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19587U - 一种管道密封测试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道密封测试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19587U
CN210719587U CN201921888205.2U CN201921888205U CN210719587U CN 210719587 U CN210719587 U CN 210719587U CN 201921888205 U CN201921888205 U CN 201921888205U CN 210719587 U CN210719587 U CN 2107195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id
pipeline
valve
water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8820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88820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195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195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195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peline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道密封测试系统。它包括一系统集控器、一流体出口连接有流体输出通断连接管且流体回口连接有流体回流通断连接管的流体源组件及一流体入口通过第一流体管路与流体输出通断连接管相连通且通过第二流体管路与流体输出通断连接管的增压器,第二流体管路上设置有管压传感器,流体输出通断连接管上且沿流体的流动方向顺序地设置有流路单向止回阀和第一通断阀,流体回流通断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二通断阀。利用流体源组件可向工件循环管道输送诸如液体、气体等流体介质,以满足不同需要或不同工况的测试需求;利用管压传感器来实时检测管道压力并通过系统集控器来记录并保存压力数据,实现对压力测试作业的智能化、自动化的操控,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管道密封测试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管道密封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内部设置有循环管路的设备(如机车发动机、中央空调、注塑机、模具等设备的内部均设置有水路管道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在管道的内壁上产生大量的水垢吸附、沉沙沉积、乃至管道锈蚀等问题,从而引发管道的管径变窄、堵塞等,进而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及使用。因此,如何对管道进行及时地清洗以确保管道畅通是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
目前,为确保循环管路清洗作业的顺利完成,通常在清洗作业前还会对循环管路的密封性进行测试,业内通常的方式是采用手压压力泵或电动压力泵与循环管路连接并利用压力表来目测并判断管路是否存在泄漏的问题,然而,这种方式虽然操作步骤较为步简单,但却无法对管路进行准确的测试以判定管路是否通畅或者密封状态是否达到测试标准。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密封测试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管道密封测试系统,它包括:
一流体源组件,所述流体源组件的流体出口连接有流体输出通断连接管、流体回口连接有流体回流通断连接管,所述流体输出通断连接管上且沿流体的流动方向顺序地设置有流路单向止回阀和第一通断阀,所述流体回流通断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二通断阀,
一增压器,所述增压器的流体入口通过第一流体管路与流体输出通断连接管相连通并位于流路单向止回阀的上游、流体出口通过第二流体管路与流体输出通断连接管相连通并位于第一通断阀的下游,且所述第二流体管路上设置有管压传感器;
以及
一系统集控器,所述第一通断阀、第二通断阀和增压器分别与系统集控器作控制连接,所述管压传感器与系统集控器相连。
优选地,所述流体源组件包括:
一储水箱;
一回水过滤槽,所述回水过滤槽的进水口通过第一回水管路与流体回流通断连接管相对接、出水口通过第二回水管路连接储水箱的回水口;
一灌水水泵,所述灌水水泵的进水口通过第一出水管路连接储水箱的出水口、出水口通过第二出水管路与流体输出通断连接管相对接。
优选地,所述流体源组件还包括一储气罐,所述储气罐的出气口通过第一输气管路连接于流路单向止回阀和第一通断阀之间,所述第一输气管路上设置有第一电磁开关阀,所述第一电磁开关阀与系统集控器作控制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通断阀和第二通断阀均为气动切断阀;
所述储气罐的出气口连接有第二输气管路,所述第二输气管路上设置有第一三通电磁阀,所述第一三通电磁阀的一个出口通过第三输气管路同时连接第一通断阀和第二通断阀的启动腔室、另一个出口通过第四输气管路同时连接第一通断阀和第二通断阀的闭合腔室,所述第一三通电磁阀与系统集控器作控制连接。
优选地,所述增压器包括一气液增压缸和一缓冲气瓶,所述气液增压缸的进水口与第一流体管路相连通、出水口与第二流体管路相连通、前进腔室连接有第五输气管路、后退腔室连接有第六输气管路,所述缓冲气瓶的瓶口与第五输气管路相连通,所述第五输气管路和第六输气管路同时通过一第二三通电磁阀与储气罐的出气口相连,且所述第二三通电磁阀与系统集控器作控制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流体管路和第二流体管路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电磁开关阀,所述第二电磁开关阀与系统集控器作控制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出水管路上且邻近灌水水泵的位置设置有一与系统集控器相连的流量传感器;所述流体回流通断连接管上还设置有一与系统集控器相连的液位感应器。
优选地,所述灌水水泵的出水口与储水箱之间还连接有一旁路回水管路上设置有一受控于系统集控器的节流阀。
优选地,所述回水过滤槽包括一出水口与第二回水管路相连通的回水槽体、一连接于回水槽体的进水口与第一回水管路之间的磁棒水处理过滤器、一装设于回水槽体的槽体内的海绵过滤器以及一装设于回水槽体的出水口上的过滤网器。
优选地,它还包括一主机壳体,所述增压器和流体源组件均装设于主机壳体内,所述流体输出通断连接管的端部和流体回流通断连接管的端部均贯穿于主机壳体的后壁面分布,所述系统集控器包括嵌装于主机壳体的前壁面上的人机交互显示屏以及装设于主机壳体内的PLC集控器,所述人机交互显示屏、第一通断阀、第二通断阀和增压器分别与PLC集控器作控制连接。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在系统集控器的控制下,可利用流体源组件可向工件循环管道输送诸如液体、气体等流体介质,并利用管压传感器来实时检测管道压力并通过系统集控器来记录并保存压力数据,从而通过执行通气、灌水、加压、保压及排水等作业工序来完成对工件循环管道的密封性能的准确测试,实现对压力测试作业的智能化、自动化的操控,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系统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执行管道通气作业时的管路导通参考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执行循环灌水作业时的管路导通参考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执行管道加压作业时的管路导通参考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执行管道保压作业时的管路导通参考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形成的测试机的结构参考示意图(一);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形成的测试机的结构参考示意图(二);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实际应用时的结构布局参考示意图(一);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实际应用时的结构布局参考示意图(二);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回水过滤槽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道密封测试系统,它包括:
一流体源组件,主要作为整个系统的流体供给回收载体来使用以便向工件循环管道内提供诸如气体、液体或气液混合体等流体介质;流体源组件的流体出口连接有流体输出通断连接管E21、流体回口连接有流体回流通断连接管E22,在流体输出通断连接管E21上且沿流体的流动方向顺序地设置有流路单向止回阀F21和第一通断阀C21,在流体回流通断连接管E22上则设置有第二通断阀C22,
一增压器,主要用于辅助流体源组件来增加工件循环管道内的压力以便进行压力测试;增压器的流体入口通过第一流体管路L201与流体输出通断连接管E21相连通并位于流路单向止回阀F21的上游、流体出口通过第二流体管路L202与流体输出通断连接管E21相连通并位于第一通断阀C21的下游,并且在第二流体管路L202上设置有管压传感器G21;
以及
一系统集控器,主要作为整个系统的中央控制器件来使用(其可根据实际情况主要以具有编程功能的MCU单片机或者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即:PLC控制器)等作为核心元件以便于对整个系统的各种受控元件进行统一的控制;其中,第一通断阀C21、第二通断阀C22和增压器分别与系统集控器作控制连接,而管压传感器G21则与系统集控器相连。
由此,在利用整个系统对工件循环管道进行管道密封测试时,可利用流体输出通断连接管E21的端部和流体回流通断连接管E22的端部分别与工件循环管道的两端进行对接(当然,在实际应用时,可在通断连接管的端部设置诸如开关阀等阀门以便在系统闲置时来封闭系统的管路端口),而后利用系统集控器可首先对第一通断阀C21和第二通断阀C22作开启控制使流体源组件的出口和回口分别与对应的通断连接管相导通并最终与工件循环管道构成类似于闭环环路的管路,从而利用流体源组件向工件循环管道内充入流体介质并且在工件循环管道通畅的情况下使流体介质回流至流体源组件,在此过程中利用管压传感器G21来实时检测管道的流体压力(若管道压力大于上限值,如预先设定上限值为0.4Mpa,则系统集控器发出管道堵塞的报警提示以便关闭整个系统,从而对工件循环管道进行疏通处理;若管道压力小于上限值且能够保持一定时长,如5S以上,则证明工件循环管道处于通常状态);随后,系统集控器再控制增压器启动并关闭第一通断阀C21和C22,以便通过第一流体管路L201和第二流体管路L202向工件循环管道内继续充入流体介质,从而实现对工件循环管道的加压处理,当管压传感器G21检测到的管压邻近设定的加压上限值时(如2.0Mpa),系统集控器再关闭增压器,使系统进行保压状态,此时若管压传感器G21检测到的管道压力稳定在某一压力值且维持一定时长时,则证明工件循环管道不存在泄漏点,否则则说明工件循环管道存在泄漏点,从而为管道的密封性或泄漏点检查提供支持;在整个测试过程中,可利用系统集控器来实时记载管压传感器G21所检测的信号数据,从而为生成诸如管道密封测试报告等提供数据支持。
为优化整个系统的结构,尤其是能够以水等液体作为流体介质来实现对管道的密封测试功能,本实施例的流体源组件包括储水箱T2、回水过滤槽和灌水水泵B2;其中,回水过滤槽的进水口通过第一回水管路L203与流体回流通断连接管E22相对接、出水口通过第二回水管路L204连接储水箱T2的回水口;灌水水泵B2的进水口通过第一出水管路L205连接储水箱T2的出水口、出水口通过第二出水管路L206与流体输出通断连接管E21相对接。由此,可利用灌水水泵B2为流体介质在相应管道或管路内的流通提供压力,利用回水过滤槽对回流的混合流体(如水或水与管道内的杂质所构成的混合物)进行过滤使水回流至储水箱T2内,而杂质则存留于回水过滤槽内,从而实现对流体介质的循环利用。
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优化整个系统的功能,本实施例的流体源组件还包括一储气罐P2,储气罐P2的出气口通过第一输气管路S201连接于流路单向止回阀F21和第一通断阀C21之间,第一输气管路S201上设置有第一电磁开关阀D201(其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多个,以便于增强对第一输气管路S201 的通断的控制能力),第一电磁开关阀D201与系统集控器作控制连接。由此,在向工件循环管道内灌水前(即:未启动灌水水泵B1和增压器,但已启动第一通断阀C21和第二通断阀C22的情况下),可通过系统集控器打开第一电磁开关阀D201,使储气罐P2内的压缩气体经由第一输气管路S201灌入工件循环管道内(即:管道通气作业),此时通过管压传感器G21来检测管道压力,若管道压力大于上限值则说明管道存在堵塞情况,需要进行手动疏通处理;若管道压力小于上限值并稳定在一定压力值时,则说明管道的畅通的,可以进行后续的灌水测试等作业工序。
为保证整个系统相关阀门反应的速度,实现系统模式的快速变换,本实施例的第一通断阀C21和第二通断阀C22均为气动切断阀;储气罐P2的出气口连接有第二输气管路S202,第二输气管路S202上设置有第一三通电磁阀 D202,第一三通电磁阀D202的一个出口通过第三输气管路S203同时连接第一通断阀C21和第二通断阀C22的启动腔室、另一个出口通过第四输气管路 S204同时连接第一通断阀C21和第二通断阀C22的闭合腔室,第一三通电磁阀D202与系统集控器作控制连接。由此,系统集控器可通过对第一三通电磁阀D202的控制来间接地实现对第一通断阀C21和第二通断阀C22的控制,在第一三通电磁阀D202开启的情况下可迅速利用压缩气体实现对第一通断阀 C21和第二通断阀C22的同步开启或关闭控制。
为最大限度地提升整个系统的性能,尤其是保证系统对工件循环管道进行加压作业时,防止过度加压,本实施例的增压器包括一气液增压缸Z21和一缓冲气瓶Z22,其中,气液增压缸Z21的进水口与第一流体管路L201相连通、出水口与第二流体管路L202相连通、前进腔室连接有第五输气管路S205、后退腔室连接有第六输气管路S206,缓冲气瓶Z22的瓶口与第五输气管路 S205相连通,第五输气管路S205和第六输气管路S206同时通过一第二三通电磁阀D203与储气罐P2的出气口相连,且第二三通电磁阀D203与系统集控器作控制连接。由此,在对工件循环管道进行加压作业时,可通过第五输气管路S205向气液增压缸Z21的前进腔室内进行充气使经由第一流体管路L201 输送的水能够经由气液增压缸Z21和第二流体管路L202向工件循环管道内输水以完整加压作业,在此过程中,可利用缓冲气瓶Z22对压缩气体的存放来保证加压的压力稳定升高,当管压传感器G21检测到的管压达到上限值后,即可通过对第二三通电磁阀D203的控制通过第六输气管路S206向气压增压缸Z2的后退腔室充气,从而结束管道加压作业。
为实现对第一流体管路L201和第二流体管路L202的通断控制,以便于顺畅且有序地完成对管道的通气、灌水、加压及保压等作业,在两个流体管路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电磁开关阀D204(需要指出的是,管压传感器 G21位于对应的第二电磁开关阀D204的下游),而第二电磁开关阀D204与系统集控器作控制连接。由此,在利用储气罐P2对工件循环管道进行通气时可预先关闭第二电磁开关阀D204,从而防止气体经由第二流体管路L202发生回流;在对工件循环管道进行灌水时,则可在启动灌水水泵B2后同步开启第二电磁开关阀D204;在对工件循环管道进行加压时则可关闭第一流体管路L201 上的第二电磁开关阀D204并开启第二流体管路L202上的第二电磁开关阀 D204;在对工件循环管道进行保压时则可同时关闭所有的第二电磁开关阀 D204。
为丰富整个系统的实用功能,在第一出水管路L205上且邻近灌水水泵B2 的位置设置有一与系统集控器相连的流量传感器G22;同时在流体回流通断连接管E22上还设置有一与系统集控器相连的液位感应器G23。由此,可利用流量传感器G22实现对整个系统的水流量的检测,而利用液位感应器G23则可对水流的水流进行液位检测,以便为对工件循环管道的排水作业创造条件。
为辅助灌水水泵B2对输出的水进行流量控制或者完成对水的回收,在灌水水泵B2的出水口与储水箱T2之间还连接有一旁路回水管路L207上设置有一受控于系统集控器的节流阀C23。
为实现对经由工件循环管道内回流的混合流体的过滤,从而实现对水的充分回收再利用,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回水过滤槽包括一出水口与第二回水管路L204相连通的回水槽体H21、一连接于回水槽体H21的进水口与第一回水管路L203之间的磁棒水处理过滤器H22、一装设于回水槽体H21的槽体内的海绵过滤器(图中未示出)以及一装设于回水槽体H21的出水口上的过滤网器H23。由于在对工件循环管道进行通气、灌水、加压、保压、排水等系列作业过程中,从工件循环管道排出的流体难免会夹杂诸如沉沙、铁锈、水垢等杂质,故可首先利用磁棒水处理过滤器H22来吸附磁性异物或粉末,再利用海绵过滤器来滤除各种没有磁性的异物,随后再通过过滤网器H23(其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筛孔为0.2mm的过滤网)来滤除剩余的异物,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对水的清洁回收。
另外,依据不同的使用方式,本实施例的系统可以采用分散式的管路布置方式预先设置于作业场所内,但作为优选方案,为增强系统的移动性能以使其能够以独立的机器设备的形式存在并使用(即:依本实施例的密封测试系统形成如图6和图7所示的管道密封测试机),可利用一带有车轮的主机壳体J21将增压器和流体源组件均装设于主机壳体J21内,而流体输出通断连接管E21的端部和流体回流通断连接管E22的端部均贯穿于主机壳体J21的后壁面分布;而系统集控器则包括嵌装于主机壳体J21的前壁面上的人机交互显示屏J22、工作状态指示灯、启闭及模式转换按钮、装设于主机壳体J21 内的PLC集控器等以便于为便于对整个测试机进行操控;人机交互显示屏J22、第一通断阀C21、第二通断阀C22和增压器分别与PLC集控器作控制连接;同时,还可在主机壳体J21上设置诸如换气扇J23等辅助部件以便对主机壳体 J21内的电子元件或者产热器件等进行实时散热。当然,在对测试机进行具体结构设计时,可参考图8和图9对主机壳体J21内的管路和相应器件进行结构布局。
基于整个系统的结构及功能,可参考如下方式对整个系统进行具体的设计(如系统集控器可参考如下方式进行相应的程序编辑)或使用,具体为:
在对工件循环管道进行测试前,可利用诸如快速接头等管道连接部件将流体输出通断连接管E21和流体回流通断连接管E22与工件循环管道的两端进行对接,并同时开启管压传感器G21、流量传感器G22和液位感应器G23等,而后依序执行下述作业步骤:
1、管道通气作业(此作业工序主要是对工件循环管道是否通畅进行测试,以便为是否执行后续操作提供支持)
如图2所示,系统集控器输出控制信号首先开启第一三通电磁阀D202以控制第一通断阀C21和第二通断阀C22打开,而后再开启第一电磁开关阀 D201;正常情况下,储气罐P2输出的压缩空气经由第一输气管路S201、流体输出通断连接管E21、工件循环管道、流体回流通断连接管E22和第一回水管路L203回流至回水过滤槽;在此过程中,若管压传感器G21所检测的压力超过上限值(如:0.4Mpa)并且保持5秒以上,则系统集控器可通过诸如人机交互显示屏J22或工作状态指示灯等输出报謷提示并且晢停系统运作(此时需要操作人员对此工件循环管道进行疏通处理或者更换另一个工件循环管道);若检测的压力没有超过上限值则在在系统持续运作一定时长(如:10s) 后,系统集控器记录此时的压力值(即:通气压力),而后执行下一作业工序。
2、循环灌水作业
如图3所示,系统集控器输出控制信号首先开启第一三通电磁阀D202以控制第一通断阀C21和第二通断阀C22打开,而后开启灌水水泵B2和所有第二电磁开关阀D204;此时灌水水泵B2输出的水流在经过流量传感器G22后会分为两路:一路直接经由流体输出通断连接管E21进入工件循环管道,另一路则经由第一流体管路L201进入气液增压缸Z21内并在气液增压缸Z21在满水后,水流在经由第二流体管路L202和管压传感器G21进入流体输出通断连接管E21;两路水流从工件循环管道内流出后回流至回水过滤槽,并经过滤后使相对洁净的水最终回流至储水箱T2内;在此过程中,利用流量传感器G22 测量出稳定的流量数据,并利用管压传感器G21测出稳定的压力数据,系统集控器在记录并保存相关数据后,停止系统运行,等待执行下一作业工序。
3、管道加压作业
如图4所示,系统集控器输出控制信号首先开启第一三通电磁阀D202以控制第一通断阀C21和第二通断阀C22关闭,然后开启灌水水泵B2和所有第二电磁开关阀D204(此时,需硧保整个闭环管路的压力控制在一定压力值,如0.3Mpa);待一定时长(如5s)后,再关闭灌水水泵B2和第一流体管路L201 上的第二电磁开关阀D204,随后第二三通电磁阀D203以使第五输气管路S205 导通,从而使储气罐P2内的压缩空气首先进入缓冲气瓶Z22内,待缓冲气瓶 Z22满气后,再进入气液增压缸Z21的前进方向的气缸室内,此时闭环水路的水压会逐浙上升(因为缓冲气瓶Z22的压力是稳定上升的)到设定的上限值 (如2.0Mpa)后,通过对第二三通电磁阀D203的控制使第六输气管路S206 导通,从而使压缩气体进入气液增压缸Z21的退回方向的气缸室内(如此,可避免过度加压过头),系统执行下一作业工序;如:加压不成功(即证明工件循环管道内的某些位置出现了漏水情况)且累计加压时间超过预定时间 (如:60s)后还是压力没达到上限值,集控器输出报警提示(此时需手动硧认是否进行下一步运作)。
4、管道保压作业
如图5所示,系统集控器输出控制信号开启关闭所有阀门并开启计时运作(计时总周期一般可设定在180秒,且保圧上限值设定为2Mpa、下限值为 1.8MPa),此时,如在计时周期内圧力下降超过下限值,则系统集控器输出报警提示(此时需手动确认是否进行下一步运作),否则,则默认此次测试合格并记录相关数据,而后执行下一作业工序。
5、排水作业
系统集控器输出控制信号以开启所有第二电磁开关阀D204,待一定时长 (如:3s)后关闭,而后开启第一三通电磁阀D202以控制第一通断阀C21和第二通断阀C22打开,待一定时长(如5s)后,再开启第一电磁开关阀(D201) 以利用气体将整个管道的积水排掉;此时,可利用流量传感器G23来检测管道内的水流量,从而判定积水是否全部排掉;最后,系统停止运作;密封测试作业结束,系统集控器记录相关数据以便出具相关检测报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管道密封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一流体源组件,所述流体源组件的流体出口连接有流体输出通断连接管(E21)、流体回口连接有流体回流通断连接管(E22),所述流体输出通断连接管(E21)上且沿流体的流动方向顺序地设置有流路单向止回阀(F21)和第一通断阀(C21),所述流体回流通断连接管(E22)上设置有第二通断阀(C22),
一增压器,所述增压器的流体入口通过第一流体管路(L201)与流体输出通断连接管(E21)相连通并位于流路单向止回阀(F21)的上游、流体出口通过第二流体管路(L202)与流体输出通断连接管(E21)相连通并位于第一通断阀(C21)的下游,且所述第二流体管路(L202)上设置有管压传感器(G21);
以及
一系统集控器,所述第一通断阀(C21)、第二通断阀(C22)和增压器分别与系统集控器作控制连接,所述管压传感器(G21)与系统集控器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密封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源组件包括
一储水箱(T2);
一回水过滤槽,所述回水过滤槽的进水口通过第一回水管路(L203)与流体回流通断连接管(E22)相对接、出水口通过第二回水管路(L204)连接储水箱(T2)的回水口;
一灌水水泵(B2),所述灌水水泵(B2)的进水口通过第一出水管路(L205)连接储水箱(T2)的出水口、出水口通过第二出水管路(L206)与流体输出通断连接管(E21)相对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道密封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源组件还包括一储气罐(P2),所述储气罐(P2)的出气口通过第一输气管路(S201)连接于流路单向止回阀(F21)和第一通断阀(C21)之间,所述第一输气管路(S201)上设置有第一电磁开关阀(D201),所述第一电磁开关阀(D201)与系统集控器作控制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管道密封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断阀(C21)和第二通断阀(C22)均为气动切断阀;
所述储气罐(P2)的出气口连接有第二输气管路(S202),所述第二输气管路(S202)上设置有第一三通电磁阀(D202),所述第一三通电磁阀(D202)的一个出口通过第三输气管路(S203)同时连接第一通断阀(C21)和第二通断阀(C22)的启动腔室、另一个出口通过第四输气管路(S204)同时连接第一通断阀(C21)和第二通断阀(C22)的闭合腔室,所述第一三通电磁阀(D202)与系统集控器作控制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管道密封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器包括一气液增压缸(Z21)和一缓冲气瓶(Z22),所述气液增压缸(Z21)的进水口与第一流体管路(L201)相连通、出水口与第二流体管路(L202)相连通、前进腔室连接有第五输气管路(S205)、后退腔室连接有第六输气管路(S206),所述缓冲气瓶(Z22)的瓶口与第五输气管路(S205)相连通,所述第五输气管路(S205)和第六输气管路(S206)同时通过一第二三通电磁阀(D203)与储气罐(P2)的出气口相连,且所述第二三通电磁阀(D203)与系统集控器作控制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管道密封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体管路(L201)和第二流体管路(L202)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电磁开关阀(D204),所述第二电磁开关阀(D204)与系统集控器作控制连接。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道密封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水管路(L205)上且邻近灌水水泵(B2)的位置设置有一与系统集控器相连的流量传感器(G22);所述流体回流通断连接管(E22)上还设置有一与系统集控器相连的液位感应器(G23)。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道密封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水水泵(B2)的出水口与储水箱(T2)之间还连接有一旁路回水管路(L207)上设置有一受控于系统集控器的节流阀(C23)。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道密封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过滤槽包括一出水口与第二回水管路(L204)相连通的回水槽体(H21)、一连接于回水槽体(H21)的进水口与第一回水管路(L203)之间的磁棒水处理过滤器(H22)、一装设于回水槽体(H21)的槽体内的海绵过滤器以及一装设于回水槽体(H21)的出水口上的过滤网器(H23)。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密封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主机壳体(J21),所述增压器和流体源组件均装设于主机壳体(J21)内,所述流体输出通断连接管(E21)的端部和流体回流通断连接管(E22)的端部均贯穿于主机壳体(J21)的后壁面分布,所述系统集控器包括嵌装于主机壳体(J21)的前壁面上的人机交互显示屏(J22)以及装设于主机壳体(J21)内的PLC集控器,所述人机交互显示屏(J22)、第一通断阀(C21)、第二通断阀(C22)和增压器分别与PLC集控器作控制连接。
CN201921888205.2U 2019-11-04 2019-11-04 一种管道密封测试系统 Active CN2107195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88205.2U CN210719587U (zh) 2019-11-04 2019-11-04 一种管道密封测试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88205.2U CN210719587U (zh) 2019-11-04 2019-11-04 一种管道密封测试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19587U true CN210719587U (zh) 2020-06-09

Family

ID=709342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88205.2U Active CN210719587U (zh) 2019-11-04 2019-11-04 一种管道密封测试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195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66641B (zh) 液压系统高低压复合在线循环冲洗和试压装置
CN103915124A (zh) 核电站常规岛除盐水分配系统全停检修方法
CN110788095B (zh) 一种多功能管道清洗机
CN210719587U (zh) 一种管道密封测试系统
CN202301289U (zh) 液压系统高低压复合在线循环冲洗和试压装置
CN206867815U (zh) 一种双通道y型过滤器结构
CN103573752B (zh) 一种用于液压系统的含气量在线检测装置
CN206440442U (zh) 一种容器检漏装置
CN111458084A (zh) 净水器的检测设备及采用该设备的净水器检测方法
CN104165739A (zh) 采用集热器流道立式自动试压机进行试压的方法
CN108626578A (zh) 无回流口的储罐虹吸口自动脱水回流系统及方法
CN107063778B (zh) 一种丙烯在线内循环式密闭采样系统及方法
CN204062323U (zh) 管道疏通及测漏装置
CN201016837Y (zh) 汽车液压方向机检测台的方向机内漏检测结构
CN213516218U (zh) 一种用于阀门气密性测试的装置
CN105466652A (zh) 一种隔膜阀检测装置
CN209416683U (zh) 涡轮增压器核心件的检测装置
CN214583908U (zh) 一种管道死水段密封测试机
CN211217870U (zh) 一种管道清洗水路灌通系统
CN210802818U (zh) 一种气体泄漏检测装置
CN209559444U (zh) 一种管道或模具水路智能测漏测压测流系统
CN206563179U (zh) 无回流口的储罐虹吸口自动脱水回流系统
CN204486367U (zh) 全自动化学药液供液和补液系统
CN209166820U (zh) 多功能塑料阀门疲劳试验机
CN208334083U (zh) 橡胶胶管在线高压定压测试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