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81915U - 装配式设备方舱 - Google Patents

装配式设备方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81915U
CN210681915U CN201921316717.1U CN201921316717U CN210681915U CN 210681915 U CN210681915 U CN 210681915U CN 201921316717 U CN201921316717 U CN 201921316717U CN 210681915 U CN210681915 U CN 2106819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side plate
plate
frames
e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1671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新胜
贾福旺
王少阳
李银明
李晨
吕文斌
李荣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vfeng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Tianfon Energy Saving Pane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Tianfon Energy Saving Pane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Tianfon Energy Saving Pane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1671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819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819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819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式设备方舱,该装配式设备方舱包括由下侧板、上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以及后侧板围成的舱体,各侧板均包括框架,上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以及后侧板还包括固定安装在相应框架上的保温壁板;各侧板的框架上分别设有用于将其与相邻侧板的框架可拆地紧固装配一起的螺栓连接结构。利用相应侧板的框架上的螺栓连接结构将任意相邻的两侧板的框架可拆的固定装配在一起,使各侧板可以分体运输,不仅方便运输,而且占用空间较小,此外,在各侧板运送到用户后,用户能够先将设备放置到下侧板上,此时,由于其他侧板并未安装,方便将设备安装到位,然后再将其他侧板固定在下侧板上,即可完成设备方舱的装配。

Description

装配式设备方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式设备方舱。
背景技术
设备方舱一般由下侧板、上顶板、左侧板、右侧板、前端板、后端板以及附属连接件组装而成,设备方舱可固定装配在车、船等移动平台上以便于其移动,其内部可用于装载设备。
现有技术中的设备方舱是在工厂内制造而成的,其下侧板、上顶板、左侧板、右侧板、前端板以及后端板通过相应边焊接连接,在设备方舱运输出厂时需要将其整体运输,不仅不方便运输,而且占用空间也较大,造成一次的运输量较少;此外,设备方舱运输到用户后,用户只能从设备方舱的舱门将设备移入设备方舱内部,由于舱门相对较小,设备不容易移入设备方舱内部,装配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设备方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设备方舱为焊接而成,用户只能从设备方舱的舱门将设备移入设备方舱内部而造成设备装配不便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装配式设备方舱的技术方案是:
装配式设备方舱,包括由下侧板、上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以及后侧板围成的舱体,各侧板均包括框架,上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以及后侧板还包括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安装在相应框架上的保温壁板;各侧板的框架上分别设有用于将其与相邻侧板的框架可拆地紧固装配在一起的螺栓连接结构。
有益效果是:利用相应侧板的框架上的螺栓连接结构将任意相邻的两侧板的框架可拆的固定装配在一起,使各侧板可以分体运输,不仅方便运输,而且占用空间较小,此外,在各侧板运送到用户后,用户能够先将设备放置到下侧板上,此时,由于其他侧板并未安装,方便将设备安装到位,然后再将其他侧板固定在下侧板上,即可完成设备方舱的装配,操作简单方便。
任意相邻三个侧板的框架于舱体角部位置处通过角部连接件固定装配,通过所述角部连接件固定装配在一起的相应三个侧板的框架均通过相应螺栓连接结构与所述角部连接件可拆紧固装配,或者是通过所述角部连接件固定装配在一起的相应三个侧板的其中一个侧板的框架上预固定有所述的角部连接件,另外两侧板的框架均通过相应螺栓连接结构与角部连接件可拆紧固装配。通过角部连接件连接相邻的三个框架,便于实现相邻的三个框架的固定装配。
所述角部连接件具有呈L型布置的两个连接折边,两个连接折边与相应三个侧板的框架固定装配在一起。L型布置的两个连接折边结构简单,便于制作。
所述角部连接件还包括设置在两个连接折边之间的加强件。保证两个连接折边的强度,进而保证固定装配在连接折边上的相应侧板的稳定性。
所述上侧板和下侧板的框架分别具有框架棱边,框架棱边上设有沿框架棱边依次间隔布置的多个棱边连接件,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中与所述棱边连接件对应的相应侧板为棱边侧板,棱边侧板的框架通过相应螺栓连接结构与相应的棱边连接件紧固装配,以实现相应棱边侧板与所述上侧板、下侧板的紧固装配。通过增加棱边连接件,进一步增加上侧板和下侧板与相应棱边侧板固定装配的稳定性。
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的框架结构相同,左侧板和右侧板的框架结构相同,下侧板和上侧板的框架结构相同。只需三种型号的框架,即可装配成设备方舱的框架结构,同时也不容易将框架装错,提高了装配的效率。
所述保温壁板包括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安装在相应侧板的框架内侧的内保温壁板和固定安装在在相应侧板的框架外侧的外保温壁板。通过在框架内外均设置保温壁板,以保证舱体的保温效果。
所述框架均由G型钢拼接而成。G型钢为常用型材,本身强度较大,能够满足设备方舱的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装配式设备方舱的实施例中舱体框架的分解图;
图2为图1中的下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在图2中的下框架上固定装配左框架和下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在图3中的下框架上固定装配前框架和后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设备方舱的舱体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设备方舱的平行于前框架的断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设备方舱的平行于左框架的断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设备方舱的平行于下框架的断面图;
图中:1-下框架;2-上框架;3-左框架;4-右框架;5-前框架;6-后框架;7-内保温壁板;8-外保温壁板;9-支撑板;11-角部连接件;111-加强件;112-支撑板;12-棱边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设备方舱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装配式设备方舱包括由下侧板、上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以及后侧板围成的舱体。如图6至图8所示,下侧板包括下框架1和固定装配在下框架1上的支撑板9,上侧板包括上框架2,左侧板包括左框架3,右侧板包括右框架4,前侧板包括前框架5,后侧板包括后框架6。上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以及后侧板的框架内侧均固设有内保温壁板7,框架外侧均固设有外保温壁板8,以保证舱体的保温性能。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只在相应框架的一侧设置保温壁板,而在框架的另一侧设置普通壁板,此时保温效果较差。各侧板的框架上分别设有用于将其与相邻侧板的框架可拆地紧固装配在一起的螺栓连接结构,安装时,通过螺栓连接结构实现相邻侧板的紧固装配。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任意相邻三个侧板的框架于舱体角部位置处通过角部连接件11固定装配,通过角部连接件11固定装配在一起的相应三个侧板的框架均通过螺栓连接结构与角部连接件11可拆紧固装配,这样一来,通过角部连接件连接相邻的三个框架,便于实现相邻的三个框架的固定装配。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角部连接件与相邻三个侧板的其中一个侧板的框架采用焊接固连的方式预固定在一起,此时,可使另外两侧板的框架通过相应螺栓连接结构与角部连接件紧固装配,进而实现相邻三个侧板的紧固装配。当然,可以不设置角部连接件,直接通过螺栓连接结构将三个框架固定装配在一起,此时,三个框架的角部不容易固定在一起。
角部连接件11具有呈L型布置的两个连接折边,两个连接折边上均设有角部固定孔,相邻的三个侧板的框架的角部均通过螺栓连接结构与角部固定孔配合固定装配在相应连接折边上,L型布置的两个连接折边结构简单,便于制作。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将角部连接件设计为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三棱柱,三棱柱的两个直面分别设有螺纹孔,相邻的三个框架通过螺栓连接结构与螺纹孔配合固定在三棱柱上,以实现相邻三个框架的固定装配。
本实施例中,角部连接件11还包括设置在两个连接折边之间的加强件111,加强件111为加强板,以加强两个连接折边。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加强两个连接折边,加强件可以为加强横撑。
角部连接件11分别预固定在上框架2和下框架1的四个角上,以节省固定装配的时间,而且以下框架1为基础,将角部连接件11预固定在下框架1上,便于其他框架的固定装配。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将角部连接件预固定在前框架和后框架上;或者可以将角部连接件预固定在左框架和右框架上;或者角部连接件不预固定在相应框架上,而在框架固定装配时才将角部连接件固定在相应框架上,此时,增加了固定角部连接件的工序,增加了固定装配的时间。
另外,在各角部连接件1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底板,该支撑底板不仅用于支撑相应竖向布置的侧板的框架,而且还方便对竖向布置的侧板进行定位装配。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装配式设备方舱还包括分别设置在上框架2和下框架1的框架棱边上的棱边连接件12,棱边连接件12上设有与螺栓连接结构配合以固定装配相应侧板的框架的棱边固定孔,通过增加棱边连接件12,进一步增加上框架2和下框架1与相应框架固定装配的稳定性。在其他实施例中,在角部连接件满足舱体稳定性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设置棱边连接件。
本实施例中,同一个框架棱边上的棱边连接件12在框架棱边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有多个,在保证稳定性的同时,能够减少棱边连接件12的使用材料。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将棱边连接件设计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长条形连接件,以保证框架之间固定的稳定性。
如图1所示,左框架3和右框架4的结构相同,前框架5和后框架6的结构相同,上框架2和下框架1的结构相同,因此,只需三种型号的框架,即可装配成设备方舱的框架结构,同时也不容易将框架装错,提高了装配的效率。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将相对侧板的框架设计成不同的结构,在装配整个舱体框架时,需要在各侧板的框架上做好标识,以防止装错。
本实施例中,各框架均由G型钢拼接而成,G型钢的结构可参见授权公告号为CN206888350U的专利文献中公开的加强型G型钢结构,在此不再赘述,G型钢本身强度较大,能够满足设备方舱的使用要求。在其他实施例中,各框架可以使用槽钢拼接而成。
应当说明的是,螺栓连接结构包括螺栓和螺帽。
装配时,如图2所示,以下框架1为基础,在下框架1上预固定有角部连接件11和棱边连接件12,此时将支撑板9先固定在下框架1上,然后将设备放置在支撑板9的中间位置;如图2所示,将左框架3和右框架4通过角部连接件11和棱边连接件12固定在下框架1上。以右框架4为例,右框架4的下部横架支撑在下框架1的右侧横架上侧,右框架4的下部横架通过螺栓连接结构固定在棱边连接件12上,右框架4的前后端设有由两个G型钢形成的L型立架,L型立架的内侧面通过螺栓连接结构固定在角部连接件11上。
如图4所示,将前框架5和后框架6通过螺栓连接结构和角部连接件11配合固定装配在下框架1上。以前框架5为例,前框架5包括上横架和下横架,上横架和下横架之间设有竖架,前框架5的下横架通过螺栓连接结构固定装配在角部连接件上。如图5所示,将上框架2通过其上设置的角部连接件11和棱边连接件12固定装配在左框架3、右框架4、前框架5以及后框架6上,以形成方舱框架结构。最后,在上框架2、左框架3、右框架4、前框架5以及后框架6的内外侧分别设置内保温壁板7和外保温壁板8,以完成设备安装到方舱内。应当说明的是,内保温壁板7和外保温壁板8均采用的是隐钉式设计,即在各保温壁板通过自攻钉固定在相应框架上后,能够被相邻的保温壁板遮挡,以实现隐藏,此种设计方式为现有技术中的成熟设计,其中,自攻钉构成螺纹紧固件,当然,螺纹紧固件也可以为螺栓、螺钉等。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设备方舱中,各侧板设计成可拆固定装配的方式,运输时,可单独运输各侧板。在装配时,可先将相应设备放置在下侧板上,由于此时没有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及上侧板的遮挡阻碍,安装较为方便,然后再将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及上侧板的框架对应的固定装配好,最后将内保温壁板和外保温壁板对应固定在相应框架,即可完成设备方舱的整体装配。
在其他实施例中,如果装入方舱内的设备需要靠近左侧板设置:以下框架为基础,先将支撑板固定在下框架上,再将左框架安装到下框架上,并在左框架的内、外侧分别固设内、外保温壁板以形成左侧板,然后将设备从下侧板的右侧放置在支撑板上靠近左侧板的位置;之后再安装右框架、前框架、后框架以及上框架,最后在各框架的内、外侧分别固设内、外保温壁板,以完成设备安装方舱内。
当然如果装入方舱内的设备需要靠近左侧板和右侧板设置,也可以下侧板为基础,先将左框架和右框架安装在下侧板上,再在左框架和右框架上均固设内外保温壁板,此时,设备可以从下侧板的前侧或后侧放置到下侧板上;之后再安装其余框架和各框架上的内外保温壁板,以完成设备安装方舱内。

Claims (8)

1.装配式设备方舱,包括由下侧板、上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以及后侧板围成的舱体,其特征在于:各侧板均包括框架,上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以及后侧板还包括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安装在相应框架上的保温壁板;各侧板的框架上分别设有用于将其与相邻侧板的框架可拆地紧固装配在一起的螺栓连接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设备方舱,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三个侧板的框架于舱体角部位置处通过角部连接件固定装配,通过所述角部连接件固定装配在一起的相应三个侧板的框架均通过相应螺栓连接结构与所述角部连接件可拆紧固装配,或者是通过所述角部连接件固定装配在一起的相应三个侧板的其中一个侧板的框架上预固定有所述的角部连接件,另外两侧板的框架均通过相应螺栓连接结构与角部连接件可拆紧固装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设备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部连接件具有呈L型布置的两个连接折边,两个连接折边与相应三个侧板的框架固定装配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设备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部连接件还包括设置在两个连接折边之间的加强件。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装配式设备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板和下侧板的框架分别具有框架棱边,框架棱边上设有沿框架棱边依次间隔布置的多个棱边连接件,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中与所述棱边连接件对应的相应侧板为棱边侧板,棱边侧板的框架通过相应螺栓连接结构与相应的棱边连接件紧固装配,以实现相应棱边侧板与所述上侧板、下侧板的紧固装配。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式设备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的框架结构相同,左侧板和右侧板的框架结构相同,下侧板和上侧板的框架结构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式设备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壁板包括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安装在相应侧板的框架内侧的内保温壁板和固定安装在相应侧板的框架外侧的外保温壁板。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式设备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均由G型钢拼接而成。
CN201921316717.1U 2019-08-14 2019-08-14 装配式设备方舱 Active CN2106819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16717.1U CN210681915U (zh) 2019-08-14 2019-08-14 装配式设备方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16717.1U CN210681915U (zh) 2019-08-14 2019-08-14 装配式设备方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81915U true CN210681915U (zh) 2020-06-05

Family

ID=708908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16717.1U Active CN210681915U (zh) 2019-08-14 2019-08-14 装配式设备方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819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56731A (zh) * 2019-08-14 2019-10-22 河南天丰节能板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设备方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56731A (zh) * 2019-08-14 2019-10-22 河南天丰节能板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设备方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79051B2 (en) Trailer having improved side wall
US7527325B2 (en) Cargo container with peripheral wall structure reinforced by side post assemblies
CA2603340C (en) Cargo container with peripheral wall structure reinforced by side post assemblies
US3188131A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US20090223153A1 (en) Modular building capable of being readily assembled
US5588693A (en) Modular truck cargo area body
CN210681915U (zh) 装配式设备方舱
JP2011202439A (ja) 建物ユニット
US2812973A (en) Commercial vehicle body wall construction
CN110356731A (zh) 一种装配式设备方舱
KR100976934B1 (ko) 조립식 건물 구조체
AU2005282177A1 (en) Elevator cage and method for installing an elevator cage
CN108791725B (zh) 固定连接装置及具有其的模块化单元舱室
JP5439084B2 (ja) 出窓の固定構造およびその施工方法
SU998682A1 (ru) Объемный блок
CN201151538Y (zh) 集装箱
CN211143623U (zh) 地板钢架支撑装置
CN112408162B (zh) 电梯轿厢及安装方法
CN219644299U (zh) 一种型钢骨架组合柜
JP2010006128A (ja) トラックのバン型ボディ
CN219753969U (zh) 一种龙骨顶托一体化模板结构
CN210032078U (zh) 一种装配式房屋用连接梁
RU219620U1 (ru) Грузовой контейнер
CN114987629A (zh) 厢式车厢体
JP2010006120A (ja) トラックのバン型ボデ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453000 No. 1625, Xinyi street, development zone, Xinxiang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vfeng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53000 No. 369, new street, Xinxiang Development Zone, Henan, China

Patentee before: HENAN TIANFON ENERGY-SAVING PANE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