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89117U - 一种机载防暴弹发射器和一种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载防暴弹发射器和一种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89117U
CN209889117U CN201920558621.XU CN201920558621U CN209889117U CN 209889117 U CN209889117 U CN 209889117U CN 201920558621 U CN201920558621 U CN 201920558621U CN 209889117 U CN209889117 U CN 2098891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ot
sleeve
airborne
servo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5862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旭日
杨斌
刘建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Dingfei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Dingfei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Dingfei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Dingfei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55862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891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891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891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机载防暴弹发射器和一种无人机,其中机载防暴弹发射器包括:发射器主体、主控制器、发射管结构和伺服击发机构;主控制器、发射管结构和伺服击发机构均安装于发射器主体上,且发射管机构和主控制器电连接;伺服击发机构包括:驱动电机、第一联轴器和具有正负电机的电触头,驱动电机通过第一联轴器和电触头连接,电触头对准位于发射管结构中的待发射防暴弹的底部,解决了现有防暴弹发射器成本较高且可靠性差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机载防暴弹发射器和一种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防暴弹发射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载防暴弹发射器和一种无人机。
背景技术
多旋翼无人机因其能够悬停、速度快、侦察范围广和智能化的优点,而特别适合投放橡皮弹、烟幕弹、染色弹、声光弹、催泪弹等防暴弹,实现察打一体。
目前的无人机机载防暴弹发射器还处在刚起步的阶段,对防暴弹的点火采用机械撞击点火,即当待发射弹药转动至炮筒发射处时,伺服拨动机构扣动扳机得到弹簧储能,再通过释放该弹簧储能驱动击锤(或击针)撞击待发射弹药的撞击式底火而点火。这样随着使用弹簧和击锤(或击针)会发生磨损,导致防暴弹不能击发,可靠性差;且还需要设计伺服拨动机构,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机载防暴弹发射器和一种无人机,解决了现有防暴弹发射器成本较高且可靠性差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机载防暴弹发射器,包括:发射器主体、主控制器、发射管结构和伺服击发机构;
所述主控制器、所述发射管结构和所述伺服击发机构均安装于所述发射器主体上,且所述伺服击发机构和所述主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伺服击发机构包括:驱动电机、第一联轴器和具有正负电机的电触头,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第一联轴器和所述电触头连接,所述电触头对准位于所述发射管结构中的待发射防暴弹的底部。
优选地,
所述发射管机构包括:导向板、身管和炮口制退器;
所述导向板安装于所述发射器主体上;
所述身管的一端套设于所述导向板上开设的通孔中,另一端套设有所述炮口制退器。
优选地,
所述炮口制退器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圆形通孔。
优选地,
所述机载防暴弹发射器的转轮机构包括:连接杆、后挡弹板、转轮套、转轮、连接板;
所述转轮上设置有若干用于放置防暴弹的弹巢,且所述转轮上套设有所述转轮套;
所述连接杆和所述连接板对称设置所述转轮套的边缘,且均垂直于所述转轮套的端面;
所述连接杆的非端部与所述转轮套连接,一端与所述后挡弹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导向板连接;
所述连接板的非端部与所述转轮套连接,第一端与所述后挡弹板可拆卸连接,第二端与所述导向板连接。
优选地,
所述连接板通过卡锁组件和所述后挡弹板可拆卸连接;
所述卡锁组件包括:卡锁钩、卡锁钩座和卡槽,所述卡锁钩座安装于所述后挡弹板上,所述卡锁钩座上可转动地设置有所述卡锁钩,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用于所述卡锁钩嵌插的卡槽。
优选地,
所述机载防暴弹发射器的伺服转动机构包括:舵机、第二联轴器、套筒、法兰轴承、轴帽、键、旋转轴、弹簧;
所述舵机安装于所述后挡弹板上;
所述法兰轴承安装于所述后挡弹板的中心孔内,且和所述后挡弹板的中心孔过盈配合;
所述套筒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联轴器和所述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二端套设于所述法兰轴承内,第二端内套设有所述轴帽,且所述套筒和所述法兰轴承过盈配合;
所述键的下半部位于所述轴帽上开设的凹槽内,上半部位于所述转轮中心孔内的键槽内;
所述旋转轴上套设有具有预设压缩量的所述弹簧,且所述旋转轴的一端连接所述轴帽,另一端连接所述导向板。
优选地,
所述机载防暴弹发射器的挂载组件包括:挂钩、缓冲垫和挂锁;
所述发射器主体为长方体结构;
所述缓冲垫安装于所述发射器主体上,且所述挂钩和所述挂锁分别安装于所述发射器主体的两相对侧壁上。
优选地,
所述机载防暴弹发射器的瞄准系统包括:激光瞄准器、红外成像仪和摄像头;
所述激光瞄准器和所述红外成像仪均安装于所述发射器主体上;
所述摄像头安装于所述导向板上。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无人机,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机载防暴弹发射器。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提提供了一种机载防暴弹发射器,包括:发射器主体、主控制器、发射管结构和伺服击发机构;主控制器、发射管结构和伺服击发机构均安装于发射器主体上,且发射管机构和主控制器电连接;伺服击发机构包括:驱动电机、第一联轴器和具有正负电机的电触头,驱动电机通过第一联轴器和电触头连接,电触头对准位于发射管结构中的待发射防暴弹的底部。
本申请中,伺服击发机构的驱动电机通过第一联轴器和电触头连接,且电触头对准位于发射管结构中的待发射防暴弹的底部,在点火时,驱动电机转动带动第一联轴器运动,进而带动电触头运动,电触头接触到待发射防暴弹实现点火,通过触发点火点燃待发射防暴弹,提高了发射可靠性,且使用伺服拨动机构同样实现了点火,从而解决了现有防暴弹发射器成本较高且可靠性差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载防暴弹发射器的正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载防暴弹发射器的左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转轮和后挡弹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卡锁组件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伺服转动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无人机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如下:
P、主控制器;O、防暴弹;M、发射器主体;1、转轮;2、导向板;3、转轮套;4、后挡弹板;5、连接杆;6、连接板;7、驱动电机;8、第一联轴器;9、身管;10、电触头;11、舵机;12、第二联轴器;13、套筒;14、法兰轴承;15、轴帽;16、键;17、旋转轴;18、弹簧;19、卡锁钩;20、卡锁钩座;21、卡槽;23、炮口制退器;24、挂钩;25、挂锁;26、激光瞄准器;27、红外成像仪;28、摄像头;29、缓冲垫。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载防暴弹发射器和一种无人机,解决了现有防暴弹发射器成本较高且可靠性差的技术问题。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更换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机载防暴弹发射器的实施例一,具体请参阅图1和图2。
本实施例中的机载防暴弹发射器包括:发射器主体M、主控制器P、发射管结构和伺服击发机构;主控制器P、发射管结构和伺服击发机构均安装于发射器主体M上,且发射管机构和主控制器P电连接;伺服击发机构包括:驱动电机7、第一联轴器8和具有正负电机的电触头10,驱动电机7通过第一联轴器8和电触头10连接,电触头10对准位于发射管结构中的待发射防暴弹O的底部。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驱动电机7可以为直线电机,上述设计使得驱动电机7、联轴器和正极的电触头10形成一个可以前后移动的机构。当直线电机正转时,直线电机的丝杆向前移动,并通过联轴器推动电触头10向前移动,接触到待发射防暴弹O,反之,则拉动电触头10后退。
本实施例中,伺服击发机构的驱动电机7通过第一联轴器8和电触头10连接,且电触头10对准位于发射管结构中的待发射防暴弹O的底部,在点火时,驱动电机7转动带动第一联轴器8运动,进而带动电触头10运动,电触头10接触到待发射防暴弹O实现点火,通过触发点火点燃待发射防暴弹O,提高了发射可靠性,且使用伺服拨动机构同样实现了点火,从而解决了现有防暴弹O发射成本较高且在点火时可靠性差的技术问题。
以上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载防暴弹发射器的第一实施例,以下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载防暴弹发射器的第二实施例。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机载防暴弹发射器的实施例二,具体请参阅图1至图5,包括:发射器主体M、主控制器P、发射管结构和伺服击发机构;主控制器P、发射管结构和伺服击发机构均安装于发射器主体M上,且发射管机构和主控制器P电连接;伺服击发机构包括:驱动电机7、第一联轴器8和具有正负电机的电触头10,驱动电机7通过第一联轴器8和电触头10连接,电触头10对准位于发射管结构中的待发射防暴弹O的底部。
需要说明的是,起始装好防暴弹O后,后挡弹板4与转轮1通过卡锁组件贴合。此时,电触头10向后的行程较短,电触头10在弹簧18的压力下缩在后挡弹板4内,触头不与防暴弹O底部或转轮1后端面接触,触头不会阻碍转轮1转动。当转轮1转到正确位置后,此时待发射防暴弹O的电底火中心正好对准电触头10的电触头10正极。直线电机正向旋转,丝杆通过联轴器推动正极顶针克服弹簧18的压力将整个电触头10向后压在弹丸低端面上。此时,电触头10正极与待发射防暴弹O电底火中间的正极导通,电触头10负极与电底火外端的负极导通,只要电触头10通电,电底火就会在电流的作用下发火而发射弹丸。
本实施例中发射管机构包括:导向板2、身管9和炮口制退导向板2安装于发射器主体M上;身管9的一端套设于导向板2上开设的通孔中,另一端套设有炮口制退器23。
需要说明的是,安装在身管9上的炮口制退器23可以减小火药燃气对后坐部分的冲量。
进一步地,炮口制退器23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圆形通孔。设计该种类型的炮口制退器23具有以下优点:1)外形美观;2)圆形通孔易于加工;3)圆形通孔比较小,弹丸在其内部快速运行时,即时有章动也不会碰撞到炮口制退器23后因为阻碍减速,甚至打不出去,而是减小章动;4)很多的小孔形成很多个横向截面,当弹丸尾部通过该截面时,后面的高压燃气会因为压差而冲击该截面,之后形成向侧后方折射的气流,这种冲击会阻碍身管9后坐。由于具有很多的孔,每个孔都会形成反后坐冲击,所以有效提高制退效率。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机载防暴弹发射器的转轮1机构包括:连接杆5、后挡弹板4、转轮套3、转轮1、连接板6;转轮1上设置有若干用于放置防暴弹O的弹巢,且转轮1上套设有转轮套3;连接杆5和连接板6对称设置转轮套3的边缘,且均垂直于转轮套3的端面;连接杆5的非端部与转轮套3连接,一端与后挡弹板4连接,另一端与导向板2连接;连接板6的非端部与转轮套3连接,第一端与后挡弹板4可拆卸连接,第二端与导向板2连接。
本实施例中在转轮1上套设转轮套3是为了防止转轮1径向移动和轴向向前引动,设置后挡弹板4在转轮1后方是为了压住防暴弹O和转轮1,防止二者后移。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连接板6通过卡锁组件和后挡弹板4可拆卸连接;卡锁组件包括:卡锁钩19、卡锁钩座20和卡槽21,卡锁钩座20安装于后挡弹板4上,卡锁钩座20上可转动地设置有卡锁钩19,连接板6上开设有用于卡锁钩19嵌插的卡槽21。
为了防暴弹O在连续发射时的防暴弹O能够稳定的转动,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机载防暴弹发射器的伺服转动机构包括:舵机11、第二联轴器12、套筒13、法兰轴承14、轴帽15、键16、旋转轴17、弹簧18;舵机11安装于后挡弹板4上;法兰轴承14安装于后挡弹板4的中心孔内,且和后挡弹板4的中心孔过盈配合;套筒13的第一端通过第二联轴器12和舵机11的输出轴连接,第二端套设于法兰轴承14内,第二端内套设有轴帽15,且套筒13和法兰轴承14过盈配合;键16的下半部位于轴帽15上开设的凹槽内,上半部位于转轮1中心孔内的键16槽内;旋转轴17上套设有具有预设压缩量的弹簧18,且旋转轴17的一端连接轴帽15,另一端连接导向板2。
可以理解的是,套筒13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在此处不做具体限定,本实施例中选择内六角套筒。
同时由于旋转轴17前端插入轴帽15中,后端固定于导向板2上,且其上套设有弹簧18,当轴帽15转动时,轴帽15在没有向后方的外压力时,会在弹簧18向前的预压力下保证轴帽15前端的一部分突出于转轮1前端面,当转轮1装好弹药后,扣合后挡弹板4时,后挡弹板4里面的套筒13会与突出来的轴帽15碰撞配合。如果两者位置正好,轴帽15前端后端会插入套筒13中,如果位置偏差,套筒13会给轴帽15外压力,该外压力会使轴帽15向后引动并压缩弹簧18(此过程转轮1不动,会与后挡弹板4贴合)。此时,只需要轻轻转动一下转轮1,转轮1就会通过键16带动轴帽15旋转,使得轴帽15旋转到与套筒13角度相同时,在弹簧18向前的压力下,轴帽15卡入套筒13中。这样形成了由一个舵机11、联轴器、套筒13、轴帽15和旋转轴17构成的转动通道。该通道可以让舵机11输出轴的旋转驱动转轮1同步旋转,从而实现连续发射防暴榴弹。其中用法兰轴承14保证了旋转的平稳和小摩擦力。
为了使得发射装置和无人机连接时的连接稳定,本实施例中机载防暴弹发射器的挂载组件包括:挂钩24、缓冲垫29和挂钩25;发射器主体M为长方体结构;缓冲垫安装于发射器主体M上,且挂钩24和挂钩25分别安装于发射器主体M的两相对侧壁上。
需要说明的是,缓冲垫29可以起到减震的作用,可以理解的是,缓冲垫29的材质可以采用泡沫硅胶等,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为了防暴弹O发射时目标的准确及使用更广泛,本实施例中的机载防暴弹发射器的瞄准系统包括:激光瞄准器26、红外成像仪27和摄像头28;激光瞄准器26和红外成像仪27均安装于发射器主体M上;摄像头28安装于导向板2上。可以理解的是,摄像头28主要用于白天摄像侦察、射击效果查看,激光瞄准器26主要用于瞄准(直瞄时)射击目标;红外成像仪27主要用于夜间的目标侦察和射击后效果查看。
使用本实施例中的机载防暴弹发射器时,首先打开后挡弹板4向转轮1内装填防暴弹O,装填完毕后,利用卡锁组件将后挡弹板4与连接板6扣合闭锁,然后利用摄像头28或激光瞄准器26侦察到的目标信息,调整无人机方向和角度,给电触头10通电,使防暴弹O电底火发火,完成第一发防暴弹O的发射动作,第一发防暴弹O发射完毕后,利用直线电机拉起电触头10,随后控制伺服旋转机构驱动转轮1旋转一定角度,使转轮1弹巢内的下一发防暴弹O对准发射管弹膛,再通过直线电机压紧触头,可进行下一发防暴弹O的发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机载防暴弹O发射器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挂钩24与挂钩25与无人机紧固挂载,使结构稳固、受力大幅降低,特高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2)身管9距离质心较远,结构紧凑,减小挂载板的受力和射击后坐对无人机的冲击。
3)采用卡锁机构实现快捷方便的锁紧或松开。
4)利用直线电机、电触头10和电底火的方案取代手持防暴弹O发射器的机械触发机构,简化了结构、减轻了重量,便于飞机实现点火发射。
5)使用独特的伺服转动机构实现转轮1的精确转动和伺服运动。
6)加装炮口制退器23,减小发射时的后坐冲量;
7)加装红外成像仪27,便于特定环境的使用,尤其是晚上锁定目标。
本实施例中,伺服击发机构的驱动电机7通过第一联轴器8和电触头10连接,且电触头10对准位于发射管结构中的待发射防暴弹O的底部,在点火时,驱动电机7转动带动第一联轴器8运动,进而带动电触头10运动,电触头10接触到待发射防暴弹O实现点火,通过触发点火点燃待发射防暴弹O,提高了发射可靠性,且使用伺服拨动机构同样实现了点火,从而解决了现有防暴弹O发射成本较高且在点火时可靠性差的技术问题。
以上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载防暴弹发射器的第二实施例,以下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人机的实施例。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无人机,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机载防暴弹发射器。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无人机通过前述实施例中防暴弹发射器的挂载组件,将防暴弹发射器挂载于无人机上。
本实施例中,伺服击发机构的驱动电机7通过第一联轴器8和电触头10连接,且电触头10对准位于发射管结构中的待发射防暴弹O的底部,在点火时,驱动电机7转动带动第一联轴器8运动,进而带动电触头10运动,电触头10接触到待发射防暴弹O实现点火,通过触发点火点燃待发射防暴弹O,提高了发射可靠性,且使用伺服拨动机构同样实现了点火,从而解决了现有防暴弹O发射成本较高且在点火时可靠性差的技术问题。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机载防暴弹发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射器主体、主控制器、发射管结构和伺服击发机构;
所述主控制器、所述发射管结构和所述伺服击发机构均安装于所述发射器主体上,且所述伺服击发机构和所述主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伺服击发机构包括:驱动电机、第一联轴器和具有正负电机的电触头,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第一联轴器和所述电触头连接,所述电触头对准位于所述发射管结构中的待发射防暴弹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载防暴弹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管机构包括:导向板、身管和炮口制退器;
所述导向板安装于所述发射器主体上;
所述身管的一端套设于所述导向板上开设的通孔中,另一端套设有所述炮口制退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载防暴弹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炮口制退器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圆形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载防暴弹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载防暴弹发射器的转轮机构包括:连接杆、后挡弹板、转轮套、转轮、连接板;
所述转轮上设置有若干用于放置防暴弹的弹巢,且所述转轮上套设有所述转轮套;
所述连接杆和所述连接板对称设置所述转轮套的边缘,且均垂直于所述转轮套的端面;
所述连接杆的非端部与所述转轮套连接,一端与所述后挡弹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导向板连接;
所述连接板的非端部与所述转轮套连接,第一端与所述后挡弹板可拆卸连接,第二端与所述导向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载防暴弹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通过卡锁组件和所述后挡弹板可拆卸连接;
所述卡锁组件包括:卡锁钩、卡锁钩座和卡槽,所述卡锁钩座安装于所述后挡弹板上,所述卡锁钩座上可转动地设置有所述卡锁钩,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用于所述卡锁钩嵌插的卡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载防暴弹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载防暴弹发射器的伺服转动机构包括:舵机、第二联轴器、套筒、法兰轴承、轴帽、键、旋转轴、弹簧;
所述舵机安装于所述后挡弹板上;
所述法兰轴承安装于所述后挡弹板的中心孔内,且和所述后挡弹板的中心孔过盈配合;
所述套筒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联轴器和所述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二端套设于所述法兰轴承内,第二端内套设有所述轴帽,且所述套筒和所述法兰轴承过盈配合;
所述键的下半部位于所述轴帽上开设的凹槽内,上半部位于所述转轮中心孔内的键槽内;
所述旋转轴上套设有具有预设压缩量的所述弹簧,且所述旋转轴的一端连接所述轴帽,另一端连接所述导向板。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载防暴弹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载防暴弹发射器的挂载组件包括:挂钩、缓冲垫和挂锁;
所述发射器主体为长方体结构;
所述缓冲垫安装于所述发射器主体上,且所述挂钩和所述挂锁分别安装于所述发射器主体的两相对侧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载防暴弹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载防暴弹发射器的瞄准系统包括:激光瞄准器、红外成像仪和摄像头;
所述激光瞄准器和所述红外成像仪均安装于所述发射器主体上;
所述摄像头安装于所述导向板上。
9.一种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机载防暴弹发射器。
CN201920558621.XU 2019-04-23 2019-04-23 一种机载防暴弹发射器和一种无人机 Active CN2098891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58621.XU CN209889117U (zh) 2019-04-23 2019-04-23 一种机载防暴弹发射器和一种无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58621.XU CN209889117U (zh) 2019-04-23 2019-04-23 一种机载防暴弹发射器和一种无人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89117U true CN209889117U (zh) 2020-01-03

Family

ID=690194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58621.XU Active CN209889117U (zh) 2019-04-23 2019-04-23 一种机载防暴弹发射器和一种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8911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11209A (zh) * 2019-04-23 2019-06-21 广州鼎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载防暴弹发射器和一种无人机
CN109911209B (zh) * 2019-04-23 2024-05-31 广州鼎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载防暴弹发射器和一种无人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11209A (zh) * 2019-04-23 2019-06-21 广州鼎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载防暴弹发射器和一种无人机
CN109911209B (zh) * 2019-04-23 2024-05-31 广州鼎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载防暴弹发射器和一种无人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837107A (en) Silent launch gun for projectiles
US7958662B2 (en) Conditional activation of a cartridge
US3738219A (en) Recoilless firearm and cartridge therefor
CN109556455B (zh) 一种双活塞连续射击的玩具枪
CN112304165A (zh) 一种兼容各式防暴枪的复合型防暴动能弹
CN113218251A (zh) 对空飞网捕获弹及其工作方法
US20210131756A1 (en) Zero recoil gun
RU2363908C2 (ru) Артиллерийское орудие с выкатом "тьмака"
CN212058476U (zh) 一种机载气体发射的后座力调节器
CN209889117U (zh) 一种机载防暴弹发射器和一种无人机
KR20050039740A (ko) 무기발사대
US3788191A (en) Burst firing, single barrel, armament
CN215909748U (zh) 一种无后坐力或低后坐力的枪械
US5284081A (en) Lightweight grenade launcher
CN109911209B (zh) 一种机载防暴弹发射器和一种无人机
CN215003184U (zh) 一种应用于气动防暴发射器上的供弹结构
CN110631412A (zh) 中大口径高精度自动步枪活塞长行程导气反后座自动系统
KR20020079838A (ko) 송탄자 해체 장치
US3866516A (en) Semi-automatic piston employing a pivotally, slideable member
US3110221A (en) Machine gun selectively operated by a gas or recoil system
CN113251860A (zh) 一种玩具枪子弹旋转发射机械结构
CN210101997U (zh) 一种无人机用制式弹药投放装置
RU2295101C2 (ru) Способ работы автоматики стрелково-пушечного оружия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US3838622A (en) Recoilless firearm and cartridge therefor
CN220959818U (zh) 一种携带集束火箭弹的移动作战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