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13438U - 一种便于吊装的预制叠合楼板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吊装的预制叠合楼板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13438U
CN210713438U CN201921326844.XU CN201921326844U CN210713438U CN 210713438 U CN210713438 U CN 210713438U CN 201921326844 U CN201921326844 U CN 201921326844U CN 210713438 U CN210713438 U CN 2107134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inforcing
rib
floor slab
welded
transver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2684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思明
刘俊东
范阿龙
刘海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Shengyuan Assembly Bui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Shengyuan Assembly Bui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Shengyuan Assembly Bui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Shengyuan Assembly Bui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2684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134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134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134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inforcement Elements For Build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吊装的预制叠合楼板构件。包括内筋网;还包括并列设置的三个金属桁架,各金属桁架等间距设置并均与横向钢筋平行;金属桁架包括位于顶部的顶部横筋以及位于底部两侧的底部横筋,在顶部横筋的两侧与两个底部横筋之间焊接固定有多个侧部支筋;还包括第一补强排筋、第二补强排筋和第三补强排筋,第一补强排筋和第三补强排筋分位于内筋网的一组对角位置并均与内筋网焊接固定、第二补强排筋位于内筋网的中部位置并与内筋网焊接固定;还包括第一吊环和第二吊环,两者均与内筋网焊接固定;在内筋网和各补强排筋的外侧一体浇筑有混凝土形成楼板本体。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吊装的预制叠合楼板构件,同时具备更高的结构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吊装的预制叠合楼板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吊装的预制叠合楼板构件。
背景技术
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称为装配式建筑。近年来随着建筑技术的进步以及建筑理念的发展,装配式建筑以其诸多优点而得到了推广。1、大量的建筑部品由车间生产加工完成,现场大量的装配作业,比原始现浇作业大大减少;2、采用建筑、装修一体化设计、施工,理想状态是装修可随主体施工同步进行;3、设计的标准化和管理的信息化,构件越标准,生产效率越高,相应的构件成本就会下降,配合工厂的数字化管理,整个装配式建筑的性价比越来越高;4、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5、节能环保。随着技术的技术以及环保理念的加深,装配式建筑必将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叠合楼板是由预制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叠合楼板整体性好,板的上下表面平整,便于饰面层装修,适用于对整体刚度要求较高的高层建筑和大开间建筑。现有的叠合楼板一般包括内筋网,在内筋网的外部浇筑有混凝土,通常情况下叠合楼板的厚度在40-60mm,跨度在4-6m最大跨度达到9m,因此叠合楼板是一种大跨度小厚度的建筑楼板,对其结构强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实际施工中发现,现有的叠合楼板并不便于运输。由于叠合楼板整体厚度较小,因此在不恰当的吊装方式下容易导致叠合楼板的结构强度受到破坏。在较高层的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叠合楼板通常需要进行长距离的吊装移动并最终安装到位,因此在吊装过程中需要进行稳定性方面的额外控制,令叠合楼板在吊装移动的整个路径上无论是保持姿态还是移动路线都可控。现有的叠合楼板并不能达到上述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便于吊装的预制叠合楼板构件,同时具备更高的结构强度,保证吊装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以及结构不被破坏。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吊装的预制叠合楼板构件包括由多条纵向钢筋和多条横向钢筋构成的内筋网,纵向钢筋与横向钢筋在交叉的位置接触并焊接固定;还包括并列设置的三个金属桁架,各金属桁架等间距设置并均与横向钢筋平行;金属桁架包括位于顶部的顶部横筋以及位于底部两侧的底部横筋,在顶部横筋的两侧与两个底部横筋之间焊接固定有多个侧部支筋,侧部支筋成W形布置,底部横筋位于纵向钢筋的下方并与纵向钢筋焊接固定;还包括第一补强排筋、第二补强排筋和第三补强排筋,第一补强排筋和第三补强排筋分位于内筋网的一组对角位置并均与内筋网焊接固定、第二补强排筋位于内筋网的中部位置并与内筋网焊接固定;还包括第一吊环和第二吊环,两者均与内筋网焊接固定,第一吊环位于第一补强排筋与第二补强排筋之间,第二吊环位于第二补强排筋与第三补强排筋之间;在内筋网和各补强排筋的外侧一体浇筑有混凝土形成楼板本体,在楼板本体的表面浇筑成型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吊环位于第一凹槽内,第二吊环位于第二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合理的便于吊装的预制叠合楼板构件,与现有的叠合楼板相比,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楼板本体的内筋网上设置三道并列的金属桁架,并设置各金属桁架与内筋网焊接固定,进一步加强了叠合楼板整体的结构强度。通过在楼板本体上设置三组补强排筋,直接提升了内筋网的结构强度,也提升了浇筑成型的楼板本体的强度,因此更能够抵抗磕碰作用导致的破坏。通过设置第一吊环和第二吊环,在楼板本体的中部位置提供了两个主要的吊点,吊装设备的吊索便于与上述两个吊环进行连接固定,因此提升了叠合楼板构件吊装移动和吊装安装时的便利性。三个金属桁架也可以作为辅助吊装的部件,通过在金属桁架上的合适位置选定几个辅助的吊点(通常为4个)并连接辅助吊索对本叠合楼板进行辅助吊运,因此吊运过程更加稳定可控,能够保证叠合楼板在吊运过程中的姿态以及吊运路径,防止出现意外。
优选地:第一吊环和第二吊环两者均采用钢筋段弯折成型,整体为“几”字形,中部成倒置的U形形状构成吊挂部,两侧的杆体沿横向钢筋的中心线向两侧延伸;第一吊环一侧的杆体与接触的纵向钢筋及第一补强排筋焊接固定、另一侧的杆体与接触的纵向钢筋及第二补强排筋焊接固定,第二吊环一侧的杆体与接触的纵向钢筋及第三补强排筋焊接固定、另一侧的杆体与接触的纵向钢筋及第二补强排筋焊接固定。
优选地:第一吊环和第二吊环两者各自两侧杆体的外端均弯折形成挂钩,挂钩勾挂在附近的一根纵向钢筋上。
优选地:在楼板本体上还一体浇筑有两个管状预埋件,管状预埋件为金属材质,在其外壁上设有防脱凸棱;在楼板本体的表面还设有两个第三凹槽,两个管状预埋件分位于两个第三凹槽内,其上端与第三凹槽的槽底平齐、下端与楼板本体的下表面平齐。
优选地:第一补强排筋、第二补强排筋和第三补强排筋三者各自包括并列的三根独立的补强钢筋段,补强钢筋段等间距设置,与纵向钢筋平行并与横向钢筋和金属桁架焊接固定。
优选地:混凝土浇筑至各金属桁架的中部位置,令每个金属桁架的顶部横筋及侧部支筋的中上部露出。
优选地:金属桁架的侧部支筋为钢筋料段,其上端与顶部横筋焊接固定、下端与底部横筋的内侧焊接固定。
优选地:在楼板本体的板体下表面上还设有多个PVC灯盒,各PVC灯盒的主体部分一体浇筑在楼板本体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配筋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吊环与内筋网配合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吊环与内筋网配合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中金属桁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3中金属桁架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中A-A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楼板本体;1-1、第一凹槽;1-2、第二凹槽;1-3、第三凹槽;1-4、管状预埋件;2、纵向钢筋;2-1、弯钩;3、金属桁架;3-1、顶部横筋;3-2、侧部支筋;3-3、底部横筋;4、横向钢筋;5、第二吊环;6、PVC灯盒;7、第一吊环;8、第一补强排筋;9、第二补强排筋;10、第三补强排筋;11、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见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的便于吊装的预制叠合楼板构件包括由多条纵向钢筋2和多条横向钢筋4构成的内筋网,纵向钢筋2与横向钢筋4在交叉的位置接触并焊接固定。如图3中所示,纵向钢筋2是指沿叠合楼板的宽度方向布置的钢筋,横向钢筋4是指沿叠合楼板的长度方向布置的钢筋,纵向钢筋2与横向钢筋4编织成网状构成了内筋网,纵向钢筋2位于横向钢筋4的上方。纵向钢筋2与横向钢筋4可以选取为圆钢或者螺纹钢。
还包括并列设置的三个金属桁架3,各金属桁架3等间距设置并均与横向钢筋4平行,三个金属桁架3在内筋网的中部提供加强作用。
金属桁架3包括位于顶部的顶部横筋3-1以及位于底部两侧的底部横筋3-3,在顶部横筋3-1的两侧与两个底部横筋3-3之间焊接固定有多个侧部支筋3-2,侧部支筋3-2成W形布置,底部横筋3-3位于纵向钢筋2的下方并与纵向钢筋2焊接固定。
本实施例中,金属桁架3的侧部支筋3-2为钢筋料段,其上端与顶部横筋3-1焊接固定、下端与底部横筋3-3的内侧焊接固定。
本实施例中,混凝土浇筑至各金属桁架3的中部位置,令每个金属桁架3的顶部横筋3-1及侧部支筋3-2的中上部露出。
请参见图3,还包括第一补强排筋8、第二补强排筋9和第三补强排筋10,第一补强排筋8和第三补强排筋10分位于内筋网的一组对角位置并均与内筋网焊接固定、第二补强排筋9位于内筋网的中部位置并与内筋网焊接固定。各补强排筋在内筋网的三个位置进行了加强,提升了内筋网的结构强度并直接提升了叠合楼板整体的结构强度。可以想到的是,还可以在内筋网的其它位置设置与上述补强排筋结构相同的补强排筋,一般情况下,在上述三个位置设置这三组补强排筋已经能够满足补强的要求。
本实施例中,第一补强排筋8、第二补强排筋9和第三补强排筋10三者各自包括并列的三根独立的补强钢筋段,补强钢筋段等间距设置,与纵向钢筋2平行并与横向钢筋6和金属桁架3(底部横筋3-3)焊接固定。构成补强排筋的补强钢筋段的直径可以显著大于纵向钢筋2和横向钢筋4两者的直径,如纵向钢筋2和横向钢筋4两者的直径为8mm,则补强钢筋段的直径可以为12mm。
请参见图2至图5,可以看出:还包括第一吊环7和第二吊环5,两者均与内筋网焊接固定,第一吊环7位于第一补强排筋8与第二补强排筋9之间,第二吊环5位于第二补强排筋9与第三补强排筋10之间,两个吊环在本叠合楼板构件的中部提供了两个预设的吊点,吊装设备的吊索与第一吊环7和第二吊环5连接,对叠合楼板构件进行平吊。
本实施例中,如图3中所示,第一吊环7和第二吊环5两者均采用钢筋段弯折成型,整体为“几”字形。中部成倒置的U形形状构成吊挂部(吊索及连接在吊挂部上),两侧的杆体沿横向钢筋的中心线向两侧延伸;第一吊环7一侧的杆体与接触的纵向钢筋2及第一补强排筋8焊接固定、另一侧的杆体与接触的纵向钢筋2及第二补强排筋9焊接固定,第二吊环5一侧的杆体与接触的纵向钢筋2及第三补强排筋焊10接固定、另一侧的杆体与接触的纵向钢筋2及第二补强排筋9焊接固定。
进一步地,为了提升第一吊环7和第二吊环5两者与内筋网之间连接的强度,避免拉脱,设置第一吊环7和第二吊环5两者各自两侧杆体的外端均弯折形成挂钩11,挂钩11勾挂在附近的一根纵向钢筋2上。
在内筋网和各补强排筋的外侧一体浇筑有混凝土形成楼板本体1,在楼板本体1的表面浇筑成型有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1-2,第一吊环7位于第一凹槽1-1内,第二吊环5位于第二凹槽1-2内。在完成吊装后,第一吊环7和第二吊环5两者会被切割去除,此时在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1-2内灌浆(填补料)并进行整平处理,能够保证叠合楼板表面的平整度。
本实施例中,在楼板本体1上还一体浇筑有两个管状预埋件1-4,管状预埋件1-4为金属材质,在其外壁上设有防脱凸棱;在楼板本体1的表面还设有两个第三凹槽1-3,两个管状预埋件1-4分位于两个第三凹槽1-3内,其上端与第三凹槽1-3的槽底平齐、下端与楼板本体1的下表面平齐。管状预埋件1-4作为一个预埋组件,可用于吊装时与吊装工具之间的连接(即提供了另一组吊点)。凹槽1-3是在楼板本体1的浇筑时通过预制模具形成的,当本叠合楼板构件完成吊装安装后,采用填补料对凹槽1-3进行填补和找平,将各管状预埋件1-4也封堵住了,从叠合楼板构件的上方就看不到各管状预埋件1-4,下方可以填补找平也可以不进行填补找平,不进行填补找平时,通过下方的吊顶施工将管状预埋件1-4挡在内部。
本实施例中,在楼板本体1的板体下表面上还设有多个PVC灯盒6,各PVC灯盒6的主体部分一体浇筑在楼板本体1内。PVC灯盒6为现有市售产品,通过采购得到。
本叠合楼板构件的生产过程:
分体成型三个金属桁架3;将三个金属桁架3与各横向钢筋4进行摆放定位,之后将各纵向钢筋2从各金属桁架3的底部横筋3-3上方穿过,并摆放定位;对横向钢筋4和纵向钢筋2两者交叉接触的位置焊接固定,将各金属桁架3的底部横筋3-3与各纵向钢筋2交叉接触的位置焊接固定;
将第一补强排筋8、第二补强排筋9和第三补强排筋10分别置于内筋网的预设位置并与横向钢筋4和金属桁架3的底部横筋3-3焊接固定;将第一吊环7和第二吊环5两者分体采用钢筋段弯折成型,按照图3中的方式摆放到位(挂钩11勾挂在附近的纵向钢筋2上),并与内筋网和相应的补强排筋焊接固定;
将上述结构筋网置入浇筑模具内,将两个管状预埋件1-4摆放到预设位置并进行定位和固定,在预定位置摆放PVC灯盒6,在各管状预埋件1-4的上端插装设置第三凹槽1-3的成型模具,同时设置并固定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1-2两者的成型模具(第一吊环7和第二吊环5两者从上述凹槽的成型模具中伸出);浇筑混凝土并振捣,干燥并养护后形成楼板本体1,脱模并去除第一凹槽1-1、第二凹槽1-2和第三凹槽1-3的成型模具,得到最终的叠合楼板。
本叠合楼板构件的吊装方式:
将吊装设备的两个吊装主吊索分别连接至第一吊环7和第二吊环5,将四个吊装辅助吊索分别连接至两侧金属桁架3上选定的四个吊点上,即可进行起吊,此时相当于六点式起吊。当需要硬吊装时,在两个管状预埋件1-4内穿入下端带有锁扣的金属吊杆,穿入后在下端将锁扣调整至锁定状态,之后将金属吊杆的上端与吊装设备固定,因此吊装更加平稳,可操作性更强。可以将柔性吊索与硬性吊杆相结合,也可以根据情况采用吊索或者吊杆进行吊装。

Claims (8)

1.一种便于吊装的预制叠合楼板构件,其特征是:包括由多条纵向钢筋(2)和多条横向钢筋(4)构成的内筋网,纵向钢筋(2)与横向钢筋(4)在交叉的位置接触并焊接固定;还包括并列设置的三个金属桁架(3),各金属桁架(3)等间距设置并均与横向钢筋(4)平行;金属桁架(3)包括位于顶部的顶部横筋(3-1)以及位于底部两侧的底部横筋(3-3),在顶部横筋(3-1)的两侧与两个底部横筋(3-3)之间焊接固定有多个侧部支筋(3-2),侧部支筋(3-2)成W形布置,底部横筋(3-3)位于纵向钢筋(2)的下方并与纵向钢筋(2)焊接固定;还包括第一补强排筋(8)、第二补强排筋(9)和第三补强排筋(10),第一补强排筋(8)和第三补强排筋(10)分位于内筋网的一组对角位置并均与内筋网焊接固定、第二补强排筋(9)位于内筋网的中部位置并与内筋网焊接固定;
还包括第一吊环(7)和第二吊环(5),两者均与内筋网焊接固定,第一吊环(7)位于第一补强排筋(8)与第二补强排筋(9)之间,第二吊环(5)位于第二补强排筋(9)与第三补强排筋(10)之间;在内筋网和各补强排筋的外侧一体浇筑有混凝土形成楼板本体(1),在楼板本体(1)的表面浇筑成型有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1-2),第一吊环(7)位于第一凹槽(1-1)内,第二吊环(5)位于第二凹槽(1-2)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吊装的预制叠合楼板构件,其特征是:第一吊环(7)和第二吊环(5)两者均采用钢筋段弯折成型,整体为“几”字形,中部成倒置的U形形状构成吊挂部,两侧的杆体沿横向钢筋(4)的中心线向两侧延伸;第一吊环(7)一侧的杆体与接触的纵向钢筋(2)及第一补强排筋(8)焊接固定、另一侧的杆体与接触的纵向钢筋(2)及第二补强排筋(9)焊接固定,第二吊环(5)一侧的杆体与接触的纵向钢筋(2)及第三补强排筋(10)焊接固定、另一侧的杆体与接触的纵向钢筋(2)及第二补强排筋(9)焊接固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吊装的预制叠合楼板构件,其特征是:第一吊环(7)和第二吊环(5)两者各自两侧杆体的外端均弯折形成挂钩(11),挂钩(11)勾挂在附近的一根纵向钢筋(2)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吊装的预制叠合楼板构件,其特征是:在楼板本体(1)上还一体浇筑有两个管状预埋件(1-4),管状预埋件(1-4)为金属材质,在其外壁上设有防脱凸棱;在楼板本体(1)的表面还设有两个第三凹槽(1-3),两个管状预埋件(1-4)分位于两个第三凹槽(1-3)内,其上端与第三凹槽(1-3)的槽底平齐、下端与楼板本体(1)的下表面平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吊装的预制叠合楼板构件,其特征是:第一补强排筋(8)、第二补强排筋(9)和第三补强排筋(10)三者各自包括并列的三根独立的补强钢筋段,补强钢筋段等间距设置,与纵向钢筋(2)平行并与横向钢筋(4)和金属桁架(3)焊接固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吊装的预制叠合楼板构件,其特征是:混凝土浇筑至各金属桁架(3)的中部位置,令每个金属桁架(3)的顶部横筋(3-1)及侧部支筋(3-2)的中上部露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吊装的预制叠合楼板构件,其特征是:金属桁架(3)的侧部支筋(3-2)为钢筋料段,其上端与顶部横筋(3-1)焊接固定、下端与底部横筋(3-3)的内侧焊接固定。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吊装的预制叠合楼板构件,其特征是:在楼板本体(1)的板体下表面上还设有多个PVC灯盒(6),各PVC灯盒(6)的主体部分一体浇筑在楼板本体(1)内。
CN201921326844.XU 2019-08-15 2019-08-15 一种便于吊装的预制叠合楼板构件 Active CN2107134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26844.XU CN210713438U (zh) 2019-08-15 2019-08-15 一种便于吊装的预制叠合楼板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26844.XU CN210713438U (zh) 2019-08-15 2019-08-15 一种便于吊装的预制叠合楼板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13438U true CN210713438U (zh) 2020-06-09

Family

ID=709666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26844.XU Active CN210713438U (zh) 2019-08-15 2019-08-15 一种便于吊装的预制叠合楼板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1343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98958A (zh) * 2022-08-31 2022-10-18 金鹏装配式建筑有限公司 一种钢管桁架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98958A (zh) * 2022-08-31 2022-10-18 金鹏装配式建筑有限公司 一种钢管桁架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板
CN115198958B (zh) * 2022-08-31 2023-11-24 金鹏装配式建筑有限公司 一种钢管桁架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90967B (zh) 一种密肋空腹复合楼板及制作方法
CN103485530B (zh) 一种专用于高层建筑的组合式楼梯的钢模板及其组装方法
CN108118890A (zh) 剪力墙变形缝中的待浇筑墙体模板体系及其支设方法
CN107419802A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及施工方法
JP2016098504A (ja) 鉄筋コンクリート構造物の施工方法および鉄筋コンクリート構造
CN104153579B (zh) 一种非标准层结构的浇筑模板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0713438U (zh) 一种便于吊装的预制叠合楼板构件
CN102912996A (zh) 一种钢管混凝土柱高空施工安全防护体系
CN108560842B (zh) 带有多用途孔洞的预制混凝土楼梯段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9895239B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楼梯缓台梁板及其建造方法
CN104213728B (zh) 体育馆看台斜梁及其施工工艺
CN107471427B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空心楼板的施工方法
CN110284729A (zh) 一种历史建筑墙体分块式切割拆除方法
CN111764578B (zh) 一种逆作桩柱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0713437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叠合楼板
CN206902987U (zh) 一种带顶柱的t型剪力墙
CN210798044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预制内墙板
CN210562953U (zh) 一种预制板及叠合楼板
CN211058275U (zh) 一种台架
CN106193586A (zh) 电梯井可伸缩折叠式整体提升筒模
CN208267093U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
KR101078564B1 (ko) 사이드거푸집 이송장치
CN215518837U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预制胎模
CN109914663A (zh) 一种楼面预制预应力双t板
CN108979144A (zh) 采用铝模浇筑楼层顶板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