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90971U - 微透镜周边离焦眼镜片 - Google Patents

微透镜周边离焦眼镜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90971U
CN210690971U CN201921885349.2U CN201921885349U CN210690971U CN 210690971 U CN210690971 U CN 210690971U CN 201921885349 U CN201921885349 U CN 201921885349U CN 210690971 U CN210690971 U CN 2106909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micro
area
lens area
specta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8534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段亚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88534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909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909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909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22Ophthalmic lenses having special refractive features achieved by special materials or material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6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bifocal; multifocal ; progressiv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2202/00Generic optical aspects applicable to one or more of the subgroups of G02C7/00
    • G02C2202/24Myopia progression prevention

Abstract

微透镜周边离焦眼镜片属于眼镜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眼镜片设置为中央矫正区、鼻侧微透镜区、颞侧微透镜区、下侧微透镜区,鼻侧微透镜区和颞侧微透镜区各设置两个屈光力不同的渐变微透镜区和全量微透镜区。或者眼镜片设置为中央矫正区、环状微透镜区,环状微透镜区设置两个屈光力不同的渐变环状微透镜区和全量环状微透镜区,或者在环状微透镜区下侧区域设置为环状下侧微透镜区。微透镜区由多个彼此独立微透镜阵列组成,至少在微透镜阵列区域中有二处或者二处以上微透镜屈光力、形状、径线长度设置互不相同,独立微透镜设置相对于中央矫正区为凸透镜、径线长度为0.2mm至4.5mm、相邻两个微透镜间距为0.1mm至0.4mm。

Description

微透镜周边离焦眼镜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眼镜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提供一种矫正近视眼视网膜中央近视性离焦、矫正近视眼鼻颞侧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的微透镜眼镜片。
背景技术
近视眼是全球社会性问题及医学难题,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是近视眼发病核心机制,周边离焦眼镜片是主流矫控眼镜片。中国专利公开利用微透镜阵列组成眼镜片周边区域,矫正近视眼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的微透镜眼镜片。
豪雅镜片泰国有限公司公开一种专利名称为“眼镜片”,该专利利用微透镜阵列组成周边360°区域,矫正近视眼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申请日为2013年11月29日,专利号为2013106281748,该专利商品名称为新乐学眼镜片。
华柏恩视觉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公开一种专利名称为“用于近视控制的装置、系统和/或方法”,该专利利用微小透镜阵列矫正近视眼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申请日2017年10月25日,专利申请号2017800806128。
赵佩韬公开一种专利名称为“基于周边微透镜的视力控制镜片及眼镜”,该专利利用360°周边光区上设有离焦微透镜,矫正近视眼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申请日为2018年8月20日,专利申请号为2018109459444。
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开一种专利名称为“一种眼镜片”,该专利利用微透镜矫正远视眼视网膜周边近视性离焦,申请日为2018年9月27日,专利号为201821588173X。
温州医科大学公开一种专利名称为“一种带有微结构的柔性的屈光薄膜贴片”,该专利利用微透镜柔性的屈光薄膜贴片、粘贴在框架眼镜片之上,矫正近视眼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申请日为2019年1月14日,专利申请号为201910030136X。
依视路国际公司公开一种专利名称为“镜片元件”,该专利所述眼镜元件是由微透镜阵列组成,矫正近视眼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申请日为2019年3月1日,专利号申请号为2019101554093。
甄毅公开一种专利名称为“能有效缓解近视加深的眼镜镜片、角膜接触镜和镜片贴膜”,该专利利用3D打印所得周边离焦矫正区、矫正近视眼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申请日为2019年5月28日,专利申请号为2019104517397。
上述专利设计是利用微透镜阵列组成周边矫正区域,矫正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中央矫正区和周边矫正区之间无有过渡区,形成明显屈光力跳跃现象,配戴顺应性差。
上述专利设计的另一缺陷是未考虑视近调节和集合功能障碍。近视眼鼻颞侧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呈现不对称现象,颞侧大于鼻侧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量,个别近视眼离焦差值大于+1.00D。现有周边离焦眼镜片,采用周边环形离焦且等量矫正,并不能消除或者减少鼻颞侧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差值,还产生新的鼻颞侧视网膜周边远视性屈光参差。
本发明人对青少年近视眼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检测还发现,近视眼度数增加、鼻颞侧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差值也相应增大。周边离焦眼镜片采用非对称离焦矫正,才能矫正鼻颞侧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差值。
近视眼防控眼镜仍是眼科和眼镜领域技术难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矫正近视眼视网膜中央近视性离焦、矫正近视眼鼻颞侧视网膜周边不对称远视性离焦的微透镜周边离焦眼镜片。
本实用新型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微透镜周边离焦眼镜片,为框架眼镜片,以下称为这种眼镜片。
这种眼镜片设置为中央矫正区、鼻侧微透镜区、颞侧微透镜区、下侧微透镜区,鼻侧微透镜区和颞侧微透镜区各设置两个屈光力不同的渐变微透镜区和全量微透镜区。
或者这种眼镜片设置为中央矫正区、环状微透镜区,环状微透镜区设置两个屈光力不同的渐变环状微透镜区和全量环状微透镜区,或者在环状微透镜区下侧区域设置为环状下侧微透镜区。
微透镜区由多个彼此独立微透镜阵列组成,至少在微透镜阵列区域中有二处或者二处以上微透镜屈光力、形状、径线长度设置互不相同,独立微透镜设置相对于中央矫正区为凸透镜、径线长度为0.2mm至4.5mm、相邻两个微透镜间距为0.1mm至0.4mm。
或者独立微透镜设置纳米级,径线长度为10nm至100nm。
中央矫正区矫正近视眼视网膜中央近视性离焦、鼻侧微透镜区和颞侧微透镜区分别矫正近视眼颞侧及鼻侧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渐变微透镜区和渐变环状微透镜区矫正近视眼近光学中心轴处视网膜周边低屈光力远视性离焦、全量微透镜区和全量环状微透镜区矫正近视眼远离光学中心轴处视网膜周边高屈光力远视性离焦,下侧微透镜区和环状下侧微透镜区矫正近视眼调节和集合功能障碍。
鼻侧微透镜区和颞侧微透镜区设置相同或者不相同数量微透镜,至少每侧设置80个以上彼此独立微透镜,独立微透镜设置为正圆形、椭圆形或者六角形,优选择独立微透镜设置径线长度为0.8mm至2.0mm。
中央矫正区设置为上下开窗式、沿光学中心半侧水平径线长度为4mm至8mm,渐变微透镜区距光学中心为4mm至8mm、水平径线长度为4mm至6mm,全量微透镜区水平径线长度为8mm至16mm、或者设置至眼镜片边缘,至少全量微透镜区设置距光学中心20mm之处。
鼻侧微透镜区大于颞侧微透镜区屈光力,全量微透镜区大于渐变微透镜区屈光力,渐变微透镜区依据中央矫正区屈光力、按照+0.25D至+0.75D梯度逐渐增加至全量微透镜区屈光力,下侧微透镜区设置相对于中央矫正区屈光力为正加值,或者设置为复合基底朝向鼻侧三棱镜片。
中央矫正区设置屈光度力0.00D至-8.00D,鼻侧微透镜区和颞侧微透镜区设置为相对于中央矫正区屈光力+0.50D至+5.00D,鼻侧微透镜区大于颞侧微透镜区屈光度力+0.50D至+2.00D。
鼻侧微透镜区和颞侧微透镜区设置为竖椭圆形、正圆形、横椭圆形、一侧半径线长于另侧半径线长度椭圆形、扇环形、弧顶形,内外侧圆周方位角设置为60°至180°。
下侧微透镜区设置为横椭圆形,竖椭圆形、正圆形、弧顶形、一线形,设置为多个屈光力相等的微透镜,或者设置为屈光度数均匀一致的球面或者非球面镜片。
下侧微透镜区设置为相对于中央矫正区屈光力+0.50D至+3.00D,或者设置为复合基底朝向鼻侧、棱镜度数为0.5Δ至6.0Δ三棱镜片。
这种眼镜片中央矫正区设置正圆形或者椭圆形、环绕中央矫正区周边的为环状微透镜区,近光学中心轴处为渐变环状微透镜区,远离光学中心轴处为全量环状微透镜区,环状下侧微透镜区设置半环形、屈光力为相对于中央矫正区屈光力正加值,或者设置为复合基底朝向鼻侧三棱镜片。
这种眼镜片设置为单侧屈光镜面或者双侧屈光镜面,单侧屈光镜面是指中央矫正区、鼻侧微透镜区、颞侧微透镜区及下侧微透镜区,注塑或者采用眼镜片数控车房加工在眼镜片一侧眼镜片之上。
双侧屈光镜面是指鼻侧微透镜区和颞侧微透镜区及下侧微透镜区注塑在眼镜片外镜面之上,中央矫正区设置在眼镜片内镜面,内镜面采用眼镜片数控车房加工而成。这种眼镜片或者采用3D打印所得。
或者这种眼镜片选自软性透明塑胶聚合物材料,采用离心铸造法、切削研磨法、直接模压成型法,制备厚度0.5mm至2.0mm设置有外屈光面和内粘贴面的柔性透明屈光眼镜片,外屈光面设置有中央矫正区、鼻侧微透镜区、颞侧微透镜区、下侧微透镜区,内粘贴面为平光且平面粘贴镜片,粘贴在光学玻璃或者树脂框架眼镜片之上。所述眼镜片装配在单层框架眼镜架之上,或者中央矫正区设置0.00DS眼镜片装配在双层附加框架眼镜架之上。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1.微透镜眼镜片由多个彼此独立微透镜阵列组成,本发明鼻侧微透镜区和颞侧微透镜区微透镜阵列区域中有二处或者二处以上微透镜屈光力、形状、径线长度设置互不相同,独立微透镜设置毫米级、微米级及纳米级,从而确保复杂自由曲面、低像散度数。
2.离焦眼镜片一主要技术难题是,加大鼻侧和颞侧相对性凸透镜屈光力,使得形成较大近视性离焦量,获得有效延缓近视度数增加,但是越加大相对性凸透镜屈光力,产生像散度数也越大,微透镜眼镜片由多个彼此独立微透镜阵列组成,避免像散产生。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鼻侧和颞侧较大相对性凸透镜屈光力、像散低、质量优、配戴顺应性高的周边离焦微透镜眼镜片。
附图说明
图1是鼻颞侧微透镜区设置竖椭圆形眼镜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下侧微透镜区设置凸透镜眼镜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下侧微透镜区设置复合棱镜眼镜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鼻颞侧微透镜区设置正圆形眼镜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鼻颞侧微透镜区设置横椭圆形眼镜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鼻颞侧微透镜区设置一半侧径线长于另半侧径线长度椭圆形眼镜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鼻颞侧微透镜区设置扇环形眼镜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鼻颞侧微透镜区设置弧顶形眼镜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环状微透镜区设置渐变环状微透镜区和全量环状微透镜区眼镜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环状微透镜区设置环状下侧微透镜区眼镜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中央矫正区;2鼻侧微透镜区;3颞侧微透镜区;4渐变微透镜区;5全量微透镜区;6下侧微透镜区;7微透镜;8凹透镜片;9凸透镜片;10基底朝向鼻侧三棱镜片;11环状微透镜区;12渐变环状微透镜区;13全量环状微透镜区;14环状下侧微透镜区。
英文符号:VM:Vertical Meridian垂直径线;HM:Horizontal Meridian水平径线;BI:Base in基底朝向内侧或者称为基底朝向鼻侧;a1:一侧半径线长度;a2:另一侧半径线长度。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目的通过如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鼻侧和颞侧较大相对性凸透镜屈光力、像散低、质量优、配戴顺应性高的周边离焦微透镜眼镜片。
本说明书中术语涵义:
眼镜片分界线顶形状:按照分界线的顶位置分为不同形状,分界线的最高点称为圆顶形、分界线略低点称为弧顶形、分界线中点称为平顶形或者一线形,圆顶形和弧顶形分界线也称为圆弧顶形。
微透镜microlenses是光学元件,相同微透镜按一定的周期排列在一个平面上便构成了微透镜阵列,为了减小微透镜与微透镜阵列的尺寸,可以将独立微透镜径长设置为毫米级、微米级及纳米级,微透镜阵列形成光学元件。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微型透镜周边离焦眼镜片,为框架眼镜片,以下称为这种眼镜片。
这种眼镜片设置为中央矫正区、鼻侧微透镜区、颞侧微透镜区、下侧微透镜区,鼻侧微透镜区和颞侧微透镜区各设置两个屈光力不同的渐变微透镜区和全量微透镜区。
或者这种眼镜片设置为中央矫正区、环状微透镜区,环状微透镜区设置两个屈光力不同的渐变环状微透镜区和全量环状微透镜区,或者在环状微透镜区下侧区域设置为环状下侧微透镜区。
微透镜区由多个彼此独立微透镜阵列组成,至少在微透镜阵列区域中有二处或者二处以上微透镜屈光力、形状、径线长度设置互不相同。独立微透镜设置相对于中央矫正区为凸透镜、径线长度为0.2mm至4.5mm、相邻两个微透镜间距为0.1mm至0.4mm。
眼镜片中央矫正区矫正近视眼视网膜中央近视性离焦、鼻侧微透镜区矫正近视眼颞侧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颞侧微透镜区矫正近视眼鼻侧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下侧微型透镜区矫正近视眼调节或者集合功能障碍。
近视眼主要致病机制是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最新研究证实:近视眼发病主要是颞侧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所致,或者说是由于鼻颞侧视网膜周边远视性屈光参差所致。随着近视度数增加,鼻颞侧视网膜周边远视性屈光参差值也相应增加,矫正近视眼鼻颞侧视网膜周边不对称远视性屈光参差,是矫控近视眼度数增加首选干预措施。
目前市场流行周边离焦眼镜片有中央视区为椭圆形的蔡司成长乐眼镜片,授权公告号为CN101855590B;中央视区为正圆形的环焦眼镜片,授权公告号为CN101317120B;豪雅微透镜的新乐学环焦眼镜片,授权公告号为CN104678572B。现有周边离焦眼镜片不能矫正鼻颞侧不对称远视性离焦,导致一侧矫正过度、一侧矫正不足,还产生新的周边远视性屈光参差。
微透镜周边离焦眼镜片设计成为鼻侧微透镜区和颞侧微透镜区,目的是矫正视网膜周边远视性屈光参差,设计下侧微透镜区,目的矫正近视眼调节及集合功能障碍。
这种眼镜片微透镜区是由多个彼此独立微透镜阵列组成,至少在微透镜阵列区域中有二处或者二处以上微透镜屈光力、形状、经线长度设置互不相同。微透镜阵列区域中设计二处或者二处以上微型透镜屈光力互不相同,目的是减少相邻二处屈光力过渡太快,产生屈光跳跃现象。
近视眼上侧下侧视网膜周边呈现近视性离焦,近视性离焦对于近视眼是好离焦,延缓眼球生长、控制近视度数增加。近视眼上侧下侧视网膜周边呈现近视性离焦,对于近视无有诱导作用,无需矫正。眼镜片中央矫正区设计为上下开窗式,沿光学中心半侧水平径线长度为4mm至8mm,中央矫正区设置屈光度力为0.00D至-8.00D。通常将眼镜片光学中心直径5mm区域矫正视网膜黄斑区10°之内屈光不正,近视眼呈现视网膜中央近视性离焦,应用凹透镜使得光线向后移位,焦点落在视网膜之上,中央矫正区设计过窄,视野受到限制,中央矫正区设计过宽,周边离焦矫正区域相对过窄。
鼻侧微透镜区或者颞侧微透镜区设置为两个屈光力不同的渐变微透镜区和全量微透镜区,渐变微透镜区距光学中心为4mm至8mm、水平径线长度为4mm至6mm。全量微透镜区水平径线长度为8mm至16mm、或者设置至眼镜片边缘,至少全量微透镜区设置距光学中心20mm之处。全量微透镜区至少设置在距光学中心20mm之处,目的是确保眼镜片有足够矫正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区域。近视眼呈现鼻侧和颞侧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颞侧比鼻侧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量大,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量越靠近周边部位离焦量越大。应用视网膜周边屈光检测仪测量,视网膜周边30°至40°作为矫正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量。应用相对于中央矫正区屈光力正加值,应用凸透镜使得光线向前移位,焦点落在视网膜之上。
鼻侧微透镜区或者颞侧微透镜区设置为渐变微透镜区和全量微透镜区,目的是渐变微透镜区将中央矫正区与全量微透镜区屈光力均匀过渡,减少屈光跳跃现象。眼镜片设置渐变微透镜区和全量微透镜区的另一目的是,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量越靠近周边部位离焦量越大,将眼镜片从内向外逐渐加大屈光力。渐变微透镜区依据中央矫正区屈光力、按照+0.25D至+0.75D梯度逐渐增加至全量微透镜区屈光力,优选择+0.50D梯度,全量微透镜区大于渐变微透镜区屈光力。
鼻侧微透镜区大于颞侧微型透镜区屈光力,目的是矫正近视眼颞侧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大于鼻侧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屈光力,使得鼻颞侧周边远视性离焦均匀矫正至视网膜之上。
下侧微透镜区设置相对于中央矫正区屈光力为正加值,或者设置为复合基底朝向鼻侧三棱镜片。鼻侧微透镜区和颞侧微透镜区设置为相对于中央矫正区屈光力+0.50D至+5.00D,鼻侧微透镜区大于颞侧微透镜区屈光度力+0.50D至+2.00D。
这种眼镜片鼻侧微透镜区和颞侧微透镜区设置相同或者不相同数量微透镜,至少每侧设置80个以上彼此独立微透镜,独立微透镜设置为正圆形、椭圆形或者六角形。独立微透镜径线长度设置毫米级、微米级及纳米级,毫米级设置径线长度为0.8mm至2.0mm、相邻两个微透镜间距为0.1mm至0.2mm,微米级设置径线长度为300μm至700μm,纳米级设置径线长度10nm至100nm。
这种眼镜片鼻侧微透镜区和颞侧微透镜区设置多种形状。
设置竖椭圆形:图示中的中央矫正区1、鼻侧微透镜区2、颞侧微透镜3、渐变微透镜区4、全量微透镜区5、下侧微透镜区6和微透镜7,形成鼻颞侧微透镜区设置竖椭圆形眼镜片(如图1)。
图4至图8省略微透镜图示,在眼镜片制作过程,鼻侧微透镜区和颞侧微透镜区及下侧微透镜区内设置有微透镜阵列,其形状设置如下:
设置正圆形:图示中的中央矫正区1、鼻侧微透镜区2、颞侧微透镜区3、下侧微透镜区6,形成鼻颞侧微透镜区设置正圆形眼镜片(如图4)。
设置横椭圆形:图示中的中央矫正区1、鼻侧微透镜区2、颞侧微透镜区3、下侧微透镜区6,形成鼻颞侧微透镜区设置横椭圆形眼镜片(如图5)。
鼻侧微透镜区和颞侧微透镜区设置椭圆形:椭圆形分为沿光学中心一侧径线长于另一侧径线的,还包括另一种椭圆形是沿光学中心的一侧半径线a2长于另侧半径线a1长度的椭圆形。图示中的中央矫正区1、鼻侧微透镜区2、颞侧微透镜区3、下侧微透镜区6,形成鼻颞侧微透镜区设置一半侧径线长于另半侧径线长度椭圆形眼镜片(如图6)。
设置扇环形:图示中的中央矫正区1、鼻侧微透镜区2、颞侧微透镜区3、下侧微透镜区6,形成鼻颞侧微透镜区设置扇环形眼镜片(如图7)。
设置弧顶形:图示中的中央矫正区1、鼻侧微透镜区2、颞侧微透镜区3、下侧微透镜区6,形成鼻颞侧微透镜区设置为弧顶形眼镜片(如图8)。
这种微透镜周边离焦眼镜片另一技术方案是:眼镜片面型设计为矫正近视眼视网膜中央近视性离焦的中央矫正区、矫正近视眼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的环状微透镜区。
环状微透镜区11设置成为二处微透镜屈光力互不相同区域,图示中的中央矫正区1、靠近光学中心轴处的渐变环状微透镜区12、远离光学中心轴处的全量环状微透镜区13,形成环状微透镜区设置渐变环状微透镜区和全量环状微透镜区眼镜片(如图9)。
或者这种眼镜片,图示中的中央矫正区1、在环状微透镜区11下侧区域,设置成为矫正近视眼调节及集合功能障碍的环状下侧微透镜区14,形成环状微透镜区设置环状下侧微透镜区眼镜片(如图10)。
鼻侧微透镜区和颞侧微透镜区,内外侧圆周方位角设置为60°至180°。椭圆形是由圆形变成长圆形,比圆形扁,椭圆形分为竖椭圆形和横椭圆形。椭圆形又分为沿光学中心一侧径线长于另一侧径线的,另一种椭圆形是沿光学中心的一侧半径线长于另侧半径线长度的椭圆形。内外侧圆周方位角设置为60°至180°,确保周边离焦矫正区域有足够面积。鼻侧微透镜区和颞侧微透镜区圆周方位角各自设置为180°,实际是半圆周方位角,这种设计确保最大离焦矫正区域。
这种眼镜片下侧微透镜区设置为横椭圆形、竖椭圆形、正圆形、弧顶形、一线形,设置为多个屈光力相等的微透镜,或者设置为屈光度数均匀一致的球面或者非球面镜片,下侧微透镜区设置为相对于中央矫正区屈光力+0.50D至+3.00D。
这种眼镜片中央矫正区1设置为凹透镜片8,鼻侧微透镜区2和颞侧微透镜区3以及下侧微透镜区6,设置相对于中央矫正区1屈光力为凸透镜片9,形成下侧微透镜区设置凸透镜眼镜片(如图2)。设置下侧微透镜区,目的是用于近距内隐斜、近距调节过强的近视眼,下侧微透镜区优选择设置为相对于中央矫正区屈光力+1.50D至+2.50D。
这种眼镜片下侧微透镜区设置为复合基底朝向鼻侧三棱镜片,图示中中央矫正区1设置为凹透镜片8,鼻侧微透镜区2和颞侧微透镜区3以及下侧微透镜区6,设置相对于中央矫正区1屈光力为凸透镜片9,并在下侧微透镜区6设置基底朝向鼻侧三棱镜片10,形成下侧微透镜区设置复合棱镜眼镜片(如图3)。设置基底朝向鼻侧三棱镜片,目的是用于近距外隐斜、近距调节滞后的近视眼,棱镜度数设置为0.5Δ至6.0Δ。
这种眼镜片鼻侧微透镜区或者颞侧微透镜区,还可以设置多个屈光力相等的微型透镜。
这种微透镜周边离焦眼镜片设置为单侧屈光镜面或者双侧屈光镜面,单侧屈光镜面是指中央矫正区、鼻侧微透镜区、颞侧微透镜区及下侧微透镜区注塑或者采用眼镜片数控车房加工在眼镜片一侧眼镜片之上。
双侧屈光镜面是指鼻侧微透镜区和颞侧微透镜区及下侧微透镜区注塑在眼镜片外镜面之上,中央矫正区设置在眼镜片内镜面,将制备好的外镜面的毛胚片,安装于眼镜片吸盘之上,内镜面采用眼镜片数控车房加工而成,或者这种眼镜片采用微纳米3D打印所得。
这种微透镜周边离焦眼镜片,或者选自软性透明塑胶聚合物材料,采用离心铸造法、切削研磨法或者直接模压成型法,制备厚度0.5mm至2.0mm设有外屈光面和内粘贴面的柔性透明屈光眼镜片。这种柔性透明屈光眼镜片也称为压贴眼镜片,是眼科临床常用眼镜片,压贴眼镜片通常用于矫正高度远视、高度近视,压贴棱镜眼镜片用于斜视矫正。柔性透明屈光眼镜片外屈光面设置有中央矫正区、鼻侧微透镜区、颞侧微透镜区、下侧微透镜区,内粘贴面为平光且平面粘贴镜片,粘贴在光学玻璃或者树脂框架眼镜片之上。
本实用新型眼镜片采用微透镜光学设计技术,微透镜区由多个彼此独立微透镜阵列组成,至少在微透镜阵列区域中有二处或者二处以上微透镜屈光力、形状、径线长度设置互不相同,独立微透镜径线长度为0.2mm至4.5mm、相邻两个微透镜间距为0.1mm至0.4mm。
这种眼镜片光学面形设计为中央矫正区、鼻侧微透镜区、颞侧微透镜区、下侧微透镜区,或者光学面型设计为中央矫正区、环状微透镜区,或者将环状微透镜区设计为渐变环状微透镜区和全量环状微透镜区,或者在环状微透镜区下侧区域设置为环状下侧微透镜区。
这种微透镜周边离焦眼镜片具有鼻侧和颞侧较大相对性凸透镜屈光力、像散低、眼镜片质量优、配戴顺应性高优势,产生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性进步。这种眼镜片适用于6岁至18岁之间儿童青少年近视眼配戴。
最后应当阐明:对本实用新型描述的中央矫正区、鼻侧微透镜区、颞侧微透镜区、下侧微透镜区以及环状微透镜区等设计参数变化和修改,其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微透镜周边离焦眼镜片,为框架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眼镜片设置为中央矫正区、鼻侧微透镜区、颞侧微透镜区、下侧微透镜区,鼻侧微透镜区和颞侧微透镜区各设置两个屈光力不同的渐变微透镜区和全量微透镜区,或者眼镜片设置为中央矫正区、环状微透镜区,环状微透镜区设置两个屈光力不同的渐变环状微透镜区和全量环状微透镜区,或者在环状微透镜区下侧区域设置为环状下侧微透镜区;
微透镜区由多个彼此独立微透镜阵列组成,至少在微透镜阵列区域中有二处或者二处以上微透镜屈光力、形状、径线长度设置互不相同,独立微透镜设置相对于中央矫正区为凸透镜、径线长度为0.2mm至4.5mm、相邻两个微透镜间距为0.1mm至0.4mm;
或者独立微透镜设置纳米级,径线长度为10nm至100nm。
2.按权利要求1所述微透镜周边离焦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矫正区矫正近视眼视网膜中央近视性离焦、鼻侧微透镜区和颞侧微透镜区分别矫正近视眼颞侧及鼻侧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渐变微透镜区和渐变环状微透镜区矫正近视眼近光学中心轴处视网膜周边低屈光力远视性离焦、全量微透镜区和全量环状微透镜区矫正近视眼远离光学中心轴处视网膜周边高屈光力远视性离焦,下侧微透镜区和环状下侧微透镜区矫正近视眼调节和集合功能障碍。
3.按权利要求1所述微透镜周边离焦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鼻侧微透镜区和颞侧微透镜区设置相同或者不相同数量微透镜,至少每侧设置80个以上彼此独立微透镜,独立微透镜设置为正圆形、椭圆形或者六角形,独立微透镜设置径线长度为0.8mm至2.0mm。
4.按权利要求1所述微透镜周边离焦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矫正区设置为上下开窗式、沿光学中心半侧水平径线长度为4mm至8mm,渐变微透镜区距光学中心为4mm至8mm、水平径线长度为4mm至6mm,全量微透镜区水平径线长度为8mm至16mm、或者设置至眼镜片边缘,至少全量微透镜区设置距光学中心20mm之处,鼻侧微透镜区大于颞侧微透镜区屈光力,全量微透镜区大于渐变微透镜区屈光力,渐变微透镜区依据中央矫正区屈光力、按照+0.25D至+0.75D梯度逐渐增加至全量微透镜区屈光力,下侧微透镜区设置相对于中央矫正区屈光力为正加值,或者设置为复合基底朝向鼻侧三棱镜片。
5.按权利要求1所述微透镜周边离焦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矫正区设置屈光度力0.00D至-8.00D,鼻侧微透镜区和颞侧微透镜区设置为相对于中央矫正区屈光力+0.50D至+5.00D,鼻侧微透镜区大于颞侧微透镜区屈光度力+0.50D至+2.00D。
6.按权利要求1所述微透镜周边离焦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鼻侧微透镜区和颞侧微透镜区设置为竖椭圆形、正圆形、横椭圆形、一侧半径线长于另侧半径线长度椭圆形、扇环形、弧顶形,内外侧圆周方位角设置为60°至180°。
7.按权利要求1所述微透镜周边离焦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侧微透镜区设置为横椭圆形,竖椭圆形、正圆形、弧顶形、一线形,设置为多个屈光力相等的微透镜,或者设置为屈光度数均匀一致的球面或者非球面镜片。
8.按权利要求1所述微透镜周边离焦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侧微透镜区设置为相对于中央矫正区屈光力+0.50D至+3.00D,或者设置为复合基底朝向鼻侧、棱镜度数为0.5△至6.0△三棱镜片。
9.按权利要求1所述微透镜周边离焦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眼镜片中央矫正区设置正圆形或者椭圆形、环绕中央矫正区周边的为环状微透镜区,近光学中心轴处为渐变环状微透镜区,远离光学中心轴处为全量环状微透镜区,环状下侧微透镜区设置半环形、屈光力为相对于中央矫正区屈光力正加值,或者设置为复合基底朝向鼻侧三棱镜片。
10.按权利要求1所述微透镜周边离焦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眼镜片设置为单侧屈光镜面或者双侧屈光镜面,单侧屈光镜面是指中央矫正区、鼻侧微透镜区、颞侧微透镜区及下侧微透镜区,注塑或者采用眼镜片数控车房加工在眼镜片一侧眼镜片之上,双侧屈光镜面是指鼻侧微透镜区和颞侧微透镜区及下侧微透镜区注塑在眼镜片外镜面之上,中央矫正区设置在眼镜片内镜面,内镜面采用眼镜片数控车房加工而成,或者眼镜片采用3D打印所得,或者眼镜片选自软性透明塑胶聚合物材料,采用离心铸造法、切削研磨法、直接模压成型法,制备厚度0.5mm至2.0mm设置有外屈光面和内粘贴面的柔性透明屈光眼镜片,外屈光面设置有中央矫正区、鼻侧微透镜区、颞侧微透镜区、下侧微透镜区,内粘贴面为平光且平面粘贴镜片,粘贴在光学玻璃或者树脂框架眼镜片之上,所述眼镜片装配在单层框架眼镜架之上,或者中央矫正区设置0.00DS眼镜片装配在双层附加框架眼镜架之上。
CN201921885349.2U 2019-10-27 2019-10-27 微透镜周边离焦眼镜片 Active CN2106909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85349.2U CN210690971U (zh) 2019-10-27 2019-10-27 微透镜周边离焦眼镜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85349.2U CN210690971U (zh) 2019-10-27 2019-10-27 微透镜周边离焦眼镜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90971U true CN210690971U (zh) 2020-06-05

Family

ID=708976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85349.2U Active CN210690971U (zh) 2019-10-27 2019-10-27 微透镜周边离焦眼镜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90971U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46921A (zh) * 2021-01-29 2021-06-11 赵奕琳 新型近视镜片及眼镜
CN113625470A (zh) * 2021-07-20 2021-11-09 温州医科大学 一种多维屈光力设计镜片
WO2022130369A1 (en) * 2020-12-14 2022-06-23 Shamir Optical Industry Ltd. A lens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nisometropia and a method thereof
WO2022136056A1 (en) * 2020-12-23 2022-06-30 Essilor International An optical lens
CN116027571A (zh) * 2022-12-06 2023-04-28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一种近视离焦镜片及近视离焦眼镜
WO2023234132A1 (ja) * 2022-06-03 2023-12-07 東海光学 株式会社 眼鏡用レンズ
WO2023240908A1 (zh) * 2022-06-15 2023-12-21 阿尔玻科技有限公司 非对称离焦镜片及应用其的眼镜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30369A1 (en) * 2020-12-14 2022-06-23 Shamir Optical Industry Ltd. A lens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nisometropia and a method thereof
WO2022136056A1 (en) * 2020-12-23 2022-06-30 Essilor International An optical lens
CN112946921A (zh) * 2021-01-29 2021-06-11 赵奕琳 新型近视镜片及眼镜
CN113625470A (zh) * 2021-07-20 2021-11-09 温州医科大学 一种多维屈光力设计镜片
WO2023234132A1 (ja) * 2022-06-03 2023-12-07 東海光学 株式会社 眼鏡用レンズ
WO2023240908A1 (zh) * 2022-06-15 2023-12-21 阿尔玻科技有限公司 非对称离焦镜片及应用其的眼镜
CN116027571A (zh) * 2022-12-06 2023-04-28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一种近视离焦镜片及近视离焦眼镜
CN116027571B (zh) * 2022-12-06 2023-08-29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一种近视离焦镜片及近视离焦眼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90971U (zh) 微透镜周边离焦眼镜片
CN110687689A (zh) 微透镜周边离焦眼镜片
CN216561274U (zh) 镜片元件
TWI688797B (zh) 用於預防及/或減緩近視加深之包含非同軸微透鏡的隱形眼鏡
CN111103701B (zh) 一种表面具有环带柱面微结构的眼镜片
AU2016201940B2 (en) Increased stiffness center optic in soft contact lenses for astigmatism correction
US9046698B2 (en) Multi-axis lens design for astigmatism
CN215494400U (zh) 一种叠加微透镜的近视离焦眼镜片
AU2014265097C1 (en) Contact lens with improved oxygen transmission
TWI821007B (zh) 具有離焦功能的眼鏡片及製備方法
CN208969368U (zh) 鼻颞侧区周边离焦眼镜片
CN103969848A (zh) 具有周边高模量区的接触镜片
CN212965668U (zh) 一种用于延缓近视加深的环焦近视镜片及其制备模具
CN107765448B (zh) 连续变焦隐形眼镜
CN207817337U (zh) 无形双圆周边离焦眼镜片
CN115903269A (zh) 眼镜片及框架眼镜
CN113433717A (zh) 个体化衍射坡环型周边离焦眼镜片
CN219871982U (zh) 微透镜周边离焦眼镜片
CN215678945U (zh) 双镜面双正加值个体化离焦眼镜片
CN217718323U (zh) 一种眼镜片及眼镜
CN218767656U (zh) 局部区域微透镜离焦眼镜片
CN218240584U (zh) 点阵扩散型离焦眼镜片及眼镜
CN114994948B (zh) 一种框架眼镜片
CN218767662U (zh) 一种离焦镜片及眼镜
CN215813589U (zh) 个体化衍射坡环型周边离焦眼镜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