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11629U - 支重轮淬火感应器 - Google Patents
支重轮淬火感应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711629U CN210711629U CN201921732620.9U CN201921732620U CN210711629U CN 210711629 U CN210711629 U CN 210711629U CN 201921732620 U CN201921732620 U CN 201921732620U CN 210711629 U CN210711629 U CN 21071162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duction coil
- coil body
- rim
- tread
- electr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 Of Art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支重轮淬火感应器,涉及热处理技术领域。该支重轮淬火感应器包括依次串联连接以形成电流回路的第一电极、踏面感应线圈体、轮缘感应线圈体以及与第一电极极性相反的第二电极,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具有间隙。踏面感应线圈体对应套设于支重轮的踏面的外周,轮缘感应线圈体对应套设于支重轮的轮缘的外周,踏面感应线圈体连接有进水管,轮缘感应线圈体连接有出水管,踏面感应线圈体与轮缘感应线圈体均为空心线圈体,进水管、踏面感应线圈体、轮缘感应线圈体以及出水管依次连通。该支重轮淬火感应器能够满足支重轮踏面和轮缘处不同淬硬层深度要求,从而降低了支重轮轮缘处产生局部过热甚至开裂的风险。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支重轮淬火感应器。
背景技术
支重轮是推土机或者挖掘机履带底盘“四轮一带”的组成部分,用于支撑整机的重量。工作时,支重轮的踏面与履带链轨节接触,使履带沿着轮子行进。为了防止链轨从踏面滑落,踏面的两侧设有轮缘。由于挖掘机转向动作较多,支重轮轮缘处磨损现象较为严重,在挖掘机长时间作业后,支重轮可能出现因过度磨损变形而导致部分功能丧失的情况。因此,支重轮需要具备较高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淬火工艺,通过对支重轮表面进行淬火等工艺处理来增加支重轮表面的硬度。淬火工艺中通常采用淬火感应器的感应线圈对支重轮加热,并且采用中频加热来保证支重轮的硬度。但是,由于支重轮的踏面和轮缘的尺寸大小差异较大,且淬火感应器的感应线圈的宽度不可调,所以感应线圈到支重轮踏面以及轮缘表面的距离大小不一,使得支重轮淬火后会易出现加热不均匀、局部过热甚至支重轮轮缘处开裂的情形,大大影响了支重轮产品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重轮淬火感应器,其能够满足支重轮踏面和轮缘处不同淬硬层深度要求,从而降低了支重轮轮缘处产生局部过热甚至开裂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支重轮淬火感应器,该支重轮淬火感应器包括依次串联连接以形成电流回路的第一电极、踏面感应线圈体、轮缘感应线圈体以及与所述第一电极极性相反的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踏面感应线圈体对应套设于所述支重轮的踏面的外周,所述轮缘感应线圈体对应套设于所述支重轮的轮缘的外周,所述踏面感应线圈体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轮缘感应线圈体连接有出水管,所述踏面感应线圈体与所述轮缘感应线圈体均为空心线圈体,所述进水管、所述踏面感应线圈体、所述轮缘感应线圈体以及所述出水管依次连通。该支重轮淬火感应器能够满足支重轮踏面和轮缘处不同淬硬层深度要求,从而降低了支重轮轮缘处产生局部过热甚至开裂的风险。
可选地,所述踏面感应线圈体包括第一感应线圈体和第二感应线圈体,所述第二感应线圈体串联连接于所述第一感应线圈体与所述轮缘感应线圈体之间。
可选地,所述踏面感应线圈体朝向所述轮缘感应线圈体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踏面感应线圈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厚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踏面的厚度。
可选地,所述轮缘感应线圈体的内周长为所述轮缘感应线圈体的内径与圆周率之积的1/5至2/5。
可选地,所述踏面感应线圈体朝向所述轮缘感应线圈体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轮缘感应线圈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厚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轮缘的厚度。
可选地,所述支重轮淬火感应器还包括绝缘板,所述绝缘板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极包括第一连接部,以及自所述第一连接部远离所述踏面感应线圈体的一端朝背离所述第二电极的方向延伸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电极包括第三连接部,以及自所述第三连接部远离所述轮缘感应线圈体的一端朝背离所述第一电极的方向延伸的第四连接部,所述绝缘板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三连接部之间。
可选地,该支重轮淬火感应器还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背离所述第二电极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于所述第三连接部背离所述第一电极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板内设有第一液体通道,所述第二连接板内设有第二液体通道,所述进水管、所述第一液体通道、所述踏面感应线圈体、所述轮缘感应线圈体、所述第二液体通道以及所述出水管依次连通。
可选地,该支重轮淬火感应器还包括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感应线圈体和所述第二感应线圈体之间,以及第二感应线圈体与所述轮缘感应线圈体之间的固定块。
可选地,所述固定块包括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连接于所述第一感应线圈体与所述第二感应线圈体之间,所述第二固定块连接于所述第二感应线圈体与所述轮缘感应线圈体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申请通过单独设置踏面感应线圈体和轮缘感应线圈体,且踏面感应线圈体对应套设于踏面的外周,轮缘感应线圈体对应套设于轮缘的外周,从而使得支重轮的踏面和轮缘能够实现同步透热式加热。这样一来,踏面感应线圈体对应加热踏面,轮缘感应线圈体对应加热轮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感应器线圈与轮缘之间的间隙要求过于严格的问题,且本申请单独设置踏面感应线圈体和轮缘感应线圈体,在一定程度上也满足支重轮踏面和轮缘处不同淬硬层深度要求,从而降低了支重轮轮缘处产生局部过热甚至开裂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支重轮淬火感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重轮淬火感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支重轮淬火感应器;20-踏面感应线圈体;21-第一感应线圈体;22-第二感应线圈体;30-轮缘感应线圈体;s-第一方向;40-第二电极;41-第三连接部;42-第四连接部;60-出水管;95-第一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支重轮淬火感应器100,该支重轮淬火感应器100包括依次串联连接以形成电流回路的第一电极、踏面感应线圈体20、轮缘感应线圈体30以及与第一电极极性相反的第二电极40,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40之间具有间隙。踏面感应线圈体20对应套设于支重轮的踏面的外周,轮缘感应线圈体30对应套设于支重轮的轮缘的外周,踏面感应线圈体20连接有进水管,轮缘感应线圈体30连接有出水管60,踏面感应线圈体20与轮缘感应线圈体30均为空心线圈体,进水管、踏面感应线圈体20、轮缘感应线圈体30以及出水管60依次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40电极性相反,为了形成电流回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40之间具有间隙,即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40不相接触即可,具体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40的设置方式不作特别限制。应理解,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可以为正极,第二电极40为负极;或者,第一电极也可以为负极,第二电极40为正极。
第二,由于第一电极、踏面感应线圈体20、轮缘感应线圈体30以及第二电极40为依次串联连接而成的,且踏面感应线圈体20需要对应套设于支重轮的踏面的外周,轮缘感应线圈体30需要对应套设于支重轮的轮缘的外周。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踏面感应线圈体20与轮缘感应线圈体30呈近似螺旋状。
第三,踏面感应线圈体20对应套设于支重轮的踏面的外周,为了便于踏面感应线圈体20对应加热支重轮的踏面。应理解,在本实施例中,踏面感应线圈体20的内径应该是大于支重轮的踏面的外径的。相应地,轮缘感应线圈体30对应套设于支重轮的轮缘的外周,为了便于轮缘感应线圈体30对应加热支重轮的轮缘。应理解,在本实施例中,轮缘感应线圈体30的内径应该是大于支重轮的踏面的外径的。
第四,应理解,支重轮的踏面与支重轮的轮缘同轴设置,且轴径不同,因此,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踏面感应线圈体20与轮缘感应线圈体30为了对应套设于踏面的外周和轮缘的外周,踏面感应线圈体20与轮缘感应线圈体30也应该是同轴设置的。优选地,为了使得踏面感应与轮缘的淬火质量更好,在本实施例中,轮缘感应线圈体30的内径应大于踏面感应线圈体20的内径。示例地,轮缘感应线圈体30的内径与轮缘的外径之差可以等于踏面感应线圈体20的内径与踏面的外径之差。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轮缘感应线圈体30的内径值与踏面感应线圈体20的内径值的具体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做适当调整以达到较佳效果。
第五,优选地,踏面感应线圈体20与轮缘感应线圈体30可以呈平行设置。当然,这只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置方式而已,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踏面感应线圈体20与轮缘感应线圈体30之间的夹角也可以做适当调整。
第六,踏面感应线圈体20与轮缘感应线圈体30均设置成空心线圈体,且分别对应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60。是为了使得冷却水从进水管进入,并从出水管60流出,保证支重轮淬火感应器100有充分的流动的冷却水,从而吸收支重轮反射回来的热量,防止较大电流引发踏面感应线圈体20及轮缘感应线圈体30工作中的熔断,为工作状态下的支重轮淬火感应器100进行降温,从而起到保护工装的作用。
综上,本申请通过单独设置踏面感应线圈体20和轮缘感应线圈体30,且踏面感应线圈体20对应套设于踏面的外周,轮缘感应线圈体30对应套设于轮缘的外周,从而使得支重轮的踏面和轮缘能够实现同步透热式加热。这样一来,踏面感应线圈体20对应加热踏面,轮缘感应线圈体30对应加热轮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感应器线圈与轮缘之间的间隙要求过于严格的问题,且本申请单独设置踏面感应线圈体20和轮缘感应线圈体30,在一定程度上也满足支重轮踏面和轮缘处不同淬硬层深度要求,从而降低了支重轮轮缘处产生局部过热甚至开裂的风险。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踏面感应线圈体20包括第一感应线圈体21和第二感应线圈体22,第二感应线圈体22串联连接于第一感应线圈体21与轮缘感应线圈体30之间。这样一来,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踏面感应线圈体20相当于设置了两层,即在一定程度上加宽了踏面感应线圈体20在踏面方向上的宽度,从而使得踏面的感应加热效果更佳。
示例的,踏面感应线圈体20朝向轮缘感应线圈体30的方向为第一方向s,踏面感应线圈体20在第一方向s上的厚度小于或者等于踏面的厚度。也就是说,从第一感应线圈体21至第二感应线圈体22在第一方向s上的厚度总和应该是小于或等于踏面的厚度的。示例的,第一感应线圈体21至第二感应线圈体22在第一方向s上的厚度总和可以为踏面的厚度的1/2至2/3。应理解,踏面的厚度即踏面在支重轮轴线方向上的宽度。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得支重轮的踏面具备较高的硬度,支重轮轮缘外侧以达到全部硬化的效果,从而使得支重轮与挖掘机的链轨的接触面具备高硬度状态。在本实施例中,轮缘感应线圈体30的内周长为轮缘感应线圈体30的内径与圆周率之积的1/5至2/5。示例的,轮缘感应线圈体30的内周长为轮缘感应线圈体30的内径与圆周率之积的1/5、1/4、3/10、7/20等。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轮缘感应线圈体30的内周长为轮缘感应线圈体30的内径与圆周率之积的1/4。这样,就相当于轮缘感应线圈体30近似为以轮缘感应线圈体30的直径为基准的1/4个环形圈。需要说明的是,请结合参考表1,实验发现,当支重轮轮缘的外周不增加轮缘感应线圈体30时,法兰硬度不能达到全硬的效果;当轮缘感应线圈体30大于1/4个环形圈时,轮缘处金相组织要求不能达到3级。
表1
需要说明的是,轮缘感应线圈体30的内周长为轮缘感应线圈体30的内径与圆周率之积的1/5至2/5。即代表轮缘感应线圈体30为近似1/4的线圈体(以轮缘感应线圈体30的内径为基准的线圈体)。
在本实施例中,踏面感应线圈体20朝向轮缘感应线圈体30的方向为第一方向s,轮缘感应线圈体30在第一方向s上的厚度小于或者等于轮缘的厚度。示例的,轮缘感应线圈体30在第一方向s上的厚度可以为轮缘的厚度的1/2至2/3。应理解,轮缘的厚度即轮缘在支重轮轴线方向上的宽度。
在本实施例中,该支重轮淬火感应器100还包括绝缘板,该绝缘板连接于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40之间。这样一来,不仅可以防止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40接触,且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本申请所提供的支重轮淬火感应器100的结构更紧凑,占地面积更小,从而相比于现有技术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进一步地,第一电极包括第一连接部,以及自第一连接部远离踏面感应线圈体20的一端朝背离第二电极40的方向延伸的第二连接部;第二电极40包括第三连接部41,以及自第三连接部41远离轮缘感应线圈体30的一端朝背离第一电极的方向延伸的第四连接部42,绝缘板连接于第一连接部与第三连接部41之间。这样一来,第一电极的第二连接部与第二电极40的第四连接部42可以对应支撑于地面上,起到支撑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提供的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40的结构,只是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而已,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40呈相对设置且具有一定夹角(近似于八字形),这样一来,也可以支撑于地面上,起到支撑作用,且省去了绝缘板的设置。由于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40的结构种类多种多样,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做合适修改与调整,本申请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冷却水的流通,该支重轮淬火感应器100还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连接于第一连接部背离第二电极40的一侧,第二连接板连接于第三连接部41背离第一电极的一侧,第一连接板内设有第一液体通道,第二连接板内设有第二液体通道,进水管、第一液体通道、踏面感应线圈体20、轮缘感应线圈体30、第二液体通道以及出水管60依次连通。这样,冷却水可以从进水管进入,然后依次经过第一液体通道、踏面感应线圈体20的空心通道以及轮缘感应线圈体30的空心通道、第二液体通道,并且自出水管60流出。
为了使得第一感应线圈体21、第二感应线圈体22以及轮缘感应线圈体30之间连接的更稳固,在本实施例中,该支重轮淬火感应器100还包括分别连接于第一感应线圈体21和第二感应线圈体22之间,以及第二感应线圈体22与轮缘感应线圈体30之间的固定块。
具体地,上述固定块包括第一固定块95和第二固定块,第一固定块95连接于第一感应线圈体21与第二感应线圈体22之间,第二固定块连接于第二感应线圈体22与轮缘感应线圈体30之间。示例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块95包括两个,第二固定块包括一个。应理解,固定块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数量不做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支重轮淬火感应器(100),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串联连接以形成电流回路的第一电极、踏面感应线圈体(20)、轮缘感应线圈体(30)以及与所述第一电极极性相反的第二电极(40),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40)之间具有间隙;
所述踏面感应线圈体(20)对应套设于所述支重轮的踏面的外周,所述轮缘感应线圈体(30)对应套设于所述支重轮的轮缘的外周,所述踏面感应线圈体(20)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轮缘感应线圈体(30)连接有出水管(60),所述踏面感应线圈体(20)与所述轮缘感应线圈体(30)均为空心线圈体,所述进水管、所述踏面感应线圈体(20)、所述轮缘感应线圈体(30)以及所述出水管(60)依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重轮淬火感应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踏面感应线圈体(20)包括第一感应线圈体(21)和第二感应线圈体(22),所述第二感应线圈体(22)串联连接于所述第一感应线圈体(21)与所述轮缘感应线圈体(3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重轮淬火感应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踏面感应线圈体(20)朝向所述轮缘感应线圈体(30)的方向为第一方向(s),所述踏面感应线圈体(20)在所述第一方向(s)上的厚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踏面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重轮淬火感应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缘感应线圈体(30)的内周长为所述轮缘感应线圈体(30)的内径与圆周率之积的1/5至2/5。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支重轮淬火感应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踏面感应线圈体(20)朝向所述轮缘感应线圈体(30)的方向为第一方向(s),所述轮缘感应线圈体(30)在所述第一方向(s)上的厚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轮缘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重轮淬火感应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重轮淬火感应器(100)还包括绝缘板,所述绝缘板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40)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重轮淬火感应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包括第一连接部,以及自所述第一连接部远离所述踏面感应线圈体(20)的一端朝背离所述第二电极(40)的方向延伸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电极(40)包括第三连接部(41),以及自所述第三连接部(41)远离所述轮缘感应线圈体(30)的一端朝背离所述第一电极的方向延伸的第四连接部(42),所述绝缘板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三连接部(41)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重轮淬火感应器(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背离所述第二电极(40)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于所述第三连接部(41)背离所述第一电极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板内设有第一液体通道,所述第二连接板内设有第二液体通道,所述进水管、所述第一液体通道、所述踏面感应线圈体(20)、所述轮缘感应线圈体(30)、所述第二液体通道以及所述出水管(60)依次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重轮淬火感应器(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感应线圈体(21)和所述第二感应线圈体(22)之间,以及第二感应线圈体(22)与所述轮缘感应线圈体(30)之间的固定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重轮淬火感应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包括第一固定块(95)和第二固定块(96),所述第一固定块(95)连接于所述第一感应线圈体(21)与所述第二感应线圈体(22)之间,所述第二固定块(96)连接于所述第二感应线圈体(22)与所述轮缘感应线圈体(30)之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732620.9U CN210711629U (zh) | 2019-10-16 | 2019-10-16 | 支重轮淬火感应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732620.9U CN210711629U (zh) | 2019-10-16 | 2019-10-16 | 支重轮淬火感应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711629U true CN210711629U (zh) | 2020-06-09 |
Family
ID=709654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732620.9U Active CN210711629U (zh) | 2019-10-16 | 2019-10-16 | 支重轮淬火感应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71162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561514A (zh) * | 2022-03-04 | 2022-05-31 | 徐州徐工履带底盘有限公司 | 淬火感应器和淬火设备 |
-
2019
- 2019-10-16 CN CN201921732620.9U patent/CN21071162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561514A (zh) * | 2022-03-04 | 2022-05-31 | 徐州徐工履带底盘有限公司 | 淬火感应器和淬火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589846B (zh) | 转向节双台阶淬火感应器及其淬火方法 | |
CN210711629U (zh) | 支重轮淬火感应器 | |
CN203229559U (zh) | 一种支承辊透热式工频感应淬火机床 | |
JP2015010260A (ja) | 転がり軸受の高周波加熱方法および誘導加熱コイル | |
CN112609051A (zh) | 空心阶梯轴双轴颈及过渡圆角同时淬火感应器及淬火方法 | |
CN210048805U (zh) | 一种齿圈淬火装置 | |
CN110839338A (zh) | 一种用于直流感应加热装置的磁屏蔽结构 | |
CA2916267C (en) | Inductor for single-shot induction heating of complex workpieces | |
CN105238909A (zh) | 一种具有不同热量分布的加热淬火感应器 | |
CN106011442A (zh) | 一种用于特大型挖掘机支撑滚道部的淬火感应加热装置 | |
CN205223290U (zh) | 一种具有不同热量分布的加热淬火感应器 | |
CN204022876U (zh) | 一种带定位器可调试tj移动万向节中频淬火感应器 | |
CN104195318A (zh) | 双边支重轮用淬火感应器 | |
JP2005146316A (ja) | 金属旋回輪転動接触面の焼入れ方法及び装置 | |
CN205839107U (zh) | 一种井式渗碳炉马弗罐支撑装置 | |
CN103069018A (zh) | 机械部件和表面硬化的方法 | |
CN111074056B (zh) | 一种基于传感技术的制造设备 | |
EP2950615B1 (en) | Induction heating device | |
CN203820860U (zh) | 一种带导流板的取向硅钢高温热处理炉用钢卷支撑装置 | |
CN108118120A (zh) | 一种零件表面淬火装置 | |
CN104152664B (zh) | 齿圈高频淬火工艺 | |
CN214171682U (zh) | 中频感应加热成套设备 | |
CN216738432U (zh) | 一种淬火感应器 | |
CN109837366A (zh) | 辊轴类双频淬火用感应加热器具 | |
TWI594834B (zh) | Hard roll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its high hardness alloy welding consumable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