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98780U - 发射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98780U
CN210698780U CN201921418504.XU CN201921418504U CN210698780U CN 210698780 U CN210698780 U CN 210698780U CN 201921418504 U CN201921418504 U CN 201921418504U CN 210698780 U CN210698780 U CN 2106987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driving
assembly
pneumatic
ammun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1850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小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1850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987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987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9878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一种发射装置,用于发射弹丸,发射装置包括:供弹机构,包括主体件和连接于主体件的发射管,主体件沿第一方向形成有入弹通道,沿第二方向形成有出弹通道,入弹通道与出弹通道相连通,出弹通道与发射管连通设置。驱动机构,包括密闭组件、用于驱动密闭组件移动的驱动组件及用于对弹丸提供气动力的气动组件,密闭组件包括气动通道,气动组件设于气动通道内。驱动组件驱动密闭组件移动至第一位置,密闭组件将入弹通道封闭,气动通道与出弹通道相互连通。驱动组件驱动密闭组件移动至第二位置,密闭组件将入弹通道露出,气动通道与出弹通道相互分离。

Description

发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射机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射装置。
背景技术
在游戏战车对抗时,每部战车配备有用于射击的子弹发射机等发射装置,其用于瞄准目标战车并向目标战车发射子弹进行对抗,但这些发射装置通常是利用一对摩擦轮的高速旋转对弹丸进行挤压,使之具有一个初速度并发射出去。
但是,考虑到摩擦轮速度的变化,使得每发子弹的初速度会有些许差异,使得子弹落点在竖直方向上有些许误差,从而造成子弹落点不能精准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发射精准度的发射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射装置,用于发射弹丸,包括:
供弹机构,包括主体件和连接于所述主体件的发射管,所述主体件沿第一方向形成有入弹通道,所述主体件沿第二方向形成有出弹通道,所述入弹通道与所述出弹通道相连通,所述出弹通道与所述发射管连通设置;
驱动机构,包括密闭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密闭组件移动的驱动组件、以及用于对弹丸提供气动力的气动组件,所述密闭组件包括气动通道,所述气动组件设于所述气动通道内;
其中,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密闭组件移动至第一位置,所述密闭组件将所述入弹通道封闭,所述气动通道与所述出弹通道相互连通;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密闭组件移动至第二位置,所述密闭组件将所述入弹通道露出,所述气动通道与所述出弹通道相互分离。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和传动件,所述传动件的一端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传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密闭组件连接;
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传动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以带动所述密闭组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所述传动件套接于所述第一滑杆;
所述密闭组件包括密闭件和连接于所述密闭件的滑动件,所述气动通道沿所述第二方向形成于所述密闭件内,所述滑动件套接于所述第二滑杆。
进一步地,所述供弹机构包括底板,所述主体件连接于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驱动组件连接于所述底板的另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靠近所述驱动组件的一侧沿所述第二方向设有两个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滑杆穿设于所述两个第一固定件内。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靠近所述主体件的一侧沿所述第二方向设有两个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滑杆穿设于所述两个第二固定件内。
进一步地,所述出弹通道沿所述第二方向贯穿所述主体件,所述气动通道的孔径小于所述出弹通道的孔径;
所述密闭组件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密闭件部分或全部位于所述出弹通道内;所述密闭组件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密闭件位于所述出弹通道外并部分或全部位于所述主体件内。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件对应于所述出弹通道的侧壁沿所述第二方向设有滑槽,所述滑动件设有与所述滑槽相配合的滑动部。
进一步地,所述密闭件上还设有限位件,在所述密闭组件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主体件的内壁相抵触。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件包括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邻接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设有与所述入弹通道相连通的入弹口,所述第二表面设有与所述出弹通道相连通的出弹口,所述出弹口与所述发射管连通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供弹机构包括用于收纳弹丸的供弹管,所述供弹管连接于所述主体件,并与所述入弹口连通设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供弹机构绕俯仰轴和航向轴转动的云台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云台机构包括基座、滑块、曲柄以及第一驱动装置,所述基座与所述供弹机构转动连接,所述滑块套接于所述发射管,所述曲柄的一端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曲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连接;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曲柄绕俯仰轴转动,所述曲柄带动所述滑块沿所述发射管滑动,以带动所述供弹机构相对所述基座绕俯仰轴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云台机构包括基板和与所述基板连接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基板与所述供弹机构连接;
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基板绕航向轴转动,以带动所述供弹机构绕航向轴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发射装置,弹丸通过入弹通道进入出弹通道,密闭组件位置移动后将入弹通道封闭,使出弹通道与发射管内部共同形成密闭的空间,再利用气动组件压缩气体产生的空气动能将弹丸发射出去,弹丸在发射管里保持直线运动,出枪管时弹道更加稳定、一致性比较好且准度高,从而提高发射装置的发射精准度;同时,利用空气动能能够有效实现弹丸射速的精确调整,例如可提高气压使之获得较高且稳定的初始速度,从而在对战中具备远程狙击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发射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发射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发射装置的发射机构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发射装置的发射机构的爆炸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发射装置的发射机构的主体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发射装置的发射机构的密闭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7和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发射装置的发射机构在装弹状态下和发射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发射装置的云台机构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本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除非另行指出,“前部”、“后部”、“下部”和/或“上部”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一个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且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发射精准度的发射装置,用于发射弹丸,可以适用于机器人射击应用场景,或是其他射击类应用场景。发射装置可以包括供弹机构和驱动机构。
其中,供弹机构可以包括主体件和连接于所述主体件的发射管,所述主体件沿第一方向形成有入弹通道,所述主体件沿第二方向形成有出弹通道,所述入弹通道与所述出弹通道相连通,所述出弹通道与所述发射管连通设置。驱动机构可以包括密闭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密闭组件移动的驱动组件、以及用于对弹丸提供气动力的气动组件,所述密闭组件包括气动通道,所述气动组件设于所述气动通道内。
当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密闭组件移动至第二位置,所述密闭组件能够将所述入弹通道露出,所述气动通道与所述出弹通道相互分离,弹丸可以通过入弹通道进入出弹通道,以待发射。当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密闭组件移动至第一位置,所述密闭组件能够将入弹通道封闭,所述气动通道与所述出弹通道相互连通,使出弹通道与发射管内部共同形成密闭的空间,再利用气动组件压缩气体产生的空气动能将弹丸发射出去,弹丸在发射管里保持直线运动,出枪管时弹道更加稳定、一致性比较好且准度高,从而提高发射装置的发射精准度;同时,利用空气动能能够有效实现弹丸射速的精确调整,例如可提高气压使之获得较高且稳定的初始速度,从而在对战中具备超远程狙击能力。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供弹机构及发射装置进行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见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射装置,包括云台机构30和安装于云台机构30的发射机构40,发射机构40可以包括供弹机构10和驱动机构20。云台机构30可以控制发射机构40绕俯仰轴和航向轴转动。
供弹机构10包括主体件101以及连接于主体件101的发射管102和供弹管109。主体件101沿第一方向(图中所示为Y方向)形成有入弹通道110,主体件101沿第二方向(图中所示为X方向)形成有出弹通道111,出弹通道111与入弹通道110相连通,发射管102与出弹通道111连通设置,供弹管109与入弹通道110连通设置。
供弹管109内可以收纳弹丸90,供弹管109内可以收纳多个弹丸90,便于连续发射。供弹管109的长度可以根据需要收纳的弹丸90数量设定。发射管102的长度可以根据发射装置的射程设定,可以使弹丸90在发射管102内保持较长距离的直线运动,以弹丸90的发射弹道更加稳定。
所述主体件101可以包括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邻接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设有与入弹通道110相连通的入弹口107,所述第二表面设有与出弹通道111相连通的出弹口108,发射管102可以穿入出弹口108进而与出弹通道111连通设置。供弹管109可以穿入到入弹口107进而与入弹通道110连通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主体件101是长方体结构,所述第一表面是主体件101的顶面,所述第二表面是主体件101的侧面,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弹丸90可以通过入弹口107垂直落入到主体件101内,通过入弹通道110和出弹通道111后再由出弹口108进入到发射管102内。在其他例子中,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也可以呈倾斜设置,例如第二方向为沿水平方向,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形成一个大于90度的倾斜角,弹丸90可以顺着入弹通道110缓缓地进入到出弹通道111内,冲击力较小。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框架结构包括底板103和顶板112,底板103固定连接在主体件101的底部,顶板112固定连接在主体件101的顶部。顶板112上可以开设与供弹管109的外径相适配的第一通孔113,供弹管109可以穿过该第一通孔113,再穿入到入弹口107进而与入弹通道110连通设置,顶板112可以对供弹管109起到固定的作用。可选地,底板103可以焊接固定在主体件101的底部。
底板103靠近主体件101的一侧沿所述第二方向设有两个第二固定件105,可以理解为两个第二固定件105沿第二方向分别位于主体件101的前方和后方,其中位于主体件101前方的第二固定件15上开设有与发射管102的外径相适配的第二通孔114,发射管102可以穿过该第二通孔114,再穿入出弹口108进而与出弹通道111连通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位于主体件101前方的第二固定件15可以是自底板103朝靠近主体件101的方向延伸形成,位于主体件101后方的第二固定件15可以与底板103通过紧固件(例如螺丝)固定连接。两个第二固定件105的高度可以略大于主体件101的高度,顶板112可以与两个第二固定件105的顶面焊接固定。这样,顶板112、底板103以及两个第二固定件105可以围合形成所述框架结构,主体件101设置在该框架结构的内部空间,可以对主体件101起到固定作用和一定的保护作用。
参见图1至图6所示,驱动机构20可以包括密闭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密闭组件移动的驱动组件、以及用于对弹丸90提供气动力的气动组件。所述密闭组件包括密闭件205和气动通道208,所述气动通道208沿所述第二方向形成于所述密闭件205内,所述气动组件设于所述气动通道208内。
当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密闭组件的密闭件205移动至第一位置,所述密闭件205将主体件101的入弹通道110封闭,所述气动通道208与所述出弹通道111相互连通。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密闭组件移动至第二位置,所述密闭组件将所述入弹通道110露出,所述气动通道208与所述出弹通道111相互分离。
参见图7和图8所示,当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密闭组件的密闭件205移动至第二位置,如图7所示,所述密闭件205能够将所述入弹通道110露出,所述气动通道208与所述出弹通道111相互分离,弹丸90可以通过入弹通道110进入出弹通道111,以待发射。当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密闭组件的密闭件205移动至第一位置,如图8所示,所述密闭组件能够将入弹通道110封闭,所述气动通道208与所述出弹通道111相互连通,使出弹通道111与发射管内部共同形成密闭的空间,再利用气动组件压缩气体产生的空气动能将弹丸90发射出去,弹丸90在发射管里保持直线运动,并能获得一个较高的速度发射,出枪管时弹道更加稳定、一致性比较好且准度高,从而提高发射装置的发射精准度。
主体件101可以采用三通结构,即主体件101沿第二方向还形成有与出弹通孔111相连通的贯穿孔。密闭件205可以设置在主体件101远离发射管102的一侧。当驱动组件驱动密闭件205移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密闭件205位于所述出弹通道111外并部分或全部位于所述主体件101的贯穿孔内,并且将入弹通道110露出,不影响弹丸90从入弹通道110进入到出弹通道111内。当驱动组件驱动密闭件205从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时,密闭件205逐渐靠近发射管102,当移动至第一位置时,密闭件205部分或全部位于所述出弹通道111内,并将入弹通道110封闭。为了防止密闭件205完全从主体件101内脱出,所述密闭件205上还设有限位件,在驱动组件驱动密闭件205移动至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主体件101的内壁相抵触,避免密闭件205与主体件101需要重新定位。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出弹通道111沿所述第二方向贯穿所述主体件101,即所述贯穿孔是出弹通孔111的一部分。所述气动通道208的孔径小于所述出弹通道111的孔径。这样,在密闭件205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的过程中,密闭件205可以将弹丸90朝靠近发射管102的方向推动,便于使弹丸90进入发射管102内。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201和传动件202,所述传动件202的一端与所述驱动件201连接,所述传动件202的另一端与所述密闭组件的密闭件205连接。所述驱动件201驱动所述传动件202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能够带动所述密闭件205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进而实现密闭件205沿第二方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为了保证密闭件205沿第二方向移动的精准性,所述驱动组件还可以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一滑杆203和第二滑杆204,所述传动件202套接于所述第一滑杆203。驱动件201可以驱动传动件202沿第一滑杆203滑动,进而实现驱动传动件202沿第二方向移动,达到带动密闭件205沿第二方向移动的目的,第一滑杆203可以对传动件202起到导向的作用。
在图中所示的例子中,第一滑杆203可以是螺杆,传动件202与第一滑杆203螺纹配合。驱动件201可以是驱动电机,第一滑杆203与驱动电机之间通过套筒209相连接,驱动电机包括驱动轴210,驱动轴210穿设在套筒209的一端,第一滑杆203穿设在套筒209的另一端。驱动电机的驱动轴210驱动套筒209转动,套筒209带动第一滑杆203转动。由于传动件202的一端与密闭件205相连,因此传动件202不会岁第一滑杆203一同转动,传动件202通过与第一滑杆203螺纹配合,可以沿着第一滑杆203滑动,进而实现带动密闭件205沿着第二方向移动的目的。
所述驱动组件还可以包括连接于密闭件205的滑动件206,滑动件206套接于所述第二滑杆204,第二滑杆204可以对滑动件206起到导向作用。在图中所示的例子中,滑动件206的数量为两个,设置在密闭件205的两侧。相应地,第二滑杆204的数量为两个,连个滑动件206一一对应地套接在两个第二滑杆204上。两个第二固定件105上均开设有与两个第二滑杆204位置对应的两个第三通孔115,两个第二滑杆204穿设在两个第二固定件105上位置对应的第三通孔115内。传动件202可以设有转接部211,转接部211的两侧均通过一转接件212与密闭件205两侧的两个滑动件206连接,进而将传动件202与密闭件205相互连接,实现传动件202移动时能够带动密闭件205移动的目的。转接件212包括用于与滑动件206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结构214和用于与转接部211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结构215。
驱动组件还可以包括与滑动件206连接的辅助件217,辅助件217可以包括穿设于滑动件206内的接头218,辅助件217可以开设用于穿设第二滑杆204的导孔219,辅助件217可以提高滑动件206的结构强度。
滑动件206的上下两端均可以设有安装部213,第一固定结构214的外形结构可以与滑动件206及安装部213共同组成的外轮廓面相适配,并可以通过例如螺丝等紧固件与滑动件206安装部213相互固定。第二固定结构215可以自第一固定结构214朝靠近传动件202的方向延伸形成,并可以通过例如螺丝等紧固件与传动件202的转接部211相互固定。通过转接件212将传动件202和密闭件205相互连接,驱动件201驱动传动件202沿第一滑杆203滑动时,通过转接件212带动滑动件206沿第二滑杆204滑动,进而带动密闭件205沿第二方向移动。
位于主体件101后方的第二固定件15的中部可以形成有开口部118,密闭件205沿第二方向移动时,可以自开口部118部分退出所述框架结构,以保证密闭件205沿第二方向具有足够的位移量。可选地,气动组件可以是气嘴接头216,可以与外部气泵连接,通过气泵对气动通道208提供压缩气体。同时,为了根据射程和射速需求调整驱动弹丸的压力,可以选用气压可调的气泵作为压缩气体来源。
底板103靠近所述驱动组件的一侧沿所述第二方向可以设有两个第一固定件104,驱动组件可以位于两个第一固定件14之间,两个第一固定件14可以对驱动组件起到辅助定位的作用。可以理解的,所述主体件101连接于所述底板103的一侧,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底板103的另一侧。两个第一固定件14上开设有位置对应的第四通孔116,所述第一滑杆203穿设于所述两个第一固定件104的第四通孔116内。第一滑杆203两端穿过第一固定件104的部分可以设置垫片117。第一固定件206可以通过例如螺丝等紧固件固定连接在底板103的底部。
为了保证气动通道208与主体件101的出弹通孔111连通的准确性,所述主体件101的两侧对应于所述出弹通道111的侧壁沿所述第二方向均可以设有滑槽106,所述滑动件206设有与所述滑槽106相配合的滑动部207。可以理解的,滑动件206通过滑动部207沿主体件101的滑槽106沿第二方向移动,可以对密闭件205起到导向作用。
为了保证驱动组件工作时,发射管102和驱动组件之间的结构稳定,发射结构还可以包括稳固件,稳固件可以包括第一稳固部220和与第一稳固部220固定连接的第二稳固部221,第一稳固部220设有套接于发射管102的第五通孔222,第二稳固部221设有用于套接驱动件201的驱动轴210的第六通孔223,驱动件201还包括定子224,驱动轴210可以相对定子224转动。第二稳固部221与该定子224固定,进而将驱动组件与框架结构相互固定,同时也可以保证驱动组件工作时,发射管102与驱动组件之间的结构稳定。
参见图1、图2以及图9所示,云台机构30可以控制发射机构40的供弹机构10绕俯仰轴(图1中所示为A方向)和航向轴(图1中所示为B方向)转动。所述云台机构30包括基板305、基座301、滑块302、曲柄303、第一驱动装置304以及第二驱动装置306,基座301和第一驱动装置304均设在基板305上,底板103的底部可以设置与云台机构30的基座301铰接设置的铰接板119,通过铰接板119和基座301铰接设置,实现基座301与所述供弹机构10转动连接,供弹机构10可以以基座301作为转动支点进行转动。在图中所示的例子中,基座301设在基板305远离发射管102的一端,第一驱动装置304设在基板305靠近发射管102的一端。第一驱动装置304和第二驱动装置306都可以采用驱动电机。
所述滑块302套接于所述发射管102,所述曲柄303的一端与所述滑块302连接,所述曲柄30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04连接。曲柄303设有两个夹持部307,两个夹持部307夹持于滑块302的两侧,并与滑块302转动连接。第一驱动装置304驱动曲柄303绕俯仰轴转时,能够带动滑块302一同转动,并能适应性地调节与夹持部307的角度。当云台机构30需要控制发射机构40的俯仰角时,通过第一驱动装置304驱动曲柄303绕俯仰轴转动,带动滑块302一同转动,滑块302沿发射管102进行直线运动,进而带动发射管102转动,进而实现供弹机构10以基座301为转动支点绕俯仰轴进行转动,实现调节发射结构40的俯仰角的目的。通过上述曲柄滑块等结构进行角度调节,可以保持俯仰角的线性变化,同时增强俯仰角度变换时发射机构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加强弹丸落点的精确程度。
第二驱动装置306设置在基板305的底部,由于基板305通过基座301以及滑块302与发射机构40相互保持活动连接,当云台机构30需要控制发射机构40的航向角时,通过第二驱动装置306驱动所述基板305绕航向轴转动,以带动所述发射机构40整体绕航向轴转动。云台机构30从两个方向控制发射机构40的角度,可以提高弹丸发射的准确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本专利文件披露的内容包含受版权保护的材料。该版权为版权所有人所有。版权所有人不反对任何人复制专利与商标局的官方记录和档案中所存在的该专利文件或者该专利披露。

Claims (14)

1.一种发射装置,用于发射弹丸,其特征在于,包括:
供弹机构,包括主体件和连接于所述主体件的发射管,所述主体件沿第一方向形成有入弹通道,所述主体件沿第二方向形成有出弹通道,所述入弹通道与所述出弹通道相连通,所述出弹通道与所述发射管连通设置;
驱动机构,包括密闭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密闭组件移动的驱动组件、以及用于对弹丸提供气动力的气动组件,所述密闭组件包括气动通道,所述气动组件设于所述气动通道内;
其中,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密闭组件移动至第一位置,所述密闭组件将所述入弹通道封闭,所述气动通道与所述出弹通道相互连通;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密闭组件移动至第二位置,所述密闭组件将所述入弹通道露出,所述气动通道与所述出弹通道相互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和传动件,所述传动件的一端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传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密闭组件连接;
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传动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以带动所述密闭组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所述传动件套接于所述第一滑杆;
所述密闭组件包括密闭件和连接于所述密闭件的滑动件,所述气动通道沿所述第二方向形成于所述密闭件内,所述滑动件套接于所述第二滑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弹机构包括底板,所述主体件连接于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驱动组件连接于所述底板的另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靠近所述驱动组件的一侧沿所述第二方向设有两个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滑杆穿设于所述两个第一固定件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靠近所述主体件的一侧沿所述第二方向设有两个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滑杆穿设于所述两个第二固定件内。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弹通道沿所述第二方向贯穿所述主体件,所述气动通道的孔径小于所述出弹通道的孔径;
所述密闭组件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密闭件部分或全部位于所述出弹通道内;所述密闭组件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密闭件位于所述出弹通道外并部分或全部位于所述主体件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件对应于所述出弹通道的侧壁沿所述第二方向设有滑槽,所述滑动件设有与所述滑槽相配合的滑动部。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件上还设有限位件,在所述密闭组件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主体件的内壁相抵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件包括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邻接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设有与所述入弹通道相连通的入弹口,所述第二表面设有与所述出弹通道相连通的出弹口,所述出弹口与所述发射管连通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弹机构包括用于收纳弹丸的供弹管,所述供弹管连接于所述主体件,并与所述入弹口连通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供弹机构绕俯仰轴和航向轴转动的云台机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云台机构包括基座、滑块、曲柄以及第一驱动装置,所述基座与所述供弹机构转动连接,所述滑块套接于所述发射管,所述曲柄的一端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曲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连接;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曲柄绕俯仰轴转动,所述曲柄带动所述滑块沿所述发射管滑动,以带动所述供弹机构相对所述基座绕俯仰轴转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云台机构包括基板和与所述基板连接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基板与所述供弹机构连接;
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基板绕航向轴转动,以带动所述供弹机构绕航向轴转动。
CN201921418504.XU 2019-08-27 2019-08-27 发射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6987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18504.XU CN210698780U (zh) 2019-08-27 2019-08-27 发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18504.XU CN210698780U (zh) 2019-08-27 2019-08-27 发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98780U true CN210698780U (zh) 2020-06-09

Family

ID=70924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18504.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698780U (zh) 2019-08-27 2019-08-27 发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9878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19673A (zh) * 2022-03-03 2022-07-08 武汉大学 电磁发射器连续上弹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19673A (zh) * 2022-03-03 2022-07-08 武汉大学 电磁发射器连续上弹系统及方法
CN114719673B (zh) * 2022-03-03 2023-03-31 武汉大学 电磁发射器连续上弹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07924B2 (en) Position adjusting device, shooting game device using the same and shooting method thereof
US7270120B2 (en) Hopperless paintball loading device
US20080078369A1 (en) Motorized airgun
WO2019148829A1 (zh) 一种弹丸的发射装置及系统、射击机器人
CN109661258B (zh) 供弹机构及发射装置
AU752100B2 (en) Model gun in the type of revolver
CN210698780U (zh) 发射装置
CN212082164U (zh) 射击机器人
WO2020037631A1 (zh) 水弹枪的拨弹机构、发射器、水弹玩具枪及可移动机器人
US4599933A (en) Breech/receiver assembly for automatic cannon
US8960175B2 (en) Paintball marker with advanced gas release mechanism
WO2020103256A1 (zh) 弹丸的发射装置和射击机器人
US20220381533A1 (en) Bullet rotatably shooting apparatus in a toy gun
US20190249945A1 (en) Device for projecting a projectile by compressed air using electromagnetic piston compression, associated control method
CN114777566B (zh) 一种增药式火炮初速连续化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11372665B (zh) 发射装置、发射组件及遥控车
CN209752182U (zh) 发射装置、发射组件及遥控车
KR102605255B1 (ko) 드론의 유탄 발사 반발 제어장치
CN211346517U (zh) 一种基于高压气体驱动自动装弹发射装置
US4690032A (en) Breech/receiver assembly for automatic cannons
CN107407541B (zh) 仿真枪中的回旋调节装置
US20180333617A1 (en) Toy apparatus
CN110657706A (zh) 一种基于高压气体驱动自动装弹发射装置
CN220153376U (zh) 一种电磁发射装置的发射平台
CN209889117U (zh) 一种机载防暴弹发射器和一种无人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