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41180U - 一种气温、水温全程对向热交换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温、水温全程对向热交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41180U
CN210741180U CN201921514781.0U CN201921514781U CN210741180U CN 210741180 U CN210741180 U CN 210741180U CN 201921514781 U CN201921514781 U CN 201921514781U CN 210741180 U CN210741180 U CN 2107411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temperature
water
box
box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1478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甄清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51478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411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411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411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温、水温全程对向热交换装置,包括密封式热交换本体,所述密封式热交换本体包括箱体和固定在箱体上的盖体,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入水口、出水口,所述入水口、出水口设置在同一侧,所述箱体内设置两块或多块隔板,所述隔板将箱体内的空腔分隔出多个连通的换热腔,换热腔与入水口、出水口形成一个流动通道;所述盖体上设置多个热风进口、多个冷风出口,多个风口将进行热交换的余热进行分散。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本技术通过气温对向吸收形成低气温区域用低水温吸收热量,高气温区域用高水温吸收热量,从而使热交换效率高,节约能量。

Description

一种气温、水温全程对向热交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是通过将水温与气温全程对向热交换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热风炉或烟筒或燃气式壁挂炉时,其炉子尾气排放过程中尾气仍保持比较高的温度,从而散失掉较多的热能,造成很大的浪费,因此能把尾气的余热回收起来加以利用,就需要用到热交换装置,利用换热装置吸收热气所产生的能量,传递给由进水管流经换热器的冷水,经热交换后水温升高,热水从出水管排出,实现加热水流的功能;使用热交换器时目前常采用水温与气温热交换同方向吸收,出风口气温温度低而水温温度高,造成热排放温度高,进而对空间内实现供暖,此种方式对热能的需求较大,能源消耗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热交换过程中热交换效率低、能源浪费大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热交换效率高的一种气温、水温全程对向热交换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气温、水温全程对向热交换装置,包括密封式热交换本体,所述密封式热交换本体包括箱体和固定在箱体上的盖体,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入水口、出水口,所述入水口、出水口设置在同一侧,所述箱体内设置两块或多块隔板,所述隔板将箱体内的空腔分隔出多个连通的换热腔,换热腔与入水口、出水口形成一个流动通道;所述盖体上设置多个热风进口、多个冷风出口,多个风口将进行热交换的余热进行分散,该设置极大的增加了受热面积,传热快,热效率高,热风进口和冷风出口开设在盖体的左右两边,且热风进口、冷风出口之间设置管道,该管道形状与换热腔形状一致,并形成多个热风流道;所述冷风出口正对入水口,热风进口正对出水口,从而保证水源进口为低水温进口,水源出口为高水温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盖体与箱体的侧壁及隔板上相对应开设有连接孔,盖体与箱体通过螺栓穿过该连接孔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包括上隔板、下隔板,上隔板和下隔板之间相互错开、交替排列在箱体内,上隔板的顶部与箱体内部的顶部连接,上隔板的底部与箱体内部的底部之间留有水流通道,所述下隔板的底部与箱体内部的底部连接,下隔板的顶部与箱体内部的顶部之间留有水流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式热交换本体为长方体结构。
进一步的,同侧的热风进口或冷风出口成列排布。
进一步的,所述盖体和箱体之间设置有密封用橡胶垫片。
进一步的,所述盖体一侧管道排布在换热腔内,多路管道在盖板上的投影重叠。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另一侧设置自动排气阀,能把箱体内的空气自动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孔为圆形孔,圆形孔使该热交换装置能使热膨胀应力得到释放,增加该装置的抗压强度。
工作时,热源即(空气)从高气温进口流向低气温出口,受热源(即水流)从低水温进口流向高水温出口,气温与水温形成对向流通,气温越高处水温则越低,而气温越低处水温则越高,通过相互之间的温度差更好的保证了水源出口的温度,从而更有效的节约了热能的消耗。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本技术通过空气出入口与水源出入口位置的设置以及隔板形成的水流通道及水流通道中的管路布局,不仅通过气温对向吸收形成低气温区域用低水温吸收热量,高气温区域用高水温吸收热量,并能延长后新进入的冷水滞留加热交换时间长,从而可以进行充分的热交换,提高了换热效率,热量排放低,实现节能,而且该热交换装置结构紧凑、简单,制作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箱体内部结构。
图3是图1中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盖体的侧视图。
图中,箱体-1,盖体-2,圆形连接孔-3,入水口-4,出水口-5,上隔板-6,下隔板-7,热风进口-8,冷风出口-9,自动排气阀-10,管道-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温、水温全程对向热交换装置,包括密封式热交换本体,该密封式热交换本体为长方体结构,且所有连接之处均设置密封胶垫,增加热交换装置的密封性防止漏水,所述密封式热交换本体包括箱体1和固定在箱体上的盖体2,盖体与箱体的侧壁及隔板上相对应开设有圆形连接孔3,盖体与箱体通过螺栓穿过该连接块进行固定;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入水口4、出水口5,所述入水口、出水口设置在同一侧,本实施例的箱体内设置三块隔板,隔板包括上隔板6、下隔板7,上隔板和下隔板之间相互错开、交替排列在箱体内,上隔板的顶部与箱体内部的顶部连接,上隔板的底部与箱体内部的底部之间留有水流通道,所述下隔板的底部与箱体内部的底部连接,下隔板的顶部与箱体内部的顶部之间留有水流通道,能延长后新进入的冷水滞留加热交换时间长,提高了换热效率;所述隔板将箱体内的空腔分隔出多个连通的换热腔,换热腔与入水口、出水口形成一个水流通道;所述盖体上设置三个热风进口8、三个冷风出口9,热风进口和冷风出口成列竖直开设在盖体的左右两边,且热风进口、冷风出口之间设置管道,该管道形状与换热腔形状一致,并形成多个热风流道;所述冷风出口正对入水口,热风进口正对出水口,从而保证水源进口为低水温进口,水源出口为高水温出口;箱体的另一侧设置自动排气阀10,能把箱体内的空气自动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箱体和箱盖采用压力铸造铝的工艺制作,热风管采用铝管拼装焊接工艺制作,箱体和箱盖使用硅胶垫密封及螺栓压紧工艺,因此该装置优点在于制作省工,抗压,热风管用熟铝管焊接便于改变形状,体积更小节省空间,用硅胶垫密封及密集螺栓压紧装置密封性能好不容易漏水。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三个热风进口连通待进行热交换的余热出口,形成三路独立的空气管道11,开启水流阀门,含高热能的热气A的流动轨迹如图3中箭头所示,含低冷能的水B的流动轨迹如图1和图2中箭头所示。

Claims (9)

1.一种气温、水温全程对向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式热交换本体,所述密封式热交换本体包括箱体和固定在箱体上的盖体,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入水口、出水口,所述入水口、出水口设置在同一侧,所述箱体内设置两块或多块隔板,所述隔板将箱体内的空腔分隔出多个连通的换热腔,换热腔与入水口、出水口形成一个流动通道;所述盖体上设置多个热风进口、多个冷风出口,多个风口将进行热交换的余热进行分散,热风进口和冷风出口开设在盖体的左右两边,且热风进口、冷风出口之间设置管道,该管道形状与换热腔形状一致,并形成多个热风流道;所述冷风出口正对入水口,热风进口正对出水口,从而保证水源进口为低水温进口,水源出口为高水温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温、水温全程对向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与箱体的侧壁及隔板上相对应开设有连接孔,盖体与箱体通过螺栓穿过该连接孔进行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温、水温全程对向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包括上隔板、下隔板,上隔板和下隔板之间相互错开、交替排列在箱体内,上隔板的顶部与箱体内部的顶部连接,上隔板的底部与箱体内部的底部之间留有水流通道,所述下隔板的底部与箱体内部的底部连接,下隔板的顶部与箱体内部的顶部之间留有水流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温、水温全程对向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式热交换本体为长方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气温、水温全程对向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同侧的热风进口或冷风出口成列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气温、水温全程对向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和箱体之间设置有密封用橡胶垫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气温、水温全程对向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一侧管道排布在换热腔内,多路管道在盖板上的投影重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气温、水温全程对向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另一侧设置自动排气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气温、水温全程对向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为圆形孔。
CN201921514781.0U 2019-09-11 2019-09-11 一种气温、水温全程对向热交换装置 Active CN2107411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14781.0U CN210741180U (zh) 2019-09-11 2019-09-11 一种气温、水温全程对向热交换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14781.0U CN210741180U (zh) 2019-09-11 2019-09-11 一种气温、水温全程对向热交换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41180U true CN210741180U (zh) 2020-06-12

Family

ID=71006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14781.0U Active CN210741180U (zh) 2019-09-11 2019-09-11 一种气温、水温全程对向热交换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4118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28460A (zh) * 2020-07-20 2020-11-13 江苏大学 一种收集空调外机输出热的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28460A (zh) * 2020-07-20 2020-11-13 江苏大学 一种收集空调外机输出热的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97322U (zh) 一种冷凝式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二次换热器
CN201852501U (zh) 余热回收换热器
CN210741180U (zh) 一种气温、水温全程对向热交换装置
CN202993895U (zh) 高水侧压力汽动引风机汽轮机排汽冷却器
CN205940230U (zh) 一种压缩空气用水冷却器
CN104613633A (zh) 一种换热器
CN211823278U (zh) 一种紧凑高效水冷冷凝器
CN210718774U (zh) 一种热箱组件用换热结构
CN210952462U (zh) 一种蓄热式高效换热器
CN209894020U (zh) 一种燃气轮机燃气空气换热芯及换热器
CN201520408U (zh) 船用废气加热器
CN208157937U (zh) 一种换热站系统专用配电箱
CN207849348U (zh) 一种带内置虹吸式疏水冷却段的低压加热器
CN105466017A (zh) 一种多路水冷却的烟气冷凝器
CN217844852U (zh) 一种高效率石墨吸收器
CN213778708U (zh) 一种管式换热器
CN204007236U (zh) 一种换热器
CN213956045U (zh) 一种气体垂直对流蒸汽换热表冷器
CN213450532U (zh) 一种疏水设施
CN211549798U (zh) 油冷却器
CN204388333U (zh) 冷凝式燃气热交换器侧板
CN110608623B (zh) 一种无油螺杆空压机余热回收器
CN210036008U (zh) 一种提高冷、热端换热效率的水冷散热装置
CN215177177U (zh) 一种带漏液收集结构的冷却器
CN202101580U (zh) 双壳体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