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09527U - 一种转盘式翻模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盘式翻模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09527U
CN210709527U CN201921144861.1U CN201921144861U CN210709527U CN 210709527 U CN210709527 U CN 210709527U CN 201921144861 U CN201921144861 U CN 201921144861U CN 210709527 U CN210709527 U CN 2107095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ry table
mould taking
turntable
carousel
m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4486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晓华
吏国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Guangyue Micro Nan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Guangyue Micro Nan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Guangyue Micro Nan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Guangyue Micro Nan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4486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09527U/zh
Priority to PCT/CN2019/123134 priority patent/WO2021012577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095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095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盘式翻模机构,包括转盘工位,包括水平布置的转盘,转盘的上表面环形阵列有若干个工位;取模环机构,水平设在转盘的一侧,取模环机构至少具备沿自身长度的直线往复平移自由度;取模机构,水平设在转盘的一侧,取模机构至少具备沿自身长度的直线往复平移自由度,取模机构的长度方向与取模环机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取模环机构的运动轨迹与取模机构的运动轨迹存在相交;从动管,设在转盘圆心的正上方,从动管的自身轴线竖向设置,从动管具备绕自身轴线的转动自由度,从动管上具备若干个径向延伸的通管,通管的数量与工位的数量相等。采用此实用新型设备成本低,各机构动作效率高,管线不易因旋转运动而绞绕。

Description

一种转盘式翻模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纳压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盘式翻模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微纳压印领域,一定周期内的模板需要进模和出模,这一般依靠一些行走机构来实现。为了提高压印效率,压印的工位一般是呈矩形阵列的若干个,这样决定了行走机构起码要具备水平面内横纵平移的自由度。行走机构去进模或出模的行走轨迹一般至少是两折线甚至三折线,不利于效率的进一步提高。随着工位数量的增多,行走机构的行程也要相应增大,设备改造成本也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转盘式翻模机构,设备成本低,各机构动作效率高,管线不易因旋转运动而绞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盘式翻模机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转盘式翻模机构,包括:转盘工位,包括水平布置的转盘,转盘的上表面环形阵列有若干个工位;取模环机构,水平设在转盘的一侧,取模环机构至少具备沿自身长度的直线往复平移自由度;取模机构,水平设在转盘的一侧,取模机构至少具备沿自身长度的直线往复平移自由度,取模机构的长度方向与取模环机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取模环机构的运动轨迹与取模机构的运动轨迹存在相交;从动管,设在转盘圆心的正上方,从动管的自身轴线竖向设置,从动管具备绕自身轴线的转动自由度,从动管上具备若干个径向延伸的通管,通管的数量与工位的数量相等。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众多的工位由矩形阵列变为环形阵列,取模机构对每个工位上的模板的周转,取模环机构对每个工位上限位模板的空环周转,利用两个各自的直线往返自由度机构,搭配转盘的旋转自由度,节省了运动时间,提高了效率。舍弃了大尺寸的平面移栽车或者机械手,降低了设备成本。取模环机构、取模机构运动交汇的点是放模位,取模环机构、取模机构还可以对彼此周转的物品进行二次周转,两个直线平移机构可以实现对物品的横纵周转,随着转盘的转动,继而可以对任一工位进行动作。每个工位都需要对应接管线,管线可以从从动管的通管上对应穿过,保证了转盘运动过程中管线的规整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转盘下方轴连接有工作台,工作台下方设有压力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工作台提供了一个布置平台,压力桶可以为出胶提供压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转盘的一侧的工作台上设有点胶机构,点胶机构与取模环机构分别位于转盘的两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点胶机构,取模环机构,取模机构相对独立。在转盘工位内点胶,在转盘上实现抽真空.加热固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点胶机构包括设于转盘上方的胶头,胶头连接有水平臂,水平臂与工作台轴连接,胶头通过胶管与压力桶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胶头具备在水平内沿一端弧线的自由度,与工位自身的转动运动具备相交点,便于调控控制,让点胶机构每次与工位的工作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工作台下方设有电控箱,转盘的圆心具备竖向贯通的通孔,每个工位连接有电线,电线穿过从动管的通管、转盘的通孔与电控箱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工位上的用电等通过电控箱控制,同时电线的走线相对比较规整,不与运动的工位自身干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从动管通过支撑臂与工作台固定,从动管内设由导电材质制成的平面轴承,平面轴承的上下表面分别通过电线连接工位与电控箱。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工位在转盘上转动而位置改变时,电线不会因此绞绕,因为平面轴承的上下垫圈具备相对的转动自由度,平面轴承同时依然起到导电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取模环机构、取模机构沿自身长度方向设有直线模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直线模具来实现直线往复运动,动作快速可靠,相比机械手成本低。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取模环机构、取模机构还具备在水平面内垂直于自身长度方向平移自由度的伸缩头,取模环机构的伸缩头上具备夹手气缸,取模机构的伸缩头上具备负压吸盘。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伸缩头可以使得取模环机构、取模机构与转盘不干涉的情况下对模板、空环进行拿取替换,模板的形状与较弱特性决定了其适宜用负压吸盘来周转,夹手气缸便于夹取空环的一边来实现周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转盘上设有六个工位,转盘由伺服电机驱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六个工位比较适应现场的生产效率,伺服电机驱动的转盘更加灵活,可以通过相邻工位对应的夹角来决定每次转动的角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1-转盘;2-点胶机构;3-工位;4-取模机构;5-空环;6-取模环机构;7-从动管;8-支撑臂;9-工作台;10-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一种转盘式翻模机构,包括:转盘工位,包括水平布置的转盘1,转盘1的上表面环形阵列有若干个工位3;取模环机构6,水平设在转盘1的一侧,取模环机构6至少具备沿自身长度的直线往复平移自由度;取模机构4,水平设在转盘1的一侧,取模机构4至少具备沿自身长度的直线往复平移自由度,取模机构4的长度方向与取模环机构6长度方向相互垂直,取模环机构6的运动轨迹与取模机构4的运动轨迹存在相交;从动管7,设在转盘1圆心的正上方,从动管7的自身轴线竖向设置,从动管7具备绕自身轴线的转动自由度,从动管7上具备若干个径向延伸的通管,通管的数量与工位3的数量相等。
用来微纳压印的模具是一个圆形片材,圆形片材的四周利用空环5限位。取模机构4用来拿取圆形片材,取模环机构6用来拿取空环5。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众多的工位由矩形阵列变为环形阵列,取模机构对每个工位上的模板的周转,取模环机构对每个工位上限位模板的空环周转,利用两个各自的直线往返自由度机构,搭配转盘的旋转自由度,节省了运动时间,提高了效率。舍弃了大尺寸的平面移栽车或者机械手,降低了设备成本。取模环机构、取模机构运动交汇的点是放模位,取模环机构、取模机构还可以对彼此周转的物品进行二次周转,两个直线平移机构可以实现对物品的横纵周转,随着转盘的转动,继而可以对任一工位进行动作。每个工位都需要对应接管线,管线可以从从动管的通管上对应穿过,保证了转盘运动过程中管线的规整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转盘1下方轴连接有工作台9,工作台9下方设有压力桶。
如图1所示,工作台9上摆放有空环5。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工作台提供了一个布置平台,压力桶可以为出胶提供压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转盘1的一侧的工作台9上设有点胶机构2,点胶机构2与取模环机构6分别位于转盘1的两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点胶机构,取模环机构,取模机构相对独立。在转盘工位内点胶,在转盘上实现抽真空.加热固化。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点胶机构2包括设于转盘1上方的胶头,胶头连接有水平臂,水平臂与工作台9轴连接,胶头通过胶管与压力桶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胶头具备在水平内沿一端弧线的自由度,与工位自身的转动运动具备相交点,便于调控控制,让点胶机构每次与工位的工作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工作台9下方设有电控箱,转盘1的圆心具备竖向贯通的通孔10,每个工位3连接有电线,电线穿过从动管7的通管、转盘1的通孔10与电控箱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工位上的用电等通过电控箱控制,同时电线的走线相对比较规整,不与运动的工位自身干涉。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从动管7通过支撑臂8与工作台9固定,从动管7内设由导电材质制成的平面轴承,平面轴承的上下表面分别通过电线连接工位3与电控箱。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工位在转盘上转动而位置改变时,电线不会因此绞绕,因为平面轴承的上下垫圈具备相对的转动自由度,平面轴承同时依然起到导电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取模环机构6、取模机构4沿自身长度方向设有直线模组。
如图1所示,取模环机构6的长度不小于转盘1的直径。取模环机构6下方具备抬高架,抬高架与工作台9直径构成间隙。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直线模具来实现直线往复运动,动作快速可靠,相比机械手成本低。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取模环机构6、取模机构4还具备在水平面内垂直于自身长度方向平移自由度的伸缩头,取模环机构6的伸缩头上具备夹手气缸,取模机构4的伸缩头上具备负压吸盘。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伸缩头可以使得取模环机构、取模机构与转盘不干涉的情况下对模板、空环进行拿取替换,模板的形状与较弱特性决定了其适宜用负压吸盘来周转,夹手气缸便于夹取空环的一边来实现周转。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转盘1上设有六个工位3,转盘1由伺服电机驱动。
工作台9下方具备机架,伺服电机、压力桶、电控箱都设在机架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六个工位比较适应现场的生产效率,伺服电机驱动的转盘更加灵活,可以通过相邻工位对应的夹角来决定每次转动的角度。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转盘式翻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盘工位,包括水平布置的转盘,所述转盘的上表面环形阵列有若干个工位;
取模环机构,水平设在转盘的一侧,所述取模环机构至少具备沿自身长度的直线往复平移自由度;
取模机构,水平设在转盘的一侧,所述取模机构至少具备沿自身长度的直线往复平移自由度,所述取模机构的长度方向与取模环机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所述取模环机构的运动轨迹与取模机构的运动轨迹存在相交;
从动管,设在转盘圆心的正上方,所述从动管的自身轴线竖向设置,所述从动管具备绕自身轴线的转动自由度,所述从动管上具备若干个径向延伸的通管,所述通管的数量与工位的数量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盘式翻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下方轴连接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下方设有压力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盘式翻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的一侧的工作台上设有点胶机构,所述点胶机构与取模环机构分别位于转盘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盘式翻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点胶机构包括设于转盘上方的胶头,所述胶头连接有水平臂,所述水平臂与工作台轴连接,所述胶头通过胶管与压力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盘式翻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下方设有电控箱,所述转盘的圆心具备竖向贯通的通孔,每个工位连接有电线,所述电线穿过从动管的通管、转盘的通孔与电控箱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盘式翻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管通过支撑臂与工作台固定,所述从动管内设由导电材质制成的平面轴承,所述平面轴承的上下表面分别通过电线连接工位与电控箱。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盘式翻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模环机构、取模机构沿自身长度方向设有直线模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盘式翻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模环机构、取模机构还具备在水平面内垂直于自身长度方向平移自由度的伸缩头,所述取模环机构的伸缩头上具备夹手气缸,所述取模机构的伸缩头上具备负压吸盘。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盘式翻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上设有六个工位,所述转盘由伺服电机驱动。
CN201921144861.1U 2019-07-19 2019-07-19 一种转盘式翻模机构 Active CN2107095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44861.1U CN210709527U (zh) 2019-07-19 2019-07-19 一种转盘式翻模机构
PCT/CN2019/123134 WO2021012577A1 (zh) 2019-07-19 2019-12-05 一种转盘式翻模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44861.1U CN210709527U (zh) 2019-07-19 2019-07-19 一种转盘式翻模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09527U true CN210709527U (zh) 2020-06-09

Family

ID=709589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44861.1U Active CN210709527U (zh) 2019-07-19 2019-07-19 一种转盘式翻模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095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170571U (zh) 转盘式多工位折弯机
CN201534155U (zh) 采用多机械手输送零件的清洗机
CN101648190B (zh) 采用多机械手输送零件的清洗机
CN105480481A (zh) 一种微型自动给袋式包装机
CN105035443B (zh) 一种用于块状物料的自动贴标机
CN203473969U (zh) 块形材料叠码机器人
CN106168258B (zh) 一种轮毂自动装球机
CN210092268U (zh) 一种铅酸蓄电池自动封盖流水线
CN210709527U (zh) 一种转盘式翻模机构
CN205038306U (zh) 一种采用风琴形吸盘抓取电路板的测试系统
CN110614700A (zh) 一种陶瓷加工用多功能转盘装置
CN104959275B (zh) 二极管引线封胶装置
CN211197811U (zh) 一种机械手装置及上料机
CN112239072A (zh) 一种转盘式翻模机构
CN207957131U (zh) 一种易拉罐端盖送料装置
CN207844440U (zh) 一种自动上料装置
CN206516718U (zh) 叠片机
CN205061040U (zh) 一种电路板测试系统
CN202201230U (zh) 贴标机电芯翻转传递装置
CN209889827U (zh) 垫片供给机
CN212123292U (zh) 高效夹持取送机械手
CN208133836U (zh) 一种纸盒的商标喷绘装置
WO2021012577A1 (zh) 一种转盘式翻模机构
CN207277101U (zh) 一种多工位纸浆模塑自动定型机
CN207151090U (zh) 一种水平旋转贴片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19 # 101, No. 200 Xingpu Road, Industrial Park,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000

Patentee after: SUZHOU GUANGYUE MICRO-NANO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302, building 13, Suzhou nano City, 99 Jinjihu Avenue, Suzhou Industrial Park, 215000,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GUANGYUE MICRO-NANO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