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35563U - 一种便于地泵管二次对接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地泵管二次对接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35563U
CN210735563U CN201921657818.5U CN201921657818U CN210735563U CN 210735563 U CN210735563 U CN 210735563U CN 201921657818 U CN201921657818 U CN 201921657818U CN 210735563 U CN210735563 U CN 2107355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ing
shell
pressure head
screw rod
win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5781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荣杰
刘鸿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etallurgic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etallurgic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etallurgic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etallurgic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5781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355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355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355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地泵管二次对接的装置,包括处于同一水平直线上首尾相对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为中空的长方体结构,第一壳体前后两侧壁穿设有一转动轴,转动轴位于第一壳体外的两端上分别套设有前绞盘和后绞盘,在第一壳体前后两侧壁上还分别固定有前挂钩和后挂钩,第二壳体前后两侧壁分别固连有前定滑轮和后定滑轮,前绞盘的绞线活动端依次通过两个前定滑轮后与前挂钩相连,后绞盘的绞线活动端依次通过两个后定滑轮后与后挂钩相连。通过设置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利用滑轮系统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拉拢,以便于对接,这种方式相对于常规方法大幅降低了人力,节约了对接时间,极大的提高了对接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地泵管二次对接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地泵管二次对接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建筑的高度越来越高,而高层建筑的混凝土浇筑就需要采用地泵的方式进行混凝土传输,地泵管是由若干小节泵管依次连接起来的,各个泵管之间通过管卡固定,地泵管位于地面上的部分容易发生爆管现象,若发生爆管情况,二次换管连接对整个输送过程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若连接时间过长,势必会造成混凝土冷缝现象的发生,冷缝对混凝土结构构件来说是必须要避免的质量问题,若冷缝质量问题产生则二次处理费时费力费钱,所以爆管现象发生后第一时间快速而及时的更换及连接是避免冷缝产生的关键。常规发生爆管现象时,先拆除爆掉的泵管,然后再对接上的新的泵管,因为未被爆掉的泵管内还含有大量的混凝土,重量较重,新泵管在与其他未爆管的泵管对接时则需要6到7个人手抬各个泵管进行对接,极其耗时耗力,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便于地泵管二次对接的装置,能够大大节约人力和时间,提高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地泵管二次对接的装置,包括处于同一水平直线上首尾相对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为中空的长方体结构,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可伸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的用于压紧地泵管的第一压紧组件和第二压紧组件,第一壳体前后两侧壁穿设有一转动轴,所述转动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第一壳体前后两侧壁上,所述转动轴位于第一壳体外的两端上分别套设有前绞盘和后绞盘,在第一壳体前后两侧壁上还分别固定有前挂钩和后挂钩,第二壳体前后两侧壁分别固连有前定滑轮和后定滑轮,前定滑轮和后定滑轮均上下位置对应的设有两个,所述前绞盘的绞线活动端依次通过两个前定滑轮后与前挂钩相连,所述后绞盘的绞线活动端依次通过两个后定滑轮后与后挂钩相连,在转动轴位于第一壳体外的一端上还设有插孔,所述插孔可与一插入其中的杠杆配合以带动转动轴转动从而拉近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
这样的,通过设置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并在第一壳体上设置前绞盘、后绞盘、前挂钩和后挂钩,在第二壳体上设置两个前定滑轮和两个后定滑轮,通过前绞盘的绞线将前绞盘和两个前定滑轮及前挂钩连接起来,通过后绞盘的绞线将后绞盘和两个后定滑轮及后挂钩连接起来,形成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前侧壁和后侧壁上的两个滑轮系统,利用滑轮系统巧妙的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连接起来,使得在对接时,可先快速将破损的泵管更换,然后将本装置中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套在断开的泵管两侧接头处,并通过第一压紧组件和第二压紧组件将待对接的两个泵管分别压紧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再通过人对杠杆施力,使得转动轴转动,从而利用滑轮系统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拉拢,以便于对接,这种方式相对于常规方法大幅降低了人力,节约了对接时间,极大的提高了对接效率。
作为优化,所述第一压紧组件包括第一前压头、第一后压头和第一上压头,所述第一压紧组件的第一前压头、第一后压头和第一上压头分别从第一壳体的前侧壁、后侧壁和顶壁伸入第一壳体内部,所述第一前压头、第一后压头和第一上压头分别包括与第一壳体前侧壁、后侧壁和顶壁螺纹连接的第一前螺杆、第一后螺杆和第一上螺杆,所述第一前螺杆、第一后螺杆和第一上螺杆伸出第一壳体外的一端均连接有第一把手,所述第一前螺杆、第一后螺杆和第一上螺杆伸入第一壳体内的一端分别设有与地泵管管壁抵接的第一前抵接板、第一后抵接板和第一上抵接板。
这样的,第一压紧组件包括第一前压头、第一后压头和第一上压头对泵管进行前后方向及竖直方向的压紧,使得泵管与第一壳体固连,方便移动第一壳体的时候也带动泵管移动。
作为优化,所述第二压紧组件包括第二前压头、第二后压头和第二上压头,所述第二压紧组件的第二前压头、第二后压头和第二上压头分别从第二壳体的前侧壁、后侧壁和顶壁伸入第二壳体内部,所述第二前压头、第二后压头和第二上压头分别包括与第二壳体前侧壁、后侧壁和顶壁螺纹连接的第二前螺杆、第二后螺杆和第二上螺杆,所述第二前螺杆、第二后螺杆和第二上螺杆伸出第二壳体外的一端均连接有第二把手,所述第二前螺杆、第二后螺杆和第二上螺杆伸入第二壳体内的一端分别设有与地泵管管壁抵接的第二前抵接板、第二后抵接板和第二上抵接板。
这样的,第二压紧组件包括第二前压头、第二后压头和第二上压头对泵管进行前后方向及竖直方向的压紧,使得泵管与第二壳体固连,方便移动第二壳体的时候也带动泵管移动。
作为优化,所述前绞盘位于前挂钩正上方,后绞盘位于后挂钩正上方,两个前定滑轮中位于上方的一个与前绞盘处于同一水平直线上,两个前定滑轮中位于下方的一个与前挂钩处于同一水平直线上,两个后定滑轮中位于上方的一个与后绞盘处于同一水平直线上,两个后定滑轮中位于下方的一个与后挂钩处于同一水平直线上。
这样设置方便通过滑轮系带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移动时,更加省力。
作为优化,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底部均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可在与其配合的直线轨道上移动,所述轨道可铺设在地面上。
这样的,通过设置滚轮和直线轨道,可使得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移动时沿轨道移动,既提高了对接精度也省力。
作为优化,所述第一壳体的前侧壁或后侧壁上设有用于防止前绞盘或后绞盘回转的止转件。
这样设置防止操作人员未施力时,前绞盘或后绞盘回转,造成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远离。
作为优化,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为由前板、后板、底板和顶板组成的长方体结构,且前板、后板、底板和顶板之间均通过螺栓连接以可拆卸。
这样的,通过这样设置方便拆卸,可以快速的将泵管置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时:参见图1至图3,一种便于地泵管二次对接的装置,包括处于同一水平直线上首尾相对的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均为中空的长方体结构,在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可伸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的用于压紧地泵管3的第一压紧组件和第二压紧组件,第一壳体前后两侧壁穿设有一转动轴4,所述转动轴4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第一壳体前后两侧壁上,所述转动轴位于第一壳体外的两端上分别套设有前绞盘5和后绞盘6,在第一壳体前后两侧壁上还分别固定有前挂钩7和后挂钩,第二壳体前后两侧壁分别固连有前定滑轮8和后定滑轮9,前定滑轮8和后定滑轮9均上下位置对应的设有两个,所述前绞盘的绞线10活动端依次通过两个前定滑轮后与前挂钩相连,所述后绞盘的绞线活动端依次通过两个后定滑轮后与后挂钩相连,在转动轴位于第一壳体外的一端上还设有插孔11,所述插孔可与一插入其中的杠杆12配合以带动转动轴转动从而拉近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
这样的,通过设置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并在第一壳体上设置前绞盘、后绞盘、前挂钩和后挂钩,在第二壳体上设置两个前定滑轮和两个后定滑轮,通过前绞盘的绞线将前绞盘和两个前定滑轮及前挂钩连接起来,通过后绞盘的绞线将后绞盘和两个后定滑轮及后挂钩连接起来,形成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前侧壁和后侧壁上的两个滑轮系统,利用滑轮系统巧妙的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连接起来,使得在对接时,可先快速将破损的泵管更换,然后将本装置中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套在断开的泵管两侧接头处,并通过第一压紧组件和第二压紧组件将待对接的两个泵管分别压紧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再通过人对杠杆施力,使得转动轴转动,从而利用滑轮系统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拉拢,以便于对接,这种方式相对于常规方法大幅降低了人力,节约了对接时间,极大的提高了对接效率。
作为优化,所述第一压紧组件包括第一前压头13、第一后压头14和第一上压头15,所述第一压紧组件的第一前压头、第一后压头和第一上压头分别从第一壳体的前侧壁、后侧壁和顶壁伸入第一壳体内部,所述第一前压头、第一后压头和第一上压头分别包括与第一壳体前侧壁、后侧壁和顶壁螺纹连接的第一前螺杆、第一后螺杆和第一上螺杆,所述第一前螺杆、第一后螺杆和第一上螺杆伸出第一壳体外的一端均连接有第一把手16,所述第一前螺杆、第一后螺杆和第一上螺杆伸入第一壳体内的一端分别设有与地泵管管壁抵接的第一前抵接板、第一后抵接板和第一上抵接板。
这样的,第一压紧组件包括第一前压头、第一后压头和第一上压头对泵管进行前后方向及竖直方向的压紧,使得泵管与第一壳体固连,方便移动第一壳体的时候也带动泵管移动。
作为优化,所述第二压紧组件包括第二前压头、第二后压头和第二上压头,所述第二压紧组件的第二前压头、第二后压头和第二上压头分别从第二壳体的前侧壁、后侧壁和顶壁伸入第二壳体内部,所述第二前压头、第二后压头和第二上压头分别包括与第二壳体前侧壁、后侧壁和顶壁螺纹连接的第二前螺杆、第二后螺杆和第二上螺杆,所述第二前螺杆、第二后螺杆和第二上螺杆伸出第二壳体外的一端均连接有第二把手,所述第二前螺杆、第二后螺杆和第二上螺杆伸入第二壳体内的一端分别设有与地泵管管壁抵接的第二前抵接板、第二后抵接板和第二上抵接板。
这样的,第二压紧组件包括第二前压头、第二后压头和第二上压头对泵管进行前后方向及竖直方向的压紧,使得泵管与第二壳体固连,方便移动第二壳体的时候也带动泵管移动。
作为优化,所述前绞盘5位于前挂钩7正上方,后绞盘6位于后挂钩正上方,两个前定滑轮中位于上方的一个与前绞盘处于同一水平直线上,两个前定滑轮中位于下方的一个与前挂钩处于同一水平直线上,两个后定滑轮中位于上方的一个与后绞盘处于同一水平直线上,两个后定滑轮中位于下方的一个与后挂钩处于同一水平直线上。
这样设置方便通过滑轮系带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移动时,更加省力。
作为优化,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底部均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可在与其配合的直线轨道上移动,所述轨道可铺设在地面上。
这样的,通过设置滚轮和直线轨道,可使得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移动时沿轨道移动,既提高了对接精度也省力。
作为优化,所述第一壳体的前侧壁或后侧壁上设有用于防止前绞盘或后绞盘回转的止转件17。
这样设置防止操作人员未施力时,前绞盘或后绞盘回转,造成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远离。
作为优化,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为由前板、后板、底板和顶板组成的长方体结构,且前板、后板、底板和顶板之间均通过螺栓连接以可拆卸。
这样的,通过这样设置方便拆卸,可以快速的将泵管置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提高效率。

Claims (7)

1.一种便于地泵管二次对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于同一水平直线上首尾相对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为中空的长方体结构,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可伸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的用于压紧地泵管的第一压紧组件和第二压紧组件,第一壳体前后两侧壁穿设有一转动轴,所述转动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第一壳体前后两侧壁上,所述转动轴位于第一壳体外的两端上分别套设有前绞盘和后绞盘,在第一壳体前后两侧壁上还分别固定有前挂钩和后挂钩,第二壳体前后两侧壁分别固连有前定滑轮和后定滑轮,前定滑轮和后定滑轮均上下位置对应的设有两个,所述前绞盘的绞线活动端依次通过两个前定滑轮后与前挂钩相连,所述后绞盘的绞线活动端依次通过两个后定滑轮后与后挂钩相连,在转动轴位于第一壳体外的一端上还设有插孔,所述插孔可与一插入其中的杠杆配合以带动转动轴转动从而拉近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地泵管二次对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紧组件包括第一前压头、第一后压头和第一上压头,所述第一压紧组件的第一前压头、第一后压头和第一上压头分别从第一壳体的前侧壁、后侧壁和顶壁伸入第一壳体内部,所述第一前压头、第一后压头和第一上压头分别包括与第一壳体前侧壁、后侧壁和顶壁螺纹连接的第一前螺杆、第一后螺杆和第一上螺杆,所述第一前螺杆、第一后螺杆和第一上螺杆伸出第一壳体外的一端均连接有第一把手,所述第一前螺杆、第一后螺杆和第一上螺杆伸入第一壳体内的一端分别设有与地泵管管壁抵接的第一前抵接板、第一后抵接板和第一上抵接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地泵管二次对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紧组件包括第二前压头、第二后压头和第二上压头,所述第二压紧组件的第二前压头、第二后压头和第二上压头分别从第二壳体的前侧壁、后侧壁和顶壁伸入第二壳体内部,所述第二前压头、第二后压头和第二上压头分别包括与第二壳体前侧壁、后侧壁和顶壁螺纹连接的第二前螺杆、第二后螺杆和第二上螺杆,所述第二前螺杆、第二后螺杆和第二上螺杆伸出第二壳体外的一端均连接有第二把手,所述第二前螺杆、第二后螺杆和第二上螺杆伸入第二壳体内的一端分别设有与地泵管管壁抵接的第二前抵接板、第二后抵接板和第二上抵接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地泵管二次对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绞盘位于前挂钩正上方,后绞盘位于后挂钩正上方,两个前定滑轮中位于上方的一个与前绞盘处于同一水平直线上,两个前定滑轮中位于下方的一个与前挂钩处于同一水平直线上,两个后定滑轮中位于上方的一个与后绞盘处于同一水平直线上,两个后定滑轮中位于下方的一个与后挂钩处于同一水平直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地泵管二次对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底部均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可在与其配合的直线轨道上移动,所述轨道可铺设在地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地泵管二次对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前侧壁或后侧壁上设有用于防止前绞盘或后绞盘回转的止转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地泵管二次对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为由前板、后板、底板和顶板组成的长方体结构,且前板、后板、底板和顶板之间均通过螺栓连接以可拆卸。
CN201921657818.5U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便于地泵管二次对接的装置 Active CN2107355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57818.5U CN210735563U (zh)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便于地泵管二次对接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57818.5U CN210735563U (zh)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便于地泵管二次对接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35563U true CN210735563U (zh) 2020-06-12

Family

ID=709898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57818.5U Active CN210735563U (zh)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便于地泵管二次对接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3556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82234A (zh) * 2019-09-30 2019-11-22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地泵管二次对接的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82234A (zh) * 2019-09-30 2019-11-22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地泵管二次对接的装置
CN110482234B (zh) * 2019-09-30 2024-03-08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地泵管二次对接的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86385B (zh) 智能电缆敷设小车
CN210074624U (zh) 一种稳定性高的电缆敷设装置
CN211470303U (zh) 一种多用型电缆牵引装置
CN210735563U (zh) 一种便于地泵管二次对接的装置
CN112762231B (zh) 一种顶管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205687285U (zh) 一种电缆牵引机
CN107403669A (zh) 一种废旧电缆回收装置
CN107331476A (zh) 一种在线废旧电缆回收装置
CN111473158B (zh) 一种管廊内的管道安装装置以及安装方法
CN115548982A (zh) 一种电气自动化装配及布线设备
CN208589717U (zh) 一种用于通信线缆铺设的辅助装置
CN211310410U (zh) 一种绕线夹紧装置
WO2024077974A1 (zh) 一种伸缩式沿隧道钢拱架铺设线缆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0482234B (zh) 一种便于地泵管二次对接的装置
CN115411670B (zh) 一种电缆穿管辅助装置
CN215267574U (zh) 一种电缆敷设装置
CN111061024A (zh) 一种通讯工程网络传输光缆牵引设备
CN216520285U (zh) 一种非开挖管道内衬修复牵引装置
CN210710054U (zh) 一种电力施工用电缆牵引装置
CN211945588U (zh) Cipp复合翻转塔
CN211951871U (zh) 一种热塑成型法管道非开挖修复导向装置
CN106253146A (zh) 一种新型线缆牵引装置
CN209194583U (zh) 管廊组合用对准定位装置
CN209169829U (zh) 适用于山坡地形的多用组装式电缆放线装置
CN209718678U (zh) 一种玻璃钢管道快速脱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