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20048U - 一种液体物料和糊状物料的内嵌式残余气体含量测量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体物料和糊状物料的内嵌式残余气体含量测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20048U
CN210720048U CN201921224063.XU CN201921224063U CN210720048U CN 210720048 U CN210720048 U CN 210720048U CN 201921224063 U CN201921224063 U CN 201921224063U CN 210720048 U CN210720048 U CN 2107200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dual gas
meter
gas
vacuum
measur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2406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格哈德卡尔·麦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drich Xiamen Vacuum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drich Xiamen Vacuum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drich Xiamen Vacuum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drich Xiamen Vacuum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2406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200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200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200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体物料和糊状物料的内嵌式残余气体含量测量装置,处于真空状态下的空心体残余气体计,可以在材料流动期间产生尽可能大面积的材料流。在其表面上的真空气体空间用于在接触真空气体空间的情况下逸出任何残余的气体,其中填入的材料质量和释放的(和吸取的)气体质量,以及根据选择需要的流出物质量,温度和压力都可以进行连续确定(测量)并且进行相互关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装置简单、实施便捷、测量较为准确,并且可以实现在线测量。

Description

一种液体物料和糊状物料的内嵌式残余气体含量测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检测领域,涉及一种残余气体含量测量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液体物料和糊状物料的内嵌式残余气体含量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气体流量测量技术中,包括压差式、速度式、容积式、面积式、质量式、热式测量等。虽然种类繁多,但是每种测量都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在航空发动机空气系统中更是无法实现测量。速度式测量与容积式测量需要将流量计置于被测流体中,在整流器的作用下对流体进行整流加速,对初始流场进行了强烈的干扰,同时也无法在旋转的复杂通道下实现。压差式测量,是通过在管道内节流形成局部收缩产生压降,测量压降从而实现测量流量,节流装置是在管道中安装一个局部收缩元件,在旋转的复杂结构下也实现不了。热式气体质量流量是利用热扩散原理测量气体流量,通过插入管道中的传感器感受流体温度,受流体速度影响从而实现对温度变化的监控来计算出流体流量。但是也存在诸多弊端,在温度变化范围很大,而且空气中杂质很多的情况下,测热式气体质量流量测量造成很大影响,亟需使用一种测量可行性好、精度容易保证,且量程范围宽的测量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液体物料和糊状物料的内嵌式残余气体含量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带有盖板(1.11)的空心体(1.3)包括流入口(1.1)、材料质量计(3)及其下游配备的材料分配器(1.4),遵循至少设计一个真空腔的原则,其中安装了材料导向和材料导流元件(1.10),与真空气体空间(5)连通,其中气体空间(5)具有抽吸通道(1.5)连接至少一个气体质量计(4)相连接,空心体(1.3)的底部(1.12)集成流出口(1.2)。
进一步地,所述残余空气计(1)将设计为脱气装置的最后一个真空充气部分,其借助于输送元件和材料质量计(3)与脱气装置连通,残余空气计(1) 的真空腔通过带有气体质量计(4)的抽吸通道(1.5)也与脱气装置的腔体相连接,而流出口(1.1)处的残余空气计(1)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通过第二个材料质量计(3)和随后的多向阀进行封闭。
进一步地,所述残余空气计(1)的空心体(1.3)至少部分地由垂直布置的透明圆柱体(1.8)构成,在轴向区域中安装可移动的材料分配器(1.4)具有圆锥形结构(1.9),圆柱体(1.8)在顶部封闭,具有带有流入口(1.1)的盖板 (1.11),并且在下方具有设计为漏斗形的内部结构,并且具有至少一个溢流流出口(1.2),带有遮罩(1.6)和旁路(1.7)位于其底部(1.12),同时盖板(1.11) 中的材料分配器(1.4)可以轴向移动并且设有位置指示器,并且底部(1.12) 可以选择设计为虹吸管,该虹吸管可以通过致动器变形,或者在虹吸管上配备带阀门的旁路(1.7)。
进一步地,所述流入口(1.1)和所述流出口(1.2)设计为具有可变截面形式,并且可选地具有至少一个的节流元件,所配备的材料导向和材料引导元件 (1.10)与致动器连接,并且可以选择的设计方案是,至少部分残余空气计(1) 具有加热以及/或者冷却元件,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以及湿度和水含量传感器。
进一步地,至少部分空心体(1.3)采用填充体造型的材料导流部件(1.10),以及/或者放置涓流过滤器以及拉希格环。
进一步地,在吸气管中介于气体空间(5)和真空发生器之间使用了压力控制构件。
进一步地,在吸气管中的压力控制构件可以设计为可自动调节孔的形式,并且应该匹配横截面。
进一步地,至少一个材料质量计(3)和气体质量计(4)可以通过具有控制器的共同评估单元(6)连接,并且连接至电子评估装置,并且同时连接真空泵,加热元件,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位置传感器,水平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以及阀门和致动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在所提出的方法中,已经在脱气设备中进行脱气处理,并且连续输送到循环设备,缓冲存储器或者处理容器的物料可以完全或者部分地通过残余空气计(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装置简单、实施便捷、测量较为准确,并且可以实现在线测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用于实现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内嵌式残余气体测量装置的简单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用于内嵌式残余气体精确测量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1-残余气体计,1.1-流入口,1.2-流出口,1.3-空心体,1.4-材料分配器,1.5- 抽吸通道,1.6-带遮罩的溢流口,1.7-旁路,1.8-圆柱体,1.9-圆锥形结构, 1.10-材料导向和材料导流元件,1.11-盖板,1.12-底部,2-材料,2.1-材料流, 2.2-表面,3-材料质量计,4-气体质量计,5-气体空间,6-评估单元,7-水平仪。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处于真空状态下的空心体残余气体计(1),可以在材料流动期间产生尽可能大面积的材料流(2.1),在其表面(2.2)上的真空气体空间(5)用于在接触真空气体空间的情况下逸出任何残余的气体,其中填入的材料质量和释放的(和吸取的)气体质量,以及根据选择需要的流出物质量,温度和压力都可以进行连续确定(测量)并且进行相互关联。
所述的残余气体计(1),在其流入口(1.1)和流出口(1.2)将处于完全相同的负压状态下,并且温度都保持一致,优先为在前面连接脱气设备,从流入口(1.1)至所述材料分配器(1.4)的空间,以及随后的整个流出口(1.2)都处于真空密封状态,并且填充材料(2);流出口(1.2)由于排出需要设计了带有遮罩(1.6)的溢出口,可以确保在所述残余气体计(1)中总是保持相同体量的材料(2),并且向外扩散残留气体量将通过抽吸通道通(1.5)过设备的恒定的真空压力从空心体(1.3)的气体空间(5)吸出并且进行测量,同时还可以测量材料(2)和抽出气体中的水含量以及/或者湿度,并且可以选择性地测量在气体空间(5)中的温度和压力。
可以用于测量在材料处理条件下的残余气体含量,并且残余气体计(1)可以置于可改变的真空环境以及/或者真空处理室可变温度环境中,同时即使存在适当的压力差,流入口(1.1)和流出口(1.2)的材料柱总是完全被材料(2) 填充,因此真空空心体中发散出的残余空气量仅能抽吸通道(1.5)从气体空间 (5)排出,随后据此进行测量;并且同时还可以测量材料(2)和抽出气体中的水含量以及/或者湿度,以及可以选择性地在不同位置测量温度和压力的情况。
残余气体计(1)可以测量流经材料(2)的残余气体含量,同时还可以作为后续排气装置从材料(2)中除去剩余的气体。
在残余气体计(1)中可以输送可变量材料(2),并且可以产生尽可能大的表面(2.2);同时在进一步输送材料(2)过程中可以使用喷雾,滴流,旋转,滚动,剪切,振动和刮摸等方法,并且确保始终均匀采用材料(2)填充流出口 (1.2),一个安装水平传感器用于测定水平状态和控制水平平衡,防止影响材料流出。
残余气体测量是脱气流程的最后部分,并且材料(2)在过高的残余气体含量情况下至少可以部分返回至脱气装置。
在进行操作之前,应该测量由泄漏引起的气流,并且在进行操作中将其标记为基本参数或者从当前读数中减去。
在得到测量值的平均值之前,至少在可预选的时间内通过所述气体质量计 (4)以及使用的材料质量计(3)检测的测量值应该进行累计记录。
通过在气体空间(5)与阀门连接到吸入装置之后,通过循环方式释放设定的气体空间来测量残余的气体量,测量方式是再固定时间段内关闭和打开吸气管线阀门,通过测量压力差以计算气体量。
通过在气体空间(5)与阀门连接到吸入装置之后,通过循环方式释放设定的气体空间来测量残余的气体量,测量方式是在达到压力限值后关闭和打开吸气管线阀门,通过时间间隔来计算气体量。
通过位于吸入管中具有可改变横截面的控制孔,同时考虑到气体空间(5) 中的绝对压力和控制孔之前和之后的压力差来计算残余气体质量。
一种残余空气计(1),带有盖板(1.11)的空心体(1.3)包括流入口(1.1) 和集成的,或者位于上游的材料质量计(3)及其下游配备的材料分配器(1.4),遵循至少设计一个真空腔的原则,其中安装了材料导向和材料导流元件(1.10),与真空气体空间(5)连通,其中气体空间(5)具有抽吸通道(1.5)连接至少一个气体质量计(4)相连接,空心体(1.3)的底部(1.12)集成流出口(1.2),的设计方案是应该装有材料质量计(3)。
所述残余空气计(1)将设计为脱气装置的最后一个真空充气部分,其借助于输送元件和材料质量计(3)与脱气装置连通,残余空气计(1)的真空腔通过带有气体质量计(4)的抽吸通道(1.5)也与脱气装置的腔体相连接,而流出口(1.1)处的残余空气计(1)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通过第二个材料质量计(3) 和随后的多向阀进行封闭。
所述残余空气计(1)的空心体(1.3)至少部分地由垂直布置的透明圆柱体 (1.8)构成,在轴向区域中安装可移动的材料分配器(1.4)具有圆锥形结构 (1.9),圆柱体(1.8)在顶部封闭,具有带有流入口(1.1)的盖板(1.11),并且在下方具有设计为漏斗形的内部结构,并且具有至少一个溢流流出口(1.2),带有遮罩(1.6)和旁路(1.7)位于其底部(1.12),同时盖板(1.11)中的材料分配器(1.4)可以轴向移动并且设有位置指示器,并且底部(1.12)可以选择设计为虹吸管,该虹吸管可以通过致动器变形,或者在虹吸管上配备带阀门的旁路(1.7)。
所述流入口(1.1)和所述流出口(1.2)设计为具有可变截面形式,并且可选地具有至少一个的节流元件。所配备的材料导向和材料引导元件(1.10)与致动器连接,并且可以选择的设计方案是,至少部分残余空气计(1)具有加热以及/或者冷却元件,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以及湿度和水含量传感器。
至少部分空心体(1.3)采用填充体造型的材料导流部件(1.10),以及/或者放置涓流过滤器以及拉希格环。
在吸气管中介于气体空间(5)和真空发生器之间使用了压力控制构件。
在吸气管中的压力控制构件可以设计为可自动调节孔的形式,并且应该匹配横截面。
至少一个材料质量计(3)和气体质量计(4)可以通过具有控制器的共同评估单元(6)连接,并且连接至电子评估装置,的方案是集成到整个设备的控制系统中,并且同时连接真空泵,加热元件,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位置传感器,水平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以及阀门和致动器。
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方法以及实施所示方法的示例性设备,可以用于确定残余气体含量,并且可以选择用于测量液体和糊状物质(例如部分具有相当高研磨填料比例的树脂)的额外湿度和水含量。高粘性液体和糊状物料在下文中被简称为材料。
通常在真空下生产高品质化合物成分时,加工材料的水分含量,湿度和气体含量参数是确保无气泡,高强度和匀质的高品质产品的重要质量特征。因此,出于质量保证的原因,对这些材料参数进行完整测量和监控对于用户来说非常重要。这一要求适用于电子元件,会对可靠的绝缘效果和散热效果起到作用,同时还适用于电力工程中的高压部件或者机械工程和航空中的承载部件。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已知的方法和设备通过内嵌方式及时确定残留气体或者监测上述材料。目前多种分析方法允许基于所采集的样品来确定和分析不同的气体体积。例如,在此可以提及一下西门子公司的DGA变压器油分析方法。(请参考TLM测试实验室)然而,目前还不可能在该方法规定的压力和温度下连续测定高粘度填充液体或者糊状物生产流中的残余气体含量。目前已知的是在实验室设施中完成的油气分析。
在变压器的隔离油干燥过程中,还使用了由Hedrich有限责任公司制造和销售的测量设备。该设备可以基于饱和气体压力,即液体和气体形式的物质共存进行测量。基于测量的气体压力差,然后计算得出关于油气界限的结论。在一些情况下,通过多种比较值可以额外确定油中的残留水分。由于气体压力值与通过卡尔费休滴定法测定的水含量实际值的大量比较,气体压力差和残留水分之间的相关性是存在的,尤其是在测量变压器油的情况下。对此,物理系统学将基于蒸汽压力补偿进行工作。如果液体由于其气体含量或者“干燥度”而可以从与其接触的气体中吸收气体或者水分,则气体压力降低,并且如果液体将物质释放到气体空间,则压力增加。平衡发生的速度特别取决于气体空间和与气体接触液体表面大小的尺寸比,以及粘度。反应速度通常在几分钟到几个小时之间。由于压力差在调节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小,理论上只有在无限时间之后才能达到精确平衡。因此,该方法至少在前提条件方面适用于诸如干燥变压器油的循环系统,因为其中相同的介质重复地通过测量设备。对于其中材料仅通过测量设备一次,并且必须立即对材料特性的偏差作出反应的生产设备,这种类似的设备是毫无用处的。
用于测定油中水分或者湿度的传感器早已经是众所周知的。因此,本实用新型基于对液体,特别是高粘性物质,例如填充树脂内残余气体含量进行内嵌式连续测量,特别是同时可以选择测量另外的其他变量,例如在预定压力和温度下的湿度和水分含量进行实时测量或者监测,从而缩短反应时间,达到实现目标任务的目的。
通常通过连续脱气设备或者分批处理的批次脱气设备以连续方式对通常高粘度和糊状材料进行脱气处理。在这两种情况下,材料都暴露在真空中,从而产生移动以加速气泡的向外扩散和水的蒸发速度。在脱气期间通过材料的移动还经常能够完成诸如混合和均质化材料的任务。通常,材料也可以被加热以获得较低的粘度并且进一步弱化水的蒸汽压力曲线,从而加速排气流程。
连续脱气设备通常设计为带有倾斜度的真空管,其中带有旋转的齿状铲,同时材料入口位于顶部,材料出口位于底部。管的倾斜度,齿状铲的旋转速度以及材料的粘度将决定材料的流动时间或者材料的脱气时间。
与此不同的是,批量脱气设备可以将一定量的材料在真空储存容器中输送装置上通过被设计为螺旋输送器的装置进行输送,并且在脱气表面上不断循环,直到达到足够的脱气要求。众所周知,经过脱气的材料总是与一些材料或者未经脱气处理的材料混合。批量脱气设备通常也提供了可加热和可冷却的存储容器,混合容器以及配方容器,并且可以在适当的时候从中提取材料。
目前大家都了解的是,可以从装有经过温度处理,并且可以移动粘性液体和糊状物质的真空容器,提取材料中的气体和水分。
为了确定材料的残余气体含量,必须精确定义边界条件,特别是在压力和温度方面;同时在沸点测定时不仅要考虑温度情况,还要考虑压力情况。因为确定残余气体量同样需要一个容器,一个作为待测物体的连续流动物质,真空状态和温控装置,因此不能从根本上排除各个部件与脱气设备的某种相似性。
但是,脱气处理和残余气体测量方法的不同之处如下:
在脱气过程中,可以通过移动,混合,剪切力的参与以及温度的升高释放残余气体和水分的,而在进行残余气体含量的测量时是通过产生尽可能薄的连续材料薄膜,以便可以使可能的残余气体尽可能无延迟地释放到真空中。
在脱气过程中,材料随着时间或者在通道上被加热,而残余气体测量需要精确恒定的温度。在连续脱气设备中通常不会做出规定,并且通常材料量具有波动性,而残余空气计具有始终恒定的流通量,或者其中的材料质量将根据参考数值进行精确定义。在脱气设备中会在传输时间段和传输通道内形成真空,而残余空气计则始终保持连续真空状态。
在脱气设备中,由于吸取的气体质量不重要,因此而被忽略,而在残余气体计主要以测量,计算或者确定该气体质量作为重要因素。在脱气气体测量期间提取的空气质量将仅能说明关于所验证材料质量的近似信息,但是对加工的材料没有任何说服力。
关于残余空气计的外部形状,与我们所述的批量脱气设备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这种相似性仅限于外部。
批量脱气设备具有形式不可变的质量分配器,并且材料输送时的薄膜流出厚度不确定,但是残余气体计,由于材料送元件和圆筒之间的间隙厚度可调,所以可以调节薄膜厚度,因此更加适合不同的物质和粘度。特别是在批量脱气设备中的填充和排出期间,可以填充不同质量的材料,而在残余气体计中必须填充相同质量的材料。
与批量脱气设备中真空气体空间接触的材料表面是不确定的并且不断变化的,而在残余气体计中必须精确地定义并且始终保持相同。脱气设备的入口和出口可以是关闭的或者打开的,而对于残余气体计,在材料流入和流出时不能被关闭,因为为了进行测量,材料必须总是保持流入和流出状态。
在脱气设备中,将根据情况,流入口和流出口可能通过材料覆盖或者未被覆盖,而在残余气体计经常通过溢出材料封闭或者覆盖流入口和流出口,以便避免从系统的其他区域吸入任何气体,从而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
在脱气设备中没有材料质量流量计和气体质量流量计,但它们对于确定残余气体量的残余气体计是必不可少的。
在下文中我们将对残留气体测量在下列条件下根据下述方法进行示例性说明:
完成可追溯性正确测量的先决条件是在残余气体计的腔体中维持精确限定的真空状态,并且精确维持材料和残余气体计中的特定温度。先决条件还包括通过材料连续密封材料入口和材料出口。另外一个必要条件就是需要形成尽可能薄的,并且在表面上总是保持相同尺寸,同时在容器内壁上均匀流动的材料薄膜,因此可以确保在残余气体计中总是保持材料的质量恒定。
目前用于测量残余气体的示例性方法是基于通过残余气体计的材料质量流量完成的,同时可以确定从残余气体计吸出的残余气体质量。然后由此根据彼此的体积单位(nml/l=nml残余气体/每升材料)或者质量单位(毫克/千克) 计算残余气体含量。
由于在期望或者必要的大面积区域内没有用于气体测量的测量装置,因此的设计方案是配备具有不同测量范围的多个装置进行并联连接,并且根据流速接通或者断开。通过设备的测量流量将进行累计。
另外,考虑到调节孔流入侧的绝对压力,通过可变调节孔横截面和调节孔之前和之后的压力差计算也可以计算残余气体计中脱气材料释放的气体体积或者气体质量。绝对压力是气体密度的评估标准,压力差是流速的评估标准。
据本方法,建议残余气体计(1)应该设计一个空腔,并且在最简单的情况下使尽可能薄的材料薄膜在该空腔内壁流淌,直到在下部区域中流出带有遮罩的溢出口,以便进入下一步运输流程。由于脱气通常在真空状态下进行,部分脱气处理也需要在温度升高时进行,因此在整个系统中,尤其是在流入口,排出口和残余空气计中存在完全相同的压力或者相同的真空。如果材料需要被加热处理,则残余空气计的温度一个与材料和上游设备部件的温度相同。
粘性液体和糊状物质中残余气体测量的一般程序可以简化为如下步骤:
为了实现残余气体含量的内嵌式检测,应该连续测量流入材料的体积或者质量,以及连续测量从残余气体计吸取的气体的体积或者质量,并且将它们相互关联。例如残留气体单位可以采用nml/l,即材料气体为标准毫升/升。另外还可以根据测量装置是否对体积或者质量进行检测的情况,依据重量比选择mg/kg 作为显示单位,即材料气体为毫克/千克。在给定的绝对压力情况下,环氧树脂可接受的残余气体含量的值为0.002标准毫升/升。该数值对应于例如5mbar 0.4 毫升/升的绝对压力。通常,单个值以标准毫升/分钟和升/分钟测量,但是当说明残余气体含量时,时间单位相互抵消。对于额外的湿度或者水含量测量,残余气体计以及/或者水含量传感器下游的气体抽吸流中的至少需要安装一个湿度传感器,该传感器的位置为残余气体计的材料出口中。为了在测量期间准确参考压力和温度,建议为残余空气计配备温度和压力传感器或者相应的测量装置。为了防止气流中的传感器或者测量装置上出现冷凝,建议使传感器以及/或者传感器的周围温度略高于残余气体计和材料本身温度。
由于经处理的材料通常需要在较强的真空环境中进行脱气加工,因此本实用新型所建议的方法和由此而开发的设备为流入口和流出口提供了不同真空状态的可能性。如果对残余空气计,例如对真空铸造室制造了较低的真空度,就可以在加工过程中确定材料的相关残余气体含量。另一方面,如果施加比真空脱气处理流程更高的真空,则可以近似计算材料中存在的潜在残余气体含量。残余气体计还可以在相同或者更高的真空环境下作为额外的脱气装置使用。如果整个材料通过残余气体计,则残余气体计不仅可以作为测量装置,而且还可以作为后续脱气装置;在通过部分材料情况下作为部分材料的脱气装置。因此本实用新型所建议的方法不仅可以用于测量或者监测残余气体含量,同时据此进行质量记录之外,而且还可以用于改善材料的质量。
为了确保残余气体计适用于有沉淀趋势的未填充材料和填充材料,必须确保具有沉降趋势的更重的材料流出,并且当没有材料流过时残余气体计应该保持空转。可以通过残余气体计内部的最低点或接近最低点处的至少一个旁通孔来满足这一要求。旁通孔的尺寸设计应该确保,只有一部分引入的材料可以在其上部流动,而另一部分必须通过带有遮罩的溢流口逸出。此外,必须确保残余气体计的所有位置处的材料保持一种流速,不会使填料发生沉淀。为了使材料,特别是填料能够达到最低材料厚度,并且因此可以使材料中的最后残留的气体有机会逸出,材料穿过的间隙应该是可调节的。在使用圆形残残余气体计的情况下,例如可以通过圆筒中的孔来实现,并且该孔至少在部分区段上呈锥形延伸,定位在其中的材料分配器以轴向可移位的方式进行安装。通过移动材料分配器,可以在圆柱体的内壁和材料分配器(例如以分配盘的形式)之间改变形成的间隙,以适应特定的材料。建议调节单元应该带有位置显示,例如游标尺度,用于精确确定分配盘位置,并且因此确定材料薄膜的厚度。将残余气体计进行透明圆柱体壁设计是有利的,这样可以及时看到从何时起间隙过小,而造成残余气体内壁上的材料薄膜撕裂。为了使残余气体能够快速地从材料中逸出并且不受阻碍,必须产生与材料体量比例相符的尽可能大的表面,即例如产生尽可能薄的材料薄膜。可以采用适当的传感器测量和记录材料薄膜的厚度,以便进行监控。为了产生尽可能大的材料表面,根据材料的一致性情况,提出了诸如喷涂,滴流,旋涂,轧制,振动和刮削的方法建议,这些方法既可以用于材料的分配,又可以用于材料的进一步输送。对于大面积材料分布,建议采用随机填充,结构化装置或者涓流滤波器。
在运行期间,残余气体计的流入口和流出口必须始终充满材料,从而不会发生真空补偿,不会使残余气体通过连接口流出。在流出口处可以采用带遮盖的溢流口。然而,在这种解决方案中,必须借助于可以位于底部上的旁路来确保更重的材料部分排出。即使在静止或者使用后,也必须完全清空使用旁路的残余气体计。旁路的横截面尺寸在设计时必须确保,材料从旁路流出的量要少于材料从流入口流入的量。因此,旁路可以选择配备调整横截面的适配节流阀。
或者,建议将流出口设计为虹吸管。因此,在更长的停留时间内不会有任何材料留在虹吸管中并且沉淀,在最低的虹吸点处可以设计一个可关闭的流出口。旁路可以通过虹吸管分支处的阀门打开和关闭。然后,旁路将仅在较长的停留时间情况下使用,以移除虹吸管中的材料。虹吸管的必要扭结高度取决于设备和残余气体计之间可能实现的最大压力差。可以使用致动器代替旁通阀,其在必要时可以将软管或者波纹管弯制成虹吸管或者伸展到流出口内。此装置的设计方案是,可以使得软管长度进行补偿,例如由两个固定的滚轮和两个通过致动器移动的滚轮组成。为了在测量过程期间,使残余气体计中总是保持相同体量的材料,并且在气体空间内总是保持相同的体积,应该在流出口区域设计安装液位计,通过该装置进行控制(例如通过泵),确保始终保持材料水平的一致。
为了调试残余气体计,必须首先将内部空间(即气体空间)抽成真空状态。为了尽可能快地加以实施,并且对气体体积传感器或者气体质量传感器造成过多压力,应该为此情况设计一个较大抽吸通道,其在达到预定真空状态后关闭,使得随后抽取的所有气体可以通过气体传感器。残余气体计的通风也可以通过较大的吸取接口完成。如果吸取的气体质量流量差异大于气体质量计的测量范围,则建议平行地切换不同规格的气体质量计,并且仅让气体流过最适合的气体检测装置。例如,这可以通过打开或者关闭流入单个气体质量计阀门的方式来实现。
用于连续确定材料和残余气体质量的质量计,流量计或者称重装置是可以自由选择的,其确定的质量或者体积会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同时需要考虑规定的时间间隔和相应的密度以确定相应的材料质量。为了不会在设备可能出现的真空泄漏情况下使测量结果失真,建议在不使用料的情况下对相应真空环境预先测量,并且将测量数值存储为校正值,以便可以从后续的测量值中减去。除了这种泄漏测量之外,还可以用于与不含有残余气体含量材料相当的物料。特别是出于经济性解决方案的考虑,同时还建议通过在阀门关闭的时间间隔内确定来自可用气体空间的产品平均压力和压力增加,从而间接地进行残余气体测量。由于气体在阀门打开时间内也会发生扩散,但是这不会导致压力增加,所以在计算总气体量时,在关闭阀门通过压力升高所检测的气体量必须乘以因数1与阀门打开时间与阀门关闭时间的商。
用于关闭气体空间的自动可控阀门是实施此方法的先决条件。
为了在没有气体流量计的情况下连续地确定残余气体的流出,建议采用自动可调节的孔径,其可以通过控制元件改变横截面,使得在气体空间中始保持在预定的负压状态。根据孔的实际横截面,气体空间中的绝对压力以及孔口前后的压力差计算气体量。可变截面孔可以通过比例阀实现。

Claims (8)

1.一种液体物料和糊状物料的内嵌式残余气体含量测量装置,包括残余气体计(1),其特征在于:带有盖板(1.11)的空心体(1.3)包括流入口(1.1)、材料质量计(3)及其下游配备的材料分配器(1.4),遵循至少设计一个真空腔的原则,其中安装了材料导向和材料导流元件(1.10),与真空气体空间(5)连通,其中气体空间(5)具有抽吸通道(1.5)连接至少一个气体质量计(4)相连接,空心体(1.3)的底部(1.12)集成流出口(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物料和糊状物料的内嵌式残余气体含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残余气体计(1)将设计为脱气装置的最后一个真空充气部分,其借助于输送元件和材料质量计(3)与脱气装置连通,残余气体计(1)的真空腔通过带有气体质量计(4)的抽吸通道(1.5)也与脱气装置的腔体相连接,而流出口(1.1)处的残余气体计(1)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通过第二个材料质量计(3)和随后的多向阀进行封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物料和糊状物料的内嵌式残余气体含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残余气体计(1)的空心体(1.3)至少部分地由垂直布置的透明圆柱体(1.8)构成,在轴向区域中安装可移动的材料分配器(1.4)具有圆锥形结构(1.9),圆柱体(1.8)在顶部封闭,具有带有流入口(1.1)的盖板(1.11),并且在下方具有设计为漏斗形的内部结构,并且具有至少一个溢流流出口(1.2),带有遮罩(1.6)和旁路(1.7)位于其底部(1.12),同时盖板(1.11)中的材料分配器(1.4)可以轴向移动并且设有位置指示器,并且底部(1.12)可以选择设计为虹吸管,该虹吸管可以通过致动器变形,或者在虹吸管上配备带阀门的旁路(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物料和糊状物料的内嵌式残余气体含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入口(1.1)和所述流出口(1.2)设计为具有可变截面形式,并且具有至少一个的节流元件,所配备的材料导向和材料引导元件(1.10)与致动器连接,至少部分残余气体计(1)具有加热以及/或者冷却元件,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以及湿度和水含量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物料和糊状物料的内嵌式残余气体含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空心体(1.3)采用填充体造型的材料导流部件(1.10),以及/或者放置涓流过滤器以及拉希格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物料和糊状物料的内嵌式残余气体含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吸气管中介于气体空间(5)和真空发生器之间使用了压力控制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液体物料和糊状物料的内嵌式残余气体含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吸气管中的压力控制构件可以设计为可自动调节孔的形式,并且应该匹配横截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物料和糊状物料的内嵌式残余气体含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材料质量计(3)和气体质量计(4)可以通过具有控制器的共同评估单元(6)连接,并且连接至电子评估装置,并且同时连接真空泵,加热元件,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位置传感器,水平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以及阀门和致动器。
CN201921224063.XU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液体物料和糊状物料的内嵌式残余气体含量测量装置 Active CN2107200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24063.XU CN210720048U (zh)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液体物料和糊状物料的内嵌式残余气体含量测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24063.XU CN210720048U (zh)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液体物料和糊状物料的内嵌式残余气体含量测量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20048U true CN210720048U (zh) 2020-06-09

Family

ID=709331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24063.XU Active CN210720048U (zh)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液体物料和糊状物料的内嵌式残余气体含量测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2004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43720A (zh) * 2019-07-31 2019-09-17 海德里希(厦门)真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液体物料和糊状物料的内嵌式残余气体含量测量方法
CN114200981A (zh) * 2021-11-04 2022-03-18 金盛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蒸馏塔塔顶温度控制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43720A (zh) * 2019-07-31 2019-09-17 海德里希(厦门)真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液体物料和糊状物料的内嵌式残余气体含量测量方法
CN114200981A (zh) * 2021-11-04 2022-03-18 金盛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蒸馏塔塔顶温度控制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720048U (zh) 一种液体物料和糊状物料的内嵌式残余气体含量测量装置
CN104024808A (zh) 用于分配流体介质的方法
HUP9904153A2 (hu) Eszköz és eljárás szemcsés anyag bemérésére és ilyen eszközök sorozatából álló készülék
BRPI1104076A2 (pt) método para determinar a viscosidade de fluidos ou bebidas estruturalmente viscosas e dispositivo para determinar a viscosidade de fluidos ou bebidas estruturalmente viscosas
KR20080084659A (ko) 액체를 일정 유량으로 반복해 방출하기 위한 액체방출장치
RU2582486C1 (ru) Способ определения расходной характеристики гидравлического тракта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US3901653A (en) Liquid sampling device
DE3036294C2 (zh)
CA2293903C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real time liquid and gas phase flow rates
DE102008035349B4 (de) Anlage und Verfahren zur Abgabe von Flüssigkeit aus einem mehrere Kammern enthaltenden Tankwagen durch Schwerkraft
WO2015158764A1 (de) Dosierdifferenzialwaage zur flüssigkeitsdosierung
CN108303351A (zh) 液体在多孔或粉末状固体中吸入行为的测量方法及其装置
US3559463A (en) Viscometers
JP2017181491A (ja) 液体用流量計校正装置
CN109596181A (zh) 在线连续称重式矿浆多参数测控装置及方法
DE2922483A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volumetrischen messung von fluessigkeiten
DE3235405C2 (zh)
DE102018119715B3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Restgas- und Restfeuchtebestimmung an chargenweise aufbereiteten pastösen Massen und viskosen Flüssigkeiten
CN107754668A (zh) 一种用于土壤污染修复的一体化还原药剂混合配比装置
CN110243720A (zh) 一种液体物料和糊状物料的内嵌式残余气体含量测量方法
CN209205142U (zh) 一种药品检验配液装置
CN107843473A (zh) 多组分挥发性有机物重量法配气装置及配气方法
GB2059074A (en) Fluid flow measurement
US10627278B2 (en) Hydrostatic meter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tering fluids by using such a metering system
CN212432887U (zh) 一种稳定流速的涂料粘度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