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87471U - 管道抢修节 - Google Patents

管道抢修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87471U
CN210687471U CN201921509134.0U CN201921509134U CN210687471U CN 210687471 U CN210687471 U CN 210687471U CN 201921509134 U CN201921509134 U CN 201921509134U CN 210687471 U CN210687471 U CN 2106874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ing
shell
pressing
ups
flan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0913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进
崔利飞
梁甜斐
姚国鹏
薛维
刘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0913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874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874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874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p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道抢修节,其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与下壳体内开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内嵌设有密封垫,外壳沿其径向方向的一端设置有压紧组件,上壳体的一端和下壳体的一端通过压紧组件压紧连接,上壳体的一端固设有上支耳,两个位于外侧的上支耳之间设置有下支耳,下支耳固设于下壳体的一端,任一上支耳与下支耳上均开设有转动孔,转动孔中穿设有转动轴,转动轴沿外壳的轴线方向设置,转动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外螺纹,转动轴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紧固螺母,两个第一紧固螺母相对的两侧壁与位于外侧的两个上支耳相背的两侧壁抵接。本实用新型具有避免管道维修节在存放、运输或安装的过程中,上壳体或下壳体发生丢失的效果。

Description

管道抢修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管道抢修节。
背景技术
水利管道作为水利工程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在管道的使用过程中,由于施工等其他因素,管道有可能发生渗漏或者破损,需要对其进行抢修,通常采用管道抢修节对管道破损部位进行修复,管道抢修节利用其壳体和壳体内的密封圈包裹管道的破损部位,然后夹紧,快速达到堵漏的目的。
授权公告号为CN20587758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管道抢修器,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与下壳体内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装有密封垫,上壳体两侧设有上连接支耳,下壳体两侧设有下连接支耳,上连接支耳和下连接支耳通过螺栓结构锁紧或松开,其特征在于:上连接支耳与下连接支耳盖合面为台阶结构,其具有可减少泄漏,能承受较大压力,提高使用寿命,减少维护及管理成本等优点。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虽然能减少抢修节的泄露且能承受较大压力,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为了节省安装前将用于压紧上壳体与下壳体的螺栓及螺母拆下的时间,在抢修节不使用时,通常需要将螺栓及螺母拆下,将上壳体、下壳体分开放置,而上壳体及下壳体在运输及安装过程中容易出现其中一个丢失的情况,影响管道抢修节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抢修节,其具有避免管道维修节在存放、运输或安装的过程中,上壳体或下壳体发生丢失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管道抢修节,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内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嵌设有密封垫,所述外壳沿其径向方向的一端设置有压紧组件,所述上壳体的一端和下壳体的一端通过压紧组件压紧连接,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背向压紧组件的一端铰接;
所述上壳体的一端固设有上支耳,所述上支耳沿上壳体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两个位于外侧的所述上支耳之间设置有下支耳,所述下支耳固设于下壳体的一端,任一所述上支耳与下支耳上均开设有转动孔,任意两个所述转动孔均同轴设置,所述转动孔中穿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沿外壳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紧固螺母,两个所述第一紧固螺母相对的两侧壁与位于外侧的两个上支耳相背的两侧壁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轴、上支耳与下支耳的配合实现了上壳体的一端与下壳体一端的铰接,在抢修节不使用时,上壳体与下壳体铰接的一端无需拆卸螺栓和螺母,同时也避免了管道维修节在存放、运输或安装过程中,上壳体或下壳体发生丢失的情况;位于转动轴两侧的第一紧固螺母的设置限制了转动轴沿自身轴线方向的移动,增加了上壳体与下壳体铰接的一端的稳定性;上壳体或下壳体由于发生损坏等原因,需要对其中一个进行更换时,调整压紧组件使上壳体与下壳体处于分离状态,拧下第一紧固螺母将转动轴由转动孔中抽出,即可对上壳体或下壳体进行更换,可操作性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二紧固螺母,两个所述第二紧固螺母相对的两侧壁与两个第一紧固螺母相背的两侧壁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紧固螺母的设置限制了第一紧固螺母沿其自身轴线方向的移动,进一步增加了转动轴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壳体的一端沿其轴线方向固设有上延伸板,所述上支耳通过上延伸板与上壳体固定连接,所述下壳体的一端沿其轴线方向固设有与上延伸板相适配的下延伸板,所述下支耳通过下延伸板与下壳体固定连接,所述上延伸板与下延伸板相对的两侧壁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延伸板及下延伸板的设置相对于上壳体及下壳体的盖合面来说,接触面积更大,从而增加了外壳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壳体背向上延伸板的一端固设有上翻边,所述下壳体背向下延伸板的一端固设有与上翻边相适配的下翻边,所述上翻边与下翻边相对的两侧壁抵接,所述压紧组件通过压紧上翻边与下翻边将上壳体与下壳体压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翻边与下翻边的设置增加了上壳体与下壳体盖合面的接触面积,增加了管道抢修节外壳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紧组件包括铰接于下翻边上的压紧板,所述压紧板沿下翻边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压紧板上穿设有压紧螺栓,所述压紧螺栓沿外壳轴线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压紧螺栓的一端能与上翻边抵接,将所述上翻边和下翻边压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紧板与压紧螺栓配合的方式相对与将螺栓与螺母一一配合的方式来说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紧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与压紧螺栓一一对应,所述橡胶垫的上下两端面分别与压紧板和上翻边相对的两侧壁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垫的设置增加了压紧螺栓的压紧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翻边与下翻边之间设置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分别开设于相对的两侧壁上的限位槽,两个所述限位槽均沿外壳的轴线方向设置,两个所述限位槽的内腔连通,两个所述限位槽的横截面为相对的T形,两个所述限位槽的横截面组成的形状为工字型,两个所述限位槽中嵌设有与其相适配的限位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板与限位槽的配合限制了上翻边与下翻边向相背的方向移动,进一步增加了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板背向下翻边的端面上间隔开设有多个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压紧螺栓一一对应,所述压紧螺栓依次穿过压紧板、橡胶垫、上翻边且螺纹连接于螺纹孔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纹孔开设于限位板上的方式相对于压紧螺栓抵接于上翻边侧壁的压紧方式,增加了压紧组件的压紧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转动轴、上支耳与下支耳的配合实现了上壳体的一端与下壳体一端的铰接,避免了上壳体或下壳体在存放或运输过程中发生丢失的情况;位于转动轴两侧的第一紧固螺母的设置限制了转动轴沿自身轴线方向的移动,增加了铰接处的稳定性;上壳体或下壳体发生损坏而需要对其中一个进行更换时,调整压紧组件使上壳体与下壳体处于分离状态,拧下第一紧固螺母将转动轴由转动孔中抽出,即可对上壳体或下壳体进行更换,可操作性强;
2、第二紧固螺母的设置限制了第一紧固螺母沿其自身轴线方向的移动,进一步增加了转动轴的稳定性;
3、压紧板与压紧螺栓配合的方式相对与将螺栓与螺母一一配合的方式来说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3是实施例中显示压紧组件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中,1、上壳体;11、上延伸板;12、上支耳;121、转动孔;13、上翻边;2、下壳体;21、下延伸板;22、下支耳;23、下翻边;3、密封槽;31、密封垫;4、转动轴;41、第一紧固螺母;42、第二紧固螺母;5、压紧组件;51、压紧板;511、竖板;512、横板;5121、橡胶垫;5122、第一连接孔;5123、第二连接孔;52、压紧螺栓;6、限位装置;61、限位槽;62、限位板;621、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道抢修节,包括用于封住漏水管道的圆管形的外壳,外壳包括开口相对的上壳体1和下壳体2,上壳体1和下壳体2均为半圆形壳体,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内腔侧壁上均开设有密封槽3,密封槽3中嵌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密封垫31,密封垫31能将漏水管道的外周壁与上壳体1及漏水管道的外周壁与下壳体2之间的间隙封严。
参照图1和图2,上壳体1沿其径向方向的一端向外延伸有长条形的上延伸板11,上延伸板11与上壳体1一体成型,上延伸板11沿上壳体1的轴线方向设置。下壳体2沿其径向方向的一端向外延伸有与上延伸板11相适配的下延伸板21,下延伸板21与下壳体2一体成型,下延伸板21沿下壳体2的轴线方向设置,上延伸板11与下延伸板21相对的两侧壁抵接。上延伸板11背向上壳体1的一侧一体成型有上支耳12,上支耳12沿上壳体1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有四个,下延伸板21背向下壳体2的一侧一体成型有下支耳22,下支耳22沿下壳体2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有四个。位于外侧的两个下支耳22相背的两侧壁分别与位于外侧的两个上支耳12相对的两侧壁抵接,位于内侧的两个下支耳22向背的两侧壁分别与位于内侧的两个上支耳12相对的两侧壁抵接。每个上支耳12与下支耳22上均开设有转动孔121,转动孔121为通孔,任意两个转动孔121均同轴设置。
参照图1和图2,转动孔121中穿设有转动轴4,转动轴4依次穿过一一对应的上支耳12和下支耳22,转动轴4沿其轴线方向的两端分别伸出于位于外侧的两个上支耳12相背的两侧壁,实现了上壳体1与下壳体2之间的铰接。转动轴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外螺纹,转动轴4的两端设置有外螺纹的位置分别螺纹连接有限制转动轴4沿自身轴线方向移动的第一紧固螺母41,两个第一紧固螺母41相对的两侧壁分别与位于外侧的两个上支耳12相背的两侧壁抵接。转动轴4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二紧固螺母42,两个第二紧固螺母42相对的两侧壁分别与两个第一紧固螺母41相背的两侧壁抵接。
参照图2,上壳体1背向上延伸板11的一端向外延伸有上翻边13,下壳体2背向下延伸板21的一端向外延伸有与上翻边13相适配的下翻边23,下翻边23与上翻边13相对的两侧壁抵接。上翻边13与下翻边23之间设置有能限制上壳体1与下壳体2相背移动的限位装置6,限位装置6包括分别开设于上翻边13与下翻边23相互抵接的两侧壁上的限位槽61,限位槽61沿外壳的轴线方向设置,两个限位槽61分别贯穿于上翻边13与下翻边23长度方向的一端。两个限位槽61的横截面为相对设置的T形,两个限位槽61的内腔连通组成的横截面形状为工字形,两个限位槽61中嵌设有与其相适配的限位板62。
参照图2和图3,上翻边13与下翻边23之间设置有能将二者压紧的压紧组件5,压紧组件5包括铰接于下翻边23上的压紧板51,压紧板51沿下翻边23的长度方向设置,压紧板51的横截面形状为L形。压紧板51包括竖板511和一体成型于竖板511上的横板512,竖板511沿其宽度方向的一端铰接于下翻边23背向下壳体2的一端,横板512朝向上翻边13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四个间隔设置的橡胶垫5121,橡胶垫5121背向横板512的侧壁与上翻边13背向下翻边23的侧壁抵接。
参照图2和图3,横板512上间隔开设有四个第一连接孔5122,四个第一连接孔5122的位置与四个橡胶垫5121的位置一一对应。每个橡胶垫5121上均开设有与第一连接孔5122同轴的第二连接孔5123。限位板62上间隔开设有四个螺纹孔621,四个螺纹孔621与四个第二连接孔5123的位置一一对应。横板512上穿设有四个间隔设置的压紧螺栓52,压紧螺栓52垂直于横板512设置,压紧螺栓52依次穿过第一连接孔5122、第二连接孔5123且螺纹连接于螺纹孔621中,实现了上翻边13与下翻边23之间的压紧连接。
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拧松压紧螺栓52使其退出螺纹孔621的内腔,将其放置与指定位置备用,旋转压紧板51至其处于下翻边23下方,将限位板62完全抽出于限位槽61的内腔后转动上壳体1和下壳体2使外壳套设于漏水管道的外侧壁上,将限位板62完全插入至限位槽61中,旋转压紧板51至橡胶垫5121背向横板512的侧壁与上翻边13背向下翻边23的侧壁抵接,将压紧螺栓52依次穿过第一连接孔5122、第二连接孔5123后螺纹连接于螺纹孔621中实现上壳体1与下壳体2之间的压紧连接;
上壳体1或下壳体2发生损坏需要更换时,先按照上述步骤使上翻边13与下翻边23处于分离状态,再分别将两个第一紧固螺母41和两个第二紧固螺母42从转动轴4上拧下,将转动轴4抽出于转动孔121中即可根据需要对上壳体1或下壳体2进行更换。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8)

1.一种管道抢修节,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所述上壳体(1)与下壳体(2)内开设有密封槽(3),所述密封槽(3)内嵌设有密封垫(3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沿其径向方向的一端设置有压紧组件(5),所述上壳体(1)的一端和下壳体(2)的一端通过压紧组件(5)压紧连接,所述上壳体(1)与下壳体(2)背向压紧组件(5)的一端铰接;
所述上壳体(1)的一端固设有上支耳(12),所述上支耳(12)沿上壳体(1)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两个位于外侧的所述上支耳(12)之间设置有下支耳(22),所述下支耳(22)固设于下壳体(2)的一端,任一所述上支耳(12)与下支耳(22)上均开设有转动孔(121),任意两个所述转动孔(121)均同轴设置,所述转动孔(121)中穿设有转动轴(4),所述转动轴(4)沿外壳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转动轴(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转动轴(4)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紧固螺母(41),两个所述第一紧固螺母(41)相对的两侧壁与位于外侧的两个上支耳(12)相背的两侧壁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抢修节,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4)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二紧固螺母(42),两个所述第二紧固螺母(42)相对的两侧壁与两个第一紧固螺母(41)相背的两侧壁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抢修节,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的一端沿其轴线方向固设有上延伸板(11),所述上支耳(12)通过上延伸板(11)与上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下壳体(2)的一端沿其轴线方向固设有与上延伸板(11)相适配的下延伸板(21),所述下支耳(22)通过下延伸板(21)与下壳体(2)固定连接,所述上延伸板(11)与下延伸板(21)相对的两侧壁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道抢修节,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背向上延伸板(11)的一端固设有上翻边(13),所述下壳体(2)背向下延伸板(21)的一端固设有与上翻边(13)相适配的下翻边(23),所述上翻边(13)与下翻边(23)相对的两侧壁抵接,所述压紧组件(5)通过压紧上翻边(13)与下翻边(23)将上壳体(1)与下壳体(2)压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道抢修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组件(5)包括铰接于下翻边(23)上的压紧板(51),所述压紧板(51)沿下翻边(23)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压紧板(51)上穿设有压紧螺栓(52),所述压紧螺栓(52)沿外壳轴线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压紧螺栓(52)的一端能与上翻边(13)抵接,将所述上翻边(13)和下翻边(23)压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道抢修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板(51)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橡胶垫(5121),所述橡胶垫(5121)与压紧螺栓(52)一一对应,所述橡胶垫(5121)的上下两端面分别与压紧板(51)和上翻边(13)相对的两侧壁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道抢修节,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翻边(13)与下翻边(23)之间设置有限位装置(6),所述限位装置(6)包括分别开设于相对的两侧壁上的限位槽(61),两个所述限位槽(61)均沿外壳的轴线方向设置,两个所述限位槽(61)的内腔连通,两个所述限位槽(61)的横截面为相对的T形,两个所述限位槽(61)的横截面组成的形状为工字型,两个所述限位槽(61)中嵌设有与其相适配的限位板(6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道抢修节,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62)背向下翻边(23)的端面上间隔开设有多个螺纹孔(621),所述螺纹孔(621)与压紧螺栓(52)一一对应,所述压紧螺栓(52)依次穿过压紧板(51)、橡胶垫(5121)、上翻边(13)且螺纹连接于螺纹孔(621)中。
CN201921509134.0U 2019-09-10 2019-09-10 管道抢修节 Active CN2106874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09134.0U CN210687471U (zh) 2019-09-10 2019-09-10 管道抢修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09134.0U CN210687471U (zh) 2019-09-10 2019-09-10 管道抢修节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87471U true CN210687471U (zh) 2020-06-05

Family

ID=70898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09134.0U Active CN210687471U (zh) 2019-09-10 2019-09-10 管道抢修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874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87471U (zh) 管道抢修节
CN201827066U (zh) 一种钻井泵缸套的连接结构
CN210290795U (zh) 全金属硬密封双向零泄漏三偏心蝶阀
CN214500045U (zh) 静环可调压缩式机械密封
CN212338532U (zh) 一种旋转补偿器
CN211738329U (zh) 一种真空泵用密封结构
CN203052039U (zh) 一种组合垫片
CN216279245U (zh) 滚珠丝杠副高密封性组合油封
CN211874721U (zh) 一种用于高压泵的分体式全向夹紧装置
CN218644509U (zh) 一种离心泵轴端密封装置
CN220646753U (zh) 用于热风调节门门轴复合密封的装置
CN220452814U (zh) 一种耐腐蚀耐高温的安全阀
CN116201718B (zh) 一种隔膜压缩机上下膜头结构总成
CN202779176U (zh) 一种两辊周期式冷轧机机架的液压锁紧螺母用快速连接器
CN219119553U (zh) 液压油缸活塞杆与耳环连接防松动结构
CN219974888U (zh) 一种渣浆泵分体式填料箱
CN217761300U (zh) 高效率柱塞泵
CN213321223U (zh) 鼓式硫化机硫化鼓轴承固定装置
CN218152037U (zh) 一种立式推力轴承用挡油密封结构
CN220505689U (zh) 一种飞轮壳组件
CN218717455U (zh) 一种泵壳、水泵密封结构及防止密封件过度压缩的水泵
CN214466442U (zh) 一种旋启式止回阀的压力自紧式密封结构
CN206555022U (zh) 一种活塞
CN214330969U (zh) 筒体中开式多级离心泵的多方位密封装置
CN216715015U (zh) 一种新型轴承油封法兰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