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45588U - 具有加热元件的暖气 - Google Patents

具有加热元件的暖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45588U
CN210745588U CN201920933764.4U CN201920933764U CN210745588U CN 210745588 U CN210745588 U CN 210745588U CN 201920933764 U CN201920933764 U CN 201920933764U CN 210745588 U CN210745588 U CN 2107455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b plate
heating element
heating
plate
mic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3376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玲玲
徐智戌
赵豪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Zhongw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Zhong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Zhongwe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Zhong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3376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455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455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455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具有加热元件的暖气,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加热元件以及散热翅片,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连接,且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形成一容置腔,加热元件和散热翅片均安装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所形成的容置腔内,散热翅片设有两组,两组散热翅片分别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内壁固定连接,加热元件呈板状,且安装于两组散热翅片之间。本实用新型可实现自加热功能,相比于传统水暖不再需要供应热水,可直接固定连接于墙壁上使用,便于安装;且本实用新型将加热元件设于两侧板之间,且通过散热翅片将热量传递给两侧板,热传递效果好,并且两侧板内可装有液体,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受热和散热的均匀性,防止本实用新型因受热不均破裂漏水。

Description

具有加热元件的暖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加热元件的暖气,属于加热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暖气是一种常用的家用电器,广泛运用于生活中。目前,国内北方所用的暖气大多与热水管道相连通,通过向暖气内供应流通的热水使得房间内变暖。然而,这种方式需要的暖气与需要与热水供应管道相连通,安装和施工过程较为繁琐。针对此,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水暖,通过将水容器和加热源相连接,加热源固定连接于水容器底部,而采用这种方式的水暖,由于底部受热较大,造成受热不均,容易导致水容器的焊缝处破裂漏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具有加热元件的暖气,便于制造和安装且暖气受热和散热更为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具有加热元件的暖气,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加热元件以及散热翅片,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连接,且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形成一容置腔,所述加热元件和散热翅片均安装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所形成的容置腔内,所述散热翅片设有两组,两组散热翅片分别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加热元件呈板状结构,且所述加热元件安装于两组散热翅片之间。
进一步地,上述具有加热元件的暖气,其中:还包括前挡板、后挡板、上挡板和下挡板,所述上挡板和下挡板分别连接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上下边沿,前挡板和后挡板分别连接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前后边沿。
进一步地,上述具有加热元件的暖气,其中: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内形成有流道,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通过连接件相连接,且所述连接件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内的流道相连通。
进一步地,上述具有加热元件的暖气,其中: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和第三连通管,所述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和第三连通管相互连通,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分别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内的流道相连通,所述第三连通管朝向所述容置腔的外侧。
更进一步地,上述具有加热元件的暖气,其中: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形成的流道内填充有水和/或防冻液和/或超导液和/或油。
更进一步地,上述具有加热元件的暖气,其中:所述加热元件包括上散热板、下散热板、上云母、下云母和电热膜,所述上云母和下云母分别覆盖电热膜的上、下表面,所述上散热板覆盖于上云母上表面,下散热板覆盖于下云母下表面,所述上散热板和下散热板之间通过绝缘胶相粘合。
更进一步地,上述具有加热元件的暖气,其中:所述加热元件包括散热板、下散热板、上云母、中云母、下云母和电阻丝,所述电阻丝缠绕于中云母表面,所述上云母和下云母分别覆盖于中云母上下表面,所述上散热板覆盖于上云母,所述上散热板覆盖于上云母上表面,下散热板覆盖于下云母下表面,所述上散热板和下散热板之间通过绝缘胶相粘合。
再进一步地,上述具有加热元件的暖气,其中:还包括一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加热元件相连接,所述控制器固定连接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左侧或右侧,且所述控制器覆盖至少一个位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的连接件,该连接件第三连通管的开口内设有测温探头,所述测温探头与控制器相连接。
再进一步地,上述具有加热元件的暖气,其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片为波纹管。
本实用新型突出的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本实用新型可实现自加热功能,相比于传统水暖不再需要供应热水,可直接固定连接于墙壁上使用,便于安装;且本实用新型将加热元件设于两侧板之间,且通过散热翅片将热量传递给两侧板,热传递效果好,并且两侧板内可装有液体,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受热和散热的均匀性,防止本实用新型因受热不均破裂漏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沿前挡板所在截面剖视图;
图3是加热元件与散热翅片连接示意图;
图4是加热元件结构示意图;
图5是加热元件另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6是连接件示意图;
图7是测温探头安装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为:1—第一侧板,11—流道,2—第二侧板,3—前挡板,4—后挡板,5—上挡板,6—下挡板,7—控制器,71—测温探头,8—连接件,81—第一连通管,82—第二连通管,83—第三连通管,9—加热元件,91—导热板,92—云母,93—绝缘胶,94—电热膜,95—电阻丝,10—散热翅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附图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具有加热元件的暖气,包括第一侧板1、第二侧板2、前挡板3、后挡板4、上挡板5、下挡板6、控制器7、加热元件9以及散热翅片10,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相连接,且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之间形成一容置腔,上挡板5和下挡板6分别连接于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的上下边沿,前挡板3和后挡板4分别连接于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的前后边沿,所述加热元件9和散热翅片10均安装于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之间所形成的容置腔内,所述控制器7与第一侧板1以及第二侧板2固定连接。控制器7用于对加热元件9进行控制,且控制器7与加热元件9相连接。控制器7为已公开的现有技术,这里不做过多赘述。散热翅片10优选为波纹管。
具体地,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所形成容置腔内安装有两组散热翅片10,散热翅片10设有两组,两组散热翅片10分别与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内壁焊接连接,所述加热元件9呈板状结构,且所述加热元件安装于两组散热翅片10之间。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将加热元件直接塞入散热翅片10内,避免为了安装加热元件重新设计水暖结构,大大减少了制造成本。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采用液体热辐射式暖气,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均由两块板状件组成,所述两块板状件表面均形成多条有呈凹凸排布的纹路,两块板状件相互拼接且两块板状件的上的纹路位置相互对应,使得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内部形成有供液体流通的流道。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之间通过连接件8相连通,使得第一侧板1内的流道和第二侧板2的流道相连通。具体地,如图2、图3和图6所示,连接件8包括第一连通管81、第二连通管82和第三连通管83,第一连通管81与第二连通管82平行,且第一连通管81与第二连通管82的中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第三连通管83与第一连通管81以及第二连通管82相垂直,第一连通管81、第二连通管82和第三连通管83相互连通,第三连通管83朝向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内所形成容置腔的外侧,第一连通管81和第二连通管82分别与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内的流道相连通。优选地,所述连接件8设有四个,四个连接件8均位于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之间并与第一侧板1的流道以及第二侧板2的流道相连通,四个连接件8分别位于第一侧板1以及第二侧板2的四角处。具体使用时,通过连接件8的第三连通管83向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内的流道内加灌液体,液体可选为水和/或防冻液和/或超导液和/或油等。然后再用堵头将与外界相连通的连接件83的第三连通管83堵住。采用上述实施例,加热元件9将热量传递给散热翅片10,散热翅片10和第一侧板1以及第二侧板2接触面较大,因而具有很好的热传递性能,提高了受热均匀性,且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内灌有液体,提高了受热的均匀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采用干式热辐射的方式,具体地,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内不加任何液体,直接通过散热翅片10将加热元件9所产生的热量传递给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当然,由于不再需要灌注液体,则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之间也可不形成流道。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和上述两个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采用热对流式加热,具体结构与实施例1相似,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四个连接件8中其中两个连接件8的第三连通管83与供水管相连接,可通热水,也可通冷水,使得水流在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内的流道循环流动。加热元件9加热,本实用新型即可进行实现热辐射。
优选地,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元件9包括上散热板91、下散热板91、上云母92、下云母92、电热膜94和绝缘胶93,所述上云母92和下云母92分别覆盖电热膜94的上、下表面,上散热板91覆盖于上云母92上表面,下散热板91覆盖于下云母92下表面,所述上散热板91和下散热板91之间通过绝缘胶93相粘合。上散热板91和下散热板91优选为铝板或石板。所述电热膜94可选为硅晶电热膜或金属电热膜石墨烯电热膜。如图5所示,加热元件9包括上散热板91、下散热板91、上云母92、中云母92、下云母92、电阻丝95和绝缘胶93,所述电阻丝95缠绕于中云母92表面,所述上云母92和下云母92分别覆盖中云母92的上、下表面,上散热板91覆盖于上云母92上表面,下散热板91覆盖于下云母92下表面,所述上散热板91和下散热板91之间通过绝缘胶93相粘合。上散热板91和下散热板91优选为铝板或石板。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还具备温度检测功能,如图3和图7所示,控制器7固定连接于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右侧,且控制器7覆盖位于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之间的连接件8,所述控制器7覆盖的连接件8中,至少其中一个连接件8的第三连通管83内设有测温探头71,所述测温探头71与控制器相连接,便于检测取暖器的温度。当然也可将控制器7安装于第一侧板1或第二侧板2左侧。优选地,第一侧板1和/或第二侧板2的外表面还设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用于将本实用新型固定于墙壁上。其具体结构可参考现有技术中水暖的固定支架,属于公知常识,这里不做过多赘述。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可实现自加热功能,相比于传统水暖不再需要供应热水,可直接固定连接于墙壁上使用,且本实用新型可直接将便于安装;并且,可将加热元件直接塞入散热翅片内,避免为了安装加热元件重新设计水暖结构,大大减少了制造成本,此外本实用新型将加热元件设于两侧板之间,且通过散热翅片将热量传递给两侧板,热传递效果好,并且两侧板内可装有液体,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受热和散热的均匀性,防止本实用新型因受热不均破裂漏水。
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具有加热元件的暖气,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加热元件以及散热翅片,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连接,且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形成一容置腔,所述加热元件和散热翅片均安装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所形成的容置腔内,所述散热翅片设有两组,两组散热翅片分别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加热元件呈板状结构,且所述加热元件安装于两组散热翅片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加热元件的暖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挡板、后挡板、上挡板和下挡板,所述上挡板和下挡板分别连接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上下边沿,前挡板和后挡板分别连接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前后边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加热元件的暖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内形成有流道,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通过连接件相连接,且所述连接件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内的流道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加热元件的暖气,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和第三连通管,所述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和第三连通管相互连通,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分别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内的流道相连通,所述第三连通管朝向所述容置腔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加热元件的暖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形成的流道内填充有水和/或防冻液和/或超导液和/或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加热元件的暖气,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包括上散热板、下散热板、上云母、下云母和电热膜,所述上云母和下云母分别覆盖电热膜的上、下表面,所述上散热板覆盖于上云母上表面,下散热板覆盖于下云母下表面,所述上散热板和下散热板之间通过绝缘胶相粘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加热元件的暖气,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包括散热板、下散热板、上云母、中云母、下云母和电阻丝,所述电阻丝缠绕于中云母表面,所述上云母和下云母分别覆盖于中云母上下表面,所述上散热板覆盖于上云母,所述上散热板覆盖于上云母上表面,下散热板覆盖于下云母下表面,所述上散热板和下散热板之间通过绝缘胶相粘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加热元件的暖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加热元件相连接,所述控制器固定连接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左侧或右侧,且所述控制器覆盖至少一个位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的连接件,该连接件第三连通管的开口内设有测温探头,所述测温探头与控制器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加热元件的暖气,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片为波纹管。
CN201920933764.4U 2019-06-20 2019-06-20 具有加热元件的暖气 Active CN2107455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33764.4U CN210745588U (zh) 2019-06-20 2019-06-20 具有加热元件的暖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33764.4U CN210745588U (zh) 2019-06-20 2019-06-20 具有加热元件的暖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45588U true CN210745588U (zh) 2020-06-12

Family

ID=709906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33764.4U Active CN210745588U (zh) 2019-06-20 2019-06-20 具有加热元件的暖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455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069922B1 (en) Battery system with heat exchange device
CN205159469U (zh) 电池模组的导热机构
US20160195341A1 (en) Flat heat exchange tube, and heat carrier-heating device and air conditioner for vehicle using same
CA2941599A1 (en) Heating device for fluid
CN210745588U (zh) 具有加热元件的暖气
JP2009229027A (ja) 貯湯タンクユニ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ヒートポンプ給湯機
TWI672459B (zh) 流體控制裝置
TW201518662A (zh) 貼設式單側導熱均溫器
CN210740534U (zh) 具有自加热功能的暖气
KR20110034517A (ko) 모노크리스탈실리콘 박막을 이용한 순간 온수기 겸용 보일러 장치
CN107910614B (zh) 一种动力电池液冷装置
JP2012154579A (ja) 熱媒体加熱装置
CN106766127A (zh) 一种电加热器
CN209132649U (zh) 液态温控瓷砖及液态温控系统
JP6199317B2 (ja) 加熱装置
CN207304952U (zh) 一种采用导热板加热流体的电加热器
KR20160003808U (ko) 평판형 히트파이프를 이용한 목재 침대용 난방장치
US20190195530A1 (en) Direct-heating type heater
JP3078015U (ja) 簡易型液体加熱管の構造
KR20170082671A (ko) 온수 무한 공급형 전기순간온수기
CN210750676U (zh) 一种用于内科的输液加温器
KR101992175B1 (ko) 코어 내부의 열전달 유체 및 에너지 절감형 저전력 난방장치
CN203219516U (zh) 厚膜加热器
JPH116651A (ja) 流水加熱装置
CN215724108U (zh) 一种微通道高效ptc水加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