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89255U - 一种氢氟酸气体冷凝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氢氟酸气体冷凝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89255U
CN210689255U CN201921398682.0U CN201921398682U CN210689255U CN 210689255 U CN210689255 U CN 210689255U CN 201921398682 U CN201921398682 U CN 201921398682U CN 210689255 U CN210689255 U CN 2106892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ipe
water cooling
stage
pipe
hydrofluoric ac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9868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伊林
李海强
李少鹏
李小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oyang Fengrui Fluor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oyang Fengrui Fluor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oyang Fengrui Fluor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oyang Fengrui Fluor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9868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892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892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892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氢氟酸气体冷凝系统,涉及冷凝系统的技术领域,解决了直接使用冷媒对氢氟酸气体进行冷却电力消耗大的技术问题。它包括至少一级冷媒装置、至少一级水冷装置和供水装置,首级所述水冷装置的第一连接管与氢氟酸气体输送管连接,相邻两级所述水冷装置的第三连接管与第一连接管相连,末级所述水冷装置的第三连接管与首级冷媒装置的第五连接管连接,相连两级所述冷媒装置的第六连接管与第五连接管相连,末级所述冷媒装置的第六连接管与尾气管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与供水装置连接,所述第四连接管为排水管。本实用新型利用水循环对氢氟酸气体进行降温,减轻了冷冻机的负荷,减少了电力的消耗,节省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氢氟酸气体冷凝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凝系统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氢氟酸气体冷凝系统。
背景技术
因氢氟酸的沸点较低,所以氢氟酸一般以气体的形式被生产出来。而在使用或储存中,均要求氢氟酸是液态的。因此还需利用冷却介质促使氢氟酸气体冷却为液体。目前,企业在对氢氟酸气体进行冷却的过程中,采用的是三级冷媒系统对氢氟酸气体进行冷却,且冷媒系统均采用冷媒作为冷却载体。但对冷媒的冷却需要冷冻机对其作用。而在冷却冷媒的过程中,冷冻机需消耗大量电力。通过这种方式对氢氟酸气体进行冷却,不仅使冷冻机的负荷过大,消耗大量的电力,还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氢氟酸气体冷凝系统,减轻了冷冻机的负荷,减少了电力的消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在于:一种氢氟酸气体冷凝系统,包括至少一级冷媒装置、氢氟酸气体输送管和尾气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级水冷装置和供水装置,所述水冷装置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另一端设有第三连接管和第四连接管;首级所述水冷装置的第一连接管与氢氟酸气体输送管连接,相邻两级所述水冷装置的第三连接管与第一连接管相连,末级所述水冷装置的第三连接管与首级冷媒装置的第五连接管连接,相连两级所述冷媒装置的第六连接管与第五连接管相连,末级所述冷媒装置的第六连接管与尾气管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与供水装置连接,所述第四连接管为排水管。
作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供水装置包括凉水塔,所述第二连接管通过供水管路与凉水塔连接,所述第四连接管通过回水管路与凉水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水冷装置为两级,所述冷媒装置为两级。
更近一步的,所述水冷装置包括水冷器和设在水冷器两端的转接管,所述水冷装置的第一连接管和水冷装置的第三连接管分别与转接管连接,所述水冷装置的第二连接管和水冷装置的第四连接管分别与水冷器两端的侧壁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水冷器与转接管法兰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将氢氟酸气体通过水冷装置,先降低氢氟酸气体的温度,再将降温后的氢氟酸气体输送至冷媒装置中进行冷却,减少了直接使用冷媒冷却所带来的电力消耗,从而减轻了冷冻机的负荷,节省了生产的成本。水冷装置通过凉水塔进行供水,并且经过水冷装置后的水流回流至凉水塔,实现了水冷装置的水循环使用,大大的节省了生产用水,还使水冷装置中的水温始终不过高,降温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冷媒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水冷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水冷装置、2-冷媒装置、3-凉水塔、4-供水管路、5-回水管路、11-第一级水冷装置、12-第二级水冷装置、21-第一级冷媒装置、22-第二级冷媒装置、101-第一连接管、102-第二连接管、103-第三连接管、104-第四连接管、105-水冷器、106-转接管、201-第五连接管、202-第六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有限次的修改,仍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氢氟酸气体冷凝系统,包括多级冷媒装置2、氢氟酸气体输送管和尾气管;还包括多级水冷装置1和供水装置。具体的,冷媒装置2为两级,为第一级冷媒装置21、第二级冷媒装置22;水冷装置1也为两级,为第一级水冷装置11、第二级水冷装置12。水冷装置1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管101和第二连接管102,另一端设有第三连接管103和第四连接管104。其中,第一连接管101为进气管,第二连接管102为进水管,第三连接管103为出气管,第四连接管104为出水管。通过将第一连接管102和第二连接管102以及第三连接管103和第四连接管104划分在水冷装置1的两端,使氢氟酸气体在经过水冷装置时最大限度的对氢氟酸气体进行冷却,提高冷却效果。
首级水冷装置1的第一连接管101与氢氟酸气体输送管连接。即第一级水冷装置11的第一连接管101与氢氟酸气体输送管连接,使氢氟酸气体进入到冷凝系统中。相邻两级水冷装置1的第三连接管103与第一连接管101相连。即第一级水冷装置11的第三连接管103与第二级水冷装置12的第一连接管101连接,使氢氟酸气体经过第一级水冷装置11降温后,再输入到第二级水冷装置12,再对氢氟酸气体进行降温,从而使氢氟酸气体的温度大幅度降低,节省了电力的损耗。末级水冷装置1的第三连接管103与首级冷媒装置2的第五连接管201连接。即第二级水冷装置12的第三连接管103与第一级冷媒装置21的第五连接管201连接,使氢氟酸气体进入第一级冷媒装置21中进行冷却。其中,第五连接管201为冷媒装置2的进气管。相连两级冷媒装置2的第六连接管202与第五连接管201相连。即第一级冷媒装置21的第六连接管202与第二级冷媒装置22的第五连接管201连接。其中,第六连接管202为冷媒装置2的出气管。通过第二级冷媒装置22对氢氟酸气体的冷却作用,使氢氟酸气体中的氢氟酸最大程度的冷凝为液态的形式。末级冷媒装置2的第六连接管202与尾气管连接。即第二级冷媒装置22的第六连接管202与尾气管连接。完全冷却后的氢氟酸气体余下的尾气则通过尾气管输送出冷凝系统。第二连接管102与供水装置连接,第四连接管104为排水管,使水冷装置1中形成水流,不断的把吸收到的热量带走,更好的对氢氟酸气体进行降温。通过两级水冷装置1对氢氟酸气体的降温作用,再通过两级冷媒装置2对氢氟酸气体的冷却,使冷冻机的电力消耗大幅度下降,从使用三级冷媒冷却每吨氢氟酸气体的电耗740Kw/h,降为现在的每吨电耗420Kw/h,大大的减轻了冷冻机的负荷,并节省了用电,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供水装置包括凉水塔3。第二连接管102通过供水管路4与凉水塔3连接,第四连接管104通过回水管路5与凉水塔3连接。凉水塔3为水冷装置1提供水源,且经水冷装置1后的水流再通过回水管路5回流至凉水塔3,使凉水塔3中的水得以循环利用,节约了生产用水。循环流动的水还使从氢氟酸气体吸收来的热量马上带走,降温效果显著。
具体的,水冷装置1包括水冷器105和设在水冷器105两端的转接管106。水冷装置1的第一连接管101和水冷装置1的第三连接管103分别与转接管106连接。即水冷装置1的第一连接管101与其中一个转接管106连接,水冷装置1的第三连接管103与另一转接管106连接。水冷装置1的第二连接管102和水冷装置1的第四连接管104分别与水冷器105两端的侧壁连接。水冷器105与转接管106法兰连接。由于氢氟酸气体具有较强是腐蚀性,水冷器105与转接管106法兰连接有利于进行拆卸,使在对水冷器105进行保养检修时更加方便。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Claims (5)

1.一种氢氟酸气体冷凝系统,包括至少一级冷媒装置(2)、氢氟酸气体输送管和尾气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级水冷装置(1)和供水装置,所述水冷装置(1)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管(101)和第二连接管(102),另一端设有第三连接管(103)和第四连接管(104);首级所述水冷装置(1)的第一连接管(101)与氢氟酸气体输送管连接,相邻两级所述水冷装置(1)的第三连接管(103)与第一连接管(101)相连,末级所述水冷装置(1)的第三连接管(103)与首级冷媒装置(2)的第五连接管(201)连接,相连两级所述冷媒装置(2)的第六连接管(202)与第五连接管(201)相连,末级所述冷媒装置(2)的第六连接管(202)与尾气管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102)与供水装置连接,所述第四连接管(104)为排水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氢氟酸气体冷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装置包括凉水塔(3),所述第二连接管(102)通过供水管路(4)与凉水塔(3)连接,所述第四连接管(104)通过回水管路(5)与凉水塔(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氢氟酸气体冷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装置(1)为两级,所述冷媒装置(2)为两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氢氟酸气体冷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装置(1)包括水冷器(105)和设在水冷器(105)两端的转接管(106),所述水冷装置(1)的第一连接管(101)和水冷装置(1)的第三连接管(103)分别与转接管(106)连接,所述水冷装置(1)的第二连接管(102)和水冷装置(1)的第四连接管(104)分别与水冷器(105)两端的侧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氢氟酸气体冷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器(105)与转接管(106)法兰连接。
CN201921398682.0U 2019-08-27 2019-08-27 一种氢氟酸气体冷凝系统 Active CN2106892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98682.0U CN210689255U (zh) 2019-08-27 2019-08-27 一种氢氟酸气体冷凝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98682.0U CN210689255U (zh) 2019-08-27 2019-08-27 一种氢氟酸气体冷凝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89255U true CN210689255U (zh) 2020-06-05

Family

ID=708946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98682.0U Active CN210689255U (zh) 2019-08-27 2019-08-27 一种氢氟酸气体冷凝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8925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11290A (zh) * 2020-07-22 2020-10-23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室内变电站防凝露降温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11290A (zh) * 2020-07-22 2020-10-23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室内变电站防凝露降温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44736Y (zh) 一种新型节能液体冷却系统
CN201373616Y (zh) 一种节能型制冷系统
CN210689255U (zh) 一种氢氟酸气体冷凝系统
CN202812795U (zh) Lng冷能回收利用系统
CN203978773U (zh) 一种具有自预冷功能的空气压缩系统
CN103302826A (zh) 一种注塑模具用循环水冷却方法
CN103075325B (zh) 压缩机余热利用系统及压缩机级间余热利用系统
CN201954825U (zh) 一种降膜式螺杆机组
CN202947489U (zh) 一种烧结环冷机低温段余热梯级利用系统
CN105314611A (zh) 一种双加压法稀硝酸装置
CN203478771U (zh) 片冰机冷水循环利用管道装置
CN204319802U (zh) 减顶抽真空系统
CN215610356U (zh) 一种液氮深冷VOCs回收治理装置
CN213090266U (zh) 一种空分入塔空气冷却装置及空分系统
CN215446011U (zh) 一种低温贮槽的放空气体回收系统
CN216204687U (zh) 一种用于增产氮气的空分装置
CN216278339U (zh) 空气压缩机系统及氮气制备系统
CN217898118U (zh) 一种压缩机组用高效组合换热系统
CN218884315U (zh) 一种大温差高效高温热泵机组
CN221071427U (zh) 一种新型节能的真空系统
CN204388412U (zh) 一种制冷系统
CN203098208U (zh) 压缩机余热利用系统及压缩机级间余热利用系统
CN202048807U (zh) 串联逆流式工业冷却系统
CN219776394U (zh) 稀硝酸生产中避免低压反应水冷凝器腐蚀的装置
CN216845332U (zh) 空压机余热供冷节能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