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25489U - 柔性电路板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柔性电路板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25489U
CN210725489U CN201921988679.4U CN201921988679U CN210725489U CN 210725489 U CN210725489 U CN 210725489U CN 201921988679 U CN201921988679 U CN 201921988679U CN 210725489 U CN210725489 U CN 2107254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flexible circuit
region
main body
plu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8867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吉雪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8867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254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254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254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Printed Board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柔性电路板及电子设备。柔性电路板具有主体区及设置在所述主体区的至少一侧的插接区,所述插接区与所述主体区在第一方向上排布,且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基底膜片;导电层,设置在所述基底膜片的一侧,所述导电层包括位于所述主体区的主体电路,以及位于所述插接区并与所述主体电路连接的多个导电端子;多个所述导电端子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上间隔排布;其中,最外侧两所述导电端子中靠近所述插接区侧边缘的一侧均设置有辅助检测块;覆盖膜片,位于所述主体区,并设置在所述主体电路远离所述基底膜片的一侧。本方案通过设置辅助检测块提高了检测柔性电路板是否为良品的效率。

Description

柔性电路板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柔性电路板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简称FPC)是手机等小型电子设备中的重要部件。此柔性电路板可用于将电子设备中的部件与主板之间进行电性连接。在使用过程中,柔性电路板的插接端可插接与对应的连接器中。
目前,在柔性线路板的制作过程中,通常需要模具对柔性线路板的插接端进行冲切,以使其与连接器相匹配;但由于在冲切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误差,例如:冲切模具的误差或冲切定位误差等,因此会有冲偏的可能。其中,冲切偏移过大可能会导致FPC的插接端与连接器接触不良或存在短路风险,使得手机等电子设备无法显示或显示不良的情况。
为此,在将柔性线路板组装于电子设备中时,需要对柔性线路板的插接端进行检测。目前,若冲切发生0.1mm偏移时,则很难用肉眼辨别出来,必须借助测量仪器对冲切后的柔性电路板进行测量,降低了检测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电路板及电子设备,利用辅助检测块提高了检测柔性电路板是否为良品的效率。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具有主体区及设置在所述主体区的至少一侧的插接区,所述插接区与所述主体区在第一方向上排布,其中,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
基底膜片;
导电层,设置在所述基底膜片的一侧,所述导电层包括位于所述主体区的主体电路,以及位于所述插接区并与所述主体电路连接的多个导电端子;多个所述导电端子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上间隔排布;其中,最外侧两所述导电端子中靠近所述插接区侧边缘的一侧均设置有辅助检测块,所述辅助检测块与所述插接区侧边缘之间具有预设间隙;
覆盖膜片,位于所述主体区,并设置在所述主体电路远离所述基底膜片的一侧。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辅助检测块与最外侧所述导电端子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辅助检测块与所述插接区侧边缘之间具有预设间隙,所述预设间隙为0.05mm至0.1mm。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端子中靠近所述主体区的端部为插接末端,远离所述主体区的端部为插接首端;
其中,所述辅助检测块位于最外侧两所述导电端子的插接末端的一侧。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插接首端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插接末端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辅助检测块为矩形块。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辅助检测块为三角形块。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插接区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最大宽度小于所述所述主体区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最大宽度。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柔性电路板还包括补强板,所述补强板设置在所述基底膜片背离所述导电层的一侧,且所述补强板的一部分位于所述插接区,另一部分延伸至所述主体区。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及连接器,所述柔性电路板的插接区插接至所述连接器内。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的柔性电路板及电子设备,通过在最外侧两导电端子中靠近插接区侧边缘的一侧设置有辅助检测块,这样在冲切后,可通过肉眼观察辅助检测块的形状、大小是否发生变化,来判断冲切后的柔性电路板是否为良品,相比于现有技术中未设置辅助检测块的方案,不需要借助测量仪器测量冲切偏即可判断冲切后的产品是否符合要求,提高了柔性电路板的检测效率。
此外,该辅助检测块还可在冲切过程中,还可作为定位标识,以防止冲切发生偏移。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的柔性电路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的柔性电路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的柔性电路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所示的D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所示的E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柔性电路板;10、基底膜片;11、导电层;110、主体电路;111、导电端子;112、辅助检测块;113、压合端子;12、覆盖膜片;13、补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虽然本说明书中使用相对性的用语,例如“上”“下”来描述图标的一个组件对于另一组件的相对关系,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说明书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能理解的是,如果将图标的装置翻转使其上下颠倒,则所叙述在“上”的组件将会成为在“下”的组件。当某结构在其它结构“上”时,有可能是指某结构一体形成于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通过另一结构“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
用语“一个”、“一”、“该”、“所述”和“至少一个”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电路板1,此柔性电路板1为冲切后合格的柔性电路板1。如图1至图3所示,此柔性电路板1具有主体区A及设置在主体区A的至少一侧的插接区B,插接区B与主体区A在第一方向X上排布,也就是说,该柔性电路板1可在第一方向X上实现插接。应当理解的是,该柔性电路板1的插接区B可插入到待连接装置的连接器内以实现电性连接。
详细说明,如图3所示,柔性电路板1可包括基底膜片10、导电层11及覆盖膜片12;其中:
基底膜片10可采用具有一定柔性的绝缘材料制作而成,例如: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等。
导电层11设置在基底膜片10的一侧,此导电层11可由多根金属导线按电路设计需求排布在基底膜片10上。具体地,导电层11具有位于主体区A的主体电路110,以及位于插接区B并与主体电路110连接的多个导电端子111。其中,多个导电端子111可在与第一方向X上相交的第二方向Y上间隔排布,可选地,第二方向Y与第一方向X正交,以降低加工难度;且如图1和图2所示,最外侧两导电端子111中靠近插接区B侧边缘的一侧均设置有辅助检测块112。
覆盖膜片12可采用具有一定柔性的绝缘材料制作而成,例如: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等。如图3所示,此覆盖膜片12可位于主体区A,并设置在主体电路110远离基底膜片10的一侧;即:覆盖膜片12覆盖主体区A上的主体电路110。举例而言,此覆盖膜片12可采用粘接剂粘接在主体电路110上。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最外侧两导电端子111中靠近插接区B侧边缘的一侧设置有辅助检测块112,这样在冲切后,可通过目测观察辅助检测块112的形状、大小是否发生变化,来判断冲切后的柔性电路板1是否为良品,相比于现有技术中未设置辅助检测块112的方案,不需要借助测量仪器测量冲切偏差即可判断冲切后的产品是否为良品,大大提高了柔性电路板1的检测效率。
具体地,若目测冲切后的柔性电路板1上辅助检测块112相比于未冲切的柔性电路板1上辅助检测块112的形状、大小发生变化,则说明冲切时偏移到了辅助检测块112上,因此,可判断冲切后的柔性电路板1为不良品;若目测冲切后的柔性电路板1上辅助检测块112相比于未冲切的柔性电路板1上辅助检测块112的形状、大小未发生变化,则说明冲切时未偏移到辅助检测块112上,因此,可判断冲切后的柔性电路板1为良品。
此外,在冲切过程中,还可将辅助检测块112作为定位标识,以缓解冲切过程中发生偏移的情况。
应当理解的是,由于本实施例保护的是冲切后合格的柔性电路板1,因此,本实施例的柔性电路板1上辅助检测块112的形状、大小应与未冲切前的柔性电路板1上辅助检测块112的形状、大小相同。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冲切后合格的柔性电路板1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柔性电路板1中插接区B在第二方向Y上的最大宽度小于主体区A在第二方向Y上的最大宽度,这样设计便于插接区B插入连接器内。
如图所示,此插接区B可呈矩形,为了保证柔性电路板1整体的结构强度,可将主体区A划分为矩形主区和梯形过渡区,此插接区B可通过梯形过渡区域矩形主区连接,此梯形过渡区在第二方向Y上的宽度自远离插接区B的方向逐渐增大。
此外,如图1和图2所示,柔性电路板1中还可具有压合区C,此压合区C可位于主体区A远离插接区B的一侧,该压合区C可具有多个在第二方向Y上间隔排布的压合端子113,此压合端子113属于导电层11的一部分并与主体电路110连接,此压合端子113可与其他器件的连接端子压合焊接在一起,以实现与其他器件的电性连接。
其中,为了增加插接区B的结构强度,使得插接区B能够顺利插入连接器中,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柔性电路板1还可包括补强板13,此补强板13设置在基底膜片10背离导电层11的一侧,且补强板13的一部分位于插接区B;而补强板13的另一部可延伸至主体区A,具体可延伸至主体区A的梯形过渡区,这样在保证插接区B的结构强度的同时,还可避免主体区A与插接区B的交界处出现刚性突变,从而导致在插板过程中交界处容易损坏的情况。
同理,为了增加压合区C的结构强度,以便于其压合端子113与其他器件的连接端子压合焊接在一起,如图1和图2所示,也可在压合区C设置补强板13,此补强板13的一部分还可延伸至主体区A,以避免主体区A与压合区C的交界处出现刚性突变,从而导致压合焊接过程中交界处容易损坏的情况。
举例而言,本实施例中提到的补强板13可采用玻璃纤维、聚酰亚胺或金属材料制成。此补强板13可为单层板或多层板。且补强板13可通过胶层与基地膜片粘接。
可选地,辅助检测块112与最外侧导电端子111为一体式结构;可以理解为:辅助检测块112与导电端子111的材料相同并采用一次图案化工艺制作而成,这样设计降低了柔性电路板1的制作难度。由于辅助检测块112与导电端子111的材料相同,因此,该辅助检测块112具有一定的导电性能。
其中,为了避免辅助检测块112的侧边与外界发生接触,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柔性电路板1中辅助检测块112与插接区B侧边缘之间应具有预设间隙h。可选地,此预设间隙h为0.05mm至0.1mm,但不限于此,此可根据所要管控的最外侧导电端子111到插接区B外边缘之间的公差(公差是指允许的,最大极限尺寸减最小极限尺寸之差的绝对值的大小,或允许的上偏差减下偏差之差大小)来定,例如:最外侧导电端子111到插接区B外边缘之间的公差为0.1mm时,辅助检测块112与插接区B侧边缘之间的间隙可为0.1mm。
需要说明的是,导电端子111中靠近主体区A的端部可定义为插接末端,远离主体区A的端部可定义为插接首端。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辅助检测块112位于最外侧两导电端子111的插接末端的一侧,这样设计一方面便于目测辅助检测块112的形状、大小,以便于检测此柔性电路板1是否为良品;另一方面可避免在柔性电路板1的插接区B与连接器插装过程中辅助检测块112与连接器中其他导电结构接触而出现短路风险的情况,提高了柔性电路板1的使用安全性。
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各导电端子111中插接首端在所述第二方向Y上的尺寸可小于其插接末端在所述第二方向Y上的尺寸,这样设计使得各导电端子111的插接首端之间的距离较大,以避免在柔性电路板1的插接区B插入连接器时由于插装偏斜而导致短路情况的发生。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辅助检测模块可为矩形块,例如:长方形块或正方形块,在辅助检测模块为长方形时,其长度方向可为第二方向Y,这样设计不仅方便目测冲切后的柔性电路板1上辅助检测模块的形状、大小是否发生变化,从而便于快速检测此冲切后的柔性电路板1是否符合要求;而且还降低了辅助检测模块的加工难度。
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辅助检测块112可为三角形块,例如:直角三角形块,等边三角形块或等腰三角形块等,这样设计不仅方便目测冲切后的柔性电路板1上辅助检测模块的形状、大小是否发生变化,从而便于快速检测此冲切后的柔性电路板1是否符合要求;而且还降低了辅助检测模块的加工难度。
应当理解的是,此辅助检测块112不限于为矩形块或三角形块,也可为圆形块或多边形块,只要能够便于目测检查辅助检测块112的形状、大小是否在冲切后发生变化即可。
此外,辅助检测模块在第一方向X上的尺寸可根据导电端子111长度(此长度为在第一方向X上的尺寸)的公差而定,例如,导电端子111长度的公差为0.3mm;且辅助检测模块在第一方向X上的尺寸可为0.3mm。
本申请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前述任一实施例所描述的柔性电路板1及连接器(图中未示出),其中,柔性电路板1的插接区B插接至连接器内。举例而言,此电子设备可为手机、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PDA、数码相机、液晶显示模组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10)

1.一种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具有主体区及设置在所述主体区的至少一侧的插接区,所述插接区与所述主体区在第一方向上排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
基底膜片;
导电层,设置在所述基底膜片的一侧,所述导电层包括位于所述主体区的主体电路,以及位于所述插接区并与所述主体电路连接的多个导电端子;多个所述导电端子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上间隔排布;其中,最外侧两所述导电端子中靠近所述插接区侧边缘的一侧均设置有辅助检测块;
覆盖膜片,位于所述主体区,并设置在所述主体电路远离所述基底膜片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检测块与最外侧所述导电端子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辅助检测块与所述插接区侧边缘之间具有预设间隙,所述预设间隙为0.05mm至0.1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端子中靠近所述主体区的端部为插接末端,远离所述主体区的端部为插接首端;
其中,所述辅助检测块位于最外侧两所述导电端子的插接末端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首端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插接末端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检测块为矩形块。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检测块为三角形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区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最大宽度小于所述主体区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最大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还包括补强板,所述补强板设置在所述基底膜片背离所述导电层的一侧,且所述补强板的一部分位于所述插接区,另一部分延伸至所述主体区。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及连接器,所述柔性电路板的插接区插接至所述连接器内。
CN201921988679.4U 2019-11-15 2019-11-15 柔性电路板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07254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88679.4U CN210725489U (zh) 2019-11-15 2019-11-15 柔性电路板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88679.4U CN210725489U (zh) 2019-11-15 2019-11-15 柔性电路板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25489U true CN210725489U (zh) 2020-06-09

Family

ID=70934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88679.4U Active CN210725489U (zh) 2019-11-15 2019-11-15 柔性电路板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254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077536A1 (en) Wiring material and battery module
CN113163595A (zh) 覆晶薄膜、卷材和显示装置
US8242374B2 (en) Flexible-circuit-board cable with positioning structure for insertion
CN108966486B (zh) 软硬结合板及移动终端
US8400177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testing display panel
TWI306010B (en) Method for contacting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with another flexible circuitry component and related circuitry assembly
KR101462523B1 (ko) 커넥터
KR20180026499A (ko) 프린트 배선판
JP2000181612A (ja) 座標入力装置
CN201860510U (zh) 一种金手指及具有该金手指的电路板
US20110312213A1 (en) Flat Cable Wiring Structure
CN210725489U (zh) 柔性电路板及电子设备
WO2014185992A1 (en) Connector
US10219379B1 (en) Stacked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 with side connection section
CN106254580B (zh) 移动终端
CN202178413U (zh) 板对板连接器
JP6126060B2 (ja) フレキシブルプリント基板とひずみゲージの接合構造
JP4358269B2 (ja) 電子部品モジュール
CN210840204U (zh) 柔性电路板及电子设备
CN102349358A (zh) 电路基板及包括该电路基板的电子装置
CN213814625U (zh) 传感器、触摸显示屏和电子装置
CN203219602U (zh) 刚性基板与柔性基板的连接构造
CN218679473U (zh) 柔性电路板及显示设备
JP4188942B2 (ja) コネクタ
CN211955737U (zh) 基于弹性微带线的芯片测试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