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91807U - 一种科技diy实验模型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科技diy实验模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91807U
CN210691807U CN201921146792.8U CN201921146792U CN210691807U CN 210691807 U CN210691807 U CN 210691807U CN 201921146792 U CN201921146792 U CN 201921146792U CN 210691807 U CN210691807 U CN 2106918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l
glued
base
diy
assemb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4679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 Crabkingdo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 Crabkingdo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 Crabkingdo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 Crabkingdo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4679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918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918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918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科技DIY实验模型,包括模型底座,第一插接孔,插接槽,电源槽,电池,第一拼装模型,可插接推动密封箱结构,可吸附拼装架结构,可吸附拼装座结构,窗口,试验开关,护栏,第一密封圈,固定板和平头螺钉,所述的第一插接孔分别开设在模型底座的上端左右两侧。本实用新型模型底座,插接槽和插接推动箱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拼装工作,方便进行拆卸和清理工作;模型底座,第一插接孔,第一拼装模型和第二拼装模型的设置,有利于进行拆卸工作,方便使用后进行拆装携带工作;直流电机,连接座,螺纹孔和螺旋桨的设置,有利于在试验的过程中推动模型底座进行移动,方便进行试验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科技DIY实验模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实验模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科技DIY实验模型。
背景技术
人们根据部分观测,设想研究对象的大体轮廓。从而提出一个模型,它在某方因反应了对象的特征,然而这个模型是否真的近乎实际,还有待于更多实验来检验。这类实验就是模型实验。
但是现有的DIY实验模型还存在着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方便进行拼装工作,不方便进行拆卸工作以及不方便进行试验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科技DIY实验模型显得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科技DIY实验模型,以解决现有的DIY实验模型存在着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方便进行拼装工作,不方便进行拆卸工作以及不方便进行试验的问题。一种科技DIY实验模型,包括模型底座,第一插接孔,插接槽,电源槽,电池,第一拼装模型,可插接推动密封箱结构,可吸附拼装架结构,可吸附拼装座结构,窗口,试验开关,护栏,第一密封圈,固定板和平头螺钉,所述的第一插接孔分别开设在模型底座的上端左右两侧;所述的插接槽开设在模型底座的右侧下部;所述的电源槽开设在模型底座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电池插接在电源槽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拼装模型插接在第一插接孔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可插接推动密封箱结构安装在插接槽的右侧;所述的可吸附拼装架结构安装在模型底座的上端右侧;所述的可吸附拼装座结构安装在第一拼装模型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窗口从左到右依次开设在第一拼装模型的正表面上部;所述的试验开关螺钉连接在模型底座的上端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护栏胶接在模型底座的上端左侧;所述的第一密封圈套接在固定板的外壁中间位置;所述的平头螺钉分别贯穿固定板的左右两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平头螺钉分别螺纹连接在模型底座的下端左右两侧;所述的可插接推动密封箱结构包括插接推动箱,直流电机,第二密封圈,连接座,螺纹孔和螺旋桨,所述的直流电机螺栓连接在插接推动箱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二密封圈镶嵌在插接推动箱的右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直流电机的输出轴贯穿第二密封圈;所述的螺纹孔开设在连接座的左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座通过螺纹孔螺纹连接在直流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的螺旋桨分别胶接在连接座的上下两端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可吸附拼装架结构包括磁铁架,第二插接孔,第一连接杆,扶持杆和导送板,所述的第二插接孔从上到下一次开设在磁铁架的右侧;所述的第一连接杆一端插接在第二插接孔的右侧内部;所述的第一连接杆另一端胶接在扶持杆的左侧;所述的导送板胶接在磁铁架的正表面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可吸附拼装座结构包括第二拼装模型,磁铁块,铁片,吸附座,第二连接杆和彩旗模型,所述的磁铁块镶嵌在第二拼装模型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铁片镶嵌在吸附座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二连接杆的下端胶接在吸附座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彩旗模型胶接在第二连接杆的右侧上部。
优选的,所述的第二密封圈采用硅胶圈;所述的螺旋桨采用PVC螺旋桨;所述的插接推动箱采用PPC型。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拼装模型的下端左右两侧分别胶接有PVC杆;所述的护栏采用PPC杆;所述的第一密封圈采用橡胶圈。
优选的,所述的插接推动箱插接在插接槽的内部;所述的连接座设置在模型底座的右下角。
优选的,所述的导送板采用PPT板;所述的扶持杆采用橡胶杆;所述的磁铁架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胶接有PVC杆。
优选的,所述的磁铁架的下端胶接在模型底座的上端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导送板的左端胶接在第一拼装模型的上端右侧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吸附座采用硅胶座;所述的彩旗模型采用PVC模型。
优选的,所述的第二拼装模型的下端胶接在第一拼装模型的上端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直流电机具体采用型号为XD-3420-2的直流电机;所述的电池具体采用型号为18650的锂电池;所述的试验开关具体采用型号为KCD4的船型开关。
优选的,所述的直流电机电性连接电池。
优选的,所述的直流电机电性连接试验开关。
优选的,所述的试验开关电性连接电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模型底座,插接槽和插接推动箱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拼装工作,方便进行拆卸和清理工作。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模型底座,第一插接孔,第一拼装模型和第二拼装模型的设置,有利于进行拆卸工作,方便使用后进行拆装携带工作。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直流电机,连接座,螺纹孔和螺旋桨的设置,有利于在试验的过程中推动模型底座进行移动,方便进行试验工作。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插接推动箱,直流电机和第二密封圈的设置,有利于密封直流电机输出轴和插接推动箱之间的缝隙,防止发生漏水事故。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模型底座,第一密封圈,固定板和平头螺钉的设置,有利于进行电池更换工作,方便进行试验工作。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磁铁架,第二插接孔,第一连接杆和扶持杆的设置,有利于进行模型组装工作,方便进行拼装和拆卸工作。
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第二拼装模型,磁铁块,铁片和吸附座的设置,有利于进行第二拼装模型和吸附座的组装工作,方便进行拼装工作。
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模型底座,电源槽,第一密封圈,固定板和平头螺钉的设置,有利于进行密封工作,防止试验的过程中电源槽进水影响试验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插接推动密封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可吸附拼装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可吸附拼装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模型底座;2、第一插接孔;3、插接槽;4、电源槽;5、电池;6、第一拼装模型;7、可插接推动密封箱结构;71、插接推动箱;72、直流电机;73、第二密封圈;74、连接座;75、螺纹孔;76、螺旋桨;8、可吸附拼装架结构;81、磁铁架;82、第二插接孔;83、第一连接杆;84、扶持杆;85、导送板;9、可吸附拼装座结构;91、第二拼装模型;92、磁铁块;93、铁片;94、吸附座;95、第二连接杆;96、彩旗模型;10、窗口;11、试验开关;12、护栏;13、第一密封圈;14、固定板;15、平头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科技DIY实验模型,包括模型底座1,第一插接孔2,插接槽3,电源槽4,电池5,第一拼装模型6,可插接推动密封箱结构7,可吸附拼装架结构8,可吸附拼装座结构9,窗口10,试验开关11,护栏12,第一密封圈13,固定板14和平头螺钉15,所述的第一插接孔2分别开设在模型底座1的上端左右两侧;所述的插接槽3开设在模型底座1的右侧下部;所述的电源槽4开设在模型底座1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电池5插接在电源槽4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拼装模型6插接在第一插接孔2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可插接推动密封箱结构7安装在插接槽3的右侧;所述的可吸附拼装架结构8安装在模型底座1的上端右侧;所述的可吸附拼装座结构9安装在第一拼装模型6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窗口10从左到右依次开设在第一拼装模型6的正表面上部;所述的试验开关11螺钉连接在模型底座1的上端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护栏12胶接在模型底座1的上端左侧;所述的第一密封圈13套接在固定板14的外壁中间位置;所述的平头螺钉15分别贯穿固定板14的左右两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平头螺钉15分别螺纹连接在模型底座1的下端左右两侧;所述的可插接推动密封箱结构7包括插接推动箱71,直流电机72,第二密封圈73,连接座74,螺纹孔75和螺旋桨76,所述的直流电机72螺栓连接在插接推动箱71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二密封圈73镶嵌在插接推动箱71的右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直流电机72的输出轴贯穿第二密封圈73;所述的螺纹孔75开设在连接座74的左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座74通过螺纹孔75螺纹连接在直流电机72的输出轴上;所述的螺旋桨76分别胶接在连接座74的上下两端中间位置;进行试验时,松开平头螺钉15,然后把电池5插接在电源槽4中,然后拧紧平头螺钉15,固定好电池5,再把插接推动箱71插接在插接槽3中,固定好插接推动箱71,将连接座74连接在直流电机72的输出轴上,方便进行试验工作。
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3所示,所述的可吸附拼装架结构8包括磁铁架81,第二插接孔82,第一连接杆83,扶持杆84和导送板85,所述的第二插接孔82从上到下一次开设在磁铁架81的右侧;所述的第一连接杆83一端插接在第二插接孔82的右侧内部;所述的第一连接杆83另一端胶接在扶持杆84的左侧;所述的导送板85胶接在磁铁架81的正表面中间位置;固定好插接推动箱71后,把第一拼装模型6插接在模型底座1的上端,把磁铁架81的下端胶接在模型底座1的上端右侧合适的位置,使导送板85的左端胶接在第一拼装模型6的上端右侧,方便进行拼装工作。
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4所示,所述的可吸附拼装座结构9包括第二拼装模型91,磁铁块92,铁片93,吸附座94,第二连接杆95和彩旗模型96,所述的磁铁块92镶嵌在第二拼装模型91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铁片93镶嵌在吸附座94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二连接杆95的下端胶接在吸附座94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彩旗模型96胶接在第二连接杆95的右侧上部;拼装好第一拼装模型6和磁铁架81后,将第二拼装模型91胶接在第一拼装模型6的上端中间位置,使磁铁架81的上端与第二拼装模型91的右侧中间位置接触设置,拼装完成后,把模型底座1放入水中或者合适的位置,进行试验工作。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第二密封圈73采用硅胶圈;所述的螺旋桨76采用PVC螺旋桨;所述的插接推动箱71采用PPC型。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第一拼装模型6的下端左右两侧分别胶接有PVC杆;所述的护栏12采用PPC杆;所述的第一密封圈13采用橡胶圈。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插接推动箱71插接在插接槽3的内部;所述的连接座74设置在模型底座1的右下角。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导送板85采用PPT板;所述的扶持杆84采用橡胶杆;所述的磁铁架81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胶接有PVC杆。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磁铁架81的下端胶接在模型底座1的上端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导送板85的左端胶接在第一拼装模型6的上端右侧中间位置。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吸附座94采用硅胶座;所述的彩旗模型96采用PVC模型。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第二拼装模型91的下端胶接在第一拼装模型6的上端中间位置。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直流电机72具体采用型号为XD-3420-2的直流电机;所述的电池5具体采用型号为18650的锂电池;所述的试验开关11具体采用型号为KCD4的船型开关。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直流电机72电性连接电池5。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直流电机72电性连接试验开关11。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试验开关11电性连接电池5。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进行试验时,松开平头螺钉15,然后把电池5插接在电源槽4中,然后拧紧平头螺钉15,固定好电池5,再把插接推动箱71插接在插接槽3中,固定好插接推动箱71,将连接座74连接在直流电机72的输出轴上,方便进行试验工作,固定好插接推动箱71后,把第一拼装模型6插接在模型底座1的上端,把磁铁架81的下端胶接在模型底座1的上端右侧合适的位置,使导送板85的左端胶接在第一拼装模型6的上端右侧,方便进行拼装工作,拼装好第一拼装模型6和磁铁架81后,将第二拼装模型91胶接在第一拼装模型6的上端中间位置,使磁铁架81的上端与第二拼装模型91的右侧中间位置接触设置,拼装完成后,把模型底座1放入水中或者合适的位置,进行试验工作。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科技DIY实验模型,其特征在于,该科技DIY实验模型,包括模型底座(1),第一插接孔(2),插接槽(3),电源槽(4),电池(5),第一拼装模型(6),可插接推动密封箱结构(7),可吸附拼装架结构(8),可吸附拼装座结构(9),窗口(10),试验开关(11),护栏(12),第一密封圈(13),固定板(14)和平头螺钉(15),所述的第一插接孔(2)分别开设在模型底座(1)的上端左右两侧;所述的插接槽(3)开设在模型底座(1)的右侧下部;所述的电源槽(4)开设在模型底座(1)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电池(5)插接在电源槽(4)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拼装模型(6)插接在第一插接孔(2)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可插接推动密封箱结构(7)安装在插接槽(3)的右侧;所述的可吸附拼装架结构(8)安装在模型底座(1)的上端右侧;所述的可吸附拼装座结构(9)安装在第一拼装模型(6)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窗口(10)从左到右依次开设在第一拼装模型(6)的正表面上部;所述的试验开关(11)螺钉连接在模型底座(1)的上端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护栏(12)胶接在模型底座(1)的上端左侧;所述的第一密封圈(13)套接在固定板(14)的外壁中间位置;所述的平头螺钉(15)分别贯穿固定板(14)的左右两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平头螺钉(15)分别螺纹连接在模型底座(1)的下端左右两侧;所述的可插接推动密封箱结构(7)包括插接推动箱(71),直流电机(72),第二密封圈(73),连接座(74),螺纹孔(75)和螺旋桨(76),所述的直流电机(72)螺栓连接在插接推动箱(71)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二密封圈(73)镶嵌在插接推动箱(71)的右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直流电机(72)的输出轴贯穿第二密封圈(73);所述的螺纹孔(75)开设在连接座(74)的左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座(74)通过螺纹孔(75)螺纹连接在直流电机(72)的输出轴上;所述的螺旋桨(76)分别胶接在连接座(74)的上下两端中间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科技DIY实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吸附拼装架结构(8)包括磁铁架(81),第二插接孔(82),第一连接杆(83),扶持杆(84)和导送板(85),所述的第二插接孔(82)从上到下一次开设在磁铁架(81)的右侧;所述的第一连接杆(83)一端插接在第二插接孔(82)的右侧内部;所述的第一连接杆(83)另一端胶接在扶持杆(84)的左侧;所述的导送板(85)胶接在磁铁架(81)的正表面中间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科技DIY实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吸附拼装座结构(9)包括第二拼装模型(91),磁铁块(92),铁片(93),吸附座(94),第二连接杆(95)和彩旗模型(96),所述的磁铁块(92)镶嵌在第二拼装模型(91)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铁片(93)镶嵌在吸附座(94)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二连接杆(95)的下端胶接在吸附座(94)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彩旗模型(96)胶接在第二连接杆(95)的右侧上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科技DIY实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密封圈(73)采用硅胶圈;所述的螺旋桨(76)采用PVC螺旋桨;所述的插接推动箱(71)采用PPC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科技DIY实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拼装模型(6)的下端左右两侧分别胶接有PVC杆;所述的护栏(12)采用PPC杆;所述的第一密封圈(13)采用橡胶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科技DIY实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接推动箱(71)插接在插接槽(3)的内部;所述的连接座(74)设置在模型底座(1)的右下角。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科技DIY实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送板(85)采用PPT板;所述的扶持杆(84)采用橡胶杆;所述的磁铁架(81)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胶接有PVC杆。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科技DIY实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铁架(81)的下端胶接在模型底座(1)的上端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导送板(85)的左端胶接在第一拼装模型(6)的上端右侧中间位置。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科技DIY实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附座(94)采用硅胶座;所述的彩旗模型(96)采用PVC模型。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科技DIY实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拼装模型(91)的下端胶接在第一拼装模型(6)的上端中间位置。
CN201921146792.8U 2019-07-22 2019-07-22 一种科技diy实验模型 Active CN2106918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46792.8U CN210691807U (zh) 2019-07-22 2019-07-22 一种科技diy实验模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46792.8U CN210691807U (zh) 2019-07-22 2019-07-22 一种科技diy实验模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91807U true CN210691807U (zh) 2020-06-05

Family

ID=70900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46792.8U Active CN210691807U (zh) 2019-07-22 2019-07-22 一种科技diy实验模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918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03787U (zh) 一种压力容器检测装置
CN204108881U (zh) 一种用于贴合机的显示屏定位装置
CN210691807U (zh) 一种科技diy实验模型
CN111089683B (zh) 一种建筑外窗气密性现场检测用密封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05960966U (zh) 一种产品测试用假电池
CN214391353U (zh) 一种电芯壳清洗治具
CN112916484B (zh) 一种电芯壳清洗治具
CN205846121U (zh) 电动汽车电池箱环氧板盒粘贴工装
CN211841621U (zh) 一种国学机生产用检测装置
CN202972188U (zh) 一种电线固定装置
CN210405533U (zh) 一种便于安装多规格用投影仪外壳
CN106429445A (zh) 一种光学玻璃自动取料机构
CN208552583U (zh) 一种快速更换臭氧片的插拨装置
CN105466994A (zh) 一种用于等电聚焦电泳的电泳槽装置
CN212323283U (zh) 弱电计算机网络管理装置
CN205568228U (zh) 一种试管刷用电动夹持装置
CN220384788U (zh) 一种模块化的光源框
CN205363763U (zh) 拆卸工具组件
CN218022249U (zh) 一种航空发动机可调放气活门集成式测试装置
CN220004440U (zh) 一种角黄素提取用震荡离心设备
CN213813285U (zh) 一种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试验装置
CN221039918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计算机外壳
CN218383158U (zh) 一种用于检测基板的治具
CN212163240U (zh) 一种光伏板的稳固密封装置
CN212869705U (zh) 一种指示灯的灯壳防爆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