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98580U - 消防机器人及其消防机器人底盘 - Google Patents

消防机器人及其消防机器人底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98580U
CN210698580U CN201921033576.2U CN201921033576U CN210698580U CN 210698580 U CN210698580 U CN 210698580U CN 201921033576 U CN201921033576 U CN 201921033576U CN 210698580 U CN210698580 U CN 2106985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re
cover
locking
fighting robot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3357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斌
张国权
华滨
王琳峰
来超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uaxia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uaxi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uaxia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uaxi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3357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985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985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985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机器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消防机器人及其消防机器人底盘。所述消防机器人底盘,包括底座、盖体组件以及锁扣组件,所述底座具有用以收容电池模块的电池仓以及用以收容电气元件的电气仓,所述盖体组件盖设于所述电池仓以及所述电气仓,所述锁扣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与所述盖体组件之间,用以将所述盖体组件锁紧于所述底座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消防机器人。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不仅拆装、维修方便且节约了拆装时间。

Description

消防机器人及其消防机器人底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机器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消防机器人及其消防机器人底盘。
背景技术
消防机器人是一种代替消防官兵进入火场进行灭火救援作业的特种机器人,除了灭火功能还具备视频监控、气体检测、照明、声光报警等功能,能够近距离靠近火场进行作业。
现有的消防机器人按照驱动能源分为电动型和油动型两款,电动型消防机器人依靠电池驱动,油动型消防机器人依靠柴油发动机驱动。油动型消防机器人常用于驱散烟雾,且由于自身能源易燃易爆炸,相对电动消防机器人需要与火场保持更远安全距离,因此目前消防作战中的电动消防机器人更为广泛。
目前电动消防机器人上的钣金件、结构件一般都采用螺栓固定方式;而电池、主板等电气元件都采用外接线缆的方式来实现供电及控制。这样的结构及电气固定方式,使得消防机器人的可拆装性和可维护性大大降低,更换任何零部件都将消耗大量时间,如果消防机器人正在参与实战救火,这样极大地影响救火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便于维修、拆装方便的消防机器人及其消防机器人底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消防机器人底盘,包括底座、盖体组件以及锁扣组件,所述底座具有用以收容电池模块的电池仓以及用以收容电气元件的电气仓,所述盖体组件盖设于所述电池仓以及所述电气仓,所述锁扣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与所述盖体组件之间,用以将所述盖体组件锁紧于所述底座上。
在本申请中,由于所述盖体组件与所述底座之间是通过锁扣组件锁紧;从而,当所述电池仓或所述电气仓内的元/器件需要维护时,直接解锁所述锁扣组件即可将所述盖体组件拆卸,并对所述电池仓或所述电气仓内的元/器件维修,不仅拆装、维修方便且节约了拆装时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体组件包括第一盖体以及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盖设于所述电池仓,所述第二盖体盖设于所述电气仓,所述第一盖体以及第二盖体分别通过所述锁扣组件锁紧于所述底座。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电池仓与所述电气仓分别通过第一盖体以及第二盖体进行盖设,即在维修电气仓或电池仓中的元/器件的过程中不需要将整个盖体组件拆卸,使得维修更加方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盖体靠进所述底座的侧面上设有减震件。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减震件的设置,可以减少所述电池模块与第一盖体之间的冲击力,以保护所述电池模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体组件还包括第三盖体,所述底座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位于所述电池仓与所述电气仓之间,所述第三盖体盖设于所述安装腔并通过所述锁扣组件锁紧于所述底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设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与所述盖体组件配合以将所述电池仓及所述电气仓密封。
可以理解的是,密封件的设置,可以避免水雾进入所述电池仓和/或所述电气仓内,损坏电池仓及所述电气仓内的元/器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扣组件包括连接部、配合部以及锁扣件,所述连接部设于所述盖体组件上,所述配合部设于所述底座上;在所述盖体组件盖设于底座时,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配合部之间配合并通过所述锁扣件锁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仓内安装有至少一个电池座,每个所述电池座上开设有收容腔,所述收容腔内设有插接部,所述电池模块插接于所述插接部。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所述电池模块是插接于所述插接部上,即电池模块是通过拔插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收容腔内;进而,在维修的过程中,直接将所述电池模块拔出即可,进一步地提高了维修的便利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盘上设有驱动轮以及履带,所述履带的两端通过快拆结构拼合成环状并套设在所述驱动轮上;
或者,相邻的两条履带之间通过快拆结构拼合成环状并套设在所述驱动轮上。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履带是通过快拆结构进行拼接,因此,在维修的过程中能够快速完成履带的更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快拆结构包括两个锁扣壳、锁扣轴以及锁扣夹,所述两个所述锁扣壳分别设于所述履带的两端,所述锁扣轴穿设于两个锁扣壳并通过所述锁扣夹锁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快拆结构还包括还锁扣板,所述履带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凹槽,所述锁扣板能够两端能够分别扣于所述履带两端的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消防机器人,包括消防机器人底盘,所述消防机器人底盘采用上述的消防机器人底盘。
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消防机器人底盘由于所述盖体组件与所述底座之间是通过锁扣组件锁紧;从而,当所述电池仓或所述电气仓内的元/器件需要维护时,直接解锁所述锁扣组件即可将所述盖体组件拆卸,并对所述电池仓或所述电气仓内的元/器件维修,不仅拆装、维修方便且节约了拆装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消防机器人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消防机器人底盘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座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更换电池模块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快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履带拼接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扣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盖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扣组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消防机器人底盘100、电池模块101、BMS通信母接口101a、电池充电母接口101b、电池放电母接口101c、底座10、电池仓11、电池座111、收容腔111a、插接部112、BMS通信公插口112a、电池充电公插口112b、电池放电公插口112c、电气仓12、驱动轮13、履带14、凹槽141、快拆结构15、安装腔16、锁扣壳151、锁扣轴152、锁扣夹153、锁扣板154、盖体组件20、第一盖体21、第二盖体22、第三盖体23、锁扣组件30、连接部31、配合部32、锁扣件3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消防机器人底盘100,所述消防机器人底盘100应用于消防机器人上。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消防机器人底盘100不限于此,其还可以应用于其他移动机器人上。
具体地,所述消防机器人底盘100包括底座10、盖体组件20以及锁扣组件30,所述盖体组件20设于所述底座10上并通过所述锁扣组件30锁紧。
如图2及图10所示,所述底座10上开设有电池仓11以及电气仓12,所述电池仓11以及所述电气仓12均沿竖直方向敞口设置。所述电池仓11用以收容电池模块101,所述电气仓12用以收容电气元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气元件可以是控制板。所述盖体组件20分别盖设于所述电池仓11以及所述电气仓12的敞口端,并通过所述锁扣组件30锁紧。
当所述电池仓11和/或所述电气仓12内的元/器件需要维修时,维修人员直接解锁所述锁扣组件30即可完成所述盖体组件20的拆卸,然后取出相应待维修的元/器件即可,其不需要专门的拆装工具辅助,不仅拆装方便且节约了拆卸的时间,维修更加方便;同时,提高了消防机器人的救火效率。
如图3以及图4所示,所述电池仓11内安装有至少一个电池座111,每个所述电池座111上开设有收容腔111a,所述收容腔111a内设有插接部112;所述电池模块101由多块快插电池组成,用以为所述消防机器人运行提高电力,所述电池模块101插接于所述插接部112,进而实现所述电池模块101的快速插接。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所述电池模块101是插接于所述插接部112上,即电池模块是通过拔插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收容腔111a内;进而,在维修的过程中,维修人员直接将所述电池模块101拔出即可,进一步地提高了所述底盘100维修的便利性。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座111可以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所述电池仓11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紧固件可以为螺栓、螺钉或者铆钉等。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座11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电池座111并排地安装于所述电池仓11内,每个所述电池座111上可以插接至少2块所述快插电池。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电池座111上可以插接3块所述快插电池。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座111的数量还可以为其他,例如三或四个,在此不在穷举。
进一步地,所述插接部112至少包括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通信公插口112a、电池充电公插口112b、电池放电公插口112c。如图5所示,所述快插电池上至少设有BMS通信母接口101a、电池充电母接口101b、电池放电母接口101c,所述BMS通信公插口112a与所述BMS通信母接口101a适配,所述电池放电公插口112c与所述电池充电母接口101b适配,所述电池放电公插口112c与所述电池放电母接口101c适配。如图6所示,当所述电池模块101收容于所述收容腔111a内时,所述电池模块101分别一一对应地插接于所述BMS通信公插口112a、电池充电公插口112b以及电池放电公插口112c上,并且通过上述的插口对于所述电池进行限位。
请继续参阅图1,所述底座10上设有驱动轮13以及履带14,所述驱动轮13的数量为多个,且分别安装于所述底座10的两侧。所述履带14呈环状并套设于所述驱动轮13上,所述驱动轮13驱动所述履带14运动以实现所述消防机器人底盘100的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履带14为橡胶履带。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履带14还可以为其他材料的履带。
如图7-图9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履带14的两端通过快拆结构15拼合成环状并套设在所述驱动轮13上,即所述履带14为一整条构成。在另一实施例中,相邻的两条履带14之间通过快拆结构15拼合成环状并套设在所述驱动轮13上,即所述履带14有多条履带拼接而成。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履带14是通过快拆结构15进行拼接,因此,在履带14被火场高温损坏或长期疲劳断裂的情况下,通过所述快拆结构15能够快速完成所述履带14的拆装以及更换,并使所述消防机器人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再次投入消防工作中。
所述快拆结构15包括两个锁扣壳151、锁扣轴152以及锁扣夹153,所述两个所述锁扣壳151分别设于所述履带14的两端或者两条履带14相邻的两端,所述锁扣轴152穿设于两个锁扣壳151并通过所述锁扣夹153锁紧并防止所述锁扣夹153滑脱;从而,实现所述履带14的快速拆装。
进一步地,所述快拆结构15还包括还锁扣板154,所述履带14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凹槽141,所述锁扣板154能够两端能够分别扣于所述履带14两端的凹槽141内。所述锁扣夹153安装于所述锁扣板154上;进而,避免所述锁扣夹153被打开以及脱落。
所述底座10靠近所述盖体组件20的一端(即所述电池仓11的敞口端)上设有密封件(图未示),所述密封件与所述盖体组件20配合以将所述电池仓11及所述电气仓12密封,以避免水雾进入所述电池仓11和/或所述电气仓12内,损坏电池仓11及所述电气仓12内的元/器件。
具体地,所述底座10上开设有凹槽(图未示),所述密封件安装于所述凹槽内。
如图10所示,所述盖体组件20包括第一盖体21以及第二盖体22,所述第一盖体21盖设于所述电池仓11,所述第二盖体22盖设于所述电气仓12,所述第一盖体21以及第二盖体22分别通过所述锁扣组件30锁紧于所述底座10。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电池仓11与所述电气仓12分别通过第一盖体21以及第二盖体22进行盖设,即在维修电气仓12或电池仓11中的元/器件的过程中不需要将整个盖体组件20拆卸,使得维修更加方便。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电池仓11与所述电气仓12分别通过第一盖体21以及第二盖体22进行盖设,即在维修电气仓11或电池仓12中的元/器件的过程中不需要将整个盖体组件20拆卸,使得维修更加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盖体21靠近所述电池仓11的侧面上设有减震件(图未示),所述减震件用以减少所述电池模块101与第一盖体21之间的冲击力以保护所述电池模块101。
可选地,所述减震件可以为橡胶垫,海绵垫或者其具有减震功能的件。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减震件为橡胶垫。
进一步地,所述盖体组件20还包括第三盖体23,所述底座10开设有安装腔16,所述安装腔16位于所述电池仓11与所述电气仓12之间。所述收容腔16用以收容水炮法兰及进流水管等部件。所述第三盖体23盖设于所述安装腔16并通过所述锁扣组件30锁紧于所述底座10。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三盖体23位于所述第一盖体21与所述第二盖体22之间。
请再参阅图10,所述锁扣组件30的数量为多个,每块所述盖体分别通过多个所述锁扣组件30锁紧在所述底座10上,以保证所述盖体安装的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每块所述盖体分别通过四个所述锁扣组件30锁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每块所述盖体还可以通过其他数量的所述锁扣组件30进行锁紧,在此不在穷举。
进一步地,如图11以及图12所示,所述锁扣组件30包括连接部31、配合部32以及锁扣件33,所述连接部31设于所述盖体组件20上,所述配合部32设于所述底座10上;在所述盖体组件20盖设于底座10时,所述连接部31与所述配合部32之间配合并通过所述锁扣件33锁紧。
优选地,所述第一盖体21、第二盖体22以及所述第三盖体23上分别设于多个所述连接部31,所述底座10上设有多个与所述连接部31一一对应设置的配合部32,所述锁扣件33的数量为多个且与所述连接部31或所述配合部32的数量一一对应。
下面阐述所述消防机器人底盘100的维修过程:
(1)维修或更换电池模块101和/或电气元件
打开所述第一盖体21和/或所述第二盖体22上的锁扣件33,取下所述第一盖体21和/或所述第二盖体22,将电池模块101从所述电池仓11内拔出或者将电气元件从所述电气仓12内取出,对取出的电池模块101和/或电气元件进行维修或更换。待电池模块101和/或电气元件维修完毕后,将电池模块101插接于电池仓11内和/或电气元件安装于所述电气仓12;然后,盖上所述第一盖体21和/或所述第二盖体22,并通过所述锁扣件33将所述第一盖体21和/或所述第二盖体22锁紧。即完成了对电池模块和/或电气元件的维修或更换。
(2)维修或更换履带14
利用千斤顶或液压升降台将消防机器人底盘100升起,检查履带受损情况,如履带14不能直接取下:将履带转动合适位置,取下所述锁扣板154,打开锁扣夹153,取下所述锁扣轴152使两个所述锁扣壳151分离,然后取下所述履带。安装所述履带14的方式与取下所述履带的步骤相反,在此就不在赘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1)

1.一种消防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盖体组件(20)以及锁扣组件(30),所述底座(10)具有用以收容电池模块的电池仓(11)以及用以收容电气元件的电气仓(12),所述盖体组件(20)盖设于所述电池仓(11)以及所述电气仓(12),所述锁扣组件(30)设置于所述底座(10)与所述盖体组件(20)之间,用以将所述盖体组件(20)锁紧于所述底座(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组件(20)包括第一盖体(21)以及第二盖体(22),所述第一盖体(21)盖设于所述电池仓(11),所述第二盖体(22)盖设于所述电气仓(12),所述第一盖体(21)以及第二盖体(22)分别通过所述锁扣组件(30)锁紧于所述底座(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防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21)靠进所述底座(10)的侧面上设有减震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防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组件(20)还包括第三盖体(23),所述底座(10)开设有安装腔(16),所述安装腔(16)位于所述电池仓(11)与所述电气仓(12)之间,所述第三盖体(23)盖设于所述安装腔(16)并通过所述锁扣组件(30)锁紧于所述底座(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上设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与所述盖体组件(20)配合以将所述电池仓(11)及所述电气仓(12)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组件(30)包括连接部(31)、配合部(32)以及锁扣件(33),所述连接部(31)设于所述盖体组件(20)上,所述配合部(32)设于所述底座(10)上;在所述盖体组件(20)盖设于底座(10)时,所述连接部(31)与所述配合部(32)之间配合并通过所述锁扣件(33)锁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仓(11)内安装有至少一个电池座(111),每个所述电池座(111)上开设有收容腔(111a),所述收容腔(111a)内设有插接部(112),所述电池模块插接于所述插接部(1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上安装有驱动轮(13)以及履带(14);
所述履带(14)的两端通过快拆结构(15)拼合成环状并套设在所述驱动轮(13)上;或者,相邻的两条履带(14)之间通过快拆结构(15)拼合成环状并套设在所述驱动轮(13)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消防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拆结构(15)包括两个锁扣壳(151)、锁扣轴(152)以及锁扣夹(153),所述两个所述锁扣壳(151)分别设于所述履带(14)的两端,所述锁扣轴(152)穿设于两个锁扣壳(151)并通过所述锁扣夹(153)锁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消防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拆结构(15)还包括锁扣板(154),所述履带(14)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凹槽(141),所述锁扣板(154)能够两端能够分别扣于所述履带(14)两端的凹槽(141)内。
11.一种消防机器人,包括消防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机器人底盘采用如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消防机器人底盘。
CN201921033576.2U 2019-07-04 2019-07-04 消防机器人及其消防机器人底盘 Active CN2106985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33576.2U CN210698580U (zh) 2019-07-04 2019-07-04 消防机器人及其消防机器人底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33576.2U CN210698580U (zh) 2019-07-04 2019-07-04 消防机器人及其消防机器人底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98580U true CN210698580U (zh) 2020-06-09

Family

ID=70922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33576.2U Active CN210698580U (zh) 2019-07-04 2019-07-04 消防机器人及其消防机器人底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985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06793B2 (en)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system
WO2018129855A1 (zh) 快速加解锁套件
US9701284B2 (en) System for locking/unlocking an object on a structure having bearing and aligning elements built into the tools
US8795876B2 (en) Device for making rapid connections and disconnections between high voltage battery modules and other motor vehicle systems
US7993155B2 (en) System f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batteries to electric vehicles
CN111785868B (zh) 储能箱及其控制方法和储能站
JP2019534813A (ja) バッテリーボックス締付装置およびこのバッテリーボックス締付装置を含むバッテリーボックス
DE102011079037A1 (de) Batteriezellenmodul,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Batteriezellenmoduls sowie Batterie und Kraftfahrzeug
CN103963615A (zh) 车门以及具有多部分门承载件的门模块
CN212447084U (zh) 一种底盘组件及车辆
US9590217B2 (en) Structure for mounting battery on vehicle
CN210698580U (zh) 消防机器人及其消防机器人底盘
US10741810B2 (en) Battery pack cas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207673055U (zh) 模块化可拆装多功能组合方舱
CN101331278B (zh) 液压联结组件的安全设备
EP4159504A1 (en) Chassis assembly and vehicle
CN110311072B (zh) 一种物流监测设备的电源快速插拔互联结构
CN107859373A (zh) 模块化可拆装多功能组合方舱
WO2021225203A1 (ko) 전기자동차용 밀폐형 배터리팩 하우징
Ibarra et al. Control reengineering used for rehabilitation of Andros Remotec bomb disposal robot
CN209948893U (zh) 电机与控制器的集成装置和汽车
CN216816683U (zh) 一种无人机润滑脂磨损寿命检测装置
CN220585459U (zh) 一种游艇用防水锂电池
CN220984787U (zh) 一种快拆式电池组件及扫雪机器人
CN217256416U (zh) 一种机器人快换盘的防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