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19821U - 环形真空发生器 - Google Patents

环形真空发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19821U
CN210719821U CN201921339067.2U CN201921339067U CN210719821U CN 210719821 U CN210719821 U CN 210719821U CN 201921339067 U CN201921339067 U CN 201921339067U CN 210719821 U CN210719821 U CN 2107198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communicated
vacuum generator
main body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3906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蒲友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Chang Ai Electronic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Chang Ai Electronic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Chang Ai Electronic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Chang Ai Electronic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3906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198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198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198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环形真空发生器,包括第一剖切面、排出口、射流入口、样品入口、第一密封圈、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射流通道、锥孔、内螺纹、锥头、外螺纹、第二密封圈、第五通道、第一孔道、第二孔道、第三孔道、第四孔道、卡口、固定孔、第二密封圈、螺丝孔;结构简单、体积小巧;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的主体和导流体耐受温度高、抗腐蚀;各零部件其成本低廉,制造简单,适合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环形真空发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态、液态物质取样领域,具体的涉及的是一种用于特殊环境(如高温高湿环境)下的获取气体、液态物质样品的环形真空发生器。
背景技术
真空发生器就是利用正压气源产生负压的一种新型,高效,清洁,经济,小型的真空元器件,这使得在有压缩空气的地方,或在一个气动系统中同时需要正负压的地方获得负压变得十分容易和方便。真空发生器广泛应用在工业自动化中机械,电子,包装,印刷,塑料及机器人等领域。真空发生器的传统用途是吸盘配合,进行各种物料的吸附,搬运,尤其适合于吸附易碎,柔软,薄的非铁,非金属材料或球型物体。在这类应用中,一个共同特点是所需的抽气量小,真空度要求不高且为间歇工作。真空发生器的抽吸机理和影响其工作性能因素的分析研究,对正负压气路的设计和选用有着不可忽视的实际意义。真空发生器快易优自动化选型有收录。在气体分析领域,为了获取样品气供分析设备检测,常用设备有泵、真空发生器等。由于泵是电子设备,只能工作在常温环境下,不能应用在高温高湿、粉尘大等恶劣环境下。真空发生器利用正压气源(通常为压缩空气)产生负压,通过负压来吸取被测环境中的样品气。真空发生器结构简单,体积小,价格低,安装方便,已经得到非常普遍的应用。真空发生器样式众多,各有其优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且耐受高温和腐蚀的真空发生器。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环形真空发生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结构复杂,体积较大和易堵塞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环形真空发生器,包括主体和导流体,所述主体和导流体采用不锈钢主体和不锈钢导流体;所述导流体能够连接于所述主体内部;所述主体包括第一剖切面;所述第一剖切面顶部沿水平方向由左向右依次开有与所述主体内部连通的排出口、射流入口和样品入口;所述主体一端开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通过进气通道与所述样品入口连通;所述主体内部开有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远离所述第一腔体的一端通过射流通道与所述射流入口连通;所述主体内部开有排出通道;所述排出通道与所述第二腔体远离所述第一腔体的一端连通;所述排出通道与所述排出口连通;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排出通道之间连通有锥孔;所述第二腔体靠近所述第一腔体的一端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主体一端通过连接有盖板将所述第一腔体密封;所述导流体包含螺纹段、密封段和锥头;所述螺纹段上设有与所述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所述密封段上套设有与第二腔体内壁密封连接的第二密封圈;所述锥头进入所述锥孔内后与所述锥孔同轴线且所述锥头外壁与所述锥孔内壁之间形成空腔并与排除通道连通;所述导流体上开有贯穿两端的第五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体呈柱体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腔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腔体的直径且所述第一腔体为半开口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通道包括第一孔道和第二孔道;所述第一孔道与所述第一腔体垂直连通,所述第一孔道与所述第二孔道垂直且所述第一孔道与所述第二孔道在主体内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排出通道包括第三孔道和第四孔道;所述第三孔道与所述锥孔远离所述第二腔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四孔道与所述第三孔道在所述主体内垂直连通;所述第四孔道远离所述第三孔道的一端与所述排出口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上靠近四周的位置开有若干螺丝孔;所述盖板通过第一密封圈与所述主体螺丝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体远离所述锥头的一端端面开有卡口。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靠近外圈的位置开有若干贯穿两侧的固定孔。
进一步的,所述排出口、射流入口和样品入口外圈分别内嵌有第二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排出口、射流入口和样品入口上分别连接有管道接头。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体积小巧。
(2)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的主体和导流体耐受温度高、抗腐蚀。
(3)本实用新型中各零部件其成本低廉,制造简单,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环形真空发生器的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环形真空发生器的主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环形真空发生器的导流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环形真空发生器的导流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环形真空发生器的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第一剖切面1、排出口3、射流入口4、样品入口5、第一密封圈6、第一腔体7、第二腔体9、射流通道13、锥孔10、内螺纹8、锥头19、外螺纹 17、第二密封圈18、第五通道21、第一孔道11、第二孔道12、第三孔道14、第四孔道15、卡口20、固定孔2、第二密封圈16、螺丝孔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环形真空发生器,请参阅图1、图2、图3、图 4和图5所示,包括主体和导流体,主体和导流体采用不锈钢主体和不锈钢导流体;导流体能够连接于主体内部;主体包括第一剖切面1;第一剖切面1顶部沿水平方向由左向右依次开有与主体内部连通的排出口3、射流入口4和样品入口5;主体一端开有第一腔体7;第一腔体7通过进气通道与样品入口5连通;主体内部开有与第一腔体7连通的第二腔体9;第二腔体9远离第一腔体7 的一端通过射流通道13与射流入口4连通;主体内部开有排出通道;排出通道与第二腔体9远离第一腔体7的一端连通;排出通道与排出口3连通;第二腔体9与排出通道之间连通有锥孔10;第二腔体9靠近第一腔体7的一端内壁设有内螺纹8;主体一端通过连接有盖板将第一腔体7密封;导流体包含螺纹段、密封段和锥头19;螺纹段上设有与内螺纹8匹配的外螺纹17;密封段上套设有与第二腔体9内壁密封连接的第二密封圈18;锥头19进入锥孔10内后与锥孔 10同轴线且锥头19外壁与锥孔10内壁之间形成空腔并与排除通道连通;导流体上开有贯穿两端的第五通道21。
需要说明的是,盖板的外形和尺寸与第一腔体7所在的主体一端的端面外形和尺寸相同,盖板置于主体该端面上,盖板上靠近四周的位置开有若干螺丝孔22,盖板通过第一密封圈6与主体螺丝连接。其第一腔体7、第五孔道21形成负压腔。由射流通道和空腔(锥头与锥孔之间)构成射流区。从射流入口通入高压气体/液体以后,在负压腔内形成负压,使气体/液态物质从样品入口进入负压腔内,再通过排出通道到排出口排出到主体外部。
为了使用结构简单、体积小巧,降低制造成本且制造简单,导流体呈柱体结构。
优选的,第一腔体7的直径大于第二腔体9的直径且第一腔体7为半开口结构,增强内部的负压程度,在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连接处为台面,进气通道与台面部分连通,不影响产品的流入。
为了更好的使产品流入负压腔,优选的,进气通道包括第一孔道11和第二孔道12;第一孔道11与第一腔体7垂直连通,第一孔道11与第二孔道12垂直且第一孔道11与第二孔道12在主体内连通。
为了更好的使产品流出,优选的,排出通道包括第三孔道14和第四孔道 15;第三孔道14与锥孔10远离第二腔体9的一端连通,第四孔道15与第三孔道14在主体内垂直连通;第四孔道15远离第三孔道14的一端与排出口3连通。
为了便于安装导流体,导流体远离锥头19的一端端面开有卡口20,便于使用工具旋转导流体。
优选的,主体靠近外圈的位置开有若干贯穿两侧的固定孔2,可使用螺栓穿过此固定孔2将主体固定在设备上。
优选的,排出口3、射流入口4和样品入口5外圈分别内嵌有第二密封圈 16,提高在使用时的密封性。使用时,只需要在外部设备的平面上与本实用新型的样品入口、射流入口、排出口对应设置孔道,再将本实用新型固定在外部设备上,即可与外部设备的孔道连通,排出口3、射流入口4和样品入口5上分别连接有管道接头。
本实用新型中,除密封圈为耐高温的塑料材质以外,其它材质均为不锈钢材质,整体耐受温度达到200℃以上。并且具有抗腐蚀的能力。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环形真空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和导流体;所述导流体能够连接于所述主体内部;所述主体包括第一剖切面;所述第一剖切面顶部沿水平方向依次开有与所述主体内部连通的排出口、射流入口和样品入口;
所述主体一端开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通过进气通道与所述样品入口连通;所述主体内部开有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远离所述第一腔体的一端通过射流通道与所述射流入口连通;所述主体内部开有排出通道;所述排出通道与所述第二腔体远离所述第一腔体的一端连通;所述排出通道与所述排出口连通;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排出通道之间连通有锥孔;所述第二腔体靠近所述第一腔体的一端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主体一端通过连接有盖板将所述第一腔体密封;
所述导流体包含螺纹段、密封段和锥头;所述螺纹段上设有与所述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所述密封段上套设有与第二腔体内壁密封连接的第二密封圈;所述锥头进入所述锥孔内后与所述锥孔同轴线且所述锥头外壁与所述锥孔内壁之间形成空腔并与排除通道连通;所述导流体上开有贯穿两端的第五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真空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体呈柱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真空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腔体的直径且所述第一腔体为半开口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真空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通道包括第一孔道和第二孔道;所述第一孔道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第一孔道与所述第二孔道且所述第一孔道与所述第二孔道在主体内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真空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通道包括第三孔道和第四孔道;所述第三孔道与所述锥孔远离所述第二腔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四孔道与所述第三孔道在所述主体内连通;所述第四孔道远离所述第三孔道的一端与所述排出口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真空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靠近四周的位置开有若干螺丝孔,所述盖板通过第一密封圈与所述主体螺丝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真空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体远离所述锥头的一端端面开有卡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真空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靠近外圈的位置开有若干贯穿两侧的固定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真空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口、射流入口和样品入口外圈分别内嵌有第二密封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真空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口、射流入口和样品入口上分别连接有管道接头。
CN201921339067.2U 2019-08-15 2019-08-15 环形真空发生器 Active CN2107198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39067.2U CN210719821U (zh) 2019-08-15 2019-08-15 环形真空发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39067.2U CN210719821U (zh) 2019-08-15 2019-08-15 环形真空发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19821U true CN210719821U (zh) 2020-06-09

Family

ID=709281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39067.2U Active CN210719821U (zh) 2019-08-15 2019-08-15 环形真空发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198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719821U (zh) 环形真空发生器
CN201373793Y (zh) 一种吸枪氦检漏仪
TW200537084A (en) Pressure sensor for fuel injection device
CN109060272A (zh) 一种车灯气密性检测设备
CN112157672A (zh) 一种环形槽真空吸盘
CN203738423U (zh) 悬臂式加工中心的真空吸附装置
CN209918529U (zh) 一种实验室万向排气罩
CN101706351A (zh) 快速吸枪装置
CN214583901U (zh) 一种新型气密检测装置
CN206740731U (zh) 一种气体在线监测系统的气路并联结构
CN215449170U (zh) 一种硫化氢气体检测仪
CN201322150Y (zh) 一种外套螺母
CN110132657B (zh) 气溶胶采样盒
CN211954290U (zh) 带阀门的超声水表流量管
CN201046554Y (zh) 振镜校正板真空吸附固定装置
CN209469912U (zh) 一种气浮旋转接头
CN210660776U (zh) 一种迷你型真空发生器
CN212300451U (zh) 一种弯管传感器取压结构
CN219805737U (zh) 一种新型cnc真空吸盘
CN219915546U (zh) 一种气体检测用气室
CN220084275U (zh) 一种医疗线束接头气密性测试工具
CN216746540U (zh) 气密性好的硅压阻式气体压力传感器
CN215524916U (zh) 一种用于压力表计量检测的装置
CN219038257U (zh) 气污分离装置
CN210198781U (zh) 一种简易校准粉尘采样器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