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68765U - 电源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源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68765U
CN210668765U CN201921898141.4U CN201921898141U CN210668765U CN 210668765 U CN210668765 U CN 210668765U CN 201921898141 U CN201921898141 U CN 201921898141U CN 210668765 U CN210668765 U CN 2106687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strip
power connector
conductive strips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9814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振维
赵学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nglian Precision Electromechanical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nglian Precision Electromechanical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nglian Precision Electromechanical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nglian Precision Electromechanical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9814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687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687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687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源连接器,其包括一壳体与二导电片,该壳体上贯穿形成一插槽,该插槽内形成有相对的二安装面,该二导电片分别装设在该二安装面上,每一导电片具有多根斜向延伸设置的导电条。该电源连接器具有简化的结构以及组装步骤,能有效降低该电源连接器的制作成本,再者,该多根导电条呈斜向延伸的设计能有效增加与公端子之间的接触面积,不但能提高夹持的稳定性,更能降低传输电流时的阻抗,减少发热量,从而有效降低该电源连接器的温升、提高该电源连接器的产品可靠度。

Description

电源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电源连接器,尤指一种用于传输大电流的电源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用于传输大电流的电源连接器,例如应用在服务器中的电源连接器,例如美国第5,431,576号「电源连接器(Electrical Power Connector)」发明专利案所示,其包括一壳体、一导电夹具与二接触片。该壳体的前端与后端之间贯穿形成一插槽。该导电夹具设于该插槽中,该导电夹具大致呈U形而具有二侧片以及一连接段,该二侧片的前端边朝向该壳体的前端,该连接段连接该二侧片的后端边,并且对应位于该壳体的后端,该连接段形成有三个折曲部,该多根折曲部能让该二侧片可以弹性地相互靠近或远离。该二接触片分别固设在该二侧片的内侧面,其中,每一接触片具有多数个接触压条,每一接触片的接触压条朝另一接触片形成弯弧状的凸起。借此,当一板状的公端子从该壳体的前端插入该插槽时,该接触片的接触压条会抵接于该公端子。
然而,由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电源连接器的接触片是装设在该导电夹具上,因此在组装时需要先将该二接触片组装于该导电夹具上,再将该导电夹具连同该二接触片一同置入该壳体的插槽内,以致上述现有技术的电源连接器不但构件繁杂而且组装步骤多,存在制作成本高的问题。
再者,上述每一接触片中,每一接触压条的相对两端联机的延伸方向是垂直该接触片的前端边与后端边,也就是说,每一接触压条的长度是取该接触片的前端边与后端边之间的最短距离,相应使得每一接触压条与该公端子的接触面积也小。而对于电流传输来说,每一接触压条与公端子之间的接触面积越小,两者之间阻抗会越大,发热量也会越高,以致上述现有技术的电源连接器存在容易升温、产品可靠度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前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创作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化且发热量降低的电源连接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电源连接器包括:
一壳体,其相对两端分别为一前端与一后端,该壳体的前端与后端之间贯穿形成一插槽,该插槽内形成有位于相对两侧的二安装面;
二导电片,其分别装设在该壳体的插槽内的二安装面上,每一导电片具有一主片体、多根导电条与一前端臂,该主片体设置于相对应的安装面上,并且位于该壳体的后端,该主片体具有朝向该壳体的前端的一前侧边,该多根导电条相间隔地由该主片体的前侧边向前突伸,每一导电条朝远离相对应的安装面的方向形成弧形的凸起,并且每一导电条的相对两端联机的延伸线与该导电片的主片体的前侧边相交而形成有一第一夹角与一第二夹角。
可选的,上述每一导电片的多根导电条分为第一组导电条与第二组导电条,该第一组导电条相互平行设置,该第二组导电条亦相互平行设置,且该第一组导电条与该第二组导电条从该导电片的主片体的前侧边朝该导电片的前端臂能以相互远离或相互靠近的方式斜向延伸设置,每一导电条与该导电片的主片体的前侧边相交所形成的第一夹角为角度小于90度的锐角,该第二夹角为角度大于90度的钝角。
可选的,上述每一导电片的多根导电条亦能以相互平行的方式斜向延伸设置。
可选的,上述壳体的每一安装面上能内凹形成二定位槽,上述每一导电片具有二卡固凸部,该二卡固凸部由该前端臂朝该导电片的主片体的方向突伸,并且分别伸入相对应的安装面上所设的定位槽中而抵顶于该壳体。
可选的,上述壳体的插槽内形成有位于相对两侧的二内侧壁,每一内侧壁上能内凹形成二相间隔设置的导槽,每一导电片具有分别朝向该壳体的两内侧壁的二旁侧边,该二旁侧边分别突伸于前述壳体的导槽中。
可选的,上述壳体的每一导槽能贯穿该壳体的后端。
可选的,上述壳体具有一外侧面,该壳体的外侧面上能设有多数根相间隔设置的加强肋。
可选的,上述壳体的每一安装面上能进一步内凹形成多个通气槽,该多根通气槽相间隔排列地设于该二定位槽之间,并且贯穿该壳体的前端。
可选的,上述每一导电片的主片体能具有一内侧面以及至少一锚定凸部,该主片体的内侧面朝向相对应的安装面,该至少一锚定凸部凸起形成于该主片体的内侧面,并且抵顶于所述相对应的安装面。
本实用新型的电源连接器的优点在于,由于其是直接将该导电片装设在该壳体上,因此具有简化的结构以及组装步骤,能有效降低该电源连接器的制作成本。再者,该多根导电条呈斜向延伸的设计能有效增加该导电条与一公端子之间的接触面积,如此一来,除了能够提高该导电片和该公端子之间夹持的稳定性之外,更能降低传输电流时的阻抗,减少发热量,从而有效降低该电源连接器的温升、提高该电源连接器的产品可靠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底视立体外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导电片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导电片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另一侧视剖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前视剖面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剖面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于使用状态的侧视剖面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导电片的主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导电片的主视图。
附图标号简单说明
10壳体 101前端
102后端 103安装面
104内侧壁 105外侧面
11插槽 12定位槽
13通气槽 14导槽
15加强肋
20、20A、20B导电片 21、21A主片体
210内侧面 211、211A前侧边
212旁侧边 213锚定凸部
22、22'、22A、22A'、22B、22B' 导电条
23、23A前端臂 24卡固凸部
θ1第一夹角 θ2第二夹角
31公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图式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参见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源连接器包括一壳体10与二导电片20。
进一步参见图6至图9所示,该壳体10的相对两端分别为一前端101与一后端102,该壳体10的前端101与后端102之间贯穿形成一插槽11,该插槽11内形成有位于相对两侧的二安装面103以及位于另外相对两侧的二内侧壁104。每一安装面103上内凹形成二定位槽12与多个通气槽13,该二定位槽12邻近该壳体10的前端101,且该二定位槽12分别位于靠近该二内侧壁104的位置处,该多根通气槽13相间隔排列地设于该二定位槽12之间,每一通气槽13朝该壳体10的前端101延伸而贯穿该壳体10的前端101。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前述每一定位槽12亦朝该壳体10的前端101延伸而贯穿该壳体10的前端101。每一内侧壁104上内凹形成二相间隔设置的导槽14。
此外,进一步参见图3所示,该壳体10具有一外侧面105,该壳体10的外侧面105上设有多数根加强肋15,该多根加强肋15相间隔设置,每一根加强肋15的相对两端分别朝该壳体10的前端101和后端102延伸,该多根加强肋15能提高该壳体10的结构强度。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该多根加强肋15分布于该壳体10的外侧面105上的相对两侧。
进一步参见图4、图5及图8所示,该二导电片20分别装设在该壳体10的插槽11内的二安装面103上,每一导电片20具有一主片体21、多根导电条22、22'、一前端臂23与二卡固凸部24。
该主片体21设置于相对应的安装面103上,且位于该壳体10的后端102,该主片体21具有一内侧面210、一前侧边211、二旁侧边212与至少一锚定凸部213。该主片体21的内侧面210朝向相对应的该壳体10的安装面103,该主片体21的前侧边211朝向该壳体10的前端101,该主片体21的两旁侧边212分别朝向该壳体10的两内侧壁104,并分别突伸于该壳体10的导槽14中,借此将该导电片20装设在相对应的安装面103上。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前述壳体10的每一导槽14朝该壳体10的前端101和后端102延伸,并且贯穿该壳体10的后端102,使该导电片20能从该壳体10的后端102以该导电片20的主片体21的二侧边212沿该导槽14移动的方式装入该插槽11中。该至少一锚定凸部213凸起形成于该主片体21的内侧面210,并且抵顶于所述相对应的安装面103,该至少一锚定凸部213能协助固定该导电片20与该壳体10的相对位置。
该多根导电条22、22'相间隔地由该主片体21的前侧边211向前突伸,每一导电条22、22'朝远离相对应的安装面103的方向形成弧形的凸起,并且每一导电条22、22'的相对两端联机的延伸线与该导电片20的主片体21的前侧边211相交而形成有一第一夹角θ1与一第二夹角θ2,该第一夹角θ1与第二夹角θ2的角度总和为180度,且其中该第一夹角θ1为角度小于90度的锐角,该第二夹角θ2为角度大于90度的钝角。
该前端臂23连接各导电条22、22',且位于该壳体10的前端101。换言之,该前端臂23与该主片体21分别连接于每一导电条22、22'的相对两端。
配合参见图7和图9所示,该二卡固凸部24由该前端臂23朝该主片体21的方向突伸,并且该二卡固凸部24分别伸入相对应的安装面103上所设的定位槽12中,从而抵顶于该壳体10,以固定该导电片20在该插槽11内的位置,避免该导电片20任意朝该壳体10的后端102滑动。
如图5所示,每一导电片20的该多根导电条22、22'分为第一组导电条22与第二组导电条22',该第一组导电条22相互平行设置,该第二组导电条22'亦相互平行设置,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组导电条22与该第二组导电条22'从该导电片20的主片体21的前侧边211朝该导电片20的前端臂23以相互靠近的方式斜向延伸设置。
进一步参见图1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组导电条22A与该第二组导电条22A'从该导电片20A的主片体21A的前侧边211A朝该导电片20A的前端臂23A以相互远离的方式斜向延伸设置。
进一步参见图1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较佳实施例中,每一导电片20B的该多根导电条22B、22B'以相互平行的方式斜向延伸设置。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电源连接器是直接将该导电片20装设在该壳体10上,因此具有简化的结构以及组装步骤,能有效降低该电源连接器的制作成本。
进一步来说,配合参见图5及图10所示,当一板状的公端子31从所述壳体10的前端101插入所述插槽11时,上述每一导电片20、20A、20B的导电条22、22'、22A、22A'、22B、22B'会抵接于该公端子31,前述导电片20的卡固凸部24伸入定位槽12中的设计能避免该导电片20受该公端子31的带动而向后移动,而该多根导电条22、22'、22A、22A'、22B、22B'呈斜向延伸的设计,则能有效增加该导电条22、22'、22A、22A'、22B、22B'与该公端子的接触面积,如此一来,除了能够提高该导电片20、20A、20B和该公端子31之间夹持的稳定性之外,更能降低传输电流时的阻抗,减少发热量。
再者,该壳体10的定位槽12和通气槽13能帮助该电源连接器内部和外部的空气进行对流,让该电源连接器外部的空气能从该壳体10的前端101经由该定位槽12和该通气槽13进入该壳体10内部排散蓄积在该壳体10内的热气,以有效降低该电源连接器的温升,进而提高该电源连接器的产品可靠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与二导电片,其中:
该壳体的相对两端分别为一前端与一后端,该壳体的前端与后端之间贯穿形成一插槽,该插槽内形成有位于相对两侧的二安装面;
该二导电片分别装设在该壳体的插槽内的二安装面上,每一导电片具有一主片体、多根导电条与一前端臂,该主片体设置于相对应的安装面上,并且位于该壳体的后端,该主片体具有朝向该壳体的前端的一前侧边,该多根导电条相间隔地由该主片体的前侧边向前突伸,每一导电条朝远离相对应的安装面的方向形成弧形的凸起,并且每一导电条的相对两端联机的延伸线与该导电片的主片体的前侧边相交而形成有一第一夹角与一第二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导电片的多根导电条分为第一组导电条与第二组导电条,该第一组导电条相互平行设置,该第二组导电条亦相互平行设置,且该第一组导电条与该第二组导电条从该导电片的主片体的前侧边朝该导电片的前端臂以相互靠近的方式斜向延伸设置,每一导电条与该导电片的主片体的前侧边相交所形成的第一夹角为角度小于90度的锐角,该第二夹角为角度大于90度的钝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导电片的多根导电条分为第一组导电条与第二组导电条,该第一组导电条相互平行设置,该第二组导电条亦相互平行设置,且该第一组导电条与该第二组导电条从该导电片的主片体的前侧边朝该导电片的前端臂以相互远离的方式斜向延伸设置,每一导电条与该导电片的主片体的前侧边相交所形成的第一夹角为角度小于90度的锐角,该第二夹角为角度大于90度的钝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导电片的多根导电条以相互平行的方式斜向延伸设置,每一导电条与该导电片的主片体的前侧边相交所形成的第一夹角为角度小于90度的锐角,该第二夹角为角度大于90度的钝角。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壳体的每一安装面上内凹形成二定位槽;每一导电片具有二卡固凸部,该二卡固凸部由该前端臂朝该导电片的主片体的方向突伸,并且分别伸入相对应的安装面上所设的定位槽中而抵顶于该壳体。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壳体的插槽内形成有位于相对两侧的二内侧壁,每一内侧壁上内凹形成二相间隔设置的导槽;每一导电片具有分别朝向该壳体的两内侧壁的二旁侧边,该二旁侧边分别突伸于前述壳体的导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壳体的每一导槽贯穿该壳体的后端。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具有一外侧面,该壳体的外侧面上设有多数根相间隔设置的加强肋。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壳体的每一安装面上进一步内凹形成多个通气槽,该多个通气槽相间隔排列地设于该二定位槽之间,并且贯穿该壳体的前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导电片的主片体具有一内侧面以及至少一锚定凸部,该主片体的内侧面朝向相对应的安装面,该至少一锚定凸部凸起形成于该主片体的内侧面,并且抵顶于所述相对应的安装面。
CN201921898141.4U 2019-11-06 2019-11-06 电源连接器 Active CN2106687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98141.4U CN210668765U (zh) 2019-11-06 2019-11-06 电源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98141.4U CN210668765U (zh) 2019-11-06 2019-11-06 电源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68765U true CN210668765U (zh) 2020-06-02

Family

ID=708110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98141.4U Active CN210668765U (zh) 2019-11-06 2019-11-06 电源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687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618159U (zh) 端子模組以及背板連接器
US10103453B2 (en) Cable connector, carrier module thereof,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same
KR101899267B1 (ko) 전기 커넥터 및 전기 커넥터 조립체
JP4970981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US7011548B2 (en) Board mounted side-entry electrical connector
US7677919B1 (en) Battery connector
US11177589B2 (en) Electrical terminal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thereof
TWM544135U (zh) 銅排連接器及端子組件
KR20130024753A (ko) 접촉 불량의 발생을 줄일 수 있는 커넥터
KR20060050339A (ko) 커넥터
CN107978887B (zh) 线对板连接器总成及其板端连接器与线端连接器
CN112751219B (zh) 电性端子以及电连接器
KR20220097309A (ko) 고전압 연결용 단자 본체, 케이블 조립체 및 커넥터
CN210668765U (zh) 电源连接器
EP1965469A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6361353B1 (en) Pressure contact connector
CN101740952A (zh) 连接器及其插头、插座
KR20220097292A (ko) 단자 본체, 연결 단자 및 단자 본체 제조를 위한 시트 재료
TWI571006B (zh) Conductive terminals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s
TWM594822U (zh) 電源連接器
CN219777985U (zh) 连接器组件
CN218976995U (zh) 推拉式的医用设备主机
TWI839712B (zh) 對接端子模組、對接背板連接器以及背板連接器組件
CN214013245U (zh) 电连接器
CN210156593U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