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14118U - 一种数据通信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通信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14118U
CN218214118U CN202222120919.7U CN202222120919U CN218214118U CN 218214118 U CN218214118 U CN 218214118U CN 202222120919 U CN202222120919 U CN 202222120919U CN 218214118 U CN218214118 U CN 2182141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ed
control module
resistor
electrically connected
data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2091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少彬
吕明
范雪峰
崔成伟
白玉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inghe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inghe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inghe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inghe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2091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141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141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141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数据通信电路。该数据通信电路可以为不具备外部通信接口的电子设备或产品提供数据通信电路,以便对这类产品进行性能调试、调参等操作。且电路结构设计简单,接线简单易操作,不会对电子产品造成损坏,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操作繁琐、易损坏器件等问题。此外,由于命令发送器的信号输出端可同时连接多个待测设备的充电端,可同时实现对多个待测设备建立数据通信,因而可以提高性能调试、调参等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通信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通信电路。
背景技术
通常,有些电子设备或产品的外部只留有充电接口,没有其他通信接口,例如高档手电筒。当需要对这类电子产品进行性能调试、更改参数等操作时,由于这类电子产品外部没有预留通信接口,往往无法对其进行操作。通常,只能将其进行拆解后调试或重新购买更新更多功能的产品。然而,这种方式操作起来比较繁琐,并且很容易造成产品损坏。此外,重新购买新增功能的产品,在增加使用成本的同时还会造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数据通信电路,为不具备外部通信接口的电子设备或产品提供数据通信电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通信电路,该数据通信电路包括:上位机、命令发送器和至少一个与所述命令发送器电连接的待测设备;其中,所述命令发送器至少包括第一信号输入端和第一信号输出端,所述待测设备至少包括充电端;
所述上位机与所述命令发送器的第一信号输入端连接,用于向所述命令发送器发送待测命令;所述命令发送器的第一信号输出端与各所述待测设备的充电端电连接,所述命令发送器的接地端与各所述待测设备的接地端电连接;所述命令发送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待测命令时通过所述第一信号输出端向各所述待测设备的充电端发送第一电平信号,以建立所述命令发送器与各所述待测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
可选地,所述命令发送器还包括第一控制模块、电源模块和数据信号控制模块;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模块通过所述第一信号输入端与所述上位机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使能端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数据信号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电源模块和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数据信号控制模块通过所述第一信号输出端与各所述待测设备的充电端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待测命令时,向所述电源模块的使能端发送使能信号,并向所述数据信号控制模块发送第二电平信号,以使所述数据信号控制模块向各所述待测设备的充电端发送所述第一电平信号,以建立所述命令发送器与各所述待测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
可选地,所述数据信号控制模块包括开关、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
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第二信号输出端和第三信号输出端;其中,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二信号输出端为所述命令发送器的第一信号输出端;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三信号输出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开关连接后接地,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与所述开关电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待测命令时,向所述开关发送所述第二电平信号,以使所述数据信号控制模块向各所述待测设备的充电端发送所述第一电平信号,以建立所述命令发送器与各所述待测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
可选地,所述开关为晶体管。
可选地,所述数据信号控制模还包括:第一电容和第四电阻;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第一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均接地。
可选地,该数据通信电路还包括开关电源;所述命令发送器还包括第一防反模块,所述开关电源通过所述第一防反模块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电连接;
所述开关电源还与所述电源模块电连接;所述开关电源用于为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和所述电源模块供电。
可选地,所述待测设备还包括:第二控制模块、采样电路和第二防反模块;其中,所述充电端通过所述第二防反模块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的电源端电连接;所述采样电路分别与所述充电端和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采样电路包括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充电端电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可选地,所述命令发送器与所述待测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为单工通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提供一种数据通信电路,该数据通信电路包括:上位机、命令发送器和至少一个与命令发送器电连接的待测设备;其中,命令发送器至少包括第一信号输入端和第一信号输出端,待测设备至少包括充电端;上位机与命令发送器的第一信号输入端连接,用于向命令发送器发送待测命令;命令发送器的第一信号输出端与各待测设备的充电端电连接,命令发送器的接地端与各待测设备的接地端电连接;命令发送器用于在接收到待测命令时通过第一信号输出端向各待测设备的充电端发送第一电平信号,以建立命令发送器与各待测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通过该数据通信电路可以为不具备外部通信接口的电子设备或产品提供数据通信电路,以便对这类产品进行性能调试、调参等操作。且电路结构设计简单,接线简单易操作,不会对电子产品造成损坏,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操作繁琐、易损坏器件等问题。此外,由于命令发送器的信号输出端可同时连接多个待测设备的充电端,可同时实现对多个待测设备建立数据通信,因而可以提高性能调试、调参等效率。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数据通信电路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一电平信号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另一种数据通信电路的结构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数据通信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数据通信电路的结构框图。参考图1,该数据通信电路包括:上位机100、命令发送器200和至少一个与命令发送器200电连接的待测设备;其中,命令发送器200至少包括第一信号输入端A1和第一信号输出端A2,待测设备至少包括充电端;上位机100与命令发送器200的第一信号输入端A1连接,用于向命令发送器200发送待测命令;命令发送器200的第一信号输出端A2与各待测设备的充电端电连接,命令发送器200的接地端与各待测设备的接地端电连接;命令发送器200用于在接收到待测命令时通过第一信号输出端A2向各待测设备的充电端发送第一电平信号,以建立命令发送器200与各待测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
其中,待测设备为没有预留任何通信接口,但预留有充电接口或电源接口的电子设备或产品。例如,高档的手电筒。
其中,命令发送器200可以同时与多个待测设备连接,可以实现对多个设备进行通信连接。命令发送器200具体连接待测设备的个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其中,命令发送器200与各个待测设备的充电端电连接,例如,可以是将各个待测设备的充电端的正极与命令发送器200的第一信号输出端A2电连接,将各个待测设备的负极与命令发送器的接地端电连接。
示例性的,以下各实施例均以命令发送器200连接三个待测设备为例,如图1示出了命令发送器200的第一信号输出端A2均与第一待测设备301的充电端C1、第二待测设备302的充电端C2以及第三待测设备303的充电端C3电连接。其中,第一待测设备301的接地端、第二待测设备302的接地端以及第三待测设备303的接地端均与命令发送器200的接地端电连接。
其中,上位机100与命令发送器200的第一信号输入端A1连接,用于向命令发送器200发送待测命令。命令发送器200接收到待测命令后,通过第一信号输出端A2向各待测设备发送第一电平信号,以建立命令发送器200与各待测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其中,待测命令是指对待测设备进行调试或调参等指令信息。
其中,当待测设备自身是有内嵌电池时,待测设备的充电端是指电池的充电口。当待测设备自身不是内嵌电池时,待测设备的充电端是指待测设备的供电口(可以是安装电池,或者外接电源)。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一电平信号的示意图。其中,如图2所示,第一电平信号可以为高电平信号或低电平信号等。其中,第一电平信号可以自定义起始位、地址位、数据位和校验位等。其中,如果待测设备自身不是内嵌电池,命令发送器和待测设备连接的是待测设备的供电口(可以是安装电池,或者外接电源),这种情况下第一电平信号的电压VH,VL均在待测设备的工作范围内,这样待测设备内的MCU才能正常工作检测供电口上的信号。如果待测设备自身是有内嵌电池的,充电口作为命令发送器和待测设备的连接点,则第一电平信号的电压VH,VL需要在电池的最低放电保护电压以下,这样命令发送器发送的VH,VL电压就不会被电池吸收掉。由此,第一电平信号的电压只要在待测设备供电的正常范围内,待测设备都能保持正常功能。
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该数据通信电路的实现过程为:参考图1,当用户需要对待测设备进行内部性能调试、调参等操作时,将命令发送器200的第一信号输出端A2与各个待测设备的充电端电连接,并将各个待测设备的接地端与命令发送器200共地。例如,将命令发送器200的第一信号输出端A2与第一待测设备301的充电端C1、第二待测设备302的充电端C2以及第三待测设备303的充电端C3电连接,将一待测设备301的接地端、第二待测设备302的接地端以及第三待测设备303的接地端均与命令发送器200的接地端电连接。然后,将命令发送器200的第一信号输入端A1与上位机100连接,通过上位机100向命令发送器200发送包含性能调试信息或调参信息等信息的待测命令。命令发送器200接收到待测命令后,通过第一信号输出端A2向各个待测设备的充电端发送第一电平信号,由此可以建立命令发送器200与各待测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建立数据通信之后,进而可以实现对各待测设备进行性能调试、调参等操作。由此可知,通过该数据通信电路可以为不具备外部通信接口的电子设备或产品提供数据通信电路,以便对这类产品进行性能调试、调参等操作。且电路结构设计简单,接线简单易操作,不会对电子产品造成损坏,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操作繁琐、易损坏器件等问题。此外,由于命令发送器的信号输出端可同时连接多个待测设备的充电端,可同时实现对多个待测设备建立数据通信,因而可以提高性能调试、调参等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命令发送器与待测设备(如电子产品)之间的波特率需要匹配。这是由于在上电定义的时间窗口内电子产品处于待机状态,功耗低,如果是同种类型的电子产品存储相同的地址,一个命令发送器可以同时挂上百个电子产品,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如果电子产品配置不同的地址,可以通过上位机对不同地址分别发送命令。本实施例的待测设备除了预留电池供电接口,不需要留额外的接口,可以接收命令,结构简单,通信格式可以自定义,在短暂的上电规定的时间窗口外不影响产品正常功能。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提供一种数据通信电路,该数据通信电路包括:上位机、命令发送器和至少一个与命令发送器电连接的待测设备;其中,命令发送器至少包括第一信号输入端和第一信号输出端,待测设备至少包括充电端;上位机与命令发送器的第一信号输入端连接,用于向命令发送器发送待测命令;命令发送器的第一信号输出端与各待测设备的充电端电连接,命令发送器的接地端与各待测设备的接地端电连接;命令发送器用于在接收到待测命令时通过第一信号输出端向各待测设备的充电端发送第一电平信号,以建立命令发送器与各待测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通过该数据通信电路可以为不具备外部通信接口的电子设备或产品提供数据通信电路,以便对这类产品进行性能调试、调参等操作。且电路结构设计简单,接线简单易操作,不会对电子产品造成损坏,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操作繁琐、易损坏器件等问题。此外,由于命令发送器的信号输出端可同时连接多个待测设备的充电端,可同时实现对多个待测设备建立数据通信,因而可以提高性能调试、调参等效率。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另一种数据通信电路的结构框图。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可选地,参考图3,命令发送器200还包括第一控制模块201、电源模块202和数据信号控制模块203。其中,第一控制模块201通过第一信号输入端A1与上位机100连接;电源模块202的使能端EAN与第一控制模块201电连接;数据信号控制模块203分别与电源模块202和第一控制模块201电连接;数据信号控制模块203通过第一信号输出端A2与各待测设备的充电端电连接。其中,第一控制模块201用于在接收到待测命令时,向电源模块202的使能端ENA发送使能信号,并向数据信号控制模块203发送第二电平信号,以使数据信号控制模块203向各待测设备的充电端发送第一电平信号,以建立命令发送器与各待测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
其中,第二电平信号可以为高电平信号或低电平信号等,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其中,第一控制模块201可以为单片机。电源模块202可以为电源芯片。
其中,命令发送器200的第一信号输入端A1为第一控制模块201的信号输入端。命令发送器200的第一信号输出端A2为数据信号控制模块203的信号输出端。示例性的,数据信号控制模块203通过第一信号输出端A2与第一待测设备301的充电端C1、第二待测设备302的充电端C2以及第三待测设备303的充电端C3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该数据通信电路的实现过程为:参考图3,当用户需要对待测设备进行内部性能调试、调参等操作时,将数据信号控制模块203的第一信号输出端A2与各个待测设备的充电端电连接,并将各个待测设备的接地端与命令发送器200共地。例如,将数据信号控制模块203的第一信号输出端A2与第一待测设备301的充电端C1、第二待测设备302的充电端C2以及第三待测设备303的充电端C3电连接,将一待测设备301的接地端、第二待测设备302的接地端以及第三待测设备303的接地端均与命令发送器200的接地端电连接。然后,将第一控制模块201的第一信号输入端A1与上位机100电连接,通过上位机100向第一控制模块201发送包含性能调试信息或调参信息等信息的待测命令。第一控制模块201接收到待测命令后,向电源模块202的使能端ENA发送使能信号,并向数据信号控制模块203发送第二电平信号。电源模块202根据使能信号开启使能,数据信号控制模块203向各待测设备的充电端发送第一电平信号,以建立命令发送器200与各待测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建立数据通信之后,进而可以实现对各待测设备进行性能调试、调参等操作。由此可知,通过该数据通信电路可以为不具备外部通信接口的电子设备或产品提供数据通信电路,以便对这类产品进行性能调试、调参等操作。且电路结构设计简单,接线简单易操作,不会对电子产品造成损坏,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操作繁琐、易损坏器件等问题。此外,由于命令发送器的信号输出端可同时连接多个待测设备的充电端,可同时实现对多个待测设备建立数据通信,因而可以提高性能调试、调参等效率。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数据通信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可选地,参考图4,数据信号控制模块203包括开关K0、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电源模块202包括第二信号输出端VOUT和第三信号输出端FB;其中,电源模块202的第二信号输出端VOUT为命令发送器200的第一信号输出端A2;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与第二信号输出端VOUT电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三信号输出端FB和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开关K0连接后接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与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接地;第一控制模块201与开关K0电连接,用于在接收到待测命令时,向开关K0发送第二电平信号,以使数据信号控制模块203向各待测设备的充电端发送第一电平信号,以建立命令发送器200与各待测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
其中,参考图4,第一控制模块201的第一个IO端口IO1与电源模块202的使能端ENA电连接,用于在接收到待测命令时向使能端ENA发送使能信号。第一控制模块201的第二个IO端口IO2与开关K0电连接,用于在接收到待测命令时向开关K0发送第二电平信号ON_OFF。
具体的,通过上位机100向第一控制模块201发送包含性能调试信息或调参信息等信息的待测命令。第一控制模块201接收到待测命令后,向电源模块202的使能端ENA发送使能信号,并向开关K0发送第二电平信号。电源模块202根据使能信号开启使能,使能开启后,电源模块202的第三信号输出端FB输出参考电压。开关K0根据第二电平信号导通,开关K0导通后,使得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形成分压电阻,从而使得第二信号输出端VOUT输出第一电平信号至各待测设备的充电端,由此建立命令发送器200与各待测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建立数据通信之后,进而可以实现对各待测设备进行性能调试、调参等操作。
其中,第一电平信号的电压大小(即第二信号输出端VOUT输出的电压大小)与第三信号输出端FB输出参考电压、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的阻值大小有关。示例性的,设第二信号输出端VOUT输出的电压大小为Vout,第三信号输出端FB输出参考电压的大小为Vref,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的阻值大小分别为r1、r2和r3,则满足如下关系:
Figure BDA0003794880290000111
其中,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的阻值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第三信号输出端FB输出参考电压的大小与电源模块202的芯片选型等有关,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可选地,开关K0为晶体管。
其中,开关K0为晶体管,开关K0的控制端与第一控制模块201电连接。第一控制模块201输出的第二电平信号可以控制开关K0的导通或者关断。
其中,开关K0可以为三极管,也可以为MOS管。进一步的,开关K0可以为NPN型晶体管,也可以为PNP型晶体管。当开关K0为NPN型晶体管时,第二电平信号为高电平信号;当开关K0为PNP型晶体管时,第二电平信号为低电平信号,具体的开关类型和输出的第二电平信号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可选地,继续参考图4,数据信号控制模203还包括:第一电容C1和第四电阻R4;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和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均与第一信号输出端A2电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和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均接地。
其中,第一电容C1用于滤波,提高数据信号传输的稳定性。第四电阻R4用于消除通信电路中的信号反射,提高通信的抗干扰能力和可靠性。
其中,第一电容C1的电容大小和第四电阻R4的阻值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可选地,继续参考图4,该数据通信电路还包括开关电源400;命令发送器200还包括第一防反模块D1,开关电源400通过第一防反模块D1与所第一控制模块201电连接;开关电源400还与电源模块202电连接;开关电源400用于为第一控制模块201和电源模块202供电。
其中,第一防反模块D1可以为防反二极管。
此外,继续参考图4,该命令发送器还包括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4。其中,第二电容C2用于将开关电源提供的电源信号进行滤波后输出到第一控制模块201的电源输入端VDD;同理,第三电容C4用于将开关电源提供的电源信号进行滤波后输出到电源模块202的电源输入端VIN。
可选地,继续参考图4,待测设备还包括:第二控制模块10、采样电路20和第二防反模块D2;其中,充电端通过第二防反模块D2与第二控制模块10的电源端VDD1电连接;采样电路20分别与充电端VDD1和第二控制模块10电连接。
示例性的,以第三待测设备303为例,第三待测设备303的充电端C3与命令发送器200的第一信号输出端A2电连接,并通过第二防反模块D2与第二控制模块10的电源端VDD1电连接。
其中,采样电路20用于采集充电端C3的电压。例如,当数据通信模块203通过第二信号输出端VOUT向充电端C3发送第一电平信号时,第三待测设备303可以通过其内部的采样电路20采集该第一电平信号并发送给第二控制模块10。第二控制模块10可以对该第一电平信号做进一步的判断。例如,当该电平信号的电压高于VL-VHysteresis,且低于VH+VHysteresis时,可以定义为1;当低于VH+VHysteresis,且高于VL-VHysteresis时,可以定义为0。其中,VL为第一电平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的电压,VH为第一电平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的电压,VHysteresis为迟滞电压,具体数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其它电压范围为不符合规定要求的状态,可以设置为:在上电定义好的时间窗口检测到下降沿,开始接收地址位,数据位,校验位,校验位通过以后地址位和电子产品定义的地址匹配,然后解析命令并执行,以上任何不符合就退出。
其中,第二防反模块D2可以为防反二极管。
可选地,继续参考图4,采样电路20包括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与充电端电连接,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分别与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和第二控制模块10电连接,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接地。
其中,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的阻值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参考图4,待测设备还包括第四电容C4,用于滤波。其电容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可选地,命令发送器与待测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为单工通信。
其中,命令发送器通过其第一信号输出端向待测设备的充电端发送第一电平信号,用于实现命令发送器与待测设备之间的单工通信。
应该理解,可以使用上面所示的各种形式的流程,重新排序、增加或删除步骤。例如,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各步骤可以并行地执行也可以顺序地执行也可以不同的次序执行,只要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期望的结果,本文在此不进行限制。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数据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位机、命令发送器和至少一个与所述命令发送器电连接的待测设备;其中,所述命令发送器至少包括第一信号输入端和第一信号输出端,所述待测设备至少包括充电端;
所述上位机与所述命令发送器的第一信号输入端连接,用于向所述命令发送器发送待测命令;所述命令发送器的第一信号输出端与各所述待测设备的充电端电连接,所述命令发送器的接地端与各所述待测设备的接地端电连接;所述命令发送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待测命令时通过所述第一信号输出端向各所述待测设备的充电端发送第一电平信号,以建立所述命令发送器与各所述待测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命令发送器还包括第一控制模块、电源模块和数据信号控制模块;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模块通过所述第一信号输入端与所述上位机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使能端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数据信号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电源模块和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数据信号控制模块通过所述第一信号输出端与各所述待测设备的充电端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待测命令时,向所述电源模块的使能端发送使能信号,并向所述数据信号控制模块发送第二电平信号,以使所述数据信号控制模块向各所述待测设备的充电端发送所述第一电平信号,以建立所述命令发送器与各所述待测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信号控制模块包括开关、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
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第二信号输出端和第三信号输出端;其中,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二信号输出端为所述命令发送器的第一信号输出端;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三信号输出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开关连接后接地,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与所述开关电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待测命令时,向所述开关发送所述第二电平信号,以使所述数据信号控制模块向各所述待测设备的充电端发送所述第一电平信号,以建立所述命令发送器与各所述待测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为晶体管。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信号控制模还包括:第一电容和第四电阻;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第一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均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关电源;所述命令发送器还包括第一防反模块,所述开关电源通过所述第一防反模块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电连接;
所述开关电源还与所述电源模块电连接;所述开关电源用于为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和所述电源模块供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设备还包括:第二控制模块、采样电路和第二防反模块;其中,所述充电端通过所述第二防反模块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的电源端电连接;所述采样电路分别与所述充电端和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电路包括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充电端电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命令发送器与所述待测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为单工通信。
CN202222120919.7U 2022-08-12 2022-08-12 一种数据通信电路 Active CN2182141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20919.7U CN218214118U (zh) 2022-08-12 2022-08-12 一种数据通信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20919.7U CN218214118U (zh) 2022-08-12 2022-08-12 一种数据通信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14118U true CN218214118U (zh) 2023-01-03

Family

ID=846558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20919.7U Active CN218214118U (zh) 2022-08-12 2022-08-12 一种数据通信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141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28691B2 (en) Method and terminal for selecting internal circuit according to USB interface status
CN104239240A (zh) 具有整合功能usb接口的电子装置
CN101404001B (zh) 兼容串口信号和usb信号的控制电路板及通信数据线缆
CN204694827U (zh) 智能设备及其电池电量远程管理装置和系统
CN103453985A (zh) 分布式无线光强测量仪
CN108695956A (zh) 无线充电及通信电路和无线电子设备
CN101668057A (zh) 带万用表功能的终端和系统
CN103684407A (zh) Otg装置
CN108599530A (zh) 一种供电模式转换器以及供电模式转换方法
CN204832333U (zh) 一种基于nfc的雷电数据记录仪
CN218214118U (zh) 一种数据通信电路
CN219145076U (zh) 一种快充电路
CN210608648U (zh) 一种外置式无线充电接收装置
CN208188729U (zh) 电子设备
CN107196770B (zh) 通过信号线进行供电的系统
CN203519721U (zh) 一种单相模块的多费率电能表
CN210667157U (zh) 一种无线数据接收装置
CN212963730U (zh) Nb-iot温度远传模块
CN212965358U (zh) 一种具有负载接入自动唤醒功能的断线检测电路及充电宝
CN211719896U (zh) 一种基于功率芯片的智能usb集线器
CN210119679U (zh) 一种双网口材料试验机联网控制器
CN203537553U (zh) 一种串口和红外功能复用的接口电路
CN216851375U (zh) 一种移动电源
CN219512363U (zh) Usb开关芯片功能测试电路
CN216411892U (zh) 一种用电智能监控及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