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91871U - 背光模块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91871U
CN210691871U CN201921900438.XU CN201921900438U CN210691871U CN 210691871 U CN210691871 U CN 210691871U CN 201921900438 U CN201921900438 U CN 201921900438U CN 210691871 U CN210691871 U CN 2106918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guide
guide plate
elastic structure
backlight module
ela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0043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家维
陈建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retron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oretron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retronic Corp filed Critical Coretronic Corp
Priority to CN20192190043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91871U/zh
Priority to TW108215178U priority patent/TWM5941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918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918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一种背光模块,包括框体、导光板及弹性结构。框体包括多个侧墙。导光板配置于这些侧墙之间,且间隙形成于导光板与框体的这些侧墙的其中一者之间。弹性结构设置于间隙内且接触框体的侧墙与导光板的侧面,其中弹性结构形成掏空区,掏空区用以提供弹性结构在导光板膨胀或收缩时用于变形的空间,以使弹性结构持续接触框体的侧墙与导光板的侧面。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块在高低温环境中均能对导光板提供良好的支撑。

Description

背光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背光模块,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背光模块,其具有在高低温环境中均能对导光板提供良好支撑的弹性体。
【背景技术】
窄边框的显示设备为现今的发展趋势,显示设备内的背光模块也需符合应用于窄边框的特定需求。此类背光模块若要应用于车用环境时必须通过比一般市面上更严苛的信赖性测试与光学均匀度条件。为了使背光模块的导光板不管在高温环境或是低温环境下仍能保持在预期的位置,目前是使用弹性体来固定导光板,弹性体可提供固定的作用且可提供导光板在高低温环境下热涨冷缩的空间。
现行的弹性体的材料多半使用发泡材料或橡胶。发泡材料的优点在于弹性系数小,而使得其可具有较大的压缩量/预压量,但缺点为昂贵且固定力小。橡胶的优点在于固定性佳且便宜,但受限于较大的弹性系数,仅能提供较小的压缩量/预压量。
现今车用背光模块均须通过严苛的环境测试,摄氏95度的高温实验已是常见规格。在此温度下,导光板会具有一定的膨胀量,若是选择低成本的橡胶来作为弹性体,要如何使弹性体在导光板膨胀时不会因压缩量太小而使导光板被挤压变形,且在导光板收缩时持续接触导光板,是目前欲研究的目标。
本“背景技术”段落只是用来帮助了解本实用新型内容,因此在“背景技术”段落所公开的内容可能包含一些没有构成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道的已知技术。在“背景技术”段落所公开的内容,不代表该内容或者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本实用新型申请前已被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晓或认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其弹性结构用于在导光板膨胀或收缩时持续接触导光板,以对导光板提供良好的支撑,且在导光板膨胀时不会因压缩量太小而使导光板被挤压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为实现上述的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背光模块,包括框体、导光板及弹性结构。框体包括多个侧墙。导光板配置于这些侧墙之间,且间隙形成于导光板与框体的这些侧墙的其中一者之间。弹性结构设置于间隙内且接触框体的侧墙与导光板的侧面,其中弹性结构形成有掏空区,掏空区用以提供弹性结构在导光板膨胀或收缩时用于变形的空间,以使弹性结构持续接触框体的侧墙与导光板的侧面。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背光模块,包括框体、导光板及弹性结构。框体包括背板。导光板配置于背板上方。弹性结构固定于背板且抵接导光板,其中弹性结构用于在导光板膨胀或收缩时持续接触导光板。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块可利用弹性结构设置掏空区,掏空区可使弹性结构的结构强度略为减少,而较容易以预压的方式被塞入框体的侧墙与导光板的侧面之间。当导光板收缩时,弹性结构释放所蓄积的弹力位能,以使弹性结构持续接触框体的侧墙与导光板的侧面,而能为导光板提供良好的支撑。此外,掏空区可提供弹性结构在导光板膨胀时用于变形的空间,以降低导光板膨胀时,弹性结构因压缩量太小而使导光板被挤压变形的机率,并能为导光板提供良好的支撑。或者,弹性结构可固定于背板且抵接导光板,同样也可使得弹性结构在导光板膨胀或收缩时持续接触导光板,而能为导光板提供良好的支撑。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块的俯视示意图。
图2A是图1的背光模块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B是当图2A的导光板膨胀时弹性结构变形的示意图。
图3A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块的俯视局部示意图。
图3B是当图3A的导光板膨胀时弹性结构变形的示意图。
图4A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块的俯视局部示意图。
图4B是当图4A的导光板膨胀时弹性结构变形的示意图。
图5A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块的侧视局部示意图。
图5B是当图5A的导光板膨胀时弹性结构变形的示意图。
图6A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块的侧视局部示意图。
图6B是当图6A的导光板膨胀时弹性结构变形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I:间隙
I1:第一间隙
I2:第二间隙
100:背光模块
110:框体
112:侧墙
114:背板
116:第一孔洞
120:导光板
122:侧面
124:底面
126:第二定位柱
130、130a、130b、130c、130d:弹性结构
132:掏空区
133:第一部分
134:第二部分
135:第一定位柱
136:第二孔洞
137、137d:接触部
140:电路板
142:光源。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1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块的俯视示意图。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的背光模块100包括框体110、导光板120及至少一弹性结构130。框体110包括多个侧墙112。在本实施例中,框体110包括两两相连的四个侧墙112。导光板120配置于这些侧墙112之间,且位于这些侧墙112所围绕出的空间内。
由图1可见,电路板140配置在靠近于图1上方位置的侧墙112旁,多个光源142配置于电路板140。光源142例如是发光二极管,但光源142的种类不局限于此。光源142所发出的光线用于从导光板120的入光面(例如是图1中导光板120的上侧面)射入,且从导光板120的出光面(例如是图1中导光板120的顶面)射出。
值得一提的是,一般而言,背光模块100可能会使用于高温或是低温的环境,以高温环境来说,导光板120可能会受热膨胀。特别是应用于车用环境的背光模块100,可能会处于摄氏95度的高温环境,在此温度下,导光板120会具有一定的膨胀量。因此,多个间隙I会形成于导光板120与这些侧墙112之间,以供导光板120受热时可有足够的膨胀空间。更明确地说,在本实施例中,这些间隙I例如位于导光板120与图1左方位置的侧墙112之间、导光板120与图1右方位置的侧墙112之间及导光板120与图1下方位置的侧墙112之间。
为了支撑导光板120,多个弹性结构130设置于这些间隙I内,各弹性结构130会分别接触框体110的其中一个侧墙112与导光板120的其中一个侧面122。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间隙I的位置及弹性结构130的配置位置不以附图为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结构130具有特殊结构的设计,可以提供良好的压缩量。弹性结构130可先被预压地塞入导光板120与侧墙112之间的间隙I,当导光板120遇冷收缩时,弹性结构130释放所蓄积的弹性位能,而仍能持续地接触导光板120的侧面122与框体110的侧墙112,以提供良好的支撑效果。当导光板120受热膨胀时,弹性结构130可轻易被导光板120压缩,如此一来,可增加容许导光板120膨胀的空间,而使得导光板120较不易被顶弯变形。下面将对此进行详细地说明。
图2A是图1的背光模块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2B是当图2A的导光板膨胀时弹性结构变形的示意图。请参阅图2A及图2B,在本实施例中,弹性结构130以框形体为例。弹性结构130形成有掏空区132,且掏空区132位于弹性结构130的内部。掏空区132用以提供弹性结构130在导光板120膨胀或收缩时用于变形的空间,以使弹性结构130持续接触框体110的侧墙112与导光板120的侧面122。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弹性结构130利用掏空区132来提供变形的空间,而能够以结构设计的方式来达到良好的支撑效果且具有良好的预压性。
如此一来,弹性结构130的压缩量/预压量可较不受材料本身的弹性系数限制。换句话说,弹性结构130的材料可选用成本较低的橡胶等材料来节省成本。以橡胶来说,其由于具有较大的弹性系数,而具有固定性佳的优点与较难被压缩的缺点。对于车用环境而言,导光板120可能会受到高热而具有较大的膨胀量,橡胶所形成的弹性结构本身需要够厚才能够提供对应的压缩量,而使得已知以橡胶做为弹性结构的背光模块,因为橡胶材质的弹性结构太厚而难以应用于窄边框显示设备。本实施例的弹性结构130利用掏空区132来提供变形的空间,而可选用例如是橡胶来制作,除了具有低成本的优点及良好的固定性之外,弹性结构130即使没有达到已知技术中的厚度,仍可以提供足够的变形量,而可应用于窄边框。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结构130的材料拉伸强度例如介于8N/sq.mm至25N/sq.mm之间。弹性结构130的材料包括橡胶或硅胶,但弹性结构130的材料不局限于此。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选用泡棉材料或是其他材料。
下面介绍弹性结构的其他情况,与前一实施例相同或相似的组件以相同或相似的符号表示,不再多加赘述,仅说明主要差异之处。
图3A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块的俯视局部示意图。图3B是当图3A的导光板膨胀时弹性结构变形的示意图。请参阅图3A与图3B,在本实施例中,掏空区132凹陷于弹性结构130a的表面。详细而言,弹性结构130a包括部分相连的第一部分133与第二部分13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部分133的左下侧连接于第二部分134的右上侧,而使得弹性结构130a类似于Z字型的结构。第一部分133接触导光板120的侧面122,第二部分134接触框体110的侧墙112。掏空区132至少形成于弹性结构130a的第一部分133与框体110的侧墙112之间,更明确地说,两掏空区132分别形成于第一部分133与侧墙112之间以及第二部分134与导光板120的侧面122之间。
同样地,弹性结构130a可先被预压地塞入导光板120与侧墙112之间的间隙I,当导光板120遇冷收缩时,弹性结构130a释放所蓄积的弹性位能,而仍能持续地接触导光板120的侧面122与框体110的侧墙112,以提供良好的支撑效果。
由图3B可见,当导光板120膨胀时,弹性结构130a对应地变形,特别是第一部分133会受到导光板120的挤压而朝向侧墙112的方向移动,第一部分133与侧墙112之间的掏空区132可提供第一部分133向下变形的空间,以避免导光板120被顶弯变形,并可确保导光板120具有足够的支撑性。
图4A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块的俯视局部示意图。图4B是当图4A的导光板膨胀时弹性结构变形的示意图。请参阅图4A与图4B,在本实施例中,弹性结构130b接触导光板120的侧面122的接触面积小于弹性结构130b接触框体110的侧墙112的接触面积。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弹性结构130b例如是山型,弹性结构130b在顶端处接触导光板120的侧面122,弹性结构130b在底面接触框体110的侧墙112。掏空区132环绕于弹性结构130b的山脊,而类似于原本呈柱体的弹性结构130b的表面被挖掏出倾斜的山脊。当然,弹性结构130b的形状不局限于此。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弹性结构130b接触导光板120的侧面122的接触面积小于弹性结构130b接触框体110的侧墙112的接触面积,弹性结构130b在靠近导光板120的侧面122的部位的结构强度较小,而较容易变形。因此,由图4B可见,当导光板120膨胀时,弹性结构130b在靠近导光板120的侧面122的部位会先对应地变形,而提供能使导光板120变形的空间,并可确保导光板120具有足够的支撑性。
图5A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块的侧视局部示意图。图5B是当图5A的导光板膨胀时弹性结构变形的示意图。请参阅图5A与图5B,本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框体110包括背板114及连接背板114的多个侧墙112(仅绘示出其中一个)。导光板120配置于背板114上方且靠近于侧墙112。第一间隙I1形成于框体110的侧墙112与导光板120的侧面122之间。弹性结构130c固定于背板114且抵接导光板120。更具体地说,背板114具有第一孔洞116,弹性结构130c包括第一定位柱135,第一定位柱135穿设于第一孔洞116而固定于背板114。此外,弹性结构130c包括接触部137,且弹性结构130c的接触部137伸入第一间隙I1且抵接导光板120的侧面122,弹性结构130c与侧墙112之间具有用于供弹性结构130c在导光板120膨胀时弯曲变形的一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结构130c通过第一定位柱135穿设于第一孔洞116而使弹性结构130c的一端固定于背板114,接触部137位于弹性结构130c的另一端,紧靠在导光板120的侧面122,而对导光板120提供支撑。弹性结构130c在不受压的状态下,接触部137原本可以是略微往左弯的型态,换句话说,在图5A中,弹性结构130c的接触部137是已预先被略为往右扳的状态,而往直上方向延伸,由于接触部137被预先拉伸或压缩,接触部137在左侧紧贴导光板120的侧面122。当导光板120收缩时,弹性结构130c向左侧回位而能够持续接触导光板120的侧面122,提供良好的支撑。由图5B可见,当导光板120膨胀时,接触部137对应地被右推,弹性结构130c仍能够持续接触导光板120的侧面122,而提供良好的支撑。
换句话说,本实施例的弹性结构130c的结构设计可在导光板120膨胀或收缩时持续接触导光板120,而提供良好的支撑效果。如此一来,弹性结构130c的压缩量/预压量可较不受材料本身的弹性系数限制。换句话说,弹性结构130c的材料可选用成本较低的橡胶等材料来节省成本。当然,弹性结构130c的材料也可以是硅胶,或是其他材料。弹性结构130c的材料拉伸强度例如是介于8N/sq.mm至25N/sq.mm之间,但不局限于此。
图6A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块的侧视局部示意图。图6B是当图6A的导光板膨胀时弹性结构变形的示意图。请参阅图6A与图6B,在本实施例中,弹性结构130d通过第一定位柱135穿设于第一孔洞116而使弹性结构130d的一端固定于框体110的背板114。第二间隙I2形成于背板114与导光板120之间,且弹性结构130d伸入第二间隙I2。具体而言,弹性结构130d包括接触部137d,且弹性结构130d的接触部137d伸入第二间隙I2。此外,弹性结构130d的接触部137d具有第二孔洞136,导光板120包括凸出于底面124的第二定位柱126,第二定位柱126穿设于第二孔洞136而使弹性结构130d固定于导光板120。弹性结构130d与框体110的侧墙112之间具有用于供弹性结构130d在导光板120膨胀时拉长变形的一空间(例如是第一间隙I1处)。
由于导光板120的第二定位柱126穿设在弹性结构130d的接触部137d的第二孔洞136,而使得弹性结构130d会随着导光板120变形而被拉伸或压缩。如图6B,导光板120膨胀时,接触部137d对应地被往右拉,弹性结构130d仍能够持续接触导光板120的侧面122,而提供良好的支撑。进一步而言,弹性结构130d的接触部137d被导光板120往右拉后,也会提供一往左的回复力拉住导光板120,如此一来,可略为降低导光板120膨胀变形的程度,使导光板120不会碰撞到侧墙112,同时达到固定导光板120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块可利用弹性结构设置掏空区,掏空区可使弹性结构的结构强度略为减少,而较容易以预压的方式被塞入框体的侧墙与导光板的侧面之间。当导光板收缩时,弹性结构释放所蓄积的弹力位能,以使弹性结构持续接触框体的侧墙与导光板的侧面,而能为导光板提供良好的支撑。此外,掏空区可提供弹性结构在导光板膨胀时用于变形的空间,以降低导光板膨胀时,弹性结构因压缩量太小而使导光板被挤压变形的机率,并能为导光板提供良好的支撑。或者,弹性结构可固定于背板且抵接导光板,同样也可使得弹性结构在导光板膨胀或收缩时持续接触导光板,而能为导光板提供良好的支撑。
只是以上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任一实施例或权利要求不须达成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全部目的或优点或特点。此外,摘要部分和标题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搜寻之用,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此外,本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书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用语仅用以命名组件(element)的名称或区别不同实施例或范围,而并非用来限制组件数量上的上限或下限。

Claims (15)

1.一种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块包括框体、导光板及弹性结构,其中:
多个框体包括多个侧墙;
多个导光板配置于所述多个侧墙之间,且在所述导光板与所述框体的所述多个侧墙的其中一者之间形成有间隙;以及
多个弹性结构设置于所述间隙内且接触所述框体的所述侧墙与所述导光板的侧面,其中所述弹性结构形成有掏空区,所述掏空区用以提供所述弹性结构在所述导光板膨胀或收缩时用于变形的空间,以使所述弹性结构持续接触所述框体的所述侧墙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掏空区位于所述弹性结构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掏空区凹陷于所述弹性结构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结构呈框形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结构包括部分相连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接触所述导光板的所述侧面,所述第二部分接触所述框体的所述侧墙,所述掏空区至少形成于所述弹性结构的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框体的所述侧墙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结构接触所述导光板的所述侧面的接触面积小于所述弹性结构接触所述框体的所述侧墙的接触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结构的材料拉伸强度介于8N/sq.mm至25N/sq.mm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结构的材料包括橡胶或硅胶。
9.一种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块包括框体、导光板及弹性结构,其中:
所述框体包括背板;
所述导光板配置于所述背板上方;以及
所述弹性结构固定于所述背板且抵接所述导光板,其中所述弹性结构用于在所述导光板膨胀或收缩时持续接触所述导光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具有第一孔洞,所述弹性结构包括第一定位柱,穿设于所述第一孔洞而固定于所述背板。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包括连接所述背板的侧墙,第一间隙形成于所述框体的所述侧墙与所述导光板的侧面之间,所述弹性结构伸入所述第一间隙且抵接所述导光板的所述侧面,且所述弹性结构与所述框体的所述侧墙之间具有用于供所述弹性结构在所述导光板膨胀时弯曲变形的空间。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第二间隙形成于所述背板与所述导光板之间,所述弹性结构伸入所述第二间隙,所述框体包括连接所述背板的侧墙,且所述弹性结构与所述框体的所述侧墙之间具有用于供所述弹性结构在所述导光板膨胀时拉长变形的空间。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结构具有第二孔洞,所述导光板包括凸出于底面的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二定位柱穿设于所述第二孔洞而使所述弹性结构固定于所述导光板。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结构的材料拉伸强度介于8N/sq.mm至25N/sq.mm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结构的材料包括橡胶或硅胶。
CN201921900438.XU 2019-11-06 2019-11-06 背光模块 Active CN2106918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00438.XU CN210691871U (zh) 2019-11-06 2019-11-06 背光模块
TW108215178U TWM594165U (zh) 2019-11-06 2019-11-15 背光模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00438.XU CN210691871U (zh) 2019-11-06 2019-11-06 背光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91871U true CN210691871U (zh) 2020-06-05

Family

ID=70901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00438.XU Active CN210691871U (zh) 2019-11-06 2019-11-06 背光模块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91871U (zh)
TW (1) TWM59416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34037A (zh) * 2021-10-26 2022-01-14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3396B (zh) * 2022-06-08 2023-08-21 瑞儀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組及顯示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34037A (zh) * 2021-10-26 2022-01-14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13934037B (zh) * 2021-10-26 2024-04-1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94165U (zh) 2020-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91871U (zh) 背光模块
US8139347B2 (en) Touch pad module assembly structure
US7163319B2 (en) Backlight module
CN101937136B (zh) 液晶显示装置
US8678621B2 (en) Mounting arrangement for lighting devices, corresponding lighting devices and method
JPH05341306A (ja)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00353231C (zh) 背光模块
JP2008027736A (ja)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US7413338B2 (en) Backlight module with noise damping protrusion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ith same
CN105739147A (zh) 显示装置
JP4683274B2 (ja) 面状照明装置
CN101960206A (zh)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
CN106468411B (zh) 背光模组
US9311832B2 (en) Plate-like member mounting device
CN105842913B (zh) 显示装置
JP4299737B2 (ja) 表示装置及び前記表示装置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CN107248679B (zh) 压固装置及电子设备
US9612393B2 (en) Optical assembly,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209946439U (zh)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装置
US20060266629A1 (en) Flat key and the frame supporting thereof
US20170213668A1 (en) Key switch device, keyboard, and assembly method for key switch device
CN103969886A (zh) 显示装置
CN108447721B (zh) 按键限位结构及具有该按键限位结构的移动终端
KR20120075939A (ko) 피에조 액츄에이터
JP7155875B2 (ja) 電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