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48978U - 一种多功能智能护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智能护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48978U
CN210748978U CN201920856423.1U CN201920856423U CN210748978U CN 210748978 U CN210748978 U CN 210748978U CN 201920856423 U CN201920856423 U CN 201920856423U CN 210748978 U CN210748978 U CN 2107489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rest
patient
support frame
driver
pus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5642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牛豪坤
牛永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85642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489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489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489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智能护理装置,包括:支撑架、两个坐垫、横移驱动机构、靠背和坐便器;坐便器设置于支撑架上,靠背与支撑架连接,且靠背设置于坐便器的一侧;横移驱动机构包括横移驱动器和两个横移导轨,两个横移导轨设置于支撑架上,横移驱动器分别与两个坐垫驱动连接,各坐垫滑动设置于两个横移导轨上,坐垫设置于坐便器的上方,两个坐垫用于在横移驱动器的驱动下相互抵接并遮挡坐便器,在横移驱动器的驱动下相互远离并运动至坐便器的两侧。通过将坐便器设置在支撑架上,当横移驱动器驱动坐垫分开时,使得坐便器漏出,患者可直接在坐便器上如厕,使得患者无需挪动身体的情况下进行如厕,有效提高患者如厕的便捷性。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智能护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智能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手脚不方便的医患者而言,需要长期卧床或者长期靠坐在椅子上。目前的护理装置一般由折叠式的椅子和床组成,只能进行简单的护理,并且只能提供简易的坐、卧躺等功能,无法帮助患者进行大小便,更不能为患者提供清洁。患者往往无法独立完成日常的如厕、身体卫生的清洁等,造成患者身体异味很浓。因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护理人员陪同,由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日常护理,包括帮助患者如厕、帮助患者清洁身体卫生,这样,护理人员需要时常陪同在患者身边,劳动强度极大。
此外,在患者需要进行如厕方便时,只能通过尿壶或者便壶进行如厕,尽管尿壶或者便壶携带方便,但仍需要患者挪动身体,导致患者如厕不便,且容易造成患者伤口破裂。现有的能够实现为患者提供便捷的大小便的功能的护理设备,无法大规模、广泛推广,一方面是这种护理设备价格昂贵,另一方面是这种护理设备必须穿在身上,并且使用不便,依然需要护理人员的辅助,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并没有因此降低,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依然很大。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多功能智能护理装置。
一种多功能智能护理装置,包括:支撑架、两个坐垫、横移驱动机构、靠背和坐便器;
所述坐便器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靠背与所述支撑架连接,且所述靠背设置于所述坐便器的一侧;
所述横移驱动机构包括横移驱动器和两个横移导轨,两个所述横移导轨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且两个所述横移导轨相互平行设置,所述横移驱动器分别与两个所述坐垫驱动连接,各所述坐垫滑动设置于两个所述横移导轨上,所述坐垫设置于所述坐便器的上方,两个所述坐垫用于在所述横移驱动器的驱动下相互抵接并遮挡所述坐便器,并且在所述横移驱动器的驱动下相互远离并运动至所述坐便器的两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横移驱动器包括第一电机、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所述第一电机分别与所述第一丝杆以及所述第二丝杆驱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杆与一所述坐垫驱动连接,所述第二丝杆与另一所述坐垫驱动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推动机构,所述推动机构包括推出驱动器、两个推出块和两个推出导轨,两个所述推出导轨分别设置于所述坐便器的两侧,且两个所述推出导轨分别与两个所述横移导轨垂直,每一所述推出块滑动设置于一所述推出导轨上,所述推出驱动器分别与两个所述推出块驱动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转动驱动机构,所述转动驱动机构与所述靠背驱动连接,所述靠背与所述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靠背用于在所述转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相对所述支撑架转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驱动机构包括支撑轴、轴套件、转动驱动器,所述支撑轴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轴套件套设于所述支撑轴上,所述轴套件与所述靠背连接,所述转动驱动器一端与所述靠背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架转动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驱动器为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包括电机本体和推杆本体,所述电机本体与所述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推杆本体与所述靠背转动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冲洗泵、冲洗管和冲洗喷头,所述冲洗管的一端与所述冲洗泵连接,所述冲洗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冲洗喷头连接,所述冲洗喷头设置于所述坐便器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烘干机构,所述烘干机构包括加热件和风机,所述风机临近所述加热件设置,且所述风机的出风口朝向所述坐便器的中部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升降驱动机构和支撑绑带,所述升降驱动机构与所述支撑绑带驱动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绑带的中部与所述靠背连接,所述支撑绑带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魔术贴。
上述一种多功能智能护理装置,坐垫设置在支撑架上供患者靠坐,通过将坐便器设置在支撑架上,当横移驱动器驱动坐垫分开时,使得坐便器漏出,患者可直接在坐便器上如厕,而当患者如厕完毕后,驱动坐垫靠近合并,患者可再次坐在坐垫上,使得患者无需挪动身体的情况下进行如厕,有效提高患者如厕的便捷性,避免了患者频繁挪动身体而引起伤口破裂。通过上述一种多功能智能护理装置,使得患者实现自主对自己的护理,使得患者找回了尊严,无需护理人员帮助患者进行如厕,大大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上述一种多功能智能护理装置,还通过设置转动驱动机构,使得靠背能够转动,进而使得坐在坐垫上的患者能够改变坐姿,实现横趟,有利于患者的姿态调整,促进患者的身体恢复。
上述一种多功能智能护理装置,还通过设置冲洗泵和冲洗喷头,实现对如厕完后的患者臀部进行冲洗,随后通过风机将加热件的热量吹至患者臀部,使得患者臀部的清洗的水能够快速烘干,从而进一步使得患者的如厕过程更为方便。且对患者的臀部的清洁过程,为全自动过程清洁和烘干,无需护理人员参与,进一步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智能护理装置的主视角度的坐垫合并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智能护理装置的主视角度的坐垫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智能护理装置的俯视角度的坐垫合并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智能护理装置的俯视角度的坐垫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智能护理装置的侧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智能护理装置的后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智能护理装置的俯视角度的坐垫合并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智能护理装置的俯视角度的坐垫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智能护理装置的侧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为一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智能护理装置10,包括:支撑架100、两个坐垫110、横移驱动机构200、靠背120和坐便器300;所述坐便器300设置于所述支撑架100上,所述坐便器300与所述支撑架100连接,所述靠背120与所述支撑架100连接,且所述靠背120设置于所述坐便器300 的一侧;所述横移驱动机构200包括横移驱动器(图未示)和两个横移导轨220,两个所述横移导轨220设置于所述支撑架100上,且两个所述横移导轨220相互平行设置,所述横移驱动器分别与两个所述坐垫110驱动连接,各所述坐垫 110滑动设置于两个所述横移导轨220上,所述坐垫110设置于所述坐便器300 的上方,两个所述坐垫110用于在所述横移驱动器的驱动下相互抵接并遮挡所述坐便器300,并且在所述横移驱动器的驱动下相互远离并运动至所述坐便器 300的两侧。
具体地,请结合图1、图3和图5,两个坐垫110分别滑动设置于两个横移导轨220上,即一个坐垫110的两侧与两个横移导轨220滑动连接,该坐垫滑动设置于两个横移导轨220上,另一坐垫110的两侧与两个横移导轨220滑动连接,且该另一该坐垫滑动设置于两个横移导轨220上,一坐垫设置于两个横移导轨220的一端,另一坐垫设置于两个横移导轨220的另一端。如图1和图3 所示,两个坐垫110靠近并相互抵接时为合并状态,用于供患者坐,如图2和图4所示,当两个坐垫110相互远离,并且运动至坐便器300的两侧后,坐便器300外露,患者可直接坐在坐便器300上进行如厕。靠背120用于为患者提供背部支撑。当用户在坐便器300上如厕时,背部靠在靠背120上,能够使得患者的背部得到更好的支撑。
具体地,两个横移导轨220分别设置于坐便器300的外侧,且两个横移导轨220分别设置于坐便器300的两端的外侧。本实施例中,以支撑架100设置靠背120的一端为后端,支撑架100远离靠背120的一端为前端,则两个横移导轨220分别设置于坐便器300的前端外侧和后端外侧,两个横移导轨220平行设置,两个横移导轨220分别设置于支撑架100靠近前端和靠近后端的位置,这样,两个横移导轨220不会对坐便器300造成阻挡。此外,两个横移导轨220 的高度小于或等于坐便器300的高度,即两个横移导轨220在支撑架100上的高度小于或等于坐便器300在支撑架100上的高度,这样,患者在如厕时,并不会被横移导轨220影响,可以直接坐在坐便器300上如厕。而由于坐垫110 在支撑架100上的高度大于坐便器300在支撑架100上的高度,这样,坐垫110 在合并时,能够有效遮挡坐便器300,并且能够有效支撑患者。
为了驱动两个坐垫110张开或者合并,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横移驱动器包括第一电机、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所述第一电机分别与所述第一丝杆以及所述第二丝杆驱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杆与一所述坐垫110驱动连接,所述第二丝杆与另一所述坐垫110驱动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机通过齿轮分别与第一丝杆以及第二丝杆驱动连接,比如,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一传动齿轮,第一丝杆上设置第一齿轮,第二丝杆上设置第二齿轮,传动齿轮分别与第一齿轮以及第二齿轮啮合,第一丝杆设置螺旋结构,第二丝杆设置螺旋结构,第一丝杆的螺旋结构的螺旋方向与第二丝杆的螺旋结构的螺旋方向相反,且第一丝杆的轴向和第二丝杆的轴向相互平行,一坐垫110下设置第一滑块,第一丝杆与第一滑块驱动连接,另一坐垫110下设置第二滑块,第二丝杆与第二滑块驱动连接,由于第一丝杆的螺旋结构的螺旋方向与第二丝杆的螺旋结构的螺旋方向相反,这样,当第一电机工作时,将驱动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上的滑块分别朝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从而使得两个坐垫110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进而实现驱动两个坐垫110张开或者合并。
为了驱动两个坐垫110张开或者合并,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横移驱动器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丝杆驱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杆与一所述坐垫110驱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丝杆驱动连接,所述第二丝杆与另一所述坐垫110驱动连接。本实施例中,一坐垫110下设置第一滑块,第一丝杆与第一滑块驱动连接,另一坐垫110下设置第二滑块,第二丝杆与第二滑块驱动连接,具体地,第一滑块开设螺孔,第一丝杆穿设于第一滑块的螺孔,并且与第一滑块的螺孔的侧壁螺接,第二滑块开设螺孔,第二丝杆穿设于第二滑块的螺孔,并且与第二滑块的螺孔的侧壁螺接,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相互平行设置,这样,通过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分别对第一丝杆以及第二丝杆的驱动,使得两个坐垫110能够分别独立运动,进而实现了两个坐垫110张开或者合并。
为了便于患者脱除裤子进行方便,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5所示,一种多功能智能护理装置10还包括推动机构400,所述推动机构400包括推出驱动器(图未示)、两个推出块420和两个推出导轨430,两个所述推出导轨430 分别设置于所述坐便器300的两侧,且两个所述推出导轨430分别与两个所述横移导轨220垂直,每一所述推出块420滑动设置于一所述推出导轨430上,所述推出驱动器分别与两个所述推出块420驱动连接。本实施例中,每一推处块上设置一夹子。
本实施例中,推出导轨430由支撑架100的后端延伸至支撑架100的前端,也就是说,推出导轨430的延伸方向是沿着支撑架100的后端至支撑架100的前端的方向,这样,使得在推出导轨430上滑动的推出块420能够由支撑架100 的后端运动至支撑架100的前端。两个推出导轨430相互平行,且分别设置于坐便器300的外侧,本实施例中,两个推出导轨430设置于两个坐垫110的外侧。具体地,夹子用于夹紧患者的裤头,当用户进行大便或者小便时,推出驱动器驱动推出块420运动,推出块420沿着推出导轨430滑动,推出块420带动夹子运动,夹子夹紧患者的裤头,使得裤头从患者的臀部脱下,从而实现了患者的裤子的自动脱出,使得患者如厕时更为方便,且更为省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推出驱动器包括电动丝杆,电动丝杆能够驱动推出块420 沿着推出导轨430运动。在一个实施例中,推出驱动器为两个,每一推出驱动器与一推出块420驱动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推出驱动器包括推出电机和推出丝杆,每一推出电机与一推出丝杆驱动连接,每一推出丝杆与一推出块420 驱动连接。
为了在患者抬起臀部时能够方便地将裤子脱出,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 所示,两个推出导轨430倾斜于坐垫设置,本实施例中,各推出导轨430倾斜于坐垫,且各推出导轨430由靠近靠背的一端至远离靠背的一端逐渐朝向靠近所述坐垫的方向倾斜,即各推出导轨430由后端至前端逐渐朝向靠近所述坐垫的方向倾斜,或者说,各推出导轨430由后端至前端逐渐向下倾斜,这样,推出导轨430在后端的高度较高,在前端的高度较低,使得推出块420沿着推出导轨430由后端运动至前端时逐渐向下,使得患者的裤子能够从臀部脱到下方的腿部或者膝盖,进而使得裤子的脱出效果更佳,更为方便。
为了固定推出导轨430,在一个实施例中,推动机构400还包括四个固定座 440,固定座440设置于支撑架100上,且每一推出导轨43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固定座440上,与同一推出导轨430连接的两个固定座440中,位于后端的固定座的高度大于位于前端的固定座的高度,这样,使得与固定座440连接的推出导轨430能够由后端至前端逐渐向下倾斜。
为了使得坐便器300能够冲水,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坐便器300设置加压泵,所述坐便器300还设置便池310,所述加压泵与所述便池连通,具体地,加压泵具有输出端,加压泵的输出端通过输水管与便池连通,这样,通过加压泵将水加压冲向便池,能够很好地将便池内的污物冲入便池内。
为了使得靠背120的角度可调,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多功能智能护理装置10还包括转动驱动机构,所述转动驱动机构与所述靠背120驱动连接,所述靠背120与所述支撑架100转动连接,所述靠背120用于在所述转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相对所述支撑架100转动。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靠背120在转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转动,以使得靠背120相对支撑架100的倾斜角度改变,进而使得靠背120的角度可调。
为了实现对靠背120的转动的驱动,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转动驱动机构包括支撑轴560、轴套件570、转动驱动器580,所述支撑轴560 与所述支撑架100固定连接,所述轴套件570套设于所述支撑轴560上,所述轴套件570与所述靠背120连接,所述转动驱动器580一端与所述靠背120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架100转动连接。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支撑轴560 固定设置于支撑架100的后端,轴套件57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轴套件570分别套设于支撑轴560的两端,且轴套件570转动设置于支撑轴560上,即轴套件570设置为中空的圆筒状,支撑轴560穿设于轴套件570的内侧,且轴套件 570能相对支撑轴560转动,这样,当转动驱动器580工作时,将使得轴套件 570绕支撑轴560转动,进而带动靠背120转动,从而实现靠背120的角度的调整。
为了固定支撑轴560,一个实施例是,支撑架100的后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座150,支撑轴560的一端与一支撑座150固定连接,支撑轴560的另一端与另一支撑座150固定连接,通过支撑座能够稳固地将支撑轴560固定。
为了实现对靠背120的转动的驱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驱动器580 为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包括电机本体581和推杆本体582,所述电机本体 581与所述支撑架100转动连接,所述推杆本体582与所述靠背120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电动推杆工作时将伸长或者收缩,由于电机本体581转动设置于支撑架100上,而推杆本体582与靠背120转动连接,在电动推杆伸长时,靠背120转动至支撑架100的后端,在电动推杆收缩时,靠背120朝向支撑架100 的前端转动,从而实现了靠背120的角度调整。
为了实现推杆本体582与以及支撑架100的转动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支撑架100的后端凸起设置固定座130,所述电机本体581与一支撑件583固定连接,固定座130上设置第一连接轴131,所述支撑件583开设转动孔,所述第一连接轴131穿设于转动孔内,所述支撑件583与固定座130 转动连接,这样,电机本体581即实现了与支撑架100的转动连接。
为了实现推杆本体582与以及靠背120的转动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再次参见图6,所述靠背120的后端凸起设置连接座125,所述推杆本体582远离所述电机本体581的一端设置连接件584,所述连接座125上设置第二连接轴 126,所述连接件584开设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轴126穿设于连接孔内,所述连接件584与连接座125转动连接,这样,推杆本体582即实现了与靠背120 的转动连接。
为了使得患者能够方便地对臀部进行清理,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多功能智能护理装置还包括冲洗泵、冲洗管和冲洗喷头,所述冲洗管的一端与所述冲洗泵连接,所述冲洗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冲洗喷头连接,所述冲洗喷头设置于所述坐便器上。本实施例中,冲洗泵将水输送至冲洗管,通过冲洗喷头将水喷出,从而实现对患者臀部的清洗,从而无需患者手动擦拭臀部,使得患者的如厕过程更为方便。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多功能智能护理装置还包括烘干机构,所述烘干机构包括加热件和风机,所述风机临近所述加热件设置,且所述风机的出风口朝向所述便池的中部设置。一个实施例是,风机包括外壳和转动设置于外壳内的叶片,一个实施例是,加热件为加热丝,加热丝设置于风机的外壳内,加热丝用于通电后加热,这样,加热丝能够对周围的空气进行加热,风机的叶片转动,将加热丝周围的热空气吹向坐便器上方的患者的臀部,从而实现对患者臀部的烘干。
为了方便患者脱裤子,在一个实施例中,请结合图1至图6,一种多功能智能护理装置还包括升降驱动机构和支撑绑带650,所述升降驱动机构与所述支撑绑带650驱动连接。具体地,升降驱动机构600用于驱动支撑绑带650的升降,支撑绑带650用于绑缚患者的身体,在患者通过推出块420进行脱裤子时,支撑绑带650的升起能够使得患者能够微微站起,使得患者的臀部脱离坐垫110,进而便于推出块420将患者的裤子脱出,并且能够减小对坐垫110张开时的阻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结合图1和图6,所述支撑绑带650的中部与所述靠背连接,所述支撑绑带65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魔术贴651。通过设置魔术贴651,能够使得支撑绑带650的两端能够快速的连接,进而稳固地束缚在患者的身体上,将患者固定,使得患者能够随着支撑绑带650的升降而升降。
为了驱动靠背的升降,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再次参见图6,所述升降驱动机构600包括升降导轨620和升降驱动器630,所述升降导轨620与所述靠背120 连接,所述靠背滑动设置于所述升降导轨620上,支撑绑带650与靠背连接,所述升降驱动器630与所述靠背驱动连接,所述升降导轨620与所述支撑架100 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导轨620与轴套件570固定连接,所述靠背与所述转动驱动器580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升降驱动器630的一端与轴套件 570或升降导轨620固定连接,所述升降驱动器630的另一端与靠背驱动连接。这样,该靠背不仅可以转动,还可以升降。
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驱动器630为电动丝杆。具体地,电动丝杆一端与支撑架10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靠背驱动连接,电动丝杆工作,将驱动靠背沿着升降导轨滑动,实现靠背以及支撑绑带650的升降。而转动驱动机构驱动升降导轨620转动,从而使得靠背能够转动,实现角度调节。当支撑绑带650束缚在患者的身上时,这样,支撑绑带650在升降驱动器630的驱动下升起时,使得患者得到向上的支撑力,使得患者能够轻微站起,进而使得臀部脱离坐垫 110。
为了控制靠背120的角度,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所述转动驱动机构包括第三电机(图未示)和转轴520,所述转轴520与所述支撑架100转动连接,所述转轴520与所述靠背120连接,所述第三电机与所述转轴520驱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转轴520设置于支撑架100的后端,且转轴520设置于支撑架100与靠背120的连接处,具体地,第三电机用于驱动转轴520转动,这样,与转轴520连接的靠背120能够转动,从而实现了靠背120的角度的调节。
一个实施例是,请再次参见图9,支撑架100的后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座150,每一支撑座150开设一支撑孔151,所述转轴520的两端分别穿设于两个支撑座150的支撑孔151内,即转轴520的一端穿设于一侧支撑座150的支撑孔内,转轴520的另一端穿设于另一侧支撑座150的支撑孔内,且转轴520 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于支撑孔内,这样,通过支撑座150的支撑,使得转轴520 能够稳固地转动地设置于支撑孔内。本实施例中,转轴520的中部连接一转动齿轮,第三电机设置于支撑架100上,第三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一驱动齿轮,驱动齿轮和转动齿轮啮合,这样,第三电机通过驱动齿轮和转动齿轮的传动,实现了对转轴520的转动的驱动。为了使得转轴520转动更为平稳,在一个实施例中,转轴520的两端分别设置轴承,轴承设置于支撑孔内,转轴520通过轴承抵接于支撑孔的侧壁。这样,通过设置轴承,使得转轴520转动更为平稳。
为了使得患者如厕时脱裤子更为方便,并且使得坐垫110的张开更为方便,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图8和图9所示,一种多功能智能护理装置10还包括升降驱动机构600和支撑托610,所述升降驱动机构600与所述支撑托610驱动连接。具体地,升降驱动机构600用于驱动支撑托610升降,支撑托610用于支撑患者是手部或者肩部,在患者通过推出块420进行脱裤子时,支撑托610 的升起能够使得患者能够微微站起,使得患者的臀部脱离坐垫110,进而便于推出块420将患者的裤子脱出,并且能够减小对坐垫110张开时的阻力。
为了驱动支撑托610的升降,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驱动机构600包括升降导轨620和升降驱动器(图未示),所述升降导轨620与所述靠背120连接,所述支撑托610滑动设置于所述升降导轨620上,所述升降驱动器与所述支撑托610驱动连接,所述升降导轨620与所述支撑架100转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驱动器为电动丝杆。具体地,支撑托610具有U型结构,支撑托610的内侧能够容纳患者的肩部或者背部,而支撑托610的两端分别用于给患者的腋下夹持,这样,支撑托610在升降驱动器的驱动下升起时,使得患者得到向上的支撑力,使得患者能够轻微站起,进而使得臀部脱离坐垫 110。
为了更好地适应人体,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图8和图9所示,支撑托 610包括支撑部611和两个托部612,所示支撑部611与靠背120平齐,两个托部612分别连接于支撑部611的两端,且两个托部612朝向支撑架100的前端延伸设置,本实施例中,托部612、支撑部611和托部612的呈U形连接,这样,能够使得支撑托610的整体结构更为适应人体的身材,进而不仅能够很好地支撑人体,还能够使得两个托部612能够被人体腋下夹持,使得人体被支撑地更为舒适。
为了便于支撑部611的滑动,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支撑部611 背离坐垫110的一面设置两个滑动部613,每一所述滑动部613滑动设置于一升降导轨620。本实施例中,靠背120设置于两个升降导轨620之间,而滑动部 613凸起于升降导轨620,这样,滑动部613在滑动时,不会抵接于靠背120,使得靠背120不会对滑动部613的滑动造成阻碍。
为了合理设置升降驱动机构600和靠背120,在一个实施例中,升降导轨 62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升降导轨620平行设置,且两个升降导轨620的一端分别与转轴520的两端连接,即一升降导轨620的一端与转轴520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升降导轨620的一端与转轴52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靠背120与两个升降导轨620连接,支撑托610滑动设置于两个升降导轨620上,这样,该升降导轨620不仅能够供支撑托610滑动,并且还能够支撑靠背120,此外,在转轴520转动中,升降导轨620也将随着转轴520转动。在一个实施例中,升降导轨620与转轴520的连接为焊接。在一个实施例中,升降导轨620通过螺钉与转轴520连接。
此外,升降导轨620能够随着转轴520转动,并且转动至与坐垫110平齐,这样,靠背120和坐垫110能够平齐,能够使得患者在一种多功能智能护理装置10上平躺。
为了使得患者乘坐能够得到更好的支撑,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100 的两侧设置有护栏。即坐便器300的两侧设置护栏,且护栏设置于坐垫110的两侧,这样,患者的手部可放在护栏,使得患者的手部得到支撑,并且避免了患者从坐垫110的两侧摔下。
为了便于患者站立,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架的前端还设置有辅助站立结构,所述辅助站立机构包括辅助支架,所述辅助支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前端,且辅助支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辅助支架设置于支撑架的两侧,每一辅助支架设置一手扶柄,手扶柄向支撑架的后端延伸设置,且手扶柄垂直于辅助支架,这样,患者坐在坐垫上时,可通过将手支撑在手扶柄上站立,在站立过程中,配合推动机构,完成裤子的脱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架的底部设置有若干轮子,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架的底部设置四个轮子,两个轮子设置于支撑架的后端的底部,另外两个轮子设置于支撑架的前端的底部,位于前端的两个轮子为万向轮,这样,通过设置轮子,使得一种多功能智能护理装置能够方便的移动,可取代轮椅的功能,此外,设置万向轮能够便于一种多功能智能护理装置的转向。
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架上设置康复架,康复架的高度大于靠背的高度,康复架用于为患者站立或者站立运动提供支撑,患者可手部扶持康复架进行康复运动,使得患者在康复过程中能够逐渐恢复运动能力,活动关节,进一步提高康复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多功能智能护理装置还设置摄像头,该摄像头用于采集人脸信息,进而使得患者的脸部信息能够被拍摄采集,传送至医生,由医生进行诊断。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控制横移驱动器、第三电机、升降驱动器等电气元件,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多功能智能护理装置10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加压泵、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以及升降驱动器电连接,用于控制加压泵、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和升降驱动器的工作。
结合上述各实施例,对患者使用一种多功能智能护理装置10做进一步阐述:
如图1和图3所示,在初始状态,两个坐垫110相互抵接,坐垫110处于合并状态,此时,升降导轨620倾斜于坐垫110。当患者需要如厕时,将夹子夹紧于患者的裤头的两侧,将支撑绑带缠绕在患者的身体上,将支撑绑带上的魔术贴贴紧,进而使得支撑绑带将患者的身体夹紧。控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分别驱动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进而驱动两个坐垫110朝着相反的方向运动,此时,如图2和图4所示,两个坐垫110张开,使得坐便器300漏出,与此同时,转动驱动机构工作,驱动升降导轨620和靠背朝向坐便器300的方向转动,以使得升降导轨620逐渐与坐垫110垂直,使得靠背120能够逐渐垂直于坐垫110,对患者的背部进行支撑,此外,升降驱动器驱动支撑绑带沿着升降导轨620上升,将患者拉起,使得患者能够轻微站起,便于坐垫110的分离,在支撑绑带升起后,推出驱动器驱动推出块420沿着推出导轨430运动,夹子夹紧患者的裤头向支撑架100的前端运动,从而使得患者的裤子脱下,随后,患者能够在外露的坐便器300上如厕。随后,升降驱动器驱动靠背回位,即支撑绑带下降。
如厕后,控制加压泵向便池冲水,完成冲水。冲洗泵工作,将水输送至冲洗喷头,对患者的臀部进行冲洗,使得患者无需手动擦拭臀部,冲洗完毕后,烘干机构工作,风机将加热件附近的热空气吹向患者臀部,使得患者臀部得到快速烘干,从而无需患者手动擦干臀部,使得患者的整个如厕过程更为方便。
随后,支撑绑带再次升起,使得患者被抬起,推出驱动器驱动推出块420 朝向支撑架100的后端运动,使得夹子夹紧患者的裤头穿在患者的臀部。随后,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驱动两个坐垫110相向运动,使得坐垫110逐渐合并,而此时,第三电机驱动转轴520反向转动,使得升降导轨620再次朝倾斜方向转动,坐垫110合并后,患者再次坐在坐垫110上。从而完成了如厕的全过程。
上述一种多功能智能护理装置10,坐垫110设置在支撑架100上供患者靠坐,通过将坐便器300设置在支撑架100上,当横移驱动器驱动坐垫110分开时,使得坐便器300漏出,患者可直接在坐便器300上如厕,而当患者如厕完毕后,驱动坐垫110靠近合并,患者可再次坐在坐垫110上,使得患者无需挪动身体的情况下进行如厕,有效提高患者如厕的便捷性,避免了患者频繁挪动身体而引起伤口破裂。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智能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两个坐垫、横移驱动机构、靠背和坐便器;
所述坐便器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靠背与所述支撑架连接,且所述靠背设置于所述坐便器的一侧;
所述横移驱动机构包括横移驱动器和两个横移导轨,两个所述横移导轨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且两个所述横移导轨相互平行设置,所述横移驱动器分别与两个所述坐垫驱动连接,各所述坐垫滑动设置于两个所述横移导轨上,所述坐垫设置于所述坐便器的上方,两个所述坐垫用于在所述横移驱动器的驱动下相互抵接并遮挡所述坐便器,并且在所述横移驱动器的驱动下相互远离并运动至所述坐便器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移驱动器包括第一电机、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所述第一电机分别与所述第一丝杆以及所述第二丝杆驱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杆与一所述坐垫驱动连接,所述第二丝杆与另一所述坐垫驱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动机构,所述推动机构包括推出驱动器、两个推出块和两个推出导轨,两个所述推出导轨分别设置于所述坐便器的两侧,且两个所述推出导轨分别与两个所述横移导轨垂直,每一所述推出块滑动设置于一所述推出导轨上,所述推出驱动器分别与两个所述推出块驱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驱动机构,所述转动驱动机构与所述靠背驱动连接,所述靠背与所述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靠背用于在所述转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相对所述支撑架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驱动机构包括支撑轴、轴套件、转动驱动器,所述支撑轴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轴套件套设于所述支撑轴上,所述轴套件与所述靠背连接,所述转动驱动器一端与所述靠背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架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驱动器为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包括电机本体和推杆本体,所述电机本体与所述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推杆本体与所述靠背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中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冲洗泵、冲洗管和冲洗喷头,所述冲洗管的一端与所述冲洗泵连接,所述冲洗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冲洗喷头连接,所述冲洗喷头设置于所述坐便器上。
8.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烘干机构,所述烘干机构包括加热件和风机,所述风机临近所述加热件设置,且所述风机的出风口朝向所述坐便器的中部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中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驱动机构和支撑绑带,所述升降驱动机构与所述支撑绑带驱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绑带的中部与所述靠背连接,所述支撑绑带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魔术贴。
CN201920856423.1U 2019-06-09 2019-06-09 一种多功能智能护理装置 Active CN2107489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56423.1U CN210748978U (zh) 2019-06-09 2019-06-09 一种多功能智能护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56423.1U CN210748978U (zh) 2019-06-09 2019-06-09 一种多功能智能护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48978U true CN210748978U (zh) 2020-06-16

Family

ID=71031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56423.1U Active CN210748978U (zh) 2019-06-09 2019-06-09 一种多功能智能护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489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2057154A1 (ja) 介護用ベッド
KR100856669B1 (ko) 환자용 침대
CN109602550A (zh) 一种具有护理功能的智能轮椅车
EP0211843B1 (en) Invalid chair for conveying a person having limited ability to move without heavy lifting from a sitting to a lying position
US20100071129A1 (en) Bed, and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care-needing person from the bed
US20200206050A1 (en) Nursing bed for sitting excretion
CN210748978U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护理装置
CN111772965B (zh) 一种多用途残障人员辅助护理装置
CN111904318A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护理装置
CN101889930A (zh) 一种具有坐便和坐浴功能的病床
CN111658382A (zh) 一种居家自理移位车
TWI669109B (zh) 可呈坐姿便溺的護理床
CN114469569B (zh) 一种便盆可自动收放的病床
EP3874995B1 (en) Method for aiding people with reduced mobility in getting dressed
CN107693254A (zh) 一种电动轮椅与床两用式自动清理医疗床
CN211797345U (zh) 多功能组合式轮椅床护理系统
CN107693258A (zh) 一种轮椅与床两用式自动清理医疗床
CN109730848B (zh) 多功能护理康复床椅
CN215081153U (zh) 一种长期卧床患者清洁护理装置
CN114129364A (zh) 术后生殖器高效便捷清洗装置
JPH05253260A (ja) 電動車椅子
WO2015029132A1 (ja) 移動用リフト
CN219982931U (zh) 水样便粪便采样坐便器
KR200359358Y1 (ko) 환자용 기능성 침대
CN216417009U (zh) 一种失能人员自动如厕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