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67156U - 一种无线数据发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数据发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67156U
CN210667156U CN201922329017.2U CN201922329017U CN210667156U CN 210667156 U CN210667156 U CN 210667156U CN 201922329017 U CN201922329017 U CN 201922329017U CN 210667156 U CN210667156 U CN 2106671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or
pin
voltage
capacitor
groun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2901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龙小波
桂凌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ailian Changt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ailian Chang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ailian Changt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ailian Chang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2901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671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671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67156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无线数据发送装置,包括:第一电压输入端,与数据发送芯片的芯片供电电压管脚以及第一电阻一端相连;第一电阻,另一端与第二电阻一端以及数据发送芯片的使能管脚相连;第二电阻,另一端与数据发送芯片的复位管脚相连;第三电阻,一端与数据发送芯片的第一输入管脚相连,另一端与第四电阻一端以及第一电压输入端相连,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数据发送芯片的第二输入管脚相连;第五电阻,一端与数据发送芯片的第三输入管脚相连,另一端接地,并与数据发送芯片的地面管脚相连;数据发送芯片的数据接收管脚和数据发送管脚,均与单片机相连,用于接收单片机发送的数据。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能够提高扭矩测量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数据发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无线数据发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汽车工业的发展,新款车型层出不穷,汽车台架及道路测试越来越重要。现代发动机需要提高转速来改善机械性能,提高效率,而扭矩是电动机、发动机性能的重要指标,因此需要高精度、高可靠的扭矩测量。并且,测量得到的数据需要发送至外部设备。
现有的数据发送主要采用有线方式,具体为通过导电滑环实现。然而,由于导电滑环属于摩擦接触,因此由于接触不可靠会引起信号波动,从而造成测量误差大甚至测量不成功。因此,为了解决扭矩测量的准确性问题,亟需一种数据发送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线数据发送装置,以避免数据发送对扭矩测量准确性的影响,提高扭矩测量的准确性。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无线数据发送装置,包括:
第一电压输入端,与数据发送芯片的芯片供电电压管脚以及第一电阻一端相连;
所述第一电阻,另一端与第二电阻一端以及所述数据发送芯片的使能管脚相连;
所述第二电阻,另一端与所述数据发送芯片的复位管脚相连;
第三电阻,一端与所述数据发送芯片的第一输入管脚相连,另一端与第四电阻一端以及所述第一电压输入端相连,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数据发送芯片的第二输入管脚相连;
第五电阻,一端与所述数据发送芯片的第三输入管脚相连,另一端接地,并与所述数据发送芯片的地面管脚相连;
所述数据发送芯片的数据接收管脚和数据发送管脚,均与单片机相连,用于接收所述单片机发送的数据。
可选的,还包括:
第一电压转换装置和第二电压转换装置;
所述第一电压转换装置的第一电压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压转换装置的第二电压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电压转换装置的第二电压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压输入端相连;
所述第一电压转换装置的第三电压输入端电压为35V,所述第一电压输出端电压为5.1V,所述第二电压输出端电压为3.3V。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压转换装置,包括:
所述第三电压输入端,与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六电阻一端、以及转换器的电压输入管脚相连;
所述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第六电阻,另一端与第七电阻一端、以及所述转换器的使能管脚相连;所述第七电阻,另一端接地;所述转换器的模式/同步管脚接地;
所述第一电压输出端与所述转换器的电压输出管脚、第八电阻、第三电容、第四电容一端相连;
所述第三电容、第四电容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第八电阻另一端与所述转换器的反馈管脚、以及第九电阻一端相连;所述第九电阻另一端接地;
所述转换器的地面管脚和导热垫管脚接地。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容为10微法;所述第二电容为100纳法;所述第三电容为22微法;所述第四电容为100纳法。
可选的,所述第六电阻为220千欧;所述第七电阻为143千欧;所述第八电阻为33千欧;所述第九电阻为8.06千欧。
可选的,所述第二电压转换装置,包括:
所述第二电压输入端,与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十电阻一端、以及开关稳压器的电压输入管脚相连;
所述第五电容、第六电容,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第十电阻,另一端与所述开关稳压器的使能管脚相连;
所述开关稳压器的电压选择管脚与第十一电阻一端相连;所述第十一电阻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二电压输出端与电感、第七电容、第八电容一端、以及所述开关稳压器的检测管脚相连;所述电感另一端与所述开关稳压器的开关管脚相连;所述第七电容、第八电容,另一端均接地;
所述开关稳压器的地面管脚接地。
可选的,所述第五电容为4.7微法;所述第六电容为100纳法;所述第七电容为10微法;所述第八电容为100纳法。
可选的,所述第十电阻为100千欧;所述第十一电阻为249千欧。
可选的,所述电感为470纳亨利。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均为1兆欧。
由上述内容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线数据发送装置,可以包括:第一电压输入端,与数据发送芯片的芯片供电电压管脚以及第一电阻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阻,另一端与第二电阻一端以及所述数据发送芯片的使能管脚相连;所述第二电阻,另一端与所述数据发送芯片的复位管脚相连;第三电阻,一端与所述数据发送芯片的第一输入管脚相连,另一端与第四电阻一端以及所述第一电压输入端相连,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数据发送芯片的第二输入管脚相连;第五电阻,一端与所述数据发送芯片的第三输入管脚相连,另一端接地,并与所述数据发送芯片的地面管脚相连;所述数据发送芯片的数据接收管脚和数据发送管脚,均与单片机相连,用于接收所述单片机发送的数据,从而可以实现数据的无线传输,能够避免通过有线方式进行数据发送对扭矩测量准确性的影响,提高扭矩测量的准确性。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或方法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创新点包括:
1、通过数据发送芯片接收单片机发送的数据,并将该数据无线发送出去,从而实现数据的无线传输,能够避免通过有线方式进行数据发送对扭矩测量准确性的影响,提高扭矩测量的准确性。
2、通过电压转换装置能够转换得到适合无线数据发送装置工作的电压值,保证无线数据发送装置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无线数据发送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压转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电压转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及附图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的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无线数据发送装置,能够避免通过有线方式进行数据发送对扭矩测量准确性的影响,提高扭矩测量的准确性。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线数据发送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该无线数据发送装置包括:
第一电压输入端,与数据发送芯片的管脚8,即VCC(Volt CurrentCondenser,芯片供电电压)管脚以及第一电阻R20一端相连;
第一电阻R20,另一端与第二电阻R19一端以及数据发送芯片的管脚3,即EN(enable,使能)管脚相连;
第二电阻R19,另一端与数据发送芯片的管脚1,即RST(RESET,复位)管脚相连;
第三电阻R21,一端与数据发送芯片的管脚12,即第一输入管脚(IO0)相连,另一端与第四电阻R22一端以及第一电压输入端相连,第四电阻R22的另一端与数据发送芯片的管脚11,即第二输入管脚(IO2)相连;
第五电阻R23,一端与数据发送芯片的管脚10,即第三输入管脚(IO15)相连,另一端接地,并与数据发送芯片的管脚9,即GND(Ground,地面)管脚相连;
数据发送芯片的数据接收管脚15,即RXD0管脚,和数据发送管脚16,即TXD0管脚,均与单片机相连,用于接收单片机发送的数据。
本实用新型中的无线数据发送装置也可以称为WIFI模块。上述数据发送芯片可以为ESP-07S,数据发送芯片中包括多个子芯片,最重要的为ESP8266芯片。ESP8266芯片串口WIFI_IN_TX和WIFI_IN_RX与单片机串口UART2_RX、UART2_TX连接,单片机通过串口将数据发送给WIFI模块,WIFI模块将数据发送给接受WIFI信号的接收器,然后再显示出来测量出的扭矩值。
ESP8266芯片的工作温度范围为零下45到80度。上述R21、R22、R23的作用是模式选择。本实施例中,使用数据发送模式。
管脚10、11、12,分别为GPIO15、GPIO0、GPIO2。此三个引脚用于设置不同的模式,其中,串口模式对应为:GPIO15、GPIO0设置为低,GPIO2设置为高;闪存启动对应为:GPIO15设置为低,GPIO2、GPIO0设置为高。
上述第一电阻R20、第三电阻R21、第四电阻R22、第五电阻R23均为1兆欧。
由上述内容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线数据发送装置,可以包括:第一电压输入端,与数据发送芯片的芯片供电电压管脚以及第一电阻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阻,另一端与第二电阻一端以及所述数据发送芯片的使能管脚相连;所述第二电阻,另一端与所述数据发送芯片的复位管脚相连;第三电阻,一端与所述数据发送芯片的第一输入管脚相连,另一端与第四电阻一端以及所述第一电压输入端相连,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数据发送芯片的第二输入管脚相连;第五电阻,一端与所述数据发送芯片的第三输入管脚相连,另一端接地,并与所述数据发送芯片的地面管脚相连;所述数据发送芯片的数据接收管脚和数据发送管脚,均与单片机相连,用于接收所述单片机发送的数据,从而可以实现数据的无线传输,能够避免通过有线方式进行数据发送对扭矩测量准确性的影响,提高扭矩测量的准确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上述无线数据发送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电压转换装置和第二电压转换装置。
其中,第一电压转换装置的第一电压输出端与第二电压转换装置的第二电压输入端相连,第二电压转换装置的第二电压输出端与第一电压输入端相连。第一电压转换装置的第三电压输入端电压为35V,第一电压输出端电压为5.1V,第二电压输出端电压为3.3V。
也就是说,可以依次将第一电压转换装置、第二电压转换装置、无线数据发送装置相连,以通过第一电压转换装置和第二电压转换装置得到满足无线数据发送装置工作需要的电压值。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如图2所示,第一电压转换装置,包括:
第三电压输入端,与第一电容C39、第二电容C40、第六电阻R29一端、以及转换器的管脚3,即VIN(Voltage Input,电压输入)管脚相连;
第一电容C39、第二电容C40另一端均接地;第六电阻R29,另一端与第七电阻R2一端、以及转换器的管脚4,即EN(enable,使能)管脚相连;第七电阻R2,另一端接地;转换器的管脚2,即MODE/SYNC(模式/同步)管脚接地;
第一电压输出端与转换器的管脚6,即VOUT(Voltage Output,电压输出)管脚、第八电阻R30、第三电容C41、第四电容C42一端相连;
第三电容C41、第四电容C42另一端均接地;第八电阻R30另一端与转换器的管脚7,即FB(Feedback,反馈)管脚、以及第九电阻R31一端相连;第九电阻R31另一端接地;
转换器的管脚1,即GND(Ground,地面)管脚,和管脚11,即PAD(Thermal Pad,导热垫)管脚接地。
上述转换器可以为LMZM23601SILR。第一电压转换装置中,35V电压通过非隔离式DC/DC转换器LMZM23601SILR转换为5.1V的电压。该芯片LMZM23601SILR具备1.4V至36V宽工作输入电压,输出电压2.5V到15V可调节。
FB管脚电压为1V,因此可以用R30、R31两个电阻来配比输出5.1V的电压。LMZM23601SILR芯片的使能电压为1.8V,加入外置分压器是为了设置稳压器开始电压转换的输入电压。
其中,上述第一电容C39为10微法;第二电容C40为100纳法;第三电容C41为22微法;第四电容C42为100纳法。
第一电容C39、第二电容C40、第三电容C41、第四电容C42的作用是滤波,得到更准确稳定的电压。电容越小,滤高频能力越强,电容越大,滤低频能力越强。其中第一电容C39和第三电容C41还具有储能的作用。
第六电阻R29为220千欧;第七电阻R2为143千欧;第八电阻R30为33千欧;第九电阻R31为8.06千欧。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如图3所示,第二电压转换装置,包括:
第二电压输入端,与第五电容C35、第六电容C36、第十电阻R029一端、以及开关稳压器的管脚3,即VIN(Voltage Input,电压输入)管脚相连;
第五电容C35、第六电容C36,另一端均接地;第十电阻R029,另一端与开关稳压器的管脚6,即EN(enable,使能)管脚相连;
开关稳压器的管脚5,即VSEL/MODE管脚,与第十一电阻R32一端相连;第十一电阻R32另一端接地;
第二电压输出端与电感L1、第七电容C37、第八电容C38一端、以及开关稳压器的管脚2,即VOS(检测)管脚相连;电感L1另一端与开关稳压器的管脚4,即SW(switch,开关)管脚相连;第七电容C37、第八电容C38,另一端均接地;
开关稳压器的管脚1,即GND(Ground,地面)管脚接地。
上述开关稳压器可以为TPS62802YKAR。5.1V电压通过开关稳压器TPS62802YKAR转换为3.3V电压。VOS管脚为内部反馈分压器网络和调节环路的输出电压检测管脚。
其中,第五电容C35为4.7微法;第六电容C36为100纳法;第七电容C37为10微法;第八电容C38为100纳法。第十电阻R029为100千欧;第十一电阻R32为249千欧。电感L1为470纳亨利。
第二电压转换装置中,5.1V电压通过开关稳压器TPS62802YKAR转换为3.3V电压给单片机芯片和无线数据发送模块供电。第十电阻R029的作用是限流,保证芯片不被烧坏。电感L1的作用是储能。
第五电容C35、第六电容C36、第七电容C37、第八电容C38的作用均为滤波,得到更准确稳定的电压。电容越小,滤高频能力越强;电容越大,滤低频能力越强。其中第五电容C35、第七电容C37还具有储能的作用。
通过电压转换装置能够转换得到适合无线数据发送装置工作的电压值,保证无线数据发送装置正常工作。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实用新型所必须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无线数据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电压输入端,与数据发送芯片的芯片供电电压管脚以及第一电阻(R20)一端相连;
所述第一电阻(R20),另一端与第二电阻(R19)一端以及所述数据发送芯片的使能管脚相连;
所述第二电阻(R19),另一端与所述数据发送芯片的复位管脚相连;
第三电阻(R21),一端与所述数据发送芯片的第一输入管脚相连,另一端与第四电阻(R22)一端以及所述第一电压输入端相连,所述第四电阻(R22)的另一端与所述数据发送芯片的第二输入管脚相连;
第五电阻(R23),一端与所述数据发送芯片的第三输入管脚相连,另一端接地,并与所述数据发送芯片的地面管脚相连;
所述数据发送芯片的数据接收管脚和数据发送管脚,均与单片机相连,用于接收所述单片机发送的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数据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电压转换装置和第二电压转换装置;
所述第一电压转换装置的第一电压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压转换装置的第二电压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电压转换装置的第二电压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压输入端相连;
所述第一电压转换装置的第三电压输入端电压为35V,所述第一电压输出端电压为5.1V,所述第二电压输出端电压为3.3V。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数据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转换装置,包括:
所述第三电压输入端,与第一电容(C39)、第二电容(C40)、第六电阻(R29)一端、以及转换器的电压输入管脚相连;
所述第一电容(C39)、第二电容(C40)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第六电阻(R29),另一端与第七电阻(R2)一端、以及所述转换器的使能管脚相连;所述第七电阻(R2),另一端接地;所述转换器的模式/同步管脚接地;
所述第一电压输出端与所述转换器的电压输出管脚、第八电阻(R30)、第三电容(C41)、第四电容(C42)一端相连;
所述第三电容(C41)、第四电容(C42)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第八电阻(R30)另一端与所述转换器的反馈管脚、以及第九电阻(R31)一端相连;所述第九电阻(R31)另一端接地;
所述转换器的地面管脚和导热垫管脚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数据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容(C39)为10微法;所述第二电容(C40)为100纳法;所述第三电容(C41)为22微法;所述第四电容(C42)为100纳法。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数据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六电阻(R29)为220千欧;所述第七电阻(R2)为143千欧;所述第八电阻(R30)为33千欧;所述第九电阻(R31)为8.06千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数据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压转换装置,包括:
所述第二电压输入端,与第五电容(C35)、第六电容(C36)、第十电阻(R029)一端、以及开关稳压器的电压输入管脚相连;
所述第五电容(C35)、第六电容(C36),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第十电阻(R029),另一端与所述开关稳压器的使能管脚相连;
所述开关稳压器的电压选择管脚与第十一电阻(R32)一端相连;所述第十一电阻(R32)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二电压输出端与电感(L1)、第七电容(C37)、第八电容(C38)一端、以及所述开关稳压器的检测管脚相连;所述电感(L1)另一端与所述开关稳压器的开关管脚相连;所述第七电容(C37)、第八电容(C38),另一端均接地;
所述开关稳压器的地面管脚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数据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五电容(C35)为4.7微法;所述第六电容(C36)为100纳法;所述第七电容(C37)为10微法;所述第八电容(C38)为100纳法。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数据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十电阻(R029)为100千欧;所述第十一电阻(R32)为249千欧。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数据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感(L1)为470纳亨利。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无线数据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阻(R20)、第三电阻(R21)、第四电阻(R22)、第五电阻(R23)均为1兆欧。
CN201922329017.2U 2019-12-23 2019-12-23 一种无线数据发送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06671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29017.2U CN210667156U (zh) 2019-12-23 2019-12-23 一种无线数据发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29017.2U CN210667156U (zh) 2019-12-23 2019-12-23 一种无线数据发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67156U true CN210667156U (zh) 2020-06-02

Family

ID=70812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29017.2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0667156U (zh) 2019-12-23 2019-12-23 一种无线数据发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6715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53326A (zh) * 2019-12-23 2020-02-28 北京百联长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数据发送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53326A (zh) * 2019-12-23 2020-02-28 北京百联长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数据发送装置
CN110853326B (zh) * 2019-12-23 2024-05-03 北京百联长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数据发送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44737A (zh) 一种测量大电流的智能传感器
CN210667156U (zh) 一种无线数据发送装置
CN104810903A (zh) 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6840442A (zh) 一种电池温度测量系统及方法
CN211602244U (zh) 一种扭矩测定设备
CN105388805A (zh) 基于spi总线的测量控制系统
CN211602245U (zh) 一种扭矩测量设备
CN101210848A (zh) 自动检测温度的电路结构
CN110853326A (zh) 一种无线数据发送装置
CN104948491B (zh) 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10667157U (zh) 一种无线数据接收装置
CN108513275A (zh) 一种可配接现场指示仪表的Zigbee无线传感节点
CN210670031U (zh) 一种用于扭矩测量设备的模数转换装置
CN108304023B (zh) 一种开关电源高负载稳定度补偿电路
CN111257662A (zh) 应用于无线充电设备检测的装置及相应的方法
CN110337084A (zh) 一种轨道板上拱分布式监控方法及系统
CN210983734U (zh) 一种数据传输设备
CN205247119U (zh) 低频缓变信号实时监测装置
CN110838227B (zh) 一种无线数据接收装置
CN109314489A (zh) 振荡电路及用户设备
CN116780874A (zh) 临界值振荡控制装置和相关器件及无线耳机
CN210271205U (zh) 远程家居安防装置
CN211405612U (zh) 一种用于扭矩测量设备的无线供电装置
CN2676169Y (zh) 无线通信式螺杆泵井测试仪
CN218214118U (zh) 一种数据通信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0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503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0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503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