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73022U - 智能炒菜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智能炒菜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73022U
CN210673022U CN201921077103.2U CN201921077103U CN210673022U CN 210673022 U CN210673022 U CN 210673022U CN 201921077103 U CN201921077103 U CN 201921077103U CN 210673022 U CN210673022 U CN 2106730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duct
cabinet body
oil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7710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再丰
黄成勇
王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onc Electr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onc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onc Electr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onc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7710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730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730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730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房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炒菜机器人。它解决了现有技术设计不合理等问题。本智能炒菜机器人包括柜体,在柜体内设有炒菜单元,在柜体内还设有第一功能单元和第二功能单元,所述的炒菜单元和/或第一功能单元与操作显示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功能丰富且油烟分离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智能炒菜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房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炒菜机器人。
背景技术
智能炒菜机,其可以对食材进行机械化炒制。
也有很多实用新型人设计了不同结构的炒菜机,例如,将菜全部一次倒入进行炒制的炒菜机,以及将菜按顺序倒入进行炒制的炒菜机。
上述的两种炒菜机其可以进行菜的炒加工,但是,上述的炒菜机其存在如下问题:
1、油烟处理其一般采用向上的油烟排离方式,这种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使用要求,但是,这种方式其存在油烟分离残留。
2、功能相对单一,设计不够人性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功能丰富的智能炒菜机器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智能炒菜机器人包括柜体,在柜体内设有炒菜单元,在柜体内还设有第一功能单元和第二功能单元,所述的炒菜单元和/或第一功能单元与操作显示装置连接。
在上述的智能炒菜机器人中,所述的第一功能单元位于炒菜单元的下方,所述的操作显示装置位于炒菜单元的右侧,所述的第二功能单元位于操作显示装置的下方。
在上述的智能炒菜机器人中,所述的第一功能单元包括设置在柜体内的下腔室,在下腔室内安装有蒸烤箱、消毒柜和洗碗机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两种组合;第二功能单元包括位于操作显示装置下方的安装腔室,在安装腔室内安装有天猫精灵、小型保温装置、小型置物柜、智能语音机器人、小型消毒柜和电磁炉中的任意一种。
在上述的智能炒菜机器人中,所述的炒菜单元包括设置在柜体内的上腔室,以及将上腔室敞口封闭的门,上腔室位于下腔室上方,在上腔室内设有炒菜机构。
在上述的智能炒菜机器人中,所述的柜体后侧设有用于将炒菜单元产生的油烟从柜体上侧往柜体的下侧排放的油烟排放系统。
在上述的智能炒菜机器人中,所述的油烟排放系统包括设置在柜体侧壁上且与所述的上腔室连通的进风口一,在进风口一内设有进风轴流风机,在柜体的后侧连接有呈竖直设置的导风通道且导风通道的上端封闭,上腔室通过出风口一与导风通道连通,下腔室通过出风口二与导风通道连通,导风通道下端连接有导流风道,导流风道的下端连接有一横向风道,横向风道的任意一端或者两端与外界连通。
进风口一设置在在柜体左侧壁、右侧壁和后侧壁中的任意一侧壁或者多个侧壁上。
在上述的智能炒菜机器人中,下腔室通过出风口二与导风通道或导流风道连通。
在上述的智能炒菜机器人中,所述的柜体后侧中上部设有内凹槽一,以及位于柜体后侧中下部的内凹槽二,内凹槽一的槽深小于内凹槽二的槽深,导风通道固定在内凹槽一的槽底,导流风道和横向风道固定在内凹槽二内,导风通道的后侧外表面与导流风道的后侧外表面齐平,导流风道的后侧外表面和横向风道的后侧外表面齐平。
在上述的智能炒菜机器人中,所述的横向风道两端分别穿设在柜体两相对侧壁上的定位孔体中,导流风道的下端固定在横向风道的中部上侧,导流风道的上端固定在内凹槽二的上侧槽壁上且导流风道的上端后侧突出于内凹槽二的槽口,导风通道的下端固定在导流风道突出于内凹槽二槽口的上端中部。
定位孔体为方形孔和圆形孔中的任意一种,也可以是其它形状的孔。
在上述的智能炒菜机器人中,所述的导流风道靠近人体的一表面和内凹槽二的槽底之间留有间隙一;横向风道靠近人体的一表面和内凹槽二的槽底之间留有间隙二。
在上述的智能炒菜机器人中,在横向风道的两端内部分别设有缩口出风管,缩口出风管的小头端朝外。
在上述的智能炒菜机器人中,在柜体的两相对侧壁的任意一侧壁上部设有用于放置固体调味料的内凹腔室一,以及将内凹腔室一敞口封闭的调味料门一;在另外一侧壁上部设有用于放置液体调味料的内凹腔室二,以及将内凹腔室二敞口封闭的调味料门二。
或者,所述的操作显示装置一侧铰接在内凹腔室二上,转动操作显示装置将内凹腔室二敞口封闭。
在上述的智能炒菜机器人中,所述的油烟分离机构包括蜗壳,蜗壳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和导风通道的下端连通,在蜗壳内设有抽风风轮,在抽风风轮轴向中心设有联动轴,在联动轴上连接有隔离油网圆盘且隔离油网圆盘将导风通道进入至导流风道内的油烟进行分离,所述的联动轴或抽风风轮与电机连接,电机位于间隙一内。增加一个隔离网,随风道里面的风轮同步转速,提高了隔离油烟效果。
采用一个电机驱动抽风风轮和隔离油网圆盘的同步旋转,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同时,整体结构其成本也大幅降低,更加符合企业的生产要求。
其次,这种结构其可以进一步扩大适用范围,例如,体积更加小的炒菜机,或者厚度更小的炒菜机。
在上述的智能炒菜机器人中,所述的抽风风轮呈纵向分布并固定在蜗壳内,导风通道和导流风道通过矩形连通口连通,进风口和矩形连通口连通,所述的隔离油网圆盘位于进风口的内孔口内侧,隔离油网圆盘和抽风风轮间隔设置,隔离油网圆盘呈纵向分布且隔离油网圆盘的后侧端面与矩形连通口靠近人体一侧的孔壁齐平。
在上述的智能炒菜机器人中,在蜗壳的进风口进风端设有位于矩形连通口下方的环形挡板,环形挡板位于隔离油网圆盘的后侧端面内侧且环形挡板的内径小于隔离油网圆盘的外径。
在上述的智能炒菜机器人中,所述的环形挡板前端面和隔离油网圆盘的后侧端面留有环形间隙。
作为另外一种方案,在上述的智能炒菜机器人中,所述的抽风风轮呈水平分布并固定在蜗壳内,导风通道和导流风道通过矩形连通口连通,隔离油网圆盘呈水平分布且隔离油网圆盘位于矩形连通口的下孔口下方。
在上述的智能炒菜机器人中,所述的蜗壳进风口进风端设有位于隔离油网圆盘上方的环形挡板,且环形挡板的内径小于隔离油网圆盘的外径。
环形挡板由塑料或金属材料制成。
在上述的智能炒菜机器人中,所述的隔离油网圆盘迎风面外缘设有弧形导流凸面。
弧形导流凸面其可以起到导流的作用,避免的油渍的滞留。
作为另外一种方案,在上述的智能炒菜机器人中,所述的隔离油网圆盘迎风面外缘设有倾斜导流凸面。
在上述的智能炒菜机器人中,所述的隔离油网圆盘包括圆形盘体,在圆形盘体的轴向中心设有联动轴固定孔,在圆形盘体上设有位于联动轴固定孔外围的若干圆周均匀分布的弧形腰孔一,位于所述弧形腰孔一外围的若干圆周均匀分布的弧形腰孔二,位于所述弧形腰孔二外围的若干圆周均匀分布的弧形腰孔三。
通过弧形腰孔的设计,其形成了油烟分离的作用。
在上述的智能炒菜机器人中,相邻的两个弧形腰孔一之间的距离从内向外逐渐扩大。这种结构其主要的目的在于:提高油烟分离效率。
在上述的智能炒菜机器人中,相邻的两个弧形腰孔二之间的距离从内向外逐渐扩大。这种结构其主要的目的在于:提高油烟分离效率。
在上述的智能炒菜机器人中,相邻的两个弧形腰孔三之间的距离相等。即,相邻两个弧形腰孔三的两端之间距离相等,中部之间的距离相等。
在上述的智能炒菜机器人中,在圆形盘体的背面外缘设有环形凸沿,弧形腰孔三的出风口位于环形凸沿的内侧。
环形凸沿其可以提高结构强度。
在上述的智能炒菜机器人中,环形挡板的内侧单边横向截面呈拱形。其形成导流和限制周向发生泄漏现象。
在上述的智能炒菜机器人中,所述的出风口二位于下腔室后侧壁的上侧位置,蒸烤箱塞在下腔室内且在蒸烤箱靠近人体的一面设有延长至下腔室敞口的钣金延伸件,钣金延伸件上穿设有若干螺丝,螺丝与下腔室敞口端面上的螺孔螺纹连接。
安装腔室设有与导风通道或导流风道连通的连通通道。
操作显示装置为商购品,即为带操作系统的显示器。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智能炒菜机器人的优点在于:
1、蒸烤箱的功能和炒菜机构的功能相互结合,可以进一步丰富本炒菜机的使用功能,设计更加人性化;
将油烟向下抽离并进行油烟分离,分离后的油或油水混合物其顺着导风通道向下流动,可以提高油烟分离效率和油烟分离效果。
2、采用一个电机驱动抽风风轮和隔离油网圆盘的同步旋转,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同时,整体结构其成本也大幅降低,更加符合企业的生产要求。
其次,这种结构其可以进一步扩大适用范围。
3、结构简单且易于制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其中一侧壁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种油烟分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离油网圆盘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离油网圆盘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五结构示意图
图中,柜体1、分隔板11、门12、进风口一13、出风口一 15、出风口二16、内凹槽一17、内凹槽二18、定位孔体19、内凹腔室一1a、调味料门一1b、内凹腔室二1c、调味料门二1d、炒菜机构2、蒸烤箱3、钣金延伸件31、螺丝32、导风通道4、矩形连通口40、导流风道41、横向风道42、缩口出风管43、油烟分离机构5、抽风风轮51、联动轴52、隔离油网圆盘53、圆形盘体531、弧形腰孔一532、弧形腰孔二533、弧形腰孔三534、环形凸沿535、电机54、环形挡板55、操作显示装置6、炒菜单元20、第一功能单元30、第二功能单元10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10所示,本智能炒菜机器人包括柜体1,在柜体 1内设有炒菜单元20,该炒菜单元20包括设置在柜体1内的上腔室,以及将上腔室敞口封闭的门12,上腔室位于下腔室上方,在上腔室内设有炒菜机构2。
炒菜机构2为现有技术,包括电加热锅,以及驱动电加热锅旋转和前后摆动的动力装置,动力装置例如与电加热锅转动连接的固定环,固定环和电加热锅通过齿圈与齿轮实现旋转,齿轮和驱动电机连接,而在电加热锅的外侧连接两根对称的转轴,其中一根转轴与电动机连接,以及原料放置盒等等结构,本申请对炒菜机构2的结构不作进一步赘述。
优化方案,在柜体1内设有位于柜体1中部的分隔板11且分隔板11将柜体1内部分隔成上腔室和下腔室。
优化方案,如图11所示,在柜体1内还设有第一功能单元 30和第二功能单元100,所述的炒菜单元20和/或第一功能单元 30与操作显示装置6连接。优化方案,第二功能单元100与操作显示装置6连接。可以通过导线连接,也可以通过无线通讯方式连接。不论哪一种连接方式,属于现有技术。
开启各个单元,可以直接各自开启,也可以通过操作显示装置6开启。
如图1-2和图10所示,
第一功能单元30位于炒菜单元20的下方,所述的操作显示装置6位于炒菜单元20的右侧,所述的第二功能单元100位于操作显示装置6的下方。
第一功能单元30包括设置在柜体1内的下腔室,在下腔室内安装有蒸烤箱、消毒柜和洗碗机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两种的组合;蒸烤箱3其可以用于蒸烤食物,也可以采用消毒柜用于碗筷餐盘等等餐具的消毒。第二功能单元100包括位于操作显示装置6下方的安装腔室10,在安装腔室10内安装有天猫精灵、小型保温装置、小型置物柜、智能语音机器人、小型消毒柜和电磁炉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在柜体1后侧设有用于将炒菜单元20产生的油烟从柜体1上侧往柜体1的下侧排放的油烟排放系统。具体地,该油烟排放系统包括设置在柜体1的两相对侧壁的任意一侧壁上且与所述的上腔室连通的进风口一13,在进风口一 13内设有进风轴流风机,在柜体1的后侧连接有呈竖直设置的导风通道4且导风通道4的上端封闭,上腔室通过出风口一15与导风通道4连通,下腔室通过出风口二16与导风通道4连通,在导风通道4的下端连接有油烟分离机构5。
其次,出风口二16位于下腔室后侧壁的上侧位置,蒸烤箱3 塞在下腔室内且在蒸烤箱3靠近人体的一面设有延长至下腔室敞口的钣金延伸件31,钣金延伸件31上穿设有若干螺丝32,螺丝与下腔室敞口端面上的螺孔螺纹连接。
钣金延伸件31有两块且左右设置,或者为环状结构。
如图2-3和图5所示,
出风口一15包括若干间隔均匀的小孔,即,形成一个出风区域。当然,可以在上腔室的多个腔室壁上设计出风口一15,将油烟向下抽离并进行油烟分离,分离后的油或油水混合物其顺着导风通道4向下流动,可以提高油烟分离效率和油烟分离效果。
在导风通道4下端连接有导流风道41,下腔室通过出风口二 16与导流风道41连通,为了便于安装连接,在出风口二16上连接有出风管体,出风管体的出风端和导流风道41连通,导流风道 41的下端连接有一横向风道42,横向风道42的任意一端或者两端与外界连通,所述的油烟分离机构5设置在导流风道41内。
导风通道4、导流风道41和横向风道42分别由不锈钢板材加工制成,三者通过焊接连接,焊接其避免了发生油烟泄漏的现象。当然,也可以通过冷板喷塑件协同螺丝连接固定,在螺丝的连接处设置皮垫,起到密封作用。
如图2-4所示,
在柜体1后侧中上部设有内凹槽一17,以及位于柜体1后侧中下部的内凹槽二18,内凹槽一17的槽深小于内凹槽二18的槽深,导风通道4固定在内凹槽一17的槽底,导流风道41和横向风道42固定在内凹槽二18内,导风通道4的后侧外表面与导流风道41的后侧外表面齐平,导流风道41的后侧外表面和横向风道42的后侧外表面齐平。
齐平可以便于后续炒菜机的贴墙安放,同时,通过槽深的不同设计,可以便于安装抽风风轮51和隔离油网圆盘53。
在横向风道42两端分别穿设在柜体1两相对侧壁上的定位孔体19中,横向风道42为方形风道,采用方形结构其可以便于安装以及周向的锁止固定。
如图2所示,
导流风道41的下端固定在横向风道42的中部上侧,导流风道41的上端固定在内凹槽二18的上侧槽壁上且导流风道41的上端后侧突出于内凹槽二18的槽口,导风通道4的下端固定在导流风道41突出于内凹槽二18槽口的上端中部。
这种结构其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节约风道的加工材料,以及可以提高组装加工和提高组装效率,同时,整体结构更加稳定可靠。
在导流风道41靠近人体的一表面和内凹槽二18的槽底之间留有间隙一;横向风道42靠近人体的一表面和内凹槽二18的槽底之间留有间隙二。
在横向风道42的两端内部分别设有缩口出风管43,缩口出风管43的小头端朝外。缩口出风管43其可以便于与外界的波纹管连接,以及便于与排放管道的连接。
在横向风道42的底侧设有排放口,其可以将分离后的油水混合物排放。
如图1和图4所示,
在柜体1的两相对侧壁的任意一侧壁上部设有用于放置固体调味料的内凹腔室一1a,以及将内凹腔室一1a敞口封闭的调味料门一1b;固体调味料通过风输送管路进入至电加热锅内,这种方式其为现有技术,本申请不作进一步陈述。
在另外一侧壁上部设有用于放置液体调味料的内凹腔室二 1c,以及将内凹腔室二1c敞口封闭的调味料门二1d。液体调味料通过管路输送至电加热锅内,这种方式其为现有技术,本申请不作进一步陈述。
如图5所示,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导流风道41呈锥形,呈锥形的导流风道 41其大头端与导风通道4下端连接,呈锥形的导流风道41其小头端连接在横向风道42的中部上侧壁。
油烟分离机构5包括蜗壳50,蜗壳50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出风口朝向横向风道,进风口和导风通道4的下端连通,在蜗壳50 内设有抽风风轮51,在抽风风轮51轴向中心设有联动轴52,在联动轴52上连接有隔离油网圆盘53且隔离油网圆盘53将导风通道4进入至导流风道41内的油烟进行分离,所述的联动轴52与电机54连接。
隔离油网圆盘53的旋转可以对油烟进行分离,而分离后的油水混合物则被甩至导流风道41内壁,然后顺流至横向风道中。
优化方案,本实施例的抽风风轮51呈纵向分布并固定在蜗壳 50内,导风通道4和导流风道41通过矩形连通口40连通,进风口和矩形连通口40连通,所述的隔离油网圆盘53位于进风口的内孔口内侧,隔离油网圆盘53和抽风风轮51间隔设置,隔离油网圆盘53呈纵向分布。
在蜗壳50的进风口进风端设有位于矩形连通口40下方的环形挡板55,环形挡板55位于隔离油网圆盘53的后侧端面内侧且环形挡板55的内径小于隔离油网圆盘53的外径。隔离油网圆盘 53的上表面和环形挡板55的下表面留有环形间隙。
环形挡板55的单边横向截面呈拱形,其起到导流的作用。
如图6-7所示,
进一步地,隔离油网圆盘53包括圆形盘体531,在圆形盘体的轴向中心设有联动轴固定孔,在圆形盘体上设有位于联动轴固定孔外围的若干圆周均匀分布的弧形腰孔一532,位于所述弧形腰孔一外围的若干圆周均匀分布的弧形腰孔二533,位于所述弧形腰孔二外围的若干圆周均匀分布的弧形腰孔三534。
通过弧形腰孔的设计,其形成了油烟分离的作用。
相邻的两个弧形腰孔一之间的距离从内向外逐渐扩大。这种结构其主要的目的在于:提高油烟分离效率。
相邻的两个弧形腰孔二之间的距离从内向外逐渐扩大。这种结构其主要的目的在于:提高油烟分离效率。
相邻的两个弧形腰孔三之间的距离相等。即,相邻两个弧形腰孔三的两端之间距离相等,中部之间的距离相等。
在圆形盘体的背面外缘设有环形凸沿535,弧形腰孔三的出风口位于环形凸沿的内侧。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炒菜机构可以对菜进行炒制,在炒制的过程中,固体和液体调味料按照不同的菜加工程序添加至电加热锅内。而蒸烤箱则可以同步对餐具或者蒸烤物进行处理。
上述的炒菜机构和蒸烤箱在处理过程形成的油烟、蒸汽,通过开启电机以及电机带动抽风风轮51的转动,也就可以带动隔离油网圆盘53旋转,也就可以进行油烟分离,分离物顺流向下流至横向风道中,最后分离物随着洗锅水一起排放。
最后,如图1和图9所示,炒菜机构2、蒸烤箱3和油烟分离机构5分别与操作显示装置6连接,可以通过导线连接,也可以通过无线通讯方式连接,操作显示装置6固定在柜体1靠近人体的一面上部,以及位于操作显示装置下方的安装腔室10,在安装腔室内安装有天猫精灵或者智能语音机器人或者小型保温装置或者小型置物柜或者小型消毒柜或者电磁炉或者其它装置。
安装腔室10通过管路与导风通道4或者导流风道连通,同时被油烟分离机构进行处理。
即,操作显示装置6控制炒菜机构2是否开启进行炒菜,以及控制蒸烤箱3是否启动进行蒸烤,当然,蒸烤箱上也可以单独设置控制按键用于控制蒸烤箱3是否开启,同时,操作显示装置 6控制油烟分离机构5是否开启进行抽油烟并将油烟排离。
炒菜机构2和蒸烤箱3均为商购品。
以及将柜体后侧内凹槽一17和内凹槽二18槽口封闭的封闭板。导风通道4固定在柜体1后侧居中位置。
还有,在柜体的两侧(即,左侧和右侧)的下端分别设有一进水接头1f和一接电接头1e,以及一排水管,两侧分别设计一进水接头和一接电接头、一排水管,其可以便于实际的安装连接。
进水接头连接冲洗管,用于对炒菜锅进行清洗。
接电接头连接若干导线,导线与炒菜机构、电磁炉和蒸烤箱等等电连。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和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一样的结构在于:在隔离油网圆盘迎风面外缘设有倾斜导流凸面。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和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一样的结构在于:抽风风轮与电机连接。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和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一样的结构在于:如图8所示,抽风风轮51呈水平分布并固定在蜗壳 50内,导风通道4和导流风道41通过矩形连通口40连通,隔离油网圆盘53呈水平分布且隔离油网圆盘53位于矩形连通口40 的下孔口下方。
电机54位于间隙一内,其可以避免电机被分离物污染,当然,电机54也可以固定在导流风道41内。
蜗壳50进风口进风端设有位于隔离油网圆盘53上方的环形挡板55,环形挡板55位于隔离油网圆盘53的后侧端面内侧且环形挡板55的内径小于隔离油网圆盘53的外径。
在环形挡板55前端面和隔离油网圆盘53的后侧端面留有环形间隙。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和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一样的结构在于:如图12所示,所述的操作显示装置6一侧铰接在内凹腔室二1c上,转动操作显示装置6将内凹腔室二1c靠近人体的一侧敞口封闭,进一步地,转动操作显示装置6固定在封闭门上,封闭门一侧与靠近人体的敞口一侧铰接,封闭门将内凹腔室二1c 靠近人体的一侧敞口封闭,固体调料和液体调料可以同时被安装在内凹腔室二1c内,也可以只安装一种调料。
上述的设计,其主要可以解决柜体在实际安装过程中无法打开调味料门一1b,或者打开调味料门二1d。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和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一样的结构在于:在柜体1的任意一侧壁上部设有用于放置固体调味料的内凹腔室一1a和用于放置液体调味料的内凹腔室二1c。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和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一样的结构在于:导风通道4固定在柜体1后侧左边或者右边。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9)

1.智能炒菜机器人,包括柜体(1),在柜体(1)内设有炒菜单元(20),其特征在于,在柜体(1)内还设有第一功能单元(30)和第二功能单元(100),所述的炒菜单元(20)和/或第一功能单元(30)与操作显示装置(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炒菜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功能单元(30)位于炒菜单元(20)的下方,所述的操作显示装置(6)位于炒菜单元(20)的右侧,所述的第二功能单元(100)位于操作显示装置(6)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炒菜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功能单元(30)包括设置在柜体(1)内的下腔室,在下腔室内安装有蒸烤箱、消毒柜和洗碗机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两种组合;第二功能单元(100)包括位于操作显示装置(6)下方的安装腔室(10),在安装腔室(10)内安装有天猫精灵、小型保温装置、小型置物柜、智能语音机器人、小型消毒柜和电磁炉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炒菜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炒菜单元(20)包括设置在柜体(1)内的上腔室,以及将上腔室敞口封闭的门(12),上腔室位于下腔室上方,在上腔室内设有炒菜机构(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炒菜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柜体(1)后侧设有用于将炒菜单元(20)产生的油烟从柜体(1)上侧往柜体(1)的下侧排放的油烟排放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炒菜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烟排放系统包括设置在柜体(1)侧壁上且与所述的上腔室连通的进风口一(13),在柜体(1)的后侧连接有呈竖直设置的导风通道(4)且导风通道(4)的上端封闭,上腔室通过出风口一(15)与导风通道(4)连通,导风通道(4)下端连接有导流风道(41),导流风道(41)的下端连接有一横向风道(42),横向风道(42)的任意一端或者两端与外界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炒菜机器人,其特征在于,下腔室通过出风口二(16)与导风通道(4)或导流风道(41)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炒菜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柜体(1)后侧中上部设有内凹槽一(17),以及位于柜体(1)后侧中下部的内凹槽二(18),内凹槽一(17)的槽深小于内凹槽二(18)的槽深,导风通道(4)固定在内凹槽一(17)的槽底,导流风道(41)和横向风道(42)固定在内凹槽二(18)内,导风通道(4)的后侧外表面与导流风道(41)的后侧外表面齐平,导流风道(41)的后侧外表面和横向风道(42)的后侧外表面齐平。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炒菜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向风道(42)两端分别穿设在柜体(1)两相对侧壁上的定位孔体(19)中,导流风道(41)的下端固定在横向风道(42)的中部上侧,导流风道(41)的上端固定在内凹槽二(18)的上侧槽壁上且导流风道(41)的上端后侧突出于内凹槽二(18)的槽口,导风通道(4)的下端固定在导流风道(41)突出于内凹槽二(18)槽口的上端中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炒菜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风道(41)靠近人体的一表面和内凹槽二(18)的槽底之间留有间隙一;横向风道(42)靠近人体的一表面和内凹槽二(18)的槽底之间留有间隙二。
11.根据权利要求6-10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炒菜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风道(41)呈锥形,呈锥形的导流风道(41)其大头端与导风通道(4)下端连接,呈锥形的导流风道(41)其小头端连接在横向风道(42)的中部上侧壁,在出风口二(16)内或者导风通道(4)内或者导流风道(41)内连接有油烟分离机构(5)。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智能炒菜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烟分离机构(5)包括蜗壳(50),蜗壳(50)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和导风通道(4)的下端连通,出风口和横向风道连通,在蜗壳(50)内设有抽风风轮(51),在抽风风轮(51)轴向中心设有联动轴(52),在联动轴(52)上连接有隔离油网圆盘(53)且隔离油网圆盘(53)将导风通道(4)进入至导流风道(41)内的油烟进行分离,所述的联动轴(52)或抽风风轮(51)与电机(54)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智能炒菜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抽风风轮(51)呈纵向分布并固定在蜗壳(50)内,导风通道(4)和导流风道(41)通过矩形连通口(40)连通,进风口和矩形连通口(40)连通,所述的隔离油网圆盘(53)位于进风口的内孔口内侧,隔离油网圆盘(53)和抽风风轮(51)间隔设置,隔离油网圆盘(53)呈纵向分布。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智能炒菜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在蜗壳(50)的进风口进风端设有位于矩形连通口(40)下方的环形挡板(55),环形挡板(55)位于隔离油网圆盘(53)的后侧端面内侧且环形挡板(55)的内径小于隔离油网圆盘(53)的外径。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智能炒菜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挡板(55)前端面和隔离油网圆盘(53)的后侧端面留有环形间隙。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智能炒菜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抽风风轮(51)呈水平分布并固定在蜗壳(50)内,导风通道(4)和导流风道(41)通过矩形连通口(40)连通,隔离油网圆盘(53)呈水平分布且隔离油网圆盘(53)位于矩形连通口(40)的下孔口下方。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智能炒菜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蜗壳(50)进风口进风端设有位于隔离油网圆盘(53)上方的环形挡板(55),且环形挡板(55)的内径小于隔离油网圆盘(53)的外径。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炒菜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在柜体(1)的两相对侧壁的任意一侧壁上部设有用于放置固体调味料的内凹腔室一(1a),在另外一侧壁上部设有用于放置液体调味料的内凹腔室二(1c);或者在柜体(1)的任意一侧壁上部设有用于放置固体调味料的内凹腔室一(1a)和用于放置液体调味料的内凹腔室二(1c)。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智能炒菜机器人,其特征在于,以及将内凹腔室一(1a)敞口封闭的调味料门一(1b);以及将内凹腔室二(1c)敞口封闭的调味料门二(1d),或者所述的操作显示装置(6)一侧铰接在内凹腔室二(1c)上,转动操作显示装置(6)将内凹腔室二(1c)敞口封闭。
CN201921077103.2U 2019-07-10 2019-07-10 智能炒菜机器人 Active CN2106730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77103.2U CN210673022U (zh) 2019-07-10 2019-07-10 智能炒菜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77103.2U CN210673022U (zh) 2019-07-10 2019-07-10 智能炒菜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73022U true CN210673022U (zh) 2020-06-05

Family

ID=708904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77103.2U Active CN210673022U (zh) 2019-07-10 2019-07-10 智能炒菜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7302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69707A (zh) * 2019-07-10 2019-08-27 浙江松科电器有限公司 智能炒菜机器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69707A (zh) * 2019-07-10 2019-08-27 浙江松科电器有限公司 智能炒菜机器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85391U (zh) 一种烹调器具
CN210673022U (zh) 智能炒菜机器人
CN213664756U (zh) 智能炒菜机器人
CN211673730U (zh) 一种设置有蒸烤箱和蒸箱一体式集成灶
WO2020233111A1 (zh) 蒸烤组合机
CN113208412A (zh) 一种烹饪机器人
CN105532788B (zh) 一种新型家用馒头机
CN216244423U (zh) 一种烟机灶具一体机
CN110169708A (zh) 智能炒菜机器人
CN214341658U (zh) 一种具有米汤收集功能的烹饪器具
CN111543843B (zh) 一种家庭用自动炒饭烹饪设备
CN211883463U (zh) 烤箱内置式进水烹饪结构
CN210842901U (zh) 一种基于磁悬浮技术的喷淋清洗系统
CN217243752U (zh) 一种智能化程度高的环保蒸柜
CN115486549B (zh) 一种基于蒸汽加热的蒸蛋糕设备
CN110169707A (zh) 智能炒菜机器人
CN202902374U (zh) 组合厨具
CN220403053U (zh) 一种预制菜生产用蒸炒装置
CN110720872A (zh) 一种基于磁悬浮技术的喷淋清洗系统
CN218552120U (zh) 引流式空气炸锅
CN208176480U (zh) 一种涮烤两用的火锅盘
CN211269966U (zh) 一种柜式自动炒菜装置
CN216452930U (zh) 一种发酵面包烘烤装置
CN220309017U (zh) 一种可脱糖的蒸煮破壁机
CN219613010U (zh) 鲍鱼深加工节能型蒸煮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