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33565U - 滚动印墨装置 - Google Patents

滚动印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33565U
CN210733565U CN201920729270.4U CN201920729270U CN210733565U CN 210733565 U CN210733565 U CN 210733565U CN 201920729270 U CN201920729270 U CN 201920729270U CN 210733565 U CN210733565 U CN 2107335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roller
rolling
printing
roll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2927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小波
熊绍凯
涂先猛
谭国周
陆驰
谭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City Shunde District Jingyi Wanxi Copp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City Shunde District Jingyi Wanxi Copp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City Shunde District Jingyi Wanxi Copp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City Shunde District Jingyi Wanxi Copp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2927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335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335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335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king, Control Or Cleaning Of Prin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滚动印墨装置,涉及印墨设备领域。滚动印墨装置包括:滚轮,滚轮的圆周面被设置为和被印刷物体贴合的印刷面;支架,支架和滚轮转动连接,支架用于固定滚轮的转动轴的位置;供墨机构,供墨机构上具有用于容纳墨水的容纳腔,供墨机构上具有和容纳腔连通的出墨口,出墨口用于靠近于滚轮的端面以向滚轮供墨。在滚轮上的印刷面和铜管的侧壁贴合时,在滚轮和铜管之间保持预设的工作压力时,滚轮和铜管之间贴合的面积更小,从而在印刷完成,需要滚轮脱离时,在铜管上不容易形成拖墨,可以有效提高成品质量。

Description

滚动印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墨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滚动印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成型内螺纹铜管,铜管会存在一定数量的缺陷,缺陷数量须达到客户标准。喷墨装置一般置于缠绕机上,经过成型后的内螺纹管,在缠绕机上进行缠绕,需要对缺陷进行标记,以便客户在使用铜管的过程中能够识别出铜管缺陷部位,避免将缺陷铜管用于制造蒸发器或冷凝器等器件。客户标准一般要求铜管缺陷标记清晰,喷墨面积大于铜管周长的3/4,且不存在拖墨。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印墨装置,请参阅申请号为CN201210591658.5的专利申请文件,该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铜管复绕机的铜管缺陷标记系统,其采用两个相对设置的吸墨棉来为铜管印墨,由于铜管和吸墨棉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压力才可以完成印墨工作,但是吸墨棉和铜管贴合的面为平面,这就会导致吸墨棉和铜管之间需要较大的贴合面积才能导致吸墨棉和铜管之间的压力达到工作的压力,这样就会导致在印刷完成,需要吸墨棉脱离时,吸墨棉和铜管之间会形成拖墨,影响到成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滚动印墨装置,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印墨装置在印墨作业过程中存在的拖墨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滚动印墨装置,包括:
滚轮,所述滚轮的圆周面被设置为和被印刷物体贴合的印刷面;
支架,所述支架和所述滚轮转动连接,所述支架用于固定所述滚轮的转动轴的位置;
供墨机构,所述供墨机构上具有用于容纳墨水的容纳腔,所述供墨机构上具有和所述容纳腔连通的出墨口,所述出墨口用于靠近于所述滚轮的端面以向所述滚轮供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滚轮为可变形且易吸附结构轮。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滚轮为泡棉结构轮。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滚轮的端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设置为环形凹槽;所述凹槽具体位于在滚轮上靠近所述供墨机构上的出墨口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推动件,所述推动件和所述支架连接,所述推动件用于推动所述支架移动以调节所述滚轮与所述被印刷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推动件设置为气缸或者油缸。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供墨机构上还具有收集端,所述收集端和所述滚轮远离所述出墨口的一端相对设置,所述收集端用于收集从所述滚轮上掉落的墨水,所述收集端上具有收集管道,所述收集管道用于引导所述收集端内的墨水的流动路径。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容纳腔上还具有和所述容纳腔连通的进墨口,所述进墨口和所述容纳腔连通的管道上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用于控制从所述进墨口进入到所述容纳腔的墨水的量。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容纳腔内填充有海绵,所述海绵用于吸收墨水以向所述滚轮供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滚轮和所述支架均设置为两个,所述滚轮和所述支架一一对应,两个所述滚轮之间相对设置,两个所述支架分别用于固定对应的所述滚轮的转动轴的位置,以保持两个所述滚轮之间处于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的工作位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在工作时,首先固定铜管的位置,之后控制位于滚轮圆周面的印刷面和铜管的侧壁贴合,由于滚轮的圆周面为曲面,而铜管的侧壁也是曲面,并且滚轮和铜管贴合的面为凸出的曲面,而铜管上待印墨的面也是凸出的曲面,这样一来,在滚轮上的印刷面和铜管的侧壁贴合时,在滚轮和铜管之间保持预设的工作压力时,滚轮和铜管之间贴合的面积更小,从而在印刷完成,需要滚轮脱离时,在铜管上不容易形成拖墨,可以有效提高成品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滚动印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滚动印墨装置中的滚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滚动印墨装置;111-推动件;112-推杆;113-支架;114-滚轮;115-凹槽;120-供墨机构;121-容纳腔;122-进墨口;123-出墨口;124-收集端;125-收集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滚动印墨装置100,其包括滚轮114和连接于滚轮114的支架113以及用于为滚轮114供墨的供墨机构120。
滚轮114设置为回转体形,滚轮114的圆周面被设置为和被印刷物体贴合的印刷面。
在本实施例中,被印刷物体为铜管。
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被印刷物体也可以为管状的其他物体或者是表面为凸出的曲面的其他物体。
支架113和滚轮114转动连接,支架113用于固定滚轮114的转动轴的位置,在使用时通过固定支架113的位置来固定滚轮114的转动轴的位置。
供墨机构120上具有用于容纳墨水的容纳腔121,供墨机构120上具有和容纳腔121连通的出墨口123,出墨口123用于靠近于滚轮114的端面以向滚轮114供墨,在需要添加墨水时,通过调节支架113控制滚轮114保持位于靠近于出墨口123的位置,之后控制容纳腔121内的墨水流入到滚轮114上即可实现添加墨水。
在本实施例中,滚轮114采用泡棉材料制成。
众所周知,泡棉具有多种形式,不同形式的泡棉其内的孔密度以及孔径都不同。
而本实施例所采用的泡棉为孔密度较高、并且孔径较小的泡棉。由于孔径较小,导致这种泡棉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在和铜管之间保持相同的压力的情况下其形变较小,而孔密度较高的情况下,可以吸收更多的墨水,可以保证其可以完成最少一盘铜管的印墨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滚轮114的端面上设置有凹槽115,凹槽115设置为环形,凹槽115和供墨机构120上的出墨口123相对设置。
在添加墨水时,墨水会进入到凹槽115内,之后再由滚轮114吸收,而凹槽115设置为环形,可以使得墨水被滚轮114不同位置吸收,以促进滚轮114上吸收的墨水的均匀性。
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墨水直接倒在滚轮114的端面,而不是凹槽115内,或者说也可以不设置凹槽115,只需要可以实现滚轮114可以吸收墨水即可。
当然,还需要说明的是,出墨口123上设置有开关,以控制出墨口123的开合,在需要加墨时,打开出墨口123,在不需要加墨时,关闭出墨口123即可。
本实施例提供的滚动印墨装置100的工作原理是,在工作时,首先固定铜管的位置,之后控制位于滚轮114圆周面的印刷面和铜管的侧壁贴合,由于滚轮114的侧壁为曲面,而铜管的侧壁也是曲面,并且滚轮114和铜管贴合的面为凸出的曲面,而铜管上待印墨的面也是凸出的曲面,这样一来,在滚轮114上的印刷面和铜管的侧壁贴合时,在滚轮114和铜管之间保持预设的工作压力时,滚轮114和铜管之间贴合的面积更小,从而在印刷完成,需要滚轮114脱离时,在铜管上不容易形成拖墨,可以有效提高成品质量。
第二实施例
请参照图,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滚动印墨装置100,其与第一实施例的滚动印墨装置100大致相同,二者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滚动印墨装置100还包括推动件111。
推动件111和支架113连接,推动件111用于推动支架113移动以调节滚轮114与被印刷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
在工作时,滚轮114工作的位置比较固定,其一般具有印墨的工作位置以及添加墨水的工作位置,而在这两个工作位置之间进行切换,则需要利用到推动件111,推动件111推动支架113在两个工作位置之间进行调节。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推杆112,推动件111通过推杆112和支架113连接,推杆112的一端和推动件111连接,推杆112的另一端和支架113连接。
利用推杆112来衔接推动件111和支架113之间的传动,以实现利用推动件111来调节支架113的位置。
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推动件111直接对支架113进行推动。而采用推杆112之后,可以对推动件111的位置设定更加灵活,可以实现将推动件111设置在远离供墨机构120的出墨口123的位置,从而可以有效防止墨水对推动件111的正常工作造成不利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推动件111设置为气缸或者油缸。
众所周知,气缸或者油缸都可以进行往复运动,可以满足对支架113的位置进行调节的要求,而气缸和油缸由于其工作可以设置为固定于两个位置之间进行稳定且快速的往复运动,可以实现对滚轮114的位置进行稳定且快速的调节。
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推动件111也可以采用电动推杆112等其他的可以实现调节支架113在不同位置之间调节的装置。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不采用推动件111,由于滚轮114加墨的位置在其端面上,而滚轮114和铜管贴合的位置是滚轮114的圆周面,从而不调节支架113的位置的情况下,可以实现滚轮114的边工作边加墨。
本实施例提供的滚动印墨装置100的工作原理是,在工作时,利用推动件111来实现对滚轮114的位置的调节,以实现滚轮114在印墨的工作位置以及在添加墨水的工作位置之间进行调节。当需要印墨时,利用推动件111控制支架113保持在滚轮114可以印墨的工作位置,使得滚轮114可以工作。在需要添加墨水时,利用推动件111控制支架113保持在滚轮114可以加墨的工作位置,可以使得滚轮114可以添加墨水。
第三实施例
请参照图,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滚动印墨装置100,其与第一实施例的滚动印墨装置100大致相同,二者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滚动印墨装置100上的供墨机构120上还具有收集端124。
收集端124设置于滚轮114远离出墨口的一侧,收集端124用于收集从滚轮114上掉落的墨水。
滚轮114在添加墨水时可能会存在添加过多的情况,这个时候,过多的墨水就会滴落下来;或者是滚轮114在和铜管相互接触的过程中,滚轮114会受到铜管的挤压,这个时候,部分墨水会从滚轮114上滴落下来。从滚轮114上滴落的墨水会掉落到收集端124,由收集端124进行集中回收,以集中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收集端124上具有收集管道125,收集管道125用于引导收集端124内的墨水的流动路径。
墨水在收集端124被收集入收集管道125内,可以将墨水收集在预设的位置以方便下一步的处理。
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收集管道125,可以只设置一个出口以方便墨水从收集端124流出,只需要可以方便对墨水进行集中处理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容纳腔121上还具有和容纳腔121连通的进墨口122,进墨口122和容纳腔121连通的管道上设置有控制阀,控制阀用于控制从进墨口122进入到容纳腔121的墨水的量。
在加墨时,控制墨水从进墨口122流入到容纳腔121内即可,而对于添加到容纳腔121内的墨水的量由控制阀进行控制,可以更好地实现控制加墨水的量。
具体的,在本申请中,控制阀为流量阀。
利用流量阀作为控制流量的阀门在本领域为一种优选的选用方式,其操作方便,为本领域人员所熟知。
具体的,在本申请中,容纳腔121内填充有海绵,海绵用于吸收墨水以向滚轮114供墨。
在具体操作时,海绵浸润于墨水中,而海绵可以部分延伸出出墨口123,而延伸出出墨口123的部分海绵可以和滚轮114贴合,以向滚轮114传导墨水,实现对滚轮114的供墨。
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汇总,容纳腔121内也可以不设置海绵,或者设置棉花等其他可以对墨水进行吸附的材料,只需要可以在容纳腔121内存储墨水,然后向滚轮114供墨即可。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滚轮114和支架113均设置为两个,滚轮114和支架113意义对应,两个滚轮114之间相对设置,两个支架113分别用于固定对应的滚轮114的转动轴的位置,以保持两个滚轮114之间处于相互靠近或者远离的工作位置。
利用两个滚轮114来夹持铜管实现对铜管更好地印墨,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在使用时,两个滚轮114在铜管的轴线上间隔设置,可以使得两个滚轮114在铜管的不同高度上实现印墨。
当然,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将伸缩件设置为两个,两个伸缩件和两个支架113一一对应,两个伸缩件分别控制与其对应的支架113,实现对两个滚轮114的分别控制,以分别调节两个滚轮114的工作位置。
综上,本申请提供的滚动印墨装置100的工作原理是,在工作时,首先固定铜管的位置,之后控制位于滚轮114圆周面的印刷面和铜管的侧壁贴合,由于滚轮114的侧壁为曲面,而铜管的侧壁也是曲面,并且滚轮114和铜管贴合的面为凸出的曲面,而铜管上待印墨的面也是凸出的曲面,这样一来,在滚轮114上的印刷面和铜管的侧壁贴合时,在滚轮114和铜管之间保持预设的工作压力时,滚轮114和铜管之间贴合的面积更小,从而在印刷完成,需要滚轮114脱离时,在铜管上不容易形成拖墨,可以有效提高成品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滚动印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滚轮,所述滚轮的圆周面被设置为和被印刷物体贴合的印刷面;
支架,所述支架和所述滚轮转动连接,所述支架用于固定所述滚轮的转动轴的位置;
供墨机构,所述供墨机构上具有用于容纳墨水的容纳腔,所述供墨机构上具有和所述容纳腔连通的出墨口,所述出墨口用于靠近于所述滚轮的端面以向所述滚轮供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动印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为可变形且易吸附结构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动印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为泡棉结构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动印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的端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设置为环形凹槽;所述凹槽具体位于在滚轮上靠近所述供墨机构上的出墨口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动印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动件,所述推动件和所述支架连接,所述推动件用于推动所述支架移动以调节所述滚轮与所述被印刷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
6.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滚动印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件设置为气缸或者油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动印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墨机构上还具有收集端,所述收集端和所述滚轮远离所述出墨口的一端相对设置,所述收集端用于收集从所述滚轮上掉落的墨水,所述收集端上具有收集管道,所述收集管道用于引导所述收集端内的墨水的流动路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动印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上还具有和所述容纳腔连通的进墨口,所述进墨口和所述容纳腔连通的管道上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用于控制从所述进墨口进入到所述容纳腔的墨水的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动印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内填充有海绵,所述海绵用于吸收墨水以向所述滚轮供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动印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和所述支架均设置为两个,所述滚轮和所述支架一一对应,两个所述滚轮之间相对设置,两个所述支架分别用于固定对应的所述滚轮的转动轴的位置,以保持两个所述滚轮之间处于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的工作位置。
CN201920729270.4U 2019-05-20 2019-05-20 滚动印墨装置 Active CN2107335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29270.4U CN210733565U (zh) 2019-05-20 2019-05-20 滚动印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29270.4U CN210733565U (zh) 2019-05-20 2019-05-20 滚动印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33565U true CN210733565U (zh) 2020-06-12

Family

ID=70990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29270.4U Active CN210733565U (zh) 2019-05-20 2019-05-20 滚动印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3356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27311A (zh) * 2019-05-20 2019-07-19 佛山市顺德区精艺万希铜业有限公司 滚动印墨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27311A (zh) * 2019-05-20 2019-07-19 佛山市顺德区精艺万希铜业有限公司 滚动印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733565U (zh) 滚动印墨装置
CN207736983U (zh) 一种便于检测的印花机
CN100594129C (zh) 传墨分割辊单元和印刷机
CN212170640U (zh) 一种用于石油管道安装的塑料管材打孔装置
CN110184764A (zh) 一种服装生产用无纺布染色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0973381U (zh) 一种用于络丝机的线筒架
KR102122769B1 (ko) 스테인리스 파이프 연마장치의 고체연마재 공급유닛
CN112357651A (zh) 一种便于更换收卷辊的自动收卷机
CN107866674A (zh) 全自动环形工件打孔攻丝组合装置
CN106029279B (zh) 焊料供给装置及焊料供给方法
KR100575007B1 (ko) 언코일러
CN209578654U (zh) 数车内孔滚压刀
JP6346836B2 (ja) 版胴交換用のリフターを備えた印刷装置
CN210260472U (zh) 一种自动上料的收卷机
CN101151154B (zh) 印刷机
CN209337858U (zh) 一种并丝机
CN208828940U (zh) 一种布料打卷机
CN209578314U (zh) 一种铝带切边机
CN208182256U (zh) 一种用于塑料管加工用钢带放卷机
CN213353881U (zh) 一种带有旋转式磁性装置的圆网印花机装置
CN214827533U (zh) 一种无纺布横切机的放卷装置
CN211493355U (zh) 一种柔性贴布机构及数码印花机
CN217094170U (zh) 一种便于工件定位的自动点胶设备
CN218057669U (zh) 一种具有节能功能的分切机用废料处理装置
CN220077975U (zh) 一种用于相框纸卡的供料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