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39095U - 紧固结构 - Google Patents

紧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39095U
CN210739095U CN201921568803.1U CN201921568803U CN210739095U CN 210739095 U CN210739095 U CN 210739095U CN 201921568803 U CN201921568803 U CN 201921568803U CN 210739095 U CN210739095 U CN 2107390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ut
limiting
thread surface
thread
bo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6880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宁
王海迪
张博
孙源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Gre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Gre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Gre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92156880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390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390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3909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紧固结构,紧固结构用于将待连接组件进行连接和紧固,紧固结构包括:螺栓,用于穿设在待连接组件上;螺母组件,设置在螺栓上,以通过调节螺母组件在螺栓上的位置对待连接组件进行连接和紧固;其中,螺母组件包括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第二螺母设置在第一螺母远离待连接组件的一侧;第一螺母上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第二螺母上设置有与第一限位结构相配合的第二限位结构,第一限位结构与第二限位结构进行卡接,以通过第二螺母限制第一螺母在螺栓上的位置。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紧固结构易发生松动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紧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紧固螺栓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紧固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机床实际使用时会有一定的机床震动产生,机床震动会影响到紧固螺栓装置,使得螺栓自身产生震动。最终会导致松动或脱落,从而影响机床加工精度,甚至造成机床损坏。
现有技术中的螺纹防松方法有双螺母、弹性垫圈、防松紧固胶等,然而这些方法对于高频高扭力震动的阻止效果并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紧固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紧固结构易发生松动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紧固结构,紧固结构用于将待连接组件进行连接和紧固,紧固结构包括:螺栓,用于穿设在待连接组件上;螺母组件,设置在螺栓上,以通过调节螺母组件在螺栓上的位置对待连接组件进行连接和紧固;其中,螺母组件包括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第二螺母设置在第一螺母远离待连接组件的一侧;第一螺母上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第二螺母上设置有与第一限位结构相配合的第二限位结构,第一限位结构与第二限位结构进行卡接,以通过第二螺母限制第一螺母在螺栓上的位置。
进一步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限位凸起,第二限位结构包括限位凹槽,限位凸起卡设在限位凹槽内,以在限位凸起和限位凹槽的配合下限制第一螺母在螺栓上的位置。
进一步地,限位凸起为多个,多个限位凸起间隔设置在第一螺母靠近第二螺母的一端;限位凹槽为多个,多个限位凹槽间隔设置在第二螺母靠近第一螺母的一端;多个限位凹槽与多个限位凸起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限位凸起卡设在相应的限位凹槽内,以在多个限位凸起和多个限位凹槽的配合下限制第一螺母在螺栓上的位置。
进一步地,多个限位凸起沿第一螺母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限位凹槽沿第二螺母的周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限位凸起包括第一限位斜面和第二限位斜面,第一限位斜面与第二限位斜面连接,第一限位斜面与第一螺母的端面呈第一预设角度设置,第二限位斜面与第一螺母的端面呈第二预设角度设置,以通过第一限位斜面和第二限位斜面均与限位凹槽的槽壁的抵接以对第一螺母进行限位。
进一步地,第一限位斜面与第一螺母的端面呈第一预设角度设置,第二限位斜面与第一螺母的端面呈第二预设角度设置,第一预设角度小于第二预设角度,第一预设角度为α,5°≤α≤10°。
进一步地,限位凹槽包括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第一槽壁与第一限位斜面相对设置,第二槽壁与第二限位斜面相对设置,以在第一槽壁与第一限位斜面的抵接作用下和/或第二槽壁与第二限位斜面的抵接作用下对第一螺母进行限位。
进一步地,螺栓的外螺纹段包括第一螺纹面、第二螺纹面和第三螺纹面,第一螺纹面、第二螺纹面和第三螺纹面依次连接设置;第一螺母的内螺纹包括第四螺纹面、第五螺纹面、第六螺纹面和第七螺纹面,第四螺纹面、第五螺纹面、第六螺纹面和第七螺纹面依次连接设置;其中,在第一螺母设置在螺栓上时,第一螺纹面与第四螺纹面平行设置,第二螺纹面与第五螺纹面平行设置,第三螺纹面与第七螺纹面平行设置,第六螺纹面与水平面呈第三预设角度设置,第二螺纹面和第三螺纹面的交界处为抵接端,以使第六螺纹面与抵接端抵接设置。
进一步地,第三预设角度为β,β≥45°。
进一步地,紧固结构还包括垫片,垫片设置在第一螺母远离第二螺母的一端。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使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进行卡接,即使第一限位结构的至少部分卡入至第二限位结构内或第二限位结构的至少部分卡入至第一限位结构内,这样,在使用过程中,当第一螺母有相对螺栓运动的趋势时,第二螺母将限制第一螺母的运动,以限制第一螺母在螺栓上的位置,从而防止第一螺母易发生松动的情况。因此,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紧固结构易发生松动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紧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螺母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螺母的内螺纹和螺栓的外螺纹进行配合时的螺纹配合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螺栓;11、第一螺纹面;12、第二螺纹面;13、第三螺纹面;20、螺母组件;21、第一螺母;211、第四螺纹面;212、第五螺纹面;213、第六螺纹面;214、第七螺纹面;22、第二螺母;30、限位凸起;31、第一限位斜面;32、第二限位斜面;40、限位凹槽;41、第一槽壁;42、第二槽壁;50、连接组件;51、第一连接件;52、第二连接件;60、垫片;70、螺纹配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紧固结构,紧固结构用于将待连接组件50进行连接和紧固。紧固结构包括螺栓10和螺母组件20,螺栓10用于穿设在待连接组件 50上。螺母组件20设置在螺栓10上,以通过调节螺母组件20在螺栓10上的位置对待连接组件50进行连接和紧固。其中,螺母组件20包括第一螺母21和第二螺母22,第二螺母22设置在第一螺母21远离待连接组件50的一侧。第一螺母21上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第二螺母22上设置有与第一限位结构相配合的第二限位结构,第一限位结构与第二限位结构进行卡接,以通过第二螺母22限制第一螺母21在螺栓10上的位置。本实施例中的待连接组件50包括第一连接件51和第二连接件52。
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紧固结构,通过使第一限位结构与第二限位结构进行卡接,即使第一限位结构的至少部分卡入至第二限位结构内或使第二限位结构的至少部分卡入至第一限位结构内,这样,能够稳定地进行卡接。当第一螺母21有相对螺栓10运动的趋势时,第二螺母22将限制第一螺母21的运动,以限制第一螺母21在螺栓10上的位置,从而防止第一螺母21发生松动的情况。因此,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紧固结构易发生松动的技术问题。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限位结构可以包括限位凸起30,第二限位结构可以包括限位凹槽40,限位凸起30卡设在限位凹槽40内,以在限位凸起30和限位凹槽40的配合下限制第一螺母21在螺栓10上的位置。或者,第一限位结构可以包括限位凹槽40,第二限位结构可以包括限位凸起30。采用限位凸起30和限位凹槽40进行卡接限位的结构,能够便于更好地限制第一螺母21的运动,从而更好地防止紧固结构易发生松动的情况。
为了更好地防止紧固结构发生松动,本实施例中的限位凸起30为多个,多个限位凸起30 间隔设置在第一螺母21靠近第二螺母22的一端。相应地,限位凹槽40为多个,多个限位凹槽40间隔设置在第二螺母22靠近第一螺母21的一端。多个限位凹槽40与多个限位凸起30 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限位凸起30卡设在相应的限位凹槽40内,以在多个限位凸起30和多个限位凹槽40的配合下限制第一螺母21在螺栓10上的位置,以提高限位的稳定性。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多个限位凸起30沿第一螺母21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限位凹槽 40沿第二螺母22的周向间隔设置。采用这样的设置,能够便于对第二螺母22对第一螺母21 进行更好地限位,以更好地避免紧固组件在使用过程中易发生松动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凸起30包括第一限位斜面31和第二限位斜面32,第一限位斜面31 与第二限位斜面32连接,第一限位斜面31与第一螺母21的端面呈第一预设角度设置,第二限位斜面32与第一螺母21的端面呈第二预设角度设置,以通过第一限位斜面31和第二限位斜面32均与限位凹槽40的槽壁的抵接以对第一螺母21进行限位。采用这样的设置,能够更好地起到限位作用,以避免第一螺母21相对螺栓10发生相对运动的情况。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限位凸起30为L弧形止逆齿,第一螺母21和第二螺母22配合以产生齿合作用。具体的,止逆齿的角度大于螺纹旋转角度。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限位斜面31与第一螺母21的端面呈第一预设角度设置,第二限位斜面32与第一螺母21的端面呈第二预设角度设置,第一预设角度小于第二预设角度,第一预设角度为α,5°≤α≤10°。采用这样的设置,以便于更好地对第一螺母21进行限位,以更好地避免紧固组件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相对运动的情况。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限位凹槽40包括第一槽壁41和第二槽壁42,第一槽壁41与第一限位斜面31相对设置,第二槽壁42与第二限位斜面32相对设置,以在第一槽壁41与第一限位斜面31的抵接作用下对第一螺母21进行限位;或者在第二槽壁42与第二限位斜面32的抵接作用下对第一螺母21进行限位;或者在第一槽壁41与第一限位斜面31的抵接作用下以及第二槽壁42与第二限位斜面32的抵接作用下对第一螺母21进行限位。采用这样的配合设置,以便于更好对第一限位斜面31或第二限位斜面32进行限位,从而更好地避免了第一螺母21相对螺栓10的相对运动,进而能够更好对第一螺母21的位置进行限位,以更好地避免紧固组件易发生松动的情况。
如图4所示为螺纹配合部70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螺栓10的外螺纹段包括第一螺纹面11、第二螺纹面12和第三螺纹面13,第一螺纹面11、第二螺纹面12和第三螺纹面13依次连接设置。第一螺母21的内螺纹包括第四螺纹面211、第五螺纹面212、第六螺纹面213和第七螺纹面214,第四螺纹面211、第五螺纹面212、第六螺纹面213和第七螺纹面214依次连接设置。其中,在第一螺母21设置在螺栓10上时,第一螺纹面11与第四螺纹面211 平行设置,第二螺纹面12与第五螺纹面212平行设置,第三螺纹面13与第七螺纹面214平行设置,第六螺纹面213与水平面呈第三预设角度设置,第二螺纹面12和第三螺纹面13的交界处为抵接端,以使第六螺纹面213与抵接端抵接设置。采用这样的设置,通过第六螺纹面213与抵接端的抵接,能够更好地限制第一螺母21相对螺栓10发生转动,从而更好地避免紧固组件易发生松动的情况。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三预设角度为β,β≥45°。采用这样的设置,能够更好地使第一螺母21稳定地设置在螺栓10上,使得第一螺母21的螺纹牙能够紧密连接在螺纹壁上,避免机床震动时,第一螺母21相对螺栓10运动并发生松动的情况。
优选的,第三预设角度为45°。这样,当第一螺母21拧紧在螺栓10上时,能够使得螺纹件法相压力与轴向压力相同,此时会产生较大的静摩擦力,并且由于对螺母的螺纹接触时具有一定的角度,此时,每一个螺纹牙能够紧密连接在螺纹壁上。这样,能够在增大摩擦力的同时,有效地降低滑牙的现象。
为了进一步防止紧固组件易发生松动,本实施例中的第二螺母22的内螺纹段的结构与第一螺母21的内螺纹段的结构相同。采用这样的设置,当第二螺母22拧紧在螺栓10上时,能够使得第六螺纹棉与抵接端进行抵接,从而防止使用过程中第二螺母22相对螺栓10发生相对运动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紧固结构还包括垫片60,垫片60设置在第一螺母21远离第二螺母22的一端。采用这样的设置,能够更好地对带连接件进行紧固。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垫片60可以为紧固垫圈,紧固垫圈可以为弹性垫圈。
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采用螺母组件20紧固的基础上,对第一螺母21和第二螺母22进行嵌入式自锁处理,以在第一螺母21具有转动松动的运动趋势时能够给予一定的夹紧力。通过第一螺母21的限位凸起30与第二螺母22的限位凹槽40的镶嵌以及紧固垫圈给予多方向压力能够起到紧固作用。同时,第一螺母21和第二螺母22的内螺纹的部分螺纹段与螺栓10上的外螺纹的部分螺纹段呈一定角度倾斜设置,能够增大内螺纹和外螺纹之间的静摩擦力,最终达到双重预防松动的效果。当第三预设角度为45°时,能够使得外螺纹与内螺纹之间的法相压力和轴向压力相同,因而产生巨大的锁紧力,实现防止松动而出现脱落的现象,也能够使得螺牙较为均匀,消除普通螺纹应力集中现象,延长使用寿命。
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进行对待连接件进行紧固时,首先放置弹性垫圈,之后使用螺母组件20进行拧紧。当第一螺母21收到机床震动而发生相对挣脱的趋势时,第一螺母21受到弹性垫圈给予的静摩擦力以及第二螺母22夹紧时向下的压力。第二螺母22收到震动时会受到第一螺母21止逆齿影响而无法转动。通过第一螺母21、第二螺母22以及弹性垫圈的相互产生压力以及摩擦力,最终达到放松效果。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防止螺母组件易发生松动而脱落的现象,达到双重预防松动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紧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结构用于将待连接组件进行连接和紧固,所述紧固结构包括:
螺栓(10),用于穿设在所述待连接组件上;
螺母组件(20),设置在所述螺栓(10)上,以通过调节所述螺母组件(20)在所述螺栓(10)上的位置对所述待连接组件进行连接和紧固;
其中,所述螺母组件(20)包括第一螺母(21)和第二螺母(22),所述第二螺母(22)设置在所述第一螺母(21)远离所述待连接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一螺母(21)上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二螺母(22)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相配合的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进行卡接,以通过所述第二螺母(22)限制所述第一螺母(21)在所述螺栓(10)上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限位凸起(30),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限位凹槽(40),所述限位凸起(30)卡设在所述限位凹槽(40)内,以在所述限位凸起(30)和所述限位凹槽(40)的配合下限制所述第一螺母(21)在所述螺栓(10)上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紧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起(30)为多个,多个限位凸起(30)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螺母(21)靠近所述第二螺母(22)的一端;所述限位凹槽(40)为多个,多个限位凹槽(40)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螺母(22)靠近所述第一螺母(21)的一端;多个所述限位凹槽(40)与多个所述限位凸起(30)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所述限位凸起(30)卡设在相应的所述限位凹槽(40)内,以在多个所述限位凸起(30)和多个所述限位凹槽(40)的配合下限制所述第一螺母(21)在所述螺栓(10)上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紧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限位凸起(30)沿所述第一螺母(21)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限位凹槽(40)沿所述第二螺母(22)的周向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紧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起(30)包括第一限位斜面(31)和第二限位斜面(32),所述第一限位斜面(31)与所述第二限位斜面(32)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斜面(31)与所述第一螺母(21)的端面呈第一预设角度设置,所述第二限位斜面(32)与所述第一螺母(21)的端面呈第二预设角度设置,以通过所述第一限位斜面(31)和所述第二限位斜面(32)均与所述限位凹槽(40)的槽壁的抵接以对所述第一螺母(21)进行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紧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斜面(31)与所述第一螺母(21)的端面呈第一预设角度设置,所述第二限位斜面(32)与所述第一螺母(21)的端面呈第二预设角度设置,所述第一预设角度小于所述第二预设角度,所述第一预设角度为α,5°≤α≤1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紧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凹槽(40)包括第一槽壁(41)和第二槽壁(42),所述第一槽壁(41)与所述第一限位斜面(31)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槽壁(42)与所述第二限位斜面(32)相对设置,以在所述第一槽壁(41)与所述第一限位斜面(31)的抵接作用下和/或所述第二槽壁(42)与所述第二限位斜面(32的抵接作用下对所述第一螺母(21)进行限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10)的外螺纹段包括第一螺纹面(11)、第二螺纹面(12)和第三螺纹面(13),所述第一螺纹面(11)、所述第二螺纹面(12)和所述第三螺纹面(13)依次连接设置;所述第一螺母(21)的内螺纹包括第四螺纹面(211)、第五螺纹面(212)、第六螺纹面(213)和第七螺纹面(214),所述第四螺纹面(211)、所述第五螺纹面(212)、所述第六螺纹面(213)和所述第七螺纹面(214)依次连接设置;其中,在所述第一螺母(21)设置在所述螺栓(10)上时,所述第一螺纹面(11)与所述第四螺纹面(211)平行设置,所述第二螺纹面(12)与所述第五螺纹面(212)平行设置,所述第三螺纹面(13)与所述第七螺纹面(214)平行设置,所述第六螺纹面(213)与水平面呈第三预设角度设置,所述第二螺纹面(12)和所述第三螺纹面(13)的交界处为抵接端,以使所述第六螺纹面(213)与所述抵接端抵接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紧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预设角度为β,β≥4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结构还包括垫片(60),所述垫片(60)设置在所述第一螺母(21)远离所述第二螺母(22)的一端。
CN201921568803.1U 2019-09-19 2019-09-19 紧固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7390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68803.1U CN210739095U (zh) 2019-09-19 2019-09-19 紧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68803.1U CN210739095U (zh) 2019-09-19 2019-09-19 紧固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39095U true CN210739095U (zh) 2020-06-12

Family

ID=709837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68803.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739095U (zh) 2019-09-19 2019-09-19 紧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390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486378C2 (ru) Самоконтрящийся комплект болт - гайка
US5713708A (en) Fastener assembly including a self-locking ratchet nut
JPH0132370B2 (zh)
US5538378A (en) Self-locking threaded connecting device
KR102243164B1 (ko) 체결 요소 및 체결 조립체
US8702363B2 (en) Lock nut and a fastening unit comprising the same
WO2020166462A1 (ja) 締結部材
CN108071642B (zh) 紧固构件
CN212177633U (zh) 一种防松动的组合螺栓
CN212360457U (zh) 一种防松动的螺丝紧固件
CN210739095U (zh) 紧固结构
KR20130132820A (ko) 자가 잠금 나사
CN209083784U (zh) 一种自扭力防松螺母
KR100945807B1 (ko) 나사 체결구조 및 그 나사 조립체
JP6077168B1 (ja) 締結部材
CN109595245B (zh) 一种自锁唐氏螺栓
JP6637150B1 (ja) ケーブルグランド
JP2017089891A (ja) 緩み防止張力漸増ファスナアセンブリ
GB2047837A (en) Threaded fasteners with flexible flanges
JP5729697B1 (ja) 緩み止めネジ
JP4991608B2 (ja) 脱落防止ねじ
WO1996001379A1 (en) Self-locking threaded connecting device
KR20160025371A (ko) 셀프로킹 플랜지 너트
CN220134413U (zh) 一种带倒爪的螺丝
CN218494000U (zh) 一种防松件、连接组件和电池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