针头的外表面;
所述复位组件与所述擦拭布的边缘区域连接,并用于在所述擦拭布进行擦拭后使所述擦拭布复位。
可选的,所述夹头包括第一驱动单元以及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持部,两个所述夹持部之间可形成供所述针头伸入的容纳空间;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和两个所述夹持部均连接,用于驱动两个所述夹持部相互靠拢以夹持所述针头,或者相互远离以松开所述针头。
可选的,所述夹持部为柔性件,且所述夹持部朝向所述针头的一侧设有圆弧面。
可选的,所述牵引组件包括:牵引辊、连接件和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牵引辊设置于所述擦拭布的擦拭面,所述第二驱动单元位于所述擦拭布的连接面外侧,所述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牵引辊和所述第二驱动单元之间,用于在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的驱动下带动所述牵引辊移动,以使所述牵引辊牵引所述擦拭布移动。
可选的,所述牵引辊的轴向与所述擦拭布的方向相互平行,且所述牵引辊的移动方向沿远离所述针头的方向。
可选的,所述主体具有用于避让所述针头的容置腔,所述牵引组件中的至少部分结构位于所述容置腔内。
可选的,所述复位组件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擦拭布相对两端的复位单元,所述复位单元和所述擦拭布的边缘区域连接,用于拉伸所述擦拭布,以使所述擦拭布在擦拭后复位。
可选的,所述复位单元包括第三驱动单元和可相对于所述主体滑动的滑动件,所述擦拭布的边缘区域和所述滑动件连接,所述第三驱动单元和所述滑动件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滑动件向所述擦拭布的边缘区域外侧滑动,以拉伸所述擦拭布。
可选的,所述擦拭布的边缘区域和所述滑动件相对固定,且两个所述滑动件可相对于所述针头呈不同的滑动距离。
可选的,所述主体为可转动件,且所述主体的旋转轴和所述针头的轴向重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针头清洁装置,用于清除针头表面附着的框胶,通过包括主体、夹头、牵引组件和复位组件,夹头用于夹持擦拭布,驱使擦拭布夹紧针头,使得擦拭布将针头表面附着框胶的区域包裹并紧贴,牵引组件与主体之间相对固定,牵引组件与擦拭布连接,牵引组件用于在擦拭布夹紧针头时带动擦拭布移动,使得擦拭面与针头表面之间发生相对移动,清除针头表面累积的框胶,复位组件与主体之间相对滑动设置,复位组件与擦拭布的边缘区域连接,复位组件用于当擦拭布清理完针头后,将擦拭布复位至初始位置,实现了可自动完全清理针头积胶的目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针头积胶清除困难且清除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完善了面板的涂布工艺,减少了因针头积胶所带来的设备重新调整的时间,提升了设备的稼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针头清洁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针头在清理前的状态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针头在清理中的状态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针头在清理后的状态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针头清洁装置工作中的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针头清洁装置工作中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针头清洁装置;
10-主体;
11-容纳腔;
20-夹头;
21-夹持部;
22-第一驱动单元;
30-擦拭布;
40-牵引组件;
41-第二驱动单元;
42-连接件;
43-牵引辊;
50-复位组件;
51-第三驱动单元;
52-滑动件;
60-针头;
70-海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针头清洁装置1,如图1所示,用于清除针头60上的积胶,针头清洁装置1包括主体10、夹头20、牵引组件40和复位组件50,牵引组件40和主体10之间相对固定,复位组件50和主体10之间相对滑动设置,牵引组件40的一端固定在主体10上,牵引组件40自身具有可以运动的部件,使得牵引组件40的一部分固定在主体10上,而牵引组件40的另一部分可在其自身固定的情况下发生运动,也就是说,牵引组件40的一部分可相对于主体10以自身为原点发生移动,复位组件50与牵引组件40基本相同,复位组件50也是在一部分固定在主体10的情况下,另一部分可相对于主体10发生运动。
其中,针头清洁装置1中还有擦拭布30,擦拭布30具有相对设置的擦拭面和连接面,擦拭布30为柔性布质部件,擦拭布30会直接与针头60接触,并通过与针头60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清除针头60上附着的积胶,擦拭布30采用柔性件能够保护针头60,避免针头60在被擦拭布30擦拭的过程出现划伤,而采用布质或者与布质材质相似的材料,能够保证擦拭的效果,由于这一类材料的表面并不平整具有较强的附着性,而针头60的表面一般较为光滑,针头60表面与胶类物质的结合力相较于布质材料与胶质物质的结合力要弱,因此,在擦拭布30与针头60发生接触的过程中,擦拭布30能够较容易地将针头60上附着的胶类物质清除,并将这些胶类物质附着在自己的表面上,从而较好的达到清除针头60表面积胶的目的。
其中,擦拭布30可以为无尘布,或者其它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的擦拭和清洁材料,此处不加以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夹头20用于夹持住擦拭布30,夹头20具有将擦拭布30夹紧或者松开的功能,通过夹头20可以按照需求控制擦拭布30和针头60之间的距离,将需要使用擦拭布30清理针头60时,控制夹头20在针头60与擦拭布30接触时,将擦拭布30夹紧,使得擦拭布30与针头60紧贴,保证擦拭布30与针头60之间具有一定的的接触面积与足够大的作用力,以便于完全将针头60上的胶类物质清除,当清理完毕后,夹头20松开擦拭布30,使得擦拭布30与针头60之间分离,以便于针头60返回自身的工作区域。
而为了让擦拭布30进行移动,执行擦拭操作时,针头清洁装置1中还包括有牵引组件40,牵引组件40与擦拭布30的连接。擦拭布30在牵引组件40的驱动下,按照预先设定的运动轨迹运动,即当针头60与擦拭布30接触并被夹头20夹紧时,牵引组件40带动擦拭布30,擦拭布30在针头60上相对于针头60发生移动,使得擦拭布30在针头60表面做出擦拭的动作,模拟人工手动擦拭的动作,将针头60表面的积胶清除。
为了让擦拭动作能够重复进行,在本实施例中,复位组件50与擦拭布30的边缘区域连接,复位组件50用于擦拭布30的复位,具体的,初始状态时,擦拭布30在自身的初始位置上,当针头60在工作一段时间后,针头60的表面累积了大量残余的胶类物质,需要对针头60清理时,针头60由自身的工作区域移动到针头清洁装置1所在的区域,针头60移动至预设位置后停止,擦拭布30在夹头20的作用下,从针头60的两侧将针头60包裹并被夹头20夹紧,此时,牵引组件40的带动擦拭布30移动,将针头60上的胶类物质清理,清理完毕后,针头60回到自身的工作区域,而擦拭布30由于在牵引装置的作用下,自身发生了移动,此时,由复位组件50从擦拭布30的边缘区域带动擦拭布30再次发生移动,直至擦拭布30回到自身的初始位置并待机,等待下一次的擦拭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现有技术中,如图2、图3和图4所示,针头60在自身的工作区域进行喷涂框胶的工作,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框胶由于自身的粘性会附着在针头60的表面上,长时间持续工作会导致针头60表面的框胶不断累积,这会影响针头60的涂胶工作,当针头60表面附着的框胶超过针头60的承载能力后,部分附着的框胶会从针头60上滴下,导致涂布面的框胶变厚并变得凹凸不平,严重影响面板的质量,而当人工手动清理时,会因为针头60数量过多而导致工作量过大,同时人工劳动会影响设备整体的自动化程度和设备的稼动率,而使用海绵清除积胶时,是将海绵固定,针头60在工作一定时间后,针头60插入海绵,依靠海绵与针头60之间的相对摩擦运动将积胶清除,但针头60上附着的是框胶,其本身具有粘性,针头60插入海绵时,是从海绵的上方朝向海绵插入的,在插入海绵的过程中,针头60表面附着的积胶会在海绵的作用下,由针头60底端最先与海绵接触的部位向针头60的上端移动,可以理解为,针头60上的积胶被海绵挤压并朝向还没有与海绵接触的,针头60的上部区域移动,这就会导致针头60上的积胶清理的不彻底,大量框胶集中到了针头60的上部,每次清理只能清理针头60靠近针尖的部分,清理效果较差。
而在本实施例中,针头清洁装置1在清理针头60时,擦拭布30在与针头60接触后,夹具将擦拭布30夹紧,使得擦拭布30将针头60中附着框胶的部分完全包裹和覆盖,使得擦拭面在与针头60的积胶区域完全接触后,再通过牵引组件40的作用与针头60发生相对移动,而且还是在夹具夹紧使得擦拭布30的擦拭面与针头60紧密贴合的情况下,保证了清除的效果,避免人工手动操作的繁重工作量,同时,相较于使用海绵的清除,夹具在擦拭布30清除框胶时,提供了水平方向的夹持力,极大提升了清除效果。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为了将擦拭布30夹在针头60的表面,夹头20具体可以包括第一驱动单元22和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持部21,夹头20自身呈可以相互夹紧的夹板状,夹持部21相当于两个夹板,夹持部21的底端与第一驱动单元22连接在一起,夹持部21的顶端相互分开且呈开口状,夹持部21的中间形成可供针头60伸入的容纳空间,针头60可从夹持部21中顶端的开口处伸入到容纳空间内,容纳空间的内设有擦拭布30,通过第一驱动单元22可控制夹持部21相互靠拢,此时夹持部21之间的开口收拢,夹持部21与擦拭布30一起将针头60夹紧,第一驱动单元22还可控制夹持部21相互远离,此时夹持部21之间的开口重新打开,以便于针头60从容纳空间内脱离。
其中,第一驱动单元22可以为电机、气缸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的驱动元件。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夹持部21为柔性件,由于夹持部21一方面要与擦拭布30接触,另一方面要隔着擦拭布30与针头60接触,而擦拭布30本身为柔性材质制成,针头60虽然并非由柔性材质制成,但针头60本身的强度并不高,夹持部21与针头60接触时,会从针头60的两侧夹紧,并与针头60之间发生硬性接触,为了避免对针头60和擦拭布30造成损伤,夹持部21选用柔性材质制成,对针头60和擦拭布30起到保护作用。
同时,夹持部21中朝向针头60的一侧具有凸起的圆弧面,当针头60两侧的夹持部21相对运动,并将夹持部21夹在中间时,由于夹持部21中与针头60接触的部分是凸起的圆弧面而并非平面,这样能够保证夹持部21将针头60完全包裹在内,再通过擦拭布30与针头60之间的相对运动,将针头60上的积胶完全清除,如果夹持部21为平面结构,那么当夹持部21夹住针头时,平面之间的接触会存在一定的间隙,不足以将针头60完全覆盖和包裹,圆弧面之间的接触能够提升针头60积胶的清除效率。
其中,示例性的,夹持部21可以为海绵、硅胶等具有一定柔性,且能够对擦拭布30起到一定支撑作用的材料所构成。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牵引组件40用于带动擦拭布30移动,牵引组件40由第二驱动单元41、牵引辊43和连接件42组成,其中,牵引辊43设置在擦拭布30的擦拭面上,第二驱动单元41位于擦拭布30的连接面的外侧,连接件42位于牵引辊43的外侧,牵引辊43的一端连接在连接件42上,连接件42将第二驱动单元41与牵引辊43连接在一起,第二驱动单元41能够提供动力,用以驱动连接件42在竖直方向上以第二驱动单元41为基点伸长或者收缩,可以理解为,连接件42能够在竖直方向上自由移动,连接件42开始移动时处于初始位置,然后朝向第二驱动单元41的方向移动,即连接件42向下方移动,直至移动至预设位置后,连接件42向上方移动,恢复至初始位置,在连接件42移动的过程中,由于连接件42的一端与牵引辊43连接,因此,连接件42会带动牵引辊43一起在竖直方向上移动,而牵引辊43压在擦拭布30的上方,从而带动擦拭布30一起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擦拭布30本身具有一定的长度,擦拭布30其中的一段被夹持部21从两侧夹在中间,擦拭布30其余的部分由夹持部21的两侧朝向外部延伸,被夹持部21夹在中间的这部分擦拭布30的长度远大于夹持部21的长度,这就导致擦拭布30多余的部分会沿着夹持部21的底端垂下,而这部分从夹持部21底端继续向下延伸的擦拭布30与牵引辊43连接,牵引辊43位于擦拭布30上表面的擦拭面,连接件42向下方移动时,迫使牵引辊43从擦拭布30的上方将擦拭布30向下方压,或者说连接件42从擦拭布30的下方将擦拭布30往下方拉,总之,擦拭布30会被迫随着连接件42一起向下方移动,连接件42向下方移动时,夹持部21已经将针头60夹紧,位于夹持部21中间的部分擦拭布30将针头60包裹并与积胶区域紧贴,此时,连接件42移动并带动擦拭布30向下移动,针头60的位置时固定不动的,而擦拭布30向下运动就能够达到擦拭针头60的作用,从而清除针头60上附着的残余框胶。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牵引辊43的轴向与擦拭布30设置的方向相互平行,擦拭布30水平设置在主体10上,主体10上具有用于避让针头60移动的容纳腔11,主体10并非平面结构,主体10上具有一个朝向下方凹陷的容纳腔11,牵引组件40中至少有一部分位于容纳腔11内,牵引组件40中第二驱动单元41位于容纳腔11的底部,由于牵引组件40中连接件42和牵引辊43会在第二驱动单元41的带动下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即连接杆和牵引辊43会容纳腔11内移动,移动的过程中,连接件42和牵引辊43的一分部会从容纳腔11内脱离,并移动至容纳腔11的外部,因此,牵引组件40的部分位于容纳腔11内,容纳腔11用于保证连接杆、牵引辊43以及擦拭布30在竖直方向的移动空间。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牵引组件40还包括其他的作用,牵引组件40连接在擦拭布30上,其中,牵引辊43位于擦拭布30中的擦拭面,牵引组件40将擦拭布30夹在中间,针头60上的积均被附着在擦拭布30上,当擦拭布30反复使用一段时间后,擦拭布30上附着的积胶过多,这就会影响擦拭布30的清除和附着积胶的效果,此时,应该将附着有积胶的部分更换,使用没有积胶的部分去包裹针头60,这时,可以在夹头20没有夹住针头60时,使用牵引辊43向下移动一段距离,使堆积满积胶的擦拭布60的部分向下方移动,将还没有附着积胶的部分移动至夹头20之间,再使用这部分干净的擦拭面包裹针头60,保证擦拭布30对针头60的清理效果。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夹头20的位于容纳腔11的外侧,夹持部21分别位于容纳腔11开口处的两侧,第一驱动单元22也同样分为两部分,并各自与相对应的夹持部21连接,当第一驱动单元22驱动夹持部21之间相互靠拢时,夹持部21会从容纳腔11的两侧朝向容纳腔11的开口处靠拢,夹持部21夹紧的位置位于容纳腔11开口处的正上方,当主要清理针头60时,针头60会移动至容纳腔11开口处的上方并固定不动,位于容纳腔11外侧的夹持部21会分别从两侧将针头60夹紧,夹紧时,位于夹持部21中间的擦拭布30的顶部区域会与针头60直接接触,而擦拭布30的底部区域通过牵引辊43和连接件42与第二驱动单元41连接,开始对针头60擦拭时,擦拭布30在连接件42的作用下,被牵引辊43向下方压动,并朝向容纳腔11内移动,直至将针头60从顶部到底部完全擦拭后,夹持部21松开,针头60回到自身的工作区域,此时,位于容纳腔11内的牵引辊43在连接件42的作用下,从容纳腔11内上升并重新回到容纳腔11的开口处,等待再次被连接件42驱动。
其中,和第一驱动单元22类似,第二驱动单元41也可以为电机或气缸等驱动元件。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复位组件50由两个复位单元组成,复位单元与夹持部21相类似,复位单元也分为两部分,并分别位于容纳腔11所在区域的两侧,复位单元与夹持部21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复位单元与擦拭布30的的边缘区域连接,相较于牵引组件40,复位单元设置的位置更加远离容纳腔11所在的位置,复位单元相对于擦拭布30的两侧设置,从擦拭布30的两侧将擦拭布30拉住,相较于其他部件,复位单元连接在擦拭布30两端的最外侧,复位单元从擦拭布30的两端拉伸擦拭布30,擦拭布30由与本身为具有一定长度的布质部件,当对针头60进行完一次清理后,牵引辊43在连接件42的驱动下回到初始位置,而擦拭布30虽然也会随着连接件42一起移动,但是连接件42与擦拭布30之间的连接点较小,且擦拭布30与连接件42之间的连接并非硬性连接,擦拭布30自身长度较长且柔性材质具有一定的延伸性,其并不能在连接件42的作用下恢复到初始位置,因此,通过复位单元从擦拭布30的两侧将擦拭布30拉伸,强制其自身发生移动并恢复至初始位置。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复位单元包括第三驱动单元51和滑动件52,滑动件52可相对于主体10发生滑动,滑动件52将擦拭布30的边缘区域夹住,当需要将擦拭布30复位时,第三驱动单元51驱动滑动件52在主体10上移动,位于主体10上两侧的滑动件52均朝向远离容纳腔11的方向移动,从而达到收紧擦拭布30使其复位的目的。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主体10为可转动件,主体10的旋转轴与针头60的轴向重合,主体10可执行一次或多次转动。转动的过程中,主体10带动其上面设置的牵引组件40、夹头20、擦拭布30和复位组件50一起转动,因此擦拭布30也会相对于针头60旋转,从而进一步清楚针头60上的积胶。主体10转动会与针头60之间相互配合,保证当针头60由自身的工作区域移动至针头清洁装置1时,主体10配合针头60的位置转动,以保证主体10中容纳腔11的开口始终朝向针头60中针尖所指向的位置,夹头20可始终位于针头60的两侧,方便夹持部21将针头60夹紧,保证清除针头60积胶的效果。
示例性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针头60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从自身的工作区域移动至针头60清理装置所在的区域,此时,主体10根据针头60的位置转动,使得针头60位于夹持部21中间,第一驱动单元22驱动夹持部21朝向针头60夹紧,夹持部21中间的擦拭布30将针头60的积胶区域完全包裹且紧贴,且第一驱动单元22使得夹持部21保持夹紧针头60的状态,此时,第二驱动单元41驱动连接件42移动,连接件42带动牵引辊43及擦拭布30向下移动,擦拭布30在移动的过程中和针头60之间发生相对位移,将针头60上附着的框胶擦拭到擦拭布30上,第一驱动单元22再次驱动夹持部21相互分开,针头60与擦拭布30分离,针头60会到自身的工作区域中,第二驱动单元41驱动连接件42带动牵引辊43复位,第三驱动单元51驱动擦拭布30复位,针头60清理装置恢复至初始状态,同时,牵引辊43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将擦拭布30中干净的擦拭面移动至夹头20之间,等待下一次的清理工作,并重复上述的工作过程。
牵引组件40和复位组均相对于主体10相对固定,擦拭布30具有擦拭面和连接面,擦拭面用于与针头60表面附着框胶的区域发生接触,夹头20用于夹持擦拭布30,驱使擦拭布30夹紧针头60,使得擦拭面将针头60表面附着框胶的区域包裹并紧贴,牵引装置与擦拭布30的连接面连接,牵引装置用于在擦拭布30夹紧针头60时带动擦拭布30移动,使得擦拭面与针头60表面之间发生相对移动,清除针头60表面累积的框胶,复位装置复位组件50与擦拭布30的边缘区域连接,复位装置复位组件50用于当擦拭布30清理完针头60后,将擦拭布30复位至初始位置,实现了可自动完全清理针头60积胶的目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针头60积胶清除困难且清除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完善了面板的涂布工艺,减少了因针头60积胶所带来的设备重新调整的时间,提升了设备的稼动率。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针头清洁装置1,用于清除针头60表面附着的框胶,通过包括主体10、夹头20、牵引组件40和复位组件50,夹头20用于夹持擦拭布30,驱使擦拭布30夹紧针头60,使得擦拭布30将针头60表面附着框胶的区域包裹并紧贴,牵引组件40与主体10之间相对固定,牵引组件40与擦拭布30连接,牵引组件40用于在擦拭布30夹紧针头60时带动擦拭布30移动,使得擦拭面与针头60表面之间发生相对移动,清除针头60表面累积的框胶,复位组件50与主体10之间相对滑动设置,复位组件50与擦拭布60的边缘区域连接,复位组件50用于当擦拭布30清理完针头60后,将擦拭布30复位至初始位置,实现了可自动完全清理针头60积胶的目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针头60积胶清除困难且清除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完善了面板的涂布工艺,减少了因针头60积胶所带来的设备重新调整的时间,提升了设备的稼动率。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针头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清洁装置包括主体、夹头、牵引组件和复位组件,所述牵引组件与所述主体之间相对固定,所述复位组件与所述主体之间相对滑动设置;
所述夹头用于夹持擦拭布,并将所述擦拭布夹至所述针头的外表面,所述牵引组件与所述擦拭布连接,所述牵引组件用于牵引所述擦拭布移动,以使得当所述擦拭布包裹所述针头时,所述擦拭布相对于所述针头移动,其中,所述擦拭布具有相对设置的擦拭面和连接面,所述擦拭面用于包裹在所述针头的外表面;
所述复位组件与所述擦拭布的边缘区域连接,并用于在所述擦拭布进行擦拭后使所述擦拭布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头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头包括第一驱动单元以及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持部,两个所述夹持部之间可形成供所述针头伸入的容纳空间;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和两个所述夹持部均连接,用于驱动两个所述夹持部相互靠拢以夹持所述针头,或者相互远离以松开所述针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头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为柔性件,且所述夹持部朝向所述针头的一侧设有圆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针头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组件包括:牵引辊、连接件和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牵引辊设置于所述擦拭布的擦拭面,所述第二驱动单元位于所述擦拭布的连接面外侧,所述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牵引辊和所述第二驱动单元之间,用于在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的驱动下带动所述牵引辊移动,以使所述牵引辊牵引所述擦拭布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针头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辊的轴向与所述擦拭布的方向相互平行,且所述牵引辊的移动方向沿远离所述针头的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针头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具有用于避让所述针头的容置腔,所述牵引组件中的至少部分结构位于所述容置腔内。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针头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擦拭布相对两端的复位单元,所述复位单元和所述擦拭布的边缘区域连接,用于拉伸所述擦拭布,以使所述擦拭布在擦拭后复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针头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单元包括第三驱动单元和可相对于所述主体滑动的滑动件,所述擦拭布的边缘区域和所述滑动件连接,所述第三驱动单元和所述滑动件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滑动件向所述擦拭布的边缘区域外侧滑动,以拉伸所述擦拭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针头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擦拭布的边缘区域和所述滑动件相对固定,且两个所述滑动件可相对于所述针头呈不同的滑动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针头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为可转动件,且所述主体的旋转轴和所述针头的轴向重合。
CN201921644978.6U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针头清洁装置 Active CN2107535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44978.6U CN210753527U (zh)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针头清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44978.6U CN210753527U (zh)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针头清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53527U true CN210753527U (zh) 2020-06-16

Family

ID=71051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44978.6U Active CN210753527U (zh)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针头清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5352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60330A (zh) * 2019-09-29 2019-12-13 成都中电熊猫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针头清洁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60330A (zh) * 2019-09-29 2019-12-13 成都中电熊猫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针头清洁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60330A (zh) 一种针头清洁装置
CN210753527U (zh) 一种针头清洁装置
CN111346773A (zh) 一种溢胶清理装置及过滤器组装系统
CN109225967B (zh) 一种手机数据线表面用除垢装置
CN112475471A (zh) 一种金属铜表面氧化皮处理工艺
CN210534517U (zh) 一种外语教学用投影仪
CN117080569A (zh) 一种锂电池生产用防残留设备
CN113926631B (zh) 推进式防腐管道内螺纹防堆积高分子氟硅涂料设备
CN217368982U (zh) 用于提高胶带粘接性能的涂胶装置
JP2008136897A (ja) 塗布用スリットノズルの清掃方法および清掃装置並びに、ディスプレイ用部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CN216539954U (zh) Pet覆膜材料用的覆膜除尘结构
CN109700388A (zh) 一种扫地机滚筒结构
CN209712770U (zh) 一种扫地机滚筒结构
CN213198040U (zh) 一种高速封边机
CN106468806B (zh) 光纤自动清洁系统和方法
CN212441757U (zh) 一种透镜加工用自动涂墨装置
JPH10241671A (ja) コーティング帯状電極のコーティング層除去方法及び装置
CN114726310B (zh) 一种便携式光伏接线盒安装设备
CN219096260U (zh) 除尘辊组件及具有其的丝网印刷设备
CN110193925A (zh) 一种显示屏清理设备
CN217100609U (zh) 一种涂油装置及香烟包装机
CN218519370U (zh) 一种带有喷印装置的假睫毛底托卡生产设备
CN112974403B (zh) 一种电脑主板表面清理设备
CN218014712U (zh) 一种坩埚外壁清扫装置
CN115195265B (zh) 一种复合高分子多功能食品标签材料的复合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1778, Qinglan Road, Huangjia Street, Shuangliu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610200

Patentee after: Chengdu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1778, Qinglan Road, Gongxing street, Shuangliu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610200

Patentee before: CHENGDU ZHONGDIAN PANDA DISPLAY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